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培养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改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合理达成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目标培养

教学是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达成良好的情感目标呢? 笔者结合近几年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阐述,希望能与同仁共鸣。

一、消除理性与人文的对立,使学生领略和谐数学之“美”

1.以美“冶”情.

数学虽理性却蕴藏着多样统一美,和谐奇异美,简洁明快美,数与形特征的表象美……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精心提炼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情趣.

案例1.为了让学生体验多样统一之美,在《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中,我用一颗钉子将两根木条钉成一个类似于相交线的教具(在交点两旁均匀钉上若干细钉,用一根胶圈挂住交点两旁各一颗细钉,形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转动木条向学生揭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内在变化规律以及结构联系, 然后对它们的边、角、对角线数量关系和形状作动态研究,揭示数与形的统一美,动态美等,使学生感受到世界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成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2.以情“育”情.

“传道”是人与人心灵的交往,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在升华。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授受,又是师生情感的交流,数学学科虽充满着理性的科学精神,但数学教学活动离不开人文关怀。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具有渊深的数学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炼的数学语言、娴熟的演算技能、高超的解题方法,而且要具有十分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有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情感上与教师共鸣,行动上积极上进。

二、实现知与行的统一,让学生领悟数学应用之“妙”

随着数学课改的深入,很多教师已注意到在引进新知识时创设一两个实际生活情境,以便使学生理解数学源于生活。但仅仅如此并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应用意识,也许抛开教师提供的生活情境,学生头脑中便难以找到其他的生活情境,依然会出现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看脱节的现象,无法感受新知识的应用价值,这点给我们的教训是很深刻的。

案例2:展示“鸡兔同笼”问题:上有35个头,下有94只脚,请问,笼子里有几只鸡?有几只兔?

通过小组讨论,有些学生用假设法来解答的,我肯定了此过程中“假设”的策略可谓“巧”;提示学生用画图的方法,采用了“画图”这一简单的数学模型,很方便地解决了身边的现实问题,无需假设,学生解答后无不称“奇”。接着,我问还有其它的解法吗?有些学生用方程(组)思想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实现知与行的统一,让学生领悟数学应用之“妙”。

所以,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情感,教师必须以敏锐的数学视角,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合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规律内涵和应用价值,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形成持久的学习热情、良好的数学情感。

三、营造探索与交流的氛围,让学生体验知识建构之“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充满着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索性的活动,数学知识的建构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知识建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中,若学生苦思冥想仍不得其解,则学生就会感到痛苦无比,而当学生上下求索豁然开朗时,学生就会感到欣喜万分,甚至是久久不能忘怀。

案例3: 我在教学《镶嵌》时,对“知识建构”部分的教学设计如下:

1、联想猜测:

(1)让学生剪出若干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正三角形,然后进行镶嵌观察其镶结果,而后再剪出形状、大小相同的任意三角形再做同样的实验,你发现什

么?

(2)让学生剪出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四边形纸片,拼拼看,能否镶嵌成一个面图案。然后进行镶嵌观察其镶结果。

(3)让学生剪出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拼拼看能否镶嵌成一个面图案。

2、实验操作工具:

①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个小组提供一把剪刀若干纸片。

②学生自备尺规笔草稿等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实录:

学生先直观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镶嵌成一个无缝的平面图案,而五边形却不能够进行镶嵌,学生感到困惑;而后学生又在激烈的交流讨论中,反复拼图,相互启发,惊喜地顿悟出镶嵌的两个基本条件,他们体验到“做数学”的快乐、建构数学知识的喜悦,形成了积极的数学情感。

四、实现激励与关爱的交融,让学生感受学有成就之“乐”

1.注重情感“投资”,健全学生人格.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肩负着启迪学生思维、健全学生人格的双重任务。为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信、顽强、严谨、善学、勤奋、上进、创新的个性品质,教师必须运用的情感激励策略,将信任与鼓励、赏识与宽容、关爱与要求、教育与期待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进而实现知识理性传授与人性启迪完善达到完美的结合,理智、经验与体验的美妙和谐,知识、价值与情感的高度统一,健全学生人格的基本价值取向。

2.实施多元评价,获得成功体验.

新课程改革倡导人性化的,动态的,发展的评价理念。由于传统教学和考试的影响,教学评价成了目前制约课程改革的最大瓶颈,作为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机动的改革自己的评价模式,实施积极的课堂评价。在评价思想上,变“重结果、轻过程”为“结果、过程的统一”,发挥激励功能;在评价目标上,变“单一、过高要求”为“多重、适度要求”,发挥调控功能;在评价内容上,变“重知识、轻能力”为“知识、能力、情感的统一”,发挥导向功能,革新理念、多做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