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 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本试卷共12 页,45 题,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道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将商人集中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春秋战国时,商人自由经商,四处游走,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这一变化表明A.抑商政策出现上下背离B.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C.追逐利润导致农业衰退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25.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键陀螺样式;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
这种变化反映出A.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B.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C.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D. 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26.宋代各地先后设立常平仓,各州按人口多少,留取上供钱一二万贯或二三千贯为栾(买进)本,每岁夏秋谷贱,增市价三五文收来,遇谷贵则减价出粜(卖出),所减不得低于本钱。
据此可知,宋代常平仓的主要功能为A.平抑粮价和备荒B.抑制土地兼并C.垄断商业和贸易D.收缴地方财政27.朱元璋"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但"朝议"仍是决策过程中一个法定的不可缺少的程序,并非皇帝一人说了算;明神宗28年不上朝,王朝依旧可以运行。
这可以说明明朝A.皇帝权力日趋衰落B.政务运作基本程式化C.决策机制渐趋民主化D.宦官逐渐掌握决策权28.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与西方列强按照当时通行的国际惯例发展着近代外交,但同时仍继续和朝鲜、越南等国保持着朝贡关系。
2021届绵阳一诊 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1届“一诊”历史试题24.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
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25.图5《废井田,开阡陌》是当代画家张友仁的作品。
他根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史实创作,曾作为中学历史教材插图而广为人知。
该作品()A.创作源于画家的生活实践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表达D.体现写意传神的特点26.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实为甚难”,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民众甚至出现了鲜卑化趋势。
而在南方,新汉族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之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不足。
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A.区域地理环境 B.经济发展水平C.汉文化影响力D.政府推行力度27.唐律规定“奴婢比之资财”,“律比畜产”,地位低下。
宋代除少数官奴婢外,私奴往往订立契约,约以时限,付以雇值,又称“女使”。
这反映了宋代()A.宗法等级观念淡薄B.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女性政治地位提高D.雇佣劳动开始出现28.16--18世纪,“南海”是东西方贸易的集中地,中国的“朝贡贸易”规则被世界各国普遍遵守,白银产量的一半也流入中国,“南海”因此有“东方地中海”之称。
该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农耕文明的发达B.郑和下西洋的推动C.海禁政策的松弛D.白银货币化的影响29.明清商人群体中常见“抱德怀才岂惮贫,广行方便方施仁。
光明正大无荣辱,留此心田荫后人”。
“处世为人做一场,要留名节与纲常"之类的劝诫。
这反映出当时()A.尊富尚利意识的盛行B.社会风尚发生转变C.儒家财富观受到冲击D.商人责任意识增强30.传统观点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古代农民起义“均田免粮”思想的发展。
后来有学者认为,均田纲领是长期以来客家先民心理积淀的一种折射,它主要解决的是土、客矛盾,而不是贫富悬殊的问题带有浓厚的华南乡土色彩。
四川省绵阳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绵阳市高中2021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4——28 BACCA29——33CCBDA34——35 DD二、材料解析题:(40题25分,41题12分,44题15分,共52分)40. (25分)(1)含义变化:先秦时期,人、民是两个对立阶级,即文明的贵族与不开化的群氓(2分);春秋战国以后,官民相对,民是被官教化、驯服、管理的对象(2分);近代社会,主见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权力的拥有者,百官是人民公仆(2分)。
变化趋势:拥有政治权力的公民范围不断扩大(1分);由贵族到平民;本城邦到外邦;有产者到无产者;男性到女性。
(每点2分,共8分)(2) 缘由:中国:社会经济变革,中心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先秦贵族政治;(2分)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先进国人传播启蒙思想,社会剧变(3分)。
西方:古希腊、罗马平民、近代欧美人民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2分)对外扩张;工商业经济进展;政府适应社会变化的改革。
(3分,其他言之成理的表述,也可给分。
)41.(12分)示例一:工业革命引起了中西方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
(2分)论述:19世纪前期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继之而起。
工业革命在经济上推动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迅猛进展,工业资本主义崛起;政治上以英国议会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掀起高潮,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思想文化领域消灭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自然科学突飞猛进。
这一切预示资本主义将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统治。
(4分)另一方面,为了开展工业革命,开拓世界市场,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加紧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通过鸦片战斗等用武力迫使中国打开国门,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而造成东方从属西方的局面。
同时,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也开头了困难的近代化历程。
但如何实现近代化,是传统且落后的中国面对的重大课题。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绵阳市高中 2021 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拥有广阔的海域空间和悠久的开发历史,很早就按照方位、水文特征、周边地理事物等对海域空间进行了命名。
战国时期就有“九州一四海”学说,但“海”的空间指代较为模糊。
宋代开始,海洋实践和海洋知识使“海洋”指代逐渐清晰。
据此完成1~3题。
1.战国时期的“九州-四海”学说中的“四海”意指A. 中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B. “九州”以外的地域空间概念C. 环绕七大洲的四大洋D. 存在于“九州”内的四大湖泊2.下列海域得名于周边岛礁、沙洲的是A. 东海B. 分水洋C. 黄海D. 伶仃洋3.我国先民对黄海、东海、伶仃洋等众多海域命名,主要是为了A. 航行定位定向B. 掌握海水运动C. 了解海水性质D. 区别海洋物产图 1 示意世界某区域白天不同等压面下大气温度从近地面到高空的四季分布。
该区域200hpa气压面上空气温度昼夜差异不大。
读图完成4~6题。
4. 该区域最可能是A. 巴西高原B. 蒙古高原C. 青藏高原D. 东非高原5.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夏季气温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 该区域200hpa气压面白天温度和夜晚气温差异不大,主要因为该气压面A. 气温低,保温作用弱B. 大气辐射散失较慢C. 气温低,大气逆辐射弱D. 受地面辐射影响弱图2示意祁连山东段某地地质剖面,距今4.5亿年的中奥陶统地层逆冲上覆在距今约2千万年的新近系地层上。
据此完成7~9题。
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历史试题
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先秦道家对法的态度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
早期道家认为“法烦刑峻即民生诈”,后期道家则把法上升到“天下之准绳,人主之度量”的高度。
这一变化表明A.“礼治”逐步让位于“法治”B.道家未形成统一的核心思想C.“法治”思想顺应时代要求D.道家和法家的主张日益趋同2.汉唐之世,多有母后、外戚、宦官、宗室专权现象,而居于汉唐之间的东晋、南朝却鲜有此例。
这是因为东晋南朝A.皇帝励精图治B.士族品行高洁C.皇权相对孱弱D.选官制度先进3.在中国古代乡村工商业中,工商业与农业经营难以分割,一方面是农民自给自足经营中的家庭手工业与商业交换的不可分割性,另一方面则是乡村工商业经济对农业经济的依赖与融通,他们完全依赖农业而生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手工业商业体系。
这说明中国古代A.乡村工商业与农业间具有相互依附的关系B.乡村手工业经济促进了地方商业的繁荣C.城市工商业完全依附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D.手工业商业与农业经营是社会经济核心4.唐朝中期,杜佑感叹秦国“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
杜佑对不同时期关中的认识反映了A.北民南迁江南经济发展迅速B.关中人口增长带来国势衰落C.中央集权弱化了关中的地位D.中央实力强弱影响国家统治5.乾嘉学派是清代学术全盛时期的代表,其在治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求是”的学术风格,具体表现为追寻圣贤原意的“实事求是”精神。
据此可知,乾嘉学派A.反对空谈义理之风B.具有早期人文精神C.符合市民文化追求D.推动近代学术转型6.1895年《大清民事刑事诉讼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意在揭示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3.“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
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B.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C.以分封王国子弟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4.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5.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些场景,他认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文官结成小集团。
有学者认为,形成许多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
其中的“年谊”是指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B.同年为官的各种官员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6.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分封制、宗法制、察举制、君主专制、监察制度、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其商业政策。
儒家思想的发展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考查能力的好试卷。
【题文】12.《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 A 解析:材料信息“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反映当时出现按军功授爵,且出现“郡、县”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
B项出现于秦朝,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D项表述不符合故选: 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 D 解析:材料主要说殷周时期王位如何世袭,一是立嫡一是立贤,立贤优于立嫡,但殷周还是立嫡,原因是立贤“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相反就是立嫡具有优越性。
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准确正确。
【题文】14.《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四川省绵阳市2021年高三上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科学思维形成的原因,并说明这种近代西方科学思维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4月清政府设都办政务处,行政制度的实质性改革拉开帷幕。前期的政治改革包括整顿吏治、裁汰、合并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旧有机构.1906年清政府宣布“筹备立宪”后,政治体制的改革纳入到宪政的轨道。当时的编制馆按照立宪国制,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并立的原则,在中央设置资政院,司立法之责;裁汰军机处与旧内阁,设十一部,掌行政之事;而司法之权则专属于法部,以大理寺审判,以法部督之。这一草案遭到了顽固保守派的反对。西太后基于对君上大权和皇亲国戚特权的考虑,依循军机处不议、内务府不议、八旗事不议、太监事不议等五不议改革官职,下谕进行改制,由此逐渐厘定了中央官职。
四川省绵阳市2021年高三上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工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儒家文化的功利化倾向
B.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C.知识分子人生理想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5.康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祭孔子,褒扬孔子为“万世师表”。雍正追封孔子先世五代为王爵,敬避孔子名讳。至乾隆将孔庙的大成殿改铺黄色琉璃瓦,意将孔子与帝王同尊。清朝尊孔旨在
2021年11月四川省绵阳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一次高考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绵阳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一次高考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21年11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斥责梁惠王之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D.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25.学者研究发现,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
反秦的人都是下层来的,少有中层来的,从民间钻出来的下层人士,吸收了中层里散乱的成员,构成了反秦队伍。
秦代的缺失是中层与下层的疏离。
其意在强调秦朝A.郡县制的成效有限B.中央权力尚未集中C.基层管理制度欠缺D.官吏集团效率低下26.图5为莫高窟第285窟北壁的《释迦、多宝二佛说法图》(西魏时期)。
图中释迦、多宝二佛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展现出一副智慧超脱和风骨美伦的汉人风流名士形象。
作品体现了A.民族融合的时代印记B.人物画成为绘画主流C.儒释道融合发展趋势D.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27.下面是某学者统计的唐宋税收和货币情况比较表。
据此可知,宋代(注:间接税指消费税、关税等)A.农民的赋税负担大幅度减轻B.商业税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C.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强国目标D.赋税征收市场化的倾向明显28.《史记伯夷列传》为正史列传之首。
司马迁以来,从伯夷、叔齐、严光、梁鸿到顾炎武、王夫之,历代史书给避世者和失败者以极高的历史地位,成为表彰匹夫之志的“中国史的诗意”。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I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答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内,超出部分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 狂热的图腾崇拜B. 农业为立国之本C. 迷信落后的思想D. 对商业的不重视【答案】B考点:重农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到历史结论的能力,考查的是对小农经济的理解。
“社稷”一词代指国家,体现了农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故选B。
2.“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落后性C.封闭性D.稳定性【答案】A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题干反映的是小农辛勤劳动还会受到水旱灾害的影响以及横征暴敛之苦,小农卖田宅和卖子孙来抵债的现象存在,所以体现的是其脆弱性,故选A。
3.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手工业的进步B.铁器牛耕的使用C.诸侯国的改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
题干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权的变化,即这时土地属于个人所有,可以自由地买卖转让,这种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有直接密切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最能体现生产力发展的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改进,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才有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即题干所述现象,答案为B。
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试题(1)
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试题文科综合考试时刻共150分钟,总分值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历史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5至7页,第Ⅱ卷7至8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终止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需利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阻碍最深远的是A. 稳固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成立D. 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 在历史进展进程中,人类社会慢慢辞别“小国寡民”时期,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以下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③雅典民主的重要条件④罗马法公正至上观念A.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3. 秦统一巴蜀后,“移秦民万家实之”,秦灭六国后,“辄徙其豪侠于蜀”。
这一方法①充实巴蜀人口,增强蜀地操纵②减弱六国势力,巩固秦朝统一③增进蜀地开发,推动民族融合④强化皇权专制,实现社会流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命画家从头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朝生产方式。
对该作品的正确解读是A. 铁犁牛耕耕耘方式开始流行B. 牛耕慢慢普及到了五湖四海C. 推动中国新的生产关系显现D. 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展5. 有学者以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
这一评判主若是基于科举制度A. 以官举士,择优选拔B. 公布考试,平等竞争C. 冲破家世,道德惟上D. 自由报名,唯才是举6.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常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2021年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含答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2.对于宗教改革,甲同学认为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乙同学认为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
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他们根本不了解宗教改革B.甲、乙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宗教改革C.只有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关系D.只有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用理性代替了宗教信仰3.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18世纪以后,这一局面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清军入关 B.工业革命C.地理大发现 D.五口通商4.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C.巴黎公社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能够获得成功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5.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砥柱。
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A.主张个人利益至上B.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念C.肯定经世致用思想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6.孔子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所损伤是为不孝。
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中华民国时期的“剪发易服”法令的出台,以及“保辫会”的出现,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下面对“辫发之争”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B. 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C.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D. 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 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文综历史24.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
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25.图5《废井田,开阡陌》是当代画家张友仁的作品。
他根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史实创作,曾作为中学历史教材插图而广为人知。
该作品A.创作源于画家的生活实践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表达D.体现写意传神的特点26.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实为甚难”,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民众甚至出现了鲜卑化趋势。
而在南方,新汉族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之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不足。
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A.区域地理环境B.经济发展水平C.汉文化影响力D.政府推行力度27.唐律规定“奴婢比之资财”,“律比畜产”,地位低下。
宋代除少数官奴婢外,私奴往往订立契约,约以时限,付以雇值,又称“女使”。
这反映了宋代A.宗法等级观念淡薄B.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女性政治地位提高D.雇佣劳动开始出现28.16--18世纪,“南海”是东西方贸易的集中地,中国的“朝贡贸易”规则被世界各国普遍遵守,白银产量的一半也流入中国,“南海”因此有“东方地中海”之称。
该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农耕文明的发达B.郑和下西洋的推动C.海禁政策的松弛D.白银货币化的影响29.明清商人群体中常见“抱德怀才岂惮贫,广行方便方施仁。
光明正大无荣辱,留此心田荫后人”。
“处世为人做一场,要留名节与纲常"之类的劝诫。
这反映出当时A.尊富尚利意识的盛行B.社会风尚发生转变C.儒家财富观受到冲击D.商人责任意识增强30.传统观点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古代农民起义“均田免粮”思想的发展。
后来有学者认为,均田纲领是长期以来客家先民心理积淀的一种折射,它主要解决的是土、客矛盾, 而不是贫富悬殊的问题带有浓厚的华南乡土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
文综历史
24.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
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
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
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
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5.图5《废井田,开阡陌》是当代画家张友仁的作品。
他根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史实创作,曾作为中学历史教材插图而广为人知。
该作品
A.创作源于画家的生活实践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表达
D.体现写意传神的特点
26.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实为甚难”,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民众甚至出现了鲜卑化趋势。
而在南方,新汉族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之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不足。
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
A.区域地理环境
B.经济发展水平
C.汉文化影响力
D.政府推行力度
27.唐律规定“奴婢比之资财”,“律比畜产”,地位低下。
宋代除少数官奴婢外,私奴往往订立契约,约以时限,付以雇值,又称“女使”。
这反映了宋代
A.宗法等级观念淡薄
B.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D.雇佣劳动开始出现
28.16--18世纪,“南海”是东西方贸易的集中地,中国的“朝贡贸易”规则被世界各国普遍遵守,白银产量的一半也流入中国,“南海”因此有“东方地中海”之称。
该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农耕文明的发达
B.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C.海禁政策的松弛
D.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29.明清商人群体中常见“抱德怀才岂惮贫,广行方便方施仁。
光明正大无荣辱,留此心田荫后人”。
“处世为人做一场,要留名节与纲常"之类的劝诫。
这反映出当时
A.尊富尚利意识的盛行
B.社会风尚发生转变
C.儒家财富观受到冲击
D.商人责任意识增强
30.传统观点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古代农民起义“均田免粮”思想的发展。
后来有学者认为,均田纲领是长期以来客家先民心理积淀的一种折射,它主要解决的是土、客矛盾, 而不是贫富悬殊的问题带有浓厚的华南乡土色彩。
据此可知,这一认识、
A.推翻了传统的研究观点
B.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野
C.缺乏对古代农民的关注
D.比传统观点更值得可信
31.1893 年,清廷采纳薛福成建议,允许“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一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给予护照,任其回国谋生,置业与内地人民一律看待,并听其随时经商出洋”。
这表明清政府
A.重农抑商政策开始转变
B.试图摆脱西方列强控制
C.强化对海外侨民的管理
D.对世界形势的认识加深
32.古希腊曾在周边建立了139个殖民城邦,形成了-一个包括南欧,西欧,西亚,北非的大希腊世界。
在扩张中,子邦往往采用母邦的宪政制度,在经济,宗教,文化上保持联系,
但并无隶属关系。
据此可知,古希腊的殖民扩张
A.加速了希腊半岛统一
B.推广了城邦自治体制
C.消除了公民内部矛盾
D.促成民主政治的形成
33.1485- -1536 年,英国获得自治权的城市仅13个。
随着大小修道院的解散,大量教会财产投入市场,此后自治城市迅速增长,百年间达150个之多。
这反映了当时
A.圈地运动助推城市化进程
B. 启蒙思潮引发了革命风暴
C.宗教改革影响到国家治理
D.工业革命改善了城市风貌
34.在美国,曾有宗教保守派视铁路为“将不朽灵魂引入地狱的撒旦装备”,但很快“贫困的牧师们匆忙改信了蒸汽机,不久就在机车油门上看见了上帝之手”。
大都市气势恢宏的
火车站成了与大教堂~样的地标性建筑。
这表明铁路建设
A. . 引发了价值观念更新
B.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增强了殖民扩张动力
D.动摇了民众对上帝的信仰
35.表3是1750年一190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18世纪中国经济引领世界潮流
B.西方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尖锐
C.工业化浪潮缩小了东西方差距
D.世界经济中心从亚洲转移到欧美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唐宋时期,在商品经济更高程度发展基础上,一批富民乘势而起,形成了“富
民社会”。
顾名思义,“富民”是占有财富的人。
但就富民来说,“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没有任何特权。
因为没有特权,他们主要通过租佃契约实现对耕种者的剥削。
伴随国家赋税的征收方式和乡里制度的变革,富民逐渐成为乡村控制的主要力量。
中国社会也向流动化、市场化、平民化方向发展。
“富民社会”之后,从理论上说,随着商品经济更高程度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将进入“市民社会”但具体就中国历史的发展而言,明清时期是否已经形成一个市民阶层还是值得慎重研究的大问题。
——摘编自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14 世纪末,经过三、四个世纪的发展,西欧农民经济社会生活状况已大为改
观。
在此情况下,西欧农村分化出-批精英分子:富裕农民的兴起。
“通常他们有相当于六、七年收入的储蓄。
他们有很多家畜,很好的家具、器皿,有三、四床鸭鹅被,有地毯、银盐罐、高脚酒杯、一两打的汤匙。
”在英国,通过大面积承租领主自营地或者蚕食小农。
到16 世纪,50%以上耕地已经集中到他们手中。
以此为基础,富农在地方事务中的领袖作用令人瞩目。
为了打赢一场官司,他们“不惜每人花20英镑,以斗垮-一个不受欢迎的领主”。
他们.改变着乡村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也改变着他们自身。
显然他们是一个崭新阶层的前身,一代新人呼之欲出。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富民阶层的共同特点。
(7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富民阶层兴起产生的重要影响。
(8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富民阶层在中英两国命运不同的原因。
(10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我国历史教科书一直重视国防教育,表4是统编历史教科书涉及到的中国近代史国防教育的部分史事。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历史教科书中国国防教育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材料明治政府大力倡导欧美式教育方针,要求华族、士族、平民及妇女等“一般人民”的子弟“必须从事于学也”,强制贯彻的“国民皆学”方针的政策。
对于幕府时代的各种教育设施,明治政府加以重新编组和改造,以资利用。
幕府创立的昌平黉、开成所、医学所等高级教育机构,几经改组、调整,在1877年4月合并为拥有法学、理学、文学、医学等4学部的东京大学;诸藩设置的280余所藩校被改设为中学;万余所寺子屋被改造成小学。
在以上各类学校中,四民子女无差别地成为同校、同班的同学,接受教材划一的新式教育。
武士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