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恩的范式理论看中医现代化-文档资料
中医现代化
浅谈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田伟千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29摘要:中医现代化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与治病救人的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现代化是时代对中医的要求,中医必须逐渐与现代科技接轨,不断提高中医治疗的现代化、科技化含量。
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创新,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即中医理论现代化、中医技术现代化及中药现代化,由于三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 现代化的进展情况也不同,全面推进中医现代化问题复杂、难度较大。
中医现代化不应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应根据中医领域不同范畴现代化进程的难易程度分阶段进行,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策略循序渐进地逐步完成。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医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实现国民经济“四个现代化”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医学的发展与当代科技、西方医学存在着很大距离而于80年代提出的。
中医要发展必须紧跟现代科技步伐,尽早实现现代化成了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共识,并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但是,鉴于中医现代化的复杂性,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将会是长期的,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可以根据中医领域不同范畴现代化进程的难易程度分阶段进行,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策略循序渐进地逐步完成。
在坚持中医特色不动摇、确保中医临床疗效、加强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发展中医事业,最终实现中医现代化。
1. 中医现代化的提出中医现代化的概念是在1979年广州举行的全国医学辩证法讲习会上提出来的[1]。
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在现代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论、技术和成果,以中医学所揭示的生命的整体性、过程性为研究对象,使中医学对生命、疾病的认识以及诊疗水平均达到现代科学水平的实践过程,被称为中医现代化[2]。
中医现代化的提出受到中医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经过20 多年的中医现代化实践和对中医现代化的讨论、甚至争论,对中医现代化的认识已不断深入,由最初的过于注重中医现代化的形式,转而深入到对中医现代化内涵及其对中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审视与分析,并对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和终极目的进行了探究。
也谈中医现代化
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摘要:本文对中医药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它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并指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1、中医药现代化的含义中医药现代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中医药的大众化,要能够让大众理解和运用;一层是中医药的国际化,要能够让国际理解和运用。
中医药现代化的目的就是中医药要走下神坛,走进大众,走向世界。
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是中医药语言的现代化,也就是中医药语言的大众化、国际化。
中医药不能够被大众所理解和运用,不能够被国际所理解和运用,就不可能是现代化的。
中医药不能够运用大众的、国际的语言,也不可能是现代化的。
中医药的大众化、国际化,就是中医药的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中医药的科学化,准确地讲是中医药的现代科学化。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医是重视内因,强调个体差异和辩证施治的医学;是重视整体、循人以治病,强调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局部与局部相协调的医学;是重视天人相应、心身合一,融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防病治病思想与方法于一体的医学;是完整运用自然疗法,以中药为主体,融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综合性疗法于一体的医疗体系。
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和技术为工具,以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
中医现代化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药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2、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2、1 中医药现代化不是中医药西医化中医是中华民族5000年传承的文明产物,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精髓思想,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奇辩证论治理念。
中医走到今天要现代化发展了,有些人就认为现代化了就不是中医了。
这种认识是荒谬的,这些人把中医看成是一个古老封闭的体系,不敢进行改革创新,认为创新就会变样,变样就不是中医了[1]。
对库恩“范式”的解读
对库恩“范式”的解读提要:托马斯·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出版,震撼国际学界,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
本文试对该书中系统论述的“范式”进行解读,从而达到对科学的进化和发展的理解。
关键词:范式;科学;科学共同体;科学认识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1922-1996年)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提出了“范式”(paradigm)论学说,在哲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界引起极大的震动。
”范式”一词源自希腊语,在语言学中表示词形的变化规则,如名词变格、动词人称变化等,从中可以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表示“范型”、“模特”的意思。
在写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这部书的时候,库恩把它从语言学里借用过来,首次明确、大量的使用了“范式”概念。
库恩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发现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并不是在培根的归纳法指导下发生的,相反却是在柏拉图的唯理论影响下发生的,从而得出了一个和逻辑经验主义完全相反的结论:不是观察术语决定理论术语的意义,而是科学理论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本体论、世界观、形而上学的支配。
[1]由此,他深信一个科学家的研究总是受到获得内在一致性的深远企图所支配,至少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如此,从而认为科学理论本质上是集体研究的产物,是集体用以不断生产科学知识的工具。
因此,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创造性的引用了“范式”这一概念,把它作为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系统论述了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
他所谓的“范式”就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根据科学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和心里特征所制定的一整套原则、理论、定律、准则、方法等,是一个包括科学、哲学、社会、心理等多重因素在内的综合体,是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
[2]由此可见,它是一种在逻辑上不能再分的功能单位。
一、范式是科学的划界标准和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什么是科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什么?逻辑经验论者认为“科学始于观察”,科学的划分标准为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三)对否证主义的批判
否证主义产生于现代科学革命之后,否证主义又称作证伪主义、试错主义。波普尔是否证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批判精神的影响之下,提出了与归纳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不同的科学发展观:“科学是通过试错、猜想和反驳向前发展的”[①[英]A.K.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0页。]。按照否证主义的观点,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不
③艾伦·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页。]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归纳主义观点广为流传,牛顿正是在开普勒的天文学观测研究和伽利略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法建立起他的牛顿力学定律的,爱因斯坦说:“他(牛顿)的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是能够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
发展过程是:经验—理论—经验,这种科学发展模式其实是量的积累发展过程。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利用归纳确证法(归纳证实法)来证明和评价理论,这种证明是概率意义上的证明,就是说某个理论,如果得到实验验证或者观察证明的概率越大,那么它得到的确证程度或者验证度就越高。一个确证度越高的理论,具有更强的说服了,人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说,某个人理论只要得到证实,便是有意义的,科学的进步在于将得到高度证实的理论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之中。
托马斯库恩“范式理论”
范式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通俗来讲,范式就是一个模型或模式。
引申到具体学科,比如旅游学科,就是指旅游学领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基本结构,学科发展阶段中理论研究的主导共识,是学科的研究纲领!库恩对科学发展持历史阶段论,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
范式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科学理论不是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个别命题的集合,而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组成的系统整体。
库恩将这一系统整体称作范式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探索、教育和训练中形成的共同信念。
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为他们提供了考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法,从而形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其发展确定了共同方向。
“范式”这个范畴虽然系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但任何概念都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明确。
在库恩那里,“范式”这个范畴存在许多概念模糊之处。
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认为,范式是学说的坐标,是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
科学范式后面是哲学范式。
哲学范式与科学范式:前者制约后者,后者引领、展现前者。
哲学范式决定科学范式,范式决定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决定具体理论,理论决定模型,模型决定模式。
方法是理论的功能,和理论之间不是层次关系。
虽然由于认识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协整作用,在同一个范式基础上会产生学术观点基本相同、学术荣誉等既得利益和学术目标基本一致的“科学共同体”,对共同体外的学说和学者会产生“异体排斥”,但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进步,都最终要表现为范式的转换。
不同的参照系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参照系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不同范式之间也不是并列的,而是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
请阐述库恩的范式理论,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请阐述库恩的范式理论,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库恩(Kuhn)的范式理论,是一种影响20世纪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论的重要理论,它指出了科学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在科学发展中推动模式的变迁。
范式理论几乎塑造了当代科学的构建,并且今天仍然是科学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参照点,也是科学研究者们必须熟悉的一部分。
库恩把科学发展定义为一种模式变迁,而组成这一模式变迁的最重要元素,恰恰就是“范式”(paradigm)。
范式就是一个科学概念解释和理论结构系统,它提供了一套语言、发现方法和结果的解释框架,以便科学家研究特定领域的物质现象,并完成更多的发现。
范式的形成不仅使科学家们从“迷失的茫茫大海”中重新获得了“安慰”,而且使科学研究的进程得以规范化、有序地推进。
在库恩看来,一个范式具有三大基本要素:语言要素、实践要素和体系要素。
语言要素包括特定领域的术语和表达方式;实践要素包括对某个特定领域的实践方法,如实验、观察、记录、研究等;体系要素则指范式的本质,它集中表达了科学家在特定领域的想法和观点,以及如何解释科学现象。
在范式理论中,库恩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有序的步骤进行,在每一个步骤中,科学家应该坚持实践、观察、发现、论证、改革、加强等,在实践和论证的过程中,科学家应该有创造新理论的勇气,而在改革、加强的过程中,科学家应该领悟原有的理论,以便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正是在这种有序的理论环境中,范式的改革得以实现,新的范式也可以被建立。
另外,库恩的范式理论也强调,每一个范式的形成、发展和变迁,都伴随着强烈的群体性,也就是科学家们之间的思维趋同。
也就是说,科学家们思考、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都会受到某种影响,超越了个体本身,即形成了一种群体性解释和行为模式。
综上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影响了当代科学研究,它为科学发现和模式变迁提供了一套理论框架,起到了实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范式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从形成一个范式的发现,到改造一个范式的发展,都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范式化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范式理论——精选推荐
范式理论范式理论00001. 中医、西医与爱因斯坦2. 什么是“范式”?3. 科学革命1.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不如说我是哲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引领的近代物理学革命颠覆了牛顿时空观,颠覆了以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
当物理革命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哲家们也对什么是“科学”进行了深刻反思。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用于剖析“科学革命”的“范式理论”,也就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哲学流派。
库恩学说不同于以往科学哲学之处在于,他试图从科学家的心理习惯及学术团体集体行为角度,来解释科学史上发生的那些重大变革。
而这些心理习惯、集体行为方式也普遍存在于各种学术领域的研究者身上,因此库恩学说远远超越了科学哲学的范围,无论是社会学、心理学还是美学、文学,几乎所有学科的学者都频频引用库恩理论分析自身学科的发展,因此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将库恩誉为“二战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以英文写作的哲学家”。
同样,库恩理论也可以用来分析中医,尤其当中医四面楚歌,需要一场巨大变革来突破现在的困境时候,用“科学革命”理论来思考中医的过去与未来,应当获得很多有益的结论。
本书的主旨,就希望以《黄帝内经》为主线索,用通俗的方式勾勒出中医体系的概貌,为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展现出中医“范式”的主要特点,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对这份人类共同遗产的思考与讨论中去。
另一方面,现代人越来越难接纳中医,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医的理论、思想、方法与现代医学格格不入,当西方科学深刻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的时候,现代医学观念也借助着“科学”的巨大影响力扎根在越来越多人的头脑之中,人们对中医的偏见也随之日渐加深。
对此,我曾在一个微博网上看到一段精彩的评论说道:“西医的解释体系和科学可以平滑对接,中医则找不到接口,所以,与其说相信西医这只狐,不如说是因为相信西医背后的科学大老虎”。
然而现代科学的成功并不等同于现代医学的成功,在本书的讨论中我们将看到,“还原论”是整个西方科学的思想基石,它也正是主导西方医学发展的核心观念,但“还原论”的局限性使得现代医学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对中药材、中药配方、中医诊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的方法论。
其主要特点包括:
1.继承创新。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既继承了传统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又创新性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2.系统性和综合性。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注重对中药材、中药配方、中医诊疗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以全面揭示中医药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3.实证性和科学性。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强调实证性和科学性,即通过实验研究、临床观察等科学手段验证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4.交叉性和跨学科性。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中药学、药剂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具有交叉性和跨学科性。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的应用,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全面推广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 1 -。
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
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范式”这一概念,极大地影响了理解科学研究的方式。
本文将对库恩的“范式”理论进行简述。
一、范式的定义在库恩的理论中,“范式”被定义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科学理论、方法和实践模式的集合。
范式决定了科学研究的方向、重点和目标,形成了一个科学共同体的共识。
二、范式的性质1. 范式是与时代和文化相关的范式是根据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条件形成的。
不同文化和历史条件下,科学范式也会发生变化。
2. 范式是以共识为基础的范式建立在科学共同体的特定共识上,并被大多数科学实践者所接受。
3. 范式对新理论的接受有明显的影响范式对科学实践者的思维方式、理解和接受新理论的标准有很大的影响。
新理论必须符合现行的范式,才能被科学共同体所认可。
4. 范式对科学方向的指引起重要作用范式导致科学研究的共同方向和目标。
科学实践者必须遵循范式中规定的方法和理论,才能推进科学研究的进程。
三、范式的转变1. 范式内的危机当一个范式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出现内部危机。
范式内的危机是科学共同体内部自我生成、自我解决的问题。
2. 范式间的危机当新的范式与现有范式不兼容时,就会出现范式间的危机。
这种危机会导致科学化危机(当科学家们试图在不同的范式之间交流时无法理解彼此的观点和方法)。
3. 范式的转变当一个新的范式被大多数科学实践者所接受时,范式的转变就发生了。
范式的转变往往与科学革命和新的科学进程相关。
四、范式的应用1. 展示科学研究中的置信和假定科学范式体现了科学研究中的置信和假定。
科学研究者必须明确地了解这些置信和假定,以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2. 微分不同领域和文化中的科学实践科学研究是不同领域和文化中的科学实践累积的结果。
了解和比较不同领域和文化中的范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3. 设计教学和研究策略科学教育和研究策略应该考虑到范式的作用。
中医与之现代化
中医与之现代化钱学森中医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医学的革命,而医学的革命可能要引起整个科学的革命!现代的各自然学科几乎都只有一个国际通行的学术体系,唯有医学最为独特,至今仍分裂为两大独立的体系,这就是现代医学(西医)和民族医学(主要代表是中医)。
在人类历史上,中医、西医是各自独立地朝同一方向前进,中医曾有着几千年的辉煌,而西医主要在近代一二百年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时至今日,西医临床疗效日益困惑,而中医尚与现代科技结合不力,其潜力远未发掘。
如何使山重水复的当今医学走出一条柳暗花明之路,重现中医应有的光彩,从而实现中西医汇通合一,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世界医学体系,显然是中国医学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也是人体科学最大的挑战。
古往今来谈医学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形成,反映这一时期的医学并成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内经》。
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把人和自然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认为疾病的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
重视肌体的内因,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相干”的观点,所以治病就是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在诊断基础上形成了以“四诊”为诊察方法,以“八纲”为辩证纲领,以“脏腑辩证”为基础进行临床辩证的理论。
在疾病的防治上,重视预防,主张“未病而治”。
在具体治疗上,强调“辩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并提出“标本缓急”,“虚实补泻”,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等一系列治疗原则。
西方医学是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自然科学不仅为西方医学提供理论基础,也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西方医学的成就和优势是有目共睹的。
从发现血液循环到心脏手术与器官移植,它取得了神话般的进展;从合成抗生素到大量化学药物的出现,它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从克隆技术到药效、药理,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从最初使用的显微镜到目前的CT、核磁共振,西医诊断手段更是让中医望尘莫及。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
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意义引言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范式”理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范式理论是库恩科学观的核心思想,哲学界对库恩范式思想的研究有很多,主要都是针对他的“范式”理论框架而展开讨论,更有学者运用范式的方法论原则对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进行学术研究,可见库恩的范式理论无疑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学者将目光投向科学史的发展。
对库恩范式理论的研究是了解他的科学哲学思想的关键一步,范式理论究竟具有怎样的创造性意义,以至于引来各个领域的学者的关注?本文将对库恩的范式理论的思想来源、基本内容以及库恩范式理论的革新意义展开详细论述。
一、库恩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在库恩之前,有两种科学理论发展观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后来库恩科技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种是认为科学发展是积累的过程的归纳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另一种是认为科学发展是证伪的过程的否证主义。
库恩正是通过批判归纳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及否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他的范式理论。
(一)对归纳主义的批判归纳主义(Inductivism)又称归纳论。
归纳主义认为,“科学是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也就是说,科学知识是由毫无疑问的、被确证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法导出一般原理,随着经验事实的增加,理论不断得到积累和完善。
佛兰西斯·培根是归纳主义的始祖,他提倡的科学的实验方法就是归纳法,并认为利用归纳法可以“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
”[①北京大学哲学史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第10页。
]爱因斯坦也对这种归纳思想进行过评价:“在小范围内以经验定律的形式表达大量单个观察的陈述,把这些经验定律加以比较,就能探究出普遍性的定律。
库恩范式理论
库恩范式理论
库恩范式理论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库恩(John C. Kohn)于1954年研究出的,它是一种行为学的偏向,认为记忆的发展与经历的一般特性(比如情绪、上下文和心理发展)之间存在联系。
他和他的学生发现,如果在成人与婴儿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婴儿将能够在记忆发展中受益,最终能够形成永久的记忆。
这项理论极大地扩展了行为学家John Watson所发现的原始记忆发展观念,这种观念只是强调记忆发展与经历之间的关系,而库恩范式理论认为经历不仅要涉及情绪和上下文,还要考虑到心理发展的因素,比如发展的程度和参与活动的方式。
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全文)
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全文)摘要: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简称《结构》)中提出了“范式”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科学哲学界,更渗透到了诸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范式”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库恩对“范式”基本含义的论述也多达21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库恩在发现“范式”的使用存在问题之后,“范式”在后库恩时代逐渐消失。
本文对库恩的“范式”理论作了系统地总结分析,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范式”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今后在研究中规范“范式”的原本含义。
关键词:库恩;范式;科学革命1962年,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出版了《结构》一书。
该书中频频出现“范式”、“不可通约性”、“科学共同体”、“常态”、“危机”等库恩式专业术语,在社会科学界引起了强烈震动。
库恩由此被誉为“现代科学哲学之父”,美国著名学者罗蒂称其为“二战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以英文写作的哲学家”。
在《结构》中,“范式”一词是该书的关键,而且也是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范式”一词的出现,在世界学术范围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由此,心理学界提出“范式是否可以成功重建心理科学发展史”,经济学界提出“改革目标转换模式”,企业界提出“再造企业内部结构”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古老而又崭新的问题。
问题古已有之,而现在要通过“范式”理论从新的视觉入手,进行分析、再分析。
然而,由于“范式”本身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所以,“范式”概念到了后库恩时代就渐渐淡化乃至消失。
一、库恩的“范式”概念“范式”一词源于古希腊语parade Gina ,最初用于语言学中,原意是语法表示词形的变化规则,如名词变格、动词人称变化等,由此可以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
所以,“范式”一词并非库恩自己所创。
李醒名在《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了“范式”术语吗?》一文中指出,“范式”一词从15 世纪进入了英语词汇之后,先后有马赫、迪昂、威纳以及默顿先于库恩在科学哲学的意义上直接使用了该词。
库恩的科学范式和科学发展理论
二、科学发展的模式
前科学 → 常规科学(形成范式)→ 反常 → 危机 → 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 → 新常规科学。
医学模式的转变
又称之为医学观,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人们关于生命和死亡、健康和疾病总的 观点,包括医学基本思想、理论框架、 思维方式以及发展规范等。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科学——人文模式)
重大科学成就 : 1850年发现了炭疽杆菌 1872年发现枯草 杆菌 1873年发现回归热螺旋体 1874年发现细球菌 1875年发现麻风杆菌和鸣疽杆菌 1878年发现家禽霍乱杆菌 1879年发现淋球菌 1880年发现伤寒杆菌 1882年发现肺炎杆菌,等等 1849年到 1916 年,在不到 70 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发 现了很多种病菌,光人们常见的就达64种
验 方法,从实证的性质揭示人体结构和机 能活动的本质,使医学摆脱了直观经验、 猜测思辩和笼统模糊的局限性。从而使 医学在很长时期内被看作是一门单纯的 应用技术学科。划归自然科学的生物学 范畴。这主要受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三)反常和科学发现
反常:
发现了与现有范式相矛盾的难以解释的客 观现象,体现了理论与观察实验之间的矛盾。 而这一矛盾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学发现总是开始于感到反常,研究反常 可以打开新的境界,检验长期公认的信念,导 致新的科学发现。
2、人类健康需求有所提高 在治病、防病的同时,希望提高健康质 量,延年益寿。 WHO: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 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 应上的完全良好状态。”这对医学提出 了新的要求。
3、医学发展趋于社会化 有关部门统计调查表明:在生物、 环境、保健服务、社会因素和生活方式 等四类致病因素中,社会因素和生活方 式的影响约占50%以上。从心理、社会、 医学等多个层面进行预防势在必行。 全世界范围内的艾滋病
浅议中医的范式回归
那么 清楚 了 。现代 中医之研 究几乎 没有 不涉 及现代
医学 理论 和技术 的 , 这些 研 究 难 以 归属 于 中医之 下
中医停滞 不 前 的 根本 原 因 。“ 式 丢 失 ” 的 中 医 范 后 在 管理层 面上失 去 了话 语 权 , 直接 导致 中医教育 、 并
研究 的去 中医化 , 从根 本上 限制 了 中医 自身 的发展 。
教育、 研究的去 中医化 , 从根本上 限制 了中医 自身的发展 。寻求中 医的“ 范式” 回归是现代 中医发展 的唯一道路 。而打破 “ 科 学主义” 的霸权 , 坚持建立 、 完善独 立的管理 、 经营、 教育和临床体 系, 则是寻 求中医“ 范式” 回归之路的 关键 。 J 关键 词 : 中医; 学; 科 范式
广兴 医院 内一科
摘 要 : 百 年 来 , 医 ・ 领 地 不 断萎 缩 , 医及 其 从 业 人 员数 量 和 地 位 持 续 下 降 。 笔 者借 鉴 库 恩 的 “ 式 ” 论 , 分 析 中医 近 中 临床 中 范 理 在 “ 范式 丢 失 ” 的起 源和 发展 过 程 的 基 础 上 , 管理 、 学 、 从 教 和 研 究 等 各 个 方 面 探 讨 了“ 式 丢 失 ” 中 医 的 影 响 。 并提 出 中 临床 范 对 医“ 范式 丢 失 ” 引起 近 现 代 中 医停 滞 不 前 的根 本 原 因。 “ 式 丢 失 ” 的 中 医在 管理 层 面 上 失 去 了话 语 权 , 直接 导 致 中 医 是 范 后 并
JANG OURN L OF RA T oN Hl s Dl NE I XIJ A T Dtl L C NE E ME C|
浅议中医的范式同归
★ 孙 洁
李秋 芬 ( . 1 浙江 中医 药大学 附属第 一 医院泌尿 外科 杭州 3 0 0 ) 10 7
库恩的范式理论课件
生物学研究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范式理论在生 物学的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例如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工程应用领域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作为工程应用领域的基础学科,范式理论在计 算机科学的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算法设计、数据 结构、人工智能等。
工程应用领域的案例
• 计算机科学: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库恩的范式理论也被用来指 导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例如,在研究软件设计时,库恩 的范式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可维护性和 可扩展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往往是由软件系统内部的模块、架 构和接口所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又受到开发团队的技术水平、 开发流程和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社会学研究中,库恩的范式理论也 被用来解释社会现象。例如,在研究 社会结构时,库恩的范式理论可以帮 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演进。 这种变化和演进往往是由社会内部的 矛盾和冲突所推动的,而这些矛盾和 冲突又是由不同的社会群体所持有的 不同价值观和利益所导致的。
政治学
在政治学领域,库恩的范式理论也被 用来解释政治现象。例如,在研究政 治制度时,库恩的范式理论可以帮助 我们理解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变革。 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变革往往是由政 治系统内部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关系所 决定的,而这些关系又受到社会结构 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07 总结与思考
对范式理论的综合评价
范式理论的贡献
范式理论为科学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思 想资源,对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机制进 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理解科 学的本质和演化。
范式理论的局限性
范式理论在解释科学发展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 过于强调科学发展的内部逻辑,忽视 了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从库恩的范式理论看中医现代化
从库恩的范式理论看中医现代化中医在世界各国的疾病记载方面, 是一种拥有连续性的著述传统,且中国传统医学被视为中国传统科学的典型代表。
中医不但是一种科学,而且从库恩的范式理论来看,它现处于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阶段,因为它在现阶段尚无一个精确统一的范式来指导一些医学”谜题”的解答。
因此,探讨中医现代化问题成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课题,以期找到一个有益的视角让中医发展成遵循自身规律的成熟科学体系。
就库恩的范式理论作为一种视角来尝试对中医现代化问题进行探讨。
标签:范式理论;中医的发展模式;中医范式;中医现代化一、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是历史主义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他于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Paradigm)概念,集中体现了其科学哲学的理论核心。
他运用“范式”揭示科学发展的模式,并认为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某一范式指导下进行的,范式是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
(一)范式的概念归纳起来,“范式”可理解为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该学科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
也就是说,库恩的“范式”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一个特定的共同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的是那个整体中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替代为常规科学内其它谜题解答基础的明确规则。
(二)科学的发展模式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模式是由“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组成的。
任何一门科学在前科学时期,统一的范式尚未形成,各派学说争论不休。
然而随着科学活动的深入,一旦某种理论传统占据优势,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承认和支持,形成了学科内部公认的“范式”,该学科便也进入到了常规科学。
库恩的_范式_和解释学的_前结构_论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共同基础
文章编号:1000-8934(2004)03-0059-04库恩的“范式”和解释学的“前结构”———论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共同基础石敏敏(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28) 摘要:本文以库恩的“范式”和解释学的“前结构”为基本脉络,分析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合流趋势及主观性基础。
库恩的“范式”不是静态的概念系统,而是有约束力的指导性信念模式;解释学的前结构也表现出由“前有”到“先行把握”的运动过程,两者都强调事实世界之呈现是基于“看”且被“看作”的主观基础,把客观存在显示为主观性使之照面出来的远景,消解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框架,重新确立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共同基础。
关键词:范式;理解的前结构;看;本体论中立中图分类号:B7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3-11-13作者简介:石敏敏(1969-),浙江新昌人,浙江大学外国哲学博士研究生,杭州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科技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自尼采和孔德以来,因其思想的不同渊源(康德和休谟),在诞生之初就已分野为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不同进路。
从尼采、生命哲学到存在主义,人文主义倾向于视非理性冲动为其精神本质;从孔德、马赫到逻辑实征主义,科学主义则倾向于把逻辑分析作为哲学的主要信念。
由此,现代西方哲学似乎分裂成了水火不容的两种视野———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
这种哲学生态之得以改善,出现在解释学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两大流派兴起之后。
从这时开始,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呈现出合流趋势。
本文以海德格尔和加达默尔(尤其是后者)哲学为例,论证人文科学是如何从主观性领域包容科学的客观性的;以波普尔到库恩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为例,阐释他们改变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之客观性傲慢,把科学还原成一种“世界观”、经验意识和主观性。
因此,在理解的“前结构”中,解释学重新阐明了主观性的积极意义,认为它是一切认识的先在性原理;“范式”理论则蕴含着“强”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或真理相对主义的回归,科学发现的主观性从其语言表述和“事实呈现”的客观性底色中被呈现了出来。
从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谈中医学发展的几个问题
从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谈中医学发展的几个问题
何静
【期刊名称】《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7)001
【摘要】近代以来,科学哲学家培根、波普、库恩、拉卡托斯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科学发展模式,他们反映了科学研究的特点.本文赞同库恩强调科学哲学应到科学史中寻找材料,用历史的方法从动态角度考察科学发展的机制和规律:"范式是库恩科学发展模式中的一种".本文通过库恩模式,来看待中医学发展尚未处于危机阶段,所以谈不上完全革新,但根本性的发展是肯定的,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故中医学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创新与发展.本文也借助中医学具体论证了库恩模式的精辟之处与不足之处.
【总页数】3页(P7-9)
【作者】何静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护理系,贵州,贵阳,5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
【相关文献】
1.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下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的评价 [J], 王飞
2.从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来解构项目管理的发展 [J], 郭毅夫
3.从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看中医学的发展道路 [J], 刘金洪
4.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J], 卢鹏好
5.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启示 [J], 宋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库恩的范式理论看中医现代化
一、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
学史学家,是历史主义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他于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Paradigm)概念,集中体现了其科学哲学的理论核心。
他运用“范式”揭示科学发展的模式,并认为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某一范式指导下进行的,范式是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
(一)范式的概念
归纳起来,“范式”可理解为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该学科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
也就是说,库恩的“范式”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一个特定的共同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的是那个整体中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替代为常规科学内其它谜题解答基础的明确规则。
(二)科学的发展模式
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模式是由“前科学―常规科学―反
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组成的。
任何一门科学在前
科学时期,统一的范式尚未形成,各派学说争论不休。
然而随着科学活动的深入,一旦某种理论传统占据优势,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承认和支持,形成了学科内部公认的“范式”,该学科便也进入到了常规科学。
在范式的常规发展时期,科学家们总是通过“解谜”活动,来解决范式所提出的问题并完善和发展范式。
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展势必会出现许多以现有范式难以解释的
“反常现象”,这些现象的积累会造成科学发展的危机。
对反常和科学发展危机的解决使得新的、更有解释力的范式出现,并取代旧范式,而这种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就是科学革命。
之后科学活动又有了新的基础,随之出现一个新的常规科学时期。
二、中医的发展模式及其范式要素
(一)中医的基础理论
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症型。
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二)中医的科学发展模式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它浓缩了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华。
《周易》的阴阳思想认为“天、地、人”三才,有共同的结构和规律,所谓“三才同构”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基础。
《内经》引入阴阳学说,用来说明人体形神、脏腑、经络、表里、上下、左右、腹背、正邪、寒热等特性与关系,纵论天地万物之阴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古人还根据五行的特性与五脏相配,重点说明五脏间生克制化关系,并与外界五季、五色、五味、五音等作一定的联系。
但总的来讲,这些知识还是分散的、片断的和局限的,是库恩理论中的前科学时期。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才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
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
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
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 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
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的中国针灸,出版《图经》。
自此,常规科学阶段已经出现。
此后,由于宋元时期中医理论的成就,显示出它由于某些臆测成份所显出的不足与反常,故而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并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而
通过这种新范式对旧范式的取代,科学革命也就发生了。
随着新理论的发展和逐步完善,新常规科学的形成,自然给予了中医新的科学活动基础,使得清代中医学术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方面,中医学在考据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整理、注释和辑复了不少古典医籍;另一方面,中医学在辨证论治理论、药物性能功效的阐发、方剂配伍理论均取得了进展,且在临床诊疗上也很有创新。
直到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三)中医理论中的范式要素
中医理论体系以《黄帝内经》中的理论原则和认知方法,《伤寒杂病论》中的辨证论治原则和《神农本草经》、《内经》中的方药基本理论为代表。
这一体系的形成,就是传统文化和医疗实践经验结合的成果。
它具有哲学思想、医学科学和医疗技艺三个层次和构成要素。
首先,它强调机体与外部环境密切联系的“人天观”,形气神合一的生命观,根据人体生长壮老的自然规律的养生观,内外因相结合的病机观,具有自然疗法特质之“祛弊纠偏”的治疗观等,均对中医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医学科学,主要是在《内经》思想的指导下,由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诊疗原则所奠定。
其辨证论治原则,蕴含着中医理、法、方、药内在统一的机制,是认识和诊疗疾病的有效途径。
这些构成了库恩“范式”的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中所强调的第一个方面;其次,中药的方药配伍,体现了全面治疗原则,实践应用中也不乏有效经典方剂,包括在药物配伍、针灸、气功、推拿等方面的技
艺性要求上,体现了库恩所强调的范式的第二种使用方式。
三、中医现代化之路
(一)中医现代化的前提
必须指出,由于中医学存在三个层次和构成要素,必然带来中医概念、术语的多义和含浑,同一概念在不同层次使用会有不同含义,对于人们理解中医和引进现代科技会造成一定困难,这是基于不同范式之间及范式不同层次之间的“不可通约性”而产生的影响。
中医在历经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后,在方法论上长期把理论指导下的一些经典方剂当作一种固定模式来套用。
虽然这样做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其效果也不可抹杀,但终究对那些症状的适宜度存在偏差或偏差较大者,疗效就差。
这种做法使其理论范式的第一种使用方式被束之高阁。
故此,要注重范式的不同使用方式的结合理解和应用。
也就是说,做好经验的总结,发现疾病治疗的共性,这是整理研究中医学的前提。
而中医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是中医的文化优势发挥,即中医以养生预防保健为主的文化理念、中医医疗理念是符合未来医学发展需要的。
唯此,充分发扬中医的文化优势,发挥中医的应有疗效并创出各种新经典验方,才能促进范式的完善发展。
(二)中医范式的完善
中医学概念的规范化、概念内涵的严格界定、相关概念及理论的逻辑关系的严谨性,以及用创新性思维吸纳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等等,从西医研究中借鉴一些方法是可以
的,但不能对中医进行西医化改造。
而应该在遵照中医学自身规律和做好继承的基础上,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吸取西医学中符合中医要求的内容,积极进行临床实践活动,走中医现代化之路。
现代中医要在坚持望、闻、问、切的传统辨证方法的同时,应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进行微观辨证,从而使四诊内涵得到拓宽延伸。
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中医疾病辨证的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
同时致力寻找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总结肯定疗效的方药,有利于形成专家共识、临床路径或中医治疗指南,使现代中医临床有精确统一的范式可依。
一旦现代中医科学共同体与共有的范式两者皆备,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常规科学阶段就可形成,才能使其得以进一步发展完善,才能从以下三方面来逐渐实现中医现代化:1) 中医理论的现代化;2)诊疗技术的现代化;3)中药的现代化。
(三)中医现代化的意义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块绚丽的瑰宝,中医在我们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观”的影响下,把人放在时间、地域和人群、人文环境中, 进行健康保健预防与治疗的观察研究。
故其诊治疾病,不单单是在追求治病上, 而且是把大环境以至个体的整体进行辨证论治与预防。
中医正是以其治人的理念和治未病的特色受到世界医学的普遍关注,而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致使现代医学领域过分技术化和商业化,忽视了整体的人的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现代医学的尴尬,也是理念差异之下的西医学发展的不足之处。
同时,古老文字的简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迁移、文化观念的变革……都要求我们以“不可通约性”来审视中医学的
内涵。
创新的中医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现代化”。
当然,我们的目的是更深层次地理解和发掘中医学的内涵,在中医学当中,我们引入的是现代科学的技术与手段,而不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根本革新。
我们要的是现代化的中医常规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促进其科学进步。
结语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结晶,是我们的一个可贵财富!把它发扬光大并且使之顺利走上符合自身范式发展模式的现代化道路,既是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