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多糖的分子量及结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植物多糖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糖,是一种有机大分子物质,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植物多糖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物多糖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植物中含量和种类也会有所不同。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发现和提取出来。
植物多糖在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用效果,因此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关于植物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取和纯化方法的改进植物多糖在植物中的含量通常很低,而杂质又很多,因此要提取出纯度高的植物多糖是一项技术难点。
目前,以超声波辅助提取、离子液体等为代表的新型提取技术正在逐步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和纯度。
2.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植物多糖的药用效果主要与其分子结构、分子量、空间构象等有关。
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来源植物多糖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在深入研究其机制的基础上,努力筛选和开发具有高药用活性的植物多糖成分。
3.多糖药物的开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用于研制药物,如多糖肽药物、多糖胶束等。
多糖药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高效性等优点,可望成为新型药物的重要领域。
总之,植物多糖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为我们了解植物多糖的药用价值、开发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化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药用活性成分和制备更先进、更有效的多糖药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植物多糖的相关数据:1. 提取率和纯度:在以超声波法提取 Artemisia annua 中polysaccharide 的研究中,可以实现的最大提取率为26.71%,最高纯度为74.34%。
2. 含量:植物多糖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和部位不同而异。
如在当归中,多糖含量为8.08%,而在灵芝中为1.96%-8.19%。
3. 药用效果:植物多糖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用效果,如提高免疫力、抗氧化、调节血糖、抗癌等。
多糖利用位点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多糖利用位点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多糖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在中药中广泛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药理作用。
在过去的研究中,多糖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来研究。
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多糖的利用位点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利用位点是多糖中能够与靶分子结合的特定位点,是多糖发挥生物活性的关键。
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多糖与靶分子的结合位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表明,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利用位点的数量、位置和结构有关。
因此,通过研究多糖的利用位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药理作用机制,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多糖的利用位点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黄芪多糖为例,研究人员通过利用位点研究发现其可以结合到Toll 样受体4(TLR4)上,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此外,利用位点研究还可以探究多糖与受体的结合机制,深入分析中药的药理作用。
综上所述,多糖利用位点研究是当前中药药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成果将为中药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更多的突破口。
- 1 -。
多糖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多糖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郭 杰,贾国军,陶 蕾,王瑞雪(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 要:多糖绿色安全,且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研究。
生物多糖结构复杂,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多糖的一级结构。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抗肿瘤、降血糖、抗辐射、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等作用,在保健、医药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从化学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两方面介绍了多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多糖;结构;生物学功能Research Progress on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ofPolysaccharidesGUO Jie, JIA Guojun, TAO Lei, WANG Ruixue(Lanzhou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Polysaccharide is green, safe and has a variety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which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The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polysaccharides is complex. At present, relevant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polysaccharide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olysaccharides have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anti-tumor, hypoglycemic, anti radiation, enhancing immunity and antioxidation. They have a very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wo aspects of chemical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function.Keywords: polysaccharide; structure; biological function多糖(Polysaccharides)是一类由单糖为基本单位,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是构成生命体的4大生物大分子之一,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中作为信息受体参与多种信号传导[1]。
中药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药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有关资料显示,提取仍是国内中药制药工业现代化的瓶颈。
在传统的提取方法中,普遍存在有效成分提取率低、杂质清除率不高、生产周期过长、能耗高、溶剂用量大等缺点。
因此改进提取工艺、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对中药的发展尤为重要。
中药多糖的提取效率已成为多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对中药多糖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为中药多糖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植物多糖;提取方法;应用前景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且数量最多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含量丰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中.其分子量一般为数万甚至数百万,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我国对多糖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由于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多糖及其复合物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研究越来越深入.多糖与维持生命活性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糖类物质全面参与了生物的生殖发育、生长、应激等过程,是很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分子识别的决定因素[1].多糖除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生物学效应外,还有抗衰老、降血糖、抗凝血等作用,且对机体毒副作用小.因此,对多糖的深入研究将为探讨发展多糖类药物治疗奠定基础,有些可作为或已经成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和保健食品,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在植物多糖的研究中,如何建立最佳的提取工艺是多糖研究的基础.目前多糖提取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水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声法、微波法等.近些年多采用混合或辅助手段提高提取效率,降低溶剂用量.1 溶剂萃取法1.1 水提法多数植物材料选用热水浸提法.此方法方便、简单、可操作性强,是一种国内外常用的提取植物多糖的传统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游离态多糖的提取,成本低,且干扰物质少或易除去(可直接或离心除去不溶物,也可根据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用醇沉法对多糖分离),但时间长,效率低.[2]李光[3]等用响应曲面法实验设计[4-6]优化铁皮石斛的最佳提取工艺,得到温度10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17.2,提取率达到51.08%.付学鹏[7]等优化了蒲公英多糖的提取条件,确立了料水比1∶30,80℃保温3 h,提取2次为最佳条件.孙元琳[8]研究了水提当归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 h,浸提2次,料水比1∶10.赵永红[9]等通过正交试验在保证枸杞色素、枸杞低聚糖得率的同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枸杞粗多糖,其最佳提取方案,即浸提温度为90℃,溶媒量为50倍,浸提次数为1次,浸提时间为2h,测得其得率为0.94%。
植物多糖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进展_何余堂

植物多糖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进展何余堂,潘孝明(渤海大学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辽宁省食品质量安全与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 锦州 121000)摘 要:植物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并在食品中有广泛应用的生物大分子。
本文综述植物多糖的组成、结构和生理活性,对于植物多糖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植物多糖;种类;结构;生物活性;研发Biological Activity and Structure of Plant PolysaccharidesHE Yu-tang ,PAN Xiao-ming(College of Biology and Food Science, Bohai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Food Quality Safety and FunctionalFood, Jinzhou 121000, China)Abstract :Plant polysaccharides are a variety of biomacromolecules with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broad applications in foods.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plant polysaccharides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which will offer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ir exploitation.Key words :plant polysaccharides ;variety ;structure ;biological activity ;exploitation中图分类号:TS2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0)17-0493-04收稿日期:2010-06-29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计划项目(2008S003)作者简介:何余堂(1967—),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与功能性食品。
多糖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动物
糖原 (Glycogen)
硫酸软骨素 (Chondroitin
sulfate) 肝素
(Heparin) 透明质酸
(Hyaluronic acid) 壳聚糖
(Chitin)
39
表2. 构成多糖的通常的单糖
类型
单糖
五碳糖 六碳糖
己糖胺
D-木糖,L-阿拉伯糖
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L-半 乳糖,D-果糖 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
--部分酸水解---Polyalcohols
14
2. 半合成方法
衍生化基团取代
---多糖中羟基中H 原 子---
改变氢键作用---成盐—改善溶解性
羧甲基化 硫酸化 磷酸化
羧甲基化 (1) 多糖(0.15M NaOH, 95oC, 2h)—残 渣水洗至中性---悬浮于0.06%NaCl---醋酸调pH至 4.5(50oC 6h)---悬浮液pH调至碱性---氯乙酸反应--羧甲基化多糖钠盐.
表1记录了来自天然界的一些重要多糖。 天然界存在的单糖种类很多,但组成多糖的单糖大致由表
2 所示的一些单糖组成。
38
表1. 几种天然存在的多糖
微生物
海洋生物
(包括高等真菌)
葡聚糖
琼脂
(Dextran) 果聚糖
(Levan) 黄源胶
(Xanthan) 甘露聚糖
(Mannan) 黑曲霉多糖
(Agar) 藻酸
28
这是制作真菌来源的保健品中值得注意的 问题.却被许多人疏忽.譬如说市场上已有的香 菇多糖保健品,实质上香菇多糖(Lentinan)口 服是无效的,那么为什么这些保健品确实还是 对人体有良好作用呢? 这是因为香菇提取物中 不仅存在香菇多糖, 还存在其他对人体有效的 活性物质,而真正起作用的就是这些活性物质, 可以这么说保健品中香菇多糖含量越高,其效 果越差.所以如果将香菇提取物命名为香菇多 糖保健品是不恰当的.
中药多糖构效关系

中药多糖构效关系中药多糖是指从中草药中提取的具有多糖结构的化合物。
中药多糖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降血糖等,因此在中草药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多糖的构效关系是指多糖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中药多糖构效关系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中药多糖结构中的糖链长度、分支度、糖链连接方式等关键结构特征对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糖链长度和分支度可以影响多糖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多糖的生物活性。
另外,不同的糖链连接方式也会导致多糖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如α-型和β-型糖链的多糖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2. 多糖的空间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多糖的空间结构对其生物活性也有重要影响。
多糖的空间结构由糖链的折叠方式和交联程度决定。
研究表明,多糖的折叠方式和交联程度与其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多糖的三维结构越紧密,其抗肿瘤和抗氧化能力越强。
3. 多糖的糖基组成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多糖的糖基组成也是影响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糖基组成可以导致多糖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例如,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多糖中含有特定的糖基,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等,这些糖基可以通过与细胞的特定受体结合来调节免疫系统、抗炎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4. 多糖的分子量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多糖的分子量对其生物活性也有影响。
一般来说,中药多糖的较小分子量(5000-10000 Da)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
较小分子量的多糖可以更容易地穿过细胞膜,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其生物活性。
较大分子量的多糖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较困难,因此其生物活性较低。
以上是关于中药多糖构效关系的相关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中药多糖的构效关系的理解将会进一步深入,为中草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7-15T15:12:43.73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0期作者:吴颖露温东娜吕明伟[导读] 葡萄糖是我们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它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存在于我们的食物,存在于大自然所有的生物之中。
吴颖露温东娜吕明伟华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63210摘要:葡萄糖是我们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它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存在于我们的食物,存在于大自然所有的生物之中。
葡萄糖是构建多糖的单体,多糖是生物大分子的一种。
它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的构型,缔造出具有不同功能的大分子。
本文简单介绍了多糖在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等一些方面的应用,以及多糖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多糖;生物活性;医药;引言多糖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的一种聚合物,他们一般通过多个单糖,通过缩合反应减少一分子水,得到糖苷键构成的一种大分子。
多糖一般由数十个单糖通过缩合得到线型的,或者非线型的空间结构,他们的分子量跨度非常大,小到几百,大到百万的分子量都是非常常见的。
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内,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多糖是我们日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多糖被应用于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等方面,这些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1生物活性1.1抗肿瘤活性癌症是现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癌症由细胞的异变并不断的进行细胞复制,逐步的成长为肿瘤。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糖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效果[1]。
多糖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肿瘤发挥作用:(1)诱导细胞的凋亡。
在细胞实验中,通过添加多糖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实验与空白实验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多糖的肿瘤细胞可以一直癌细胞系BIU87的生长,促使细胞的凋亡,而未添加多糖的肿瘤细胞这是正常发育。
(2)提高免疫力。
添加多糖,可以增加T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的浓度,增强机体的免疫作用,对肿瘤细胞产生更大的抑制作用。
中草药多糖实验方案2013.11.21

中草药多糖实验⽅案2013.11.21中草药多糖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分离纯化蛋⽩质、酶、多糖和核酸。
对于⽣物⼤分⼦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了解⽣命活动的规律,阐明⽣命现象的本质以及指导⼯业⽣产、医药实践都有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糖类物质作为⽣物⼤分⼦具有多种重要的⽣物功能,参与了⽣命过程的各种活动。
近年来从植物与真菌中分离出的多糖因具有促进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突变、抗病毒、降⾎糖等功能⽽⽇益受到重视,从各种⽣物材料,尤其是中草药中提取具有⼀定⽣物学活性多糖的研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
多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是东北师范⼤学⽣命科学学院的特⾊研究⽅向,为使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本实验以中草药为材料,分离制备多糖并对多糖含量、多糖组成及多糖分⼦量分布进⾏鉴定。
⽣物⼤分⼦分离纯化⽅法很多,主要利⽤⼤分⼦之间分⼦⼤⼩、形状、酸碱性、溶解度、极性、电荷和对其他分⼦的亲和性等特性的差异进⾏分离纯化。
如盐析、盐溶、有机溶剂沉淀、电泳、超速离⼼、超滤、离⼦交换层析、吸附层析、亲和层析、疏⽔层析和结晶等。
⽣物⼤分⼦分离纯化的⼀般程序为:1. 选材。
选择合适的⽣物材料,并采⽤与⽯英砂研磨、超声波振荡、⾼压挤压、交替冻融法或酶消化法进⾏预处理。
2.提取。
让被提取的⽣物⼤分⼦以溶解状态充分地释放出来,并尽可能保持原来的⽣物活性。
影响提取收率的重要因素主要取决于提取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溶剂的理化性质及提取时间。
例如,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中;碱性⽣物⼤分⼦易溶于酸性溶剂,酸性⽣物⼤分⼦物质易溶于碱性溶剂;温度升⾼时,溶解度⼀般相应增⼤;对于蛋⽩质、酶等远离其等电点处的pH 值,溶解度增加;提取时间愈长,溶解度愈⼤,⽽同时杂质溶解度也增⼤。
故提取的最佳条件的选择,必须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合理地搭配各种提取条件。
3. 浓缩。
当⽣物⼤分⼦提取液获得后,选⽤⼀套适当⽅法,将所要的⽬的物与其他⼤分⼦分离,主要⽤盐析法、等电点沉淀法、有机溶剂分级分离等。
枸杞多糖的药理实验研究进展

枸杞多糖的药理实验研究进展一、引言枸杞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壮阳、明目、养肝等。
其中枸杞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及药物等领域。
本文将从枸杞多糖的药理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二、枸杞多糖的化学成分枸杞多糖是枸杞中的一种多糖类物质,由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和木糖等单糖组成,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
其分子量较大,可分为高分子量多糖和低分子量多糖两种。
三、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枸杞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白细胞数量和活性。
研究表明,其通过调节NK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产生免疫调节作用。
2. 抗氧化作用枸杞多糖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研究表明,其通过激活线粒体逆转录酶、增加SOD活性等机制,发挥抗氧化作用。
3. 降血糖作用枸杞多糖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及减少胰岛素抵抗,从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研究表明,其通过激活AMPK信号、调节GLUT4表达等机制,发挥降血糖作用。
4. 其他作用除上述三种作用外,枸杞多糖还具有多种作用,如抗肿瘤、抗衰老、改善视力等。
这些作用均与其免疫调节、抗氧化及降血糖作用有关。
四、枸杞多糖的临床应用价值1. 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枸杞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白细胞数量及活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其可增加人体NK细胞、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数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从而减少肿瘤的发生和复发。
2. 抗氧化及补肾养肝作用枸杞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对人体的氧化损害。
同时,其还具有补肾养肝的作用,可护肝、护肾,改善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3. 降血糖及改善视力作用枸杞多糖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及减少胰岛素抵抗,从而有效降低血糖。
此外,其还具有改善视力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一些眼部疾病。
五、结论枸杞多糖是一种独特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茯苓,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茯苓多糖作为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化学结构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茯苓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本文将概述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醇提法以及现代的微波辅助提取、酶解法等,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茯苓多糖的化学结构特征,包括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以及近年来在结构解析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本文将重点综述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茯苓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对于其后续的结构研究和药理作用分析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
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法、醇提法等。
水提法是以水为溶剂,通过加热煮沸使茯苓中的多糖成分溶解于水中,然后通过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多糖提取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提取效率较低,且易受到其他水溶性杂质的干扰。
醇提法则是利用醇类溶剂对多糖的溶解性进行提取,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等。
醇提法相对于水提法,提取效率较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且需要注意溶剂残留的问题。
随着现代提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提取方法,如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振动和热效应等,使茯苓细胞壁破裂,多糖成分更易溶出。
这种方法提取时间短,效率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微波提取法则是利用微波对物质分子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使茯苓中的多糖成分快速溶出。
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但需要注意微波功率和时间的控制。
中药多糖的研究进展

( . 宁学 院药 学院 , 1成 湖北 成 宁 4 70 ;. 汉大 学基础 医学院 药理 学系 ) 3 10 2 武
中 图分 类 号 :9 1 R 6 文 献 标 识 码 : C 文章 编 号 :0 8 6 5 20 )60 4 -4 10 - 3 (0 7 0 - 8 0 5 0
化学组成 、 头物 构 型、 环 构 象、 异 糖 糖链 的 空间取 向等信
息 。应 用 H MR 解 决 多 糖 结 构 中 糖 苷 键 构 型 问 题 … , N 1 C MR的 应 用 对 多 糖 的 研究 起 着 重 要 推 动作 用 , 不 但 3N 它 能确定各 种 碳 的位 置 , 且 还 能 区别 分 子 的构 型 和构 而
还没有一种准确的测 定方法 。多糖 的分 子量只代 表一定
渐发现 多糖 在抗 肿瘤 、 肝炎 、 心血管疾病 、 衰老等方 面有独 特 的生物 活性 , 且细胞 毒性 极。近 年来 , 由于天然 药物
化学 、 理 学 研 究 的不 断 深 入 , 糖 分 析 手 段 得 到 突 飞 猛 药 多
高的优点。
糖基 间的比例 以及不 同单糖 间 的连接 。要 测定 多糖 的完 整结构是困难的 。测定 多糖 的方 法主要 有 : 甲基化 法 、 高 碘酸氧化法 、mt Si h降解法 、 酸或碱 的部分降解法 和酶 解法 等 。近 2 O年来 , 随着仪器 的发展 , 多糖 结构 的仪器 分析法 越来越 占有重要地位 。应用 红外光 谱技术 识别 吡喃 糖和 呋喃糖 , 确定多糖中各种吡喃糖 的糖苷链构 型等。核 磁共
滤法。
进 的发 展。研究 发现 , 多糖可作为生命活动 中核心作用 的
遗传物质 , 它能控 制细胞分 裂和分 化 , 节 细胞 的生长 与 调
多糖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多糖类物质的研究进展李自明 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111304023摘要多糖是由10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糖,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在高等植物、藻类、菌类及动物体内均有存在,是自然界含量最丰富的生物聚合物。
人们对多糖的认识首先是把它看作食物中的能量来源。
多糖作为药物始于1943年,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发现多糖在抗肿瘤、肝炎、心血管疾病、衰老等方面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且细胞毒性极低。
近年来,由于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糖分析手段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研究发现,多糖可作为生命活动中核心作用的遗传物质,它能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与衰老等多种复杂的功能。
本文将对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组分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等研究内容做一综述。
关键词多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生物活性1多糖的研究概况多糖是除了蛋白质和核酸以外的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虽然糖类的研究并不比蛋白质和核酸晚, 但其研究层次与水平还远远落后于蛋白质和核酸。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免疫物质、生物膜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表明, 糖类在生物体内具有各种关键的生物学功能, 因此糖类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量的药理实验表明,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增强与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放射、抗衰老等作用。
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已有数种多糖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日本及欧美学者引进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加强对中药多糖活性决定簇等化学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并在柴胡、当归等中药的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
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 虽然已在云芝糖肽、银耳多糖等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药用多糖的研究仍多偏重于提取、分离、精制、化学组成等方面, 大多数品种尚处于实验阶段或仅用于滋补品和饮料,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多糖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2.1 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大多采用不同温度的水、稀碱或稀盐溶液提取,尽量避免在酸性条件下提取,以防引起糖苷键的断裂。
中药多糖的分子量及结构研究进展

中药多糖的分子量及结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前中药多糖药理作用研究比较活跃,而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确定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糖特异性和构效关系以及药效机理的基础。
该文归纳总结了多糖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中药多糖;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Abstract:The study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polysacchari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is more active at present, but the definition of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constitution has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better study on specificity and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and drug action mechanism of polysaccharide. The methods of study on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constitutuion of polysaccharide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Polysacchari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Molecular weight;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Chemical constitution; Biological activity多糖通常是由几百甚至几千个单糖组成的高分子均聚物或共聚物,其能被水解为多个单糖。
多糖的结构解析方法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296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0800);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603D311101);山西省优秀人才科技创新项目(201605D211030,201705D211020) 作者简介:李雪琴,女,1995-07生,在读硕士,E mail:2417609567@qq.com 收稿日期:2020-11-11多糖的结构解析方法研究进展李雪琴1,2,李 科1,2,3 ,秦雪梅1,2,李震宇1,2,范信晖1,2,崔连杰1,2(1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通讯作者,E mail:like@sxu.edu.cn)关键词: 中药; 多糖; 结构解析; 纯度; 单糖组成; 单糖连接方式; 糖苷键构型; 构象中图分类号: R2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611(2021)03-0380-08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1.03.023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西医结合的救治方案在全程中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药成分复杂,多糖是中药的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多糖是柴胡生物活性的基础[1],黄芪多糖在抗肿瘤[2]、抗衰老[3]、抗氧化[4]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枣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是大枣中重要的活性成分[5]。
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相比,糖组学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其主要发展瓶颈在于糖的树形结构增加了糖结构解析的难度[6],尤其是多糖的分支结构尚未有效的方法准确测定,因此多糖的构效关系并不明确。
研究具有活性的中药多糖结构,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是亟待开展的重要工作。
目前缺乏可以对大部分多糖进行结构解析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因此很难实现对多糖结构的快速准确解析,从而制约了对多糖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中药多糖的分子量及结构研究进展

( 天津 中医药 大学
骏
309 ) 0 13
摘 要 : 前中药多糖药理作用研究比较活跃, 目 而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确定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糖特异
性和 构效关 系以及 药效机理 的基础。该文归纳总结 了多糖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 学结构研 究的方 法。
关键词 : 中药多糖;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维普资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珍国医国药 20 0 8年第 1 9卷第 3期
LS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A C 08 O .9N . I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0V L1 O 3
中药 多糖 的分 子 量 及 结 构 研 究 进 展
d f io fmoe u a i h n lc l ih it b t n a d c e c o si t n h sb c me t ef u d t n o etrsu - e n t n o lc l r i i weg ta d moe u a weg t sr u i n h mia c n t u i a e o h o n ai f t td r d i o l t o o b e
Ke wo ds: oyac ai eo a io a hn s r g Moe ua ih ; Moe ua eg t it b t n; C e c o si y r P ls c h r f rdt n lC ieed ; d t i u lc lr g t we lc l w ih s ui h mia c n t r d r i o l —
n s r e e D ug
F ENG J q a g,Z O u u— i n HA J n
多糖高级结构解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多糖高级结构解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多糖是一种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多糖的高级结构解析对于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功能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糖高级结构解析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围绕多糖高级结构解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多糖高级结构的解析方法可以概括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可以提供多糖的构象和取向等信息。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降解、甲基化、乙酰化等,可以用于确定多糖的链长度、糖单元组成和连接方式等。
生物方法则包括利用特异性抗体或酶对多糖进行识别和降解等,可以用于分析多糖的高级结构。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品制备困难、分辨率低、特异性不够强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多糖高级结构解析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例如,通过结合超速离心和质谱技术,研究者成功解析了复杂多糖的精细结构。
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也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多糖序列。
另外,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如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蒙特卡罗模拟等也被应用于多糖高级结构的预测和解析。
这些新方法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多糖高级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多糖高级结构解析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例如,物理方法可以提供关于多糖构象和取向的信息,化学方法可以确定多糖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生物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多糖的高级结构。
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物理方法可能需要高分辨率的仪器设备,化学方法可能有副反应或无法确定糖苷键的位置,生物方法则需要特异性抗体或酶。
随着多糖高级结构解析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其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例如,在药物研发方面,通过解析特定多糖的高级结构,可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或制备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多糖药物。
另外,多糖高级结构解析方法在食品工业、环境科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解析食品中的多糖结构,可以评估其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通过解析环境中的多糖结构,可以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通过解析生物技术制备的多糖结构,可以优化制备工艺并评估其生物功能。
沙蒿多糖结构及降血糖作用研究

沙蒿多糖结构及降血糖作用研究沙蒿多糖结构及降血糖作用研究引言: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天然抗糖尿病药物。
沙蒿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中,但具体的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确。
本文将探讨沙蒿多糖的结构组成以及其在降血糖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沙蒿多糖的提取和分离沙蒿是一种野生菊科植物,多生长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高山草原和戈壁滩上。
经过研究发现,沙蒿中含有多种具有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的多糖。
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应用,科研人员利用水提醇沉法将沙蒿中的多糖提取出来,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进行分离。
研究结果显示,沙蒿多糖呈现出多个条带,其分子量范围为10 kDa到150 kDa。
二、沙蒿多糖的化学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科学家们成功确定了沙蒿多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连构特点。
沙蒿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单糖单元组成,其中以阿拉伯糖为主要成分。
此外,研究还发现沙蒿多糖中含有苷基化的单糖,这些单糖与蛋白质或多糖结合形成沉淀,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三、沙蒿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血糖水平升高,因此降低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实验证明,沙蒿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研究发现,沙蒿多糖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来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沙蒿多糖还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进一步促进血糖的代谢。
四、沙蒿多糖的作用机制沙蒿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机制主要与其含有的活性成分有关。
研究发现,沙蒿多糖中的多糖部分能够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此外,沙蒿多糖中的苷基化单糖能够与胰岛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增强胰岛素的活性。
另外,沙蒿多糖中的多糖还能够与肠道的葡萄糖转运物质结合,抑制葡萄糖的吸收,从而减少血糖升高。
结论:沙蒿多糖作为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天然药物,其降血糖机制与其多糖组分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多糖的分子量及结构研究进展[09-09-09 15:35:00 ] 编辑:studa20 sm 【摘要】 目前中药多糖药理作用研究比较活跃,而其分子量和分 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确定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糖特异性和构效关系以及药效 机理的基础。
该文归纳总结了多糖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研究的方 法。
【关键词】 中药多糖;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化学结构;生物活性Abstract:The study on p harmacological acti on of po lysaccharide of traditi onal Chin ese drug is more active at p rese nt, but the defi niti on of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 on and chemical con stitutio n has become the foun dati on of better study on sp ecificity and structure-fu nction relati onship and drug action mecha nism of po lysaccharide. The methods of study on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 n and chemical con stitutui on of po lysaccharide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Po lysaccharide of traditi onal Chin ese drug; weight;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 on;Chemical con stituti on; Biological activity 多糖通常是由几百甚至几千个单糖组成的高分子均聚物或共聚物,其能被 水解为多个单糖。
多糖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之中,在高等植物和藻类中,它们是 细胞壁或细胞内部的组分;在细菌和真菌中,它们可能既是细胞组分,又是新 陈代谢的产物。
多糖分子量很大,其性质也大大不同于单糖和低聚糖。
现代研 究发现茯苓、黄芪、猪苓、枸杞、柴胡、人参、香菇、云芝、银耳、灵芝、冬 虫夏草等中药其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辐射、抗凝血、 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而它们的生理活性与多糖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 结构有密切关系。
1 中药多糖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研究中药多糖是生物大分子,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量的测定方法有绝对 法、当量法和相对法。
表示其分子量大小的方式有重均分子量( MW ,数均分 子量(Mr ),粘均分子量(M 耳)和Z 均分子量(MZ 。
多糖大多数情况下Mn < M n V Mw < Mz 。
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是指多糖中各种不同的分子量组分在总 量中所占的各自的分量,一般用分子量分布指数 a 表示,即重均分子量与数均 分子量的比值(a =Mw / Mn ) , a 比值愈大,说明分子量分布愈宽,当 a = 1 时,是分子量均一体系。
对于生物大分子多糖来说,其分子链的长短可以是不 同的,在衡量其分子量时,往往是一个平均数。
重均分子量是按分子重量统计 平均的分子量,测定方法有光散射法、超速离心沉降速度法以及凝胶渗透色谱 法等。
数均分子量就是依据总体分子的的个数,求出分子量来的,数均分子量 测定方法有端基分析法,气相渗透法,沸点升高冰点降低法,膜渗透压法,凝 胶渗透色谱法等。
中药多糖主要测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
目前常用体积排 阻色谱法(包括凝胶渗透色谱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和分 子量分布。
2005年版《中国药典》n 部中收载了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 糖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方法。
作者:封聚强,赵Molecular1.1 凝胶渗透色谱法( GPC)凝胶渗透色谱法它是根据在凝胶柱上不同分子量的多糖与洗脱体积成一定关系的特性,先用各种已知分子量的多糖制成标准曲线,然后由样品的洗脱体积从曲线中求得分子量。
用凝胶过滤法测分子量,每次缓冲液及流速均需一致,否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凝胶柱多采用软质凝胶,常用的商品型号为交联葡聚糖Sephadex,琼脂糖Sepharose,聚丙烯酰胺Blo-Gel P。
A. E. A. Oliveiral等[1]用GPC法测定了刀豆属植物种子外皮多糖的重均分子量(MW为8 830。
孔庆胜等[2]采用凝胶过滤法测定南瓜多糖分子量,SephadexG-200层析柱,硫酸-苯酚法检测,测得南瓜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16 000。
陈洪亮等[3]用葡聚糖凝胶过滤法测定芦荟多糖分子量,所用凝胶为Sephadex G-150,硫酸-苯酚法跟踪检测,结果分子量为45 400。
盖英萍等[4]将桑叶多糖粗提取物通过SephadexG-200柱层析,检测得到3种多糖组分,后经SephadexG-75柱层析测定3种多糖组分的相对分子量为41 977,21220, 6 697。
1.2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HPGP)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它是根据在凝胶柱上不同分子量的多糖与洗脱保留时间(tR)成一定关系的特性,先用各种已知分子量的多糖制成标准曲线,然后由样品的保留时间(tR) 从曲线中求得分子量。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多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在液相色谱检测中多应用于对紫外-可见光没有吸收的化合物分析,只要被检测的化合物的折光指数与液相溶剂体系有差别即可被检测。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中主要使用的是刚性凝胶柱,包括高交联度(>40%)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微球,常用的商品型号为TSK-Gel、Progel-TSKH-Type 柱等;多孔球形硅胶,常用的商品型号为T5K- SW柱等;羟基化聚醚多孔微球,常用的商品型号为TSK -PW等。
戴敬[5]采用色谱柱为TSK-G4000PWXL(7.8 mm30.0 cm),示差折光检测器,分析测定了13 批样品,得到四维灵芝液中多糖组分高效凝胶色谱图谱、多糖组分平均分子量。
郭辉[6]采用色谱OHPakSB805HQ(8 m材300 mm),示差折光器检测器,测得红毛五加多糖各组分的重均分子量。
姜素琴[7]采用色谱柱为TSK-GELG3000PW〉测定云芝多糖的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指数。
韩凤兰[8]应用SUGAR KS-80色谱柱,示差折光器检测器,测定宁夏黄芪多糖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指数。
张红旭[9]用凝胶色谱分析柱为Ohpak SB-805HQC(300 mm8 mm),示差折光器检测器,测定了香菇多糖的平均分子量。
2 中药多糖的化学结构研究多糖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一样也有明确的三维空间结构,可以用一、二、三、四级结构来描述,其中二、三、四级结构属高级结构,多糖的一级结构是指多糖的单糖残基的组成、排列顺序、相邻单糖残基的连接方式、异头物的构型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和长短等。
多糖的二、三、四级结构是指多糖分子中主链的构象, 侧链的空间排布,单糖残基空间相对定位等。
由于单糖的种类比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多,连接的位点也多,故具有多分支结构的杂多糖结构的确定比蛋白质困难得多。
多糖与蛋白质一样,其活性不但与立体结构有关,也存在活性中心,而且还与它所结合的蛋白质、色素、金属离子等有关。
目前中药多糖化学结构测定方法很多,主要有酸完全水解、部分水解法,碱降解法、高碘酸氧化和Smith 降解法、甲基化反应、酶降解、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气质联用、X-射线衍射等。
2. 多糖一级结构测定常用光谱方法2.1.1 红外光谱法(IR)和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在多糖结构分析上主要是识别糖的各种官能团并确定多糖中各种单糖的糖苷键及糖构型,以及不同糖的鉴别。
刘宗林[10]经红外光谱分析推断西洋参的多糖是含有葡萄糖、半乳搪、木糖和阿拉伯糖的杂多糖。
胡闻莉等[11]用红外光谱分析生脉散多糖纯品,结果表明其结构中存在a型糖苷键(即a -端基差向异构体)。
紫外光谱在多糖结构分析上没有多大用处,但可利用在260,280 nm 处有无吸收来判断多糖中是否有蛋白质,多肽及核酸,此外还可测定多糖的含量及糖醛酸含量。
杨世平等[12]用紫外光谱法说明红枣多糖中蛋白质含量。
2.1.2 核磁共振光谱法(NMR)核磁共振光谱主要解决多糖结构中糖苷键的构型和重复结构中单糖的数目。
1H核磁共振波谱主要解决多糖结构中糖苷键的构型,13CNM化学位移范围宽广,信号清晰,在多糖结构分析中可确认各种碳核以及分辨分子的构型和构象。
13CNM可用来确定多糖残基中取代位置和分枝点[13],而2D NMR寸于多糖13CNM谱全归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
白日霞等[15]利用C13核磁共振手段表征了mg级小皮伞多糖结构。
李熙灿等[16]应用1H-NMR 13CNM寸黑海参中的多糖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
核磁共振技术对多糖结构的测定非常重要,如果再与糖组分分析[17]等技术相结合,将更有助于多糖结构的确定。
2.1.3 质谱和气-质联用质谱在多糖的结构研究中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包括电子轰击质谱、化学电离质谱、快原子轰击质谱、电喷雾质谱、串联质谱等[18]。
其中化学电离质谱(CI)能提供可靠的分子量,糖碎片的性质,还原糖和非还原端糖的情况等,气-质联用可大大简化糖的结构分析工作。
白日霞[19]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甲基化多糖的测定方法及通过质谱解析对多糖的一级结构的推测原理进行了研究。
张宏等[20]经气质联机(GC一MS)分析,初步确定了淫羊藿多糖结构糖苷的键型,并推测出其可能的结构。
Ulrike经气质联机(GC —MS)分析snow mold蘑菇多糖,确定其为p - (1 -4)糖苷键葡聚糖[21]。
2.2 多糖高级结构测定常用方法多糖高级结构分析中常应用X射线衍射法(XRD)、毛细管电泳法(CE)、核磁共振法(NMR),旋光度(ORD)和圆二色谱(CD)、快原子轰击质谱(FAB —MS)气质联用(GC一M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检测手段。
X-射线衍射法主要用来测定多糖的晶体结构,王书军等[22]应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三种贝母多糖的晶体结构类型为B-型。
圆二色谱常用来研究多糖的构型和构象,张丽萍等[23]利用圆二色谱测定了金顶侧耳多糖及其化学修饰产物水溶液的构象。
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在空气和液体中对多糖分子的单分子和聚集体成像,得到单分子的直径、长度等量化信息和分子聚集体形貌特征[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