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总的原则
经济结构调整
1、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参考答案】(1)大力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这是世界性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是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
当前,世界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大调整时期,各国都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我们要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加大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在全球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地位。
②这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世界经济增长的内涵和质量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必须随之作战略性调整。
③这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
当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和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进一步加大。
如果不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没有优势可言,就难免被动挨打。
④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内在要求。
从战略上全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深层次要求和根本出路。
(2)当前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不是暂时性、局部性的调整,而是战略性的调整。
这种调整,既要坚决压缩落后的生产能力,又要加快发展短缺的、技术含量高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能力,特别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要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和企业结构,又要调整地区和城乡经济结构;既要解决当前市场供求问题,更要着眼长远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促进发展。
(3)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采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
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围绕优化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
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措施研究
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措施研究【摘要】本文着重研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措施。
在我们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我们对农村经济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调整的必要性和优化的路径。
我们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措施,并讨论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结论部分总结了取得的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乡村振兴、成果、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传统的农业经济主导地位逐渐减弱,农村人口外流加剧,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深入研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问题势在必行。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农村经济结构的特点和现状,明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探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推动关键措施的实施,才能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问题,旨在为农村经济的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经济发展之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研究目的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经济结构的特点分析,探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探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的路径,总结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措施,以及探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高二政治各类题型答题模板
高二政治各类题型答题模板一、关于经济结构调整1、经济结构的内涵:包括产业结构(含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农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域结构、城乡结构、劳动力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及家庭消费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等。
2、调整经济结构的原则:要以市场为导向 , 以效益为目标 , 以企业为主体 , 以科技为依托 , 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相协调 , 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协调 , 地区经济相协调。
3、具体措施:(1)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中的二、三产业,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产业结构见前面)(2)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生产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3)依靠科技,因地制宜,保护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发展经济作物,使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协调发展,并发挥其比较优势。
(4)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5)统筹区域发展,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发达地区积极援助,国家大力扶持,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6)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工业带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人口,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7)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
(8)完善分配制、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完善所有制,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保制度,综合利用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严防收入差距过大;(9)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消费结构,提倡适度消费、科学消费、物质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10)应用科技,提高工业制成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二、关于经济类意义(一)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定要点:⑴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本质);⑵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⑶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⑷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价值规律等。
农业生产中的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
农业生产中的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农业生产中如何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一、种植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种植结构是指农作物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内的种植类型和面积分布。
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种植结构调整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综合产量和品质。
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环境适应性和经济价值,通过合理的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农作物之间的互补效应,提高农作物的综合产量和品质。
其次,种植结构调整可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不同作物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不同,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可以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再次,种植结构调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合理的种植结构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二、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则种植结构调整要遵循以下原则:多样化原则、综合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适度规模原则。
多样化原则意味着在种植结构中应该包含多种类型的农作物,以降低单作物风险,增加农作物的综合产量。
综合性原则要求选取农作物种植组合时要考虑到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市场需求以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倡绿色种植方式。
适度规模原则要求种植结构的调整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三、种植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1. 多品种轮作。
通过多品种轮作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多品种轮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水分和养分供给能力。
2. 区域布局优化。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作物适应性,合理安排农作物的区域布局,实现农作物的合理配置。
关于合理的组织架构搭建和优化的分析及措施(20080910)
关于合理的组织架构搭建和优化的分析及措施——东宏何伏(2008年9月10日)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首先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体制和机制合理,所有工作都会顺畅。
否则,无论你付出多大努力、流了多少汗水,到最后都是徒劳无功的。
平日里各部门之间的纷争大多也是由于体制问题所致。
作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一个极大的弊病,那就是管理体制设置上的失误,管理系统严重不合理。
体制问题发现起来容易,但变革有时候很痛苦。
但是,磨合期过去,这种先进体制的功效就会明显发挥出来。
作为管理者,我们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7个关键要素: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以及管理层次越少越好。
第一组织扁平化根据我的观察,民营企业均有一种“无增长膨胀”倾向,即一个企业的组织层次在企业产值、销售额、业务量并无增长的前提下迅猛膨胀,每个层级领导都希望增加下属人数,并增加管理层级,拉大自己与一线生产单位的距离。
所以,企业管理层次不是按照“扁平化”原则设置的,一个作坊式企业的管理层次可以达到4个,一个小企业可以达到5个,一个中型企业可以达到6个,一个大型企业可以达到7个。
于是,管理层次多于企业运作的实际需要,造成信息流通、工作汇报和工作指令下达缓慢。
一般来说,同等规模的外资制造型企业(800-1000人)的管理层次只需要4-5层,即总经理、部门经理、部门领导、班长(组长)、普通员工。
企业一个领导所管理的直接下属或部门数量偏少,通常只有3-7个。
按照国际企业惯例,应该有8-20个。
过于狭窄的管理跨度造成的后果是,领导人数偏多、领导过多干涉下属权利、领导自身重要性下降、企业管理资源整合能力降低、管理领导不了解基层情况以及严重的官僚主义。
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结构讲求扁平化管理模式,目的在于减少中间环节、官僚主义色彩、资讯传递扭曲现象,以期加快信息流通、提高工作效率。
扁平组织架构模式有两个基本要求:(1)减少管理层次;(2)增加管理跨度。
论推进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论推进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运行机制进一步转换。
此外,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成效初显,“走出去”战略深入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是推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我们必须看到,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战咯性调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国有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调整思路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重要任务,要求“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同时要求“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是我国开展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
1、当前国有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国有经济总量大、涉及行业多、地域分布广,构成了中国现代经济的主体,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分散,条块分割。
—是国有经济行业分布过广。
目前,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全部20个门类中都有分布,在国民经济行业95个大类中也基本都有分布。
中央三级以上子企业在国民经济20个门类中都有分布,在国民经济95个大类中涉及86个行业。
二是国有企业户数尤其是小企业户数过多,仍占全国国有企业总户数的近50%。
从赢利能力看,小型国有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总资产报酬率相差8倍多。
三是国有经济布局条块分割现象突出。
在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国有资本根据管理权限在部门、地区间进行分布,根据主管单位管辖范围开展生产经营,导致国有资本形成以主管单位行业管辖范围为纵向、以区域管辖范围为横向的条块分割状态。
论西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与内容
2 6 6万 ,占全 国的 2 ,耕 地 4 86 2 1 7万公 顷,占全 3 国的 3 ,人 均耕地 2 1 1 . ,高 于全 国 1 5 6亩 . 1亩 的 平均 水平 。 此外 , 还有 4 0 万 公 顷的 可开发 土地 尚 12
未 开发 , 人 均 可 达 2 以 上 。 包 括 宁 夏 、 青 海 、 甘 亩
一
占全 国 的 4 ,但 一 是 空 间 分 布 很 不 理 想 .国 土 面 6
积较 少 的西南 地 区占有其 中的 8 、 , 2 6 人均拥 有 量
为全 国平 均 水 平 的 2 4 . 3倍 , 资 源 相 当 丰 富 ;国 土 水
面 积较多 的西北 地 区仅 占有其 中的 1 . . 成严 4 形 7 重缺 水的 大面积 干旱 ,半 干旱地 区,许多地 区年 降
・
农村经济 与 区域经 济 ・
论西 部 农 村 经 济 结构 调 整 的原 则 与 内容
丁 宪 浩
( 通 市 委党 校 科 研 址 , 南 江苏 南通 260) 2 0 7
摘 要 ;调 整恍 化 西部 地 区 农村 经 济 结 构 。 西部 大 开 发 的 重要 内容 生 态优 先 、目地 制 宜, 术 进 步 、高 是 技 效富 民等 是 西 部 农 村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的 基 丰 原 则 。 内容 包括 经济 鲒构 和 农 村 二 、 三 产 业 的 调 整 。 关 键 词 ;西 部 农 村 经 济 结 构 ; 自然 生 态 条 件 ;调 整 原 剥 ;调 整 内容 中 圈 分类 号 : 3 / 7 F 3 3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1) 7 1 2 0 )O O 1 一 【 [3 2 7( 02 3 1O - ( ] 4
结构调整与优化
联系方式博客:/shevchenko22QQ:411458118 邮箱:411458118@一、2009年工作回顾一年来,我们做了以下主要工作:(二)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7253亿元,增长21.8%。
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启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6069万农民受益,新增510万沼气用户,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8万公里、农村电网线路26.6万公里,又有80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9.2万户游牧民实现了定居。
我们加大扶贫力度,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制定并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安排200亿元技改专项资金支持4441个技改项目。
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
下大力气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关停小火电机组2617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钢产能1691万吨、炼铁产能2113万吨、水泥产能7416万吨、焦炭产能1809万吨。
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支出1512亿元,增长30%。
积极支持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清洁能源、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铁路投入运营5557公里,高速公路新建通车471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新建、改扩建民用机场35个;新增发电装机8970万千瓦,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实现供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618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
安排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等项目2983个;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节能空调500多万台、高效照明灯具1.5亿只。
继续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5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
高考政治大题万能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大题万能答题技巧2023高考政治大题万能答题技巧在高考面对政治试卷时,同学们总有一些大题一时找不到头绪,而时间又紧迫,这时候我们只要找准了一定的答题技巧。
以下是关于高考政治大题万能答题技巧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高考政治大题万能答题技巧专题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经济生活1、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决定,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发展。
③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增强国际竞争力、软实力、综合国力。
2、怎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调,保证财政收入力度。
③发挥财政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⑤消费的反作用,提高文化产业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引进外资人才,学习优秀文化成果。
3、怎样建设诚信的市场经济?①市场经济有法制性特征,要求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律体系。
②政府应加强宏调,注重自身信用建设。
③产品经营者提供职业道德,遵守交易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式?①文化企业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②文化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迎合市场需要。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生产高质量产品。
二、政治生活1、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社义文化的政治意义?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发展观。
③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发展社义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06.09.26•【字号】鲁农发计字[2006]41号•【施行日期】2006.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鲁农发计字〔2006〕41号)各市农业局(农委):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着眼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省传统产业比重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不突出,优势产品规模小等问题依然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进一步升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因此,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加快培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新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1.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市场和环境资源对农业的约束不断加剧。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搞好产业布局,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2.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力地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
但是,从全省情况看,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棉主产区,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业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密切。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2020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2020想在高考的时候考好政治,做好大题很重要。
但是大题的知识点非常多,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想得高分,就要全面复习好大题知识点。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一)政府(国家)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1、 (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 (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全国咨询工程师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1.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
A.促进经济增长B.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C.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A点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因为,只有经济增长,才可能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增长。
详见教材Pl.考试要点: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2.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出现()等现象。
A.市场供应紧张、通货紧缩B.失业增加、物资匮乏C.生产能力闲置、通货膨胀D.通货膨胀、物资匮乏答案:D点评:市场供应紧张、物资匮乏、通货膨胀等,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表现;而生产能力闲置、失业增加、通货紧缩,则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表现。
详见教材P4.考试要点:总供给和总需求问的相互关系。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B.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答案:B点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从生产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详见教材P7.考试要点: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4.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主要反映()。
A.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项要素的边际产出率B.各种要素投入折算为资金成本后,单位资金成本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C.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D.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全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答案: C点评:全要素生产率又称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经济增长中减去所有投入要素(劳动力、资本)加权平均后的总和的增长,也就是经济增长中除去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后的“余值”部分。
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继续促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确保中国经济社会可以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抓手,需要扎实开展积极的政策创新、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首先,要完善稳增长的政策体系,坚持经济社会调节平衡的原则,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营商环境为主线,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农业科技化+绿色农业+精准扶贫”的总体布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济,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以及培育新动能,激活新投资,形成新动力,推动金融卫道,加强社会调节,加快社会治理,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要促进改革开放,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经济体制,深化经济改革,保护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改革的步伐提升到更高水平,坚持以改革启动机制为驱动,完善分类准入和多部门协同的创新审批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完善和改造营商环境,以及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要加强调结构,坚持以调整经济结构为突破口,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推动由数量扩张向质量转变,不断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继续加强自主创新,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完善创新发展机制,不断壮大科技实力,以更高竞争力和更大效益保证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要惠民生,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积极推进生态环保,解决就业、收入、发展、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
实施社会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坚持改革开放,政府功能调整,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多优质公共服务,改善和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民生状况,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社会保障。
本文总结了促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措施。
要坚持经济社会调节平衡的原则,完善稳增长的政策体系,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济;促进改革开放,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经济改革,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调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完善营商环境、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对民生的投入,积极推进生态环保,改善就业、收入、发展、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多优质公共服务以及改善民生状况。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原则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指通过调整和改变经济中各个产业的比重、布局和组成,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高效性,以推动经济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准则。
以下将逐步思考并详细论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原则,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原则:1. 适度发展主导产业:-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资源禀赋,发展具有竞争力和核心优势的主导产业,以引领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主导产业应在技术、市场和品牌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能够引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2. 引导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实现经济升级和转型。
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够推动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 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需要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的力度,能够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实现转型和发展。
4. 加强服务业的发展和提质增效:- 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其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附加值,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和高价值链方向发展。
5. 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应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推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应用,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优先发展具有清洁生产方式和低碳排放的产业,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压力。
6.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环境:- 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时,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应加强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竞争政策等方面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和可靠的政策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例说明:1. 中国的钢铁行业调整:-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限产、淘汰落后产能和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等措施,推动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经济结构有哪些内涵和调整优化方法
经济结构有哪些内涵和调整优化方法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想要对经济结构的了解必须先掌握一定的内涵。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的经济结构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经济结构的介绍英文为Economic Structure 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它有多重含义。
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
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可能性之上。
结构合理就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有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经济结构状况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不同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发展趋向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状况差异甚大。
经济结构的内涵(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
(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
(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
(4)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经济结构是个经济系统,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互相关联、互相结合,有着数量对比关系。
研究任何一个经济结构,不但要重视它的要素特性及其结合形式,同时也要重视它的比例关系。
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一定的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不是随意建立任何一种经济结构都是合理的。
影响经济结构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组织架构优化与调整
组织架构优化与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组织架构优化与调整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组织架构的优化和调整,企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实现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组织架构优化的背景和目的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组织架构可能逐渐失去适应性,导致管理效率下降,决策滞后等问题的出现。
因此,进行组织架构优化与调整是必然的选择。
优化组织架构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权责关系进行重新划分和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促进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二、组织架构优化与调整的原则1. 分工合理性原则: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需要,合理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专业化特长,提高工作效率。
2. 协调顺畅性原则:优化组织架构时,要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避免信息壁垒和内耗,使组织运作更加协调顺畅。
3. 管理层级合理性原则:精简管理层级,减少组织决策的层层审批,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组织成本。
4. 人才合理配置原则: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特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组织的整体竞争力。
三、组织架构优化与调整的具体步骤1. 评估和分析:对现有组织架构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需要,确定优化的方向和目标。
2. 设计和规划:根据评估结果和优化目标,在保持核心职能不变的情况下,对组织架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确立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边界,确定职位设置和人员配备等。
3. 管理层级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和设计方案,适时减少管理层级,以提高决策效率和组织的灵活性。
同时,对管理层人员进行岗位职责的重新界定和培训,提高管理层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4. 资源整合与共享:通过优化组织架构,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5. 激励机制建立:优化组织架构后,应适时调整激励机制,使之与新的组织架构相匹配,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组织架构优化后的效果最大化。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项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项目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指导原则、方向、措施、案例分析、现状与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2.创新驱动原则: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提高产业附加值。
3.环保优先原则: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和全局性,保障资源永续利用。
三、产业结构调整方向1.优化第一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2.转型升级第二产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质量,发展新兴产业。
3.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
四、产业结构调整措施1.政策扶持: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政策体系。
2.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3.产业融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4.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间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
五、产业结构调整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生态农业等途径,实现农民增收。
2.案例二:某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
3.案例三:某地区第三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六、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展望1.产业结构调整成效: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面临的挑战:在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
3.未来发展展望:我国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已经成为各国都面临的共同挑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
一、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市场导向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原则。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才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应当遵循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规律,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二、注重结构协调性原则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注重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性。
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实现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够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
例如,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要注重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
三、推动创新驱动原则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核心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应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
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只有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当加强环境监管,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五、注重人力资源优化原则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注重培养和利用人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应当加强教育培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匹配。
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原则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产业结构的差异,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优势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各个地区协同发展。
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实现协调发展。
七、注重国际合作原则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注重国际合作。
各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面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机遇,应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总的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是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判断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优化的标准。
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结构调整也要经常进行,不能一劳永逸。
要十分重视国际市场,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高度,全面考虑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部署,提高国际竞争力。
(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结构重组的基本趋势和显著特点,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
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向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3)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要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各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服从全局,统筹兼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取得较好的效益。
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结构调整要有利于节约资源、增加就业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结构调整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立足于存量资产的重组、优化,增量投入必须同激活存量密切结合。
决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乱上项目,大铺摊子,引发又一轮投资膨胀和重复建设。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和重点。
第一,以农业为基础,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增加。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重要条件,任何时侯都不能忽视。
要多渠道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有序流动。
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改革粮棉购销体制。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保护农民权益,减轻农民负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二,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
这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不能放松。
这方面的建设既要及早部署,又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提高技术起点,注意合理布局,避免不合理重复建设,确保取得最佳效益。
第三,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提高它们的素质。
要有重点地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根据需求,振兴机械、汽车、石化、建筑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调整、改造、提高轻纺工业。
第四,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发展第三产业,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增加劳动就业和方便人民生活有重大意义,应当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使之形成合理的布局和结构。
第五,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素质。
要通过市场,形成和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同时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向专而精的方向发展。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调整、改组,同时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
第六,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在使东部地区继续利用有利条件,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同时,从多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综合考虑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把握好政策和工作的“度”,使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达到最有利于全局、从而也是最有利于各地自身的配合。
各地要扬长避短,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切实解决“大而全”、“小而全”盲目重复建设问题。
要按照经济内在联系,引导形成若干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优化生产力布局。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任务:
一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
要在一些重要产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
主要措施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实行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改善市场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要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
进行这项调整,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主要措施是: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严格市场准入标准,控制新增产能;推动企业并购、重组、联合,支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依法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等措施,合理利用和消化一些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
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积极而有序地进行。
10
回答时间:2009-6-4 11:06 |
回答者:|
擅长领域:
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多谢啦!
相关内容
•2009-12-9 15
•2009-12-18 7
•2008-12-18 2
•2011-5-12
•201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