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之人机界面--战机机座舱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的相关知识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的相关知识导语: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MI),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MI),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
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是指人和机器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或称界面所说人机结合面。
信息交换,功能接触或互相影响,指人和机器的硬接触和软触,此结合面不仅包括点线面的直接接触,还包括远距离的信息传递与控制的作用空间。
人机结合面是人机系统中的中心一环节,主要由安全工程学的分支学科安全人机工程学去研究和提出解决的依据,并过安全工程设备工程学,安全管理工程学以及安全系统工程学去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法手段措施安全人机学。
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
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人机界面。
大量运用在工业与商业上,简单的区分为“输入”(Input)与“输出”(Output)两种,输入指的是由人来进行机械或设备的操作,如把手、开关、门、指令(命令)的下达或保养维护等,而输出指的是由机械或设备发出来的通知,如故障、警告、操作说明提示等,好的人机接口会帮助使用者更简单、更正确、更迅速的操作机械,也能使机械发挥最大的效能并延长使用寿命,而市面上所指的人机接口则多界狭义的指在软件人性化的操作接口上。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机界面一直不为软件开发人员所重视,认为这纯粹是为了取悦用户而进行的低级活动,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评价一个应用软件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否顺利帮助用户完成他们的任务。
人体工程学第五章人机界面与交互设计
③解释要求:任一给定的信号,应使作业者能够作出迅速、准 确的理解和判断。
3.视觉信号与操作者之间的关系 (1)视觉信号与操作者之间的功能关系
③视张角:信号系统所用颜色以及信号标志大小的选择应部分 取决于观察距离,视张角不应小于20°,在所要求的距离上应 能准确辨认颜色。
(2)对视觉信号的基本要求
①放置在人们视野内,并且从所有需要观察的位置都可以看到。
②与背景相比有合适的视亮度和颜色反差。
③图形符号应简单、明晰、合乎逻辑,便于理解且释义明确。
(3)对视觉信号的感知要求
①觉察要求:信号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频次布置在适当的有 效视区之内;应根据信号与人之间的功能关系,选用适当的 信号类型并进行合理布置;应具有良好的照明环境(充足的 照度,无反光、眩光),并要避免振动的影响。
在人机系统中,按人接受信息的感觉通道(信道)和信号不 同,可将显示装置分为视觉显示、听觉显示和触觉显示。其 中以视觉和听觉显示应用最为广泛。
第二节 视觉信息显示设计
视觉信息显示设计是以人的视觉为信息通道的人机界面设计 系统。 一、视觉机能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注视点、视线与视野的关系 ①注视点是指需观察的目标。 ②在视野内,仅在围绕注视点的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内,视觉信 号是清晰的。 ③假如视线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视野(直接视野、眼动视 野)或视区(良好视区、有效视区)的中线,把这些视野或 视区近似地视作以视线为中心线的圆锥体。
4.影响直接视野的因素 ①光刺激的最大直接视野范围,适用于充分的光亮度(大于
科普文: 战斗机座舱演觔
科普文:战斗机座舱演觔战斗机座舱是飞行员的工作场所,是人机系统的交联界面,是有人作战飞机的核心组成部分。
飞行员从座舱里的显示装置、音频信号和外景观察获得信息,经过判断,发出指令,驾驶飞机,执行任务,同时座舱又必须满足飞行员在各种条件下高效工作、维持身心健康和机能、应急救生等功能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两大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战斗机设计核心的座舱,其布局形式和设计理念也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
本文对喷气式战斗机座舱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总结各代战斗机座舱的设计特点,分析座舱布局和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战斗机座舱的设计提出展望。
战斗机发展历程按照西方的一种划分标准,将二战后出现的喷气式战斗机按照性能进行划分:第一代战斗机出现时间大概为1944~1953年,主要特点是能超声速飞行,采用尾随攻击,典型的代表为苏联的米格-15、米格-17以及美国的P-80和F-86等。
第二代战斗机主要是1950至1970研制的战斗机,主要特点是能全天候作战,采用导弹进行中距拦射,典型的代表为苏联的米格-19、米格-21以及美国的F-4、F-5等。
第三代战斗机主要是1970年后研制的飞机,主要特点是强调亚跨声速机动性,具备下视下射能力,典型的代表为苏联的米格-29、苏-27以及美国的F-15、F-16等。
1997年9月7日美国F-22首飞后,战斗机发展进入第四代,主要特点是具备高隐身性能、非常规机动及超声速巡航。
座舱布局演变战斗机座舱布局设计的焦点是仪表板布局,而仪表则是仪表板布局的物质基础。
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座舱内完全是机械操作装置和机电显示仪表,例如米格17座舱和F-86座舱。
中央驾驶杆以机械连杆的方式操纵飞机舵面控制俯仰和滚转,脚蹬也以机械连杆的方式操纵方向舵控制偏航。
座舱内基本采用第二代机电伺服仪表(螺旋桨战斗机使用第一代简单机械和电气仪表),仪表板布局采用标准的“盲目飞行仪表板”,即将地平仪、空速表、高度表、陀螺半罗盘、转弯仪和升降速度表这6个仪表装在仪表板中央,发动机仪表排列在两侧。
人机工程学-人机界面
5)降低对人从事活动的技能要求,例如:减少Shift、Ctrl等复合键的使用;
6)使用大屏幕和清楚的可视反馈; 7)减少键盘输入,键盘输入越少,出错机会也越少。 2、错误恢复原则: 1)提供恢复(Undo); 2)在程序运行中提供撤销功能(Cancel); 3)对重要的、有破坏性的命令提供确认措施。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六、出错处理的设计 1、错误预防原则: 1)尽量避免相似的命令名、图标、动作序列,以免用户产生混淆; 2)建立一致性的原则和模式,有利于减少学习和错误; 3)提供上下文和状态信息,避免因盲目操作而发生错误; 4)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设计原则:“让操作变得简单,不假思索。”尽量不让飞行 员了解与任务无关的操作。 红外线探测装置+数据网络+雷达系统的目标跟踪数据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iDrive 系统 2002年,宝 马7系列旗舰轿 车上开始使用。 1994年开始研发, 那时的7系列: 35个不同的仪表 和指示灯,66种 相互交叉的手动 控制功能。
人机界面设计
作业: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查询终端界面设计
人机
要求:1、终端机效果图、尺寸图各一张; 2、界面效果图(平面): 首页:1张 二级页面:3张 三级页面:2张 四级页面:1张
Thanks
浅谈人机界面分析
浅谈人机界面分析浅谈人机界面分析关键词:人机界面根据事故统计分析,人的因素是影响现代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
全世界约有2 /3以上的飞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飞行机组的失误。
在我国16年民航飞行事故中,人的因素达64%,如果再考虑到空中交通管制和机务方面原因,这个比率约为80%~90%。
因此,人的因素不可替代地成为航空安全的关键因素。
人的因素(Human Factors),在我国民用航空界也称人为因素。
它是按照人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特性,设计“机”,并使之符合人的高效、健康、安全、舒适的各种要求;优化人—机—环境系统,使三者达到最佳配合,以最小的劳动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果。
现代飞机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控制系统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
同时,现代飞机也是应用人机工程学最充分的产品。
人们已经体验到现代飞机驾驶舱内宜人的环境和自动化带来的高效与舒适,以及相当高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的重大改善,使人的因素的重要作用更显得突出。
一、SHEL模型人处于特定的人机界面,可以用SHEL模型来描述。
人为失误容易产生于以人为中心的与硬件、软件、环境以及其他人之间的接点上。
这些接点也被称为SHEL模型的四个界面:L—S界面、L—H 界面、L—E界面、L—L界面。
其中S(Software)代表软件,H(Hardware)代表硬件,E(Envi ronment)代表环境,L(Liveware)代表人。
L—S界面是指人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研究合理的操作程序、检查单程序以及应急程序等问题,以便简化作业环节,减少人的劳动负荷和劳动强度。
L—H界面是指人与硬件之间的关系研究人与显示器、操纵器之间的相互适应问题,以及使人机界面设计更为适合人的要求。
L —E界面指人与其所处的环境的关系,研究特定环境中的噪声、振动、高低温、加速度、生物节律、时差等对人的影响,以及适应过程和反应规律。
L—L界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工作中人与其相关的人之间的配合协调关系。
汽车座舱设计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汽车座舱设计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提高,汽车座舱设计在汽车工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座舱设计可以提升驾驶员的体验,增加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座舱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 驾驶员座椅设计在汽车座舱设计中,驾驶员座椅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机工程学考虑了驾驶员的身体特点和行为习惯,以提供最佳的坐姿支撑和舒适性。
座椅的高度、角度、座垫的形状和硬度都需要根据驾驶员的身体特征进行调整,以减少驾驶过程中的疲劳和压力。
同时,座椅的可调节功能也可以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需求,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坐姿。
二. 控制台布局设计控制台是驾驶员和乘客与汽车各种功能的交互界面,人机工程学在控制台布局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合理的控制台布局可以提升驾驶员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将常用的控制按钮和开关放置在驾驶员易于触及的位置,减少眼睛离开道路的时间,帮助驾驶员更加专注于驾驶。
此外,控制按钮的大小、颜色和标识符的清晰度也需要根据人眼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以便驾驶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操作。
三. 仪表板设计仪表板在汽车座舱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信息传递和显示作用。
人机工程学在仪表板设计中考虑了驾驶员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以及驾驶过程中对各种指示的需求。
仪表板的布局应该简洁明了,不同功能的指示灯和显示屏应该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合理的排列。
此外,颜色和亮度的搭配也需要符合人眼的感知特点,以便驾驶员在各种光线条件下都能清晰地读取仪表板上的信息。
四. 控制手柄和按钮设计在汽车座舱设计中,控制手柄和按钮的设计也需要遵循人机工程学的原则。
手柄和按钮的形状、大小和摆放位置应该符合驾驶员的常规动作习惯,以便驾驶员能够迅速准确地控制汽车各种功能。
此外,手柄和按钮的力学特性也需要考虑,以保证驾驶员在操作时的舒适感和精确度。
五. 声音和声音控制设计汽车座舱设计中的声音设计也是人机工程学所关注的重要方面。
安全人机工程学第章 人机界面的设计ppt课件
2〕仪表盘尺寸设计 仪表盘的大小尺寸也会影响误读率,普通主要
取决于刻度标志的数量和视距。刻度数量越多, 视距越大,表盘尺寸也越大。但是,无限制地 增大表盘尺寸,会导致视野扫描道路和表盘占 用面积增大。因此,在设计仪表表盘尺寸的时 候,必需求确定表盘尺寸、刻度标志数量和视 距之间的恰当比例。 以圆形仪表盘为例,假设表盘的最正确直径为 D,视距为L,刻度标志数量为I,三者的恰当 比例关系如图6-6所示。结果显示,L一定时, I增大时D增大;I一定时,L增大时D增大。
6
人机界面设计主要指显示器、控 制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设计。 应使人机界面符合人机信息交流 的规律和特性。 人机界面的设计根据一直是系统 中的人。 人机界面是人机系统中人和机进 展信息传送和交换的媒介及平台, 人也可以经过该界面对机器进展 控制。总体而言,整个人机界面 主要包含显示器和控制器两大部 分,他们是衔接人与机的关键。
根据监控者所处的位置,指针式仪表能否布置在最 当正用多确表视陈列区显范示围几个内同。类
性质的数量〔或质量〕的增 高或下降是,采用竖放的直 线刻度盘仪表最为有利 。
15
一表一双表双显显示示可以抑制两只仪表 数值比较时的困难,但这种仪 表易产生误读,只需表盘比较 大时才会运用,这时必需使两 个表针的外形、颜色、针尾不 一样。
11
数字式显示的特点:认读过程简单速度快,读数准确精度 高〔顺应于静态显示,误读率为指针模拟显示的1/10 〕。
但反映不了偏向量;
指针式模拟显示的特点:能延续的、直观的反映机器的运 转形状或预测机器的变化趋势。给人以笼统化的启示,不
但反映丈量的偏向量,而且也显示了偏向方向。适宜于静
态。
在现代化工业系统中,往往有数十只仪表需在几分钟的时 间内审视一遍,对每个仪表的继续认读时间很短〔例如只
《人机工程学》第7章 人机界面设计
第7章 人机界面设计
指针在仪表外侧时, 数字应标在刻度的内侧; 开窗式 仪表的窗口应能显示出被指示的数字及上下相邻的两 个数字, 标数应顺时针辐射定向安排。 数字标度的优 劣比较见图7 - 10。 为了不干扰对显示信息的识读, 刻度盘上除了刻度线和必要的字符外, 一般不加任何 附加装饰。 一些说明仪表使用环境、 精度的字符应安 排在不显眼的地方。
第7章 人机界面设计
图7 - 10 刻度标数优劣比较
(a) 刻度标数正确; (b) 刻度标数不良
第7章 人机界面设计
图7 - 10 刻度标数优劣比较
(a) 刻度标数正确; (b) 刻度标数不良
第7章 人机界面设计
4. 指针设计
指针是仪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用于 指示所要显示的信息。 为了使监控人员能准确而迅速 地获得信息, 指针的大小、 宽窄、 长短和色彩配置等 必须符合监控人员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也需认真考虑, 其位置排列应是:
1) 最常用的和最主要的显示器尽可能安排在视野 中心3°范围之内, 因为在这一视野范围内, 人的视 觉效率最优, 也最能引起人的注意。
第7章 人机界面设计
2) 显示器很多时, 应当按照它们的功能分区排列,
区与区之间应有明显的区分。 3) 显示器应尽量靠近, 以缩小视野范围。 4) 显示器的排列应当适合人的视觉特征。
第7章 人机界面设计
表7 - 3 模拟式与数字式显示仪表的特点
第7章 人机界面设计
第7章 人机界面设计
图7 - 4 警戒用仪表的形式
第7章 人机界面设计
4) 追踪用仪表。 追踪操纵是动态控制系统中最常 见的操纵方式之一, 它根据显示器所提供的信息, 进 行追踪操纵, 以便使机器按照所要求的动态过程工作。 5) 调节用仪表。 只用以显示操纵器调节的值, 而 不显示机器系统运行的动态过程。
人机界面设计之人机工程
人机界面设计之人机工程人机界面设计是将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过程通过界面进行实现的一种设计方法。
人机工程是指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和接口设计的学科,其目标是改进人类与机器间的交互,减轻人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人机界面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出既符合人类认知原理,又适应计算机功能的界面系统,使人机交互更加高效、方便、准确。
人机界面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设计一个适应人的认知和操作习惯的界面系统。
在进行人机界面设计时,需要掌握人的认知心理学、人机操作学等相关知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注重用户体验,同时结合计算机的功能和技术特点,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实现。
在进行人机界面设计时,首先需要确定用户群体和需求分析。
不同的用户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和习惯,因此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背景和特点,进行准确的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用户反馈和意见,进一步明确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设计的指导原则。
接下来,需要确定界面的布局和元素设计。
布局的设计要考虑到界面的美观和功能实现,可以使用网格布局、居中布局等方式,使界面结构紧凑、整齐。
元素的设计要注重细节,包括图标、按钮、文本框等各种交互元素的设计,要符合用户的直觉和预期,易于识别和理解。
此外,人机界面设计还需要考虑反馈和提醒机制。
当用户进行操作时,需要及时给出反馈,告知用户操作是否成功、有无错误等。
可以通过弹窗、提示文字、声音等方式进行反馈,提高用户的操作准确性和满意度。
同时,还可以设计提醒机制,当用户忽略其中一操作或有待处理的事项时,及时提醒用户,确保用户的任务不被遗漏或延误。
最后,人机界面设计要进行测试和优化。
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用户测试,了解用户对界面的反馈和意见,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仿真测试、使用者调查等方式进行测试,不断改进界面的功能和性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效果。
总之,人机界面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通过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和方法,结合用户需求和计算机技术,设计出高效、便捷、用户友好的界面系统。
飞机座舱设计与人机交互界面优化
飞机座舱设计与人机交互界面优化飞机座舱设计与人机交互界面优化一直是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的重要关注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乘客对舒适度和体验的追求不断增强,机舱设计和人机交互界面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座舱设计和人机交互界面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座舱设计优化座舱设计是考虑乘客舒适度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好的座舱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舒适度和便利性,从而提高旅客的体验和航空公司的竞争力。
下面是几个座舱设计的优化方案:1. 舒适性与空间设计:座舱内部的座椅、脚踏板、头枕等设备的舒适性设计是提高乘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座椅应该具备良好的头部和腰部支撑,脚踏板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伸展空间。
此外,还可以提供个人空间和娱乐设施,如电视屏幕、音频设备和个人插座,以增加乘客的舒适度和乐趣。
2. 照明设计:舱内的照明设计对于提高乘客体验和舒适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氛围和光线,同时也要考虑到航班的不同阶段,如起飞、巡航和降落等,来调节照明的亮度和颜色,以满足乘客在不同时间的需求。
3. 噪音和振动控制:飞机内部的噪音和振动对乘客的舒适度和疲劳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飞机制造商需要通过减少噪音源和振动源、使用隔音材料等方法来控制噪音和振动。
此外,座舱内还可以安装噪音消除设备和舒适度增强装置,如噪音消除耳机和按摩椅等,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
4. 安全性设计:座舱的安全性设计是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始终关注的问题。
安全性设计包括座椅、安全带、防护网、氧气面罩等设备的设计和布局,以及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的安装。
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航空器的飞行安全是座舱设计的首要任务。
二、人机交互界面优化人机交互界面是指乘客和座舱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包括显示屏、按钮和控制装置等。
一个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提高乘客对座舱系统的理解和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下面是几个人机交互界面优化的方案:1. 显示界面设计:显示界面是乘客获取信息和进行操作的关键界面。
飞行器设计中的人机界面研究
飞行器设计中的人机界面研究在现代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设计的复杂性和先进性不断提升,人机界面作为飞行员与飞行器之间交互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设计优良的人机界面能够显著提高飞行的安全性、效率和舒适性,对于飞行器的整体性能和飞行员的操作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机界面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座舱布局、显示系统、操纵装置、信息传递与反馈等。
座舱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飞行员在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例如,座椅的位置和角度调整、控制台的高度和距离设计,都需要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以减少飞行员的疲劳和操作失误。
显示系统则是飞行员获取飞行器状态、飞行参数和外部环境信息的重要渠道。
从传统的机械仪表到如今的数字化大屏幕显示,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飞行员提供了更丰富、更直观的信息。
然而,信息的过载和复杂性也可能导致飞行员的认知负担增加,因此如何优化信息的呈现方式和内容筛选,是显示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操纵装置的设计需要兼顾操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传统的操纵杆和踏板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满足复杂飞行任务的需求,而新型的触摸式、感应式操纵装置则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触摸式屏幕在提供更多功能选择的同时,也可能因为误触或操作不灵敏而影响飞行安全。
因此,在操纵装置的设计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试验和验证,以确保其可靠性和易用性。
信息传递与反馈是人机界面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飞行员的指令需要准确无误地传递给飞行器的各个系统,同时飞行器的响应和状态变化也需要及时、清晰地反馈给飞行员。
声音、灯光、震动等多种反馈方式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飞行员在复杂的飞行环境中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例如,在接近失速状态时,通过强烈的震动和警示音提醒飞行员采取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在飞行器设计过程中,考虑人机界面的因素需要从飞行员的认知特点和操作习惯出发。
人类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注意力分配、信息处理速度和记忆容量等。
飞行器设计中的人机界面研究
飞行器设计中的人机界面研究在现代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设计的不断进步使得飞行变得更加高效、安全和舒适。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机界面的设计却往往被忽视。
人机界面作为飞行员与飞行器之间进行交互的关键环节,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飞行任务的完成效果、飞行员的工作负荷以及飞行安全。
因此,对飞行器设计中的人机界面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机界面的定义与作用人机界面,简单来说,就是人与机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控制的接口。
在飞行器中,它包括了驾驶舱内的各种仪表、显示屏、操纵杆、按钮等设备,以及相关的软件系统。
其主要作用在于向飞行员提供飞行器的状态信息,如速度、高度、姿态等,同时接收飞行员的指令,实现对飞行器的操控。
一个良好的人机界面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飞行员的信息获取效率和操作准确性,降低工作负荷,减少人为失误,从而保障飞行安全。
相反,如果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出现信息误解、操作失误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飞行事故。
二、飞行器人机界面的发展历程早期的飞行器人机界面相对简单,主要由机械仪表和简单的操纵装置组成。
飞行员需要通过观察指针的摆动和刻度的读数来获取飞行器的状态信息,操作也主要依靠手动机械传动。
这种界面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飞行需求,但信息显示不够直观,操作精度和响应速度也有限。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仪表逐渐取代了机械仪表,显示屏的应用使得信息的显示更加丰富和直观。
同时,飞行控制系统也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
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不断涌现,飞行器人机界面的设计又迎来了新的变革。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飞行员能够更加身临其境的获取信息和进行操作,进一步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人机界面设计的关键因素1、信息显示信息的显示方式直接影响飞行员对飞行器状态的感知和理解。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例如,重要的信息应该以醒目的方式显示,避免信息过载,同时采用易于理解的图标和符号。
机器人的人体工程学与人机界面
机器人的人体工程学与人机界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而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工程系统相互作用的学科,它通过对人体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的深入了解,优化工程系统的设计,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而人机界面则是指人类与机器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界面,它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使用体验和效率。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体工程学在机器人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通过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应用,设计出的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人类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征,使得人机交互更加顺畅和自然。
例如,在机器人的外形设计中,可以采用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机器人的形态更符合人类的审美和操作习惯,从而增强人机交互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此外,在机器人的运动系统设计中,人体工程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模拟人体的运动方式和关节结构,设计出的机器人能够更加灵活地执行各种任务,并在狭小空间中灵活移动。
这对于一些需要与人类共同工作的机器人来说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除了在机器人的外形设计和运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程学在机器人的感知和认知系统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人类的感知机制和认知过程,设计出的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语言、表情和动作,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交互模式。
这对于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和交互效率来说至关重要。
而人机界面作为机器人与人类进行信息交互的纽带,也对机器人的使用体验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优秀的人机界面设计能够使得人类更加方便地控制和操作机器人,并且能够更加直观地获取机器人的状态和意图。
通过人机界面的不断优化和创新,能够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操作性和适用性,使得机器人在各种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在目前的机器人研究中,人体工程学与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适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体工程学与人机界面的研究也将变得更加深入和广泛,为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战斗机座舱人机界面基本模型分析
3 三要素工效学分析
311 飞行员感受器工效学分析 31111 飞行员视觉分析
飞行员主要是通过视觉 、听觉和体觉来接收外 部信息 ,其中视觉最为重要 ,大约有 80 %的信息来 自视觉[3] 。此外 ,大多数人工控制也都是主要依赖 视觉显示获得和控制有关的输入信息 。
飞行员作业时双眼的视觉作业域在中心轴左右 94°,视平线上 55°~56°、下 65°~70°范围 ,其垂直面 内视野与视界如图 3 、图 4 所示 。根据视觉观察任 务的不同 ,又可把双眼总视区分成如图 4 所示的若 干子区 ,其中 - 94°~94°为视轴转动最佳区 , - 62°~ 62°为颜色识别区 , - (30°~60°) ~ (30°~60°) 为标 注 、标记识别区 , - (5°~30°) ~ (5°~30°) 为最大视 敏区 , - (5°~10°) ~ (5°~10°) 为符号识别区 , - 1°~ 1°为精细视觉区 。
6 6
卷 年
31211 施加力 为某控制设计的最大力或阻力应根据可能实施
战斗机驾驶舱人机界面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全文)
战斗机驾驶舱人机界面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 引言人机界面评价是依据相关的设计准则以及操作人员自身的体会,推断人机界面中操作人员与相关的显示器、操纵器以及辅助部件的匹配关系设计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飞机驾驶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处于一种信息高度密集的空间环境中,如果忽略人机界面适配性,将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有效操作,降低完成任务和安全返回基地的可能性。
目前,国内虽有一些零散标准可用于评价人机界面适配性工效,但无法系统、综合地评价方案的优劣。
本文针对现役第三代战斗机中人机界面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提出评价意见与建议,为我国战斗机设计中人机界面适配性评估提供依据。
1 人机界面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人机界面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是为指导人机界面的设计,既要保证“机适人”,也要保证“人适机”。
因此,在进行人机界面设计时,以人机界面适配性最大化为原则,对影响人机界面的人机环三大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好人操纵机器和人接受信息两大问题。
人机界面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需明确人机界面中的人机环因素与相应作业,通过对人机交互作业进行分析,可使人机环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清楚明了,体现人机界面性质的过程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其次分析交互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作业,研究人机环因素各自特性在交互过程中的体现,选定评价因素;最后分析评价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建立人机界面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人机界面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具体步骤为:(1)分析人机交互过程。
以典型任务为过程分析对象,研究任务内容,列出交互过程中所有相关的人机环因素和相应的作业并进行统计与分类。
(2)分析人机交互作业。
以步骤(1)得到的作业为分析对象,用三维矩阵分析人的特性、设备属性和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交互过程,交互点上所体现的所有因素就是人机交互过程中需要分析的评价因素。
同时这些因素能够反映人机环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各自的特性。
(3)应用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四大技巧,分析比较评价因素间的关系,确定评价因素和评价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概述
要志斌
中国战机座舱演变
珠海航展展出国产整体式座舱显示系统
早期战斗机座舱充满密密麻麻的仪表
歼-8B/D战斗机的座舱,可以看以它仍旧属 座舱综合性能有限,所以增加设备只能采取 增加显示器的方法 于玻璃化座舱的早期阶段
歼轰-7在国产作战飞机之中首次采用了下视 多功能显示器
/thread-32583838-1-1.html美军主力战机座舱 一览 /post2_6616639_1.html俄空军主力战机座舱全 曝光 /post_10777984_1.html /encyclopaedia/cockpit-avionicspart2.html/thread-2047986-1-1.html /bbs/art.jsp?item=worldlook&id=773780 /photoview/4T8E0001/38328.html#p=99F5BIF74 T8E0001 /content/16/0109/19/15972068_526682421.s html /n/2014/1112/c1011-26008389.html /link?url=RPbHzNje1gFV3esHOiNhKPcDvM
歼-10是第一种采用全玻璃化座舱的国产作 战飞机
中航在珠海航展公开的FC-1/JF-17座舱显示器资料
中航在珠海航展公开的FC-1/JF-17座舱显示 器资料
早期国产四代飞机座舱模拟
早期国产四代飞机座舱模拟
苏-35S采用的大屏幕显示器
苏-35S采用的大屏幕显示器最新的国产四代作战飞机座舱应该是整体式大屏幕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