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讲义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静力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静力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静力学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第1篇静力学【知识梳理】一、力和力矩1.力与力系(1)力:物体间的的相互作用(2)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①共点力系②平行力系③力偶2.重力和重心(1)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物体各部分所受引力的合力)(2)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在地面附近重心与质心重合)3.力矩(1)力的作用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2)力臂: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3)力矩①大小:力矩=力×力臂,M =FL②方向: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右手握住转动轴,四指指向转动方向,母指指向就是力矩的方向。

③矢量表达形式:M r F =? (矢量的叉乘),||||||sin M r F θ=? 。

4.力偶矩(1)力偶: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线的力。

(2)力偶臂: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

(3)力偶矩:力和力偶臂的乘积。

二、物体平衡条件1.共点力系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

(1)直角坐标下的分量表示ΣF ix = 0,ΣF iy = 0,ΣF iz = 0(2)矢量表示各个力矢量首尾相接必形成封闭折线。

(3)三力平衡特性①三力必共面、共点;②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三角形。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3.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1)合外力为零。

(2)合力矩为零。

4.摩擦角及其应用(1)摩擦力①滑动摩擦力:f k = μk N(μk-动摩擦因数)②静摩擦力:f s ≤μs N(μs-静摩擦因数)③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2)摩擦角:正压力与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之间夹角。

①滑动摩擦角:tanθk=μ②最大静摩擦角:tanθsm=μ③静摩擦角:θs≤θsm(3)自锁现象三、平衡的种类1.稳定平衡: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之回到平衡位置,这样的平衡叫稳定平衡。

2.不稳定平衡: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它的偏离继续增大,这样的平衡叫不稳定平衡。

3.随遇平衡: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它所受的力或力矩不发生变化,它能在新的位置上再次平衡,这样的平衡叫随遇平衡。

工程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工程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1-2 静力学公理
力的三角形——将力矢F1、F2首尾相接(两个 力的前后次序任意)后,再用线段将其封闭构成一 个三角形。封闭边代表合力FR。这一力的合成方法 称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FR = F1 + F2
力的三角形法则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接触面面积较大不能忽略时,则力在整个接触面上 分布作用,将受力合理抽象与简化为分布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集中力
分布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4.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1
力与静力学模型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三力构件——只受共面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静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静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力是矢量,用 “ F ”或F 表示。(已知力的 方位和作用点,但未知它的指向和大小,这时可 以任意预设指向)
力是一个具有固定作用点的定位矢量 。
FA

AF
但在刚体静力学中力可以看作是滑动矢量。 (详见力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性)
1.1 力的基本概念和静力学基本公理
二、力系、合力
➢作用于一个物体上的一群力,称为力系。 ➢对物体作用效果相同的力系,称为等效力系。 ➢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如果一个力和一个力系等效,则该力为此力系 的合力,
2
R 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即选择研究对象;
但在刚体静力学中力可以看作是滑动矢量。
R= F1+F2 R= F11+F22
约束反力 :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叫约束反力。
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1)通过观察每根杆均为二力杆,因此各杆对结点的力的方向必定沿杆件的轴线方向;
2 约束、约束的基本类型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仍作用在该点上,其大小和方向由两个力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
一类是:主动力,如重力,风力,气体压力等。
约束反力方向:沿着链杆中心线,指向未定,或为拉力,或为压力,用FN表示。
两端以铰链与其它物体连接中间不受力且不计自重的刚性直杆称链杆.
Fy
F
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且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但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通常可用两个分力表示。
为了使解答唯一且计算方便, 为了使解答唯一且计算方便,一般把一个已知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称为力的正交分解。 一般把一个已知力沿两个相 α F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静力学(受力分析)-课件

静力学(受力分析)-课件
第一篇 静 力 学
引言
一、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 衡条件的科学
二、静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研究力系的合成和简化 —研究受力物体的平衡规律。
三、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1、平衡
物体相对于惯性坐标系(工程中通常指地面)保 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力是矢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 、作用线
3、力的单位:N(牛顿)、kN(千牛)
实例:
FR
柔索: 实 例
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销 钉
圆柱销约束力的分析
FR y
销钉

FR
钉 孔
O
FR x
FRy FRx
销钉(铰链)
4、滚动支座
FN
FN
FN
5、固定铰支座
A
FAx FAy
固定铰支座
圆柱铰链和固定铰链支座的进一步说明
C


A
C
B
固定铰链支座 圆柱铰链
C


A
B
FAy
A
FC y
FRy FRx
FRz
球 股骨
球窝 盆骨
盆骨与股骨之间的球铰连接
(2)止推轴承
FA y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FAz
FAx
§1-3 研究对象、分离体、受力图
受力分析-过程与方法
确定研究对象 取分离体; 根据约束性质确定约束力; 画受力图。
受 力 分 析 示 例 (1)
W
取 分离 体
W
A B
FRA
FRB
画受力图
开丹
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F2
F RF 1F 2

《静力学基本定理》课件

《静力学基本定理》课件

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静力学基本定理是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用 于分析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物理学中的应用
静力学基本定理是理解物体静态平衡和力学原理的 关键,为解决物理学问题提供了基础。
静力学基本定理的重要性
掌握静力学基本定理对于了解力学原理、解决静力平衡问题以及进行工程设计都至关重要。它是理解物体行为 和结构稳定性的关键。
∑Fx = 0
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的矢量和为零。
∑Fy = 0
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垂直力的矢量和为零。
∑M = 0
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矩的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为零。
为什么需要绘制FBD图?
1 FBD图的作用
通过绘制FBD图,我们可以清晰地查看物体所受的力,并更容易解决静力平衡问题。
2 FBD图的绘制方法
需要标注物体所受力的名称和方向,并使用箭头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未来学习的方向
通过深入学习静力学基本定理,我们可以进一步应用于更复杂的力学问题,并扩展到其他学科,如动力学和材 料力学。
《静力学基本定理》PPT 课件
在这份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静力学基本定理。通过了解静力学基本定理的 定义、公式说明以及应用领域,我们将加深对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
静力学基本定理的定义
在静力平衡状态下,物体所受的力的合力为零。这一基本定理是静力学中最 基础和重要的原理之一。
静力学基本定理的公式说明
静平衡问题求解
1
分解力的方法
将力按照水平和垂直分解,以便更好地分析每个方向上的力。
2
平衡方程的求解
根据静力学基本定理的公式,列出平衡方程,并解方程组以求得未知力的值。
3
常见静平衡问题的求解

1《静力学》内容讲解讲解

1《静力学》内容讲解讲解

第一章静力学【竞赛知识要点】重心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物体平衡的种类力矩刚体的平衡流体静力学(静止流体中的压强)【内容讲解】一.物体的重心1.常见物体的重心:质量均匀分布的三角板的重心在其三条中线的交点;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R的半球体的重心在其对称轴上距球心3R/8处;质量均匀分布的高为h的圆锥体的重心在其对称轴上距顶点为3h/4处。

2.重心:在xyz 三维坐标系中,将质量为m的物体划分为质点m1、m2、m3……m n.设重心坐标为(x0,y0,z0),各质点坐标为(x1,y1,z1),(x2,y2,z2)……(x n,y n,z n).那么:mx0=∑m i x i my0=∑m i y i mz0=∑m i z i【例题】1、(1)有一质量均匀分布、厚度均匀的直角三角板ABC,∠A=30°∠B=90°,该三角板水平放置,被A、B、C三点下方的三个支点支撑着,三角板静止时,A、B、C三点受的支持力各是N A、N B、N C,则三力的大小关系是.(2)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球心为O点,今在此球内挖去一半径为0.5R的小球,且小球恰与大球面内切,则挖去小球后的剩余部分的重心距O点距离为.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厚度均匀的梯形板ABCD,CD=2AB,求该梯形的重心位置。

3、在质量分布均匀、厚度均匀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角C为直角)上,切去一等腰三角形APB,如图所示。

如果剩余部分的重心恰在P点,试证明:△APB的腰长与底边长的比为5:4.4、(1)质量分别为m,2m,3m……nm的一系列小球(可视为质点),用长均为L的细绳相连,并用长也是L的细绳悬于天花板上,如图所示。

求总重心的位置5、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三根细杆围成三角形ABC,试用作图法作出其重心的位置。

6、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心角为θ的一段质量均匀分布的圆弧,求其重心位置。

7、论证质量均匀分布的三角形板的重心在三条中线的交点上8、求半径为R的厚薄均匀的半圆形薄板的重心9、均匀半球体的重心问题10、均匀圆锥体的重心11、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体,将一长度恰好等于R 21、质量为m 的均匀链条搭在球体上,其一端恰在球体的顶点上,并用水平拉力拉住链条使之静止,求拉力的大小。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
静力学——研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及其平衡的一般规律。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工程上一般把惯性系固结在地球上,研究物 体相对于地球的平衡问题。
静力学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二、讨论力系的简化, 三、建立力系的平衡条件。
注意:
(1)表明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
(2)揭示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定量关系,是分析物体之间 受力的常用原则。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此,不能 相互平衡。
1.3 约束和约束力 受力分析
1.3.1 基本概念
主动力: 能主动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如重 力、人力、载荷。
推即理1:力的平移定理
等效
B
AF
M F
B
M = MB( F )
A
B
AF
分解 合成
M F
B A
M = MB( F )
用于分析任意力系的简化、讨论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1. 2 静力学基本原理
1.2.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推理1:力的平移定理
攻丝
攻丝不允许单手操作
F’
F F
绞杠
丝锥
1. 2 静力学基本原理
F2
O
O
FR
F2
合力的大小与方向与分力次序无关。
(2)这个公理表明了最简单力系的简 化规律,它是复杂力系简化的基础,也 是力分解的基础。
或 FR
O
F1
F2
Fy
F
Fx
1. 2 静力学基本原理
1.2.2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

第一章讲义静力平衡

第一章讲义静力平衡
链杆的约束反力沿着链杆中心线,指向待定。
22
5.铰链支座约束 (1)固定铰支座
23
固定铰支座
24
(2)活动铰支座(滚轴支座)
N
N的实际方向也 可以向下
25
活动铰支座(轴支座)
26
6.固定端支座
固定端支座的反力有限制构件移动的力和限制转动的力偶
27
受力分析 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即选
5
四、力系和平衡
1、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2、平衡: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匀速状态 3、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
我们称这个力系为平衡力系。 4、力系的简化与合成
五、刚体: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其大小、形状均保持不
变的物体
6
§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 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择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约束类型并结合基本概念和 公理分析它的受力情况,这个过程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一类是:主动力,如重力,风力,气体 压力等。
二类是:被动力,即约束反力。
28
二、受力图 画物体受力图主要步骤为:①选研究对象;②取分离体;
③画上主动力;④画出约束反力。 [例1]FxX来自作用点: 为该力系的汇交点
48
二、合力矩定理
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
有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即:
n
mA(F) mA(Fi)
i1
[证] 由合力投影定理有: od=ob+oc
又∵ M o(F1)2oAoBA ob
M o(F 2)2 oA oC o Ac

静力学讲义

静力学讲义

静力学高考研究一、正交分解在平衡分析中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楔形物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则楔形物块受到的斜面支持力大小为( )A.Fsinθ B.mgcosθ C.F/tanθ D.mg/cosθ【例2】如图所示,轻绳MO和NO共同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

MO与NO垂直,M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30°。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例3】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

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此时三根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

如果不考虑两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力F的大小为( )【例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例6】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 相连,如图所示。

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

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A.3 B.4 C.5 D.6【例7】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

则物块( )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二、关于弹簧问题【例8】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右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第01讲 静力学

第01讲     静力学

解:设杆和圆柱体的重力分 别为G1和G2。 对杆 Fx 0 f 3 f 2 cos N 2 sin
F
y
0
M o 0
对柱
x
y
N 3 N 2 cos f 2 sin G1 l G1 cos N 2 R cot 2 2
N
2
f
2
N
3
O f3 N1 f1
R 1 2 l 当 2 时, 1 R 1 2 当 l 2 时,α应满足 1 R
2 arctan
1 2 R l cos 1 tan tan 2 2
5.如图,A,B,C,D处皆为光滑铰链,E处 为光滑接触,杆长AB=3l,BC=4l,∠B=90°, DE∥AC,现在DE杆上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为 m,作用面在杆平面内,方向如图,若各杆都为 轻杆,试求A,C处的反力(D为AB中点)。

由于题目要求α,β取不同值时*式均成立。故 即
l1 l3 l2 l4
(2)下面换用能量法考虑,取A为势能零点,则系 统势能表示为:V 1 G l cos G l cos
ABD
2
11
p p
VCE
1 h2 l5 cos G5 2
1 VDEF h1 l3 cos G3 l3 cos l1 cos G 2 1 VBC h2 l4 sin G4 2
D d D d 其中 BC Dd 2 2 2 2
2 2
tan
1
d D

d D
4.如图,已知匀质杆长为l,搁置于半径为R的 圆柱上,各处的摩擦系数均为μ,求系统平衡时, 杆与地面倾角α应满足的条件。

静力学基本知识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教学讲课课件

静力学基本知识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教学讲课课件

一、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
必要充分条件是----等值、反向、共线。
F1 F2
A
F1
3 B F2
二力杆:仅在两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的物体或构件。
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定理
4
二、力的平形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
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知识
1
教学内容:﹡静力学基本公理 ﹡荷载及其分类 ﹡约束与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结构计算简图 ﹡力矩与力偶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
基本要求:理解静力学公理;了解荷载的分类;掌握各种约束 及约束反力的特点及其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画出受力图;了解结 构计算简图的选取原则及简化要点;理解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力偶 的性质,掌握力矩和力偶矩的计算;掌握平面力系的合成和平衡条 件,并能熟练应用平衡条件计算常见结构的约束反力。
47
3)桁架
第四节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结构的计算简图
48
工程实例
第四节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结构的计算简图
49
4)刚架
简支刚架
悬臂刚架
三铰刚架
(d)
多层多跨刚架
第四节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结构的计算简图
50
工程实例
第四节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结构的计算简图
51
6)排架
EA=∞
EA=∞
EA=∞
EA=∞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平行移动到刚体上任意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这个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对新2作用点的矩.
﹡力矩与力偶
解:取AB梁为研究对象,受力 图所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力偶的等效
力偶是一个基本的力学量; 力偶不能与力等效,只能与力偶等效。 ¾ 平面力偶等效定理:对于刚体来说,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转向和作用面相同, 力偶就是等效的
40N 60N
60mm
=
40N
40mm =
60N
2.4N·m
¾ 推论: ① 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改变的条件下,可以任意改变力偶臂的大小、力的
c) 静力学研究的三个问题: 9 物体的受力分析 9 力系的简化 9 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
2. 静力学的公理
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 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于同一条直线 上。
¾ 局限性:刚体,对于变形体可能不成立(动作示范) ¾ 引伸性:二力构件 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构
B FAB
FBD
6. 本章小结
概念: 平面汇交力系 方法:几何法、解析法 问题:求合力,平衡问题(求平衡状态下某些分力)
作业 2-5,2-9
三、力矩 平面力偶系
本章研究力矩、力偶的概念、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
1. 力对点之矩:
¾ 定义:力乘以力的作用线与点的距离,代数量
MO(F) = ±F ⋅h
大小而不影响它对物体的作用。 ② 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而不影响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③ 力偶的等效性不适用于对变形效应的研究
¾ 力偶的表示方法:
M or M
M or M
4.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¾ 讨论(提问学生):力偶只能与力偶相平衡。看下面这种情况,R 是半径,力偶 M=P*R,是不是力偶 M 与力 P 平衡了呢?
1. 自我介绍:
工程力学概述
2. 课堂要求: ¾ 没听懂,随时打断,重讲; ¾ 课后即时答疑,预约集中答疑; ¾ 三次点名缺席取消考试资格。
3. 作业要求: ¾ 抄题,包括图 (不批,给最低分) ¾ 用尺子画图 (不批,给最低分) ¾ 书写要整齐、计算过程完整: (扣分) 所求量=公式=代入数值=结果(单位) ¾ 按时交作业 (1/3 次为按时交作业取消考试资格) ¾ 严禁抄作业 (抄与被抄一律最低分 2 or E) ¾ 1/3 作业给分
¾ 力偶系:完全由若干力偶构成的集合 ¾ 平面力偶系:一个力偶系中各力偶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¾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M = F ⋅ d = ΣMi
合成结果为一合力偶,合力偶的矩等于各分力偶的矩的代数和
¾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 ΣMi = 0 —— 求解平面力偶系问题的基本方程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件,也称为二力杆;受力特点是:两力必沿作用点的连线, 共同指向或共同背离;强调二力杆不一定是直杆,也不一定 是杆。
公理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 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板书示范)
¾ 局限性:刚体,对于变形体可能不成立(动作示范,皮筋) 推论: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上的任一点,而
掌握画受力图的方法
二、平面汇交力系
本章节研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
1. 平面汇交力系的定义与实例
¾ 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力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且都汇交于一点。 ¾ 工程中的平面汇交力系很常见,例如吊车起重混凝土梁结构
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¾ 利用刚体的力的可传性原理(沿力的作用线平移) ¾ 矢量代数基本原理(采用平面四边形法则或者三角形法则) 举例:
的范德化力等,在广义上推广仍然适用)。 z 力的作用:产生运动状态的变化和变形 z 外效应与内效应,静力学研究外效应,材力研究内效应 z 三要素——>方向、大小、作用点 z 矢量,符号为 F z 力的作用线 z 力的单位:N 或者 kN,N=kg·m/s2
b) 静力学的基本力学名词: ¾ 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集合 ¾ 力系的简化:复杂力系->简单力系 作用等效 ¾ 刚体:任何状态下都不发生变形的物体。抽象化的、相对的 ¾ 变形体:非刚体(静力学研究刚体,材力研究变形体)
cos β = FRy FR2x + FR2y
5.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方程Fra bibliotekFR =
FR2x + FR2y = 0

⎧⎨⎩ΣΣFFxy
= =
0 0
¾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在 x 轴和 y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同时 为零。
例 2.2:曲柄冲压机冲头受阻平衡时,阻力 F =30kN,α=12°,求连杆
点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板书示范)
公理4: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作用线相同而指 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强调两个物体)
例子:脚和起跑器之间互为作用与反作用力
3. 约束与约束反力
名词: ¾ 自由体(free body):可以在空间任意运动的物体 ¾ 非自由体(constrained body):运动受到某些限制的物体 ¾ 约束 限制物体运动的条件 ¾ 约束体 提供约束的物体,为方便也称为约束 (此约束与彼约束) ¾ 约束反力 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 ¾ 主动力和被动力
例 2.3:如图所示悬臂桁架,各杆铰接在一起,试求各杆所受的力。 C
E a
B
α D
a
FAB α
A FAD
A
F
FBD
D
FBC
FDE
FAD
FBE
F
F
F
¾ 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 (1) 选择研究对象; (2) 画受力图; (3) 恰当选取坐标系,列平衡方程;
(尽量选取坐标轴与较多未知力垂直,避免联立方程) (4) 求解方程,计算未知量
F1 O F4
F2
F1 F3 A
F2
F3
F12 F123
F4 FR
F2
F3
F1
A
F4
FR (力多边形法则,封闭边)
¾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即求各力系所有分力的矢量和),结果是一个合力,其大 小和方向为力多边形的封闭边,作用线经过力系的汇交点。
¾ 几何法的注意事项: z 选择适当比例尺; z 各分力首尾相接,合力的方向从第一个力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力的终点; z 作力多边形时可任意改变各分力的次序,不会改变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FRx = F1x + F2x + F3x → FRx = Fix
FRy = F1y + F2 y + F3y
∑ FRy = Fiy
y
F3y FRy F2y F1y
D
FRα A
F1
F3 C
B F2
F1x
F2x
x
FRx
F3x
¾ 合成的解析法 FR = FR2x + FR2y
cosα = FRx FR2x + FR2y
¾ 力偶臂:力偶(F, F′)两个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 ¾ 力偶矩:力和力偶臂的乘积
M (F, F′) = ±F ⋅ d
在平面内,力偶矩是代数量,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¾ 力偶的三要素:力偶的转向;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作用面。 ¾ 力偶、力偶矩与力对点之矩:
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其自身的力偶矩
F
H D B
FA
A
A
FED
O E
E
C
A
C
F
FC
F'A
H
FB
FED
D
B
5. 本章小结
基本概念 静力学公理 ¾ 二力平衡公理 ¾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¾ 力的可传性公理 ¾ 三力汇交定理 ¾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¾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作业:1-1d e, 1-2c
约束与约束反力 ¾ 柔性体约束 ¾ 光滑面约束 ¾ 固定铰支座 ¾ 可动铰支座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例子:列车与轨道系统 • 列车是非自由体 • 铁轨是约束 • 重力为主动力 • 铁轨对车轮的支撑力为约束力(被动力)
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 ¾ 柔性体约束 例如绳索、链条、皮带等。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沿着 柔索中心线背离物体。
¾ 光滑面约束 约束反力过接触点,沿接触面的公法线而指向物体。
¾ 固定铰链约束(或固定铰支座) 约束反力过铰链中心、方向待定, 可用两个正交分力 FAx 和 FAy 表示。 重点:a)固定铰支座的结构:支座、销钉和物体(梁)
静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和平衡
课程结构
材料力学:研究物体在
力的作用下的变形和失效
理论 实验
7. 课程特点:
理论和工程之间的桥梁
8. 学习目的: a、建立清晰的基本概念 b、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9. 学习意义:
一、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
1. 引言
a) 复习大学物理中的基本力学概念: ¾ 机械运动: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 ¾ 物体的平衡: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运动状态 ¾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于物体上的所有力所应满足的条件 ¾ 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广义),机械作用(狭义,区别于电磁力等、非经典
受力及导轨的约束反力。
解: 1、选择研究对象:冲头及销钉 B
y FAB
α
2、画受力图:导轨约束反力 FN,连杆(二力
杆)对 B 的作用力 FAB。
FN
3、列平衡方程
x
F
M A
α
B F
⎧⎨⎩ΣΣFFxy
= =
0 0

FN + FAB sinα = 0 F + FAB cosα = 0
4、计算未知量
FAB = − F cos120 = − 30 cos120 = −30.7kN FN = −FAB sin120 = −(−30.7) sin120 = 6.38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