植物学实验报告1共22页文档22页PPT

合集下载

植物学实验报告2

植物学实验报告2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和要求:初步掌握花形态的常用术语;认识花、花序、和果实的形态类型,为分类识别植物打基础。

2、实验条件和设施:[1]解剖扩大镜或或放大镜、刀片、培养皿、玻璃在片、镊子、解剖针、;[2]各种类型的植物的话的新鲜材料或标本。

3、实验方案与步棸:根据提供的新鲜植物花、花序、和果实材料或标本,认识花的形态和各部分的形态特征,花序的形态特征以及果实的形态类型。

在试验时,取一朵花,如大红花进行形态解剖观察。

用刀片从花柄处开始作一纵剖面,放在解剖扩大镜下观察花托、花萼、雄蕊、雌蕊等组成部分,完成一下表格。

[1]花萼。

花萼通常为绿色,是花的最外一轮或最下一轮。

花萼由若干萼片组成。

完成分离的萼片,成为离萼,有些植物的萼片多少连合,成为合萼,其连合部分称为萼筒,分离部分称为花萼裂片。

在萼的下面有的植物还有一轮花萼,称为副萼。

应重点观察离萼或合萼、颜色、形态、对称情况、大小形态特征。

[2]花冠。

有若干花瓣组成,花瓣完全分离的称为离瓣花,多少合生的称为合瓣花。

合瓣花连合部分称为花冠筒,分离部分称为花冠裂片。

花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十字花形、唇形、钟形、坛形、漏斗形、管形、舌状、轮状等。

一般根据对称性分为两类:整齐花或辐射对称花,具有数个通过花心的对称面,不整齐花没有或只有一个对称面。

应注意观察花瓣的数目、颜色、大小、对称情况、有无附属物等特征。

[3]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

常见的雄蕊类型有离生雄蕊、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聚药雄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应注意观察雄蕊数目、着生位置、离生合生、雄蕊的类型及花药形态等。

[4]雌蕊:位于花的中央。

完整的雌蕊由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组成。

子房是雌蕊主要的部分。

由单一心皮构成的雌蕊,称为单雌蕊。

一个雌蕊由两个或更多心皮合生时,称为复子房或复雌蕊。

应该注意雌蕊、花柱和柱头分叉的数目,子房在花托上着生位置的类型等。

[5]花托:花柄顶端膨大部分,花被和雄蕊、雌蕊群着生的地方称为花托。

植物组织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综合实验报告实验背景植物组织是由细胞根据其形态和功能特点而组合形成的。

了解植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以及进行植物病理、遗传育种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植物组织的观察,研究和分析,了解植物的各种组织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1. 鲜嫩茎尖2. 刚切取的展叶3. 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4. 10%的乙醇溶液5. 透明盖玻片6. 透明胶带7. 显微镜8. 实验刀片9. 注射器10. 大片的滤纸实验步骤:1. 取适量鲜嫩茎尖,用镊子夹取茎尖,将其放置在切细胞的带有标度的注射器内,加入1 mL的10%乙醇溶液。

2. 断面制片:取部分茎尖,用微型手术刀切成薄片。

3. 用切片液清洗切片:将切好的茎尖片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每次5分钟。

4. 涂片:用镊子夹住切好的茎尖片,将其沿透明盖玻片边缘滑动式涂布,使之均匀覆盖透明盖片,并保持片子在透明盖片的正中央。

5. 干片:用手轻轻地把透明胶带贴到茎尖上,使片子牢固固定在透明盖片上,避免出现空气的残留。

6. 观察:将制好的干片放到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与分析茎尖的解剖结构观察在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茎尖的解剖结构主要由表皮、栅栏细胞、松质细胞、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1. 表皮:茎尖表皮由密集的表皮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侧上有一层透明的角质层,保护植物内部细胞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栅栏细胞:栅栏细胞位于表皮细胞下方,通常呈长型,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间有空隙,这些空隙被称为栅栏细胞间隙。

3. 松质细胞:松质细胞更靠内部,形状多样,由于含有大量气孔,从松质细胞中可以看到许多气孔。

4. 木质部:木质部由维管束组成,维管束主要由纤维细胞和导管细胞构成。

纤维细胞形似长纤维,排列整齐,而导管细胞则通常呈管状。

5. 韧皮部:韧皮部位于木质部的外部,是茎尖的最外层,主要由具有延伸性的韧皮细胞构成。

通过观察茎尖的解剖结构,我们可以了解植物茎尖的生长方式以及各层组织的功能。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营养器官1.茎的形态术语根据茎的性质和寿命可分为:(1)木本茎,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具有木本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又可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

乔木:植株高大、主干显著直立,上部繁盛的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

灌木:植株矮小,无显著主干,常于近地处分枝的木本植物。

半灌木:外似灌木,但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亡的木本植物。

(2)草本茎: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

具有草本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根据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

一年生草本:在一个生长季完成全部生长史的植物。

二年生草本: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在第一年生长,第二年开花结实直至枯萎死亡。

多年生草本:生存期超过2年以上的草本植物。

植株地下部分生活多年,每年进行发芽生长,而地上部分每年生长季节末死亡。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1)直立茎:茎垂直地面直立生长。

(2)缠绕茎:茎柔软,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于他物上。

(3)攀缘茎:茎柔软,不能直立,借助攀缘器官攀附他物上生。

(4)平卧茎:茎细长柔软,平卧地面生长。

(5)匍匐茎:茎平卧地面生长,节间极长,节上有不定根2.如何区分单叶和复叶单叶:在一个叶柄上只长一片叶。

复叶:在一个叶柄上有两片以上的叶。

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总叶柄上着生的叶称为小叶,着生小叶的轴状部分称为叶轴。

3.描述10种植物的叶,并给出图片○1天竺桂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卵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直贯叶端,在叶片上部有少数支脉,基生侧脉自叶基1-1.5厘米处斜向生出,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有时自叶基处生出一对稍为明显隆起的附加支脉,中脉及侧脉两面隆起,细脉在上面密集而呈明显的网结状但在下面呈细小的网孔;叶柄粗壮,腹凹背凸,红褐色,无毛。

植物学实验PPT课件

植物学实验PPT课件
• 皮层:多层薄壁细胞。 外皮层:最外面紧接表皮的一至多层细胞。
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 内皮层:皮层最内一层细胞。
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上有凯氏带。 皮层中部:外皮层与内皮层之间的部分。
薄壁细胞,细胞间隙发达。
第24页/共113页
根的初生结构
• 维管柱:内皮层以内的部分。 中柱鞘:位于维管柱的最外层。 一层薄壁细胞,体积大,排列整齐。 初生木质部:外始式。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髓:有或无。 由多数薄壁细胞构成。
第40页/共113页
四、作业 绘双子叶植物叶的横切面图。
第41页/共113页
实验七 花药的解剖结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花药的发育过程; 2.掌握成熟花药的解剖结构; 3.掌握花粉粒的结构
二、实验材料 不同时期的百合花药永久制片
第42页/共113页
三、实验内容 1.花药壁与花粉的发育过程 (1)造孢细胞时期 (2)小孢子母细胞时期 (3)减数分裂时期 (4)四分体时期 (5)小孢子时期 (6)二细胞花粉粒时期
红辣椒,在观察胞间连丝时一同观察。 3.白色体
用鸭跖草的叶表皮制作临时水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核周围有许多微小透明的白 色小颗粒,即是白色体。
第12页/共113页
(三) 胞间连丝 1.柿胚乳永久装片 2.红辣椒表皮的观察 (四) 细胞后含物 1.淀粉粒 刮取土豆断面上的淀粉粒,制作临时水
装片;或用徒手切片法制作临时水装片。脐点 和轮纹。I-KI染色浅兰色直至兰黑色。 2.糊粉粒 果实的永久制片,观察糊粉层。用菜豆 制作临时水装片,I-KI染色,染为兰紫色的为淀 粉粒,染为金黄色的为糊粉粒。
名称及各部分结构名称。
第27页/共113页
实验五 茎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显微镜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小组成员: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临时装片法和生物绘图法;2.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3.了解植物细胞中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4.识别和检验植物细胞中贮藏的主要后含物。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染色是生物显微装片标本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染色,将生物组织浸入染色剂内,使组织细胞的某一部分染上与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或深度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以便观察。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1.材料:洋葱鳞片叶、红苋菜叶、禾本科植物成熟叶片、藓叶片、马铃薯块茎、花生子叶等。

2.器材:光学显微镜、电视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培养皿、吸水纸、纱布、I2-KI溶液、苏丹Ⅲ溶液。

四、实验步骤1.调试显微镜:取镜和放镜、对光、观察(先低倍,再高倍)、调换玻片标本、使用后的整理。

2.观察表皮细胞:a)撕下面积小于盖玻片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b)将撕开的一面朝上放置在盖玻片上;c)在盖玻片一侧加入1~2滴I2-KI溶液;d)从另一侧用吸水纸析出,使染液浸透材料;e)观察材料。

3.观察花青素:a)撕取红苋菜叶的表皮;b)进行观察;c)在盖玻片一侧加入盐溶液;d)再次观察。

4.观察保卫细胞:a)用镊子撕取成熟叶片下表皮细胞;b)在低倍镜下识别表皮细胞及保卫细胞;c)在高倍镜下观察副卫细胞及其白色体。

5.观察叶绿体:a)用镊子取一片藓叶片(只有一层细胞)制作临时装片;b)在低倍镜下识别其中的叶绿体。

6.观察淀粉粒:a)用镊子或刀片在马铃薯块茎切口上刮取少量白色浆液;b)制作临时装片;c)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d)之后,在盖玻片一侧加入1~2滴I2-KI溶液;e)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蒸馏水,f)再观察被染色的淀粉。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北方植物学实验报告引言:身处这个多元化的生态系统中,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石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通过植物的生长、繁殖与适应特性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态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北方地区常见植物的观察、测量及统计,探究植物的生态特点。

方法:1. 实验材料和设备:- 北方常见植物标本- 量尺和电子秤- 硬度计和天平2. 实验步骤:- 选择一定数量和类型的植物标本- 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测量并记录植物的高度、茎径、叶片长度和宽度等参数- 进行叶面积测定和叶片密度测量- 统计并比较不同植物之间的数据差异结果与讨论:1. 植物形态特征:通过对植物标本的观察,我们发现植物形态特征的多样性。

有些植物具有细长的茎,适应于高温和干旱环境,例如北方某些草原植物;而另一些植物则具有粗壮的茎,适应于寒冷和多雪的环境,例如北方某些树种。

2. 植物生长特性:测量和统计了不同植物的高度、茎径、叶片长度和宽度等参数,发现不同植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一些高大的植物在相同时间内生长迅速,而一些矮小的植物生长缓慢且高度有限。

这些差异很可能是由于遗传、环境条件和竞争等因素引起。

3. 叶面积和叶片密度:叶面积和叶片密度是植物生态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

测定了不同植物的叶面积,并计算出其叶片密度。

结果显示,叶面积和叶片密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植物拥有较大的叶面积,这可能是为了增加光能的吸收;而另一些植物则具有较高的叶片密度,这可能是为了减少蒸腾和水分损失。

结论:通过本次植物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北方地区植物的生态特征。

植物形态特征的多样性与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密切相关。

植物生长的快慢、叶面积的大小以及叶片密度的差异,揭示了植物在适应环境和与其它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生态策略。

生态学家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进一步研究植物的生态行为、种间关系以及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等问题。

附录:1. 植物标本形态特征观察表时间:2021年10月地点:某北方城市公园植物名称茎高(cm)茎径(mm)叶片长度(cm)叶片宽度(cm)2. 统计数据汇总表时间:2021年10月地点:某北方城市公园植物名称叶面积(cm²)叶片密度(g/cm²)致谢:在此感谢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和教授,以及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帮助的同学们。

植物学实验报告叶

植物学实验报告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片的基本形态结构;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通过观察叶片的显微结构,了解叶片的生理功能。

二、实验材料1. 叶片:选取不同植物的叶片,如柳树叶、银杏叶、玉米叶等;2. 显微镜;3. 显微镜载物台;4. 物镜、目镜、光源;5. 刮刀、吸水纸、镊子、剪刀、酒精、碘液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叶片用刮刀轻轻刮去表面的蜡质,以利于观察;(2)用剪刀将叶片剪成适合观察的大小;(3)用碘液将叶片染色,以便于观察。

2. 显微镜观察(1)将染色后的叶片放在载物台上,用镊子轻轻压平;(2)调整显微镜光源,使视野明亮;(3)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的整体形态,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4)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片的显微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等。

3. 观察内容(1)叶片的形态:观察叶片的形状、大小、颜色等;(2)叶片的结构:观察叶片的表皮、叶肉、叶脉等;(3)叶片的生理功能:观察叶片的气孔、叶绿体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片形态实验中观察到的叶片形态各异,如柳树叶为长椭圆形,银杏叶为扇形,玉米叶为狭长形。

叶片的形态与植物的生态环境、生长习性等因素有关。

2. 叶片结构(1)表皮:叶片的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上表皮较厚,下表皮较薄;(2)叶肉: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排列紧密,海绵组织排列疏松;(3)叶脉:叶脉分为主脉、侧脉和细脉,主脉较粗,侧脉和细脉较细。

3. 叶片生理功能(1)气孔:气孔是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位于叶片的下表皮;(2)叶绿体:叶绿体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分布在叶肉细胞中。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叶片的基本形态结构,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观察到叶片的生理功能。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重要器官,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点:1. 选取合适的叶片,以便于观察;2. 注意显微镜的使用技巧,确保观察效果;3. 观察时要细心,注意叶片的细微结构;4. 分析实验结果时,要结合理论知识,加深对叶片形态与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理解。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1 植物细胞的结构一、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基本结构;2. 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3. 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技术。

二、实验材料1. 洋葱、番茄、红辣椒、黑藻、柿胚乳切片2. 碘-碘化钾溶液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洋葱表皮的制作和观察(2)番茄果肉离散细胞观察(选做)2、质体类型的观察(1)叶绿体观察:黑藻(2)有色体观察:红辣椒果实表皮3、胞间连丝观察(1)胞间连丝:柿胚乳切片(2)初生纹孔场:红辣椒果实表皮四、观察结果1、记录不同样品观察的结果和自己的分析2. 绘图(要求注明各部分名称、放大倍数)(1)洋葱表皮细胞(2)辣椒果实表皮的纹孔实验2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的组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后含物的主要类型。

2 掌握植物分生组织、薄壁组织的形态构造特点。

二.实验材料马铃薯块茎、蓖麻种子纵切玻片、桔皮、蚌花的叶、洋葱鳞叶、黑藻、洋葱根尖纵切面玻片、水王荪(黑藻)茎顶端纵切面玻片、夹竹桃叶横切玻片、水稻叶横切玻片、眼子菜叶横切玻片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细胞的后含物淀粉粒:马铃薯块茎脂肪:蓖麻种子纵切玻片、桔皮液泡后含物(花青素和晶体):蚌花的叶、洋葱鳞叶2.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流动(选做)黑藻3 .分生组织根尖分生组织:洋葱根尖纵切面玻片茎端分生组织:水王荪(黑藻)茎顶端纵切面玻片4.薄壁组织贮藏组织:马铃薯块茎同化组织:夹竹桃叶横切玻片通气组织:水稻叶横切玻片、眼子菜叶横切玻片四作业绘图:两种类型的淀粉粒。

思考题:1.试比较根尖分生组织与茎端分生组织的构造特点。

2.薄壁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如何?实验3 植物的成熟组织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成熟组织的类型及分布;2.掌握各种组织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特点;3.熟练掌握徒手切片方法二、实验材料蚕豆叶下表皮、玉米叶下表皮、南瓜茎纵切片、南瓜茎横切片、松一年生茎横切片 梨、芹菜、白菜叶、矮牵牛叶、桔皮、土豆浓盐酸、5%间苯三酚、氯化锌碘试剂、1%番红溶液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保护组织(1)双子叶植物的表皮:观察蚕豆叶下表皮装片(2)单子叶植物的表皮:观察玉米叶下表皮装片(3)表皮附属物-表皮毛:供试材料:矮牵牛叶的分枝毛用撕取下表皮的方法制成临时装片,观察番矮牵牛叶的分枝毛。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实验一、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1、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放置准备:a、取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小心轻放,放置实验台中部略偏左位置,距桌3-4cm。

b、插电源c、旋转物镜转换器,低倍镜就位e、使虹彩光圈调到最大,聚光器转到最高2)放装片,准备观察:a、放载玻片b、从左侧观察,调至最中心c、用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目镜3)观察:a、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最低,使其清晰,上调b、调节细准焦螺旋c、用推进器使物体于视野中央d、左眼观察,右眼画图4)高倍镜观察:a、侧面转动转换器(不换油镜)b、调节光源亮度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d、画图5)换载玻片:a、载物台放至最低b、调节至最低物镜c、换新片d、用低倍镜观察6)结束整理:a、关闭电源b、载物台放至最低c、取下载玻片d、4倍,10倍物镜内呈八字形放置e、电源线缠绕2圈半(至镜筒上)2、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有哪几种?共5种——临时水封片、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石蜡切片法、离析法3、详细说明生物绘图的具体步骤与要求a、观察:细心观察,对各部分的位置、比例、特征等有完整的认识b、起稿:勾画轮廓,用软铅笔(HB)勾勒观察对象的轮廓和结构c、定稿:用硬铅笔(2H或3H)将全图绘出。

用线条表示结构,线条要均匀,光滑,用圆点表示各部分的对比度,点要圆。

d、标注名称:一般为直接标注,标出指示部位的名称,最好在右侧e、核实全图:核实绘图内容,保持图画整洁,并在下方写图名称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根据观察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你都观察到了那些细胞器?植物细胞:细胞壁——纹孔和胞间连丝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和胞机制后含物细胞核细胞膜观察到的细胞器有: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液泡2、植物细胞中后含物包括哪些,通常位于细胞的什么细胞器内?1)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在造粉体内形成并贮藏2)蛋白质——通常位于细胞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3)脂肪和油——存在于白色体4)晶体——液泡实验三、植物分生组织和细胞分裂1、从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位置和细胞特点等方面说明分生组织的特点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1)原生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的最前端,是从胚胎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永久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由原始细胞组成,细胞分化少2)初生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细胞组成的,位于原生组织后方,细胞已出现初步分化,其又可划分成三部分即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随后依次发育成表皮,维管柱,皮层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细胞小,壁薄,原生质丰富,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没有液泡或会有分散的小液泡,细胞排列紧密2、做好根尖压片的关键是什么?1)固定液要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其保持分裂状态2)解离时注意解离时间3)染色时间充分4)轻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实验四、植物组织观察1、比较导管和筛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结构:同:都由长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均无细胞核异:导管:以端壁形成的穿孔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由有花纹的死细胞构成,有五种类型筛管:细胞连接处稍微膨大,连接端壁即筛板上有许多筛孔;由活细胞构成功能:同:都有运输功能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2、机械组织有何类型,简述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机械组织:厚角组织:细胞壁在细胞角隅加厚,一般存在于幼茎和叶柄内厚壁组织——纤维:以尖端交错连接,多成束,成片分布于植物体中,根据存在部位可分为韧皮纤维和木纤维石细胞:可单个或成群分布,或形成连续的坚硬组织,在植物的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均存在,少数植物的根中也有发现实验五、藻类植物1、根据绿藻门中各类群植物形态结构特征,探讨生物在自然中的演化趋势1)从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衣藻属是单细胞生物,有鞭毛无液泡、细胞质水绵属则由一系列细胞构成不分枝的丝状体,无鞭毛但有液泡与细胞质2)由水生到陆生衣藻属有鞭毛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可见其生活在水中水绵属合子耐旱性强,水涸不死小球藻属能在土壤中存在丝藻属有固着器,能进行营养繁殖,可生活在岩石上实验六、菌物观察1、黑根霉和青霉形态结构有何不同?黑根霉是匍匐生长的无隔菌丝,有垂直向上的孢子囊梗,孢子囊及向下生长的假根青霉是有隔菌丝,营养菌丝上生有长而直立的分生孢子梗且分生孢子梗能经2—3次分枝形成扫帚状,分子孢子小梗顶端产生多个圆形,成串的分子孢子2、异层地衣和同层地衣的结构有何不同?异层地衣有上皮层、藻胞层、髓层、下皮层同层地衣有上皮层、髓层、下皮层(衣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分布)实验七、苔藓植物观察实验八、蕨类植物观察1、怎样从显微镜下识别蕨类植物的精子器和颈卵器精子器位于假根附近呈球状突出于配子体表面,外层细胞是精子器的壁,较厚颈卵器位于原叶体腹面凹刻处,位于生长点下方精子器上方且比精子器大颜色较深实验九、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一)以小麦为例比较禾本科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解剖结构有何异同?根:1)禾本科植物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且只有初生结构2)禾本科植物外皮层由机械组织细胞构成,内皮层细胞五面加厚,有通道细胞3)2者在其他方面并无太大差别,它们的初生构造都由表皮、皮层、维管柱构成茎:叶: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1)叶片——上表皮表皮毛,气孔器下表皮2)叶肉——海绵组织栅栏组织3)叶脉——维管束鞘木质部韧皮部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1)表皮:a、由长细胞和短细胞构成b、细胞排列整齐规则c、气孔器——保卫细胞副卫细胞d、刚毛e、泡状细胞2)叶肉:等面叶3)叶脉:a、平行脉序b、无维管形成层c、木质部“V“形实验十、种子植物营养器官(二)木本植物旱生环境植物叶的解剖结构有何特点?1)降低蒸腾:外形上——叶片小而硬结构上——表皮细胞小,且外壁增厚,外壁外面有厚的角质层,表皮外常密生表皮毛,气孔下陷或局限在气孔窝内,表皮下面常有下皮层,形成复表皮。

植物学实验报告—花的组成和发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

植物学实验报告—花的组成和发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花的组成和发生、花药和花粉的结构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小组成员: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掌握花的主要形态结构、花序的类型;2.了解花的组成与花芽分化过程;3.掌握花药与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及胚珠与胚囊的结构特点;4.学习花粉离体萌发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花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门植物,又称有花植物或开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其生物学功能的是结合雄性精细胞与雌性卵细胞以产生种子。

这一进程始于传粉,然后是受精,从而形成种子并加以传播。

对于高等植物而言,种子便是其下一代,而且是各物种在自然分布的主要手段。

同一植物上着生的花的组合称为花序。

3.植物生殖:孢子植物孢子体的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雄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

种子植物花:雄性生殖器官为雄蕊,雌性生殖器官为雌蕊。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1.材料:桃、黄瓜、百合、柳、蓖麻、葡萄、八仙花、豌豆、锦葵、紫草、油菜、荠莱、蒲公英、向日葵、棉花、茄子、牵牛花、马铃薯、迎春花、小麦、车前草、马蹄莲、茴香、人参、女贞、无花果、繁缕、大戟、唐昌蒲等植物花,油菜花、百合花、小麦穗、桃花芽分化各时期纵切片,油菜花序纵切片,幼嫩百合花药横切片、成熟百合花药横切片、成熟小麦花药横切片。

2.器材:显微镜、电视显微镜、放大镜、单凹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纱布、擦镜纸、培养皿、温箱,15%蔗糖溶液。

四、实验步骤1.花的基本形态特征:观察实验材料,根据其花柄、花冠、花萼、花托、雄蕊群和雌蕊群的有无以及形态,对各实验材料进行识别与分类。

2.花芽的分化:取桃花芽分化各时期的纵切永存片。

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其各时期的特征,分析其分化过程。

3.花药的结构和花粉粒的形成与发育A.未成熟花药:取未成熟百合花药横切永存片,先用肉眼进行观察,后置于低倍镜下观察。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课程实习实习报告年级专业:13林学2班学号:136725067姓名:刘雨欣一、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认识更多的植物,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巩固加深印象。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实地实习考察。

(3)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标本的采集、制作进行实地教学,提高学生制作标本的能力。

(4) 老师对更多植物的特性、性状进行解析,对相似植物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理解。

(5) 了解更多植物的产地以及生活习性。

二、实习意义:(1) 通过实习锻炼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

(2) 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及巩固(3)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4)通过实习加强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

三、实习任务:福建农林大学中华植物园进行植物认识和辨析以及采集标本的工作。

实习时间:2014年5月31号-6月2号四、实习内容:在中华植物园里的每个地方认识它的特色植物,熟记和辨析。

采集制作适合的标本。

五、标本制作方法:1、标本的采集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

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要有代表性。

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

植株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好。

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2、植物标本的制作工具:小刀、记录本、笔。

材料:标签、草纸(或报纸)铺几层吸水性好的草纸,把采集来的标本放在纸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较长的标本可折成两三折放置,然后放上标签,再盖上几层草纸,这样,可使每件标本间隔着几层草纸置放,最后压好,拿到阳光下晾晒,每隔一定时间(24小时)用干草纸换去标本夹里的湿纸,连续换5天左右,标本就会完全干燥了,最后,把已经干燥的标本分别固定在纸上,并换上新标本,标本上要填写植物的名称、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的姓名。

植物实验实训报告总结

植物实验实训报告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农业、园艺、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校组织了植物实验实训课程,旨在让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二、实训目的1. 巩固和加深对植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植物形态学观察:通过观察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特征,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植物生理学实验: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生理等实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

3. 植物生态学调查:通过野外调查,了解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分布规律,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4. 植物栽培技术:学习植物栽培的基本方法,如土壤管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四、实训过程1. 准备阶段: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方式,对实训内容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2. 实施阶段: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进行每一项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并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3. 总结阶段:实验结束后,我们认真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巩固和加深了对植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学会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实训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验,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2.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谨求实,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团队合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关键。

植物学实验报告—植物的各种组织

植物学实验报告—植物的各种组织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植物的各种组织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小组成员: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了解分生组织的位置以及功能;3.掌握植物体各种成熟组织的分布以及功能;4.了解不同组织细胞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通过不同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最终产生标志性蛋白质。

3.植物组织由来源相同和执行同一功能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细胞集合而成的结构单位。

植物组织包括五大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植物组织的出现是植物进化层次更高的标记。

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多细胞植物的出现为组织的发生提供了基础。

在多细胞群体型植物向多细胞有机体的进化过程中,群体型个体的细胞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受到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处于不同位置的细胞群间便出现了相异的形态特征和生理代谢活性与类型的分化。

植物的进化程度愈高,其体内细胞(群)间的分工愈细,植物体的结构愈复杂,适应性愈强。

被子植物是现存植物中高度发达和适应性的植物类群,具有最完善的组织分工,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出高度的统一,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最强。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1.材料:蚕豆叶片、树木2~3年生枝条、南瓜茎纵横切片、梨果实、玉米茎横切片、洋葱根尖永存片和梨茎尖永存片。

2.器材:光学显微镜、电视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纱布块、培养皿、吸水纸、小烧杯、尼龙纱、玻璃棒、5%间苯三酚乙醇溶液和40%盐酸。

植物学实验报告—植物的各种组织

植物学实验报告—植物的各种组织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植物的各种组织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小组成员: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了解分生组织的位置以及功能;3.掌握植物体各种成熟组织的分布以及功能;4.了解不同组织细胞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通过不同基因表达的开启或关闭,最终产生标志性蛋白质。

3.植物组织由来源相同和执行同一功能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细胞集合而成的结构单位。

植物组织包括五大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植物组织的出现是植物进化层次更高的标记。

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多细胞植物的出现为组织的发生提供了基础。

在多细胞群体型植物向多细胞有机体的进化过程中,群体型个体的细胞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受到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处于不同位置的细胞群间便出现了相异的形态特征和生理代谢活性与类型的分化。

植物的进化程度愈高,其体内细胞(群)间的分工愈细,植物体的结构愈复杂,适应性愈强。

被子植物是现存植物中高度发达和适应性的植物类群,具有最完善的组织分工,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出高度的统一,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最强。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1.材料:蚕豆叶片、树木2~3年生枝条、南瓜茎纵横切片、梨果实、玉米茎横切片、洋葱根尖永存片和梨茎尖永存片。

2.器材:光学显微镜、电视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纱布块、培养皿、吸水纸、小烧杯、尼龙纱、玻璃棒、5%间苯三酚乙醇溶液和40%盐酸。

植物学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植物学实习是本科生学习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植物学实习的重要性以及三个案例。

首先,植物学实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态学、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实习课程通常涉及到实地观察和采集植物标本,培养学生对植物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认识,为学生在未来进行植物分类和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植物学实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植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增强其实验技能。

实习课程通常包括植物组织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实验室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响应与适应环境变化的机理等。

最后,植物学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习中,学生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研究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合作精神。

现在,我们来介绍三个植物学实习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植物组织学实验。

学生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的不同组织类型,学习细胞壁、原生质体、质体、叶绿体、细胞核等器官的形态学和功能。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植物不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二个案例是:植物遗传学实验。

学生需要进行杂交实验,观察杂交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以及分析遗传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到基本的遗传学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植物遗传现象和遗传变异的形成机制。

第三个案例是:植物生态学实验。

学生需要在田间采集数据和样品,分析不同植物在同一场地的分布和竞争关系,以及不同类型植物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响应。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到生态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交互关系。

总之,植物学实习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研究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植物学实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和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对于未来从事植物学相关研究的学生而言,参加植物学实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验。

植物形态结构实验报告

植物形态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形态结构观察实验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XXX学院专业班级:XXX班姓名:XXX小组成员:XXX、XXX、XXX日期:2023年X月X日指导老师:XXX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2. 掌握植物器官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3.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4. 认识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功能。

二、实验原理植物形态结构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态适应性。

植物细胞是植物的基本单位,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可以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植物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细胞组成的结构,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小麦、大豆、洋葱、紫罗兰、菠菜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切片机、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等。

四、实验方法1. 观察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观察小麦、大豆、洋葱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了解植物器官的基本特征。

2. 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将植物器官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观察植物组织类型:观察植物叶片、茎等器官的横切面,了解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器官形态结构观察(1)根:小麦根为直根系,具有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主根粗壮,侧根细长,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2)茎:大豆茎为直立茎,具有节和节间,节上着生叶和芽,节间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3)叶:洋葱叶为扁平、带状,具有气孔,有利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4)花:紫罗兰花具有花瓣、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

(5)果实:菠菜果实为肉质,具有种子,是植物传播后代的重要器官。

2. 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1)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植物学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ppt课件

植物学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12
2)标本放置
(1)放载玻片。 (2)从左侧观察移动推进器,使观察物于光束中央。 (3)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升至最高。 (4)调节目镜间距。
整理版课件
13
3)低倍镜观察(双眼同睁) (1)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使物像清晰。 (2)调节细准焦螺旋(前后半圈)。 (3)观察部位于视野中央。 (4)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洋葱表皮
整理版课件
21
(三)生物绘图
记录植物形态结构的方法: 绘图法、照相法、 录像法等。
1. 生物绘图的特点
生物绘图是形象描述生物外部形态和内部 结构的一种重要的科学记录方法,通常用 点线图的形式来描绘。
整理版课件
22
生物绘图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 具科学性 ② 比例正确 ③ 层次分明
物镜数字:表示镜头的主要性能 参数
“40”:放大倍数
“0.65”:镜口率(或称数值孔径, 数值越大分辨率越高)
“160”:镜筒长度(mm)
“0.17”:盖玻片厚度(mm)
整理版课件
8
物镜的工作距离 :从物镜组最前面×、40×和100×物镜的工作距离分别为 34.7、7.634、0.53和0.198毫米。 调焦时要特别小心,以免碰坏镜头或损坏标本。
整理版课件
17
(二)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
植物制片技术是观察植物内部形态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有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石蜡切片法和树脂切片法 等。
(1)临时封片:是植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观察植物形态 结构的方法之一。基本方法是:①准备好载玻片、盖玻片, 擦拭时要小心,以免弄碎玻片;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蒸馏水,用镊子或解剖针取植物材料置于水滴上,并使材 料展开或分散均匀;③盖上盖玻片,方法是用镊子夹住盖 玻片的一边,另一边与水滴的边缘接触,然后慢慢放下盖 玻片,这样可避免混入气泡。如盖玻片下水过多,可用吸 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做好的封片可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植物学实验报告分析

植物学实验报告分析

植物学课程实习实习报告年级专业:13林学2班学号:136725067姓名:刘雨欣一、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认识更多的植物,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巩固加深印象。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实地实习考察。

(3)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标本的采集、制作进行实地教学,提高学生制作标本的能力。

(4) 老师对更多植物的特性、性状进行解析,对相似植物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理解。

(5) 了解更多植物的产地以及生活习性。

二、实习意义:(1) 通过实习锻炼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

(2) 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及巩固(3)通过实习可以接触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4)通过实习加强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

三、实习任务:福建农林大学中华植物园进行植物认识和辨析以及采集标本的工作。

实习时间:2014年5月31号-6月2号四、实习内容:在中华植物园里的每个地方认识它的特色植物,熟记和辨析。

采集制作适合的标本。

五、标本制作方法:1、标本的采集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

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要有代表性。

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

植株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好。

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

2、植物标本的制作工具:小刀、记录本、笔。

材料:标签、草纸(或报纸)铺几层吸水性好的草纸,把采集来的标本放在纸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较长的标本可折成两三折放置,然后放上标签,再盖上几层草纸,这样,可使每件标本间隔着几层草纸置放,最后压好,拿到阳光下晾晒,每隔一定时间(24小时)用干草纸换去标本夹里的湿纸,连续换5天左右,标本就会完全干燥了,最后,把已经干燥的标本分别固定在纸上,并换上新标本,标本上要填写植物的名称、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的姓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