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的原因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清末新政(1901--1905)
1、原因:19C末20C初,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是清政府内外交困;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清政府为笼络人心缓和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2、措施:政治上:减冗员,修刑律,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整顿吏治;经济上:奖励实业振兴农业;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军事上: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教育上:推行教育改革,1905年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3.影响:客观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民主思想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军事法制教育近代化。
二.预备立宪(1906--1911)
1、原因:各地群众反抗斗争;民主革命思潮传播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一些官僚要求实行君主立宪
2、目的:遏制革命形势发展,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3、措施:行政司法教育改革,核心是官制改革;实行议会;实行地方自治
4、结果: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矛盾,引起社会巨大混乱,加速了清朝的覆灭;催生了新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尝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没有触及根本专制制度。
第9课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
•
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 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一、起因
1、客观原因: 经受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 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
2、主观目的: 通过改革,实现自救
二、过程:
1、1901年—1905年的新政措施 (1)内容: 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 制、修订刑律等 (2)作用:
• 一个不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严重损害 人民根本利益的、内部不断衰败的政权, 不能够,也不可能吸引和团结新兴的社会 力量为振兴国家和民族奋斗,在这种情况 下,这个衰败的政府即便进行了某些层面 的改革,也仍然无法避免其灭亡的命运。 ——《世界文明史》马克垚主编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但未触动政治体制。
2、1905年——1911年的预备立宪
(1)过程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清廷上谕预备立宪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设谘议局和资政院 “皇族内阁”的成立 (2)影响: “皇族内阁”暴露了清政府假立宪真集权 的骗局,使其大失民心。
这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 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有利于近代军队建设; 其目的是加强对人民的镇压。
•
材料一: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大臣出国考察宪政。 慈禧太后在他们出发前接见大臣时说:“立宪一事,可使 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失。”
• 材料二:载泽等密奏清政府,建议仿行宪政。他强调立宪 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保“皇位永固”:二是能使“外患渐 轻”;三是“内乱可弭” 。 • 材料三:《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其中维护君权的就有 14条,如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 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奉诏令 批准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 议院不得干涉。其余9条规定广大人民有当兵、纳税、服 从清政府统治等义务,却没有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权利。 材料四: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清末新政的原因
清末新政的原因清末新政的原因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清末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期领导是慈禧太后,后期是摄政王载沣。
纵观慈禧一生,思想并不守旧。
不过她日常关注较多的是她个人的权势、地位。
1898年在顽固大臣的挑唆和包围下,西太后一手扑灭了戊戌变法,然而两年之后,她又在西安亲自颁谕宣布变法,1905年则进一步接受臣僚的意见,同意实行宪政。
慈禧对于变法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给人以一种感觉,认为她同意改革“不过是对于国内不满的搪塞、贿赂和对于外国无力的软弱屈服,都是政府无能的表现”〔2〕。
使人们对她发动改革的诚意表示怀疑。
不过,由于她临朝听政数十年,掌握清朝大权,尽管有人对立宪不满和怀疑,但惮于她的专制淫威,对她的懿旨懿训还不敢违抗,在她去世前,各种新政尚能照常推行,朝政大局也尚能保持相对稳定。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使王朝失掉了一个最能干的人物”,“失去了维系这个解体的国家的强手”,“加速了人们久已期待的内部崩溃的危险”〔3〕。
继承皇位的是3岁的溥仪,由其父载沣监国。
载沣主持朝政,使“朝廷当时失去了中心人物,令人发生一种空虚之感”〔4〕。
“他没有时代所需要的魄力和才干”〔5〕。
皇族内部围绕着权力,明争暗斗。
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太后与载沣不谐。
当时满洲贵族新派人物、两江总督端方是载沣的左右手,1904年11月隆裕太后借故解除了端方的职务,想以对端方的罢免“在政治上制服摄政王”。
在朝政的处理上,载沣“施治寡术,用人无方”。
他监国后,有见大权旁落,深感皇室的危险,拼命加强皇族集权。
官制改革中,政要多用亲贵,竭力排斥和打击汉族官僚。
他以戊戌年间袁世凯曾出卖其兄光绪,借口袁有“足疾”,解除袁的兵柄,将他逐回河南老家。
湖广总督张之洞有见于此,“震惊无所措”,为求自保,自动交出所编新军,请改隶陆军部,于是,载沣任命铁良为兵部尚书,将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
载沣的所作所为“其主要目的就是如何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一切努力只是拼命抵挡或推迟国家的破产和政治革命”〔6〕。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中国清朝晚期的新政是一次旨在改革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尝试。
然而,尽管新政的初衷良好,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功。
这篇文章将探讨导致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些原因。
一、朝廷内部分裂在清朝晚期,朝廷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裂。
由于长期的封建时代的束缚,中国皇帝很难接受西方的新思想和制度,这使得他们难以推动新政的改革。
此外,政治上的强势派别也对新政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清廷内部存在着许多强硬的派别,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护各自的政治利益。
这些派别之间的争斗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既缺乏决策的权威,也无法在执行过程中得到足够的支持。
二、经济结构落后另一个导致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结构落后。
清朝晚期,中国经济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的水平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期的封建制度,以及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少的接触。
这使得中国很难拥有与西方国家抗衡的实力,同时也使得中国在工业和农业上无法与其他国家相比。
这都导致了中国的财政困境,使得新政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三、社会体制僵化此外,社会体制的僵化也是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社会体系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的,这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非常僵化,很难对新的改革做出持续的响应。
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农民、地主、商人和政治精英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这阻碍了改革的推进。
四、民族危机最后,新政失败的原因是民族危机。
在清朝晚期,中国处于一种弱势状态,无力抵抗外部压力。
据估计,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间,共有超过300万中国人因战争和饥荒而死亡。
这使得中国陷入危机,并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失去了部分领土。
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难以利用资源来推行社会经济的改革。
综上所述,清末新政虽然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尝试,但仍然失败了。
新政的失败原因包括朝廷内部的分裂、中国经济结构的落后、社会体制的僵化和民族危机。
这些因素使得新政无法取得显著的成果,也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清末新政的失败及启示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和启示内容摘要: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场旨在挽救统治危局的革新运动,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自身局限,改革终告失败,清政府最终走向覆亡。
关键字:清政府、不得不、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宪政、辛亥革命1.改革背景那是一个值得全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时期。
八国联军侵华,尽管有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的英勇抗敌,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中国战败了。
首都北京成了侵略者烧杀抢掠的天堂,中华民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屈辱和深重灾难。
侵略者是无情的,在弱肉强食法则的支配下,她们奉行了一套侵略逻辑:我打了你一棍,震痛了我的手,所以你必须付出代价。
向侵略者祈求或投降是无用的,反而会遭嘲笑、鄙视和变本加厉的侵略。
全民族奋起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越来越多的指向了腐败的清政府。
清政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展开了垂死的挣扎。
对外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背负上巨额外债;另外,由于清政府的岁收入不足以支付巨额外债,而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这样清政府就不得不每年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借款利息,而财力匮乏的清廷不得不将此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
一方面,老百姓不得不支付清廷的沉重赋税;另一方面,各级管理更借收税之名巧立名目,对广大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敲诈。
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奋起反抗,深刻震撼了清朝统治。
再者,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清政府治理国家的自主权受到极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而这更暴露了清政府的虚弱,人民群众对清政府的失望是革命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面对摇摇欲坠的统治,最高统治者慈禧老太后坐不住了,不得不改弦更张,抓起了两年前拼死反对的维新变法的大旗。
2.对改革措施的评价早在慈禧逃难西安的时候,就发布了改革上諭,痛下决心改革图强。
改革是从经济领域里开始的,不能不说清廷的的经济改革是一场推进经济近代化。
首先,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同外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更重要的是笼络了资产阶级上层人士,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统治秩序;其次,这种经济改革也有利与人们思想的解放,是清政府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创新。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朝末年,由于长期的压迫统治和腐败治理,国家衰败不堪,社会矛盾激化,民主革命的声浪越来越高。
清政府为了保住统治地位,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局势。
这些新政却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的失败。
那么,这些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内外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部因素1.列强的干涉:清朝末年,列强们谋求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和割地要求。
面对列强的干涉,清政府没有足够的国力和技术实力来抵抗,只能通过妥协和割地来保住统治地位。
这些割地让清政府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人们对清政府的信任度大幅降低。
2.社会动荡:清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和民众抗议不断。
由于长期的剥削和压迫,农民们生活贫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新政在解决农民问题上,并没有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仍然延续了旧制度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使得农民们的不满情绪继续蔓延。
新政中的一些措施如“国以民为本”、“平肆商圳”等,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3.经济困境:清政府财政困难,国库空虚,无法为新政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由于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经济自主性不足,中国的产业和商业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经济崩溃和资源枯竭。
这使得新政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稳定,无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1.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清政府的新政改革涉及到了大量的既得利益集团,如官僚贵族、地主阶级等,他们在旧体制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利益,不愿意接受改革的挑战,因此对于新政持有抵制态度,并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挠改革的进行。
2.新政的不彻底性: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往往是一些表面性的改革,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性和主要性问题。
在改革教育方面,清政府提出要改革科举制度,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解决科举制度的深层次问题,使得改革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3.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清政府在长时间的统治下,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盛行,腐败现象严重。
清政府官员对新政的执行缺乏决心和能力,不愿意付出实际的努力来推动改革。
第9课 清末新政
材料三:慈禧太后在接见出国考察大臣时说: 立宪一事, 材料三 : 慈禧太后在接见出国考察大臣时说 : “ 立宪一事 , 可
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摘自《东方杂志》 摘自《东方杂志》 材料三:君上大权: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材料三 : 君上大权 :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 承永尊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 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 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 ——摘自 钦定宪法大纲》 ——摘自《钦定宪法大纲》 摘自《 涉。
受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 客观原因:
军的打击,清政府无法照旧统治 军的打击,
2、主观目的:通过改革,实现自救。 主观目的:通过改革,实现自救。
二、过程
1、1901年——1905年的新政措施 1901年——1905 1905年的新政措施
内容: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 内容: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 制、修订刑律等 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未触动政 治体制。 治体制。
新政的开始
(1)慈禧太后的变法上谕: 慈禧太后的变法上谕: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 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光绪朝东华录》 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光绪朝东华录》 (2)《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兴学育才( 应行整顿变通者(12条 兴学育才(4条) 应行整顿变通者(12条) 西法应当兼采并用者(11条 西法应当兼采并用者(11条) (3)新政机关:督办政务处(1901年) 新政机关:督办政务处(1901年
清末新政
评述”清末新政”(内容\原因\结果\影响)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加上列强在政治上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
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
(背景)于是,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增设了一些适应近代化的机构,修改了《大清刑律》,废除酷刑峻法,注入了一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原则;在经济上,允许和奖励私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承担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责任,提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在文化教育上,给西学以合法地位,允许学习和传播资本主义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在军事上,采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建军理论和原则,使古老的封建军事制度发生了一些变革,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上谕》,预备立宪,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1908年8月27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臣民权利义务”9条,满篇“议院不许”干涉君主,臣民需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而且先后有《钦定大清报律》、《报纸条例》等出台,伪立宪的嘴脸暴露无遗。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目标是进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以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清末新政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帝国的终结。
那么,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一、外部压力与内部抵制清末新政之所以难以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外部压力和内部抵制。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割据,各种不平等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自主权,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面对外国列强的压力,清政府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来进行国内的改革,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
清朝皇帝对改革持保守态度,特别是慈禧太后在朝鲜战争失败后加强了对政局的掌控,限制了改革的动力和空间。
慈禧太后因身后未有合适皇子继任帝位,她唯恐社会变革会动摇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她对清朝新政持谨慎和顽固的态度,不愿意在自己的统治下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满清政府内部的官员贵族对新政改革亦持异议,他们担心改革将削弱他们的利益和权力,因而积极地阻挠和抵制新政的推行。
在这样的外部压力和内部抵制下,新政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
二、改革方案的缺陷清末新政的失败还与其改革方案本身的缺陷有关。
在政治上,清朝政府试图通过设置各种新的官署和部门来改革现有的官制,推行分权制度,但实际上这些新官署的权力仍受到皇权的限制,缺乏真正的自治权,因此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政试图推行的选举制度也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得政治改革无法迅速有效地进行。
在经济上,清朝政府试图通过推行洋务运动、修筑铁路和发行银元等手段来改革国家的经济结构,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却因为技术力量、资金来源、管理体制等原因遭遇困难与挑战,难以取得较大的成效,致使改革陷入了停滞状态。
在教育和文化上,清朝政府也试图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有效地改变国家的教育和文化模式,导致改革的目标无法实现。
清末新政
天津警察最初的初级警官 1907年天津南段巡警总局 制服 各分区警官
湖北新军
张之洞
三、清末新政的措施
4、法制改革:废除酷刑,修改《大清律例》
修改《大清律例》,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 律结构,并根据西方近代司法体系行政、立法、司法分立的 原则,实现了“政刑”分离和司法独立,并编篡了刑法、民 法、商法、诉讼法。标志着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四、清末新政的评价
是清政府为挽救自身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在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在政治上,清末政权机构迈向近代化,立宪符合近代化的 发展方向,并开启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转型; 在军事上,编练新军,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 在思想文化上,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出现了办新学和 留学热潮。
2、纲领: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1901年7月)
欲救中国残局,唯有变法一策
《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论育才兴学 张之洞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 (湖广总督) 条折》 第二疏:论政治、致富、致强之道 《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 条折》 第三疏:论采用西法
清末新政 (1901-1911)
一、清末新政(1901~1911年)的背景 1、客观原因: 经受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侵略及 《辛丑条约》签订的打击,清政府无 法照旧统治。
2、主观原因: 通过改革实现自救,挽救清政府统治
二、清末新政的实施 1、拉开序幕: 1901年1月颁布“预约变法”上谕,4 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具体负责变法
成为清末新政期间指导变革的纲领性文件
三、清末新政的措施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新探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的失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历史学家们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结合历史文献和学者的研究,对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进行新的探讨。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国内外压力。
在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着多重内外压力。
外部压力主要包括列强的侵略和割地,例如甲午战争后,中国不得不割让台湾和澎湖等岛屿,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侵犯。
内部压力主要包括洋务运动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清末新政试图改革教育、军事和政治体制,但由于受到列强的干扰和反对,改革进程受到了很大影响,最终导致了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二是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抵触。
清朝的官僚体系一直以来就存在腐败现象,官员贪污腐化、官商勾结、官场黑暗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清朝政治的稳定。
清朝的官僚体系对于改革是保守的,不愿意接受变革,甚至主动反对改革。
这种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抵触,成为了清末新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三是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
清末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和民族运动不断,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
清末国内经济落后,在农村地区农民生活十分困苦,社会秩序混乱。
清末新政试图改革社会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成效不佳,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之四是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清末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和官僚文化一直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思想观念的变革需要长期的时间和艰辛的斗争,清末新政试图改革传统思想观念和官僚文化,但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阻力,改革进程受到了阻碍,最终失败。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清末新政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清末新政的失败值得我们深思,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以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为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史,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积累宝贵的经验。
第9课 清末新政
第9课清末新政(1901-1911)新政举措A 预备仿行宪政A 皇族内阁A一、“新政”的原因:1、清政府内外交困,无法照旧统治。
外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打击。
内忧:义和团运动的震荡。
2、主观目的: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
二、“新政”的开始:慈禧太后颁布“预约变法”上谕(1901.1):拉开新政序幕“江楚会奏三疏”(张之洞、刘坤一1901年7月)成为清末新政期间指导变革的纲领性文件。
《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育才兴学(教育改革)(4条)《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致治、致富、致强(改革中国之成法)《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采用西法(11条)新政机关:督办政务处(1901年)三、“新政”的过程:1、“新政”的内容(1901-1905):政治:改革官制,改革法制经济:发展实业(大清银行)军事:扩编新军(废武举)文化教育:废科举、新学制、派留学生社会风俗:禁缠足、禁鸦片、满汉通婚2、如何评价?未触动封建专制制度,实际作用有限(局限性)涉及面广,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
3、预备立宪和皇族内阁(1905-1911):背景:资产阶级立宪派奔走活动;“立宪”的日本击败“专制”的俄国过程(1)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5)(2)清廷上谕“预备仿行宪政”(1906)原则:决定权掌握在清廷之手目的: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步骤: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定法律,广兴教育等期限:等取得成效,再行宪政(未定)结果:略作调整,无实质性变化(3)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8)成立谘议机关(4) “皇族内阁”的成立(1911)实质:假立宪真集权,大失民心.。
第9课:清末新政
3、性质: 地主阶级顽固派的自救运动 4、评价: (1)从主观目的上看,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抵 制革命,消除统治危机,取悦于列强 (2)从活动本质上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 “中体西用”的范畴 (3)从客观影响上看,具有进步性,奖励实业, 发展资本主义,废科举,推行新学制等促进中国 的近代化。 (4)从实际作用上看,具有背离醒,遍练新军成 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在 资产阶级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奖励实业为辛亥 革命奠定经济基础。
二、预备立宪 1、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一次尝试(知道 清政府立宪过) 2、并未真正实行,没有进行实质改革(顽固 派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三、皇族内阁 1、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 ——预备立宪破产的标志 2、严重违背宪政精神,清政府假立宪真专制 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3、推动辛亥革命的到来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
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
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然而,清末新政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不可能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它只是一个骗局,改革并未使矛盾缓和。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
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但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戌变法雷同。
改革过程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造成列强大举入侵。
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加上列强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
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
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改革内容★★军事——筹饷练兵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经济——振商励实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教育——废科举,育才兴学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袁伟时: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我看清末新政1.政治制度改革当断不断。
清政府虽然把原定十年的预备立宪年限缩短为五年,仍然扭捏作态,不肯在翌年立即召开,坚持在1913年才开国会。
1911年5月说是组织责任内阁,却换汤不换药,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皇族内阁。
改革时机,稍纵即逝。
当断不断,并且一再激怒各种社会力量,通过体制内改革整合社会的机会白白流失了。
2.无力制止贪污。
3.重蹈国有经济的死胡同。
一是直接侵犯广大民众的权益,触发众怒,犯了一般统治者通常不敢犯的错误。
收回铁路利权,不是一般商业行为,而是经济利益和捍卫主权的政治行为相结合的群众运动。
二是重蹈洋务运动覆辙。
将筑路权收归国有的唯一藉口是这些公司管理混乱,筑路进展缓慢,成效很差。
这符合事实。
它体现了中国企业家成长缓慢,法治不健全的现实。
萧功秦: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论争及其现代启示清末现代化过程就面临着这样一种深刻的矛盾:清末新政的立宪之争体现的就是这种深刻的两难矛盾。
这种两难困境导致清末现代化处于进退失据的两难困境:要通过集权的开明专制来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政治整合,则清政权已经陷入合法性危机;要通过加快立宪来扩大政治参与,则由于立宪所必需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缺乏,而导致政治整合的严重困难。
这种两难矛盾是清末新政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我从保路运动这一个案分析中指出,权威合法性已经大量流失的政府,即使推行的国策是基本正确的,合理的,由于缺乏权威与驾驭改革的能力,也会遭到利益集团的反抗而使改革失败。
清末推行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的政策总体上是合理的,却因地方势力与革命派相结合而引发不满现实的民众的共同抵制,最后导致清朝的崩溃。
杨小川则认为,“皇权弱化注定了宪政的短期而亡”,“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宪政失败的根源”。
孙代尧、王文章认为由于清统治者“动机极其狭隘,内部纷争”,也“由于满清朝廷失去了领导中国进行现代化所应必备的权威,因此,清末…新政‟最后也未有任何功效,并且反而成了清朝崩溃的催化剂”。
第七讲清末新政评议
清末的“预备立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立宪政体 的第一次和平过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近 代化性质的改革,也是近代中国民主制度建立的 有效尝试。
第二,清末预备立宪使当时的国人受到一次全方 位的民主训练,从舆论宣传、集会结社、议员选 举,议会活动等方面,人们从不同层次第一次亲 身体验了民主的政治生活,这有助于他们民主政 治素质的提高。
其次是设立“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和各省 “咨议局”.
第三是实行地方自治,府厅州县和城镇乡尝试建 立地方自治制度。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宪法,1908年8月27日宪政编 查馆和资政院将《宪法大纲》、《议院法要领》、 《选举法要领》、《逐年筹备事宜清单》上奏, 当天即经批准公布。这就是所谓的《钦定宪法大 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1905年是个关键之年:
张謇、汤寿潜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汤化龙、谭延恺、丘逢甲分别建起湖北宪政筹备会、湖 南宪政公会、广东自治会等团体,梁启超等人也在日本 东京建立政闻社。
主要政治活动:一是鼓吹君主立宪,以《新民丛报》为 阵地,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论战,结果以失败告终;二是 发起恳请清政府速开国会的请愿活动。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了一个《奏定 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对 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并 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实施。
(3)军事方面,废除旧的八旗绿营等军事制度, 载汰旧军,编练新军、巡警,建立新的军事制度。
(4)政治方面,进行官制改革,推行预备立宪, 即改变原业的君主专制制度,着手实行资本主义 君主立宪制度,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的现代政治原则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如何理解清末新政
如何理解清末新政一、背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屈辱的签订了《辛丑条约》,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加剧,名义上中国还是保持统一独立,而实际上已经成为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清政府则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在华共管的需要,缓和民族、阶级矛盾,笼络人心,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
二、过程: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任命奕劻、李鸿章等6人为政务大臣,5月增补张之洞、刘一坤等3人为参赞,全权负责新政各项事宜,但新政的各项主张和推广实施权力仍集中在慈禧太后一人手中,7-8月间,两江总督刘一坤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上奏三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慈禧太后称赞,便以此二人主张制定新政措施蓝本。
之后在1901-1905年陆续颁布新政措施30余项。
三、措施:(1)政治:减冗衙,修刑律。
1901年7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省,位列六部之首;撤湖北、云南、广东三省巡抚、詹事府、通政司、太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停止捐纳实官,整顿吏治。
1902年令沈家本、伍廷芳参酌各国法律,修订刑律,此二人对《大清律例》进行大规模修改,废除如凌迟等一系列酷刑。
(2)经济上:重工商,振农业。
1903年成立商部,管理工、矿、交通等企业;设立商会,兴修水利,清查田亩,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设立农务学堂、农事试验场,1903年7月设立银钱总厂。
(3)军事方面:改军制,扩新军。
1903年设练兵处,总管全国练兵,全国各省设立督练公所,淘汰绿营和防勇,编练新军;同时,设立巡警部,举办警政。
而编练新军也成为清政府“新政”核心内容。
(4)文化方面: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
清政府将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新学制,命令各省办大学堂、府设立中学堂、县设立小学堂。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童年12月成立学部,主管教育。
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影响及失败原因
学科分类号 040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姓名:施高锋学号:0815404001系别:人文教育系专业:人文教育专业指导教师:朱尚华副教授起止日期:2011.11—2012.52012年5月13日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作者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Abstract (I)Key word (I)一、前言 (1)二、清末新政的实施背景 (3)(一)中国传统的治理结构 (3)(二)清末的治理危机 (4)1.满清帝国的人口过剩危机和农业歉收 (4)2.农民起义频繁爆发 (4)3.地方主义的兴起 (5)(三)地方自治 (5)三、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6)(一)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6)(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7)(三)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8)(四)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8)四、清末新政没能拯救清王朝的原因 (10)(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10)(二)地方督抚对改革态度冷淡、倍加阻挠 (11)(三)众多中小官吏对新政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 (12)(四)盲目仿效日本立宪做法 (15)五、清末新政的影响 (17)(一)清末新政的消极作用 (17)1.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17)2.北洋军阀趁机崛起 (17)3.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18)4.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 (18)(二)清末新政的积极作用 (18)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8)2.政权机构变化 (19)3.编练新军 (19)4.开展新学教育 (19)5.民族资产阶级崛起 (20)6.促进民主革命 (20)六、结语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2)论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及历史影响摘要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清末新政
栏目分类:
Ending
新政背景 1.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屈辱的签订了 《辛丑条约》,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 争夺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2.革命党屡次发动武装暴动,阶级矛盾激化 3.国家财政出现亏空。 4.国内的知识分子的觉醒,主张对国家体制 进行改革。
原因:
• 客观原因: 经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清 政府无法照旧统治。
回首页
高考再现
小试牛刀 实战演练
1
2
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 “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清末新政的实施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返回
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45)(15分)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 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 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 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 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 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 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 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 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 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 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 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 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 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 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 的共同之处。(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 实质。(9分)
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
1、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逐步推出了各项新政,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制度改革。
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
1901年7月,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
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
巡警部是随着军事改革设立的。
在军事改革中,清政府仿照西方近代兵制,将军制分为常备军、续备军和保安三种,把维持治安的军队分立出来,专门负责地方治安。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同时,清政府还采取措施整顿吏治,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停止捐纳买官。
(2)经济改革。
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
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
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
商部成立后,即着手建立联系官商的机构,以沟通商情,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商部成立后,推行了一系列法令,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业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
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
1902年底,清廷在北京设立练兵处,派奕劻总理其事,袁世凯充会办练兵大臣。
1902年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
张之洞也练成湖北常备军两翼,约7000人。
袁世凯在1905年编成北洋新军6镇。
直到清朝灭亡,总共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约17万人,称为新军。
袁世凯通过其势力控制着北洋新军的实权。
(4)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废武举,1905 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新政的原因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清末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期领导是慈禧太后,后期是摄政王载沣。
纵观慈禧一生,思想并不守旧。
不过她日常关注较多的是她个人的权势、地位。
1898年在顽固大臣的挑唆和包围下,西太后一手扑灭了戊戌变法,然而两年之后,她又在西安亲自颁谕宣布变法,1905年则进一步接受臣僚的意见,同意实行宪政。
慈禧对于变法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给人以一种感觉,认为她同意改革“不过是对于国内不满的搪塞、贿赂和对于外国无力的软弱屈服,都是政府无能的表现”〔2〕。
使人们对她发动改革的诚意表示怀疑。
不过,由于她临朝听政数十年,掌握清朝大权,尽管有人对立宪不满和怀疑,但惮于她的专制淫威,对她的懿旨懿训还不敢违抗,在她去世前,各种新政尚能照常推行,朝政大局也尚能保持相对稳定。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使王朝失掉了一个最能干的人物”,“失去了维系这个解体的国家的强手”,“加速了人们久已期待的内部崩溃的危险”〔3〕。
继承皇位的是3岁的溥仪,由其父载沣监国。
载沣主持朝政,使“朝廷当时失去了中心人物,令人发生一种空虚之感”〔4〕。
“他没有时代所需要的魄力和才干”〔5〕。
皇族内部围绕着权力,明争暗斗。
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太后与载沣不谐。
当时满洲贵族新派人物、两江总督端方是载沣的左右手,1904年11月隆裕太后借故解除了端方的职务,想以对端方的罢免“在政治上制服摄政王”。
在朝政的处理上,载沣“施治寡术,用人无方”。
他监国后,有见大权旁落,深感皇室的危险,拼命加强皇族集权。
官制改革中,政要多用亲贵,竭力排斥和打击汉族官僚。
他以戊戌年间袁世凯曾出卖其兄光绪,借口袁有“足疾”,解除袁的兵柄,将他逐回河南老家。
湖广总督张之洞有见于此,“震惊无所措”,为求自保,自动交出所编新军,请改隶陆军部,于是,载沣任命铁良为兵部尚书,将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
载沣的所作所为“其主要目的就是如何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一切努力只是拼命抵挡或推迟国家的破产和政治革命”〔6〕。
在第一届责任内阁中,新内阁以奕劻为首,皇族成员占了5名,且掌握军事、财政、外交等重要部门。
载沣这样做,只是“形式上的加强,非但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且这种做法只能激起汉人的排满情绪”〔7〕,“越发加深种族的反感……并认识到当此内忧外患日深之时,为了保住国家,决不能把政权交给如此自私自利的满洲朝廷”〔8〕。
从而使统治集团内部本来就已很深的矛盾更加激化。
主持军机处和外务部、负责官制改革实际领导的庆亲王奕劻素以贪黩著称,与其子载振屡遭言官弹劾,奕劻怀疑言官受大学士瞿鸿禨指使,唆使学士恽毓鼎弹劾瞿,又暗通报馆,授意言官;阴结外援,分布党羽,结果瞿被革职开缺回籍。
领导集团内部如此,其他各部尚书之间也是势如水火,互相攻击。
学部尚书张百熙与侍郎唐绍仪“因事互相揭参”,结果张遭到申饬,开缺归里,忧愤成疾去世。
1907年云贵总督岑春煊入京任邮传部尚书,弹劾靠贿赂而当上侍郎的朱宝奎,为奕劻所不容,于是借口广东会党起事,调岑为两广总督,将岑逐出京师。
岑行至沪上,托疾不行,拒绝赴任。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冲突如此,而其他“在位诸臣,人各有心,或阳奉阴违,或始勤而终怠”。
这就严重削弱了对政治改革的领导,加深了王朝统治的危机。
二、地方督抚对改革态度冷淡、倍加阻挠,使改革流于形式。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权力逐渐下移,地方督抚坐镇一方,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义和团运动中,南方八省督抚拒行朝命,实行“互保”,开创了地方对抗中央的先例。
“互保”固然保全了清王朝,但也给清朝最高统治者带来了严重不安,引起朝廷“椎心侧目”。
慈禧太后在义和团运动后毅然决然宣布变法,实际就包含了“藉变法之名,以收集权之实”。
官制改革开展后,新官制的制订和推行,尤其是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打破了历来督抚专制独裁的局面;而地方行政机构与中央各部院对接后,地方事事受制于中央,督抚的人事权大为削弱,中央政府“真有身使臂,臂使指之势,而督抚几成局外之人”〔9〕。
此外,地方议会的设立,使督抚无疑多了一层监督。
所以,督抚们对改革大多感到不快。
署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在奏折中说:“立宪一事,论内阁之担负责任则利于君,论国民之参与政权则利于民,论政体之齐一人心则利于国,独不利于官耳。
盖众目相瞩,事理毕彰,欲徇私利则既畏讥弹,欲贪婪则更多顾忌,此宪政实行所以诸者什一,阻者什九也。
”由于改革对督抚没有什么好处,“其权不如往日之重,其利不如往日之优。
于是设为疑似之词,故作异同之论,以阻挠于无形”。
对于中央下达的许多新政改革措施大多阳奉阴违,敷衍搪塞,不是借口“在在需时,非仓促所能告竣”,就是借口“自治程度不齐,延搁不办”,以致中央“所作的努力由于各省统治者的消极抵抗而受到阻挠”,“一令之颁,出国门而受阻……部臣、疆臣显分畛域,疆臣所管辖,部臣不得而干涉之;部臣之所筹划,疆臣或从而抵抗之,政出多门,权无专属”。
许多新政始终停留在纸上,不能付诸实施,均与此有关。
所以,有人担心说:“现在内患外侮,极为可忧,中外臣工仍以敷衍苟安为计,以倾轧排挤为能,恐安危之数,不在党徒之煽乱,而在政论之纷歧。
”三、众多中小官吏对新政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甚至持反对态度。
对于清末政治制度改革,广大中小官吏的态度约为三种:一种是不反对改革,但由于对宪政大多陌生,所以,对改革不知从何着手。
正如当时有人指出的那样:“今以旧习惯之官吏,强其执行新政,学非所具,即有欲竭力办事者,亦苦无正当办法,故新政虽颁,上行而下不能效。
”的确,仓促的改革,“对于毫无准备而处在古老而原始的环境下的官吏们,实在是件难于应付的事”〔10〕。
由于这部分官吏对改革缺乏精神准备和必要的认识,以致许多新政在他们手中变了样,一些本来是“益民之举”,到头来反而成为“扰民之举”,这些官吏的“新政”非但无力,还招来了民怨。
一种是对改革持反对态度,这部分官吏又分几种情况:一部分属于思想僵化、顽固守旧。
他们认为“今制度若遽行更易,则纲纪必损;纲纪既损,邦本必败;邦本既坏,又何以能立国?”“立宪为我国所未有,而以为西国所专久,舍本从人,适足以滋乱”。
“六官之制,绵络百代,今议者不此之察,乃取四千年相承不变之官制一举而改易之,使五、六不更事之少年,假托西法,逞其狂悖,用夷变夏,乱国法而坏人心,其为患固未知所终也”。
这些官吏对于新政大多“非阻挠即敷衍”。
一部分是出于忧国忧民之心,认为当今民穷财尽,人才消乏,国家形势危迫之至,若再事纷更制度,必“惑乱天下人心,大局不堪设想”。
他们主张整饬官常,保存旧章,维持原状,宜“稍纾民力,与民休息”,俟数年之后,阎闾元气大复,庶几民和政举,主张“凡一切改弦更张之举,不论其已经宣布者亦不论其尚未宣布者,均宜暂缓施行”。
还且一部分官吏,因为改革将使他们不能再象过去那样贪赃枉法,随意鱼肉百姓,所以拼命反对。
“若宪政成,大小臣工无不有一之责成,听人下之监督,其贪墨被宄、败常溺职者上得而罢斥之,下得而攻退之”。
这部分官吏是“以一己之私,行阻挠之计”。
还有一部分官吏是趁改革之机,大行“网利之图”。
自铨选制度改由各部院长官荐辟后,社会上钻营之风大盛。
“仕途弥盛夤缘之习,奔走私门,风俗所以日即嚣凌,人心所以日趋险诈,干进者尤以联络权贵为终南捷径”。
“权势之家趋者若蚁,一旦得志,凭社假威,狗苟蝇营,名曰运动,至有贿赂运动”。
至于各地筹办自治过程中这种钻营投机之风更炽,安插私人亲信,藉端苛敛,任意开销公费。
所以,有人说:“新政非不善,实由官之办理不善者有以酿之。
”此外,科举制度的废除、捐纳的停开,堵塞了大批士人“求官谋食”之路,而新官制的颁布施行,又造成了大批冗员,“使之绝无生路”,这一切也是引起大批官吏反对和阻挠新政的原因。
四、严重的财政困难是造成改革失败的又一原因。
自经甲午战败和义和团运动,“天下之财,悉应赔款”。
清朝财政已是油干灯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
但改革本身需要钱款,于是从中央到地方,无不向人民层层摊派,“部臣筹费无出,责之疆吏,疆吏责之州县,州县舍百姓将谁责耶?”“自近时新政试行,于是立学之费取之农,练兵之费取之农,其他杂款加税无一不取之于农”。
清政府承认:“各直省自摊还赔款、举行新政以来,用如泥沙,取尽锱铢,搜括已不留余力,额外科派,民不堪命”。
自庚子赔款摊派各省之后,民间搜括无余,商业萧条,倒闭相望,城市村落,十室九空;加上水旱灾荒,各地无不哀鸿遍野。
新政不但未给人民带来实惠,反而成了人民的灾难。
加上官吏横暴,罔惜民艰,遂引发人民对改革的普遍不满和反政府斗争。
政治制度改革的十年间,以抗捐抗税为内容的民变遍及全国城乡。
据不完全统计,十年间,全国大小民变不下3000多起,此起彼伏的民变给人们展现了一幅乱世景象,给改革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也给反清革命造成了强大的声势,推动了反清革命斗争的高涨。
“昔汉臣贾谊陈时局之危,譬谓抱火厝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数月以前,我国时势,盖有类于是,今则火既燃矣,且将燎原矣”。
五、盲目仿效日本立宪做法,给改革带来了无穷灾难,直接导致立宪派对清政府的背离,加速改革的失败。
清末立宪发生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采用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之后,清政府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对别国的宪政经验进行借鉴,但是究竟采用何国的宪政形式,最终取决于清政府本身。
清政府在派遣首批出国考察宪政大臣的谕旨中说,要“兼采”各国之长,但实际上是有选择的。
清政府认为美国“设官分职颇有复杂拘执之处,自非中国政体所宜”。
英国虽为君主立宪国,但“国会实握有立法、司法、行政之三权,故有万能会议之目,名为立宪,实则国会专制之政治”。
“其实权全归国会,凡不经国会许可,如有施法、废法之为,以违法论,此偏重之弊,有断不能采行者”。
权衡之下,认为日本政体颇与中国接近,“凡国之内政、外交、军备、财政、赏罚、黜陟、生杀予夺,以及操纵议会,君主皆有权以统治之,论其君权之完全严密,而无有丝毫下移,盖有过于中国者”。
“日本宪法,其宏纲要旨,无非上保皇室之尊荣,下予人民以幸福,施之我国,至为合宜”。
“我国行立宪,当仿日本为宜”。
日本宪法又称帝国宪法,诞生于明治年间,明治维新时,维新志士为推倒幕府、削平群藩,挟天子号令诸侯,规定宪法钦定,日本的立法、司法裁决权、军队统帅权、议会的召集与解散、法令的发布、官员的任免大权,“全握于天皇一人之手”,其行政内阁则为“完全属于天皇施政之机关”。
日本名为立宪国家,实则与封建专制无别。
日本的立宪政体,对于力图强化皇权的清王朝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1907年清政府第二次派遣考察宪政大臣,就专门考察了日本。
在制订的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央及地方官制官规中,大多抄袭日本的成文法规。
清政府对日本宪政的抄袭模仿,表明它不过是要一个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实际上的开明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