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https://img.taocdn.com/s3/m/a7e69c0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e.png)
五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人教版五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探讨,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的应用意识。
2.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取商的近似值的不同情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商的近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正确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昨天老师去逛超市。
花10元钱买了3斤苹果。
谁能告诉老师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呢?板书:学生的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得近似值。
设计意图:除了让学生在体会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又服务于生活实际,体验学习探索成功给学生带来的愉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出示例12(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①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预设:生1:2.5÷0.4=6.25(个)生2:2.5÷0.4=6.25(个)≈6(个)生3:2.5÷0.4=6.25(个)≈7(个)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
(小组汇报)预设:生1:瓶子需要整个数,不能用小数表示。
把6.25个用“四舍五入法”约等于6个。
生2:6个只能装0.4×6=2.4(千克),不够装应需要7个。
③教师概括。
师:两种答案哪一个更符合生活实际?(第二种)师:像这样,在实际生活中,将6.25中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b91f3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d.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商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这一章节在学生学习了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为后续的小数除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对于商的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可能会对“四舍五入”法取值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反复练习,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2.教学难点:“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练习本、笔。
3.教学素材:相关例题、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求商的近似数的掌握情况。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7.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ca963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1.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第【1】篇〗《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不会感到太困难。
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
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好数学并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因为数学而精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43.9995保留整数是()43.9995精确到十分位是()43.9995保留两位小数是()43.9995精确到千分位是()2.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1)0.34×0.76(保留一位小数)(2)0.27×0.45(保留两位小数){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方法,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1.教学例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有12个,共19.4元,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1)学生读题(2)学生独立列式(3)师生交流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生:怎么除也除不尽师:那里可以看出生:.......师:这下可难倒王鹏了,他怎么也算不出一个羽毛球多少钱。
现在同学们开动下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生:可以求商的近似数师:什么方法?生:四舍五入法师,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a2c56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3.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商的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商的近似数。
这部分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对于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商的近似数。
2.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难点:理解和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练习法,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如“小明有15块巧克力,他想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块巧克力?”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求解。
2.呈现(10分钟)讲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商的近似数,以及如何求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人至少完成2道求商的近似数的题目,然后互相批改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讲解练习题,分析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0ec47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9.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第【1】篇〗商的近似数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价值。
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数学乐趣。
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秋游情境将两个例题和对比练习题贯串起来,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集体交流等形式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最后,能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深刻体验到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学会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去思索。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思考、同学之间的互相补充、评价质疑中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
最后通过多层次练习强化,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类化,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3重点难点评论.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难点是理解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评论.教师谈话,创设秋游情境,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首先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下星期学校要组织去秋游了!一提秋游,很多同学的脸上马上露出兴奋的表情!501班的小强也特别开心,和妈妈一起走进超市购物,为秋游做准备。
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呈现问题:小强和妈妈还买了一袋棒棒糖有12支共19.4元,你能算一算每支需要多少钱吗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后集体交流。
预设:生1:19.4÷12=1.616(元)每支1.616元生2:19.4÷12≈1.62(元)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元为单位一般保留两位小数,表示1元6角2分生3:19.4÷12≈1.6(元)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分币,所以保留一位小数,每支1元6角。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56b7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5.png)
c.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计算准确度。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理解。
2.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b.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3)课堂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求商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度。
(4)实际应用:布置一些实际问题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的商的近似数应用于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表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教学内容: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四舍五入法的步骤。
2.教学过程:
a.教师讲解商的近似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其意义。
b.演示四舍五入法的具体步骤,让学生明确如何进行计算。
c.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知道在实际问题中,为何需要求商的近似数。
2.学会使用除法运算,并能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3.能够运用求得的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总价与单价的关系、长度、面积、体积的估算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ca5d5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e.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背景商的概念是数学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商的概念及近似数的应用是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一步。
本教案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内容为基础,围绕商的近似数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1.理解商的概念,能够利用图形、故事进行商的计算。
2.掌握近似数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近似数进行商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计算水平。
三、教学内容1. 商的概念•商的定义:商指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结果。
•商的计算:通过例题巩固商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商的计算方法。
2. 近似数•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是对一个数的粗略估计。
•近似数的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近似数在计算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让学生了解商的定义以及商的应用场景。
2. 概念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对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商的概念。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商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拓展引入近似数的概念,讲解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近似数的重要性。
5.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商的近似数的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商的概念和近似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商的概念和近似数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商的近似数》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c93b7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7.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在学习了除法运算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以及运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整数的近似数。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可能会对四舍五入的规则理解不深,导致计算错误。
此外,学生在求整数的近似数时,可能会对“去尾法”和“进一法”的适用情境混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掌握“去尾法”和“进一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去尾法”和“进一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适用情境。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例如,计算1234除以5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246余4,但是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只需要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即24。
让学生意识到求商的近似数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讲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主要包括四舍五入法。
通过示例和幻灯片,明确四舍五入的规则:当要舍去的数字小于5时,直接舍去;当要舍去的数字大于等于5时,前一位数字加1。
同时,介绍“去尾法”和“进一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并给出示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题目包括不同难度的除法运算,要求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去尾法或进一法求商的近似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4e23e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a.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2页例6。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正确的按题意求商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2)根据实际情况,帮学生从计算过程中理解根据需要保留上的位数的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时,商中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商中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值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千份位6.02940.92989.99492.计算:0.38×0.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二、进入新课1.学习例6。
出示例6:有个小朋友叫王鹏,他特别喜欢打羽毛球,这天他爸爸给他新买了一筒羽毛球,一筒里面装了一打羽毛球。
师:那你们知道这一筒羽毛球有多少个吗?(12个)师:你怎么知道有12个?(一打就是12个)师:如果这筒羽毛球19.4元,那你们现在能算出一个羽毛球是多少钱吗?请同学们在课堂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出结果。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老师巡视)师:好了,同学们,请大家停止计算。
你们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了?(算式除不尽)师:那一个羽毛球到底是多少钱呢?这个1.61666……到底是多少钱呢?是不是我们就没办法定出一个羽毛球的价钱呢?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么给这个羽毛球定价?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汇报)师:同学们,这么多定价,你们觉得哪种更合理些?为什么?师:给这个羽毛球定价1.6元和1.62元,两种定价有什么不同呢?(定价1.6元,是保留一位小数;定价1.62元,是保留两位小数)师:如果是定价2元呢?(是保留整数)师:那这些价格是不是一个羽毛球的最精确的价格呢?(只是接近准确价格,是近似数)师:当用近似数作为结果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数学符号呢?(用约等于号)教师板书:19.4÷12≈1.6(元)或19.4÷12≈1.62(元)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遇到小数除法除不尽的情况,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你们会解决吗?怎样解决?(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根据不同情况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些题目,大家有信心吗?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四舍五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6课时_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6课时_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4761d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8.png)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6课时_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的近似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对商的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取商的近似数时,可能会出现误差,对“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需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运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小华去超市买苹果,每千克3元,他想买5千克,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1:215÷60,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并展示计算过程。
教师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取商的近似数。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练习题:236÷56,328÷27,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块地面积为2.4公顷,每公顷可以种植玉米6000株,这块地一共可以种植多少株玉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取商的近似数?如何确定近似数的精确程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取商的近似数的重要性。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80ac2554a7302768f993950.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通过生活实例体会取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发”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用所学习的方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43.9095保留整数是()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精确到千分位是()交流: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其近似数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2.导入星期天李老师去超市买了一些东西,顺便给别人捎了2.1千克的猪肉,每千克是6.46元,当时我用计算器算了算应是13.566元,而商标上写着13.57元,当我到收银台交款时售货员却收了我13.6元。
同学们,为什么我买的同一件商品,而显示出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你能用数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合理吗?掲题:《商的近似数》(板书)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7(投影出示)师: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怎样列式?19.4÷12学生尝试计算,你法发现了什么?师:实际计算钱数时,要注意什么?明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或“角”。
师:计算钱数精确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师:计算钱数精确到“角”又要注意哪些?思考:怎样求商的近似值?归纳: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2.做一做分组计算,重点分析40÷14。
三、知识拓展1.进一法课件出示:现有苹果32吨,汽车每次只能运5吨,要几次才能运完?列式解答----反馈:32÷5=6.4明确:在运送货物时,最后一次所剩的货物无论是多少,都必须运送。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f46a5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3.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范文第【1】篇〗商的近似数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准备练习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6.037.98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 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设疑引课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本节课我们就学习求商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提出的问题)(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板书)自探提示:1.会求商的近似数。
2.会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看书P23例7,并解答。
(师巡视)二、解疑合探(一)检查自学情况(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你发现了什么?1.本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求单价)2.19.4÷12的商有什么特点?(除不尽,无限小数)3.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值?(实际需要)4.计算钱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什么?一位呢?一般保留几位,为什么?5.如何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教案设计(热门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教案设计(热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b0c66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3.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教案设计(热门5篇)篇1: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23例7、做一做,P26练习四第10、11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6.037.98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8.785 7.602 4.003 5.897 3.996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3. 计算0.38*1.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二、新课1.教学例7:教师出示例6,口述图意, 再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为什么?(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横式应该怎样写出?教师板书.教师问:表示计算到“角”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哪一位?应该约等于多少?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我们学习班了求积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P23做一做: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师: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三、巩固练习1、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数:3.81÷7 32÷42 246.4÷132、P26第10题第(1)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57824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7.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和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以及应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商的近似数的求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除法的运算和估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可能会对“四舍五入”法的方法和原理理解不深,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商的近似数的求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问答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商的近似数的求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应用。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商的近似数》(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商的近似数》(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3f7fe4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1.png)
教案:《商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应用求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除法运算,复习商的概念。
2. 提问: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得到精确的商,而是需要得到一个近似值。
你们知道如何求商的近似数吗?二、探究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2. 提问: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求商的近似数?3.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有四舍五入法和截断法。
三、讲解四舍五入法(10分钟)1. 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
2. 通过例题演示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3. 学生练习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四、讲解截断法(10分钟)1. 讲解截断法的原理和步骤。
2. 通过例题演示截断法的应用。
3. 学生练习截断法求商的近似数。
五、应用求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求商的近似数?2. 学生举例说明,如购物找零、计算平均分等。
3. 学生练习应用求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
2. 强调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求商的近似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些求商的近似数的题目,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2. 在讲解四舍五入法和截断法时,要注重步骤的讲解和演示,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求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优质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f7a2529a866fb84ae55c8d60.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优质教案范本三篇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数》优质教案范本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准备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PPT课件出示题目。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
(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
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6。
(1)出示例6题目信息。
(PPT课件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cb0d0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8.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商的近似数》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到商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小数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可能会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一个数的商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在求商的近似数时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商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商的近似数的求法。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生活和实际情境。
2.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入商的近似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估算一个数的商的近似值?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小数除法例子,如210÷43,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如何在计算过程中得到商的近似值。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精选19篇)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精选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25a5a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5.png)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1:《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详细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提醒课题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PPT课件出示题目。
〕保存整数保存一位小数保存两位小数保存三位小数1.7396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
〔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存一位小数:2.83×0.9;〔2〕得数保存两位小数:1.07×0.56。
3.提醒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
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拟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存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复习求积的近似数,为后面将求积的近似数和求商的近似数进展比照做好准备,也利于引出课题。
在引出课题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教学教材第32页例6。
〔1〕出例如6题目信息。
〔PPT课件演示。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
〔老师巡视,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考虑: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准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存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老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获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56b34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7.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获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四舍五入”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往往对何时进行四舍五入,以及如何保持精度等方面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求法,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何时进行四舍五入,以及如何保持精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动画、图片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材料: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问题,用于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小明有128颗糖果,他想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他的8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糖果?”让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个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求解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小数除法求解。
首先,教师用课件展示128颗糖果分给8个朋友的分配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个朋友能分到16颗糖果。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数除法表示这个结果,即128÷8=16。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如:200÷25=8,求商的近似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7ea6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8.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优秀教案第【1】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课题: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教学内容:教材P32例6及练习八第1、2、3、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 3.452 12.71 18.64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43×4.67 12.15×3.4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
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
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的近似数》的教学设计
王杰小学王红梅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7及练习四的10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商的近似值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重视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3、经历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值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渗透“进一法”和“去尾法”。
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根据生活实际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准备:情境图、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专项训练(口算小数乘除法)
二、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我们前面学习过求近似数的方法,你能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吗?(多媒体展示)
8.591 5.246 3.995 2.762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23 X 0.85
2.14 X 1.23
独立计算,交流: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呢?
3、用竖式计算。
26.37 - 31
生独立计算
师:在计算时遇到什么问题?
生:商的小数位数较多。
师: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就会遇到这种情况,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板书:商的近似值
(让学生回顾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以及怎样保留积的近似值,为学习商的近似值做铺垫。
)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生活情境图师:爸爸给王鹏提出了什么问题?生: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2、探求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生列算式,师板书:19.4宁12
师:用计算器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生用计算器计算,
师:你看到计算结果想说点什么?生:除不尽;小数位数太多了。
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生小组交流。
生1汇报: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应该保留两位小数,结果大约是 1.62.
生 2 汇报: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所以应该保留一位小数,结果大约为 1.6. 师:大家说的很有道理,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保留两位小数应该除到哪一位?生1汇报:应该除到千分位。
师:保留一位小数呢?
生 2 汇报:应该除到百分位。
师:取商的近似值该怎么做?生讨论,汇报:在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载用“四舍五入” 法求出商的近似数。
3、比较求积的近似数和商的近似数的异同。
师:你觉得求积的近似数和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一样吗?生:积的近似值要计算出结果再取近似值,而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出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
(放手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归纳出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计算23 页“做一做”,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40- 14
26.37 - 31
45.5 - 38
2、26 页10 题。
(1 )、独立做,用计算器验算。
(2)取近似值的简便方法。
* 师:观察上面两题的竖式,看一看当除到需要保留的位数时,余数和被除数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生:小组讨论师:有什么发现?生 1 :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求出下一位的上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 1.
师:大家真是太棒了。
(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来发现求积的近似值的简便方法,便于学生接受。
)
3、现在苹果32.25 吨,如果东风牌汽车每次只能运5吨,32.25 吨苹果要几次才能运完?
4、现有布料60 尺,若做一套衣服需布料16 尺,60尺布料可做几套衣服?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19.4 - 12" 1.62 (元)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答:一个羽毛球大约 1.62 元
19.4 宁12" 1.6 (元)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答:一个羽毛球大约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