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振荡器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振荡器

(A)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

3.研究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

3.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三、基本原理

图6-1 正弦波振荡器(4.5MHz)

【电路连接】将开关S2的1拨上2拨下,S1全部断开,由晶体管Q3和C13、C20、C10、CCI、L2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可用来改变振

荡频率。振荡频率可调范围为:

()

()

3.979925

4.70795

M CCI p

f

M CCI p

=

==⎨

⎪=

调节电容CCI,使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 。

振荡电路反馈系数: F=12

.0

470

56

20

13≈

=

C

C

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3(10P)加到由Q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3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射随器输出信号Q1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J1输出。

四、实验步骤

根据图6-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1. 调整静态工作点,观察振荡情况。

1)将开关S2全拨下,S1全拨下,使振荡电路停振

调节上偏置电位器R A1,用数字万用表测量R10两端的静态直流电压U EQ(即测量振荡管的发射极对地电压U EQ),使其为5.0V(或稍小,以振荡信号不失真为准),这时表明振荡管的静态工作点电流I EQ=5.0mA(即调节W1使I EQ=I CQ=U EQ/R10=5.0mA )。

2)将开关S2的1拨上,S1全拨下,构成LC振荡器。

振荡器应能正常工作。若振荡器工作正常,则在输出端用示波器可观察到正弦振荡电压波形,同时发射极的直流电流也将偏离停振时测得的I EQ。可用示波器在输出端观察振荡波形,调节电容CCI使振荡频率约为4.5MHz;在R10两端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起振后的直流电压U Q,记录并比较U Q和U EQ。

2. 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1)按照“内容1”,先使振荡电路停振,调整上偏置电位器R A1,使I EQ=1mA;

2)按照“内容1”,使振荡电路正常工作,用示波器测量对应点的振荡幅度V P-P(峰—峰值),记下对应峰峰值V L。(如果出现不起振或临近失真,适当增大I EQ)

3)重复步骤1)和2),使I CQ在I min和I max范围之间取平均的几个值( 一般取I CQ=1~5mA 为宜),分别记下对应的峰峰值V L,填入表2-2。

4)作出I EQ~V L曲线,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

分析思路:静态电流I CQ会影响晶体管跨导gm,而放大倍数和gm是有关系的。在饱和

状态下(I CQ过大),管子电压增益A V会下降,一般取I CQ=(1~5mA)为宜。

I EQ~V L曲线

3. 观察反馈系数F的大小对振荡电压的影响(选做)

保持I EQ不变,在C20两端并接不同容量的电容C i,从而改变反馈系数F的大小( F=C13/(C20+C i) ),相应用示波器测量振荡器的输出振荡电压V L,将数据记录于表2-3中。

同时用示波器监测波形及其频率。要求如下:

1)计算反馈系数;

2)用示波器记下振荡幅度值;

3)分析原因

五、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实验箱序号

2.分析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F对振荡器起振条件和输出波形振幅的影响,并用所学理

论加以分析。

3.计算实验电路的振荡频率f o,并与实测结果比较。

六、实验仪器

1.高频实验箱1台2.双踪示波器1台

3.万用表1块

七、思考题

1. 在没有示波器的情况下,如何用万用表来判断振荡器是否起振?

2. 为什么在发射极观察到的电压波形(发射极接有负反馈电阻)与输出电压波形不一样?

(B)晶体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晶体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比较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二、实验内容

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分析与比较LC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3.改变变容二极管的偏置电压,观察振荡器输出频率的变化。

三、基本原理

图7-1 正弦波振荡器(4.5MHz)

【电路连接】

1.晶体振荡器:将开关S2的2拨上、1拨下,S1全部断开,由Q3、C13、C20、晶体CRY1与C10构成晶体振荡器(皮尔斯振荡电路),在振荡频率上晶体等效为电感。

2.压控振荡器(VCO):将S1的1或2拨上,S2的1拨上、2拨下,则变容二极管D1、D2并联在电感L2两端。当调节电位器W1时,D1、D2两端的反向偏压随之改变,从而改变了D1和D2的结电容C j,也就改变了振荡电路的等效电感,使振荡频率发生变化。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图7-2所示

C14

104

图7-2 压控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图

3.晶体压控振荡器

开关S1的1接通或2接通,S2 的2接通,就构成了晶体压控振荡器。

四、实验步骤

1.两种压控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

1)将电路连接成压控振荡器,频率计接于J1,直流电压表接于TP3。

2)将W1从低阻值、中阻值到高阻值位置,分别将变容二极管的反向偏置电压、输出频

率记于下表中。

2.将电路改接成晶体压控振荡器,重复上述实验,并将结果记于下表中。

3.在晶体压控振荡器电路的基础上,将L2并接于晶体两端,但需将CCI断开或置于容量最小位置。然后重做上述实验,将结果记于下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