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知识点及例题(详细)
(完整word版)运动学知识点及例题(详细)讲解(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一:运动的描述1.质点(1)定义: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把物体看作有质量的点)(2)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质点是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可能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但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假定它是静止的。
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④比较两物体运动时,要选同一参考系。
3.位置、位移和路程(1)位置是空间某个点,在x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是矢量,在x轴上是有向线段,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与路径无关。
(3)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不能说位移等于路程,因为一个矢量和一个标量不能比较。
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CB B(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学问题是力学局部的根底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根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假设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那么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那么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精编!)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归纳》
运动学知识点归纳(必修一第一、二章)【考试说明】【知识网络】【考试说明解读】1.参考系*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2.质点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①物体只作平动时;*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sv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公式V =(V 0+V t )/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运动学(二)
物理竞赛运动学讲座(二)(慈溪中学叶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一)知识点点拨(1)力的独立性原理:各分力作用互不影响,单独起作用。
(2)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分运动之间互不影响,彼此之间满足自己的运动规律(3)力的合成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方法有正交分解,解直角三角形等(4)运动的合成分解:矢量合成分解的规律方法适用A.位移的合成分解 B.速度的合成分解 C.加速度的合成分解参考系的转换:动参考系,静参考系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静参考系统(通常指固定于地面的参考系)的运动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静参考系的运动(5)位移合成定理:S A对地=S A对B+S B对地速度合成定理:V绝对=V相对+V牵连加速度合成定理:a绝对=a相对+a牵连(二)典型例题(1)火车在雨中以30m/s的速度向南行驶,雨滴被风吹向南方,在地球上静止的观察者测得雨滴的径迹与竖直方向成21。
角,而坐在火车里乘客看到雨滴的径迹恰好竖直方向。
求解雨滴相对于地的运动。
提示:矢量关系入图答案:83.7m/s(2)某人手拿一只停表,上了一次固定楼梯,又以不同方式上了两趟自动扶梯,为什么他可以根据测得的数据来计算自动扶梯的台阶数?提示:V人对梯=n1/t1V梯对地=n/t2V人对地=n/t3V人对地= V人对梯+ V梯对地答案:n=t2t3n1/(t2-t3)t1(3)某人驾船从河岸A 处出发横渡,如果使船头保持跟河岸垂直的方向航行,则经10min 后到达正对岸下游120m 的C 处,如果他使船逆向上游,保持跟河岸成а角的方向航行,则经过12.5min 恰好到达正对岸的B 处,求河的宽度。
提示:120=V 水*600D=V 船*600答案:200m(4)一船在河的正中航行,河宽l=100m ,流速u=5m/s ,并在距船s=150m 的下游形成瀑布,为了使小船靠岸时,不至于被冲进瀑布中,船对水的最小速度为多少?提示:如图船航行答案:1.58m/s(三)同步练习1.一辆汽车的正面玻璃一次安装成与水平方向倾斜角为β1=30°,另一次安装成倾角为β2=15°。
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点
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点一、引言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而不涉及引起运动的力。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运动学的概念为学生提供了描述和分析物体运动的基础工具。
本文将概述高中物理运动学的主要知识点。
二、基本概念1. 距离与位移- 距离是物体运动的总路径长度。
- 位移是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和方向。
2. 速度- 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率。
- 瞬时速度是在某一特定时刻的速度。
3. 加速度-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 它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
三、运动学方程1. 匀速直线运动- 公式:\( s = ut + \frac{1}{2}at^2 \)- 其中,\( s \)是位移,\( u \)是初始速度,\( a \)是加速度,\( t \)是时间。
2. 匀加速直线运动- 公式:\( s = ut + \frac{1}{2}at^2 \)- 与匀速直线运动相同,但加速度 \( a \) 是一个非零常数。
3. 最终速度- 公式:\( v = u + at \)- 其中,\( v \)是最终速度。
四、运动图象1. 位移-时间图- 描述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 斜率代表速度。
2. 速度-时间图- 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 斜率代表加速度。
五、圆周运动1. 线速度- 物体在圆周路径上的速度。
- 公式:\( v = \omega r \)- 其中,\( \omega \)是角速度,\( r \)是半径。
2. 角速度- 物体绕轴旋转的速度。
- 公式:\( \omega = \frac{v}{r} \)3. 向心加速度- 使物体保持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 公式:\( a_c = \frac{v^2}{r} \)六、相对运动1. 参考系- 描述物体运动的坐标系。
- 可以是静止的或运动的。
2. 相对速度-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速度。
- 公式:\( v_{relative} = v_{object} - v_{reference} \)七、应用问题1. 自由落体-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篇: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总结运动学重要知识点一、刚体的简单运动知识点总结1.刚体运动的最简单形式为平行移动和绕定轴转动。
2.刚体平行移动。
·刚体内任一直线段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它的最初位置平行,此种运动称为刚体平行移动,或平移。
·刚体作平移时,刚体内各点的轨迹形状完全相同,各点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刚体作平移时,在同一瞬时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
3.刚体绕定轴转动。
• 刚体运动时,其中有两点保持不动,此运动称为刚体绕定轴转动,或转动。
• 刚体的转动方程φ=f(t)表示刚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角速度ω表示刚体转动快慢程度和转向,是代数量,以用矢量表示。
,当α与ω。
角速度也可• 角加速度表示角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是代数量,同号时,刚体作匀加速转动;当α 与ω异号时,刚体作匀减速转动。
角加速度也可以用矢量表示。
• 绕定轴转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加速度与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关系:。
速度、加速度的代数值为。
• 传动比。
一、点的运动合成知识点总结1.点的绝对运动为点的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合成结果。
• 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 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2.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 绝对速度: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相对速度: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牵连速度: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速度。
3.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 绝对加速度: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相对加速度: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牵连加速度: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相对于定参考系运动的加速度;• 科氏加速度: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相互影响而出现的一项附加的加速度。
• 当动参考系作平移或 = 0,或与平行时,= 0。
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知识点+练习+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第一、二章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知识点1:质点(1)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2:参考系(1)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原则是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
(3)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C.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高一物理难题运动学知识点
高一物理难题运动学知识点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对于解决物理难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高一物理常见的难题,并结合运动学知识点进行解析。
问题一:一辆汽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0 s,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速度和时间,我们可以使用运动学中的公式来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
首先,我们知道匀速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所以汽车的速度为15 m/s。
其次,题目给出的时间为20 s。
根据运动学公式:速度 = 距离 ÷时间,可得:距离 = 速度 ×时间。
代入已知的数值计算可得:距离 = 15 m/s × 20 s = 300 m。
所以,汽车行驶的距离为300米。
问题二:一个小球从地面上沿竖直上抛的轨迹飞起,求小球的最大高度和上升时间。
解析: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运用运动学中的竖直上抛运动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假设小球从地面上抛的初速度为v0。
当小球达到最大高度时,它的速度为零。
根据上抛运动的运动学公式:v = v0 + at,其中v为最终速度,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由于最大高度时速度为零,代入相关数值可得:0 = v0 - 9.8t(重力加速度为9.8 m/s^2)。
解方程可得:t = v0 / 9.8。
所以,小球上升的时间为t = v0 / 9.8 s。
其次,利用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公式:h = v0t - (1/2)gt^2,其中h为位移(最大高度),将上升时间t代入可得:h = v0(v0 / 9.8) - (1/2)(9.8)(v0 / 9.8)^2。
化简后可得:h = (v0)^2 / (2 × 9.8)。
所以,小球的最大高度为h = (v0)^2 / (2 × 9.8)米。
问题三: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从100米高的位置下落,求物体落地的时间。
解析:对于自由下落的物体来说,我们可以利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来求解下落时间。
高中物理运动学考点大全及常见典型考题
第二讲运动学一、知识总结(一)基本概念1.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注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3.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4. 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标量).如果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这样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如果是曲线,就叫做曲线运动.[注意]:①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平行时,物体作曲线运动.②直线运动的条件: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方向共线.5. 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位移(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注意]:①在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路程就等于位移大小.(×)[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②物体的位移可能为正值,可能为负值,且可以描述任何运动轨迹.6. 速度的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公式:t sv =[注意]:①平均速度用v 表示.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之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之比值.(速率定义:物体的运动路程(轨迹长度)与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值)对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与时刻(位置)对应;平均速度与时间(位移)对应.②速率是标量.③速度方向是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是位移方向.④瞬时速度是描述物体通过某位置或者某时刻物体运动的快慢.7.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与改变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公式:tv a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或速度的变化方向),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m/s 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注意]:①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运动在变化,无论速度的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大、小或零,物体的加速度大.②速度的变化就是指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③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方向一致,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物体做加速度运动;方向相反,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物体做减速度运动;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随时间增大不变化,物体做匀速运动.④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各点斜率 ,表示物体在这一时刻的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应为倾斜直线]).⑤速度为负方向时位移也为负.(×)[竖直上抛运动](二)规律总结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0+at 位移公式s=v 0t+1/2at 2 v t 2 -v 02=2as[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①连续相等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之差相等.△s =at 2②初速度为零,从运动开始的连续相等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或平均速度)之比为1:3:5…..③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为s ,那么2t v )2(0t v v +<2s v )2(220tv v +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 1:v2=t1:t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⑤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s 1:s 2=t12:t2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经历连续相同位移所需时间之比1:)12(-: )23(-…)1(--n n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t v k ∆∆=⑦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连续相等时间内末速度之比为=n v v v v ...::3211:2:3…(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 ⑧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12n N S Sn N -=(N S 表示第N 秒位移,n S 表示前n 秒位移)⑨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20)(21tt v v v t s v =+==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匀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用g 表示.在地球两极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大,赤道附近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小.[注意]: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不同轻重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3、竖直上抛运动: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 [注意]:①运动到最高点v = 0,a = -g (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max =v 0 2 /2g ,所需时间t =v 0/g .③质点在通过同一高度位置时,上升速度与下落速度大小相等;物体在通过一段高度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t =2v 0/g ).4、运动学涉及到的图像①位移时间图:反映运动质点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注意:图像在某一点的斜率表示质点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②速度时间图:反映运动质点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注意: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③加速度时间图:反映运动质点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④图象与图象的比较:图3和下表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s-图象与图象中的比较。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高三物理:运动学部分专题复资料一、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公式适用于任意运动,其中普遍适用的公式为v=S/t。
而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v=(v1+v2)/2.另外,对于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的情况,其平均速度为(v1+v2)/2.如果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v1v2/(v1+v2)。
如果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且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56km/h。
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为无法确定,因为没有给出位移和时间。
二、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为a=(vt-v)/t,其中v为末速度,v0为初速度,t为时间。
对于匀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vt>v,a为正,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对于匀减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vt<v,a为负,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对于质点的运动,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也越大。
因此,正确的说法是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也越大。
三.物理图象的识图方法: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图象和v-t图象。
解题时可以使用"六看"方法:1.看"轴":确定图象描述的是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注意单位和标度。
2.看"线":图象上的一个点反映两个量的瞬时对应关系,直线和曲线所代表的含义不同。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复习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复习》的内容,具体内容:在高一物理学习过程中,运动学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一)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在高一物理学习过程中,运动学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一)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二、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四、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1.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a.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定义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专题一运动学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专题一运动学222z y x r ?+?+?=? 竞赛专题一运动学【基本知识】一、质点的位置、位置矢量和位移1、质点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把物体当做一个有质量的点。
称该点为质点。
2、参考系物理学中把选作为标准的参考物体系统为参考系。
3、位置矢量由参考点指向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置矢量,简称位矢或矢径。
其大小为方位是4、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称为位移,它等于质点在t ?时间内位置矢量的增量,即 12r r r -=?k j i z y x r ?+?+?=?其中12x x x -=? 12y y y -=? 12z z z -=?位移的大小为位移的方位是rx ??=αcosry=βc o srz=γc o s二、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1、速度平均速度质点在t t t ?+~内产生的位移r ?与t ?之比,称为此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表达式是为tr v ??=瞬时速度当0→?t 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即位移矢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称为质点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简称速度,表达式为dtd t r r v t =??=→?lim 02、、加速度平均加速度在t t t ?+~内质点速度的增量与时间之比,称为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加速度,表达式为tv a ??=瞬时加速度平均加速度的极限值,即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或位置矢量对时间的二阶导数,称为质点在t 时刻的瞬时加速度,简称加速度,表达式为dt d dt d tr v v a t 20lim ==??=→?(1)加速度具有瞬时性,即)(t a a =。
只有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a 恒矢量,这时有如下运动公式k z j y i x r++=222z y x r ++=r x /cos =αr /y cos =βr /z cos =γxyzpryxz ?βγxyzP 1(x 1,y 1,z 1)r 1r 2△rP 2(x 2,y 2,z 2)A(t) B(t+△t)△r v-=-+=-+=)(22102022000x x a v v at t v x x at v v (2)加速度具有相对性,对于不同的参考系来说,质点的加速度一般不同。
运动学部分例题
vy
v x
y 4Rw 2 cos2wt 4w 2 y ay v
故M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且有
a a a 4 Rw
2 x 2 y
2
a 4w 2 xi 4w 2 yj 4w 2 ( xi yj) 4w 2 r
例7 半径为R 的轮子沿直线轨道纯滚动(无滑动地滚动)。 设轮子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j wt ,试分析轮 子边缘一点M的运动。
解:
dS v 4t dt
M0 R O
M
当t=4 s时速度为: v=4×4=16 cm/s 此时M点的切向加速度为:
M'
dv at 4 cm/s 2 dt
A
y A0
M点的法向加速度为:
v2 2 an 16cm / s R
M点的全加速度为:
a a an 16.5 cm/s
o M
j
j
R
M
y
M j
o
R
x C 取坐标系Axy如图所示,并设M 点所在的一个最低位置为 原点A,则当轮子转过一个角度后,M点坐标为
A
x AC OM sin j R (j sin j )
y OC OM cosj R(1 cosj )
这是旋轮线的参数方程。
M点的速度为: (1 cosj )i ( Rj sinj ) j i y j Rj vx
2 a xi yj rw sin wti 2 rw cos wtj
当M点与地面接触,即
y
M j
o
R C
A
x
j 2k
时,M点速度等于零。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和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和题解一览八年级上册物理共包含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
下面将就每个单元中的重要知识点和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一、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学科,描述运动需要有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物理量。
其中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所经过的路程,用S表示,单位是米(m);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位移,用v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加或减少的程度,用a表示,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例题:一个物体从A点出发,在5秒内到达B点,经过了10米的路程。
请计算该物体的速度。
解:v=S/t=10/5=2(m/s)2. 牛顿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过程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重要定律之一。
其中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指物体会继续沿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有某种力使其改变;第二定律也叫做运动定律,指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第三定律也叫做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例题:一个人在地上用力推一根木棍,木棍还是没有动。
请问这个结果符合哪一定律?解: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因为木棍继续以静止状态存在,除非有某种力对它产生作用。
二、热学1. 内能: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之和热学是研究物体中热量传递和转化规律的学科,内能是描述物质分子的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包括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之和。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温度有关,内能越大,则温度越高。
例题:当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哪一个物体的内能更大?解: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它们的内能相等。
2. 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1、运动学基础知识一
1、运动学基础知识⼀第⼀讲:运动的描述⼀知识点⼀、质点1、定义:⽤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使⽤条件:物体的⼤⼩、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物体为质点。
理解:(1)、物体的⼤⼩、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物体为质点。
(2)、质点不是很⼩的点,不能简单的认为很⼩的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也不能说很⼤的物体就不能看作质点;(3)、同⼀个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
例如:例1、下列物体可以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转对昼夜变化影响时的地球B、研究⽉球公转周期时的⽉球C、判断100⽶短跑运动员撞线先后时的运动员D、要研究运动时间时,从北京到⼤同的⽕车例2、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汽车在通过⼀座桥梁时所⽤的时间B、研究⼈在汽车上的位置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翻到的危险D、计算汽车从云冈⽯窟开往实验⼆中的时间知识点⼆、坐标系1、坐标系:要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建⽴坐标系。
2、坐标系的种类:(1)、直线坐标系;(2)、平⾯直⾓坐标系;(3)、空间坐标系;知识点三、时间与时刻1、时间:时间段,有长短。
例如:前4S内,第5S内,后2S内,等2、时刻:时间点,⽆长短。
例如:第4S初,第7S末,等注意:第4S初和第3S末是同⼀时刻。
3、时间的单位:秒、分钟、⼩时,符号:S、min、h。
例4、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从北京开往⼴州的⽕车预计10时到站 B.“神⾈”六号点⽕倒计时…2、1、0C.某⼈百⽶跑的成绩是13s D.某场⾜球赛开赛了15min时主队攻⼊⼀球例5、在图中所⽰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下列哪些时间或时刻()A.第4s初 B.第3s末 C.第3s D.前3s知识点四、标量与⽮量1、标量:只有⼤⼩,没有⽅向;运算遵从算数法则。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路程、温度、能量、等。
2、⽮量:既有⼤⼩,⼜有⽅向;求和运算遵从平⾏四边形定则。
运动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学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
在考试中,运动学常常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学的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些典型的运动学题目,并对这些题目的解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析。
题目一:一个小球从2m/s的速度以7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过3秒后,小球的速度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小球的初始速度(v₀)是2m/s,加速度(a)是7m/s²,运动时间(t)是3秒。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小球在时间t后的速度(v)公式:v = v₀ + at。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我们得到:v = 2 + 7 × 3 = 2 + 21 = 23m/s。
题目二: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以8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过5秒后,物体所走的距离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物体的初始速度(v₀)是0,加速度(a)是8m/s²,运动时间(t)是5秒。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时间t后所走的距离(s)公式:s = v₀t + 1/2at²。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我们得到:s = 0 × 5 + 1/2 × 8 × 5²= 0 + 1/2 × 8 × 25 = 100m。
题目三: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经过10秒后速度达到了30m/s。
请问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汽车的初始速度(v₀)是0,加速度(a)是3m/s²,最终速度(v)是30m/s。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汽车行驶的距离(s)公式:s = (v₀ + v)t/2。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我们得到:s = (0 + 30) × 10/2 = 15 × 10 = 150m。
第2章(运动学)重要知识点总结(理论力学)
【陆工总结理论力学考试重点】之(第2章)运动学1、矢量法?答:运动方程为⃗⃗()速度:⃗⃗()加速度:⃗⃗⃗()⃗()2、直角坐标法?答:运动方程表示为:将运动方程里面的参变量(时间t)消去,便可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
速度:即:动点的速度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对应坐标对时间t的一阶导数。
则合速度:√加速度:即:加速度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对应坐标对时间t的二阶导数。
则全加速度:√。
3、自然法(也称弧坐标法)?答:运动方程:()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动点的弧坐标对时间t的二阶导数,用来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法向加速度:式中:为曲线的曲率半径,对于圆来说即为圆的半径。
法向加速度用来表示速度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方向。
则全加速度:√4、直角坐标法与自然法的联系?对于同一种运动,采用直角坐标法,其加速度求法为:全加速度:√。
采用自然法,其加速度求法为:全加速度:√直角坐标法与自然法的联系:对于同一种运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求出的全加速度是一样的,即:√√5、刚体的平行移动?答:平移运动的特征:1)刚体平移时,其上各点的轨迹不一定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2)当刚体平行移动时,其上各点的轨迹形状相同;在每一瞬时,各点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6、刚体的定轴转动?答:运动方程()角速度:单位:rad/s。
角加速度:单位: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则全加速度:√ √7、轮系传动比?答:如图设大齿轮的角速度为,半径为;小齿轮的角速度为,半径为。
则根据大小齿轮的齿合点A和B的线速度相等,可得:即:得:即轮系的角速度比(传动比)等于半径的反比。
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最新)
【考点分类 深度解析】
考点一 运动学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典例 1】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在 t=0 到 t=40 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
A.0
B.30 m
C.750 m D.1 200 m
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 l 处的 B 点时,所用时间为 t,求物体从 B 滑到 C 所用的时间。
【答案】t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作出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规律,面积之比等于
对应边的平方之比,得
= ,且
= ,OD=t,OC=t+tBC,所以 =
,解得 tBC=t。
①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 内的位移方向为负。 (5)交点 两图线交点表示此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知识点二 追及相遇问题 1.概述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 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2.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3.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两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归纳总结】
运动学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 运动学图象 1.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交点 两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2.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 v-t 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一:运动的描述1.质点(1)定义: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把物体看作有质量的点) (2)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质点是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可能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但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假定它是静止的。
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④比较两物体运动时,要选同一参考系。
3.位置、位移和路程(1)位置是空间某个点,在x 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是矢量,在x 轴上是有向线段,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与路径无关。
(3)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不能说位移等于路程,因为一个矢量和一个标量不能比较。
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是线段.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ABAB C 图1-1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5、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 =s/t 。
(适于一切运动)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的物理量。
只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的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叫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故说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是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为此时刻的运动方向。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是标量。
6、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是标量) (1)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7、匀速直线运动(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则叫 (2) 特点:a =0,v=恒量. (3)位移公式:S =vt .(4)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5)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 1=20m/s,v 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 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 速度运动。
8、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t v ∆∆=0tV Vt- (3)是矢量,与速度变化(∆v )的方向相同(a 与v 同向加速,a 与v 反向减速)(4)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说明:速度越大(v 越大),加速度越大------错误 速度变化越大(△V 越大),加速度越大-------错误 在相同时间(或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V 越大),加速度越大------正确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正确 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正确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一定增大(或减小或不变)-------错误 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增大(或减小或不变)-------错误 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增大(或减小或不变)-------正确 速度减小时,加速度可能增大(或减小或不变)-------正确 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错误10、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1)2B AB BC T υ+=,2C BC CDT υ+=(2)2C B CD BCa T T υυ--==11、常见题型题型一、基本概念的理解题型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理解 题型三、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理解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定义: 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a=恒量. 3.三个基本公式:(1)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v t =v 0十at图2-5(2)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x=v 0t +21at 2(3)速度与位移关系 v t 2-v 02=2ax ,以上三式知3求2 (4)x=t v v t20+. 说明:(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量,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有解.(3)式中v 0、vt 、a 、s 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v 0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v 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 4、推论:(l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Δx = x n - x n-1=aT 2=恒量.X m - x n =(m-n)aT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2t V =V =20tv v +.(此平均速度公式只适于匀变速直线,定义式V =x/t 适于一切运动)以上两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要熟练掌握.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移处的瞬时速度为22202t x v v v+=无论加速还是减速vx 2>2t V(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① I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l ∶V 2∶V 3……∶V n =1∶2∶3∶……∶n ;②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S l ∶S 2∶S 3∶……S n =12∶22∶32∶……∶n 2;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S I ∶S Ⅱ∶S Ⅲ∶……∶S N =l ∶3∶5∶……∶(2n-1);④ 从静止开始通过x 、2x 、3x 位移……末速度比为1:2:3……n ⑤ 从静止开始通过x 、2x 、3x 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3……n ⑥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 1∶t 2∶t 3∶……t n =()()()123121--⋅⋅⋅⋅--n n ::::二、自由落体运动和竖起上抛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特点:(l )只受重力;(2)初速度为零.3、公式:(1)v t =gt ;(2)x=21gt 2;(3)v t 2=2gx ;(4)x=t v t 2;(5)gt t h v 21==--;4、重力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二)竖起上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沿竖直方向抛出,抛出后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公式:(1)v t =v 0-gt ,(2)s=v 0t -21gt 2 (3)v t 2-v 02=-2gh3、几个特征量:最大高度h= v 02/2g ,运动时间t=2v 0/g . 4、两种处理办法:(1)分段法:上升阶段看做末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 (2)整体法:从整体看来,运动的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恒定且方向与初速度v 0方向始终相反,因此可以把竖直上抛运动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减速直线运动。
这时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v 0方向为正方向,则a=一g 。
5、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的特点(l )物体从某点出发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与从最高点回落到出发点的时们相等。
即 t 上=v 0/g=t 下 所以,从某点抛出后又回到同一点所用的时间为t=2v 0/g(2)上把时的初速度v0与落回出发点的速度V 等值反向,大小均为gH2;即 V=V0=gH2注意:①以上特点适用于竖直上抛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点所时应的上升下降两阶段,因为从任意一点向上看,物体的运动都是竖直上抛运动,且下降阶段为上升阶段的逆过程.②以上特点,对于一般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都能适用。
若能灵活掌握以上特点,可使解题过程大为简化.尤其要注意竖直上抛物体运动的时称性和速度、位移的正负。
三、解题思路与步骤1、正负号的规定,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其余量同向为正,反向为负。
若初速度为0,则以加速度方向为正2、解题步骤(1)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