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教学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亲情的描绘。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2)懂得感恩,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亲情的描绘。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亲情。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
3. 案例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亲情故事的视频或图片。
4. 课堂讨论准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温馨的亲情音乐,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心中的亲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教师总结引入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亲情描写。
(2)每组选取一个亲情事例,进行分享和讨论。
4. 课堂展示(1)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2)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亲情。
5. 情感延伸(1)教师播放一部关于亲情的电影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
(2)学生分享观后感,谈谈自己对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七、课堂练习1. 生字词练习: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填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填空题目。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亲情的含义,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将亲情化作行动。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亲人,了解他们的付出和关爱。
2. 让学生通过举例,阐述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指导学生如何将亲情化作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亲人的付出。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教会学生如何将亲情化作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发现亲情的存在。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引导学生将亲情化作实际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亲人,了解他们的付出。
2.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亲情的重要性。
4. 行动导向法:引导学生将亲情化作实际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
六、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亲情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准备一些亲情的故事或实例,用于分析亲情的重要性。
3.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方便学生写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亲情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亲情。
2. 观察和讨论: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并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亲情的故事或实例,让学生明白亲情的重要性。
4.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亲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亲情化作实际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
九、评价方式:1. 作文评价: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语言表达和创意等方面。
2. 情感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分享内容和实际行动等方面。
看图作文《胜似亲人》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教学单元第六单元第 1 课时课题习作六教学内容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教学目标1、观察插图,理解图意,引起合理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所想所感,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受到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2、理解图意,进行合理的细节联想与想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1、师生交流师:同学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对你伸出援手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听过或者亲身经历过人与人互相帮助的事情吗?……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看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这幅图的名字有一个“亲”字,叫做《胜似亲人》。
(齐读)3、理解“胜似亲人”(“胜”、“似”都有超过的意思。
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4、出示图文,明确习作要求。
(读课文的习作提示)二、仔细看图,理解图意1、指导看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2、生交流看到内容。
(按从人到物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具体)3、猜测图中人物关系。
A、在小组内说说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服饰,她们也许是邻居,也许是……)教学过程二次备课B、全班交流。
4、理解图意,用几句话写写图上的情景。
(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5、学生试写片段讲评。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1、指导图前想象。
(根据刚刚所猜想的人物关系,想一想在这幅图之前,可能发生过什么事体现她们“胜似亲人”?请你把她们之间可能发生过的事情简单的写在纸上。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指导图后想象。
师:在这之后,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指名说)四、提示写法、动笔习作1、再读习作要求2、介绍看图作文的一般写作方法3、学生动笔写作板书设计习作1先列好提纲,再草稿,2,抓住重点,突出中心。
胜似亲人 教学设计
胜似亲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胜似亲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成语“胜似亲人”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素材,如成语卡片、图片等;2.学生准备学习的相关课文或教材,如成语课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成语“胜似亲人”的背景和意义,解释其含义为“比亲人还要亲近,形容关系非常亲密的友人。
”(2)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亲人和朋友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亲人和朋友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Step 2:学习(1)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胜似亲人”的意思和用法,并引导学生猜测例句中的词语意义。
(2)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与“胜似亲人”相关的课文或教材,并告诉学生他们将要进行阅读、讨论、操练等活动。
Step 3:阅读理解(1)教师分发课文或教材,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课文或教材的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成语“胜似亲人”的实际运用场景和意义,并向全班进行小组分享。
Step 4:操练(1)教师设计操练活动,包括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填空题等,让学生运用成语“胜似亲人”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2)教师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互动的方式,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用法。
Step 5:巩固与拓展(1)教师设计相关作业,包括练习册上的题目、作文题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成语积累和运用的活动,并提供一些扩展学习资源,如成语故事、文章等,以让学生对成语更全面地了解和运用。
Step 6: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回答关于成语“胜似亲人”用法和意义的问题。
(2)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小学语文_看图写话指导《胜似亲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胜似亲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习作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通过看图,在师生互动交流中,体会人间真情。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还记得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学了四篇课文。
分别讲了邻里乡亲之间的爱,两岸同胞之间的爱,亲人间的爱,还有陌生人之间的爱。
这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都告诉我们: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
回忆一下这四篇课文是怎样把故事写得生动感人的呢?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今天的习作课我们就一起欣赏一幅感人的画面,并尝试用我们学到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个动人的故事。
二、看图想象,激活画面1.指导看图。
谁能说说什么是亲人?b、画面上的两个人是亲人吗?怎么知道的?“胜”的意思是(胜于、超过),“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要亲啊。
(板书:不是似亲人,胜似亲人)为什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你们看到图上有什么人?小姑娘与老奶奶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2.理解图意。
(1)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2)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填空仿句练习)图上的小姑娘大概有(十三、四)岁,她面色(红润),上身穿(一件淡粉色的上衣),下面穿(了一条深色的裤子),腰里(还系着一条蓝色的围裙),她正(依偎在老奶奶的怀里,用围裙擦拭着双手。
)身旁的老奶。
⑶交流归纳。
(明确图中画的是一位苗族老人,一位是汉族小姑娘。
)3.观察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除两个人物外,还画了些什么?(刚洗过的衣服、被单、木盆、木桶、洗衣服用的棒子)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3)通过观察你明白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谢她。
)这样一幅画面,如果想把它变成一个感人的故事,就一定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推前想后,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
胜似亲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身边的亲情和友情,培养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
2. 引导学生学会用真挚的情感去描绘人物,用细腻的笔触去刻画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胜似亲人》作文范文。
2. 教学重点:分析范文中的亲情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亲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亲情故事,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和感悟。
2. 学习范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胜似亲人》作文范文,让学生感受范文中亲情的美好。
3. 分析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对范文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亲情。
4. 写作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教授学生如何用文字描绘亲情,如何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5.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动手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反馈:教师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1. 开展亲情作文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2. 组织学生进行亲情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亲情,学会关爱他人。
3. 邀请家长参与亲情作文的评价,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亲情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亲情的多样性和深度。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互相学习和感悟。
3. 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增强情感共鸣。
七、课堂活动:1. 亲情演讲:学生准备关于亲情的演讲稿,并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2. 亲情故事分享: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通过真实案例来启发对亲情的思考。
《胜似亲人》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胜似亲人》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胜似亲人》教学设计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学设计备课人:叶桂梅教学目标:1、观察插图,理解图意,引起合理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所想所感,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受到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运用好词好句,尝试习作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能进行动作、神态、语言等具体描写。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趣,激发情感1、出示爱心图片:这是什么? 孩子们,第六单元的那一个个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故事拨动了我们爱的心弦,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杭州的小钱得了白血病,是谁献出了骨髓,挽救了他的生命?卡罗纳失去了母亲,有谁给他关心与安慰?)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感人的画面。
二、看图想象,激活画面1、指导看图师:你看到了什么人?师: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胜似亲人)2、理解题目师:“胜”的意思是……“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3、明确习作要求:学生先读要求,教师再出示。
4、理解图意,出示观察提示:(1)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2)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3)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4)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三、根据图意。
指导写作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写法,板书:开头:外貌中间:洗衣过程搂抱情景动作四、画外联想,丰富内容1、图前想象师:课上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指名反馈。
师: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指名反馈。
师:嗯,小姑娘对于老奶奶来说,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老师觉得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在我们习作的最前面,也就是刚刚写的片段的前面,作为故事的起因。
板书:背景介绍,2、图后想象师:是的,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指名说)指名反馈。
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教学设计四年级看图作文胜似亲人
《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教学设计:四年级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摘要:师:想想看“胜似亲人”的“胜”字是什么意思呢,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被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师:同学们,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一)看新闻,说感受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电视新闻,我们一起来看报道。
播放新闻视频师:看了这则新闻,你觉得有哪些感人的地方?学情预设:一位六十多岁的爷爷八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同村的八十多岁的孤寡老人。
她们之间虽然不是亲人,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
过渡:同学们,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画家王炳炎叔叔从生活中取材为我们创作了一幅感人至深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画师:看过这幅画的人都说“多么亲的祖孙俩”!可这幅画却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胜似亲人。
齐读课题,让我们声情并茂地再读一遍。
板书:胜似亲人(三)理解题意师:想想看“胜似亲人”的“胜”字是什么意思呢?那“胜似亲人”又是什么意思呢?(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二、观察画面,激活想象(一)感知画面幻灯出示“胜似亲人”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画面上都有谁,他们都在干些什么?生自由讨论,师点名评说。
(二)解读“不是亲人” 师:请同学们再次仔细观察画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她们不是亲人?学情预设:老奶奶身上的少数民族服装、佩戴的银饰等。
板书:不是亲人(三)解读“胜似亲人” 师:她们之间明明不是亲人,却说胜似亲人,你猜猜看,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样感人的故事?板书:胜似亲人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被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引导学生根据周围的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等进行推想。
)过渡:老师特别想看看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被的过程,请你展开现象帮老师再现当时的情景好吗?小姑娘洗衣服的过程中有什么感人之处吗?先让学生独自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最后指名说、评议。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洗衣服的经历吗?师:你觉得洗衣服辛苦吗?师:可是小姑娘不仅帮老奶奶洗衣服,还帮助她洗被单,要把那么大件的被单洗干净,甚至要用衣槌反复捶打,她的辛苦可想而知。
看图《胜似亲人》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看图《胜似亲人》教案教学案例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胜似亲人》是一篇描绘亲情的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家庭中母女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伟大和珍贵。
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亲情之美。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女的亲情关系。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亲情的伟大和珍贵,学会珍惜家人。
(2)学会关爱他人,弘扬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女的亲情关系。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中母女的情感变化。
(2)运用课文中的美德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插图、多媒体手段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母女的亲情关系,感受亲情的伟大和珍贵。
3. 小组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实践教学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气、节奏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故事,简要概括母女的亲情关系。
《胜似亲人》
【 - 小学作文】篇一:《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教案》四年级第六单元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学设计罗正群一、教学内容仔细观察《胜似亲人》的画面,展开想象,把图的内容说清楚、具体,再以范文引路,接着结合范文,写一篇作文,尽量把想到的内容写完整。
二、设计理念看图习作,主要通过大胆想象、猜测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
范文引路的方法是有利于学生的仿写,而这种仿写不仅有利于再造想象的发展,而且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样,学生就能把说、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怕“无米下锅”了。
三、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了解图意;发挥想象。
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创新思维。
3、能语言通顺地把想的内容口述清楚。
4、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对写作的兴趣,并能体会人间真情。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讲评范文。
难点:通过想象、猜测把图意口述清楚。
教学过程: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同学们,你认为谁是你的亲人?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片,这幅图的名字叫做《胜似亲人》。
(板书、齐读、解题)(“胜”、“似”都有超过的意思。
“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为什么说她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呢?答案就藏在这张图片中,图片左边的文字是我们找到最佳答案的金钥匙。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原来要找到答案还真不容易,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合理想象,还要具体地写下来。
二、指导看图1)、引导观察:图上画着谁和谁?她们也许是什么关系?(引导:从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身份、年龄来猜)2)猜测图中人物关系。
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苗汉亲如一家),她们也许是邻居3)、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呢?(从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展开想象)(按从人到物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具体)全班交流。
A、老奶奶正在干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奶奶正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胜似亲人》}.B、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谢她。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2.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理解。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难点:1. 课文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
2.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团队合作: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 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一、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兴趣。
2.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让学生书写和理解。
4.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课文朗读:10分钟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4. 课文理解:15分钟5. 情感教育: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2. 生字词掌握: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书写和理解情况。
看图《胜似亲人》教案教学案例反思
看图《胜似亲人》教案教学案例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 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会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品质。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分享感受。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学生书写课后日记,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弘扬传统美德。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在分析讨论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情感体验环节,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关注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胜似亲人》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感受亲情的伟大。
(2)学会尊敬老人,关爱身边的人。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对亲情伟大意义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推理和想象,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4. 分析课文:(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表达效果。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的伟大。
5.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语文园地六》——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合理想象的能力。
2.帮助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看图作文练习。
3.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图片,进行合理想象,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细节和想象的内容巧妙结合,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准备1.图片《胜似亲人》2.课件、黑板、粉笔3.学生作文草稿纸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胜似亲人》,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观察图片,展开想象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关注人物的表情、动作、环境等细节。
2.学生分小组讨论,展开想象,描述图片中的故事。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写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写作方法,如: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等。
2.教师结合图片,示范如何运用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3.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尝试运用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写作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二)修改习作1.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换习作,进行评改。
2.学生根据同伴的评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3.教师选取几篇修改后的习作进行展示,给予表扬和指导。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修改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写作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话题:“胜似亲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讨论亲情的重要性和如何关爱亲人。
(三)习作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习作,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年级上册《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学设计
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课内容:看图习作:胜似亲人教课目的:1、察看插图,理解图意,惹起合理想象,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想象能力。
2、组织语言,试试表达所想所感,习作内容详细,句子通畅。
3、感觉感情表达的方法,遇到互帮相助的人际常情教育。
教课要点:指引学生认真看图,发挥想象,试试习作教课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教课准备:有关课件等。
教课时间:教课过程:一、导入,浸透写作知识。
1、导入师:同学们,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片。
【出示课件:图片】【出示课件:图上画了些什么?】2、学生沟通。
3、浸透写作知识:一位小朋友依据这幅图还写了一篇文章,就是看图写画。
【出示课件:例文】谁愿意把这篇文章读一读?【出示课件:文章写了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按什么次序写的?】【出示课件:有次序察看】【出示课件:作者描述的哪些是图上看到的?还有哪些是图上看不见的?】4、小结。
二、审题1、出示写作要求:【出示课件】齐读。
2、【出示课件:此次作文种类是什么?题材是什么?有什么要求?】三、看图想象,激活画面1、指导看图:【出示课件: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人?给小姑娘取一个你喜爱的名字吧。
【出示课件: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2、理解题目:【出示课件:题目】“胜”的意思是什么?“胜似亲人”呢?(就是否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3、理解图意:认真察看画面【出示课件:老奶奶正在干什么?老奶奶为何要搂抱、抚摸小姑娘呢?】请认真察看画面,好好想想,【出示课件: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小姑娘是如何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又是怎么感谢她的呢?请你再次看图,认真想想,把小姑娘洗衣服的过程想清楚,而后跟小组里的同学议论一下。
【课件出示:想想,小姑娘是如何帮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是如何感谢她的。
】4、小组议论,师巡视。
5、指名反应【课件出示】6、提出要求,试写片段:同学们都能依据画面,睁开丰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想得很详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作文《胜似亲人》教学设计
土桥小学赵培超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理解图意,引起合理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所想所感,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受到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进行合理的细节联想与想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
1、“爱”是生活中最美的主旋律,是阳光,是雨露;是春天的细雨,是冬天的暖阳。
也是第六单元的主题。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关于“爱”的《胜似亲人》这一幅图画——《胜似亲人》,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作文。
(齐读)
二、读题、审题
1、出示图文,明确习作要求。
(默读课文的习作提示)
2、理解“胜似亲人”
(“胜”、“似”都有超过的意思。
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
三、仔细看图,理解图意
1、指导看图。
(1)大家仔细看图,看画面上有什么?
(2)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
(3)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4)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
(5)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
2、小组合作:
(1)用上“先……再……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把小姑娘洗衣服的经过说清楚。
(2)把小姑娘洗衣服的动作、声音和心理活动等说具体。
3、展示交流成果。
4、当小姑娘洗好衣服,回到院中将满满一篓衣服被单晾好时,老奶奶回来了,老奶奶见到眼前的这一切又会怎么感谢小姑娘呢?当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如何?
四、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
2 、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3、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你有什么想法?
五、提示写法、动笔习作
1、拟定题目。
2、领悟作文提纲,把握文章层次。
3、学生动笔写作。
板书设计:
看图习作
胜似亲人
观察衣着、外貌、动作、表情
想象语言心理
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