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采样频次

合集下载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注意事项探讨张德怀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注意事项探讨张德怀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注意事项探讨张德怀发布时间:2021-10-18T07:45:32.73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9期作者:张德怀[导读] 环境监测是环境决策的重要支撑,固定污染源废气的监测采样是污染源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山东省威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决策的重要支撑,固定污染源废气的监测采样是污染源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科学控制污染源废气的监测方法及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工程建设、污染纠纷和环境仲裁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注意事项在对固定污染源废气进行监测采样时,采样样品直接影响最终测定结果。

因此,只有掌握国家监测技术规范和仪器性能,正确处理监测中遇到的问题,严谨的整合与分析数据,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向环境监管部门提供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为后续处理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一、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要点采样是环境监测的关键环节之一,需监测人员有效控制,根据排污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采样方式和方法,通过不断调整及优化以适应现场排放环境。

当前最常用的采样方式是连续式和间隔式采样。

一般以连续1小时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4个样品,并计算平均值。

在废气采样中,采样方法的选择对采样质量有重要影响。

目前固定源废气采样,一般采用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

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法,富集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和固定吸收法。

直接采样法主要适用于高浓度废气,所用数据分析方法灵敏度高,能保证数据的快速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方便的支持;而富集采样法适用于废气浓度低、数据分析方法灵敏度低的场合,虽然采样过程耗时较长,但采样结果更能反映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

二、固定污染源废气的采样技术原理1、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采样原理。

采用测试仪传感器监测动压、静压、烟温、含湿量等,自动计算烟气流速及等速跟踪流量,与流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量进行比较,计算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调整信号控制电路,改变抽气泵流量,使测试仪的实际流量等于计算的采样流量,以便测试仪能等速采样。

固定污染源采样频次

固定污染源采样频次

类型标准要求0.5L/min采集二氧化5~15L硫/分析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HJ/T 57-2000采样方法采样数量次数0.5L/min*60 min1 2 个现场测定 4 次4/NO、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沥青烟固定污染源颗粒物光气硫化氢氨硫酸雾串联,0.05~0.2L/min至第二个吸收瓶呈微红色/连续采 1h 或1h 等时间间隔采集 4次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0.3~0.5 L/min ,采气 3~5L串联,0.5 L/min采集 20~40min0.5~1.0 L/min ,采样时间视浓度而定连续采集 1 h或1 h 采 3~4 个样品HJ/T 43-1999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HJ/T 44-1999、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HJ/T 45-1999GB/T16157-1996HJ/T 31-1999《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亚甲蓝分光光度法HJ 533-2009HJ 544-20160.2L/min 采至第NO21二个吸收管呈微1个,红停止采样,最多NO X2 个采样 1h(串联)现场测定 4次4/现场测定 4次4/等速 *60min1 1 个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 ,采集 3个滤筒(生活垃圾焚烧炉采集每个滤筒之间必须间3 3 个隔30min ;危险废物焚烧炉每个滤筒采样时间不得低于 45 min ,连续采样三次。

)0.5L/min*60 min1 1 个0.5L/min*30 min1 2 个0.5L/min*60min113个(2等速连续采样1个吸收60min液+1 个滤筒)类型标准要求等速,根据截铬酸雾面积布点,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污染物中尘氟和气氟共存时,用烟尘采氟化物样方法进行等速采样,同时串联吸收液,采样频次和时间按 GB 16297氟化氢(危险串联,2.0 L/min废物焚采集 20~60min烧炉)氟化氢串联,2.0 L/min(其他)采集 20~60min 固氯化氢定(危险串联,0.5 L/min 污废物焚采集 15~30min 染烧炉)源氯化氢串联,0.5 L/min(其他)采集 15~30min串联,O.2L/min 氯气到吸收液明显褪色或 60min氰化氢串联,O.5L/min 采集 10~30min甲醛O.5~1.0L/min 采集 5~20min酚类串联, 1L/min 采集 50L等速,根据截铅面积布点,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分析方法HJ/T 29-1999HJ/T67-2001HJ 688-2013HJ 688-2013HJ 549-2016HJ 549-2016HJ/T30-1999HJ/T28-1999《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HJ/T32-1999HJ 685-2014采样方法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 ,采集 3个滤筒等续连续采样60min2.0L/min*45min/次*3 次2.0L/min*60 min0.5L/min*45min/次*3 次0.5L/min*60minO.2L/min 到吸收液明显褪色或60min0.5L/min*60 min0.5L/min*60 min1.0L/min*60min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 ,采集 3个滤筒采样数量次数3 3 个3个(11个滤筒+2 个吸收液)3 6 个123 6 个1 2 个1 2 个1 2 个1 1 个1 2 个3 3 个类型标准要求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每锡个点采集至少3min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每铍个点采集至少3min汞(危险焚烧炉、串联,O.3L/min 生活垃采集 5~30min圾焚烧炉)分析方法HJ/T 65-2001HJ 684-2014HJ 543-2009采样方法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 ,采集 3个滤筒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 ,采集 3个滤筒0.3L/min*45min/次*3 次采样数量次数3 3 个3 3 个3 6 个汞(其串联,O.3L/minHJ 543-2009他)采集 5~30min1h 内等时间间固砷隔采集 3~4 个HJ 540-2016样品定锂、锑、污铝、砷、染钡、铍、源镉、铬、等速,根据截钴、铜、面积布点,每铅、锰、HJ 657-2013个点采集至少钼、镍、3min硒、银、铊、钒、锌、铋、锶、锡苯、甲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苯、二甲0.5L/min 采集相色谱法《空气苯、苯乙20~120min和废气监测分烯析方法》非甲烷1h 内等时间间HJ/T 38-1999总烃隔采集 4次0.3~1.0L/min ,丙烯腈温度高于HJ/T 37-199930℃,流量不超过 0.5L/min0.3L/min*60 min等速,连续采集60min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 ,采集 3个滤筒(生活垃圾焚烧炉采集每个滤筒之间必须间隔30min ;危险废物焚烧炉每个滤筒采样时间不得低于 45 min ,连续采样三次。

固定污染源采样频次(特选参考)

固定污染源采样频次(特选参考)
HJ/T 43-1999
0.2L/min采至第二个吸收管呈微红停止采样,最多采样1h
1
NO、NO21个,NOX2个(串联)
氮氧化物
/
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现场测定4次
4
/
一氧化碳
HJ/T 44-1999、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现场测定4次
4
/
沥青烟
连续采1h或1h等时间间隔采集4次
4
4个
多环芳烃、苯并芘
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
HJ 647-2013
HJ/T 40-1999
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采集3个滤筒(焚烧炉采集每个滤筒之间间隔30min
3
3个
氯苯类
1.0L/min采集10~20L
HJ/T 39-1999
1.0L/min*60min
0.5L/min*60min
1
1
硫酸雾
连续采集1 h或1 h采3~4个样品
HJ 544-2016
等速连续采样60min
1
3个(2个吸收液+1个滤筒)
固定污染源
铬酸雾
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
HJ/T29-1999
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3min,采集3个滤筒
3
0.5L/min*60min
1
1
氯乙烯
1h内等时间间隔采集4次
HJ/T 34-1999
1h内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
4
4个
乙醛
0.3~0.5L/min,采样时间视浓度而定
HJ/T 35-1999

给排水综合知识地表水水质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的一般规定

给排水综合知识地表水水质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的一般规定

给排水综合知识地表水水质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的一般规定给排水综合知识—地表水水质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的一般规定地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而保障地表水水质安全则是维护公众健康的关键。

为了监测地表水的水质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质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的规定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地表水水质采样的相关知识,并对其一般规定进行探讨。

一、水质采样频次的一般规定为了全面了解地表水的水质状况,水质监测需要定期进行,而采样频次的规定则是保证监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的基础。

1. 监测频率的确定地表水水质的监测频率需根据具体的监测目标、监测区域和水质特征来决定。

一般而言,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地表水源地应每月监测一次。

对于一些特殊的地表水源区,如水质易受到污染或水质波动剧烈的区域,监测频率可适当增加至每15天或每周监测一次。

2. 外业采样频次的规定外业水质采样是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核心环节。

一般来说,外业采样频次应根据监测任务的要求进行规定。

一般情况下,外业采样频次为每月1次。

对于容量较大的湖泊、水库等水体,可适当增加外业采样的频次,以全面掌握水体变化趋势。

二、水质采样时间的一般规定水质采样的时间选择是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代表性的重要环节,具体的规定有助于提高采样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 采样时间的选择一般而言,水质采样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进行,以保证样品结果的准确性。

在选择采样时间时,应尽量避开极端天气时段和极端降雨期,以免因降雨带来的物质输入而影响水质监测结果。

2. 外业采样时间的规定外业采样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这两个时间段对水体的监测结果更具代表性。

在外业采样中,也应注意气象条件的选择,如风向风速、气温等,以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三、水质采样工作的重要性水质采样工作对维护地表水水质安全及环境健康至关重要。

有效的水质采样能够及时掌握水质信息,为水源保护、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监测及质控技术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监测及质控技术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监测及质控技术作者:危勤涛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8期摘要:对比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的几种监测分析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监测分析方法的选择、监测技术要点、监测主要环节的质控技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环境监测人员从事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的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提高监测质量。

关键词: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技术要点;质控技术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是指燃料或其他物质在燃烧、合成、分解以及各种物料在机械处理中所产生的悬浮于排放气体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状物质。

我国针对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91)、《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 836-2017)三种方法。

其中GB 5468-91于1991年9月14日颁布,于1992年8月1日实施;GB/T 16157-1996于1996年3月6日颁布并实施,生态环境部于2017年12月29日发布修改单并于2018年1月8日实施;HJ 836-2017于2017年12月29日颁布,于2018年3月1日实施。

本文主要对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监测时监测方法的选择、监测技术要点、颗粒物监测主要环节的质控技术进行探讨。

一、监测方法的选择GB/T 16157-1996修改单规定“颗粒物浓度小于等于20mg/m3时,适用HJ 836;浓度大于20mg/m3且不超过50mg/m3时,本标准与HJ 836同时适用。

采用本标准测定浓度小于等于20mg/m3时,测定结果表述为‘<20mg/m3’。

”HJ 836-2017 适用于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当测定结果大于50mg/m3时,表述为“>50mg/m3”。

当采样体积为1 m3时,方法的检出限为1.0 mg/m3。

在实际监测工作中,首先要根据《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要求收集相关技术资料,了解产生废气的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施的性能及颗粒物排放浓度大致范围,同时也要了解颗粒物执行的排放标准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折算等信息。

污染源委托检测项目及频次表

污染源委托检测项目及频次表
垃圾填埋场
每月1次
pH、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
危险废物处理站
每月1次
PH、悬浮物、COD、总铜、总锌、总氰化物、石油类
医疗废物处理场
每月1次
PH、COD、BOD、氨氮、粪大肠菌群
禽畜殖场
每月1次
PH、悬浮物、COD、BOD、氨氮、总磷
附件2:污染源委托检测项目及频次表
项目
污染源类别
监测频次
监测项目
依据
废气
国控重点源(火电厂)
每季1次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黑度、汞(燃煤电厂测)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环发[2013]81号)
重点监控重金属企业
每两月1次
《地表水的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环发[2013]81号)
国控重点源
工业源)
每季1次
监测项目按所属行业和排污许可证确定
重点监控重金属企业
每月1次
铅、汞、铬、镉、砷及排污许可证载明的其他控制因子
垃圾焚烧发电厂
每月1次
pH、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
生物质燃料锅炉
每半年1次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林格曼黑度
电镀企业
每年1次
氯化氢、硫酸雾、氮氧化物、铬酸雾、氰化雾、氟化物、非甲烷总烃
线路板企业
每年1次
氯化氢、硫酸雾、氮氧化雾、铬酸雾、氰化雾、氟化物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分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分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分析摘要: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为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必须注重污染源中废气的监测,掌握固定污染源中废气监测的技术原理,并严格按照其监测流程对其进行监测,从而为环保策略的制定和污染源的控制提供技术性的依据和支持,最终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鉴于此,本文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分析引言固定污染源与流动污染源相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所得到的数据,可以作为公正数据,在其监测过程中,必须确保检测精密度以及准确度。

但是,由于监测过程中,其影响因素复杂繁多,给监测工作带来了阻碍。

增加了检测的难度。

因此,监测人员必须整体把握废气监测全过程.保证监测质量以及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便为监测技术提供支撑和依据。

且监测人员要建立完善的检测体制,以便规范监测工作。

提高监测效率。

与此同时,监测人员还要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

做到与时俱进。

并将监测方法与国家标准相适应,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的基本流程针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的实际情况,科学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方法和流程进行控制,使得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1.1准备工作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准备工作包括:一、制定方案:①了解排污单位产污过程、生产工艺、污染物种类以及处理设施的净化原理;②明确监测内容,确定采样频次、时间。

二、现场勘查:①监测人员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优先选择垂直管道。

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

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②测试现场空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则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井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

采样断面的气流最好在5m/s 以上。

污染源手工监测点位指标和频次

污染源手工监测点位指标和频次

重庆市重庆格林电池有限公司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方案二O一八年一月八日编制单位(公章):重庆格林电池有限公司审核单位(公章):签发人:罗远清电话:************传真:************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同兴工业园B区凤栖路1号邮编:400707- 2 -目录一、基本情况- 4 -二、自行监测内容- 5 -2.1 污染源手工监测点位、指标和频次- 5 -2.2 污染源自动监测点位、指标和频次- 5 -2.3 周边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指标和频次- 6 -2.4 质量控制- 7 -2.4.1 手工监测质量控制- 7 -2.4.2 自动监测质量控制- 7 -2.5 监测方法、依据和仪器- 8 -2.5.1 手工监测方法、依据和仪器- 8 -2.5.2 自动监测方法、依据和仪器- 9 -2.6 评价标准、依据及其限值- 9 -2.6.1 手工监测评价标准、依据及其限值- 9 -2.6.2 自动监测评价标准、依据及其限值- 11 -三、监测点位及厂区平面图- 11 -四、监测结果公开时限- 12 -4.1手工监测结果公开时限- 12 -4.2 自动监测结果公开时限- 12 -- 3 -根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自行监测办法”)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要求,重庆格林电池有限公司为规范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行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基本情况企业名称、法人代表、所属行业、地理位置(企业厂区中心经纬度)、多年主导风向、产品、原辅材料、生产周期、联系人及方式。

企业基础信息见表1-3-1。

表1-3-1 企业基础信息表- 4 -二、自行监测内容2.1 污染源手工监测点位、指标和频次按照国家、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结合行业特点和环评、验收资料以及排污许可证要求,我公司自行手工监测污染源废气监测点位、指标和频次见表2-1。

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采样

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采样

1目的规范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采样工作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采样。

3 采样位置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 为边长。

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5m/s以上。

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

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

必要时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

平台面积应不小于,并设有高的护栏和不低于10cm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

4 采样孔和采样点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的内径应不小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

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

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不小于 40mm。

对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应采用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图1)。

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图2)。

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延长线上(图3、图4)。

图 1 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图 2 圆形断面的测定点图 3 长方形断面的测定点图 4 正方形断面的测定点5 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圆形烟道将烟道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各测点选在各环等面积中心线与呈垂直相交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其中一条直径线应在预期浓度变化最大的平面内,如当测点在弯头后,该直径线应位于弯头所在的平面 A-A 内(图5)。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卜 布介洲州
表 2 测点距烟道内壁距离( 以烟道直径 D 计)
e 测点距烟道内壁的距离见图 9按表 2确定 . ) , 当测点距烟道内壁的距离小于 2mm 时, 2mm, 5 取 5
云 0 6 7 D 价 下 六
图 9 采样点距烟道内壁距离 4242 矩形或方形烟道 ... a 将烟道断面分成适 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 ) 各块中心即为测点。小块的数量按表 3的规定选取。 原则上测点不超过 2 0个.
GB T 6 5 一 1 9 / 1 1 7 96 表 3 矩( 形烟道的分块和侧点数 方)
一5 M A 4 0 1 . W > < 5 r t f - 9 0 . s 4 1 i 0 ( m ' ) 价卞引
按 421 .. 确定, 和424 .. 一般情况下可在靠近烟道中心的一点侧定。
5 12 仪器 .. a 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 : ) 其示值误差应不大于士3 C. b 水银玻璃温度计 : ) 精确度应不低于 25 o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 2 . , 0 C, 5 13 测定步t .. a 将温度测量元件擂人烟道中侧点处 . ) 封闭侧孔 , 待温度稳定后读数 。 b 使用玻璃温度计时, ) 不能抽出烟道外读数 。 52 排气 中水分含量的侧定 . 排气中水分含量应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用冷凝法、 干湿球法或重量法 中的一种方法测定。 521 采样位置及侧点 ..
果同时侧定排气流量, 采样位!仍按 4211 ... 选取。
4 213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侧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 4 22 采样孔 .. 4 22 1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 ... 采样孔 内径应不小于 8mm, 0 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 5mm, 0 不使用时应用盖板、 管堵或管帽封闭( 1 图 2 图 3 。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 , 图 、 、 ) 其内径应不 小于 4mm. 0

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一氧化碳排放标准

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一氧化碳排放标准

DB13/487-200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 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监理站 邯郸市环境保护局 本标准起草人:张志敏 孟宪忠 赵保谦 李若玲 周建萍 张惠娟 赵联巧 胡金森
3.6
固定污染源
一 1一
DB13/487-2002
指 排放 一 氧化碳的固定设施或建筑构造 (如车间等)。
3.7
排气 筒 高 度 指 自排 气 筒 (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的几何高度.
3.8
现有 污 染 源 指 200 2 年 10月1日前设立的污染源.
3.9
新 污染 源 指 200 2 年 10月 1日起设立的污染源.
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
GB9 80 1- 1988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GB /T1 61 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员和实施监测 的人员都不应任意改变当时的运行工况. 5.4 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 5.4.1排气筒中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按 GB/T16157: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按GB9801执行。 5.4.2排气筒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按 HJ/T44;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按 GB9801执行. 5.5排气t的测定
曹 培锋 李继业
D013/407-2002
固定 污 染 源 一 氧 化 碳 排 放 标 准

环境检测采样要求

环境检测采样要求
废气砷
采集:见书第五篇第一章三、颗粒物采样方法(P332)。
温度高于400℃时,铅呈气态,应将废气导出管道外,使温度降至400℃以下,20L/min流量恒流采样10~30min;
温度低于400℃时,管道内等速采样。
废气铅
中流量采样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直径为8cm时,50~150L/min流量采样30~60m3。
贮存:分析金属总量的样品,采集后立即加硝酸(优级纯)酸化至pH:1~2。通常每1000mL样品加2mL硝酸(优级纯)。
水质镍
采集:聚乙烯瓶,洗涤剂洗净,硝酸(1+1)浸泡24h以上,再用清水洗净。
贮存:测定镍总量,采集后加硝酸(优级纯),使样品pH为1~2;
测定可滤态镍,采样后尽快通过0、45µm滤膜过滤,并立即加硝酸(优级纯),使样品pH为1~2。
采样应将滤膜毛面朝上,放入采样夹中拧紧。采样后小心取下滤膜尘面朝里叠成扇形,放回纸袋,并详细记录采样条件。
废气铜、锌、镉、铬、镍
总悬浮颗粒采样方法(见书P185)
悬浮颗粒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时,本方法不适用。
测金属元素用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
短时间采样:用内装5、0mL四氯汞钾吸收液的多空玻板吸收管,0、5L/min采气10~30L,吸收液温度保持在10~16℃。
水质COD
Cr的测定
采集:采集于玻璃瓶中,尽快分析。采样体积不少于100mL。
贮存:如不能尽快分析,应加入硫酸至pH<2,置4℃下保存。保存时间不多于5d。
水质BOD
5的测定
采集按照《地表水与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执行。
采集时应充满并密封于棕色玻璃瓶中,样品量不小于1000mL,在0~4℃的暗处运输保存,24h内尽快分析,可冷冻保存(避免样品瓶破裂)。

环境监测:固定污染源采样点布设知识点

环境监测:固定污染源采样点布设知识点

《环境监测》电子教材1、基本概念随着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趋于法制化、科学化、定量化,环保部门的管理决策、治理办法等必须以准确、及时、代表性强的监测数据为依据。

重点污染源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我国环境监测的主要方向是向污染源监测转移, 这是环境监测工作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1.1分类大气污染源包括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系指烟道、烟囱及排气筒等。

它们排放的废气中既包含固态的烟尘和粉尘,也包含气态和气溶胶态的多种有害物质。

流动污染源系指汽车、柴油机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其排放废气中也含有烟尘和某些有害物质。

两种污染源都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固定污染源监测2. 1基本概念污染源: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建筑构造(如车间等)。

固定源:燃煤、燃油、燃气的锅炉和工业炉窑以及石油工业、冶金、建材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筒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源。

颗粒物:燃料和其他物质在燃烧、合成、分解以及各种物料在机械处理中所产生的悬浮于排放气体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状物质。

气态污染物:以气体状态分散在排放气体中的各种污染物。

工况:装置和设施生产运行的状态。

等速采样:将采样嘴平面正对排气气流,使进入采样嘴的气流速度与测定点的排气流速相等。

过量空气系数: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供给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

2.2监测目的检查污染源排放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评价净化装置的性能和运行情况及污染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大气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

2. 3监测要求1)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2)对因生产过程而引起排放情况变化的污染源,应根据其变化的特点和周期进行系统监测;3)当测定工业锅炉烟尘浓度时; 锅炉应在稳定的负荷下运转,不能低于额定负荷的85%;4)对于手烧炉,测定时间不得少于两个加煤周期。

2.4监测内容排放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有害物质的排放量(kg/h);废气排放量(n?/h);烟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在有害物质排放浓度和废气排放量的计算中,都采用现行监测方法中推荐的标准状态下的干气体表示。

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气袋采样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气袋采样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附件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20□□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气袋采样/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benzene and its analogies —Directly sampling by airbags and gas chromatography(征求意见稿)201□-□□-□□发布201□-□□-□□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目次前言............................................................................................................................................... i 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方法原理 (1)4 干扰和消除 (1)5 试剂和材料 (1)6 仪器和设备 (2)7 样品 (2)8 分析步骤 (2)9 结果计算与表示 (4)10 精密度和准确度 (5)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12 注意事项 (5)附录A (规范性附录)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6)附录B (资料性附录)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7)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和苯乙烯的气袋采样/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镇江市环境监测站、苏州市吴中区环境监测站、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常州市环境监测站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
串联,O.2L/min 到吸收液 明显褪色或 60min
HJ 688-2013 HJ 688-2013 HJ 549-2016 HJ 549-2016 HJ/T30-1999
采样方法
1 小时 采样 次数
样品总 数量
2.0L/min*45min/次*3 次
3
6个
2.0L/min*60 min
1
2
0.5L/min*45min/次*3 次
串联,O.3L/min 采集 5~30min
HJ 543-2009
0.3L/min*45min/ 次*3 次
3
6个
焚烧
炉)
汞(其 他)
串联,O.3L/min 采集 5~30min
HJ 543-2009
0.3L/min*60 min
1
2个
欢迎共阅


标准要求
分析方法
采样方法
1 小时 采样 次数
样品总 数量
1
1个
染 VOC、三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3 个 DB44/814\815\
源 甲苯
样品
816\817-2010
0.3L/min*15 min/次*3 次/h
3
3个
油烟 类型
危险废物焚 烧炉
生活垃圾焚 烧炉
连续采样 5 次,每次至少 采集 10min
GB 18483-2001
等速*10 min/次*5 次/h

HJ/T 29-1999
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 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采集 3 个滤筒
3
3个

污染物中尘氟和气氟共存

时,用烟尘采样方法进行
源 氟化物 等速采样,同时串联吸收
液,采样频次和时间按 GB
HJ/T67-2001
等续连续采样 60min
3 个(1
个滤筒
1
+2 个吸
收液)
16297
1
1个
非甲烷 总烃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4 次
HJ/T 38-1999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4 个样 品
4
4个
丙烯腈 甲醇
0.3~1.0L/min,温度高于 30℃,流量不超过 0.5L/min
0.15L/min 采集 2~3h
HJ/T 37-1999
气相色谱法《空 气和废气监测
分析方法》
0.5L/min*60min 0.15L/min*60min
0.5L/min*60min
1
硫酸雾
连续采集 1 h 或 1 h 采 3~4 个样品
HJ 544-2016
等速连续采样 60min
1
2个
/ NO、 NO21 个, NOX2 个 (串联)
/
/
1个
3个
1个 2个
1 3 个(2 个吸收 液+1 个 滤筒)

铬酸雾
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 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
1
1个
1
1个
苯胺类
0.5~1.0L/min 采集 5~20min
GB/T 15502-1995
0.5L/min*60min
1
1
固 氯乙烯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4 次 定
HJ/T 34-1999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4 个样 品4源自4个污染 源
乙醛
0.3~0.5L/min,采样时间视 浓度而定
HJ/T 35-1999
硫醚、 二甲二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4 次
GB/T 14678-1993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4 个样 品
4
4个
硫、硫
化氢
二硫化 碳
串联,0.2L/min 采至第一 支吸收管呈黄色,第二支
无色或略有黄色
GB/T 14680-1993
0.2L/min 采至第一支吸收管 呈黄色,第二支无色或略有黄
色,最长采样 1 小时
HJ/T 43-1999
0.2L/min 采至第二个吸收管 呈微红停止采样,最多采样
1h
1
氧化物
氮氧化 物
/
定电位电解法
《空气和废气
现场测定 4 次
4
监测分析方法》
HJ/T 44-1999、
一氧化 碳
定电位电解法 《空气和废气
现场测定 4 次
4

监测分析方法》
定 污
沥青烟
连续采 1h 或 1h 等时间间 隔采集 4 次
1
min
5
5个
样品 数量
6
6
6
6 2
平板上 名称 汞(采三 次) 氯化氢 (采三 次) 氟化氢 (采三 次) 汞(采三 次) 氯化氢
2
氟化氢
欢迎共阅
HJ/T 45-1999
等速*60min
1

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

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
颗粒物
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 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
GB/T 16157-1996
3min,采集 3 个滤筒(生活垃 圾焚烧炉采集每个滤筒之间 必须间隔 30min;危险废物焚
3
烧炉每个滤筒采样时间不得
低于 45 min,连续采样三次。)


标准要求
分析方法
采样方法
1 小时 采样 次数
样品总 数量
盐酸萘乙二胺
二氧化 硫
0.5L/min 采集 5~15L
分光光度法《空 气和废气监测
分析方法》
0.5L/min*60 min
1
/
HJ/T 57-2000
现场测定 4 次
4
一氧化
氮、二 氧化
氮、氮
串联,0.05~0.2L/min 至第 二个吸收瓶呈微红色
1
2个
气相色谱法《空 0.5L/min*60min,现场气味大
丙酮 0.5L/min 采集 20~120min 气和废气监测 时适当降低采样流量至 0.2
1
1个
分析方法》
L/min
固 环氧氯 定 丙烷 污
0.5L/min 采集 60L
气相色谱法《空 气和废气监测
分析方法》
0.5L/min*60min
0.3L/min*60min
1
1个
丙烯醛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4 次 HJ/T 36-1999
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 4 个样 品
4
4个
多环芳 烃、苯
并芘
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 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
HJ 647-2013 HJ/T 40-1999
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 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采集 3 个滤筒(焚烧炉 采集每个滤筒之间间隔 30min
1
1个
酚类 串联,1L/min 采集 50L HJ/T32-1999
1.0L/min*60min
1
2个

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 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
HJ 685-2014
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 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采集 3 个滤筒
3
3个

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
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
3
6个
0.5L/min*60min
1
2个
O.2L/min 到吸收液明显褪色 或 60min
1
2个
氰化氢
串联,O.5L/min 采集 10~30min
HJ/T28-1999
0.5L/min*60 min
1
2个
甲醛
O.5~1.0L/min 采集 5~20min
《空气和废气 监测分析方法》
0.5L/min*60 min
HJ/T 65-2001
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 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采集 3 个滤筒
3
3个


等速,根据截面积布点, 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
HJ 684-2014
每个滤筒根据截面积布点移 动采样,每个点采集至少
3min,采集 3 个滤筒
3
3个
定 汞(危
污 险焚烧
染 炉、生 源 活垃圾
欢迎共阅


标准要求
分析方法
氟化氢 (危险 废物焚 烧炉)
氟化氢 (其 他)
氯化氢 (危险 废物焚 烧炉)
氯化氢 (其 他)
串联,2.0 L/min 采集 20~60min
串联,2.0 L/min 采集 20~60min
串联,0.5 L/min 采集 15~30min
串联,0.5 L/min 采集 15~30min
光气 0.3~0.5 L/min,采气 3~5L HJ/T 31-1999
0.5L/min*60 min
1
《空气和废气
硫化氢
串联,0.5 L/min 采集 20~40 min
监测分析方法》 亚甲蓝分光光
0.5L/min*30 min
1
度法

0.5~1.0 L/min,采样时间 视浓度而定
HJ 533-2009
3
3个
硒、银、
烧炉每个滤筒采样时间不得
铊、钒、
低于 45 min,连续采样三次。)
锌、铋、
锶、锡
苯、甲 苯、二 甲苯、 苯乙烯
0.5L/min 采集 20~120min
活性炭吸附二 硫化碳解吸气 相色谱法《空气 和废气监测分
析方法》
0.5L/min*60 min,现场气味大 时适当降低采样流量至 0.2 L/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