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
(一)一般概况(自学)
1、三国时期
2、两晋十六国时期
3、南朝
4、北朝
(二)新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由统一转为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这个时期学校教育废置无常,特别是官学,在数量上大大减少了,学习教育总的趋势是衰落了。但也出现了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新的情况和新的特色。
•1、西晋初立国子学
•2、北魏正式建立郡国学校制度•3、专门学校的产生
•4、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
1、西晋初立国子学
•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惠帝元康元年(291)明确规定五品官以上的子弟入学,而太学则成为六品以下的子弟求学之所,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这是门阀世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国子学的设置,使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性更明显。
2、北魏正式建立郡国学校制度
•北魏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因此学校比南朝发达。北魏重经学,设有国子学、太学等,献文帝天安元年(466)普遍设置州郡学,并建立了州郡学校教育制度,按郡的大小具体规定博士、助教及学生的名额,并规定博士、助教及学生的资格。此制显然受汉代太学制度影响较深,它于466年开始实施,后经孝武、宣武二帝的继续推行,地方教育有所发展,并对后世有影响。
3、专门学校的产生
•律学、书学、医学学的专科学校开始设立。算学在北魏时置博士,太学有专门攻读算术的学生。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开办了儒、玄、史、文四个学馆。
•以上这些说明我国古代专科学校已处于萌芽阶段,对于以后专科学校及分科教授制度的发展是有影响的;也表明“儒学独尊”逐渐为“儒佛道”并行的局面所代替,科学技术的传授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4、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衰颓,但私人讲学之风并未稍减,家庭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名儒聚徒讲学,学生数十数百甚至几千人屡见不鲜。据《晋书·儒林传》载:济南刘兆,博学善诱,著作百余万言,从受业者数千人。吴郡范平,遍读群书,很多名士曾跟他学习,他的三子均以儒学至大官,他的孙子蔚好学,远近向蔚求学的常有百人。
私学和家庭教育的特点:
•第一,儒学、玄学、佛学、道教的结合,是这个时期私人讲学的特色。
•第二,科技教育也是当时私学的重要内容。有天文、医学等教育。
•第三,这时期也出现了妇女讲学。
•第四,宗族和家庭教育在这个时期有所发展。举例:王延、刘殷、王羲之、祖冲之的宗族教育和家庭教育。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可以说是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
第五,这一时期的童蒙读物也有所发展。范岫(音xiù)的《字训》,王褒的《幼训》,以及梁武帝时周兴嗣所撰的《千字文》。《千字文》自隋代开始,一直流行到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久的蒙学课本之一。
5、国内外文化教育的交流
•国内各民族的文化教育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大交流,北方诸民族进一步加速了融合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南方及东北各邻邦,都在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开始了更多的交流活动。《五经》、《论语》、《千字文》等都是在这一时期传到日本和朝鲜去了。日本开始采用中国汉字,并开始派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这些都为唐代经济文化教育的进一步交流打下了基础,也为形成更伟大统一的中华民族和文化、为隋唐的统一和强盛准备了物质和精神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