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课件

合集下载

《列夫.托尔斯泰》课件(33张PPT)

《列夫.托尔斯泰》课件(33张PPT)
头罩伪善面纱、浑身散发虚伪诈骗味道的吸血鬼
【细节研读,解读眼睛】
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是充满正义和勇 敢的。他揭露社会最丑恶的一面,批判人 性最可怕的一面,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传达 着真善美的追求。
【细节研读,解读眼睛】
作者当我们注视托尔斯泰这双眼睛的 时候,就能看到他的才华、他的天赋,能 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请大声齐读下面的句 子,再次感受托尔斯泰眼睛的魅力。
【探究描写,亲近大师】
作者是如何真切地描写出托尔斯 泰长相”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的特点的?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
【探究描写,亲近大师】
1.从修辞角度看,有哪些方法?
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2. 文章第3小节,作者为何要提到另一位 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
用陀斯妥耶夫斯基来侧面衬托出托尔 斯泰长相的平庸。
【细节研读,解读眼睛】
柔和的目光 和蔼的笑容 粲然的笑意 神奇的星光 涟涟的热泪 盎然的兴趣
【细节研读,解读眼睛】
这是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 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它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然后发射出准确无误的频波 它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 它全面揭示出广袤无垠的宇宙 它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
人们被托尔斯泰的眼光深深吸引和震 撼。
【探究描写,亲近大师】
作者描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 彩上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 这样安排?
【探究描写,亲近大师】
这双眼睛并没有使托尔斯泰由一个丑 陋的人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托尔斯 泰的相貌并没有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作 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更加突出托尔 斯泰的人格魅力。从人物的外貌入手,然 后深入人物的内在。从表及里的写作顺序 也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
【细节研读,解读眼睛】
托尔斯泰的眼睛是内心世界的折射, 透过他的眼睛,我们能读到他的深刻, 他的丰富,他的崇高。请动情朗读补 充材料,说说你对托尔斯泰这位大师 的理解。

8 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共28张PPT)

8 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共28张PPT)

及 里 , 逐
斯 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泰
层 深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1.阅读1-5自然段,归纳一下,每个自然段各写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些特 征?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他的外貌?
①托尔斯泰须发特点——浓密
②托尔斯泰面部轮廓——平庸

③托尔斯泰面部表情——阴沉
庸 普
④托尔斯泰长相特点——平常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理解词语
麻木不仁: 肢体麻痹,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例句:面对倒在血泊中的小孩,他们竟然视若无睹,麻木不仁, 真令人愤慨。
黯然失色: 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例句:在真理面前,一切华丽的谎言都会黯然失色!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理解词语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理解词语
器宇:
气概,风度。
禁锢:
束缚,限制。
粗制滥造: 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例句:如今我们要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严禁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例句:公安部门一定要严厉打击黑
网吧,不让它们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郁郁寡欢: 心情苦闷的样子。 例句:地震之后,他虽然活了下来,

⑤托尔斯泰的外貌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210 01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面部轮廓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 陋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 巧匠建造起来的。
比喻:用粗制滥造的小屋比 喻脸部轮廓,生动地描写出托尔 斯泰脸孔的粗劣。
须发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

《列夫-托尔斯泰》PPT优秀课件

《列夫-托尔斯泰》PPT优秀课件

1.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 明深刻的印象,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2.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情感是崇敬和赞美,文章前半局部竭力 描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实际上是用来反衬他的眼睛 ,为下文写他的眼睛张本。在鲜明的比照下,托尔斯泰的 外貌和内心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局部〔①-⑤〕
局部来自?点拨?
1. “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这 2. 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此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将晚年托尔斯 泰面部表情的变化形象地说成“悲凉之地解冻〞, 揭示了他内心 世界的巨大转变,事实上,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 ,坚决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富裕阶级的生活及土地私有制表示 强烈的否认,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他反对暴力革命,宣 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主张从宗 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 矛盾的方法。联系上文,可以说他此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局部来自?点拨?
藏污纳gòu〔垢〕 直chuō〔 戳〕要害
yǒu〔黝〕黑 酒sì〔 〕 肆
gān gà〔为难〕 xī〔 〕犀利
三 记一记词义
局部来自?点拨?
1.器宇: 气概,风度。
2.禁锢: 束缚,限制。
3.粗制滥造: 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例句:如今我们要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严禁粗制滥造。
?列夫·托尔斯泰?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局部、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局部〔①-⑤〕: 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列夫 托尔斯泰》ppt课件共29张

《列夫 托尔斯泰》ppt课件共29张


外貌

·
托 (反 衬)



眼睛
须发特点
面部特征 抑
长相平平
令人失望
犀利的目光
丰富的情感 扬
巨大的威力
人生的不幸
深邃的精神世界 (崇敬、赞美)
课堂总结
本文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的刻画,不仅 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 了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列夫 •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关于托尔斯泰的“眼睛”和“幸福”
1、文章中作者将托尔斯泰的这份信仰、这种追求、这股
使命感,蕴藏在托尔斯泰身上的哪个部位了?
眼睛
2.为这“这对眼睛”,作者茨威格极尽奢华地来描绘它,让它 眸光四射。
跳读第六、七、八自然段,寻找提取出表达 托尔斯泰眼神的比喻句
关于托尔斯泰的“眼睛”和“幸福”
表情: 忧郁、消沉、压抑、愚钝
长相: 普通大众 、土头土脑、 长相平平
富有感情
身材:
矮小敦实
外表丑陋
内在高超
• 1.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 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 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 比喻 )
• 2.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 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 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比喻 对比)
• 3.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 夫· 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 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反问)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
把所有的浅薄的信条撕烂 这对眼睛是寒光四射的匕首 犀利、锐利
锋刃无情 直戳要害
正好刺中了它主人的心窝
二、关于托尔斯泰的“眼睛”和“幸福”
这对眼睛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把每 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所有的浅薄的信条撕烂。
这对眼睛是寒光四射的匕首,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 它主人的心窝 。
• 后来他在《忏悔录》中写道:“那时候 我相信绿杖上面写的:应当消灭人世间 的一切罪恶,赐给人类最大的幸福。现 在,我仍然相信有这么一个真理。”
二、关于托尔斯泰的“眼睛”和“幸福”
1、文章中作者将托尔斯泰的这份信仰、这种追求、这股
使命感,蕴藏在托尔斯泰身上的哪个部位了?
眼睛
2.为这“这对眼睛”,作者茨威格极尽奢华地来描绘它,让它 眸光四射。
自由朗读这一句,揣摩一下这句话的重音应该加在哪几个字 上更有利于传达出托尔斯泰的感情?
其实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我们不妨在这句话前加一个适当的感叹词,比如 “唉”、“哼”、“呵呵”……
你会选择什么感叹词?你想通过这个感叹词读出怎样的语气呢?试着读一读。
一、关于托尔斯泰的“丑”和“幸福”
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 福吗?
一声“唉”里,满是灰心丧气式的失望甚至绝望;
一个“哼”里溢满金刚怒目式的愤慨;
一句“呵呵”,是风轻云淡式的自嘲。
一、关于托尔斯泰的“丑”和“幸福”
2.托尔斯泰为什么会如此绝望、质疑、嘲弄自己的人生和幸福呢?

一起走近托尔斯泰那极致的“丑”,品读14小节。
要求:可以从语段中选择个别你最想分享的 字、词、修辞或是写法来谈谈托尔斯泰的颜 值,在书旁写下你的理解。

8_《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2张PPT)

8_《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32张PPT)
这句话是对上文外貌描写的总结与升华。揭示出托 尔斯泰虽出身贵族,却心系民众,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 已经与俄国人民融为一体,是俄国人民的代表。揭示出 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 泰的喜爱与敬佩。
第5自然段: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赏析下面这句话: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 富裕的犹太家庭。
【代表作】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 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大师》 《罗曼·罗兰》等。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俄国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 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 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等。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 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比喻、夸张
生动形象写出托 尔斯泰给人留下 的印象总是失调、 崎岖、平庸,甚 至粗鄙。
第3自然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 写其面容表情。
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间那种 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对比,突出托尔斯泰面容“丑陋 可憎”,给读者留下深刻影响。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 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 生活。
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 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 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
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 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
第6自然段: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 来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22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22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斯蒂芬·茨威格
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 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翻 译作品。著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 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 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 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 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 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 忘返的人和事。
探寻背景
本文节选自《托尔斯泰》。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 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 拜访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他领会到托尔斯泰的出类 拔萃,也领会到托尔斯泰超越自身、超越人类一切平庸的 伟大,并将其坟墓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回国后, 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其一即为《托尔斯泰》。
小结
文章通过展现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 示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表达作者对他的崇 敬赞美之情。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住人物外貌描 写的方法,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
他的一生,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 作中度过的。他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 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 《哥萨克》《忏悔录》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 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 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 他实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 国革命的镜子”。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卜伦称他是“从文艺 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
读一读
基础梳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列夫托尔斯泰》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列夫托尔斯泰》优秀课件(共38张PPT)

5.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 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6.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 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对托尔斯泰的一些评价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
——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陀思妥耶夫斯基
关于墓志铭
------人生最后的休止符
卢梭: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这些比喻和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 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 产生无尽的联想,突出托翁的面部给人的总体
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糙的特 点。
这一部分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那两 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 么作用?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 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作用: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 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 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 高贵。
第二部分4个自然段各写什么?
• 第6段,写托尔斯泰____犀_利__的_目__光。 • 第7段,写托尔斯泰__眼_睛__里__蕴_藏__的__丰_富__的_感情 • 第8段,写托尔斯泰___眼__睛_的__威_力_。
• 第3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__面___部_特征,重点 描写_____表__情。
• 第4段,写托尔斯泰__是__俄__国__普__通__大_众__的__一__员。
• 第5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_______________ 。令拜访者失望
刻画外貌特征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找出来并说说作用。
①描写眉毛:

第8课《列夫 托尔斯泰》课件(共44张PPT)

第8课《列夫 托尔斯泰》课件(共44张PPT)

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进行了独到细致 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 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 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了 相反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尤其是眼睛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文是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 篇的一节。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力透纸背 又妙趣横生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肖像,既展示了他独 特的外貌特征,又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还表达 了作者对他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2.第 二部分( 6-9 段 )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 尔斯泰的眼睛的?
①写犀利的目光; ②写眼睛里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③写眼睛的威力; ④赞美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整体归纳探究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 至丑陋的外貌,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觉 到这位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这对塑 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托尔斯泰》(《三作家》,安 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王雪飞译。有改动。 题目是编者加的。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 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 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到托尔 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其一即为《列夫·托尔斯泰》。
描写鼻子: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 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作用:形象逼真,使特征更加 鲜明,不仅使“画面”气韵生 动,而且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2.第2段中为何用“低矮的陋屋”来比 喻外貌?
把托尔斯泰的脸孔比作“低矮的陋 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长相的粗 劣。
3.第3段中为什么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列夫.托尔斯泰》ppt课件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 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 有十字架。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 “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 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上面开满 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 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 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托尔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贫民化”:持斋吃素,从 事体力劳动,耕地,挑水浇菜。索菲亚则独自经营着家族生 意。托尔斯泰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 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气愤不已的索菲亚让 他签约把所有图书的版税转到自己名下,以防寡欢,他秘密离家出走, 打算在妹妹家找一个安身之处。途中,托尔斯泰患了严重 的感冒。他的出走引起了媒体的轰动,几天后当他在一个 火车站出现时,记者、一大群人和他妻子蜂拥而至。因为 健康原因,托尔斯泰拒绝回家。随着肺炎的加重,1910年 11月20日,他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
皮肤 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 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 宽宽的、_两__孔__朝__天__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 打塌了的样子
耳朵 两只_难__看__的招风耳
脸颊 凹陷 嘴唇 两片厚厚的嘴唇
聚焦“肖像画”
表情 忧郁、愚钝、压抑。 长相 长相平平、普通。
身材 矮小敦实。
作用
一是说明他是俄国人民中的普通一员,与人 发同呼吸共命运;二是为了反衬他灵魂的高 贵和眼睛的精美绝伦。
主旨归纳
这篇人物小传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 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了 他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他灵魂的高贵不 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他的仰慕、崇敬之情。
拓展延伸
托尔斯泰和妻子的结合是文学史上最糟糕的婚姻之一, 尽管两人当初一见钟情,索菲亚对他的创作也提供了重要帮 助,但托尔斯泰的婚姻远说不上幸福美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 刚刀切开了玻璃” (第6段)
仔细揣摩下列描写托尔斯泰眼睛语句 的含意。
品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 味 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语 比喻,暗示托尔斯泰对时代的观察与认识十分
深刻。
言 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夸张, 赞美了托尔斯泰能将世间万物尽收眼 底的全方位观察力,并在作品中展现了社会的 各个层面。
后4个自然段各写什么?
6. 犀利的目光。 7.眼睛里蕴藏的丰富的感情。 8.眼睛的威力。 9.赞美他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
的“不幸”。
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托尔斯泰
眼睛 的______。
为什么重点写他的 眼睛?找出相关语句理 解其含义。
这一部分为什么大肆铺排着 力表现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 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 来。
陀思妥耶夫斯基。
目的是什么?
突出托尔斯泰长得丑
还有类似能起到相同效果的描写吗?
还写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 见到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 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
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侧面描写
概括他面部轮廓 的总体特征。
多毛,
浓密的胡须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
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突出了托尔斯泰外表 的 平庸甚至丑陋 特点。
走近这位磨难 中造就的伟人,去 探访他深邃而丰富 的内心世界。
概括每个自然段的 内容,并理清结构层次。
理清思路
刻画外貌 失调、崎岖、平庸

列 (1-5) 甚至粗鄙



·





斯 泰
描写眼睛 透过托尔斯泰非同寻
层 深
(6-9) 常的眼睛表现其深邃 入
的精神世界
学习第1-5自然段
阅读1-5自然段,归纳一下,每个自然段各写 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些特征?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来刻画他的外貌?
你知道世间最美的 坟墓是谁的坟墓吗?那 你猜猜世间最美的坟墓 会是怎样的呢?
世间最美的坟墓——托尔斯泰墓
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 “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 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 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分析理解肖像描写及所用的比喻、 夸张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效果
器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
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
庄重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
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 “广”,南北长度为“袤”。
头发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 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 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 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 发”。
鼻子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 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 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 的样子”。
其它外貌
脸庞 额头 皮肤 耳朵 嘴唇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 的胡须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第1段)
作用: 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
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 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 灵魂的高贵。
须发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
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 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 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3、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和人生 追求
斯蒂芬·茨威格(1881— 1942),奥地利文学家。小说、 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特写, 各种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他的 写作成就以小说和文学传记见著。 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他为著名文学和历史人物所作的 评论和传记,使他享有很高的声誉。
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 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 《三位大师》和《罗曼·罗兰》等, 小说《焦躁的心》《象棋的故事》 《一颗心的沦亡》《一个女人一生 中的二十四小时》等。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除 了比喻外,还大量运用了 夸张的 修辞手法。(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 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 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这一部分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 了那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 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 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髭(zī)嘴上边的胡子。 鬈(quán)弯曲的头发 。 髯(rán)两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 。 鬓(bìn)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 鬃(zōng)一般指马、猪等畜类颈上的长毛。 髻(jì)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 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 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 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 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 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 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 小说《童年》(1855)、《少 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 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 “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 心理分析的特色。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 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 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 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2月22日,目睹 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疯狂肆虐而无能为力,在孤寂 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以一个弱者的 绝望与悲愤,向那人间的罪恶不义发出了无声的控
诉和抗议。
了解托尔斯泰本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9世纪末20世 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 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 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 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 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 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 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 一流”的作品。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含 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 ,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 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眼睛(目光)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第7段)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 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 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第8段)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马克·吐温)
列夫·托尔斯泰简历
列夫·托尔斯泰(1828~ 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 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 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 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 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 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 制的尝试。 1851~1854年 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 写作。
前5个自然段各写什么?
l.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 2.他的面部轮廓、结构。 3.他的面容、表情。 4.他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5.他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①托尔斯泰须发特点——浓密
正 面
②托尔斯泰面部轮廓——平庸
③托尔斯泰面部表情——阴沉
平 庸 普
侧 ④托尔斯泰长相特点——平常 通
面 ⑤托尔斯泰的外貌与人们心目
托尔斯泰生活的庄园
托尔斯泰的书房
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 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 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 的过程。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 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 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 人生旅程。
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森林中,坟 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称之 为“世界最美丽的坟墓”。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 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第2段)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 村舍外墙那样粗糙。(第2段)
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 的招风耳。(第2段)
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第2段)
这些词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极其粗俗鄙 陋,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便这样评价 人家的,那怎么能用来形容一个大文豪呢? 是不是不太恰当?而且茨威格似乎还想把 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不良印象无限度地加深, 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比如说他提到了 另外一个俄国人——
“匕首”指什么?“主人”指谁?
匕首——托尔斯泰的眼睛
主人——社会、生活、人(作品所反映的 对象)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敏锐犀利, 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甚至引 起统治当局的恐慌.
茨威格比较偏爱托尔斯泰的眼睛。描 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彩上是 不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
前面是贬斥,是充满了 憎恶的;描写眼睛,是 充满赞美和喜爱的。
比喻、夸张:再次突出托尔斯泰胡须浓密的特 点。
面部轮廓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不是由古
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比喻:用粗制滥造的小屋比喻脸部轮廓,生动 地描写出托尔斯泰脸孔的粗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