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行走问题的研究
雨中行走问题模型
数学建模之雨中行走问题模型摘要:由于降雨方向的变化,在跑步过程中尽力快跑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
就淋雨量与跑步快慢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探讨在雨中如何行走才能使淋雨量最少。
在不考虑雨的方向时,当然是跑的越快淋得越少;考虑雨的方向时,那么再分情况讨论,若雨是迎着你前进的方向落下,这时以最大的速度向前跑可使淋雨量最少;若雨是从你的背后落下,那么你应控制在雨中行走的速度,让它刚好等于落雨速度的水平分量。
关键词:淋雨量,数学模型,降雨的方向。
正文1.问题的提出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形,高a=1.5(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设跑步的距离d=1000m,跑步的最大速度v m=5m/s,雨速u=4m/s,降雨量ω=2cm/h,及跑步速度为v,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淋雨量;(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夹角为 ,问跑步速度v 为多大时可使淋雨量最少。
(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ω,α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量最小。
计算α=30°的总淋雨量.(说明:题目中所涉及的图形为网上提供)2.问题的分析总的淋雨量等于人体的各个面上的淋雨量之和。
每个面上的淋雨量等于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淋雨量与面积以及时间的乘积。
面积由已知各边长乘积得出,时间为总路程与人前行速度的比值。
再由速度分解,合成,相对速度等知识确定各面淋雨量公式,列出总的方程,根据各变量关系,得出最优解。
淋雨量(V )=降雨量(ω)×人体淋雨面积(S )×淋浴时间(t ) ①时间(t )=跑步距离(d )÷人跑步速度(v ) ②由①② 得: 淋雨量(V )=ω×S ×d/v3.合理假设3.1模型的假设(1)人身体的表面非常复杂,为了使问题简单化,假设将人视为一个长方体,并设其高1.5m(颈部以下),宽0.5m,厚0.2m.其前、侧、顶的面积之比为1:b:c, (2)假设降雨量到一定时间时,应为定值; (3)此人在雨中跑步应为直线跑步;(4)、问题中涉及的降雨量应指天空降落到地面的雨,而不是人工,或者流失的水量,因为它可以直观的表示降雨量的多少;(5)设雨速为常速且方向不变,选择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使人行走的速度为(u,0,0)设雨的速度为(,,)x y z v v v v =,人行走的距离为d=100米。
微积分的应用雨中行走 药物浓度 水流问题 最速降线
•前表面淋雨量
C2
(v cos
v
u
I )wh(L
/
u)
v cos u I是前面的降雨强度。
v
•总淋雨量(基本模型)
C
C1
C2
wdL [sin
u
h d
(v cos
v
u)]
因为考虑了降雨的方向,淋湿的部位只有顶部和前
面。分两部分计算淋雨量。
取参数v 4m / s, I 2cm / h
第五章 微积分的应用
本章通过用学习过的高等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以增加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也 通过对其中一些问题的不断深入讨论来体会数学建模没有最 好、只有更好的精神。
1. 雨中行走问题 2. 体内药物浓度的变化 3. 水的流出问题 4. 最速降线问题
1. 雨中行走问题
16
2. 体内药物浓度的变化
医生给病人开处方时必须注明两点:服药的剂量 和服药的时间间隔。超剂量的药物会对患者产生不 良的后果,甚至死亡;剂量不足,则不能达到治疗 的效果。已知患者服药后,随时间推移,药物在体 内被逐渐吸收,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是体内药物的 浓度逐渐降低。药物浓度降低的速率与体内当时药 物的浓度成正比。当服药量为A、服药时间间隔为T 时,试分析体内药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在同样时间内,水从小孔流出的体积为 BS
--- S是从小孔流出的水时在时间段 内流t 经的距离
由质量守恒得
Ah BS
两端同除以 ,t 并令 t取极0 限得
25
可得一阶方程: dh B ds
dt
A dt
由于 ds v, 代入上式得 dt
雨中行走模型的不足与改进
雨中行走模型的不足与改进
雨中行走模型的不足主要有两方面:
1. 模型的真实性不足:当前的雨中行走模型虽然可以模拟雨天环境,但在真实性上仍存在不足。
例如,模型中的雨滴大小、密度、速度等参数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导致行走模拟结果与实际经验有所出入。
2. 环境因素缺失:目前的雨中行走模型主要考虑了雨滴对行人行走的影响,但未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对行走的影响,如地面湿滑程度、视线受阻等。
这些因素在实际雨天行走中对行人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模型中应予以更加全面的考虑。
为了改进雨中行走模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收集真实雨天行走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获取更准确的雨天行走参数。
例如,可以通过统计雨滴大小、密度、速度等,进而优化模型的参数设置。
2. 多元化模型设计:考虑到雨天行走的多种不同场景,可以设计多个模型来适应不同情况。
例如,可以在模型中加入不同类型和强度的雨滴,以及不同地面材质的湿滑程度等因素,以更真实地模拟不同情况下的行走条件。
3. 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除了考虑雨滴对行人行走的影响外,还应进一步研究其他环境因素对行走的影响。
例如,可以考虑模拟地面的湿滑程度对行走的影响,或加入障碍物模拟视线受阻的情况等。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我们可以逐步提升雨天行走模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信息,以帮助人们在雨天安全出行。
简单优化模型10雨中行走
雨中行走问题提出:人们外出行走,途中遇雨,未带雨伞势必淋雨,自然就会想知道:走多快才会少淋雨呢?模型假设:1.只考虑人在雨中沿直线从一处向另一处行进;2.视人体为一个长方体,其身高为h 米,身宽为w 米,厚度为d 米;3.人在雨中行走的速度为v 米/秒,行走距离为D 米;4.雨以速度r 米/秒,沿降雨角度θ(雨滴下落方向与人行走方向的角度)下落;5.降雨强度系数(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占竖直降雨速度的比例)为ρ,因而降雨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量,即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为:⋅ρ竖直降雨速度.问题分析:如果不考虑降雨角度的影响,即人在行走过程中身体的前后、左右、上方都被雨水淋到,那么,淋雨面积为wd hd hw S ++=22,又淋雨时间为vD t =,故总淋雨量为v wd hd hw rD t S r C )22(++=⋅⋅=. 此式表明,淋雨量与行进速度成反比. 因此,人应尽可能快跑以能减少淋雨量.这种情形过于简单,下面来讨论考虑降雨角度影响的情形.模型建立: 分情况讨论:淋雨时间为v D t =1.20πθ≤<(0=θ不合乎实际)此时,雨迎面而来,人的头部和前部被淋(见下图).头部的淋雨量:头部的面积为dw ,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θsin r ,降雨强度为θρsin r ⋅,故淋雨量为θρθρsin sin 1dr vwD v D dw r C =⋅⋅=. 前部的淋雨量:前部的面积为wh ,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为θcos r ,相对于人的速度为v r +θcos ,降雨强度为)cos (v r +⋅θρ,故淋雨量为)cos ()cos (2v r h vwD v D wh v r C +=⋅⋅+=θρθρ. 于是,总淋雨量为 [])cos (sin )cos (sin 21v r h dr vwD v r h v wD dr v wD C C C ++=++=+=θθρθρθρ. 特别地,当2πθ=(雨竖直下落)时,总淋雨量为)(hv dr vwD C +=ρ. 2.πθπ<<2(πθ=不合乎实际)此时,雨从背后落下,人的头部、后部(或前部)被淋(见下图).v令απθ+=2,则20πα<<.头部的淋雨量:头部的面积为dw ,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αcos r ,降雨强度为αρcos r ⋅,故淋雨量为αραρcos cos 1dr vwD v D dw r C =⋅⋅=. 水平方向上的淋雨量:后部(或前部)的面积为wh ,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为αsin r ,相对于人的速度为|sin |v r -α,降雨强度为|sin |v r -⋅αρ,故淋雨量为|sin ||sin |2v r h vwD v D wh v r C -=⋅⋅-=αραρ. 于是,总淋雨量为 []|sin |cos |sin |cos 21v r h dr v wDv r h v wDdr v wDC C C -+=-+=+=ααραραρ.Case (1):αsin r v ≤此时,人的行进速度不快于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雨从后方赶上人),头部和后部被淋,总淋雨量为[])sin (cos v r h dr v wDC -+=ααρ.特别地,当αsin r v =时,人的行进速度恰好等于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人刚好跟着雨向前走),仅头部被淋,总淋雨量为αρcos dr v wDC =. Case (2):αsin r v >此时,人的行进速度快于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人赶上前方的雨),头部和前部被淋,总淋雨量为[])sin (cos ααρr v h dr v wDC -+=.综上,总淋雨量为[][][]⎪⎪⎪⎩⎪⎪⎪⎨⎧><<-+≤<<-+≤<++=απθπααραπθπααρπθθθρsin ,2,)sin (cos sin ,2,)sin (cos 20,)cos (sin r v r v h dr vwD r v v r h dr vwD v r h dr v wD C 由απθ+=2得[][][]⎪⎪⎪⎩⎪⎪⎪⎨⎧-><<++-≤<<+-≤<++=θπθπθθρθπθπθθρπθθθρcos ,2,)cos (sin cos ,2,)cos (sin 20,)cos (sin r v r v h dr v wD r v v r h dr vwD v r h dr v wD C 即⎪⎪⎪⎩⎪⎪⎪⎨⎧-><<++-≤<<--≤<++=θπθπρθθρθπθπρθθρπθρθθρcos ,2,)cos sin (cos ,2,)cos sin (20,)cos sin ()(r v wDh v h d wDr r v wDh v h d wDr wDh v h d wDr v C 模型求解: 当20πθ≤<和θπθπcos ,2r v -≤<<时,)(v C 均为v 的减函数,故为使)(v C 最小,应使v 尽可能大;当θπθπcos ,2r v -><<时,)(v C 的单调性取决于θθcos sin h d +的正负,应视情况来判断.结论:要使淋雨量最小,(1)若雨迎面而来,则人应以最大可能的速度向前行进;(2)若雨从背后落下,则人应控制行进速度为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模型讨论:如果视人体为一圆柱,如何?。
数学模型论文雨中行走(1)
队号:第四队成员:刘桂清、徐丽蓉、林雪梅指导老师:刘于江老师雨中行走少淋雨问题真题摘要建一模型说明当你在雨中行走又想少淋雨时,应当如下做:(1)若你行走的方向是顺风且雨的夹角至少为,你应以雨速水平分量的速度行走,以便使雨相对于你是垂直下落的(2)在其他情况下,你都应以最快的速度行走。
关键词:少淋雨;雨速的水平分量;夹角;人速1.问题的重述当下雨时,假如你当时没带雨伞你又不得不从A地走到B地,该如何行走才能少淋到雨呢?针对这个问题,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
讨论一下,人在顺风行走时,你以雨速的水平分量的速度走时,雨的夹角至少是多少?进而近一步讨论,在其他情况下,你都应以最快的速度行走。
2.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2.1模型的假设(1)把人体看作长方体,底边长a米、宽为b米;高为h米;(2)风速保持不变,人速以V(m/s)匀速行走;(3)人从A地行走到B地,路程为L=1000米;2.2符号说明a 人体的宽度 (m)b 人体的厚度 (m)h 人体的身高 (m)V 人的速度(m/s)ν风速(雨速)(m/s)L 人行走的路程 (m)θ下雨的方向与人的夹角t 人在雨中行走的时间 (s)ρ降雨密度3.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考虑人在顺风行走时,此种情况下,如图:人淋雨的部位有头、背后,则:头顶的淋雨量:C1=VLabθρνcos侧面的淋雨量:C2=VVLbh)sin(θνρ-总淋雨量: C=C1+C2=VVhaLb)]sin(cos[θνθνρ-+结论:可以看出总淋雨量与速度.角度有关,且与人的速度成反比,当V=νsinθ时,即=θarcsinνV,总淋雨量C最小。
所以,上述情况就转化为与θ有关的问题:(1)当0=θ时C=VhV a Lb )(+νρ=ρρνLbh VLab +结论:可以看出总淋雨量与人的行走速度成反比,当速度尽可能大的时候,淋雨量越小。
(2)当4πθ=时C=VV h a Lb )]22(22[ννρ-+=VLab νρ22+h Lb ρ-Vh Lb νρ22=(Vh Lbb a ρ22)1-+h Lb ρ结论:可以看出总淋雨量与人的行走速度成反比,当速度尽可能大的时候,淋雨量越小。
《雨中行走问题》课件
行人行走的方向
行人行走的速度
雨滴对行人产生的冲击力会影响行人的行走速度和稳定性。
雨滴的冲击力
雨滴的湿度
雨滴的能见度
雨滴的湿度会影响行人的舒适度,进而影响其行走意愿和速度。
雨滴的能见度降低会影响行人的视线和判断力,从而影响其行走安全。
03
02
01
03
CHAPTER
机器学习算法
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不断优化和改进系统的行走策略。
数据驱动
适用于数据充足且需要高度智能化的雨中行走问题,如复杂环境、不确定因素等。
适用场景
04
CHAPTER
雨中行走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雨滴对行人的影响
雨滴下落对行人的行走速度、步态和舒适度有何影响?
1
2
3
如何建立一个能够准确描述雨中行走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
在健康和安全领域,研究雨中行走问题可以帮助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减少事故风险。
02
CHAPTER
雨中行走问题的数学模型
雨滴下落的速度取决于风速、重力加速度以及空气阻力等因素。
雨滴下落的速度
雨滴下落的方向与风向、气压等气象条件有关,同时也受到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
雨滴下落的方向
行人行走的速度取决于其步频、步长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
05
CHAPTER
结论
雨中行走问题涉及到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解决该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研究雨中行走问题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行走行为和环境因素的认知,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解决雨中行走问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高效的行走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改进雨具的材料、结构和使用方式,提高雨具的防水性能和舒适度。
雨中行走问题数学模型案例
雨中行走问题数学模型案例
一个常见的数学模型案例是“雨中行走”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假设有一个人需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但是正在下雨。
人可以以一定的速度行走,但是会因为雨水而放慢速度。
问如何确定最快的路线,使得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最短。
为了建立这个数学模型,可以采用以下假设和变量:
1. 假设下雨时,人的行走速度是正常时的百分之多少,这个值称为“减速因子”。
假设减速因子为x%,则雨中行走的速度为正常速度的x%。
2. 假设人在雨中行走时的速度是与雨水的强度相关的。
可以假设速度与雨水强度成正比,即速度v与雨水强度I之间存在关系v = kI (其中k为比例常数)。
3. 假设人在雨中行走的路径是直线。
1
根据上述假设和变量,可以建立以下数学模型:
1. 定义起点和终点的坐标(x1,y1)和(x2,y2)。
2. 定义每个点(x,y)处的雨水强度I。
3. 计算人在一段距离(Δx,Δy)内花费的时间t:t = l / (v * x / 100),其中l是距离,v是速度,x是减速因子。
4. 计算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上每个点(x,y)的雨水强度I。
5. 根据模型3计算从起点到终点的每个区间的时间t,并将它们的
和作为总时间T。
6. 通过改变减速因子x,并重新计算总时间T,找到最小的总时间
对应的减速因子x,确定最快的路线。
这样,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在雨中行走时最快的路线。
2。
雨中行走数学建模
雨中行走问题的分析吴珍数学与应用数学二班 A班冯奎艳数学与应用数学二班 A班杨彦云数学与应用数学二班 A班摘要本文讨论了雨线方向、跑步速度与淋雨量关系的问题.针对问题一,将人视为长方体,采用物理学中流体计算的思想方法计算淋雨量,得到速度越大淋雨量越小的结论。
针对问题二,首先引入雨滴降落频率的概念,解决了用雨速来确定降雨量雨滴降落不连续的问题。
然后采用物理学中流体计算的思想方法计算淋雨量,建立跑步速度与淋雨量关系的优化模型,得到速度越大淋雨量越小的结论。
针对问题三,在问题二的基础上,改变雨线方向,采用物理学中流体计算的思想方法,建立与跑步速度与淋雨量关系的优化模型,确定淋雨量最小情况下的跑步速度.针对问题四,综合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夹角,跑步速度,淋雨量的关系,建立几何模型,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淋雨量模型。
关键词雨滴降落频率;优化模型;淋雨量一、问题重述一般情况下,行人未带雨具却突降大雨,都会选择加快行走速度以减少淋雨量,但如果考虑风速、雨速,就会发现淋雨量并不光与淋雨时间有关。
那么在雨中以何种速度跑,淋雨量最少。
现假设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 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
(2) 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铅直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问速度多大时,总淋雨量最少。
(3) 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铅直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问速度多大时,总淋雨量最少。
(4) 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即异面时,模型会有什么变化。
二、问题分析人在雨中行走时,行走时间即淋雨时间。
把人看成一个长方体,总淋雨量是各个面淋雨量之和。
为解决雨滴不是连续的,引进雨滴频率P (模型建立部分会做具体阐述)的概念。
对于问题一,在不考虑雨速方向的前提下,人的前、后、左、右以及顶部都会被淋到雨,此时淋雨量只与行走时间及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有关。
雨中行走问题(数学问题解决)
雨中行走问题(数学问题解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科目:数学问题解决摘要:雨天,你有件急事需要从家中到学校去,学校离家不远,仅有一公里,况且事情紧急,你不准备花时间翻找雨具,决定碰一下运气,顶着雨去学校。
假设刚刚出发雨就大了,但你也不打算再回去了。
一路上,你将被大雨淋湿。
一个似乎很简单的事实是你应该在雨中尽可能地快走,以减少雨淋的时间。
但是如果考虑到降雨方向的变化,在全部距离上尽力地快跑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探讨如何在雨中行走才能减少淋雨的程度,分别从雨与人的方向以及是否在同一平面等情况找出如何在雨中行走才能淋雨最少。
一.问题的提出对于雨中行走这个实际的问题,它的背景是简单的,人人皆知无需进一步讨论。
我们的问题是:要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设计一个雨中行走的策略,使得你被雨水淋湿的程度最低。
显然它可以按确定性模型处理。
分析参与这一问题的因素,主要有:①降雨的大小;②风(降雨)的方向;③路程的远近与你跑的快慢。
二、模型假设1、降雨的速度(即雨滴下落速度)和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平面上降下雨水的厚度)保持不变;2、你以定常的速度跑完全程;3、风速始终保持不变;4、把人体看成一个长方体的物体;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不考虑降雨的角度的影响即在你行走的过程中身体的前后左右和上方都将淋到雨水。
参数与变量::d雨中行走的距离;t雨中行走的时间;::v雨中行走的速度;:a你的身高;:b你的宽度;:c你的厚度;:q你身上被淋的雨水的总量;:w降水强度(降雨的大小,即单位时间平面上降下雨水的厚度,厘米/时)行走距离d,身体尺寸不变,从而身体被雨淋的面积22s ba ca bc=++是不变的,可认为是问题的参数。
雨中行走的速度v,从而在雨中行走的时间/t d v=及降雨强度的大小在问题中是可以调节、分析的,是问题中的变量。
考虑到各参数取值单位的一致性,可得在整个雨中行走期间整个身体被淋的雨水的总量是:()3(/3600)0.01()/(/3600)10() q t w S d v w S=⋅⋅⋅=⋅⋅⋅米升模型中的参数可以通过观测和日常的调查资料得到。
雨中行走的人心理分析
雨中行走的人心理分析
如果你有涉猎心理学的知识,或是看过一些心理学的影视作品,你会发现心理医生了解病人的病况的方式除了催眠疗法外,还有一种有趣的方法——让患者画画。
比如恐惧、快乐和渴望等个人情绪会通过我们的潜意识转换成梦境或者是画作。
今天苏米君就给小可爱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测试,今天不用做选择,你只需要在雨中画出一个人。
这个小测试会揭示你的抗压程度和抑郁水平。
现在请你拿出纸和笔,在纸上画出一个站在雨中的人,并且想象他的故事(他的身份,他将要去哪里,他现在的心情如何,雨势如何,用哪只手拿雨伞等.....),你可以先把这些信息记录在纸上,方便稍后参考答案。
论雨中行走于跑步淋雨量不同的研究
论在雨中行走与跑步哪个方式淋雨更少的研究青岛滨海学院文理基础学院12文科4班刘维(20120500425)刘帅(20120500424)摘要:其实不论人在雨中是行走还是跑步,其实相当于在雨中这个坐标系中的一个斜面横扫面积的问题。
关键词:雨中;跑步;行走;淋雨总量1.问题的实际背景数学融于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在面对很多事情都会联想到,这个问题与数学有什么关系,例如下雨中,这个淋雨量与数学之间有联系吗?让我们来讨论下吧身边的数学吧。
2.问题的提出下雨仿佛是件很平常的事,但是很少有人会往这个方面想,但这是一个思维的好奇提问,于是,在雨中,我们是跑步淋雨多还是行走淋雨多的一个问题就被这样提出来了。
2.1数据分析要想要讨论在雨中我们的林雨量,就要认识到这里的常量与变量,先说下常量:如果把人比作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上下左右都可以承装的理想容器),那么有常量1、身高h2、身体厚度d3、身体宽度k4、可以得到一个恒常量C h d k=⨯⨯5、一个扫过雨的面积S h k=⨯6、其中常量分别还有人的行走速度11/v m s =7、跑步速度为25/v m s=7、雨的下落速度为重力常量g,这里省略理解为在地面速度约为V8、其中路程假设为l9、到达目的地的时间t ls=从这几个常量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不论人在雨中是行走还是跑步,其实相当于在雨中这个坐标系中的一个斜面横扫面积的问题。
(注:这里由于能力问题,暂时假定风速为0,对任何量无影响,假定人体倾斜角刚好只有头部受到雨水的横扫面积,另对行走的肢体变化忽略,暂不记跑步时身体前与雨水相交的量,忽略雨的密度p 等相关变量)2.2问题重述当行走速度为11/v m s =时,当跑步速度为时25/v m s =,人所受到的淋雨量V 为多少?3.问题的求解3.1构建数学模型如果以下雨场景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x y z O =由xy 面可得水平淋雨面积行走时111S h k v t hkl =⨯⨯⨯=跑步时222S h k v t hkl =⨯⨯⨯=由xz 面可得垂直淋雨行走时面积31S V t Vl =⨯=跑步时面积4215S V t Vl =⨯= 由此可得,行走时淋雨量2113V S S Vhkl =⨯=跑步时淋雨量222415V S S Vhkl =⨯= 由此可得,淋雨量12V V <,跑步时淋雨量小.4.结论:由上述可知,在雨中跑步时,淋雨量较小。
最新数学建模 雨中行走问题资料
数学模型论文学校:班级:姓名:学号:雨中行走问题摘要当我们在雨中冒雨行走时总会下意思的加快速度,似乎跑得越快淋雨量就会越小。
但事实上会是这种情况吗?在这里,我们将给予综合性的考虑,来解释不同情况下的淋雨量。
在不考虑风向的情况下,若人的全身都受到雨淋,理所当然人跑的越快所淋的雨就会越少。
那么模型也可算出淋雨量。
当雨线从正面和人的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时,并且考虑风向的影响,雨线方向和竖直方向成θ角。
因为迎着雨的方向跑,所以全身都会淋到雨,由于有夹角,可以将雨分成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部分。
便可根据题的要求解出模型。
当雨线从后面和人的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时,并且考虑风向的影响,雨线方向和竖直方向成α角。
因为背着雨的方向跑,所以全身不一定都会淋到雨。
可分几种情况分别来说。
关键词人速;雨速;风向;夹角1.问题的重述当人们在雨中行走时,是不是走的越快就会淋越少的雨呢?对于这个问题,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
讨论一下,在不考虑风向时,人的淋雨量为多少;进而进一步讨论一下,在考虑雨线方向与人的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成不同角度时的淋雨量。
2.问题的分析当人在雨中行走时,是否跑的越快所淋的雨量就越少那,答案当然不是。
人在雨中所淋到的雨量和风向有关,因为风向的不同会导致雨线和人成不同的角度。
从而使人所淋到的雨量有所不同。
3.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3.1模型的假设(1)把人体视为长方体,身高h米,身宽w米,身厚d米,淋雨总量C升。
(2)把降雨强度视为常量,记为:I(cm h)。
(3)风速保持不变。
v m s跑完全程D。
(4)以定速度()3.2符号说明h人体的身高(m)w 人体的宽度(m)d 人体的厚度(m)D 人跑步的全程(m)v 人跑步的速度(m/s)i 降雨强度 (cm/h)c 人在跑步中的淋雨总量 (L)s 人在雨中会被雨淋的面积 (㎡)t 人在雨中跑步的时间 (s)v 雨滴下落速度 (m/s)θ 雨滴反方向与人速度方向的夹角ρ 雨滴密度4.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不考虑雨的方向,此种情况,人的前后左右都会淋雨。
雨中行走问题数学建模
雨中行走问题数学建模摘要:1.引言:雨中行走的背景和问题描述2.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雨中行走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4.雨中行走问题的求解方法5.雨中行走问题的实际应用6.结论:数学建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正文:1.引言雨中行走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然而,在雨中行走时,人们往往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选择一条路径,使得行走的时间最短或者淋雨的程度最小?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到复杂的数学问题。
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它已经成为各个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雨中行走这个问题出发,介绍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理论、方法和工具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描述和求解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问题分析:了解问题的背景,明确问题的目标,为建立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2)建立模型: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求解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求解模型,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4)模型检验:将求解得到的结果反演到实际问题中,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5)模型应用:将求解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3.雨中行走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为了解决雨中行走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假设一个人要从A 地走到B 地,途中会遇到降雨,降雨的强度可以用降雨量表示。
假设这个人的行走速度为v,降雨量为r,那么,他走完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为t=d/v,其中d 表示A 地到B 地的距离。
另外,他在行走过程中淋雨的量为Q=rt,其中r 表示降雨的强度,t 表示行走的时间。
4.雨中行走问题的求解方法为了求解雨中行走问题,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目标函数,用来描述行走时间和淋雨量的关系。
假设我们的目标是最小化行走时间,那么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min t。
根据目标函数,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线性规划模型,用来求解雨中行走问题。
在雨中行走速度与淋雨量的关系
在雨中被淋雨量与行进速度的关系探究鲁妙然提要:本文通过建立模型,简要分析了在雨中被淋雨量与行进速度的关系,希望对生活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尺度,雨滴流密度面积分,对时间函数正文:1.引言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外面在下雨,我们没带伞但又必须冒雨经过一段路程,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在雨中究竟是跑步淋到的雨少还是走路淋到的雨少?对于同一段路程,跑步花的时间短,但单位时间内淋的雨量可能更多。
本文试对该问题做一个相对具体的分析。
2.建立流密度场模型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模型,实际生活中由于风受地形,温度,气压影响较大,情况很复杂,所以本文只讨论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区域,行进路线为直线,且区域内没有剧烈气温、气压变化的情况,并且降雨量同一时刻在所选区域内处处相同。
一般冒雨出行距离不会太远,大约在几百米左右,这个距离小于小尺度天气系统最低尺度,所以可认为在该区域内不同地点同一时刻风向一致(当然若正好处在天气系统边界上就可能会不一致,但所选区域尺度极小,所以恰好处在天气系统边界上概率不大)。
我们定义“雨滴流密度”:即在空间中某点附近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该处雨滴运动方向的面积微元的某一指定尺寸的雨滴数目与面积的比值,用字母j 表示,有v n v dsnds j ==,其中v 是在该处附近雨滴的速度,n 是该处附近雨滴的数密度。
(这个定义参照电流密度)。
需注意的是同一位置同一时刻的n 是雨滴直径的函数,及不同大小的雨滴数密度是不同的,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只讨论某一确定大小雨滴(认为尺寸与之差异微小的的雨滴看作尺寸与之相同)的情况,因为不同大小的雨滴对该问题的情况是相同的。
所有尺寸雨滴的总淋雨点数N 乘以每个水滴的含水量求和()(ρV N V ⋅∑)即得总淋雨量。
后面的讨论中主要是对水滴的水平速度做分析,而不同尺寸雨滴水平分速度差异并不大,因为一般的雨滴直径最大不超过5mm ,所以均认为等于水平风速,所以只需讨论一种尺寸的雨滴行为,就可以代表全部了。
关于人在雨中行走的数学模型
关于人在雨中行走的数学模型第一篇:关于人在雨中行走的数学模型关于人在雨中行走的数学模型摘要本题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其中题中所涉及到的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的雨的体积,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利用MATLAB软件对各个问题进行求解。
对于问题一,设降雨淋遍全身不考虑雨的方向,经简化假设人淋雨面积为前后左右及头顶面积之和。
对于问题二,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人淋雨面积为前方和头顶面积之和。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分量不同,故分别计算头顶和前方的淋雨量后相加即为总的淋雨量。
据此可列出总淋雨量w与行走速度v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表明当行走速度为vm 时,淋雨量最少。
对于问题三,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行走在同一平面内,人淋雨量于人和雨相对速度有关,列出函数关系式分析并求解。
关键词:淋雨量,降雨的大小,降雨的方向(风),路程的远近,行走的速度,雨滴下落的速度,角度,降雨强度问题重述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m(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设跑步距离d=1000m,跑步最大速度vm=5m/s,雨速u=4m/s,降雨量w=2cm/h,记跑步速度为v.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
(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如图1.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w,θ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量最少。
计算θ=0,θ=30ο时的总淋雨量。
雨中行走问题
数学建模课程作业论文题目:雨中行走问题一、问题重述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二、问题分析本题针对人的淋雨量问题,从下列三种情况考虑:(1)雨垂直下落,人以速度v前行,此时降雨淋遍全身;(2)雨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与人的正面夹角为 ,此时后背淋不到雨;(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与人的背后夹角为α,此时正面淋不到雨;针对每种假设,建立模型求解。
三、模型假设1. 将人体简化为一个长方体,高1.5m(颈部以下),宽0.5m,厚0.2m;2. 跑步距离为1000m,跑步的最大速度5m/s;3.雨速为4m/s且方向不变,降雨量为2cm/h;4. 考虑雨的方向与人体前进的方向在同一平面内。
四、符号说明b 人的宽度(m )c 人的厚度(m )d 跑步距离(m ) w 降雨量(cm/h ) Q 总淋雨量(L ) s淋雨面积(m 2)五、模型建立先考虑如下情形,现有一块土地面积为s ,雨垂直降落,雨速及方向不变,且降雨量为一常数w ,则有时间t 内该土地的淋雨量为 Q =stw 。
若雨速发生变化,则降雨量也会相对发生改变,设雨速从u 变为u +Δu ,则降雨量相对变化为u+Δu uw ,从而可求得此时的淋雨量为 Q =stwu+Δμu。
若雨速不变,降雨的方向发生改变,设其与原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此时的淋雨量为 Q =stw cos θ。
类似我们可以求得在问题分析中出现的三种情况下人体的总淋雨量如下:5.1 雨垂直下落的情况,人以最大速度奔跑淋雨面积:22s ab ac bc =++ 淋雨时间:md t v =总淋雨量:(22)mdQ stw ab ac bc w v ==++ (1)5.2 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人体夹角为θ当雨迎面吹来时,只有顶部和人体的迎面部分为有效淋雨面积,记顶部面积为1s ,迎面部分面积为2s ,则12,s bc s ab ==,分别计算其淋雨量如下:淋雨时间:d t v=雨速垂直分量:θcos u雨速水平分量:θsin u ,且方向与v 相反,故合速度v =v u +θsin 顶部淋雨量:11cos cos dQ s tw bcw vθθ== 迎面淋雨量:22sin v d u v Q s tw ab w u v uθ+== 总淋雨量为:12cos (sin )cos (sin )bcduw abdw u v bdw cu a u v Q Q Q uv u vθθθθ⋅+⋅+++=+== (2)5.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人体夹角为α当雨从背面吹来时,只有顶部和人体的背面部分为有效淋雨面积,记顶部面积为3s ,背面部分面积为4s ,则34,s bc s ab ==,分别计算其淋雨量如下:淋雨时间:d t v=雨速垂直分量:αcos u雨速水平分量:sin u α,方向与v 相同,故合速度v =sin u v α- 顶部淋雨量:33cos cos Q s tw bcdwvαα== 背面的淋雨量: 44|sin |v abdw u v Q s tw u uvα-== 总淋雨量为:()()34cos (sin )(cos sin ),sin 3cos (sin )(cos sin ),sin 4Q Q Q bdw cu a u v bdw u c a av v u u v u vbdw cu a v u bdw u c a av v u uv u v αααααααααα=+=+-+-⎧=<⎪⎪⎨+--+⎪=≥⎪⎩六、模型求解6.1 雨垂直下落给定a 1.5,0.5,0.2,1000,5/,4/,2/m m b m c m d m v m s u m s w cm h =======,根据(1)式,可得全身面积s=2.2m 2,淋雨时间t=200s,降雨量w=2cm/h= 10−4/18 m/s,总淋雨量为Q=stw ≈2.44L6.2 雨从迎面吹来对(2)式,关于v 求导可得:2cos sin 0Q bdw cu au v u v θθ∂+=-<∂,故Q关于v 是单调递减函数,故此种情况下,当mv v =时,Q 最小;6.2.1 当θ=0°时,带入给定数据,可得cos0(sin 0)v 1.15L m m m mcu a u v cu a bdw bdw Q u v u v +++==≈6.2.2当θ=30°时,带入给定数据,可得cos30(sin 30)1.55m mcu a u v bdw Q L u v ︒+︒+=≈6.3 当雨从背面吹来时对(3)(4)式,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如下: 1︒ sin v u α≤此时对(3)式关于v 求导可得2cos sin 0Q bdw cu au v u v αα∂+=-<∂ ,可知v 越大,淋雨量Q 越小,又因为sin v u α≤,故知当sin v u α=时,Q 最小;2︒ sin v u α≥当cos sin 0c a αα-≥,即tan caα≤, 对(4)关于v 求导2(cos sin )0Q bdw u c a v u v αα∂-=-<∂,故Q关于v 是单调递减函数,同样可得,当mv v =时,Q 最小;当cos sin 0c a αα-<,对(4)关于v 求导2(cos sin )0Q bdw u c a v u v αα∂-=->∂,故Q关于v 是单调递增函数,又αsin u v ≥,故αsin u v =时,Q 最小。
雨中行走问题
---------------------------------------------------------------最新资料推荐------------------------------------------------------雨中行走问题一雨中行走问题一个雨天,你有件急事需要从家中到学校去,学校离家不远,仅一公里,况且事情紧急,你来不及花时间去翻找雨具,决定碰一下运气,顶着雨去学校。
假设刚刚出发雨就大了,但你不打算再回去了,一路上,你将被大雨淋湿。
一个似乎很简单的事情是你应该在雨中尽可能地快走,以减少雨淋的时间。
但如果考虑到降雨方向的变化,在全部距离上尽力地快跑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
试建立数学模型来探讨如何在雨中行走才能减少淋雨的程度。
1/ 271 建模准备建模目标: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设计一个雨中行走的策略,使得你被雨水淋湿的程度最小。
主要因素:淋雨量,降雨的大小,降雨的方向(风),路程的远近,行走的速度2 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1)把人体视为长方体,身高 h 米,宽度 w米,厚度 d米。
淋雨总量用 C 升来记。
2)降雨大小用降雨强度 I 厘米/时来描述,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平面上的降下水的厚度。
在这里可视其为一常量。
3)风速保持不变。
4)你一定常的速度 v 米/秒跑完全程 D米。
---------------------------------------------------------------最新资料推荐------------------------------------------------------3 模型建立与计算1)不考虑雨的方向,此时,你的前后左右和上方都将淋雨。
淋雨的面积 S ? 2wh ? 2dh ? wd 雨中行走的时间 t ?(米2 )D (秒) v降雨强度 I (厘米/时) ? 0.01I (米/时) ? (0.01 / 3600 ) I (m / s)C ? t ? ( I / 3600 ) ? 0.01 ? S (米3 ) ? 10( D / v) ? I / 3600 ? S(升)模型中 D, I , S为参数,而v为变量。
雨中行走问题的研究_魏彦吉
L(a + v x ) −L u R (u ) = L(a − v x ) + L u (u < v x ) (u > v x )
(作者单后,故事讲述者蒙特里梭说此事发生于五十 年前,因此无从考证,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坡本人对社会的不满。坡幼年就成 了孤儿,常遭人们的白眼,受人歧视,生活历经磨难,他 身上产生了不少消极没落的情绪,一种畸形的心理状态一 直支配着他。这种心理便常常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他的许 多作品不是描写变态心理,就是描写颓败和死亡的情景, 基调消极低沉,充满悲观情绪和神秘色彩。《那桶阿曼梯 莱托葡萄酒》就是其中的一篇。坡还通过对文中人物性格 的刻画,语言的描述,严密的逻辑性,让读者对一个性格 变态的贵族的犯罪经过信以为真。
vx >a的情形(有最小值)
vx <a的情形(无最值)
当vx >a时, u=vx才使 取最小值 Rmin=La/Vx 当vx <a时,u=vx 尽可能大时,R(u)才会尽可能小 .
R(u ) = L (u + vx + a )= L(a + vx )+ L u u
2. vx <a 其图像为下图: 易知无最小值. 同 样 有 对 V x= 0 及 Vx=a情形的讨论. 结论:仅当 V x>a>0 时,取u=Vx可使前后不淋雨,其淋雨总量最小, 其它情 况下,都应使u尽可能大,才能使淋雨量尽可能小,这比 较符合人们生活的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中行走问题的研究
人们外出行走,途中遇雨,未带雨伞势必淋雨,自然就会想到,走多快才会少淋雨呢?一个简单的情形是只考虑人在雨中沿直线从一处向另一处行进,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已知,问行人走的速度多大才能使淋雨量最少。
参与这问题的因素:
降雨的大小;风(降雨)的方向;路程的远近和人跑的快慢。
分析:
淋雨量在数学上如何表示?
假设
1. 人行走的路线为直线,行走距离为L
选择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使人行走速度为:v1=(u,0,0),则行走的时间为L/u.
2. 雨的速度不变,记为:v2=(vx,vy,vz)
相对速度:v= v2- v1 =(vx-u,vy,vz)
3. 人体为长方体,其前、侧、顶的面积之比为1:b:c
单位时间内的淋雨量: | vx -u|+| vy |b+| vz |c
从而总淋雨量:
R(u)=(| vx -u|+| vy |b+| vz |c)T (行走的时间为L/u)
=(| vx -u| +a)L/u (a=| vy |b+| vz |c >0)
于是雨中行走问题抽象成如下数学问题:
已知L,Vx,a,求u为何值时R(u)最小?
1. Vx > 0
vx >a的情形(有最小值)vx a时, u=vx才使取最小值Rmin=La/Vx
当vx a>0时,取u=Vx可使前后不淋雨,其淋雨总量最小,其它情况下,都应使u尽可能大,才能使淋雨量尽可能小,这比较符合人们生活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