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I)--评价指标和方法

合集下载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案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案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案一、发布目的为满足公众及时了解饮用水源质量状况,唤起全社会关心、重视和保护水资源,引导公众参与和支持水资源保护工作。

二、发布范围、频次全省21个地级市和顺德市的主要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每月发布一次。

三、水量监测与评价每月取水量由调查取得。

水源地水量测验采用《水文测验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部分根据有关产汇流原理进行分析计算。

水量类别分为5类:1类属水量充沛;2类属水量比较充沛;3类属水量正常;4类属水量比较紧缺;5类属水量紧缺。

水源地水量类别计算分河道和水库两种进行。

水源地为河道:1类、2 类、3类、4类、5 类水的月平均流量分别不小于频率P=10%、P=25%、P=50%、P=75%、P=90%的多年同期平均流量。

水源地为水库:1类水的水库水位不小于正常高水位;2类、3 类、4 类水的月平均水位对应的有效库容分别不小于75%、50%、25%的调洪库容;5类水的月平均水位对应的有效库容小于25%的调洪库容。

四、水质监测(一)监测点位布设水源地为河流的,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左右处设置监测断面;同一河流有多个取水口,且取水口之间无污染源排放口,可在最上游100米左右处设置监测断面。

水源地为湖泊、水库的,监测点位至少应在2个以上。

监测点位布设情况见附表1。

(二)采样频次城市饮用水源每月上旬(10日前)采样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则必须加密采样。

(三)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共29项,其中化学需氧量适用于污染较重水体的评价,不适用于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故总监测项目共28项。

其中水温、pH、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和氨氮共10个项目每月监测,硫酸盐、总氮(湖、库)、五日生化需氧量、氯化物、铁、锰、硝酸盐氮、铜、锌、硒、砷、镉、铬(六价)、铅、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氰化物和硫化物共18个项目每年1月和7月各监测1次,共测2次。

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

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

全省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之浅析1. 水质评级方法简述水质评价就是根据水的用途,按照统一的水质标准(或准则),对水体进行水质定量和定性的评定,科学地说明该水体的质量等级的工作。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水质评价方法主要分为水质标准法和水质指数法两大类,此外还有生物和卫生学等方法。

前者是按照预定的水质标准将水体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再评定水体水质,即水质符合哪一级的水质标准即为哪一级的水体。

此法优点是评价方法简单,评价结果直观。

缺点是当所考虑的要评价的水质参数并不完全符合同一等级的水质标准时,评价成果难免有时出现不符合水体客观实际的质量等级;后者是综合若干个水质参数进行模式计算,得出综合评价指数,以指数值的大小对水体所受的污染程度或原来质量状况进行分级,而后再评价水体水质。

此法的优点是能从整体影响上反映水体的质量状况,还可以用来互相评比不同的水体质量,综合性和可比性强。

缺点是确定和选用数学模式难。

其中,往往有时所选择的参数未能反映水体水质的全貌,有时对污染物或水体中重要指标的权值评分计算时又存在着较大主观误差等。

水体作为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尤其是最珍贵的价值─为人类所饮用。

因此,寻找一种较客观真实地反映饮用水源质量的评价方法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2. 我省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法随着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统一的需要,便于社会公众参与了解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由水利部水环境监测中心研制了一种采用水质指数法来描述和比较水资源质量用途的一种新的水质评价方法,现介绍如下:2.1 评价标准水质指数评价法,其水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主要依据是该水源地以供水质量为主要用途及其污染程度划分而确定的。

评价标准紧紧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为基础,并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为依据,参照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统一进行综合调查,编制了比较符合供水水源地的现实需要和客观实际的综合评价标准和水质分级指数。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与保护措施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与保护措施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与保 护措施
杨 晓 贝 ( 山西 水 利 职 业 技术 学 院 山西 运 城 0 4 4用水 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1 0 / m L , 水 中 的大肠 菌类为 0 。 对于饮用水物理特性的评价 , 主要是借助饮用水 的 污 浊 度 测 定 和 含 氧 量 的 测定 来 进 行 水 质 安 全 的评 价 与 标 准 的 制定 ,要求饮用水水源地管网的水的浊度不大于 1 . 5 N T U, ( 自来 水厂处理水浊度控制在 1 N T U以内) 。 3 . 2饮 用水 水 源 地 水 质 安 全 评 价 方 法 通过 项 目指标 的定量计算 可以对 国内水 源地的水质 合理评 价。 首先是污染物来源项 目的指数计算结果评价。 经过有关水质监管 1引言 部门规定 , 要从两个方面来确定污染物来源指数计算 , 即单一的指标 我们定义评价指标 i 为水源地水质指标 无论是农村饮用水供 给还是城镇饮 用水 的供 给 , 饮用水 的水 指数和综合型指标指数评价。 = 1 , 2 , …, n ) 与将检测值是 由于计算后得出的 c i 处于评价标准分级 质 对 于 人 们 的正 常生 活影 响重 大 。对 于饮 用 水 水 质 的 保 障 , 首先 0 C 之间时, 那 么对 于 水质安 全评 价指标 的指 数为 : 要保障水源地水质 的安全 , 随着我 国工业经济 的发展和人 民生活 值 C 水平的提高 , 工业 和生 活污水 、 废水肆意排放 , 对于我 国的饮用水 ‘ f 一 1 供给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 随着 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 _ j 贯彻落实 ,政府也采取 了一定 的措施来保护水源地饮用水安全 , 需要说明的是 , 式 中: C i 为指标 i 的实测浓度 的检测值 ; C . 为 有效遏制了水资源污染 的快速蔓延 。 本文针对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 指标 i 的 k级标 准浓度 的检测值 ; C 。 为指 标 i 的k + l 级标 准浓 水质 的 目前情况 , 水质 安全 的评 价方法 , 结合水 源地安全评 价后 度的检测值 ; I . 为指标 i 的 k级标准指数的真实计算结果 。 出现的问题 , 提出了相应的保 护措施来保障水质安全。 其次是 针对生物性 能 的细菌 与病毒项 目的指数计算 的安全 评价。对于细菌和病毒 的单体性指标指数的计算 与前 文提 到的污 2国 内饮用 水水 源地 水质 现状 染 物 来 源 项 目的 指 标 指 数 计 算 规 则 相 同 , 只 不 过 是 将 指 标 的涵 义 2 . 1饮 用 水水 源地 的类 别 与 特 定 代 表 的字 母 进 行 改 动 , 以方 便 对 于 细 菌 和 病 毒 的指 标 指 数 由于我 国疆土辽 阔 , 人 口遍 布全国各个 区域 , 集 中在东 部地 计算的理解 与识别 。 对 于细菌和病毒的综合型指标指数 的计算则 通 过选取上述计算各个检测值浓 区的人 口最为密集 , 南方 人 口比北 方人 口密 集 , 这与当地 的经济 是采用单一性结果的二次处理 , 发展状况相协调 。 饮用水水源地不仅 担负着为人们 的基本生活提 度 , 筛选 出最 大值并将此 定义为综 合型的水 质安全评价检测值浓 供水资源 , 还要对包括企业 、 医院 、 餐饮等具有社会公共 服务 机构 度。数值 越高说 明该处水源地的饮用水水质越差 , 安全 等级越低 。 或地 区的水资源供给 。 根据水资源的来源 , 水源地主要分 为: 河流 最后是饮用 水的水 中所含有 的营养物质 的含 量与种类 的指 水源地 、 湖泊水 源地 、 人工水库水源地 和地表水水源地等等。根据 标 指 数 计 算 。 由于 水 源 地 分 为 几 种 不 同类 型 的饮 用 水 , 对 于 水 库 供 给保 障的人 口数量( 目前 , 我 国人 口数量 以 1 9 0 0 人 为供水 方式 水 源 地 的 营 养 物 质 进 行 检 测 时 , 需 要 对 水 库 多层 多 点 进行 采 样 并 根据计算 出的参数浓度值 与评分等 级表 , 将检测计 算 分界线 ) 又可 以划分为集 中式饮用水供 给和局部分散式饮用 水供 加以分析 , 给水 。根据水源地 的战略地位 , 又分为 : 一级饮用水保护水源地 、 值转化成相对应的评分 , 为后续工作 的开展奠定 数据基础 。对 于 二 级 饮 用 水 保 护 水 源 地 和 三 级 饮用 水 保 护 水 源 地 。 地下水水源地的营养物质的安全评价 , 则要 取 几 个采 样 点 就 能 大 体上反映出该地区附近的整体地下水水源地水质 的营养状况 , 经 2 . 2水 源 地 水 质 现 状 巨大的人 口基数 “ 红利 ” ,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 , 但人 均所 过查 表计算 出的指数平均值一般是 比较接近真实值的。 占的比例很少 , 造成 国内的饮用水较为匮乏 , 据统计 , 截止 到 2 0 1 4 4饮用 水水 源地 水质存 在 的 问题 年底 , 我 国依然存在无法正常供给饮用水的地区和村落 , 并且 对于 拥 有 自然 河 流 的城 市 中 ,其 中 8 9 %的城 市 内流 河段 水 质 已经无 法 4 . 1湖 泊水 源地 上 游 水 质 污 染 严 重 用来饮用水供应 ,需要经过处理后 ,方可达到 国家饮用水水 质标 对 于 以水 库 和 湖 泊 为 主 要 饮 用 水 来 源 的 居 民 , 受 到 了 水 质 安 准 。在全 国 7 8 9 个 大大小小 的城市中 , 超过一半以上 的城市饮用水 全的困扰。经过调查分析发现 , 在水库 和湖泊河 流上 游段 的水质 水 源 地 的 水 质受 到 了不 同程 度 的污 染 ,而农 村 主 要 水 源 地是 地下 污染是 主要成 因。由于生活在湖泊上游段 的居 民大多采用的是耕 水, 总体上来看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 。而水库水源地 由于主要来 自 种作业 , 需 要对经济作物 打药 、 施肥, 以保 障经 济作物产 量 , 当雨 河流和江海水 , 其水 质的安全直接受到湖泊江海的水质影 响, 而我 水来 临的时候 , 残存在耕地土壤表层 的残 留农药 和无 机肥 就会 沿 国湖泊江海约有 7 8 %的水域水质受到 了污染与破坏。 着河 流进人湖泊水源地 , 污染 了当地 的水质 。水 库水 源地 的水 质 总而言之 , 我 国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 需要 对不 也 因此 受 到很 大 影 响 。 同水源地的污染原 因进行分析 , 进而实施相应的水质保护措施 。 4 . 2工业、 建筑和生活垃圾造成 的污染 城市饮用水的水源地一般采用地下水集中式供水 ,而绝大多 3水 源 地 水 质 安 全 评 价 数工厂依附在城市周边 , 由于我 国相关环保部门的监管失职 , 许 多 3 1饮 用水 水 源 地 水 质 安 全 评 价 标 准 产生 污水 、 废水 的工厂 , 为 了尽可能 的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 选择 直 国 家制 定 了 满 足 人们 生 活 必 需 的 安 全 水 质 标 准 , 对 于饮 用 水 接就 地排 放 , 排人下水道 , 或者是集 中排放城市 的某个角落 , 直接 的检测指标 主要从饮 用水 的化学性质 、 生物性能和物理特性这 三 对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形成威胁 。农村由于建筑垃圾和生活垃 个方 面进行 了要 求。对于饮用水化学性 质的评价 , 主要通过 对饮 圾管理体系不完善 , 人们 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 建筑垃圾乱丢 的现象 随着雨水流人或慢慢渗透 到饮用水水源地 , 污染 了水质。 用水 中存在 的无机金属离 子( 包括重金属离子 ) 的含量限制 、 饮用 严重 , 水整体 的 p H值 、金属离子组成等化学方 面的内容来进行评价指 标 的制 定 与 检 测 。对 于饮 用 水 生 物 性 能 的 评 价 , 主要 是 通 过 对饮 5水 源 地 水 质 安 全 保 护 措 施 用水 中水质微生物 的种类 和数 目进 行合 理限制 , 水质微生物 主要 5 . 1预 防 为 主

水源地水质检验流程与安全评估

水源地水质检验流程与安全评估

水源地水质检验流程与安全评估水源地水质检验流程与安全评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证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水质检验流程与安全评估是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水源地水质检验流程的第一步是确定检测目标,根据当地的水源地特点和水质安全风险分析,确定需要检测的水质指标和检测频率。

一般来说,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水温、pH值、浑浊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重金属污染物等。

其中,溶解氧是水中生物活动、水质稳定性和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化学需氧量则反映了水体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接下来,水源地水质检验流程的第二步是采样。

采样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当的采样点,尽量与水质变化较小的地方采样,以求所得样品能够代表整个水源地的水质情况。

同时,还需要使用适当的采样工具和容器,以避免外界污染对样品造成影响。

另外,为了确保水质样品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不产生变化,采样人员需要进行现场测试,检测水质参数,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封存和运输。

水源地水质检验流程的第三步是实验室分析。

在实验室中,需要进行各项水质参数的检测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仪器分析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等。

在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最后,水源地水质检验流程的第四步是数据分析和安全评估。

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水质变化的趋势和水质状况。

同时,还需要将检测结果与相关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评估水源地水质的安全性。

如果检测结果超过了水质标准的限值范围,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水源地水质检验流程与安全评估是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及早发现水质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系统的水质检验流程与安全评估,可以保障水源地供水的安全可靠,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城镇地下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

城镇地下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

城镇地下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小城镇的给排水规划在小城镇的建设中十分重要,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查及可行性研究工作,在满足工农业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同时,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对城镇地下水水源地的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标签:小城镇;地下水源;问题;对策一、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1、主要内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共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级别,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4 项指标组成。

4 项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水量:每人可获取水量≥40~60L/d,为安全;≥20~40L/d,为基本安全。

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不同,将全国划分为 5 个区(表1)。

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10 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 分钟,为基本安全。

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95%为安全;≥90%为基本安全。

2、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和村镇相比,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涉及的因素更为复杂,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繁杂的系统,因此在评价水源地安全时仅仅关注其单一方面,则无法完成保证水源地的真正安全。

同时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受众人群更多,日需求量更大,一旦遭受危险,将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卫生部、环保部和水利部等相继出台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1-2020)》、《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以保证水源地安全。

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任务书的要求,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题研究工作,编制完成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作为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工作的依据。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_全国评价_朱党生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_全国评价_朱党生

收稿日期:2009-09-02基金项目: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水利部重大专项)作者简介:朱党生(1965-),江苏泗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研究。

E-mail :shuiku@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Ⅱ):全国评价朱党生,张建永,史晓新,刘卓颖(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120)摘要:根据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面调查成果。

应用本文提出的安全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分析了不合格水源影响的人口、区域分布及主要原因,并对饮用水水源地风险及应急能力状况进行了定性分析。

评价表明,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全国4555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中,有638个水质不合格,1233个水量不合格,水质、水量不合格影响人口有9480万人,饮用水不安全城市有205个,饮用水源污染风险较高,应急能力偏低。

根据水源地安全评价成果,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工作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中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安全评价中图分类号:TV148文献标识码:A水利学报SHUILI XUEBAO 2010年8月第41卷第8期文章编号:0559-9350(2010)08-0914-071研究背景水是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资源,也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关键要素[1]。

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人权[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饮用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3]。

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以城市为对象,以饮用水水源地为基本单元,摸清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存在的问题,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为此,水利部于2005年7月在全国开展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工作[4]。

本文应用第一部分的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5],对全国的城市饮用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

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区安全评价与措施

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区安全评价与措施

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区安全评价与措施
张建永;朱党生;曾肇京;刘卓颖
【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
【年(卷),期】2011(027)001
【摘要】结合我国东、中、西三大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在综合分析各省级行政区城市供水组成、城镇化水平及综合生活人均用水量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8个规划分区.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价成果,对各规划分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布状况进行了说明,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各规划分区的饮用水安全特点和主要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结合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分区评价成果,提出了各规划分区水源地安全保障总体布局.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张建永;朱党生;曾肇京;刘卓颖
【作者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120;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120;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120;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24
【相关文献】
1.秦皇岛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及保护对策 [J], 纪振华
2.江苏徐州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及保护对策 [J], 陈颖;范传辉;孙瑞
3.诸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及应对措施 [J], 鹿汝臻
4.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Ⅰ):评价指标和方法 [J], 朱党生;张建永;程红光;耿雷华
5.扬州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评价研究 [J], 朱美军;柳冬梅;吉秀芹;王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区安全评价与措施

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区安全评价与措施
第 2 卷第 1 7 期 21 年 1 01 月





V0. 7 No. 12 1
W ATER RES OURCES P R I ECHON
Jn.2 1 a 01
D :0 36 / . s .0 46 3 . 1 .10 1 OI1 .9 9 ji n 10 —9 3 2 10 .0 s 0
Zo i g s c r t v l a i n a o nt r e s r s o r a drn i g wa e o r e n n e u i e a u to nd c u e m a u e f u b n i k n t r s u c s y f r Ch n s ii s 0 i e e cte
p a n n d vs n w r po o e b s d n o r h n ie n ls o u b w tr u py o o i o ln ig ii o s ee r p s d a e o c mp e e sv a a i f r a i y s n ae s p l c mp st n,rgo a i e in l
d ik n tr su c s n Chn t e d srb to tts f te r a d n i g wae o r e i ln e iiin s rn i gwae o r e i ia, h it uin sau o h u b i n i r k n tr s u c s n p a n d dvso s Wa i t d c d n d h s c rt st ain f wae q l y n wae q a t y f t e r a d n i g wae s uc s s nr u e ,a te e u i o y i t o tr uai a d u o t tr u n i o h u b t n i r k n tr o r e wa c mp e e sv l v u td.T e o eale au to h we h tt e s c rt i ain o b rn ig wae o r e o o rh n iey e a ae l h v rl v ain s o d t a h e u y st to fu a d i kn tr s u c s fr l i u r n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试行)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试行)

附件2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指南(试行)水利部水资源司2015年4月目录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4.1评估内容 (2)4.2评估程序 (2)5评估指标体系 (4)6评估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 (7)6.1水量保障 (7)6.2水质保障 (8)6.3监控保障 (11)6.4管理保障 (12)7评估结果分级 (13)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的内容、工作程序、指标体系、赋分标准和评估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年度评估,其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饮用水水源地:提供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

主要包括河道型、湖库型和地下水型。

(2)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为使水源地能持续满足一定供水保障率的水量和满足一定水质要求而采取的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量水质监控及相关管理的保障措施的统称。

(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还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4)年度供水保证率:河道型和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年度供水保证率为年度来水量(包括调水水量)与设计枯水年来水量的百分比。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的年度供水保证率为年度实际供水量与设计供水量的百分比。

(5)应急备用水源地:在常规供水水源因自然灾害或突发水污染事件等特殊情况引发供水量严重不足或暂时停止供水情况下,能及时补充或替代常规供水水源,满足一定时间内生活用水需求,并具有完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的水源地。

城市水质监测与评估方法

城市水质监测与评估方法

城市水质监测与评估方法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水资源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优质的水资源不仅是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城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城市水质进行准确的监测与评估具有深远的意义。

城市水质监测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技术手段。

首先,采样是水质监测的第一步。

为了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科学性,需要根据城市的地理特征、水系分布、污染源分布等因素,合理设置采样点。

对于河流,通常会在干流、支流的不同位置,以及上下游、河岸两侧等地点采样;对于湖泊,会在湖心、近岸、入湖口和出湖口等区域采样;对于城市的供水系统,包括水厂进水口、出水口以及管网中的关键节点都要进行采样。

采样的频率也需要根据水体的用途、水质变化情况以及相关法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饮用水源地,采样频率会相对较高,以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在采样过程中,使用的采样设备和容器也有严格的要求。

采样器必须能够准确采集到指定深度和位置的水样,并且不会对水样造成污染。

容器则需要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以避免残留物质影响水质检测结果。

采集到的水样需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水样的温度、避光等条件,防止水样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

实验室对水样的分析检测是水质监测的核心环节。

目前,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包括物理指标检测、化学指标检测和生物指标检测。

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温、色度、浊度、电导率等,可以通过相应的仪器直接测量。

例如,水温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色度和浊度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或浊度计测量,电导率则通过电导率仪测定。

化学指标的检测相对较为复杂,涵盖了众多的物质和参数。

常见的有酸碱度(pH 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等。

pH 值可以通过 pH 计测量,溶解氧通常采用碘量法或电化学法测定。

化学需氧量(COD)常用重铬酸钾法或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量,生化需氧量(BOD)则通过五日培养法测定。

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技术方案(暂行)

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技术方案(暂行)

附件一: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技术方案(暂行)2011年1月目录一、评估范围 (1)二、评估内容与要求 (1)(一)水质状况评价 (2)(二)环境管理状况评估 (6)三、评估方式 (12)(一)报送数据 (13)(二)撰写报告 (13)(三)征求意见 (13)四、评估结论 (14)为进一步提高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水平,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在《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方案(暂行)》的基础上,修订形成本方案。

一、评估范围城市1集中式2饮用水水源(简称“城市饮用水源”),包括地表水饮用水水源(简称“地表饮用水源”,包括河流型、湖泊(水库)型水源)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简称“地下饮用水源”)。

地级以上城市(含)饮用水源评估依据本方案;地级以下城市(不含)饮用水源评估工作参照本方案。

当城市饮用水源发生变化时,各省(区、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于当年12月31日前将变化情况报环境保护部,经环境保护部备案后于次年调整水源名单。

二、评估内容与要求城市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包括水质状况评价和管理状况评估2项内容。

1 本技术方案所指的城市,包括县级以上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的镇。

2 集中式饮用水源包括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和具有一定供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000人)的水源。

—1—— 2 —(一)水质状况评价1.指标定义城市饮用水源水质状况以饮用水源达标率和水量达标率分别表示。

%100⨯=城市饮用水源总数用水源之和全年水质达标的城市饮水源达标率 %100⨯=量城市饮用水源年供水总源供水量之和水质达标的城市饮用水水量达标率 2.评价标准及指标(1)评价标准地表饮用水源水质评价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基本项目表1中的Ⅲ类标准、补充项目表2和特定项目表3对应的标准限值为达标限值;地下饮用水源水质评价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的要求,表1中的Ⅲ类标准限值为达标限值。

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

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
(1)取水量保证状况得分为:
WG=WGR×100 (2)水源达标状况得分为: SQ=(WSR×0.7+WQR×0.3)×100
(3)环境管理状况得分为: MS=∑(INDEXi×W)t ×100 式中:INDEXi——包括管理状况各项指标层; Wt——权重值。 1.2.2 综合评估 供水安全综合评估分值为取水量保证状况、水源 达标状况和环境管理状况的各项分值加权计算得到, 公式如下:
量、水质、管理三个方面。 因此,本次供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从水量、水
质和管理三个方面构建供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以 河北省后孟营水源地为例,对该地区饮用水水源地进 行供水安全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成因分析。 1 供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1 评估指标选取
本次体系分为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各层评 估指标及权重见表 1。
图 2 后孟营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图
(2)保护区标志设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需设 置界碑等标识,并且需要满足规范要求。
① 界标设置。后孟营水源地由多个水井构成,需 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六边形、二级保护区七边形各个 顶点处安设界标,共需设立 13 块界标。
② 交通警示牌。后孟营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 有 631 县道穿过,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有 L83 省道、632 县 道、110 乡道、118 乡道等多条道路通过,需在保护区范 围内主干道、高速路旁安设道路警示牌。
LWUR2 和网箱养殖整治率 CRR2 四项指标的算术平
均值。计算公式为:
PCR2 =
DCR2 + DDSR2
+ LWUR2 + CRR2 4
其中:
2021 年第 7 期
西部探矿工程
153
DDSR2

一级饮用水源标准

一级饮用水源标准

一级饮用水源标准一级饮用水源标准是指用于直接饮用的水源的质量要求和限制。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人们获得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并保护公众健康。

下面是一些关于一级饮用水源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水源保护区划设1. 根据水源地特点和保护需求,设定水源保护区。

可以根据地质条件、水流状况、人类活动水平等因素进行划分。

2. 划定不同的保护区域,并设立相应的管理措施。

例如,核心保护区应该禁止一切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的活动;一般保护区内可以有一些农田或工业园区,但严禁排放危险物质等。

二、监测和评估1.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项目可以包括水中有害物质(如化学污染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微生物(如大肠杆菌、致病菌等)和物理性质(如浑浊度、pH值等)。

2. 根据监测结果,评估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和保护。

评估可以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来进行,根据不同指标的达标情况给予相应的评分。

三、污染物限制1. 对水源中的主要污染物制定限值标准,例如对于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物等需要设定相应的最大容许浓度。

2. 控制或禁止水源中的农药、化肥等农业污染物的使用,建立农田施肥规范和农药使用纪录。

3. 对于工业污染物,要求工业企业遵守排污许可制度,限制其对水源的排放。

四、水处理要求1. 设定水源净化处理设备的标准,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这包括对于水源中的杂质、微生物等的去除要求。

2. 对于水处理过程中的消毒副产物,限制其浓度和排放量。

五、管理要求1. 建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水源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该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和人员,能够对水源地进行科学管理,并落实管理措施。

2. 勤奋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于水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水源地的尊重和保护。

综上所述,一级饮用水源标准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通过划定水源保护区、监测和评估、污染物限制、水处理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措施,能够确保人们获得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同时也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水源指标:
1.水源位置:离居民区的距离、是否受到工、农业污染的影响等。

2.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社会和法律保护程度。

3.水源地区的型和地质结构:水源的类型(地下水、表水、雨水等)
以及地质结构。

4.水源的气候条件:水源区的降水量、蒸散发量和水质变化情况。

二、水质指标:
1.水质化学指标:包括总硬度、总溶解性固体、pH值、电导率、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铜、铁、锌等重金属。

2.水质微生物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致病微生物的监测。

三、供水设施指标:
1.可持续供水能力:供水设施的处理和输配水能力是否适应人口数量
和发展需求。

2.供水设施的运行状况:供水设施的运行是否稳定、水压是否足够、
自动化程度等。

3.维修和保养状况:供水设施的维修和保养是否及时、有效。

四、供水管理指标:
1.水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包括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源地环境
保护措施、水污染的治理等。

2.供水组织和运营管理:包括供水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资金投入等。

五、饮水健康指标:
1.致病物监测:包括常见致病菌如霍乱弧菌等的监测情况。

2.水质安全标准:供水水质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饮水卫生标准。

3.饮水水源安全感知度:居民对饮水水源是否安全的自我评估。

以上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农村饮水安全的状况,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也可以帮助监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工作。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3.1 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Ⅱ类标准且补充项目和特定检测项目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中表2和表3现值要求。

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检测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并且保证流入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

准保护区内的水质标准应保证流入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二级保护区标准的要求。

具体标准值见表3-1和3-2。

表3-1 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项目Ⅱ类标准Ⅲ类标准值值水温(℃)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pH值(无量纲) 6~9溶解氧≥6 5 高锰酸盐指数≤4 6 五日生化需氧量≤3 4 氨氮(NH3-N)≤0.5 1.0总磷(以P 计)≤0.1(湖、库0.025)0.1(湖、库0.05)总氮(湖、库,以N计) ≤0.5 1.0 氟化物(以F-计)≤1.0 1.0 砷≤0.05 0.05 汞≤0.00005 0.0001 镉≤0.005 0.005 铬(六价)≤0.05 0.05铅0.01 0.05≤氰化物0.05 0.2≤挥发酚0.002 0.005≤石油类0.05 0.05≤粪大肠菌群(个2000 10000/L)≤阴离子表面活性0.2 0.2剂≤表3-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项目标准值20 氯化物(以C1计) 25021 硝酸盐(以N计) 1022 硫酸盐(SO42-计)250此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还需添加营养状态评价,通常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库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一级、二级)水质各项指标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

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

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是一种可定量评价水源地水质状况的方法。

通过对水质参数的监测和分析,结合相关的评价指标,可以对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进行评价和分类,从而为水源保护、水质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和应用情况。

一、基本原理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是基于一定数量的水质参数,综合考虑其对水体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并将其转化为一个数值表征水质状况的方法。

评价指数的计算方式通常采用加权平均法,即给各个水质参数赋予相应的权重,根据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将其加权求和得到一个综合的水质指数。

评价指数的设定通常依据于相关的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标准和指导意见。

二、方法步骤1.确定评价指标。

根据所评价的供水水源地的特点,确定适用的水质参数,并根据相关标准和指导意见对这些参数进行分类和归纳。

评价指标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水质状况。

2.采集水样并进行监测分析。

按照水质参数列表,按照一定的频次和监测点布局,采集水样,并进行相应的监测和分析。

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参数处理和归一化。

将监测到的水质参数数据进行处理,如去除异常数据、异常值处理、数据归一化等。

归一化是将各个参数的监测值统一到一个合适的范围,便于进行比较和计算。

5.评价指数分类。

将计算得到的水质指数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

根据相关的标准和指导意见,将水质指数划分为优、良、中、差等等级,以便对供水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和管理。

三、应用情况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在国内,各个省份的环境保护部门和水务部门对供水水源地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在国外,国际上也有一些评价方法和标准,如美国环境保护署的WQI(Water Quality Index)等,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已经成为一种通用和标准化的评价手段。

饮用水评价标准与治理方法

饮用水评价标准与治理方法

饮用水评价标准与治理方法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来说,安全的饮用水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饮用水的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各国相继制定了饮用水的评价标准和治理方法。

一、饮用水质量评价标准饮用水质量评价标准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保障公众健康,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饮用水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水源的质量符合国家或地区的规定和标准。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饮用水评价标准不尽相同,但都有其基本的特点和指标。

1.理化指标理化指标是指对水质的色、气味、温度、浑浊度、PH值等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检测。

这些指标对水的肉眼观感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如浑浊度高,水颜色混浊、有异味或温度过高就会使人产生不适感。

通过测量这些指标,可以对水的质量做出初步判断。

2.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指检测水中有没有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卵或病原菌等对公众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生物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水中未检测到病原体,也不能说明水是安全的,因为它们可能存在在某些区域或时间段内,且各种病原体的生存期不同,因此,对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应该多加注意。

3.水质污染物指标水质污染物指标主要是指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都具有一定影响。

因此,对污染物指标的检测应该高度重视。

4.放射性物质指标放射性物质虽然在自然界中很常见,但是它们在一定的剂量下却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放射性物质也作为一项重要的饮用水质量评价指标。

二、饮用水治理方法为了保证公众健康,保障水源的水质符合评价标准,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饮用水治理方法。

这些方法涉及到饮用水的供应、处理、运输和消费者的保护等多个方面。

1.饮用水供应管理饮用水供应是指提供符合标准的安全饮用水,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

饮用水供应管理包括了普及饮用水知识、加强饮用水监测和评价、提高供水效率和管理水源保护区等措施,以确保供水的量和质量都符合要求。

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案

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案

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案5.1基本信息调查5.1.1调查方法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资料收集法、现场调查法和遥感法。

全面收集整合国家、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年鉴、专著、调研报告、相关规划及设计材料、统计资料,例如水资源公报、污染源普查公报、水质信息、监管信息等。

采用现场调查法补充收集资料,包括向供水单位、当地居民了解水源及供水设施的基础资料,实地调查、定位、采集水样及拍摄档案资料。

在区域调查中,宜选用遥感法,整体了解保护区及其上游区域的环境特点,直观掌握水源保护区内的空间信息。

5.1.2调查内容(1)基础信息调查基础信息调查包括自然地理特征调查与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自然地理特征调查内容包括:流域概况、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气候气象、河网构成、DEM 图、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水质历史监测数据等。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还应包括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单元,边界条件,包气带特征,主要含水层、隔水层和透弱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及其分布,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产生的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等。

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内容包括行政区划及规划,人口规模及其分布、密度及变化趋势,自然资源,区域经济及发展状况,水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2)水质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水源水质月报数据,水质类别,湖库型水源富营养程度,主要超标项目、超标倍数、超标频次及超标原因等。

(3)污染源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所有建设项目、活动以及二级保护区上游20km 范围内的潜在风险源情况。

各类污染源及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参见附件一。

(4)管理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情况、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及批复情况、标志设置情况、环境监测状况、环境监察执法、水源环境事件和应急响应等情况。

5.2评估内容与要求5.2.1水质状况评价(5)评价标准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水质评价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的要求,采用基本项目表1 中的Ⅲ类标准、补充项目表2 和特定项目表3 对应的标准限值为达标值;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水质评价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的要求,采用表1 中的Ⅲ类标准限值为达标值。

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的研究

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的研究

881、引言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长期存在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饮用水水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水源水污染物成分十分复杂,地表水源污染事故的频发令社会不安,给民众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及时地进行饮用水水质评价并发布预警信息尤显重要,因此进行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及预警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在供水系统单个环节尤其是水源的水质信息监测预警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是以整个供水流程全部环节为对象的研究还鲜见报道。

本文从全流域观点出发,建立了“从源头到龙头”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基于水厂工艺的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和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方法。

基于水厂工艺的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将水厂处理工艺以及水源地环境状况引入到水质的评价和预警中,并将原水指标分为4级,用于水厂水质评价和预警,满足了水厂和政府部分的需求。

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方法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基础上,考虑水质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影响程度、供水工艺的处理情况等,实现了出厂水和管网水的五级水质评价。

2、全流程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框架本文所提出的全流程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及预警体系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的研究□ 浙江大学 冀海峰 杨江 侯迪波 张光新 张宏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李琳摘要关键词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一直是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本文从全流域观点出发,建立了“从源头到龙头”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基于水厂工艺的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和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方法。

基于水厂工艺的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将水厂处理工艺以及水源地环境状况引入到水质的评价和预警中,并将原水指标分为4级,用于水厂水质评价和预警,满足了水厂和政府部分的需求。

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方法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基础上,考虑水质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影响程度、供水工艺的处理情况等,实现了出厂水和管网水的五级水质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学报SHUILI XUEBAO 2010年7月第41卷第7期文章编号:0559-9350(2010)07-0778-08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Ⅰ):评价指标和方法朱党生1,张建永1,程红光2,耿雷华3(1.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120;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3.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相关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概念和内涵。

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水质、水量、风险及应急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评价指标,确定了各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针对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水量安全、风险及应急能力状况及城市饮用水源总体状况,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可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TV148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9-09-02基金项目: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水利部重大专项)作者简介:朱党生(1965-),男,江苏泗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研究。

E-mail :shuiku@ 1研究背景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1],主要问题有:①城市供水短缺加剧,随着城镇化率及城镇居民用水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局部地区的连续干旱,城市供水短缺给城镇居民生活造成了困难,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发展;②水污染严重,目前全国城市水域大部分受到污染,有机污染凸现,水性疾病种类增多,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③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增多,应急能力低下,水源地监控体系不健全。

城市饮用水安全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更是饮用水安全的重中之重[2]。

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是制定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对策措施的依据,也是相关规划措施布局的重要基础。

国外对于饮用水水源地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质评价以及水源的适宜性评价方面[3],不同国家采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具有不同特点。

如欧盟制定的地表水体取水导则,根据水体满足公众饮用的处理水平及取水的适宜度将水体分为3种类别:①经过简单物理处理和消毒就能满足饮用要求的水体;②需常规处理、消毒以满足饮用要求的水体;③需要强化处理才能满足饮用要求的水体[4]。

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 )选取了饮用水源状况及其生态脆弱性方面的15个指标,用定性分级的方法对水源地进行总体评价[5]。

新西兰的饮用水源监测和分级框架草案,通过确定水体水质等级和风险等级,评价饮用水源的适宜性,并说明每种等级对应水体所需的处理水平[6]。

我国目前的水源地水质评价工作主要依据有关水质标准,采用单因子法进行评价,也有部分研究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方法[7],但总体上侧重水质指标评价[8],且仅针对具体水源地,对水源水量、风险和应急能力以及城市饮用水源总体安全状况的评价比较薄弱,无法对城市饮用水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涉及因素复杂,这些因素彼此间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系统。

在水源地评价中如仅仅关注这一系统的单一侧面,则在水源地规划和管理中将会弱化其它方面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水源地安全评价。

2概念和内涵饮用水是指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求的饮水和炊事、洗浴等日常生活需要的用水,其安全性主要表现为水质满足人体健康要求,即不含病毒、病原菌、病原原生动物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并尽可能保持一定浓度的人体健康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从饮用水概念来看,水质是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特征,然而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要必须有一定的水量保证,因此,水量也是饮用水安全概念中的重要部分。

此外,安全这一概念也包含了风险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是否具有抵御风险的应急能力。

整体上,饮用水安全正是由水量安全、水质安全和应急能力三方面构成,从我国饮用水目前所面临问题来看,也主要表现为这三个方面不同程度地产生了问题。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是指提供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及公共服务用水(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餐饮业和旅游业等用水)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及周边满足水源保护要求的一定范围的陆域和水域,主要有地下水、水库、湖泊和河道等水源地类型。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作为一个整体,通常与农村分散式水源地相对应。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对象是城市,涉及人口众多,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满足水质合格、水量有保障要求的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抗风险能力。

从这个角度上看,结合饮用水安全的内涵,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定义应为:水量保证率和水质合格率满足规定的指标,且具备应急和备用供水能力。

3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国每个城市一般均有多个或数十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供水,部分城市开展了多水源联合调度保障城市供水。

根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内涵,以城市为对象,以饮用水水源地为基本单元,从水质、水量、风险及应急能力等方面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按照实用性、代表性、全面性和可评价性等原则,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水源地水量、水质、风险及应急能力的指标进行筛选。

按以下3个步骤,构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划分指标体系层次。

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目标层主要用于识别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风险及应急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反映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准则层进一步刻画饮用水安全的水平和内部协调性,反映水量是否满足水源设计水量和城市供用水要求、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源和城市供水水质要求,水源地风险及应急能力水平是否能够满足饮用水供水安全要求等;指标层则为反映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水量、风险及应急能力安全的具体指标。

(2)筛选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筛选一般采用专家判断法,即将评价指标设计为问卷调查表,选择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知识或实际经验的专家进行判断和选择。

通过征求50多位行业专家的意见,对城市饮用水安全状况的有关指标进行了筛选。

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看作为一个模糊概念,从而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X}视为一个模糊集合,每个指标视为一个元素,对每个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

假设在第i个评价指标X i上,专家选择总次数为M i,即总共有M i位专家认为X i是饮用水安全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么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为:r i =Mi n式中:r i为第i个评价指标X i的隶属度;M i为第i个评价指标X i的专家选择总次数;n为有效调查问卷总数。

如果r i值很大,表明该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模糊集合,即X i评价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很重要,有必要保留它作为一个正式评价指标;反之,该评价指标则可予以删除。

(1)(3)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通过指标相关性分析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去掉一些相关系数较大的评价指标,消除评价指标所反映的信息重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对应准则层,经综合分析后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其中水质安全状况包括一般污染状况、非一般污染状况和营养化状况3个指标;水量安全状况包括工程供水能力、枯水年来水变化状况和地下水超采状况3个指标;风险及应急能力包括水源地风险、应急能力2个指标。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图1水源地安全评价与安全保障措施布局对应关系表1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准则层水质安全状况水量安全状况风险及应急能力指标层一般污染状况非一般污染状况营养化状况工程供水能力枯水年来水变化状况地下水超采状况水源地风险应急能力城市饮用水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摸清城市及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识别需重点开展安全保障工作的城市及水源地,以便针对性提出水源地保护、污染治理和水源地新建、改扩建等对策措施。

对指标体系中目标层进行评价时,可基于准则层的评价结果,开展全面系统的分析,明确水源地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环节。

对目标层的评价也可基于层次分析法,通过赋权的方法在准则层的基础上给出一个综合评价值,但综合评价容易掩盖或者淡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存在的局部问题。

因此,在评价时应注重对准则层和指标层单个评价指标的分析,对相互关联的指标也可进行综合分析,但不宜对所有指标通过赋权开展综合评价。

水源地安全评价与安全保障措施布局的对应关系见图1。

图1反映了安全评价与保障措施之间的关系,即评价结果如何指导安全保障工作。

在实践中,通过对指标层具体指标的计算结果,获得准则层评价,进而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

水源地水质和水量安全方面的问题,通过工程措施可进行治理的,应针对具体水源地提出具体的工程措施,并分城市、水源地两方面开展工程建设和管理。

如果其安全程度较差,工程措施等已经不能发挥效用时,需考虑新建水源或通过城市(区域)进行水源调配以改善饮用水安全状况;如水源地风险较高,应急能力偏低,则要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加强水源地综合管理、提高监测能力、制定应急预案和建设备用水源等。

4安全评价方法4.1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针对饮用水功能特征,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以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水源地分一般污染状况、非一般污染状况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10]。

一般污染物主要指水体中存在的经过简单或者常规的物理、化学处理、消毒处理可以满足饮用要求的污染物。

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水源地水质状况,将那些对人体健康危害明显和存在长期危害,且目前饮用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的氟化物、挥发酚、硝酸盐、重金属、石油类等污染项目列为“非一般污染项目”进行评价。

富营养化湖库中的藻类繁殖致使水体水质腥臭,其分泌的毒素已被证明是一种强促癌剂,我国南方多以地表水为水源,藻类繁殖造成饮用水水质急剧恶化,北方地区近年来也已出现藻类污染,因此对于湖库型水源地,其营养化状况将直接影响水源供水安全。

根据相应水质标准中的评价级别,将具体水质评价指标换算为1、2、3、4、5级水质指数,分别对应优、良、中、差、劣等5类水质状况。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采用综合评价和单因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非一般污染项目,以最差单项因子的水质指数确定水源地的水质指数;对一般污染物(COD 、氨氮为必评项目),采用最差5项指数进行算术平均确定评价指数;对于湖泊和水库型水源地,补充进行营养化状况评价,同样划分为5级。

(1)一般污染物项目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