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理论
语 言 学 概 论(汉语文学、对外汉语)
![语 言 学 概 论(汉语文学、对外汉语)](https://img.taocdn.com/s3/m/014aa23b580216fc700afdc8.png)
“四呼”
撮口呼 以[y]为韵头或韵腹的 开口呼 以[a、o、]等为韵腹的
三、词音和印欧系语言的音节结构
汉语: 一个字 一个音节 一个概念 英语:一个词 n 个音节 一个概念 (一)、 音节结构缺乏封闭性的特点: 1、同一个音素在意义相关的一组词中由于语素组合的 差异,它归属哪一个音节,可能是不同的。 2、音节由于失去意义的制约,元音的核心作用就有可 能打破原来的音节界限,进行新的组配。 (二)、音节界限的移动使音素容易保留自己的个性,在 音流中要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三)、重音是音节间强弱对比的差异,不是音节本身必 须具有的的特征。
一、 字义是对现实现象的一种摹写
字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 概念性的语汇意义 将现实现象转化为语言的“码”而产生的意义。 “现实现象”的广义性。(包括语言所要表达的一切)。 关联 反映 音 义 现实现象 I I (音义之间互相关联,彼此 符号 依存;义是对现实现实现象反 I 映;现实现象与音没有直接联 指称 系,义是联系二者的桥梁。
第二节 印欧语系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词与句
一、 印欧语语法的结构单位 1、 句子、词组、词、语素 The old farmer kills the duckling 这 位 老 农 民 宰 杀 这 只 小
2、印欧语语法结构单位的性质和特点
(
鸭
1)、句子:音义结合的最大语法单位,交流思想的最小 最基本的表述单位 a 、‘完整’的意思 b、特定的语调 c、 ‘主语——谓语’一致的结构
第一节 语音的一般常识
2. 语音的社会属性
第二节 音素:元音和辅音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人类语音根据其发音特点分为元音音素,辅音音素 本质区别:元音音素声带振动,其他发音部位无阻碍 辅音音素声带不振动,必有某部位受阻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语言学1-3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语言学1-3](https://img.taocdn.com/s3/m/0bb6a5d7a0116c175f0e48c3.png)
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视频讲解]1.1复习笔记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和说话1.语言的有限性和无限性(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都属于语言现象,语言现象是无穷尽的。
(2)但是,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
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
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2.语言和说话的区别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
(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语总是具体的,在发音、词语选择、句子形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个人特点的。
而每个人说话或听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却是具有一般性的,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的。
(2)语言是能够生成话语的符号系统,而具体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
(3)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所以,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
(二)语言与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能。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语言符号的性质(1)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有其自然属性的优势。
(2)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这首先涉及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涉及语言符号意义的概括性。
①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心理现实则是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
从语言学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
![从语言学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d5088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5.png)
从语言学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第一章:引言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这种趋势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方面,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启示。
第二章:语言教学法语言教学法是语言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采用合适的语言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要采用“输出假设”教学法。
这种方法认为只有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语言,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课堂上的语言输出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说话练习、角色扮演等。
其次,要注重语言的应用环境。
汉语学习者必须学会在实际环境下应用汉语才能获得成功。
教师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如实地考察、访谈和观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
第三章: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现象的学科,帮助我们了解同一种语言不同地区之间的语音差异,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汉语语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汉语的声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许多汉语学习者都会因为声调不准确而导致交流困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汉语的声调,在练习中注重流畅和准确,例如可以让学生跟读练习和口语对话。
第四章: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者需要注重帮助学生大量积累汉语词汇。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词汇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汉语有着独特的词汇结构,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有很大差异。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词汇分组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汉语词汇。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互动式教育软件和游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言中句子和词的结构,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语法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语语法结构复杂,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语法结构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https://img.taocdn.com/s3/m/ee155c1f941ea76e59fa04d6.png)
(四)心理学。心理学是对外汉语教 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首先,心理学是研究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和发 展智能的心理规律和心理机制的科学。
其次,要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要分析第一语 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过程,研究儿童习得 母语和成人学习、习得第二语言的不同特点,这样 的研究离不开心理学的
内容
所谓学科建设体系,包括有关学科理论的 各个方面和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及学科 发展和建设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它由学科理 论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学科应用理论和学 科发展建设四个部分组成。
1、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理论基础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赖以 形成的基础,这是由对外汉语教学的跨学科性决定 的。主要包括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 化学。学科理论基础研究的发展是对外汉语教学可 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学科理论体系的概念
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问题,是第二 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第二语 言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问题,学界的看法不 尽相同,下面我们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进行 介绍。
(一)国内学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 科理论体系的认识
(三)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异同
异:观察角度不同,国内学者着眼学科理论体系 本身,理论色彩浓,工作流程色彩淡。国外学 者着眼教学过程,理论色彩淡,工作流程色彩 浓。
同:1、理论研究和理论体系的构建,着眼于教学 实际,紧密结合并服务于教学实践的需求,解 决教学过程中的理论问题。 2、强调不同层次上的理论“转化”,强调理 论家、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分工”。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
理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概说 (一)学科基本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核心 1、学科基本理论是学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学科存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2afaedc49649b6648d74733.png)
语言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
教学原则的基本性质及教学原则的层次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总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教学过程上看,从教学关系上看,从内外因
上看,从教学原则上
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原则:把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确立为对外
汉语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的核心,并把这一原则确立为对外汉语教学的 总原则之一,这是教学原则对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最高体现 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所谓的结构、功能和文 化的具体所指究竟为何,还有分析,“三结合”如何结合同样有不同的 看法,对功能和文化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三结合”在教学中究竟体现 在哪些方面,如何来体现
核心是学科基本理论,外联(联系学科的理论基
础如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内导(指导学科的 应用研究如教材编写研究、测试研究等)
学科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
两面向: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面向中 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
三结合:结合国外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的理
论和实践,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两个根本问题 “教什么”和“怎么教”,结合中国的教育传 统和教学方法
际文化;知识文化的教学则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具体的培养目 标来决定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 与展望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初创阶段,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 学,典型教材是由北大中国语文专修班于1958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 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
语言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https://img.taocdn.com/s3/m/ac7fe60f76a20029bc642dd9.png)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一)学科语言理论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普通语言学及其 分支学科理论研究。普通语言学及其 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必须和第二语言教 学实践相结合,只有服务于第二语言 教学的需要,才能成为第二语言教学 的学科语言理论。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言学研 ❖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是究汉。语,汉语的结构规律、
❖ 有关学科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的调查、研究主要依 托于学科应用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应用研究所 反映出的问题,反过来,学科发展建设方面的进 步也能够促进学科应用理论的研究。
❖ 吕必松:基础理论、教学理论 ❖ 吕必松: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法 ❖ 崔永华:支撑理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 ❖ 刘 珣:基础理论、学科理论、教育实践
中位教学原则:亚原则或分原则,是部分教学工作 或部分教学活动应当遵守的教学原则,其适用范 围是局部性的。如课堂教学原则、课型教学原则、 课程设置原则等。
下位教学原则:微原则或单原则,是某一项教学工 作或某一教学环节应当遵守的教学原则,其适用 范围是单一性的。如课堂练习机会均等的原则、 作业及时批改及时返还的原则等。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第二,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第三,以结构、功能语言教学服务。
中国的对外3汉、语中教学国是传在中统国的教传学统文观化和传统的
教育思想中进行的,中国的教师有着浓厚的中华 文化底蕴和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学对象是 以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观念很不相同的文化 传统和教育观念为背景的。在这种情况下,既不 能完全照搬中国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也不能一 概否认之,而应该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研究中国 的传统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原则和教学方 法,从中做出取舍和调整。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教 育思想的合理成分,又不至于对学生学习造成障 碍。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95664b35f0e7cd1842536ee.png)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理论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语言学从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观的角度,给语言教学的宏观指导,影响到对语言教学的性质、目标、原则和方法的认识,从而成为不同教学法流派的基础。
具体语言学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语言规律的揭示,从微观上给语言教学以启示,不仅影响到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影响到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等各个教学活动环节。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如对比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对对外汉语教学都有重大影响。
一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P67)➢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符号是用来代替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语言的物质形式是声音,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集合体。
➢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语言中的音和义的关系也是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
语言符号一经社会“约定”,就有强制性,社会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变更。
语言系统又是分层次的结构,由作为备用单位,用来构成符号形式的音位和作为使用单位的音译结合的符号——语素及符号序列——词、句子等层次构成,这就形成了语言大系统下面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分支系统。
以语义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
语言系统依照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关系来组织和运作。
➢启示:A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
掌握音义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
B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分支系统。
如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
C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语言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P67)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的言语的区分,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常常指作为社会惯例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个人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即运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手段组成具体的话语。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e16e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6.png)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 概述认知语言学是一种以人类与语言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领域。
该理论主张语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认为语言处理中涉及到很多的认知机制,例如:语音认知、语音识别、语法转化、语义理解等。
它以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结合为基础,旨在解释语言的性质、结构和使用。
对外汉语教学是教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育。
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汉语,以便有效地运用汉语与中国人沟通。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和使用汉语。
2.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2.1 其中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理论关注的是语言现象。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语言现象:•拼音的教学和音素的学习•语法结构和句子解析•词汇的记忆和使用•语篇的理解和运用理解这些语言现象是学生成功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基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语言现象,并将其应用于沟通。
2.2 教学方法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帮助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佳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汉语:•注意力: 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汉语的语音、语调和字母上。
•线性结构: 在教学句子结构和解析方面,要告诉学生语言的线性结构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在教授新的汉语词汇时,要确保学生记住关键词和意义并能够正确使用。
•上下文: 在教授语篇和口语表达时,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上下文,并将其应用于相关场景。
2.3 具体教学实践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帮助改善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
以下是具体的使用案例:•教学辅助工具: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发音和语调。
•语法分析工具:使用语法分析工具来展示汉语的基本句型和句式,以便学生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
•词义解释:要确保学生了解关键词汇的含义,并且使用正确的汉语词汇来表达自己。
•讨论小组:在课堂上建立小组讨论问题和解决实际语言难题,以帮助学生更佳理解和应用汉语。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语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语](https://img.taocdn.com/s3/m/9e848dcbcaaedd3383c4d3ae.png)
第2章语音和语音学[视频讲解]2.1 复习笔记一、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语音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去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
1.语音学研究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2.音系学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
(1)语音学语音的自然属性还可以再细分为不同的方面。
语音有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生理一一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由语音学的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分别加以研究。
语音学中最基本的是发音原理,这是学习和研究语言的人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2)音系学各种语言使用哪些材料,如何使用,这是音系学研究的内容。
学习音系学的知识,能使我们了解一个语言中哪些音是必须区别的,不同的音的出现条件是什么,它们的组合规律是什么,节律和语调又有哪些主要的特点,掌握语音在不同语言中的作用和组织方式。
3.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关系音系学和语音学是有各自独立研究领域又彼此有交叉的两个学科。
(1)音系学与语音学相对独立①音系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属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②语音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自身的自然属性或听觉反映,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是间接联系。
(2)音系学和语音学的研究彼此无法截然分开①音系学研究的就是有自然属性的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这自然就需要先搞清楚语音的自然属性;②语音学研究的是语言中的声音和发出语言时的肌体动作,而不是自然界的声音或与语言无关的肢体动作,这就必然要在研究中关注语音自然属性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
(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1.语音单位与音系单位的比较(1)最小的语音单位和最小的音系单位都是从成串的话语中切分、归纳出来的。
(2)语音单位和音系单位有本质性的区别:①语音单位是针对所有人类语言来说的②音系单位是针对某一具体语言来说的。
第一次课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第一次课对外汉语教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d684226ccbff121dd3683d4.png)
1984年,教育部委托北京语言学院研制汉语水平考试 (HSK),1990年。HSK通过鉴定,并正式实施。2002年, 中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委托南京师范大学研制HSK (少儿)、北京大学研制HSK(商务)、首都师范大学研制 HSK(文秘)、上海师范大学研制HSK(旅游)。自考试 实施至今,HSK在世界上37个国家设立了154个考点,共有 40余万人参加了考试。 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 上海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4所大学开设了第一批对外 汉语教学专业。现全国有62所高等院校开设有对外汉语教学 本科专业,每年招生近4000人。
(三)语言教学的原则
①正确处理语言要素的传授与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 关系,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语言进行 交际的能力原则。 ②正确处理语言的形式结构教学与语义结构教学的关系,语 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原则。 ③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语言知识与言语要素的关系,结构— 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④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加强 重复,螺旋式提高的原则。 ⑤强化学习环境,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 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 造性原则。
③探索阶段(70’s初—80’s初) a. 对实践性的原则再认识。 b. 打破旧的、脱离实际的科学系统,代之以符合实践性原则的 新的科学系统。 c. 引入了情境教学,提出“听说领先”,形成“以听说法为主, 结构为纲,兼顾传统方法”的综合教学法。 具体措施: a. 试验分课型,听说、读写分开。 b. 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阅读,改名为“综合技能课”。 1980年《基础汉语课本》 以常用句型为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层次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e20c321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2.png)
分为三个层次:学科支撑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学科应用理论。
1、学科支撑理论:
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文化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2、学科基础理论:是指导学科教学和研究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汉语语言学理论
学科方法论学科发展史第
3、学科应用理论:是直接指导学科教学实践的理论,是学科理论的核心部分。
(1)总体设计理论: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目标、内容、途径、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相互衔接、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2)教材编写理论是关于教材编写的原则、类型、过程、方法的理论
(3)课堂教学理论:探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的规律、性质、目标、原则、结构、程序、方法、技巧以及它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地位等
(4)语言测试理论:涉及测试的功能、种类,测试标准的制定、考试设计、试题设计、考试实施、成绩统计以及效度、等值等基本问题。
(5)教学管理理论:根据教育规律、语言习得规律探讨适合语言教学的管理规律和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18ba897f5335a8103d22090.png)
言学学科)区别开来。在所有这些方面,其他理论
都无法代替。因此,只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
教学理论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本体理
论。整理课件Fra bibliotek*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理论的 发展
1、 20世纪50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基础 的建立
整理课件
周祖谟《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1953 邓懿《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遇到的困难问题》1955 王学作、柯炳生《试论对留学生讲授汉语的几个基本问
整理课件
C 关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教学的试验。 1975年,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的教学试验:
头两周利用汉语拼音教发音和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基 本上不教汉字。然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每天上四 节课,头两节教听说,后两节教读写。读写课教汉字认 读、书写、朗读和阅读,后期教写作。增加构字法和构 词法的教学以及阅读速度的训练。听说课结合语音、词 汇、语法教学进行听说训练,突出听力训练。前期不出 现新汉字,只出现读写课中学过的汉字,读写课没有学 过的汉字用汉语拼音代替。两三个月后逐步过渡到听说 课本也全部用汉字。
整理课件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修改,最后形成了下列课程和 教材
体系:
课型名称 周课时
教材
精读
10
初级汉语课本(1988,共3册)
听力理解
4
汉字读写(第一 5 学期) 阅读理解(第二 5 学期)
初级汉语课本.听力练习(1986,共3 册) 初级汉语课本.汉字读写练习(19861987,共2册) 初级汉语课本.阅读理解(1989,1册)
1984年在北京语言学院成立了语言教学研究所, 出版了《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1985)和《现 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语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视频讲解】语](https://img.taocdn.com/s3/m/0f46a03c6bec0975f465e2a8.png)
第7章语言的类型分类和谱系分类7.1 复习笔记一、类型分类(形态分类)(一)语言的类型分类1.含义语言的类型分类,又称作语言的形态分类,是根据句子和词的构造,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来对世界上的语言所进行的分类。
2.分类结果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多式综合语)四种类型。
(二)语言的四种类型1.孤立语(1)含义孤立语,又称“词根语”、“根词语”,根词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词在句中的作用,通过语序和辅助词来表示。
熟语根词语的有汉语、壮语、苗语、越南语、缅甸语和马来语等。
(2)特点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型变化,不用词内部形态的变化来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和其他语法作用,而是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和其他语法作用,所以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2.粘着语(1)含义黏着语是指主要靠词缀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语言,土耳其语、日语、韩语都属于粘着语。
(2)特点①粘着语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构形形态)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形语素。
②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结合并不紧密,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
3.屈折语(1)含义屈折语是根据语言的形态特征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型之一,是指词的语法意义通过词本身的屈折变化或附加成分来表示的一类语言。
印欧语系诸语言,如俄语、德语、英语、法语等以及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都属此种类型的语言。
(2)特点①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如,俄语、德语等。
②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即构形形态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而这些语法意义也可以用别的变词语素来表示。
③屈折语的词根和词尾结合得很紧密,脱离词尾这种变词语素,词根一般不能独立存在。
4.复综语(1)含义复综语是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又称编插语、复综语、相抱语、抱合语、嵌合语、嵌复语、多重综合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1)语言能力——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 )语言能力——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首先提出了"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首先提出了"语言 能力" 能力"的概念.其含义是,人类先天具有的,受遗传因 素决定的掌握语言规则的能力.
我们这里所说的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掌握语言知识 的能力.语言知识可以分为语言要素与语用规则. 的能力.语言知识可以分为语言要素与语用规则. 语言能力即掌握语言要素的能力和掌握语用规则 语言能力即掌握语言要素的能力和掌握语用规则 的能力,这是一种内在的能力. 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汉字). 语用规则:语言使用的规则.即根据一定的语境 对谈话内容,言语的语音形式,词汇,句式以及 应对方式等进行选择的规则.
(5)表达个人功能:表达个人的情感,个性, 内心反应,引起他人的共鸣.即" 内心反应,引起他人的共鸣.即" 我喜 欢… …" (6)启发功能:用语言询问,借以引起回答, 以认识周围的世界.即" 以认识周围的世界.即" 告诉我为什 么… …" (7)想象功能:用语言创造儿童自己想象中 的世界,进行文学创作, 的世界,进行文学创作,达到娱乐的目的. 哈里迪将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三种:
④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在不同语言中有所反映,要 想学好目的语,就要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 维方式.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 进行思维的能力.要正确处理目的语与学生母 进行思维的能力.要正确处理目的语与学生母 语的关系. 语的关系.
⑤
语言是一种完整的系统
按组合和聚合关系运作.语音,词汇,语法, 文字系统和语用规则的教学都很重要,不能偏 废,只能在某些阶段中有所侧重.
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关系
形式是句子的表面结构,功能是表达人们做事的 意愿.一种语言形式的功能随着不同的情景而发 生变化,即一个句子在不同的情景中有可能具有 生变化,即一个句子在不同的情景中有可能具有 不同的功能.如: 不同的功能.如: 情景1 情景1 A:东西都准备好了. B:照相机呢? A :在旅行包里. 情景2 情景2 A:东西都准备好了. B:照相机呢? A :我们最好还是带上一个.
同样,一种功能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 达.比如有许多句型(疑问句,祈使句,陈 述句)都表示同一种功能,只是讲话者的身 份,场合以及其他情况不同罢了.下面的句 子都表示 "向对方借火": 向对方借火" 陈述自己的需要:I 陈述自己的需要:I need a match. 使用祈使句:Give 使用祈使句:Give me a match. 含祈使语气的问句:Could 含祈使语气的问句:Could you have a match? match? 直接请求:May 直接请求:May I have a match? match? 使用疑问句:Do 使用疑问句:Do you have a match? match? 暗示:The 暗示:The matches are all gone,I see. gone,
⑥
语言具有创造性(生成性)
可以用有限的语言要素和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 意义的语言形式,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 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个一个的句子,而是规 则.
⑦
语言是客观世界与人们主观条件相结 合的产物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人的天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人的天生的语言能力 来自于人类独特的发音,听辨音的器官以 及人类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语言又 是人类社会交际活动的产物.因此教学中 既要重视对学生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的开 发和利用,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比较 发和利用,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比较 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 语言输入.布置交际任务, 语言输入.布置交际任务,让学生参与教 学活动. 学活动.
5)意念—— 功能作用的对象,即说话人要表 5)意念 达的客观事物及其在大脑中的反映,包括: 普通意念:数量,时间,空间,形状,方式, 工具,程度,频率,比较,场所等范畴. 特殊意念:是由话题直接决定的词汇项目,即 各类词汇. "哪儿有书店?" 哪儿有书店?" 在一定的情境中,功能与特殊意念就构成了一 个个的交际活动.
2)功能的定义(李泉1996):功能是利 功能的定义(李泉1996):功能是利
用特定的语言形式或手段来完成特定 的交际目的或表述需要.
韩礼德(哈里迪Halliday 1967)对儿童在发 1967)对儿童在发 展语言时获得的语言功能进行了分类:
(1)工具功能:用语言达到自己的愿望和要 求,获得物品与服务.即" 我要… …" 求,获得物品与服务.即" 我要… (2)控制功能(调节):用语言支配,控制 别人的行为.即" 你做… 别人的行为.即" 你做… …" (3)信息功能(表征):用语言传递信息. 即" 我告诉你… …" 我告诉你… (4)互动功能(交往):用语言与他人保持 良好的关系,维持社交.即" 我俩… 良好的关系,维持社交.即" 我俩… …"
(1)言语行为说:"功能是言语行为,也就是用语 )言语行为说:" 言做什么.如问候,拒绝,邀请,道歉等(盛炎 1990) 1990)"功能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和达 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所进行的一个个言语行为." 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所进行的一个个言语行为." (杨寄洲1993) (杨寄洲1993) (2)语言作用说:"所谓功能,也就是语言的作用, )语言作用说:" 用语言来表达什么思想".(吕必松1987) 用语言来表达什么思想".(吕必松1987) (3)交际目的说:"功能指的是交际的目的". )交际目的说:"功能指的是交际的目的" "任何交际都是为了一个或几个目的而进行的". 任何交际都是为了一个或几个目的而进行的" (张占一1989) (张占一1989)
以下是常出现在语言教科书里的功能 项目:
问候,告辞,邀请,接待 祝贺,赞扬,劝诱,讨好,夸张 打扰 ,插话 请求 撒谎,闪烁其辞,改换话题 批评,责备,嘲笑,侮辱,威胁,警告 埋怨,指控,拒绝
诅咒,否认 同意,不同意,争论 劝说,坚持,建议,提醒,主张,断言 报告,评价,评论 命令,要求 询问,探究 同情,安慰 致谢,致歉,请求原谅
2)语言交际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 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戴尔 海姆斯(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D H Hymes)第 戴尔· Hymes)第 一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的语法是否正确. ②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在心理上是否可以被接受. ③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在具体的情境中是否得体. ④ 能否判断一个语言形式的使用频率,是否常用. 社会语言学家更注重研究" 社会语言学家更注重研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为 了什么目的,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并得到了什么结 果".
观念功能:表达主观和客观的经验. 交际功能: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 话语功能:使语言的组成部分连贯衔接.
3)功能的分类:
(1)表意功能:表示想对方传递某种信息. 如介绍,更正,传闻,告别,请求,转达, 询问,建议,通知,进一步说明等 (2)表态功能:表达对对方或自己说话内容 的态度或语气.如肯定,否定,推测,怀 疑,劝阻,强调,辩解,可能/不可能/ 疑,劝阻,强调,辩解,可能/不可能/愿 意/不愿意等 (3)表情功能:表达对客观事物或对方的某 种感情.如问候,赞扬,祝贺,失望,同 情,喜欢/不喜欢,有兴趣/ 情,喜欢/不喜欢,有兴趣/无兴趣等
以声音表示意义,教学要音义结合.语言在本 质上是口头的,教学首先要着眼于口语.学习 语音要密切结合语义,没有语义的声音在语言 学上毫无意义.
③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交际工具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语言交际分为 理解和表达两种双向的言语活动,言语活动的 能力要靠训练来获得.言语的正确性和得体性 能力要靠训练来获得.言语的正确性和得体性 都非常重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我 都非常重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我 们的教学目的.
一,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核心 性的基础理论
1.语言的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①
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
教学要从言语入手,语言是一个抽象的系统, 言语是这个抽象系统的表现形式.语言和言语 的关系就像人和张三李四的关系.只有通过言 语才能认识和掌握语言,因此教学要从言语活 动入手,而不能从语言规则入手.
②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
4,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⑴言语行为理论 语言与行为有密切的关系,50年代末英国哲 语言与行为有密切的关系,50年代末英国哲 学家奥斯汀(J. Austin)提出"言语行为" 学家奥斯汀(J. Austin)提出"言语行为" 理论(speech 理论(speech act theory).他指出语言不仅 theory).他指出语言不仅 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 而且人们说出的话语也是一种行为. ⑵言语行为分类 奥斯汀认为人们所说出的话语能同时进行 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 行为.
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语言形式,也要讲语言在具 体环境中的功能.缺乏形式的正确性,说话会错误 百出,不懂语言功能,则只会造句而不能交际.
4)功能大纲:
语言是民族的,是有个性的,功能却是全人类 的普遍性,因此,不同语言的教学可以有相同的功 能大纲.功能是有系统的,功能大纲就是对功能系 统调查,研究成果的体现.韩礼德的语言功能模型 被认为是对语言功能的最好描述. 范埃克和亚历山大细化了韩礼德的功能分类, 埃克和亚历山大细化了韩礼德的功能分类, 得到了近70个不同的功能项目. 得到了近70个不同的功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