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表5.1.4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序号成孔方法

桩位允许偏差(mm)

桩径

(mm)

垂直

(%)

1—3根,单排

桩基垂直于中

心线方向和群

桩基础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

中心线方向

和群桩基础

的中间桩

1泥浆

护壁

钻孔

D≤1000mm±50

<1

D/6,且不大于

100

D/4,且不大

于150

D>1000mm±50100+0.01H150+0.01H

2套管

成孔

注桩

D≤500mm

-20<1

70150

D>500mm100150

3千成孔灌注桩-20<170150

4人工

挖孔

混凝土护壁+50<0.550150

钢套管护壁+50 <1100200

浅谈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质量控制

浅谈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4-09-16T11:13:00.70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7期供稿作者:丁品[导读] 做好钻机工人技术交底工作,提高人员质量意识,重视桩位偏差质量问题,误碰后及时向技术人员要求复核。丁品(山东省深基建设工程总公司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分析了施工中影响桩位偏差的因素,并制定相关措施,从而有效的控制桩位偏差,提高了工程质量。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控制措施引言钻孔灌注桩基础以其承载力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成本适中而广泛用于建设工程中。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崛起,在高层楼宇建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属于隐蔽工程且当前高层地下室层数越来越多,造成虚孔越来越深,造成桩位偏差控制难度越来越大。以下仅就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 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1 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原因分析1.1 桩位放样错误目前桩基放线多采用全站仪,对图纸没有进行仔细审查,手工计算坐标马虎大意计算错误;放样时输入坐标时,将数据输错等原因造成桩位放样错误。 1.2 对桩位点保护措施不够,场地内车辆及设备碾压、钻机人员误碰等原因桩位发生偏差后,没有及时校核调整。 1.3 钻机就位开钻前没有进行复查。 1.4 钻机设备就位后,不平整、稳固,在成孔过程中发生倾斜和偏移。虚孔越多,桩位偏差较大。 2 控制措施2.1 得到施工蓝图后,技术人员应仔细查看图纸,采取AutoCAD、天正建筑软件计算机辅助计算坐标。技术负责人应复核坐标准确无误后在外业放样。 计算机辅助技术坐标大致步骤如下:2.1.1 首先按一定顺序给桩编号。 2.1.2 根据规划图四个楼角坐标与桩基基础桩位布置图的关系,在CAD 中设置坐标系。坐标不相符应及时联系设计、规划部门解决,确保基础定位准确无误。 2.1.3 点击CAD 命令“多段线”,按编号依次点击桩圆心。 图(1)多段线2.1.4 查询该该“多段线”,即可得到每颗桩坐标(图2)。相比手工计算更加快捷、准确。结合配套的全站仪传输软件,上传到全站仪内,直接输入桩号进行放样。避免了人为录入错误,并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 2.2 做好桩位保护,对偏移的桩位,重新复核校正。 2.2.1 测量人员确定好桩位后即用长木桩打入地下,适当高于地面5~10cm,并在木桩顶用小铁钉标明准确的桩位。木桩采取可靠的加固保护措施,如在周围使用混凝土加固。必要时做好统一醒目标识,统一喷涂红色自喷漆,避免与场地其他木桩发生混淆。 图(2)2.2.2 现场技术人员加强巡视,发现偏移的桩位及时复核校正。 做好钻机工人技术交底工作,提高人员质量意识,重视桩位偏差质量问题,误碰后及时向技术人员要求复核。 2.3 开钻前二次复核后才开孔。 2.3.1 钻机根据桩点就位后,在周围宜布置引桩,方便在施工过程随时校正。开孔前,应保证钻具中心与桩点重合偏差±2cm 范围内。 2.3.2 由另一名测量人员复核该桩点,如有偏差,调整后即可正常开孔施工。 2.4 保证钻机稳定,成孔过程中及时查看、及时纠偏。 2.4.1 如施工现场场地情况较差,在在钻机下铺设枕木、钢板以保证钻机平稳。2.4.2 成孔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进尺情况,每隔一段时间,查看桩位偏差情况。嵌岩桩由于纠偏较困难,进入岩石前要特别注意,保证桩位、垂直度在偏差范围内。 3 结束语影响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因素有很多方面,因此控制钻孔灌注桩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只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了控制桩位偏差的注意要点和措施,实际施工中应通过所有管理技术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每一道工序的认真规范操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基础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1]李耀珠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山西建筑 2012.3

桩基础验收桩基础验收一般规定1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群

桩基础验收 一、桩基础验收一般规定 1、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 群桩 20mm;单排桩 10mm。 2、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⑴、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现场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⑵、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对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说明:桩顶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时,如不做中间验收,在土方开挖后如有桩顶位移发生不易明确责任,究竟是土方开挖不妥,还是本身桩位不准(打入桩施工不慎,会造成挤土,导致桩位位移),加一次中间验收有利于责任区分,引起打桩及土方承包商的重视。 3、打(压)入桩(预制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表1 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

打桩顺序不当,造成挤土而影响已入桩的位移,是包括在表列数值中。为此必须在施工中考虑合适的顺序及打桩速率。布桩密集的基础工程应有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沉桩的挤土影响。 4、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2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各节要求执行。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表2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5、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不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说明:对重要工程(甲级)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本检验桩的垂直承载力。工程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第3.0.1条的规定。关于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如果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承载力检验不仅是检验施工的质量而且也能检验设计是否达到工程的要求。因此,施工前的试桩如没有破坏又用于实际工程中应可作为验收的依据。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 6、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 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说明:桩身质量的检验方法很多,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所规定的方法执行。打入桩制桩的质量容易控制,问题也较易发现,抽查数可较灌注桩少。 7、对砂、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及要求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 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因此,施工规范、

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 确的规定。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对应于不同高度范围的建筑物,其总高轴线投测偏差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按这些规定的要求对轴线投测误差进行控制,并详细记录。另外,对于特别重要的超高层建筑来说,为避免由于测量仪器、手段、人为原因或环境原因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误差过大,除了在首层±0.00处测定建筑物基准轴线外,有必要视情况采用专业的、精确的仪器及手段将建筑物总高分为若干轴线投测控制段,分段投测、分段锁定基准轴线,以便于施工又避免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出现较大误差。 5.关于对结构构件(实体)施工垂直度偏差、标高的检测规定。

灌注桩及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及允许偏差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附表9-7 序号 成孔方法 桩径允许偏差(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桩位允许偏差(mm)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1 泥浆护壁钻孔桩 D≤1000mm ±50 <1 D/6,且不大于100 D/4,且不大于150 D>1000 mm ±50 100+0.01H 150+0.01H 2 套管成孔灌注桩 D≤500 mm -20 <1 70 150 D>500 mm 100 150

3 干成孔灌注桩 -20 <1 70 150 4 人工挖孔桩 混凝土护壁 +50 <0.5 50 150 钢套管护壁 +50 <1 100 200 注:1 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 采用复打、反插法施工的桩,其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 3 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备泥浆的性能指标 附表9-8 项次 项目 性能指标 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性能指标 检验方法 1 2 3 4 5 相对密度 粘度 含砂率 胶体率 失水量 1.1~1.5

<6% >95%<30mL/30min 泥浆比重计 漏斗法 量杯法 失水量仪 6 7 8 9 泥皮厚度 静切力 稳定性 pH值 1~3mm/min 1min20~30mg/cm2 10min50~100mg/cm2 <0.03g/cm2 7~9 失水量仪 静切力计 pH试纸 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附表9-9 项目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查方法

1 主筋间距 ±10 钢尺量检查 2 长度 ±100 钢尺量检查 一般项目 3 钢筋材质检验 设计要求 抽样送检 4 箍筋间距 ±20 钢尺量检查 5 直径 ±l0 钢尺量检查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附表9-10 项目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nm) 检查方法

模板允许偏差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 预制构件模板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4—2002

说明 020101 主控项目: 1、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观察检查。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模板内无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观察检查。 3、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符合规定。尺量检查。 5、预制构件模板允许偏差,2m靠尺和塞尺检查,拉线和尺量检查。 主控项目: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下表规定。检查同条件试件试验报告。

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摸拆除时间应符合设计方案,并不得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3、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对照技术方案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观察检查。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观察检查。 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4—2002

钻孔灌注桩垂直度的简易检验方法

钻孔灌注桩垂直度的简易检验方法 桩孔垂直度是钻孔灌注桩的检验项目之一,一般规定桩孔垂直度≤1%H(H为桩孔垂深)。钻孔灌注桩口径一般较大,使用口径小的测斜仪器,偏差值测不出来,满足不了工程需要。 我们在某新建的工程施工600 mm嵌岩钻孔灌注桩时出现了桩孔偏斜,钢筋笼下不到底,导管下不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要求:桩孔垂直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垂直度检验栏内必须填上数据,否则不能施工。我们利用重锤原理制作了一套检验器,根据几何原理计算桩孔垂直度(偏斜率)。随时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和掌握钻孔轴线在空间的位置,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了施工质量,甲方非常满意。现将检测方法介绍如下。 2 检验器的制作 按设计桩孔直径用钢筋制作平底同径检验器(相当于重锤),其规格尺寸为:直径等于桩孔设计直径,长度为3倍桩径;主筋616 mm;加强筋14 mm@1000~1500 mm,在首尾加强筋内设呈90°交角的内支撑;上部为提引梁圆环,圆环中心与检验器轴线重合;用14 m m 钢筋制作与转盘通孔槽直径相等的开口检测圆环,内用12 mm钢筋呈90°焊牢,交点处用钢锯锯成十字条痕 3 检验方法 (1)移开转盘(桩孔直径小于转盘通孔直径时,可不移)。 (2)用升降机将检验器下入孔内,将转盘移回原位固定。

(3)提引绳从转盘中间穿过与检验器连接,将开口检测圆环放到转盘槽内,这时检测圆环的内支撑的交点O即是转盘中心又是设计钻孔中心。 (4)将检验器提起,下放到孔口,使其处于悬垂状态,此时提引绳与转盘平面有一个交点B( 见图1),用直尺量出OB距离(精确到1mm)。理论上O、B两点重合,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5)量出天车滑轮前沿距转盘平面的距离h(此高是固定的),以及转盘平面距孔口距离( 精确到1mm)。 (6)继续下放检验器到预测定的位置,此时提引绳与转盘平面又会产生一个交点B′,量出OB′的距离。 4 桩孔垂直度(偏斜率)计算 把检验测定的数据代入下列公式,计算出桩孔垂直度(偏斜 率)i,参看图1。 图1 钻孔垂直度(偏斜率)计算要素示意图

规范允许偏差一览表

项目允许偏差(mm) 绑扎钢筋网 长、宽±10 网眼尺寸±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 宽、高±5 受力钢筋 间距±10 排距±5 保 护 层 厚 度 基础±10 柱、梁±5 板、墙、 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二、砌体工程 主控项目1 砖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U 2 砂浆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 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 4 斜槎留置第5.2.3条 5 直槎拉结筋及接槎处理第5.2.4条 6 轴线位移≤10mm 7 垂直度(每层)≤5mm 一般项目1 组砌方法第5.3.1条 2 水平灰缝厚度10mm 8–12mm 3 基础顶面、楼面标高±15mm 4 表面平整度(混水)8mm 5 门窗洞口高度宽±5mm 6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 7 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10mm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 省优质结构 工程标准 1 轴线位移柱、墙、梁 5 3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5 ±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内尺寸 基础±10±6 尺量柱、墙、梁+4、-5±3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 不大于5m 6 4 经纬仪或 吊线、尺量小于5m 8 6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3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顺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 +5、0 10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10 6 拉线、尺量尺寸+10、0 +6、0 11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宽、高—±5 对角线— 6 12 插筋中心线位移 5 5 尺量外露长度+10、0 +10、0

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

一、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 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见表7-1。 表7-1灌注桩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成孔方法桩径偏差 /mm 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mm 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间桩 1 泥浆护壁冲(钻)孔壁d≤1000mm -0.1d且≤-50 1 d/6且不大于100 d/4且不大于150 d>1000mm -50 100+0.01H 150+0.01H 2 锤击(振动)沉管、振动冲击沉管成孔d≤500mm -20 1 70 150 d>500mm 100 150 3 螺旋钻、机动洛阳铲钻孔扩底-20 1 70 150 二、挤扩支盘桩质量的控制(见表7-2) 表7-2 挤扩支盘桩质量控制参数 部位项目允许偏差 桩身孔径/mm <0.1d(d为桩身直径)且≤50mm 孔深 桩孔垂直度 桩位水平偏差/mm 桩孔底沉渣/mm 满足设计桩长 <桩长的1%

支盘 部位挤扩上盘首次压力/MPa 挤扩中盘首次压力/MPa 挤扩底盘首次压力/MPa 油压液面下降与液压钻、支盘 机空载液面下降值相比≥10 ≥13 ≥15 ≤3mm 项目允许偏差 支盘盘径允许偏差/mm 抽样比例占总桩数 盘距间偏差/mm ≤1/15D(D为支盘直径) 1% ≤200 钢筋笼保护层厚度/mm 安装标高/mm ±20 ±50 三、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见表7-3) 钢筋笼除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以下的规定: (1)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规范允许偏差一览表

一、钢筋工程 项目允许偏差(mm) 绑扎钢筋网 长、宽±10 网眼尺寸±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 宽、高±5 受力钢筋 间距±10 排距±5 保 护 层 厚 度 基础±10 柱、梁±5 板、墙、 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二、砌体工程 主控项目1 砖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U 2 砂浆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 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 4 斜槎留置第5.2.3条 5 直槎拉结筋及接槎处理第5.2.4条 6 轴线位移≤10mm 7 垂直度(每层)≤5mm 一般项目1 组砌方法第5.3.1条 2 水平灰缝厚度10mm 8–12mm 3 基础顶面、楼面标高±15mm 4 表面平整度(混水)8mm 5 门窗洞口高度宽±5mm 6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 7 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10mm 三、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 省优质结构 工程标准 1 轴线位移柱、墙、梁 5 3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5 ±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内尺寸 基础±10±6 尺量柱、墙、梁+4、-5±3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 不大于5m 6 4 经纬仪或 吊线、尺量小于5m 8 6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3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顺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 +5、0 10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10 6 拉线、尺量尺寸+10、0 +6、0 11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宽、高—±5 对角线— 6 12 插筋中心线位移 5 5 尺量外露长度+10、0 +10、0 四、混凝土工程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一般抹灰质量允许偏差

一般抹灰质量允许偏差(mm) 2、顶棚抹灰 A、作业条件 在墙面和梁侧面弹上水平标高墨线。 根据室内高度和抹灰现场具体情况,提前搭好操作用脚手架,板面距顶底高度约1.8m。 将砼顶板底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漏浆等处应凿到实处,用1:2水泥砂浆分层抹平。 抹灰前一天浇水湿润基体。 B、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对采用木模板施工的板底进行毛化处理,再浇水湿润。 (2)、根据墙柱上弹出的水平墨线,用粉线在顶板下100mm的四周墙面上弹出一条水平线,作为顶板抹灰的水平控制线。对于面积较大的楼盖顶棚或质量要求较高的顶棚,宜通线设置标准墩。

(3)、抹底灰:在顶板砼湿润的情况下,先刷素水泥浆一道或用砼界面处理剂,随刷随打底,打底采用1:1:6水泥混合砂浆。结顶板凹度较大的部位,先大致找平并压实,待其干后再抹大面积底灰,其厚度每遍不宜超过6mm,操作时须用力抹压,然后用压尺刮抹顺平,再用木模板磨平,要求平整稍毛,不必光滑,但不得过于粗糙,不许有凹陷深痕。 (4)、抹罩面灰:待底灰约六、七成干时,即可抹面层灰。如停歇时间长,底层过分干燥则应用水湿润。涂抹时先分两遍磨平、压实,其厚度不应大于2mm。待面层稍干,“收身”时(即经过灰匙压磨面灰浆表层不会为糊状时)要及时压光,不得有匙痕、气泡、接缝不平等现象。天花板与墙边或梁边相交的阴角应成一条水平直线,梁端与墙面、梁边相交处应成垂直线。 3、墙面涂料 1、阴角弹线,阳角上铝合金直尺,用普通425#硅酸盐水泥掺107胶水和石膏粉调成腻子,修直阴阳角,阳角用腻子应掺入黑色矿物颜料。 2、大面用纯白水泥和107胶水调成腻子进行头遍批嵌1~2㎜厚,第二天随即用1~0#砂纸包在300㎜长刨直的木块上打磨平,如有凹凸处应补平或刨平。严禁在头遍批嵌腻子内掺入老粉或石膏粉。 3、底层批嵌干透后用滑石粉:白水泥:107胶水=5:3:1调成的腻子批嵌两遍,干透后用3/2#铁砂布打磨,如手感和目测均已平整,阴阳角挺直,即可进入下道工序。 4、批嵌后刷清漆一遍。 5、涂料分两遍滚涂。涂料不能掺水稀释,头遍直接用滚筒滚涂,二道待各道工序(除安装灯具外)均已完成后滚涂压光。涂料不得有透底、花色出现。 6、过道可能雨淋的地方用立邦漆滚涂,做法同内墙。内墙乳胶漆不能用在可能淋鱼的地方。 7、阳角用320~400#水砂纸木块均匀打磨出黑色批嵌腻子,宽度1㎜左右。 (二)、外装饰 1、外墙涂料墙面

塔吊垂直度检测、安全检查标准

塔吊垂直度检测、安全检查标准塔吊垂直度检测塔吊安全检查标准 一、塔吊垂直度检测 1、塔吊垂直度的允许偏差范围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第30页对塔机垂直度要求规定如下:独立状态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4/1000,最高附着点下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相应高度的2/1000, 2、塔吊垂直度的计算 塔机垂直度<4/1000,。 安装附着装置后,附着以下<2/1000,附着以上<4/1000 例:标准节的高度为30m,则最大偏差不能超过30*4=120mm=12cm 注:塔吊的一节标准节长2.5m,一个角铁宽15cm。高度为:从第一个标准节到驾驶室下面的标准节。观测距离为:距塔吊高度1.5倍的距离架设仪器观测。 例:宁晋****项目1#、2#、3#、4#塔吊垂直度检测

1#塔吊21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1cm B、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南偏5cm,限差4.2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南偏1cm,符合要求。 2#塔吊27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东侧,测得向北偏7cm,限差5.4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北偏1.3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3.5cm,限差5.4cm,符合要求 3#塔吊33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北偏16.5cm,限差6.6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北偏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西偏25cm,限差6.6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北偏cm,符合要求。 A′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1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北偏4cm,符合要求。 4#塔吊37.5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 1 .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2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因此,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对应于不同高度范围的建筑物,其总高轴线投测偏差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按这些规定的要求对轴线投测误差进行控制,并详细记录。另外,对于特别重要的超高层建筑来说,为避免由于测量仪器、手段、人为原因或环境原因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误差过大,除了在首层±0.00处测定建筑物基准轴线外,有必要视情况采用专业的、精确的仪器及手段将建筑物总高分为若干轴线投测控制段,分段投测、分段锁定基准轴线,以便于施工又避免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出现较大误差。 5 .关于对结构构件(实体)施工垂直度偏差、标高的检测规定。我们知道,在确定了建筑平面轴线及结构构件(如墙、柱)等具体位置之后,由于施工操作及外部环境影响等诸原因,结构墙、柱构件实体在对应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截面尺寸等方面有可能出现偏差。为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现浇及预制装配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允许偏差作了具体的规定。如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构件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分为层间与全高两方面同时控制,层高≤5m时及>5m时的层间垂直度偏差分别不能大于8mm及

桩偏差

7.4 锤击沉桩 7.4.1沉桩前必须处理空中和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应满足打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 7.4.2桩锤的选用应根据地质条件、桩型、桩的密集程度、单桩竖向承载力及现有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H选用。 7.4.3桩打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10mm; 2 锤与桩帽、桩帽与桩之间应加设硬木、麻袋、草垫等弹性衬垫; 3 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 4 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7.4.4 打桩顺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 2 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3 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1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7.4.5 打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应符合表7.4.5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表7.4.5 打入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7.4.6 桩终止锤击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 2 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及风化岩时,应以贯入度控制 为主,桩端标高为辅; 3 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并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不应大 于设计规定的数值确认,必要时,施工控制贯入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7.4.7 当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7.4.8 当采用射水法沉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射水法沉桩宜用于砂土和碎石土; 2 沉桩至最后1~2m时,应停止射水,并采用锤击至规定标高,终锤控制标准可按本规范第7.4.6 条有关规定执行。 7.4.9 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时,可采取下列辅助措施: 1 对预钻孔沉桩,预钻孔孔径可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小50~100mm,深度可根据桩距和土的密实度、渗透性确定,宜为桩长的1/3~1/2;施工时应随钻随打;桩架宜具备钻孔锤击双重性能; 2 应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直径宜为70~80mm,间距宜为1.0~1.5m,深度宜为10~12m;塑料排水板的深度、间距与袋装砂井相同; 3 应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 4 可开挖地面防震沟,并可与其他措施结合使用。防震沟沟宽可取0.5~0.8m,深度按土质情况决定;

塔吊垂直度

塔吊垂直度 1、塔吊垂直度允许偏差范围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第30 页对塔吊垂直度要求规定如下:独立状态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4/1000,最高附着点下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相应高度的2/1000。 2、塔吊垂直度计算 塔吊垂直度<4/1000,安装附着装置后,附着以下<2/1000,附着以上<4/1000。 例: 标准节的高度为30m,则最大偏差不能超过30*4=120mm=12cm。 注:塔吊的一节标准节长2.5m,一个角铁宽15cm。 高度为:从第一个标准节到驾驶室下面的标准节。 观测距离为:距塔吊高度1.5 倍的距离架设仪器观测。

例: 我公司一客户项目中,四台塔吊:1#、2#、3#、4#塔吊垂直度检测。 1# 塔吊21m,距离塔吊1.5 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1cm B、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南偏5cm,限差4.2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南偏1cm,符合要求。 2# 塔吊27m,距离塔吊1.5 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东侧,测得向北偏7cm,限差5.4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北偏1.3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3.5cm,限差5.4cm,符合要求 3# 塔吊33m,距离塔吊1.5 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北偏16.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