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讲义知觉分析

实验心理学讲义知觉分析
暗适应:是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是暗适应的相反过程,是指在高亮度环境下 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人眼的暗适应进程
2.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 物体的最小维度。
视敏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了解,不需要掌握):
(其中A为物体大小,D为距离)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除物体大小和距离外,还有亮度、对比 度、网膜部位和练习等
3.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作为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 指标,是指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间歇的频率 (CFF)。
(二)视错觉
视错觉是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 验。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错觉 :
视崖实验
二、直接知觉实验
(三)实验结果 在以婴儿为被试的情况下,实验发现几乎所有的婴儿
在母亲的召唤下,都愿意爬向“浅滩”;但只有1/3的婴 儿在极其犹豫的情况下,爬向了“视崖”,即使在母亲用 手敲击玻璃,向婴儿示意玻璃的坚固性时,另外2/3的婴 儿还是不愿意爬过来,这表明婴儿已经感知到了视崖的深 度。此外,动物视崖实验的结果也支持直接视觉论。
2、间接知觉论
赫尔姆霍兹,提出了知觉经验论,认为所有的视知觉 都源于人们过去的视觉经验,即使是那种瞬间完成的 无意识知觉,也是一种视觉习惯。
间接知觉理论认为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 的和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刺激信息作出推断、评价和 解释,才能实现对刺激的真正知觉。
二、直接知觉实验
(二)实验方法 被试:6个月到14个月大的婴儿和刚出生的小动物 实验仪器:视崖(visual cliff) 自变量:视崖的深浅.水平1为“视崖”,水平2为“浅滩” 因变量:婴儿爬向视崖边缘的行为.两个水平分别为爬或

实验心理学下重点

实验心理学下重点

实验心理学(下)复习第一章知觉直接直觉和间接知觉直接知觉:知觉具有直接性质,它的主要观点是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

间接知觉: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和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信息刺激做出推断、评价和解释,才能事先对刺激的真正知觉。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的基本验证方案答案(一)1、证明知觉直接性的实验,通常使用婴儿、刚出生的动物,或者某些由于生理生活环境缺陷无法习得某一方面经验的特殊人群作为被试,以期消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研究便是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

2、间接知觉的证据有不可能图形、特殊的三维图形和错觉图。

答案(二)直接知觉实验实验逻辑:如果在排除过去经验的情况下,被试的实验结果和未排除时一样,那么即可证明知觉无需以往经验的支持。

Gibson的视崖实验被试:3名6个月到14个月的婴儿和刚出生的小动物实验仪器:视涯自变量为视涯的深浅一是浅滩(在桌子的一半下是有由白相间的格子图案构成的固体表面)二是深渊(是同样的模式,但和桌子下地面是相平的,玻璃覆盖了整个表面)间接知觉实验逻辑: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矛盾的情境,来分离只有经验信息参与或只有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两种不同的知觉。

深度知觉间接论:先天盲人SB间接知觉论:认为知觉是一个多层次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假设--检验的过程;知觉是现实的当前的刺激与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定势、不可能图形、视错觉、主观轮廓视错觉是指单凭眼睛所看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1、运动错觉:主要似动现象,即我们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

2、线条错觉:几何错觉、缪勒·莱尔错觉3、自然错觉:月亮错觉:即月亮在水平线上时,比月亮到正顶上时看起来显得大些。

为什么感觉较远的月亮看起来反而大些呢?——距离,所占角度变化——眼动效应,才是导致月亮大小变化的真正原因。

第7章 知觉实验

第7章 知觉实验

注视点
随着观察者的位移 A从右视野移到了左视野 B从左视野移到了右视野
知觉实验
31
�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 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的 物体流动的速度小,这种现象叫运动透视。 根据景物流动的不同速度可以判断物体的远 近。
知觉实验
32
(7)几何透视4: 纹理梯度
� 视野中对象重复而众多的成分,构成一种 视觉表面纹理,距离愈远,纹理愈细愈密。 如生活中常见的铺石、地毯图案、湖水或 草原表面.
� 腾布尔(Turnbull)对丛林土著人Kenge的报 告:Kenge在远距离时,无法感知事物的真正大 小,他会指着远处的一头牛说:“那是什么虫 子?”。由于没有大小恒常性的经验, Kenge只 能依据网膜大小进行反应。可见,有关知觉恒常 性的研究可以被作为支持知觉经验论的依据。
知觉实验
11
共识
� 直接知觉论只讲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间接知觉论 则讲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相结合,即刺激 信息和内部经验的匹配。
� 今天的心理学家,绝大多数都已经承认,自上而 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同时并存于人类的知觉过程 之中;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纯粹的直接知觉或纯 粹的间接知觉,所有知觉都是直接和间接一体两 面的过程。
14
2. 因变量
� 语言描述
� 被试报告 � 语言长度:Glanze(1964)
� 时间测量
� 反应时
� 因变量的控制
� 指示语的一致性 � 适当的反应指标:有效、客观、量化
知觉实验
15
3.控制变量
� 一般的控制变量
� 非自变量刺激的物理量 � 被试的机体变量:情绪、动机、遗传、经验、
年龄等
� 控制方法

知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1、图形——背景之间的知觉差异
• Rubin提出如下3点图形和背景之间的主要差异
– 图形具有“事物”的特性,图形形状的边界形成轮廓; 相反,背景具有“物质”的特性,相对来说没有形状。
– 图形看起来离观察者距离较近,并且在背景的前面; 而背景没有明确的定位,在图形的后面连续伸展。
– 与背景相比,图形看起来印象更为深刻、更明显和更 好记忆,而且,图形一般表现为有意义的形状,而背 景的形状不一定有任何意义。
形状知觉的拓扑学研究(3)
• 陈霖等人经过深入研究后创造性地指出,如果 拓扑性质的确是视知觉的基本单元,在生物进化 链中,分辨拓扑性质的能力应当是各种生物视觉 系统具有的共同功能;因此蜜蜂的简单视觉系统 尽管不能分辨简单几何图形,却应当能够分辨大 范围拓扑性质。这一推论对拓扑知觉理论提出了 超越常识的挑战。结果,他们进行的系统实验强 有力地证实了这个推论。更有意思的是,实验表 明,蜜蜂几乎不需要训练就能够分辨拓扑性质, 其分辨能力带有一定的先天性。
(一)图形—背景知觉
• 丹麦心理学家Rubin指出,图形(figure)是指 独立的、具有明确形状的部分;视野中的其余部分 称为背景(ground)。
• 是由什么因素决定视野中的哪些部分被知觉为图 形,哪些部分被知觉为背景呢?
• Rubin认为:如果有两个同质的、但颜色不同的 部分,其中一个部分面积较大,并且包含着另外一 个部分,那么较小的、被包围的部分被看作图形的 概率极大。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2)
• 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人们始终没有能找到 答案,最后问题提到了大数学家欧拉那里。欧拉以深 邃的洞察力很快证明了这样的走法不存在。欧拉是这 样解决问题的:既然陆地是桥梁的连接地点,不妨把 图中被河隔开的陆地看成A、B、C、D4个点,7座桥表 示成7条连接这4个点的线。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自从十九世纪中叶,赫尔姆霍兹提出了知觉经验论以来,心理学家有关知觉的直接性和间接性的争论就未停止过。

有趣的是,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往往沿袭不同的实验思路设计各自的研究,于是得到的实验结果也就各自支持知觉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一、历史渊源直接知觉论和间接知觉论都不是凭空提出的,早在心理学家对其做实验验证之前,它们就已经是两种对立的理论观点了。

物说的思想最早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主要观点是: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

比如:惠太海默(Wertheimer,1880-1943)就曾提出了一个知觉过程完整性的实证----形状恒常性。

如果你将一本书放在桌子上,并站在桌子前,那么你的视网膜上就会出现一个矩形的影像,但是如果你向左或向右移动几米,那么视网膜上的影像就会变成梯形。

尽管网膜影像发生了变化,但这时你所感知到的这本书还是矩形,这是因为知觉具有形状恒常性。

可见,知觉具有独立于网膜影像之外的整体属性,格式塔心理学把这种整体属性称为”完形”,以往研究表明这种”完形”似乎是先天的,这也就是说知觉过程是内在的或无意识的,它可能很少受到人的各类观念的影响。

不过,格式塔心理学并未明确指出”完形”是属于经验上的”完形”,还是刺激本身的”完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并不能算是纯粹的直接知觉论。

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有关”完形”的思想,并将其推到极致的要属吉布森(Gibson,1950,1966,1979)。

吉布森指出”完形”应是刺激的”完形”,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觉的刺激物说。

他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直接知觉经验。

例如:由一个景物的光线分布形成的可靠线索可以直接为深度和距离知觉提供信息。

自然环境中不同大小和位置的物体受到来自各种方向的光线照射,同时这些物体又反射出不同的光线,因此人在任何一个位置,观察周围空间时,都是有其特定的光线分布的,在周围空间每一点上的光线分布都含有一定的差别。

实验心理学复习笔记

实验心理学复习笔记

实验心理学复习笔记第六章注意 注意的核心问题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第一节、注意的理论和实验三大注意理论:过滤器理论、资源限制理论和特征整合理论一、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一、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早期选择模型)(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早期选择模型)由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由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提出,本特提出,且使用双耳分听技术证明了该理论,且使用双耳分听技术证明了该理论,该过滤器模型的核该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

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

(二)衰减模型(中期选择模型)(二)衰减模型(中期选择模型)1.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耳听到的信息,并忽略所有来自另一耳的信息。

另一耳的信息。

2. 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同时允许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

耳的信息通过。

3. 特雷斯曼使用带追随耳的双耳分听技术验证了该理论。

特雷斯曼使用带追随耳的双耳分听技术验证了该理论。

(三)反应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三)反应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1. 基本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

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

的重要性。

2. 哈德威克和希夫林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验证了该模型。

(四)模型比较(四)模型比较1. 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共同点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共同点① 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② 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③ 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因而被称为过滤器--衰减模型,并将之看做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知觉的刺激物说 假设考验说以及两者的关系

知觉的刺激物说 假设考验说以及两者的关系

知觉理论
1、刺激物说(直接知觉理论)
刺激物说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

实验支持:Gibson的结构密度级差实验;视崖实验
2、假设考验说(间接知觉理论)
是一种建立在过去经验作用基础上的知觉理论。

认为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的,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刺激信息作出推断、评价和解释,才能实现对刺激的真正知觉。

实验支持:对不可能图形、两可图形的知觉;个体的知觉恒常性
3、两者关系
刺激物说和假设考验说之间的对立常被认为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之间的对立。

自下而上的加工,又被称为数据驱动的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又被称为概念驱动的加工,是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刺激物说认为知觉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假设检验说同时承认两种加工方式,即刺激信息和内部经验的结合,但偏重自上而下加工的作用。

如果没有刺激的作用,单靠自上而下的加工只能产生幻觉;而只靠自下而上的加工又是远远不够的。

当代心理学家一般都承认,知觉过程包含相互联系的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但在不同情况下,知觉过程对这两种加工方式也可有不同侧重。

因此,对知觉的研究要将刺激物说和假设考验说相结合,根据不同条件进行灵活运用。

心理学知觉名词解释

心理学知觉名词解释

心理学知觉名词解释
心理学知觉名词解释
知觉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在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中,对外部世界的整合和理解。

知觉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到感知、记忆、理解和决策等方面。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可以将输入的信息整合成有意义的图像或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定位和解释。

知觉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其中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知觉的主动程度来划分,主动知觉是指人们主动参与并控制的知觉,而被动知觉则是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发生的知觉。

此外,知觉还可以按照信息加工的方式进行分类,包括直接知觉、间接知觉和混合知觉。

在心理学中,知觉被广泛研究,因为它与许多心理现象密切相关,如记忆、学习、判断和决策。

知觉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还可以为许多应用提供支持,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推荐。

除了对知觉本身进行研究外,心理学还涉及到许多与知觉相关的应用领域。

例如,在教育领域,知觉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视觉语言处理领域,知觉的研究为机器翻译、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任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知觉是心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和有趣的概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还可以为许多应用提供支持。

未来,随着知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它还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收益。

考研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知觉的定义

考研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知觉的定义

知觉的定义知觉(perception):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是指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开端。

一、知觉的基本问题知觉不仅是对到达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系统中神经冲动的简单传递,而且也包括对外部刺激的内部表征和意识。

知觉是从到达我们感受器官的刺激中抽取意义的过程。

在这一点上,我们把知觉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直接和间接知觉直接知觉,以Gibson为代表,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间接知觉,以Gregory为代表,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间接加工过程具体体现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对立的过程。

自下而上过程(又称数据驱动过程)认为,知觉加工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

自上而下过程(又称概念驱动过程)认为,知觉加工中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二)意识和知觉知觉过程中关于意识的关键问题是: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否是在自动地、没有言语意识参与下进行的?对于盲视的研究为意识和知觉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盲视是用来描述没有意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所产生的视觉能力。

盲视研究中最著名的神经心理学病例是对DB所做的研究。

考研答题万能模板1.知道用什么原理作答,但不会写原理?第一种情况:考查辩证关系的,A和B的辩证关系。

适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等。

写作模板:A和B是辩证统一的,A和B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A,也要看到B;只看到A看不到B是不行的,只看到B看不到A是不行的,必须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

只有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反之,则遭遇失败。

例如:必然性与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必然性,也要看到偶然性;只看到必然性看不到偶然性是不行的,只看到偶然性看不到必然性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实验心理学讲义(知觉)

实验心理学讲义(知觉)
第七章
知觉
章节内容
第一节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第二节 视知觉和听知觉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第四节 时间知觉 第五节 无觉察知觉
第一节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一、历史渊源 1、直接知觉论
认为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其过程是内在的或无意 识的,它可能很少受到人的各类观念的影响。 ——先 天的
由于直接知觉论过分地强调了知觉的刺激驱 动性,未注意到知觉也会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 因而受到很多的批评。
本节评价
一方面,正如视崖实验所揭示的那样,知觉确 实存在先天、直接的一面;而另一方面,错觉研究 等都无可辩驳地说明,知觉也绝不可能没有丝毫的 经验参与。因此,直接知觉论和间接知觉论都说出 了真相的一个侧面,两者的结合应是最合理的答案。
第二节 视知觉和听知觉
一、视知觉 (一)视觉研究中的基本实验(视适应、视敏度) 1.视适应
(一)视崖实验的背景 视崖实验(Gibson和Walk,1960)的研究对象是
深度知觉,它涉及人如何将网膜上的二维投影加工成三 维信息的奇特能力。
Gibson和Walk假设深度知觉是原始生物机制的一部 分,它是自动出现的,并非是经验的产物。因此,深度 知觉应当是直接的、先天的,即使是几乎没有什么后天 经验的被试也应该具备深度知觉。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除物体大小和距离外,还有亮度、对比 度、网膜部位和练习等
3.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作为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 指标,是指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间歇的频率 (CFF)。
(二)视错觉
视错觉是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 验。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错觉 :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自下而上(bottom-top)加工:有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又 称数据驱动加工。

第七章知觉

第七章知觉

第七章知觉第一节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直接知觉一,观点: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二、理论支持三、1,知觉的刺激物说:四、格式塔心理学: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

五、韦特海默:形状恒常性六、结论:知觉具有独立于网膜影像之外的整体属性(完形)七、吉布森:”完形”应是刺激的”完形”,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觉的刺激物说。

八、他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直接知觉经验。

九、2.认知心理学:自下而上加工十、Lindsay & Norman(1977) :数据驱动加工十一、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

十二、三、实验支持十三、视崖实验(Gibson和Walk,1960)十四、证明排除经验的条件下知觉正常运作,知觉具有先天性十五、被试:6个月的婴儿,一天大的鸡雏、山羊,小老鼠,小猫十六、自变量:视崖的深浅(“视崖”/“浅滩”)十七、因变量:婴儿爬向视崖边缘的行为(爬/不爬)十八、两者都为离散变量,只能进行定性研究。

十九、结论:他们有深度知觉间接知觉一,观点:间接知觉论不否认直接知觉的存在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矛盾,经验信息通常占主导基本研究方法: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矛盾的情境二、理论支持1. 赫尔姆霍兹:知觉经验论2. 假设检验说:Bruner(1957) & Gregory(1970):过去经验的最主要功能是提供假设,而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检验的过程3. 认知心理学:自上而下加工Lindsay & Norman(1977) :概念驱动加工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三,实验支持1. 不可能图形刺激与经验发生冲突时,知觉系统要受到理智的修正,体现知觉的间接性。

它可以分离经验信息独立作用时和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的两种不同的知觉结果。

间接知觉的实验报告

间接知觉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间接知觉在个体认知过程中的作用,验证间接知觉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并分析间接知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间接知觉是指个体通过间接的线索,如他人的经验、语言描述等,对某一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

与直接知觉相比,间接知觉具有以下特点:1. 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如理解、推理、判断等;2. 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等背景知识;3. 受到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场景,考察间接知觉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招募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材料:设计两组实验材料,分别为直接知觉材料和间接知觉材料。

直接知觉材料为图片,展示物体在不同角度、距离下的形态;间接知觉材料为文字描述,描述物体的特征。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认知能力测试,包括理解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以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

第一组为直接知觉组,第二组为间接知觉组。

(3)对直接知觉组进行直接知觉实验,展示图片,要求实验对象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特征。

(4)对间接知觉组进行间接知觉实验,提供文字描述,要求实验对象根据描述推断物体的特征。

(5)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认知能力测试,包括理解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

4. 数据收集与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对象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1. 直接知觉组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的平均得分为80分,间接知觉组平均得分为70分。

2. 经统计分析,两组实验对象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在实验过程中,间接知觉组在推断物体特征时,表现出了更高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

五、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间接知觉对个体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知觉)【圣才出品】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知觉)【圣才出品】

第7章知觉7.1 复习笔记一、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一)历史渊源1.直接知觉(direct perception):认为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知觉的刺激物说。

(1)格式塔心理学: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

(2)吉布森(Gibson,1950,1966,1979):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2.间接知觉(indirect perception):以Gregory为代表,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3.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up-bottom)加工: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也称材料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而自上而下加工则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也称为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driven processing)。

直接知觉论只讲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间接知觉论则讲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相结合,即刺激信息和内部经验的匹配。

(二)直接知觉实验最关键的实验设计要点是排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的研究是吉布森和沃尔克(Gibson和Walk,1960)的视崖实验。

1.实验背景视崖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深度知觉,这是知觉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研究领域。

2.实验方法(1)被试:6个月到14个月大的婴儿和刚出生的小动物。

(2)实验仪器:视崖(visual cliff),是一张高为4英尺的桌子,表面是一整块厚玻璃,半边的玻璃是不透明的,紧贴玻璃下方就有一块红白格子的布,此为“浅滩”,而另半边的玻璃是透明的,不过在相距4英尺远的地面上同样放着红白格子的布。

(3)实验操作:将婴儿放在视崖的中间,并要求他们的母亲站在视崖深的一端和浅的一端召唤他们,观察他们是否会跟着母亲的召唤,向“视崖”或“浅滩”爬去。

知觉ppt课件演示文稿

知觉ppt课件演示文稿

间接知觉实验
它并不完全否认直接知觉的存在,只是在肯定刺激信息 的基础上,更强调经验信息。即当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 互协调时,它们共同作用,形成知觉。而当它们相互矛盾 时,经验信息往往会压倒刺激信息,而在知觉中占主导地 位。
对间接知觉论的验证,往往是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 息相互矛盾的情境,来分类只有刺激信息独立起作用时和 只有经验信息参与时的两种不同知觉。为了验证这个理论, 研究者一般设计不可能图形测验、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 知觉恒常性测验。
直接知觉实验
证明知觉直接性的实验中,实验设计最关键的是排除 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如果在排除的情况下,得出的实 验结果和没有排除时的一样,就可证明无须以往经验的支 持。
在深度知觉上,也存在着知觉直接性和间接性的争论。 大部分研究者支持深度知觉间接论;但是吉布森和沃克设 计了“视崖”这种实验仪器,选用6~14个月大的婴儿和 刚出生不久的小动物进行实验,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深度知 觉的确具有先天性。
• 不可能图形
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是一种特殊的 错觉,它可以分离经验信息独立作用时和刺激信息独立作 用时的两种不同的知觉结果。知觉运动瀑布。 • 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 表明深度线索方面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一测 验中各个图片的感知。 • 知觉恒常性 是指当距离、缩影比、照明改变的时候,虽然网膜影 像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但是人们对物体大小、形状 和颜色知觉仍相对稳定。由于在纯刺激作用下,我们总是 只对网膜影像反应,不可能产生知觉恒常性,因此把它解 释成经验的作用。
• 肌肉线索
眼睛肌肉状态的变化可以作为感知距离的线索,这类线 索称为肌肉线索。包括适应和辐合 适应
C. 等高线
就是表示音高、音频和音强之间的关系。当强度改变 时,各频率的音高随之发生变化。对于低音来说,音高随 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对于高音来说,音高随强度的增加而 升高,对于中等频率的声音来说,两种影响都有轻微程度 的表现。

运动技能操作的知觉理论辨析——基于间接知觉和直接知觉理论

运动技能操作的知觉理论辨析——基于间接知觉和直接知觉理论
心 理学 家 所 关 心 的重 点 。不 同 的理 论 导致 不 同 的认
解 两种 理论 的优 缺 点 , 指 导学 生 、 运 动 员更好 的掌握 运
动 技能 , 在 竞技 场上 有更 突 出的表 接 知觉 理 论 对 运 动 技 能 有 不 同
的见解 。间接知觉理论认为外部世界输入大脑的信息 是 不完 整 、 不准确 的 、 无意 义 的信息 。这 些信 息需 要 通 过 大脑储 存 、 加工、 转移等过程 , 才 能 转 化 成 有 意 义 的 经 验 j 。相反 , 直 接知 觉 理论 认 为 动 物 周 围分 布 着 丰
【 S h a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p o r t ,S h a n g h a i 2 0 0 4 3 8 )
Abs t r a c t:Th e me t h o d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i s u s e d t o e x p l a i n i n f o r ma t i o n pr o c e s s i ng t he o r y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pa r a d i g m t he o y r o f p e r c e pt i o n a n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e x pl a n a t i o n s o f t h e t wo t h e o ie r s i n p e r c e p t u a l p r e d i c t i o n,d e c i s i o n —ma k i n g,
动力究与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运动技术动作的学习是以系统理论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动作行外显性学习为主要手段再穿插一些内隐性学习作为为把人类动作行为当作一种复杂的系统移动的协调补充内隐性学习的突出作用是在复杂条件下的运动模式不是由特定动作程序操作的而是在具体情景条应激表现是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记忆痕迹的无意识件下以自组织的形式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自从十九世纪中叶,赫尔姆霍兹提出了知觉经验论以来,心理学家有关知觉的直接性和间接性的争论就未停止过。

有趣的是,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往往沿袭不同的实验思路设计各自的研究,于是得到的实验结果也就各自支持知觉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一、历史渊源直接知觉论和间接知觉论都不是凭空提出的,早在心理学家对其做实验验证之前,它们就已经是两种对立的理论观点了。

直接知觉论认为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刺激物说的思想最早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主要观点是: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

比如:惠太海默(Wertheimer,1880-1943)就曾提出了一个知觉过程完整性的实证----形状恒常性。

如果你将一本书放在桌子上,并站在桌子前,那么你的视网膜上就会出现一个矩形的影像,但是如果你向左或向右移动几米,那么视网膜上的影像就会变成梯形。

尽管网膜影像发生了变化,但这时你所感知到的这本书还是矩形,这是因为知觉具有形状恒常性。

可见,知觉具有独立于网膜影像之外的整体属性,格式塔心理学把这种整体属性称为”完形”,以往研究表明这种”完形”似乎是先天的,这也就是说知觉过程是内在的或无意识的,它可能很少受到人的各类观念的影响。

不过,格式塔心理学并未明确指出”完形”是属于经验上的”完形”,还是刺激本身的”完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并不能算是纯粹的直接知觉论。

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有关”完形”的思想,并将其推到极致的要属吉布森(Gibson,1950,1966,1979)。

吉布森指出”完形”应是刺激的”完形”,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觉的刺激物说。

他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直接知觉经验。

例如:由一个景物的光线分布形成的可靠线索可以直接为深度和距离知觉提供信息。

自然环境中不同大小和位置的物体受到来自各种方向的光线照射,同时这些物体又反射出不同的光线,因此人在任何一个位置,观察周围空间时,都是有其特定的光线分布的,在周围空间每一点上的光线分布都含有一定的差别。

比如,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站在一条砖路上向远方眺望时,近处的砖会显得大而清晰,远处的砖会显得小而模糊。

这种近处稀疏、远处密集的光线结构显示出表面介质的密度级差(在下文深度知觉一节中会有所论及),而且随着视线通向远方,砖的网膜影像变小,视网膜单位面积所包含的砖的数目增加,也显示出同样的密度变化。

换句话说,光线分布的结构或表面质地的密度与物体的网膜影像都是按照视角(在下文深度知觉一节中会有所论及)规律变化的,因此人可以直接知觉距离。

知觉具有直接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如果在没有客观刺激的情况下,人们自动地产生了知觉,那这一定是幻觉,但是直接知觉论过分地强调了知觉的刺激驱动性,未注意到知觉也会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所以在二战后,这一理论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心理学家们转而开始关注间接知觉论。

早在19世纪中叶,赫尔姆霍兹就提出了知觉经验论,他认为所有的视知觉都源于我们过去的视觉经验,他甚至把瞬间完成的无意识知觉称为是一种视觉习惯。

一个多世纪后,布鲁纳(Bruner,1957)和格里高利(Gregory,1970)发展了这一知觉经验论,他们认为过去经验的最主要功能是提供假设,而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检验的过程,人在知觉时,接受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当前刺激是什么的假设,人们可以重复地形成和检验假设,直到验证了某一假设,才算完成对感觉信息的知觉组织。

他们的观点在后来被称之为假设检验说。

总地来说,间接知觉理论认为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和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刺激信息作出推断、评价和解释,才能实现对刺激的真正知觉。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间的争论常被描述为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up-bottom)加工之间的对立。

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自上而下加工则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林塞和诺曼(Lindsay和Norman,1977)将自下而上加工称为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而将自上而下加工称为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driven processing)。

直接知觉论只讲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间接知觉论则讲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相结合,即刺激信息和内部经验的匹配。

今天的心理学家,绝大多数都已经承认,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同时并存于人类的知觉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纯粹的直接知觉或纯粹的间接知觉,所有知觉都是直接和间接一体两面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看上去直接知觉论和间接知觉论都能够获得部分实验支持的原因之一;而另一部分原因,则要归于这些实验在具体设计上的不同。

然而在心理学家达成上述共识之前,有关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的争论是十分激烈的。

争论的双方各自设计并执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以期论证自己的观点。

今天,重新回顾和审视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觉在直接性和间接性上一体两面本质的理解。

二、直接知觉实验证明知觉直接性的实验中,最关键的实验设计要点,就是排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

如果在排除过去经验的情况下,被试的实验结果和未排除时一样,那么即可证明知觉无须已往经验的支持。

这样,直接知觉论才能得到支持。

以此思路为指导,有些研究者曾试图使用婴儿、刚出生的动物、或者某些由于生理、生活环境缺陷无法习得某一方面经验的特殊人群作为被试,以期消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研究便是吉布森和沃尔克(Gibson和Walk,1960)的视崖实验:(一)实验背景视崖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深度知觉,这是知觉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研究领域,因为它涉及人如何将网膜上的二维投影加工成三维信息的奇特能力。

[曾有研究表明,深度知觉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是后天的。

例如有研究报告了一个先天盲人SB,在他52岁的时候通过视网膜移植手术获得了视觉,但是却不能和正常人一样感知深度:有一次他朝医院窗外看的时候,他发觉窗外地面上的车子很小,竟然好奇地爬出窗的边缘,准备用手去抓那些车辆,幸好医院的工作人员及时阻拦,他才不至于从窗口掉下去。

]这一事例似乎说明:尽管SB可以看到事物,但是由于他没有任何有关深度的经验,所以还是不能感知深度。

可见深度知觉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后天经验的,所以大部分研究者支持深度知觉间接论。

不过也有理论从深度知觉的生态学意义出发,支持深度知觉的直接性,吉布森和沃尔克的理论便是其中之一。

他们假设深度知觉是原始生物机制的一部分,它是自动出现的,并非是经验的产物。

他们的理论假设依据以下逻辑:没有深度知觉,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会变得寸步难行,例如在走路时,如果我们不能判断前方的障碍物有多远的话,我们就会撞到障碍物。

因此两位研究者认为,深度知觉应当是直接的、先天的;换言之,即使是几乎没有什么后天经验的被试也应该具备深度知觉。

(二)实验方法在这一实验中,由于要排除后天经验的作用,所以吉布森和沃尔克选择了6个月到14个月大的婴儿和刚出生的小动物作为被试。

但是问题也由此产生:婴儿和动物没有基本的语言能力,在无法使用言语报告作为实验因变量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实验呢?婴儿和小动物不具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如果用诸如是否撞到某物或从高处摔下来等行为作为是否具有深度知觉的指标的话,那么这是具有伤害性的,怎样来排除这些伤害呢?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吉布森和沃尔克设计了一种实验仪器----视崖(visual cliff)。

视崖为一张高为4英尺的桌子,表面是一整块厚玻璃,半边的玻璃是不透明的,紧贴玻璃下方就有一块红白格子的布,此为”浅滩”,而另半边的玻璃是透明的,不过在相距4英尺远的地面上同样放着红白格子的布,此为”视崖”,如果被试具有深度知觉,那么他们会感觉到两边红白格子布的深度是不同的。

由于有着厚玻璃的阻隔,这一仪器可以防止被试从悬崖上掉下去。

在实验中,将婴儿放在视崖的中间,并要求他们的母亲站在视崖深的一端和浅的一端召唤他们,观察他们是否会跟着母亲的召唤,向”视崖”或”浅滩”爬去。

这里自变量为视崖的深浅,它有两个水平,一为”视崖”,另一为”浅滩”;因变量为婴儿爬向视崖边缘的行为,也有两个水平,爬或者不爬,所以两者都为离散变量,只能进行定性研究。

对于小动物来说,也进行同样的实验,只不过实验时不能使用母亲召唤的方式,而是要看动物的其他行为表现,比如:在将动物放在”视崖”处,动物是否出现明显的防御行为或是全身肌肉紧张等。

(三)实验结果在以婴儿为被试的情况下,视崖实验发现几乎所有的婴儿在母亲的召唤下,都愿意爬向”浅滩”;但是只有1/3的婴儿在极其犹豫的情况下,爬向了”视崖”,即使在母亲用手敲击玻璃,向婴儿示意玻璃的坚固性时,另外2/3的婴儿还是不愿意爬过来,这表示婴儿已经感知到了视崖的深度。

不过,婴儿实验是否真地表明深度知觉是先天的呢?在这个实验中,婴儿至少是6个月大的,很难排除他们没有任何深度经验的可能。

然而视崖实验又不能采用新生儿作被试,因为实验要求被试至少具有爬行的能力。

对此,吉布森和沃尔克认为”处在爬行或蹒跚学步阶段的婴儿可能会从高的地方掉下来,但当他们一旦获得了肌肉协调能力后,这种事故就可以避免”,也就是说深度知觉是某种先天的生存机制,婴儿之所以磕磕碰碰并不是由于他们不能感知深度,而是由于他们的肌肉协调能力不佳,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只有在他们的控制能力完全成熟之后,他们的深度知觉能力才得以表现。

他们后来用小动物所做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观点。

动物视崖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直接视觉论:一旦动物的生存需要深度知觉的时候,它们的深度知觉能力便得以展现。

实验显示,24小时大的鸡雏便具有深度知觉。

对于山羊来说,情况也差不多,当实验者将一天大的山羊放在”视崖”时,小山羊会感到害怕,并作防御姿态;但是如果将其放到”浅滩”,它就会表现得很放松。

老鼠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和小鸡、小羊大不一样。

小老鼠并未对”浅滩”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吉布森和沃尔克的解释是这样的:老鼠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视觉,它们的视觉系统并不完善,通常习惯在夜间活动的老鼠是依赖于气味和鼻子上的触须来寻找食物的,由于实验中视崖两端的触觉感受一样,所以对老鼠来说,它们没有分别。

然而,在同样是夜间活动的猫身上却得出了不同的实验结果。

大约4周左右的小猫就在视崖实验中表现出卓越的深度知觉。

吉布森和沃尔克的解释是猫是捕食者,它必须要感知老鼠的运动,这有赖于深度知觉,所以在猫差不多能移动自己身体的时候,它们就有了深度知觉。

总之,吉布森和沃尔克自圆其说地将视崖实验的结果解释为深度知觉的生态学意义,并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深度知觉的确具有先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