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3050075学时:48 学分:3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与CAD
后续课程:发动机构造与检修、底盘构造与检修
开课单位:汽车教研室
合作企业:
制定人:批准人: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改革后机械类专业的专业综合理论课。在内容上它涉及了课改以前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课程的内容,知识面跨度大。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构件的静力分析、零件的变形及强度计算、常用机构、齿轮传动、齿轮系、带传动与链传动、联接与支承、润滑和密封及机械基础综合训练等主要知识。这些知识按照机械设计的主线进行组合与串联,使得本课程成为了一门机械类综合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通用机械装备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机械零件的承载能力设计(安全性设计)学习来认识如何合理使用与维护好将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机器设备。从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的功能设计学习来认识通用机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从通用零部件的设计或选用方法学习来掌握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常用材料、常见机构和常用零件等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较强的工程意识,并逐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2.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别构件、机构、传动方式和受力分析;
2)能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
3)能独立思考,严谨分析。
(2)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识读工程材料牌号和初步选用汽车工程材料。
2)会查阅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能将简单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
3)能够识别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元件。
(3)素质目标
1)能团队协作。
2)会查阅资料并处理信息。
四、课程设计思路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汽车后市场各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学完机械学各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将一般机械学知识和汽车机械知识的融合,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机械零件的相关知识、常用机构的相关知识、常见液压系统的相关知识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所获得的主要核心知识,且以此为基础并参照汽车后市场所需知识,确定了课程在知识、技能、素质上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由于本课程涉及了机械学各方面的的知识,知识面较广。每个任务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施遵循“管用、够用、适用”原则,既吸取了学科教学的优点,又考虑到汽车后市场对学生的要求及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按照精心讲授、精选习题、精选实验内容开展教学。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六、教学实施
1.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建议
(1)教学方法
1)宏观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在教学实施各环节中,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技能传授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引导式,启发学生去思考,经常从反面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思维训练。
2)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形象直观,用大量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对生产和生活中的机械装置和机构有所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手段上要将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完成一套与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配套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资料库。
(2)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及可用网络资源。
2.师资条件
任课教师需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通过案例学习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将所学与所用有机结合起来。
3.校企合作
采用福特汽车的零部件进行讲解。
七、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占50%,其中考勤20%、作业10%、发言20%。
2.终结性评价
期末理论考试占50%。
八、课程资源规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