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2)

合集下载

2018高考教学全国2卷化学习题以及答案

2018高考教学全国2卷化学习题以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然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然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稿本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 个小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亲近相关。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答案】 D2.研究表示,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相关(以以下列图所示)。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雾和霾的分别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分施用氮肥相关【答案】 C3.实验室中用以下列图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响的实验。

光照下反响一段时间后,以下装置表示图中能正确反响实验现象的是【答案】 D4. W、 X、 Y 和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 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 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拥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 A5.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常温常压下, 124 g P 4中所含 P—P 键数目为4N A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 N AC. 标准情况下, 11.2 L甲烷和乙烯混杂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密闭容器中, 2 mol SO 2和 1 mol O 2催化反响后分子总数为2N A【答案】 C6.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2二次电池。

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全国卷II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全国卷II含解析

适用全国卷Ⅱ(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分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D.碳酸钡可溶于酸。

详解:A. 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B.根据示意图分析;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答案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可见,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 正确;肌肉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如肌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 正确;蛋白质结合2Fe 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2O 的运输,C 错误;染色体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染色体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 正确。

【考点】蛋白质的功能 2.【答案】C【解析】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 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 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 +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 +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 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 错误。

【考点】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3.【答案】D【解析】人体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引起心律加快,增加心输出量,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可见激素不是高能化合物,而是信息分子,A 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A 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促进靶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 错误;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及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生理过程而降低血糖浓度,但其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 错误;青春期,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升高,性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 正确。

【考点】激素调节及其实例(血糖调节) 4.【答案】C【解析】风干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极少,细胞呼吸作用强度非常弱,因此有机物消耗减慢,A 正确,C 错误;风干的种子含水量少,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B 正确;风干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极少,导致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D正确。

2018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全国卷II含解析

2018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全国卷II含解析

适用全国卷Ⅱ(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分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D.碳酸钡可溶于酸。

详解:A. 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B.根据示意图分析;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2018全国二卷高考理综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8全国二卷高考理综试题(含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学@科网1.下列关丁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蠹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Q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届丁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届丁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c+内流届丁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届丁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宵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丁病蠹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蠹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 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蠹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问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2]

2018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2]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与分析】D。

碳酸钠溶于水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强碱性,能够去除油污,A正确;漂白粉在水中能够发生:Ca(ClO)2+H2O+CO2=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消毒、杀菌的能力,B正确;氢氧化铝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应,从而消除过多的胃酸(盐酸)作用,C正确;碳酸钡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有毒性的氯化钡,不能用作钡餐,D观点不正确,所以选D。

2.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与分析】C。

在空气中形成的雾和霾均以空气为分散剂,A正确;分析图像得知,雾和霾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也对;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与反应后均没有改变的物质,显然,NH3在整个循环中参与反应并生成了NH4NO3与(NH4)2SO4,C观点错误;过渡使用氮肥容易产生NH3及硝酸盐等,与雾和霾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D观点也是正确的。

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答案与分析】D。

CH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系列的氯代甲烷(CH3Cl、CH2Cl2、CHCl3及CCl4等)及HCl;CH3Cl、CH2Cl2、CHCl3及CCl4等均为难溶于水的油状物,而在试管壁上挂油珠!而生成的HCl则易溶于水,而使试管中的气压减小,饱和食盐水进入试管中,因此可以看到如D状况的现象。

2018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8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考点一:动能定理)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15.(考点二:动量定理)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 .10 NB .102 NC .103 ND .104 N16.(考点三:万有引力,圆周运动)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5.19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11226.6710N m /kg -⨯⋅。

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 .93510kg /m ⨯B .123510kg /m ⨯C .153510kg /m ⨯D .183510kg /m ⨯17.(考点四:光电效应)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 J 。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 m·s -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A .1⨯1014 HzB .8⨯1014 HzC .2⨯1015 HzD .8⨯1015 Hz18.(考点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

【2018高考全国卷Ⅱ】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国卷Ⅱ)(含答案)

【2018高考全国卷Ⅱ】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国卷Ⅱ)(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高考全国2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高考全国2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势必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底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此题共7 个小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亲密有关。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答案】 D2.研究表示,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以以下图所示)。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雾和霾的分别剂同样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分施用氮肥有关【答案】 C3.实验室顶用以下图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响的实验。

光照下反响一段时间后,以下装置表示图中能正确反应实验现象的是A. AB. BC. CD. D【答案】 D4. W、 X、 Y 和 Z 为原子序数挨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 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 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同样。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X 与其余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 与其余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拥有同样的电子层构造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 A5.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常温常压下, 124 g P 4中所含 P—P 键数量为4N A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量为0.1 N AC. 标准状况下, 11.2 L甲烷和乙烯混淆物中含氢原子数量为2N AD. 密闭容器中, 2 mol SO 2和 1 mol O 2催化反响后分子总数为2N A【答案】 C6.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2二次电池。

2018年全国卷2化学试题与解析(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2018年全国卷2化学试题与解析(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完整版)2018年全国卷2化学试题与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8年全国卷2化学试题与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8年全国卷2化学试题与解析的全部内容。

WORD格式整理版1。

(2018 年全国卷II)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解析】 A. 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B 正确;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 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 D错误。

【答案】 D2。

(2018 年全国卷II)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 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解析】【答案】 C学习好帮手WORD格式整理版3. (2018 年全国卷II)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 AB. B C。

C D. D【解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

(完整word版)2018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2018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考点一:动能定理)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15.(考点二:动量定理)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 .10 NB .102 NC .103 ND .104 N16.(考点三:万有引力,圆周运动)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5.19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11226.6710N m /kg -⨯⋅。

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 .93510kg /m ⨯B .123510kg /m ⨯C .153510kg /m ⨯D .183510kg /m ⨯17.(考点四:光电效应)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 J 。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 m·s -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A .1⨯1014 HzB .8⨯1014 HzC .2⨯1015 HzD .8⨯1015 Hz18.(考点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

2018高考全国卷理综-二-及答案

2018高考全国卷理综-二-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2018 理综24----1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2018 理综24----2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2)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2)

2018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试题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Fe 56一、选择题:此题共7 个小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亲密有关。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 射线造影检查【答案与剖析】 D 。

碳酸钠溶于水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强碱性,能够去除油污, A 正确;漂白粉在水中能够发生: Ca(ClO) 2+H 2O+CO 2=CaCO 3↓ +2HClO, 生成的 HClO 拥有消毒、杀菌的能力, B 正确;氢氧化铝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响,进而除去过多的胃酸(盐酸)作用, C 正确;碳酸钡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响生成有毒性的氯化钡,不可以用作钡餐, D 看法不正确,所以选D。

2.研究表示,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以以下图所示)。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雾和霾的分别剂同样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 .雾霾的形成与过分施用氮肥有关【答案与剖析】 C。

在空气中形成的雾和霾均以空气为分别剂, A 正确;剖析图像得悉,雾和霾中含有 NH 4NO 3 和 (NH 4) 2SO4,B也对;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响中能够改变其余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自己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响前与反响后均没有改变的物质,明显,NH 3在整个循环中参加反响并生成了NH 4NO 3与 (NH 4 )2SO4,C看法错误;过渡使用氮肥简单产生NH 3及硝酸盐等,与雾和霾的产生有必定的关系, D 看法也是正确的。

3.实验室顶用以下图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响的实验。

光照下反响一段时间后,以下装置表示图中能正确反应实验现象的是【答案与剖析】 D。

2018高考全国2卷化学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高考全国2卷化学试题及答案(汇编)

绝密★启用前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42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 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 3 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3.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1 1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4. W、X 、Y 和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 与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 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A5.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 中所含P—P 键数目为4N AB. 100 mL 1mol·L -1 FeCl3 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密闭容器中, 2 mol SO2 和1 mol O2 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答案】C6.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 二次电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与分析】D。

碳酸钠溶于水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强碱性,能够去除油污,A正确;漂白粉在水中能够发生:Ca(ClO)2+H2O+CO2=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消毒、杀菌的能力,B正确;氢氧化铝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应,从而消除过多的胃酸(盐酸)作用,C正确;碳酸钡能够与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有毒性的氯化钡,不能用作钡餐,D观点不正确,所以选D。

2.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与分析】C。

在空气中形成的雾和霾均以空气为分散剂,A正确;分析图像得知,雾和霾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也对;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与反应后均没有改变的物质,显然,NH3在整个循环中参与反应并生成了NH4NO3与(NH4)2SO4,C观点错误;过渡使用氮肥容易产生NH3及硝酸盐等,与雾和霾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D观点也是正确的。

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答案与分析】D。

CH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系列的氯代甲烷(CH3Cl、CH2Cl2、CHCl3及CCl4等)及HCl;CH3Cl、CH2Cl2、CHCl3及CCl4等均为难溶于水的油状物,而在试管壁上挂油珠!而生成的HCl则易溶于水,而使试管中的气压减小,饱和食盐水进入试管中,因此可以看到如D状况的现象。

4.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与分析】A。

分析题意可知,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NO2,因此W与X分别为N元素和O元素,Y为Na元素,Z为氯元素;O元素可以与N、Na、Cl元素形成多种氧化物,如NO、NO2、Na2O、Na2O2、Cl2O、ClO2等等,A正确;NaOH或NaClO3、NaNO3等等,不仅含有离子键,还都存在共价键,B观点错误;Cl-的离子结构与其它三种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结构不同,系18电子,C论点也是错误的;HNO2是弱酸,D观点不对。

5.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答案与分析】C。

1mol(124g)P4中含有6mol的P-P键,A不对;由于Fe3+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因此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 A。

B错误;1mol的甲烷或乙烯中均含有4mol的氢原子,因此标准状况下,11.2 L(即0.5mo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C正确;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因此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mol,D错误。

6.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 −Na【答案与分析】D。

电池中钠为负极,电池放电时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a-e-=== Na+;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作为正极,电池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CO2 +6e-===2 CO32-+C,显然B、C 正确;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正确,充电时,阴极(即钠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a+ + e −Na,D不对,选D。

7.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答案与分析】B。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容易导致实验偏差,A实验难以完成;B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氯化铁溶液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实验可行;C实验中的KMnO4溶液是画蛇添足,应该不用,D实验中并没有明显的现象可资判断,不可行。

(一)必考题(共43分)8.(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金属离子[c0(M 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Fe3+Fe2+Zn2+Cd2+开始沉淀的pH 1.5 6.3 6.2 7.4沉淀完全的pH 2.8 8.3 8.2 9.4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___________;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还原除杂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_______工序继续使用。

【答案与分析】⑴2ZnS+3O22ZnO+2SO2;⑵PbSO4、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Fe3+形成沉淀而除去、Fe2+无法除去。

⑶Zn+Cd2+=== Zn2++Cd;⑷Zn2++2e-=== Zn、溶(酸)浸。

⑴矿物焙烧的过程中均是矿物中的成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氧化物,⑵在酸浸的过程中,除了矿物中的SiO2因为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而形成滤渣外,矿物中的Pb(Ⅱ)也能与SO42-生成了PbSO4沉淀;氧化工序中加入ZnO,除了能够与H2SO4反应而起到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从而使溶液的pH值控制在1.5~6.2之间,使Fe3+沉淀而除去;此过程中如果没有伴随通入氧气,则溶液中的Fe(Ⅱ)不能被氧化成Fe 3+,Fe(Ⅱ)在pH为1.5~6.2之间不能形成沉淀,无法除去。

⑶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镉强,因此能够将Cd2+从溶液中置换出来,⑷电解池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Zn2++2e-=== Zn,而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H2O-4e-=== 4H++O2↑,最后得到的是H2SO4溶液,因此可以循环使用作为酸浸液。

9.(14分)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 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g) ΔH=-75 kJ·mol−1 C(s)+O2(g)=CO2(g) ΔH=-394 kJ·mol−1C(s)+(g)=CO(g) ΔH=-111 kJ·mol−1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______ kJ·mol−1,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填标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mol2·L−2。

(2)反应中催化剂话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相关数据如下表:积碳反应(g)2C(s)+2H=(g)4CH消碳反应2CO(g)=C(s)+(g)2COΔH/(kJ·mol−1) 75 172活化能/(kJ·mol−1)催化剂X 33 91催化剂Y 43 72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____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同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K积、K消均增加B.v积减小,v消增加C.K积减小,K消增加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v=k·p(CH4)·(k为速率常数)。

在p(CH4)一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 a(CO2)、p b(CO2)、p 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释】⑴+247 kJ·mol−1、A;⑵①劣于、X利于积碳反应而不利于消碳反应、A、D;②⑴依据盖斯定律:⑵①从表中分析得知,催化剂X相对于催化剂Y而言,催化积碳反应时活化能相对较低,而催化消碳反应时,活化能却相对较高,不利于消碳反应;无论是积碳反应也好,还是消碳反应也好,它们的正反应方向都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正确;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积碳量减少,说明消碳反应的速率大于积碳反应的速率;D正确;②已知积碳的生成速率与CH4的压强成正比,与CO2的气压成反比,而图中的积碳生成速率依:c、b、a递增,则a、b、c中的CO2的气压依a、b、c减小;固有10.(15分)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