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胸中之竹与胸无成竹诠释 陈军宝
郑板桥“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郑板桥“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1]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
“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对连年灾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这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被贬官。
之后,他靠卖画维持生活。
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作品中。
郑板桥的题画诗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窠臼,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郑板桥的题画诗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以如枪似剑的文字,针砭时弊,正如他在《兰竹石图》中云:“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
”瘦劲竹子画: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清代学者像传》说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
胸有成竹——郑板桥和他的竹子
胸有成竹——郑板桥和他的竹子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竹子已经成了郑板桥的代表。
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清代学者像传》说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
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当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的竹子不再是自然竹子的“再现”,这诗题,不再是无感而发的诗题,透过画和诗,使人们联想到了板桥的人品,他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情感链系在百姓身上。
这时画中的竹叶有了形象的扩展,郑板桥开仓赈贷,救济灾民的场景一幕幕地浮现在人们脑海里,“凝固的瞬间”在观众的脑海里变成了无限延续的故事,好似极富感染力的小说、影片那样,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寥寥几笔竹叶,简练几句诗题,让人倍感作品中蕴藏着的深刻的思想、浓浓的情意。
再有几幅是郑板桥被贬官后离开潍县,三头毛驴一车书,两袖清风而去,临行前后作的画,其一画竹图题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借竹抒发了他弃官为民、淡泊名利、享受人生的平静心态,其二《竹石图》画幅上三两枝瘦劲的竹子,从石缝中挺然后立,坚韧不拔,遇风不倒,郑板桥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竹子被人格化了,此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浅析郑板桥“胸无成竹”
“ 胸无 成竹 ” 。也 就是 说 ,要 做到 “ 胸 无 成竹 ” 并 不 是 脑 子一 片 空 多少掌握 得 非常 好 。我 自己意 识 到 这 就 是 我要 学 习的 重 点 ,对 于
白就 去进行 实践 活 动 ,而 是在 首 先 观察 学 习 自然 ,然后 心 中构 思 水 的掌 握对 于画 面 的 控制 。通 过 临 摹 永 山裕 子 的作 品 ,我 慢 慢 掌 画面 ,最后做 好充 足 的 准备 工 作 才 开始 进 行 创作 阶段 ,同时 在 进 握 了湿 画法 ,从 而使 作 品 更加 有 虚 实 对 比,更 加 丰 富灵 动 ,我 把
追求 时代 潮流 风气 。 在我 自身 的实 践 中 ,充分 能体 味 到 这 个 意 义 。临 摹 是绘 画 中
“ 胸有 成竹 ” 对大 多数人 来说是 个非 常熟 悉 的词 语 ,而 由郑板
桥 提出 “ 胸 无成 竹” 大 多第一 次看 到的人 会觉得 不解 和疑 惑 。 “ 胸 必不 可少 的重要 环 节 ,临摹 好 的作 品和 自己喜 欢 的绘 画作 品 ,是
实 现 。郑 板桥 先是 “ 眼 中之 竹 … ‘ 胸 中之竹 ” 后 实 现 “ 手 中之竹 ” “ 不必 全 ” ,能够 “ 学一半 ,撇 一半 ” 。
“ 胸无成 竹 ”对 我们 的影 响和 意义 时 做到 ” 胸无成 竹 “ ,生 动 形 象地 画出 的作 品 ,是 充 满 情感 ,拥 3 有 精神 和神韵 的 。 最后 ,郑板 桥 的 “ 胸无 成 竹 ” 对 当代 的 我们 进 行 绘 画 创 作研
浅析 郑 板 桥 “ 胸 无成 竹 "
张 鸣
( 四川 大 学 四川 成都 6 ] 0 0 0 0 )
作 者简 介 :张 鸣 ,女 ,汉族 ,河南 人 ,I  ̄J l l 大学在校 研究 生 ,I  ̄J l l 大学艺术 学 院 ,水彩 画 专业 。
郑燮《胸中之竹》原文和译文
郑燮《胸中之竹》原文和译文
原文: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1,并不是眼中之竹2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3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4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
译文:
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
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
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意念。
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图画。
总之,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
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
注释:
1. 胸中之竹:酝酿中的竹的审美意象
2.眼中之竹:观察中的竹的自然物象
3.手中之竹:画幅上竹的艺术形象
4.意:审美意象。
语文教师的“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语文教师的“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作者:张琳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2年第01期《板桥题画三则》中,郑板桥说:文与可画竹是“胸有成竹”,而自己画竹是“胸无成竹”。
所谓胸有成竹指的是动手作画之前,对所要表现的对象从形状到结构要有清楚的认识,对构图、用笔、用墨的方法要有深入的考虑;画还没动笔,心中已然看到了画完之后的效果。
这样通盘考虑之后,再开始作画,干脆果断,一气呵成。
“胸无成竹”则属于另一种绘画的思路。
“胸无成竹”并不是说作者对所画的事物一点也不了解,不清楚,信笔涂鸦。
其实作者心虽无“成竹”,却清楚竹的一枝一叶,只不过作画之前不把它们在头脑中组合成一幅一成不变的画面。
落笔之后,随着水墨和颜色的干、湿、浓、淡的自然变化,因势利导,产生灵感,激发情绪,加以补缀、完善,画出“点睛之笔”。
“胸有成竹”侧重作画时目标的预设性,“胸无成竹”侧重作画时内容的生成性。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做到“胸有成竹”——教学前深入备课,研究学情,预设教学目标;更要注重“胸无成竹”——教学中不过度地把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作为唯一的指挥棒,而是更关注课堂即兴生成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在讲究教学目标预设的同时,更要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有空间,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的回答以及大胆的质疑给予真诚的鼓励与实质性的点拔,而不能因为学生的这些行为仿佛没有围绕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就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甚至置之不理。
一、预设教学目标要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成留有空间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明确,但明确并不代表框死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不代表教师为了落实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而无视学生在课堂上即兴生成的内容。
笔者曾观摩一堂《告别权力的瞬间》的公开课,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很能反映华盛顿告别权力时的心境:“我早就怀有渴望,那就是告老还乡,安享天年,怀着莫大的安慰,想到自己已经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对祖国尽了最大力量——不是为了发财,不是为了飞黄腾达,也不是为了安排亲信,使他们得到同他们的天赋才干不相匹配的职位,当然更不是为了给自己的亲属谋求高官厚禄。
郑板桥画竹都是胸无成竹胸有成竹另有其人还和大文豪苏轼是亲戚
郑板桥画竹都是胸无成竹胸有成竹另有其人还和大文豪苏轼是亲戚梅兰竹菊历来是中国画家钟爱的题材,而且提到墨竹,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难得糊涂的郑板桥,更是理所当然的认为,郑板桥画竹自然是胸有成竹,可万万没想到,郑板桥自己都说。
他画竹是胸无成竹,而真正胸有成竹的是另有其人,这人还和鼎鼎大名的苏轼是表兄弟。
在郑板桥之前,历史上有个人画墨竹很厉害,他就是北宋的文同。
“胸有成竹”这个词,就是由他而来。
他被认为是文人画的先锋。
他的竹子,笔墨扎实而不僵,气韵灵动而不滑,非常耐看。
他的作品流传到今天的很少。
只有一幅墨竹,就这一件足以名载史册了。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
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
任邛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年任湖州知州,未到任而死,故有“文湖州”之称。
擅诗文书画,以善画墨竹著称,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
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
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文湖州竹派”。
以一人擅画一物而开派,毫无疑问文同是个高手。
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也是艺术上的知音,胸有成竹的广为人知就要感谢苏轼,在文同的仰慕与传播者中,苏轼是最为重要的人物。
这对表兄弟“竹石风流各一时”,成了墨竹的倡导者。
他们在创作之外,理论贡献也很高,如“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达者寓物以发其辩”等观点,涉及到艺术观察、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要旨,其意义不仅在于绘画,对各艺术门类的创作都有借鉴的价值。
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墨竹逐渐被赋予新的内容,获得新的声望,在文人间广泛流行,主要归功于苏轼对文同墨竹的赞赏。
可以说文同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轼的宣传。
文同认为:“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有时文同还会特地在画幅中留下空白,只等待苏轼一人加以题咏。
苏轼的绘画创作也受到文同的启发,如米芾评论苏轼的墨竹画:“运思清拔,出于文同与可,自谓与文拈一瓣香。
”苏轼曾写信向文同抱怨,在不少相识的士大夫家里都看到了文同所作的墨竹,而他只拥有“一竿”,因此他专门令人去求画。
浅谈郑板桥三竹说
浅谈郑板桥三竹说郑板桥,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理庵,因屋前有一板桥,故又号板桥,“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多画竹,略加以兰花和石头点缀,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经年累月的绘画创作使他得出了一套自己的创作理论。
郑板桥有三竹说,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是绘画创作的三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关联。
本文从三竹说出发,探讨这三个阶段的含义,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绘画创作中发挥的作用。
一、眼中之竹——艺术积累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因为他认为“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眼中之竹是画家想表达的客观对象。
人们在画画时,先要认真观察要绘画对象的特征、光影、细节,在脑海中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对其有一定的理解,然后再下笔进行刻画。
眼中之竹是艺术积累的过程,抑或是灵感产生的源泉。
艺术家在构思一幅艺术作品时需要经过前期的素材积累,这可以为艺术创作做好准备。
艺术积累是艺术创作的前提,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诚然,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客观生活的主观认识和能动创造。
艺术家只有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才能产生独特的感受,激发出强烈的感情,提炼出深刻的思想,创作出鲜活的形象,彰显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中国画论强调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便是这个道理。
边塞诗人只有自己见过了塞外风光,方能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美篇章。
唐代书法家张旭因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书法神韵,成为一代“草圣”。
北宋画家范宽曾说:“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
”自然造化对艺术创作来说不可或缺,师法自然有其道理。
二、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胸中之竹是指艺术家在构思过程中所形成的竹的形象,这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
画家把自己看到的东西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赋予其精神气,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郑板桥
1、眼中之竹——审美意象的雏形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眼中之竹”就是现实的竹子,其实不然。既然“竹”这种客观存在物成为“眼中之竹”,它就很明显的带上了人的因素(有了眼的参与),即:人的第一信号系统对外物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既不是照相机式的复制,也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心理过程。“眼中之竹”是创作主体(审美主体)在与客体(烟光、日影、露气、疏枝密叶等构成的客观之景)相遇的一刹那,仅靠第一信号系统而把握的最初印象。这个印象已经包含了主体的情感的参与,是主体主动把握、体验,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创造者与自然之竹相契后,转化为‘我’的眼中之竹,与自然界的竹子就不是同一竿竹了。”〔3〕而且,这里的“眼”也并不是普通人的眼,而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郑板桥)的眼。在这里,“眼中之竹”已经具有了“意象”的意味,只不过并不成熟,因为它是在艺术创作(审美活动)的初始阶段产生的。从而成为审美意象的最初形态,有待于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
物化了的审美意象和作者的胸中意象具有某种影射关系,我们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往往就是对创作者胸中之象的解读。而这个解读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审美感兴活动。
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对审美意象产生的阶段性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在这里我们要提出审美意象生成过程中既有感性因素的影响,又有理性因素的作用。首先,情感是审美感兴的直接动力。正是作者有了情感、愿望才会去接近客体、解读客体,从而得到“意象”。并且这个“意象”会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就像我们所说的“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明月本身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我们的情感、心境,但这个“意象”却迥然不同。郑板桥一生画竹,对竹的情感也是异常之深,正是这种对竹的执著之情使他能产生创作的兴致和欲望。其次,理性因素伴随着审美意象产生的始终。我们说艺术是感性的,但我们也不能排除理性因素的作用。郑板桥的题跋中已经体现出创作过程中理性因素的存在。“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两句即是在意象生成过程产生的。它们很明显的带有理性思考的意味,是艺术创作中理性因素的显现。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创作主体的悟解活动。这种悟解活动是主体在体味客体过程中迸发的清醒意识,对于更进一步的体验有指导作用。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两种状态与意境的关系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两种状态与意境的关系研究思路:一、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二、何为意境三、以文同画竹为例说明“胸有成竹”的意境特点四、以郑板桥画竹为例论述“胸无成竹”的意境特点五、小结论文一、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首先说说胸有成竹的由来,这故事讲的是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所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其实,是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
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
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苏东坡在《文与可画谷筼筜偃竹记》中有这样的话:“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所谓“执笔熟视”“成竹于胸”,也就是要求对所描写对象进行仔细观察,将客观事物经过综合提炼、组织和建构,在内心形成一个完整形象,然后“振笔直遂”,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
后来就从这段话中摘出“胸有成竹”用来“比喻临事先有定见”。
同时也谈谈胸无成竹的出处,这是出自清·郑燮《板桥题画·竹·胸无成竹》:“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
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郑板桥爱竹、画竹、题竹,不是就画而画,突发灵感,不是自然界生物的一般复写,而是蕴含了深沉的感情。
郑板桥 胸中之竹与胸无成竹诠释 陈军宝
郑 板桥云 :古之善画者 , 以造物为 师。 板桥 自题 “ 大都 ” 《 墨竹图》 : 予客居天宁寺西杏 园 , 日 : 园竹十万个 , 道 “ 亦 后 皆吾 师也 , 复何师乎? 在《 ” 题画 ・ 中板 桥又说 : 凡吾 画 竹》 “ 竹, 无所 师承 , 多得 于纸 窗粉壁 日光 月影 中耳。 这是 他绘 ” 画创作 以 自 然造化为师的生动写照 。他 曾写有一段很有名 的画竹论述 : 江馆清秋 , 起看竹 , 光 日影 露气 , “ 晨 烟 皆浮动 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 中勃勃 , 遂有画意 。其实胸 中之竹 , 并 不是眼 中之 竹也。 因而磨 墨展 纸 , 落笔 倏 作变 相 , 中之 手 竹, 又不是胸 中之竹也 。总之 , 意在笔先者 , 定则也 ; 趣在外 者, 化机也 。浊画云乎哉 ! ” 这里 , 郑板桥告诉我们 , 术家 的创作 冲动 , 由外界 艺 是 客观事物所 引起 和触发 的。这就 是刘 勰 《 文心 雕龙 》 中所 说 的 隋以物兴” 或“ 以貌求 ” “ 中之竹 ” 是指客 观 , 物 。 眼 , 现实之竹 , 通过画家感受 , 映在脑 中的印象 , 审美 的直 反 是
中图分类 号 : 0 I7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05 5 20 )90 2 -2 10 —77(07 0 -0 1 0
象, 把精神情操 寄托在 物象之 中 , 并按 这种需要 对“ 眼中之
“ 板桥 先生 为近 30年来 最卓 绝 的人 物 之一 , 0 其思 想 奇、 文奇 、 书画尤奇 , 观其 诗文及 书画 , 不但 想见高 致 , 而其
20 0 7年 9月
Sp2 0 e .07
郑板 桥 “ 中之竹 " “ 无 成 竹 " 释 胸 与 胸 诠
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赏析
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赏析
郑板桥是中国明清画坛上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
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其中,他对竹子的描绘尤为精湛,堪称中国
画坛上的经典之作。
在郑板桥眼中,竹子是一种尤为高雅的植物,它具有清新、挺拔、灵动的特点。
他将竹子描绘为“风姿绰约,格调高雅”的植物,这体
现了他自身高雅的文化修养和审美特点。
在郑板桥的画作中,竹子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他心
中的寄托和情感表达。
他用竹子来寓意自己的人生信仰和追求,展示
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在郑板桥手中,竹子被赋予了精湛的艺术魅力。
他将笔墨运用得
恰到好处,以墨色清晰轮廓、墨韵生动表现出竹子的质感和气质。
他
的笔法丰富而灵活,既有雄浑有力的描写,也有细腻柔美的表现。
郑板桥的竹子画被誉为“竹画之祖”,不仅是中国文化瑰宝,也
是世界艺术的重要贡献。
通过他对竹子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
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中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从郑板桥画竹之论中领悟写作之道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从郑板桥画竹之论中领悟写作之道郑板桥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一位著名画家,他的画风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其中以画竹最为著名,被誉为“板桥竹派”。
他的画作以筋骨、朴素、精神为特点,又称为板桥派,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华。
“眼中之竹”指的是郑板桥画作中的竹子形象,而“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则是指他通过描绘竹子所体现的精神与技艺。
作为一名画家,郑板桥笔下的竹子不仅仅是一种形象,更是他对竹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深度思考与表达,而这种思考和表达也反映到他的写作中。
在他的笔下,竹子是那样的高洁,那样的傲岸,那样地刚健,尤其是一根根细腻的竹节,折射出阳刚之气,让人不禁想起“瘦金体贵”一词。
这凸显了作品中气质的高峰,使得竹子成了他笔下的永恒主题。
而他在“竹子论”中所讲的,“竹质深心髓,性高而柔,心直而不阿”,将竹子比作君子,以竹子的高洁为榜样,极富道德意义,也展现了他的儒雅、浪漫的艺术理念。
这在写作中也有很大启示。
我们的写作也应该像竹子一样,既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又有一股柔韧的气质,让读者一步一步被吸引,直到深入思考。
我们应该从郑板桥笔下的竹子中,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气质,什么是真正的品格,掌握竹子的精神风范和审美作风,以此为依托,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
而作为一个有追求并追求完美的文学爱好者,我们的文学作品也应该像竹子一样,承载人类生命的主题,胜任多种表达的能力与含义,传达我们的思想世界与情感体验。
总之,郑板桥对竹子的描写与笔墨处理,是对经典艺术和观念的思考和飞跃,也是创造和投射无限生命力和美学观念的一种方式。
他的笔下竹子所体现的精神内核和艺术表现形式,让我们从竹子中领悟到挚爱卓尔、超脱俗世的高洁品德,给我们构建了独有的文化标识。
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领略到他对于生命与自然的强烈关怀,探究艺术与人类精神的相互关联,也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启示。
在他的笔墨中,竹子有时是潇洒的,有时是低沉的,甚至会呈现出神圣的气息,这都是他灵魂的体现,又让人不得不感叹其卓越的技艺和对艺术的热爱。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三个词非常形象、恰当地描述了艺术创作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眼中之竹”——艺术体验
“眼中之竹”指艺术家进行艺术体验的过程。
这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
“胸中之竹”——艺术构思
“胸中之竹”指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
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
通过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形成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
“手中之竹”——艺术表现
“手中之竹”指艺术家进行艺术表现的过程。
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化形态使之得以显现,成为具
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情境或形象体系。
然后在艺术意象物化与表现之后,将艺术内涵进一步深化,主体在物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提升艺术意蕴,最后形象、意境,典型建成.形成于文本。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赏析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赏析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赏析川雪清代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酷爱画竹、写竹。
他写的咏竹诗意境隽永,蕴含着很强的哲理性。
他晚年时画了一幅《竹石图》,图中一瘦石兀然而立,几竿修竹傍石而生,竹身清秀挺拔,竹叶疏密错落,全幅画虽不着色,却使人感到青翠的秀色和超然的风韵。
画家自己为这幅画题诗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诗的前两句以画竹四十年昼思夜想之像,通过想象,比喻在专注某一件事时,不仅要注重社会实践,还应不断地思考,用“思”指导实践,由实践不断丰富“思”之内容。
第三句是说要削尽冗繁,画出清瘦之竹。
“冗”和“繁”都是多的意思,“瘦竹”是诗人追求的理想之竹,诗人酷爱清瘦之竹,在他的咏竹诗中也是多次提到,这是诗人取削冗繁、留瘦竹之事像,比喻要实现心中所追求之事,应去除繁杂、多余之物,留其精髓之处,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四句说画竹达到“生时是熟时”的境界,“生”本义为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后有生的、未煮熟之意,与“熟”相对。
这里,以“生”“熟”之像,比喻做事由“生”到“熟”,达到熟练之时,还应设法创新,避免千篇一律,做到“熟”中有“生”的境界。
诗人一生画竹、写竹四十余年,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感慨良深。
“画到生时是熟时”,正是诗人艺术生活的哲理总结,它表现出诗人不懈追求至美艺术的精神。
诗中“日写”、“夜思”阐明了写作要勤写多思的道理。
“削”“留”则启发我们写文章应删繁就简,使之脉络清晰。
“生”“熟”两词启示我们文章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才会成为好文章。
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
一是“眼中有竹”,二是“胸有成竹”,三是“胸无成竹”,这也许是对他的创作理念的最好诠释。
诗人画竹写竹,把竹的生长作为自己生活处世的操守。
他在《竹》中写道: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竹的物理属性,竹子一节又一节的生长着,一枝一叶随着时间的积累,积攒到千枝万叶,表面是写竹子的生长,其实不尽然。
墨竹图郑燮这首诗的意思
墨竹图郑燮这首诗的意思
“墨竹图”是古代诗人郑燮的一首作品,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审美与爱情的故事。
诗中描述的是一位男子对女人的深深爱意,以及他们相爱的过程。
诗人用墨竹来比喻这个故事的主题:攀缘与奋斗,以达到最终的幸福。
郑燮在这首诗中展示出极致的审美:他用浅显的笔触,如梦幻般地描述完美的爱情。
诗开头:“凝眸穿窗寻墨竹,攀缘志在上峰悬”,他用窗子来比喻他“凝眸”,对未知的爱意充满好奇;他用“墨竹”来表达他开始攀缘的乐趣;最后,他用“上峰”来诠释他登峰造极的欲望。
在故事的情节中,作者把一些元素编织在一起,如“满枝芳草掩绿山,翠袖寒尖挂碧云”,比喻花朵簇拥、把山头装扮得娇艳无比;“一剑分悬凤凰丘,两粒香米拥芙蓉围”,比喻攀缘者如剑般穿越重重困难,最后可以赢得凤凰般的爱;“后来清风送芳雾,使锦绣满院门”,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清新的爱情将整个屋顶挂上了绚丽多彩的梦想。
通过这首诗,郑燮传达出一种审美观念:爱情是一场攀缘,这场攀缘就像墨竹一样,坚持至峰顶,才能看到繁花似锦,可以赢得挥之不去的爱情。
诗歌给我们带来的是灵感,提醒我们在感情之路上需要勇气,需要坚持。
只有拼搏,才能看到爱情的美好,把梦想变为现实。
我们需要把真情放在心中,坚持不懈,勇敢地经历无数的跌宕起伏,最终,
绽放出生命的辉煌。
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谢”),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兰竹菊》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
工诗、词,善书、画。
诗词不屑作熟语。
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
间亦以画法行之。
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
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
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
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
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
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墨竹图》自谓画竹多于纸窗粉壁见日光月影的影射怪取得。
曾题道:“吾之竹清俗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
”他擅写竹,更将款题于竹石间,以竹之“介于否,坚多节”来表达自我孤高的情操。
《兰竹石图》《竹石图》《墨竹图》《墨竹图》《兰竹石图》《墨竹图》《修竹图》《画竹图》内容来源:网络 | 编辑整理:中国书画。
根据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分析文学创作的过程
根据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
分析文学创作的过程
眼中之竹:眼中之竹,指的是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灵感,发现新鲜的构思,把令人惊叹的美景、古老的故事以及深入的意象等变成艺术作品。
胸中之竹:胸中之竹,指的是审美心理在创作中发挥的作用,充斥着
内在的情绪,敏锐地感受环境之别,审美心理滋养创作生活,赋予文学作
品灵性和魅力。
手中之竹:手中之竹,指的是技巧性,运用技巧和手法,把文学作品
的情感境界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清晰,完善作品的文学性,在语言上加以
表现文学创作的技巧。
总之,从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文学创
作的过程是一个敏锐的思维过程,从外部获取审美艺术的灵感,把它们融
入到自己的内在情绪中,运用技巧和手法,把情感表达得更加淋漓,语言
表达得更加精彩,最终完成文学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网 论文大全
论文网 论文大全
四川教育学 院学报 不及“ 中之竹 ” 有 时超 出“ 中之 竹” 胸 , 胸 。第 四 , 构思 中的 形象是浑然一体的 , 而任何一种艺术 的、 物质的手段都 不可 能十全十美地把它表现 出来 。不管 是色彩 、 条、 音 、 线 声 节 奏, 还是语言 、 文字 , 都难 以把它 完整 、 全面 、 确切地 表现 出 来。艺术家只能根据绘 画、 音乐 、 文学等 不同艺术形式 的特 点而突出其某一 方面 。所 以 , 胸 中之竹 ” “ 一旦 化为 “ 中 手 之竹” 就 与原来 的不 同了。 ,
艺术家 的终 身 遗恨 。第 二 , 胸 中之 竹 ” 想 不论 多 么成 “ 设
外 物时 , 自然形象的主动 选择 即 已体 现出 画家 的个性 精 对 神、 深厚情感 、 独特理解与艺术要求 。通过对被选择物象 观 察、 识、 认 研究 、 体悟 后 , 记录其 感 受 , 画创 作 即 由“ 中 绘 眼
地、 全面地理解 “ 意在 笔先 ” 的含义。
20 0 7年 9月
“ 胸无成竹 ” 并不是不要深人 观察客 观对象 , 并不是 不 要在构思中形成意象。郑板 桥“ 以造物为师 ” “ , 凡吾 画竹 , 无所 师承 , 多得于纸窗粉壁 日光月影 中耳。 这 是他 绘画创 ” 作 以 自然 造化 为师的生 动写照 。他在家乡住宅衙斋种 了许 多竹 子 , 他熟悉 、 掌握竹子 的生长规律 , 发现 、 捕捉到竹子 的 千姿 百态。实 际上他 已经做 到 了“ 有成 竹 ” 胸 。待 到灵感
曾说过 :意 翻空而易 奇 , “ 言征实而难巧也 。 “ ” 手中之竹 ” 不
பைடு நூலகம்
能等同于“ 中之竹 ” 原 因很多 。第 一 , 胸 , 受艺 术家认 识 能 力、 表现能力限制。正如苏轼在 《 文与可 画贫笃谷 偃竹记》 中说 的: 心识其 所 以然 而不 能然 者 , “ 内外 不一 , 手不 相 心 当, 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 中而操之不熟者 , 平居 自视 了 然, 而临事忽焉 丧之 , 岂独竹 乎? 胸中之竹 ” …‘ 常常不如“ 眼 中之竹 ” 而“ 中之竹 ” , 手 又常常不如“ 中之竹 ” 这往往是 胸 ,
总之 , 艺术家必须有广博 的知 识、 深厚 的生 活 、 丰富 的 情感 、 娴熟的技巧 , 能完美地 实现这 个创作过 程 , 造 出 才 创 生动鲜明的艺术形 象来 。陆机在 《 赋》 文 中说 : 夫放 言遣 “ 辞, 良多变矣。妍 蚩好 恶 , 可得而言 。每 自属文 , 尤见其 情。 恒患意不称物 , 文不 逮意 。 刘 勰 也说 : 意授 于思 , ” “ 言授 于 意 , 无际 , 密则 疏则千里 。或理在 方寸而求 之域表 , 或义 在 咫尺而思隔 山河 。其实 , ” 这也都是讲 “ 眼中之竹 ”“ 中之 、胸 竹 ” “ 中之竹 ” 、手 的关系 问题。不过 , 陆机 、 勰 主要是从 刘 艺术家 的认识和表现 能力角度来 谈三者 差别 , 望求得 三 希 者统一 。而郑板 桥则从 艺术形 象的创造过程来 分析这三者 差别 , 出它们不可能完全一致 , 指 也不必求三者统 一。
中图分类 号 : 0 I7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05 5 20 )90 2 -2 10 —77(07 0 -0 1 0
象, 把精神情操 寄托在 物象之 中 , 并按 这种需要 对“ 眼中之
“ 板桥 先生 为近 30年来 最卓 绝 的人 物 之一 , 0 其思 想 奇、 文奇 、 书画尤奇 , 观其 诗文及 书画 , 不但 想见高 致 , 而其
tr r t g t i h o d e p o n t o n tto r e au b e a r s n . e p i h s t e r a x lr g i c n oa in a e v r v l a l tp e t e n y n i s y e Ke r s:Zh n n q a y wo d e g Ba io;” v n l h o g t—o t sr t g m;’Ha i g n ma e i n Ha i g a wel—t u h u ” ta e a ’ vn o i g n mid”
诠 释一 : 胸中之竹
竹 ” 以修改 、 加 补充 , 在胸 中形成完 整 的竹 形象—— 艺术意 象。在对“ 眼中之竹 ” 进行艺术加工 的过程 中, 作者 的人格 情操 、 品位 、 文化 审美情趣 、 识修养 、 学 艺术追求等都起着主 导作用。这既体现 了艺术 创作 中的主客 观统一 , 因为得 也 到抽象思维的制约与配合 、 活动的渗透与催化 , 情感 从而实 现了形象 、 理性 与情感 的统 一。郑 板桥 的 “ 中之竹 ” 正 胸 , 如司空图在 《 品》 诗 中所言 , 它是 “ 造 自然” 妙 的产物 , 一 是
T eE pa a o f HaigaW e —to g t u taa e h x ln t no ” v l h u h —o t rtgm”a d” vn g n ”b hn n io i n l S n HaigNoI ei Mid yZ eBa qa ma n
寓仁慈于奇妙 , 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 者。 ( ” 徐悲 鸿语 ) 郑板 桥是“ 扬州八怪 ” 中的代表人 物 , 是诗人 、 他 画家 、 书法家 、 篆刻家 , 也是文艺批评家 。在他 的诗文和书画题跋 中 , 有不
少 文艺和美学方面的精辟 论述 , 醒人耳 目, 启发后 人。反映 了当时文坛上的进 步思潮 , 我们应 当充分重视 。下面 , 笔者 就他 的“ 胸中之竹” 胸无成竹 ” 与“ 绘画理论作一诠释。
北宋苏轼在《 文与 可画篑 笤谷偃 竹记》 中写 道 :竹之 “
始生 , 一寸之萌耳 , 而节 叶具焉 。 自蜩腹蛇蚶 以至于剑拔十 寻者 , 生而有之也。今画者 乃节节 而为之 , 叶而累之 , 叶 岂 复有竹乎 ?故画竹 , 必先得成 竹 于胸 中, 笔熟 视 , 见其 执 乃 所 欲画者 , 急起从之 , 笔直遂 , 振 以追 其所见 , 如兔 起鹘落 , 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 予如此 。予 不能然 也 , 而心识其 所 以然 。 这就是“ ” 胸有成 竹 ” 一语 的出处。“ 有成竹 ” 一 胸 说 出 , 引起 了人们 的注意 。北 宋晁 补之 说 : 与 可画 竹时 , 便 “ 胸 中有成竹 ” 。黄庭 坚 云 : 先 有 竹 于胸 中, 本 末 畅茂 。 “ 则 有成竹于胸 中, 则笔墨与物俱 化。 清汪之元 云 : 古人谓胸 ” “
种审美的创造。
郑 板桥云 :古之善画者 , 以造物为 师。 板桥 自题 “ 大都 ” 《 墨竹图》 : 予客居天宁寺西杏 园 , 日 : 园竹十万个 , 道 “ 亦 后 皆吾 师也 , 复何师乎? 在《 ” 题画 ・ 中板 桥又说 : 凡吾 画 竹》 “ 竹, 无所 师承 , 多得 于纸 窗粉壁 日光 月影 中耳。 这是 他绘 ” 画创作 以 自 然造化为师的生动写照 。他 曾写有一段很有名 的画竹论述 : 江馆清秋 , 起看竹 , 光 日影 露气 , “ 晨 烟 皆浮动 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 中勃勃 , 遂有画意 。其实胸 中之竹 , 并 不是眼 中之 竹也。 因而磨 墨展 纸 , 落笔 倏 作变 相 , 中之 手 竹, 又不是胸 中之竹也 。总之 , 意在笔先者 , 定则也 ; 趣在外 者, 化机也 。浊画云乎哉 ! ” 这里 , 郑板桥告诉我们 , 术家 的创作 冲动 , 由外界 艺 是 客观事物所 引起 和触发 的。这就 是刘 勰 《 文心 雕龙 》 中所 说 的 隋以物兴” 或“ 以貌求 ” “ 中之竹 ” 是指客 观 , 物 。 眼 , 现实之竹 , 通过画家感受 , 映在脑 中的印象 , 审美 的直 反 是
dvl met o nin athr w i a oe yZ e aqa , h a e ersnai f a ghu Egt ce tcPitr.I— ee p n c t rto hc w spsdb hnB io w o s t peetteo n zo  ̄ i cnr ane n o ta e y h n W hr v Y h E i s
第2 3卷
V0. 3 12
第 9期
四川教育学 院学报
J UR O NAL OF SC I HUAN OL E C L GE OF EDU  ̄ O CA N
20 0 7年 9月
Sp2 0 e .07
郑板 桥 “ 中之竹 " “ 无 成 竹 " 释 胸 与 胸 诠
陈 军 宝
趣 ” 必须 随机 应变 , , 因势利导 。其结果 , 手 中之竹 ” 时 “ 有
思过程 中所形 成 的竹 的形象 。艺 术 家把 思想 情感 融 人物
+ 收 稿 日期 :Or-62 2 O70 -5
作者简介 : 陈军宝(9 2 ) 男, 16 一 , 陕西宝鸡人 , 讲师 。研 究方向 : 中学古代 文学教 学。
接 观照。它已经是人 的视觉 映象 , 而不是客观现实之竹 了。 “ 本是客观之物 , 竹” 画家在寻找与 自我精神相 贯通 的 自然
从“ 中之竹 ” “ 中之竹 ” 一个 巨大 的飞跃。 由 眼 到 胸 是
“ 中之竹 ” 手 中之竹” 即 由构思中的意象发展 落实为 胸 到“ , 画面上的艺术形 象 , 一个变化 。刘勰 在《 心雕龙》 又有 文 中
( 宝鸡教育 学院 中文系 , 陕西 宝鸡 7 10 ) 2 0 1 摘 要 :“ 中之竹” 胸 无成竹” 画理论 , “ 胸 与“ 绘 是 扬州八怪” 的代表 郑板桥 对古代 文艺理论 的丰 富和 发展 。
诠释这一理论 , 掘其 内涵 , 发 于今仍有极 大的实用价值 。
关键词 :郑板桥 ; 中之竹 ; 无成竹 胸 胸
诠 释 二 : 无 成 竹 胸
萌发 , 信笔挥去 , 无不生气勃然 , 是“ 无成竹 ” 这就 胸 。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