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民谣教案1

合集下载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5篇)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5篇)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5篇)《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1教学理念: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人人动手搞创编,为歌曲伴奏,鼓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1、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据《乡间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教学重点:较熟练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教学难点: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竹笛、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音乐:课堂里回荡着悠扬的歌声《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在歌声中走进课堂。

(课前酝酿“乡间小路”的气氛)师:同学们应该熟悉这首歌曲吧!知不道是谁演唱的?什么歌名?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师:非常正确!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我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触,但是老师也有哦!你们想不想分享下老师的一些感想?学生:当然想。

师:老师的故乡是在遥远而偏僻的山村,那里风景特美,那里有我天真浪漫的童年,有我最疼爱的父母亲,还有我最好的小伙伴。

所以刚才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也特别想家,想念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特别是那条深深地印着我成长的足迹的乡间小路,在那条小路上发生过很多乐事、趣事,路的两旁有果树,有很多野花,虽然也有很多野草,下雨的'时候还很泥烂,但是,那是一条通往家的路,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也都有一条通往家的路,每条路也不一样,感想当然也不同,你们能不能也说说你的想法?说说你们的家,你们的故乡小路?让大家分享一下!(引起学生对“家”的共鸣)学生:学生交流讨论:家、乡间的小路(导出主题“乡间的小路”)二、新课1、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

《大中国》教案最新6篇

《大中国》教案最新6篇

《大中国》教案最新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大中国》教案最新6篇《大中国》教案篇一设计思路:高枫的《大中国》是一首校园民谣曲风的歌曲,唱出了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现了中国人共有的民族自尊与自豪,“一个家”的比喻让人觉得爱国就是那么亲切。

音乐校园民谣教学设计

音乐校园民谣教学设计
(一)练习律动节奏
(二)分组演唱并加入律动
学习律动节奏,并准确表现律动
把握律动节奏特点,加入歌曲分组演唱
丰富课堂形式,活跃气氛,增强集体意识,更好的感受歌曲的意境
五、小结
表格:
板书设计
《踏浪》
相关节奏型
音乐校园民谣教学设计
课题
《校园民谣》
课型
综合课
章节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海滨音诗》第二课时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分析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充分感受、体验校园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激发对校园民谣的关注与喜爱。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校园民谣的特点,对校园民谣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能主动参与讨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校园民谣有整体感觉认知
二、校园民谣的风格特点
(一)列举部分大家熟悉的校园民谣
(二)提问:1.什么是校园民谣
2.校园民谣有什么特点
(三)出示校园民谣的产生于发展,了解代表人物及歌曲
1.介绍罗大佑,“流行音乐教父”
演唱歌曲《童年》
2.介绍高晓松
演唱歌曲《同桌的你》
(四)根据演唱分析校园民谣的风格特点
X XXXX

(五)加入歌词演唱歌曲
(六)通过对节奏与旋律的联系分析校园民谣作品的节奏与旋律特点
(七)
简洁朴实
清新爽朗
朗朗上口
聆听,感受其风格特点,从音乐要素上进行对比、分析
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带着问题聆听,理解音乐记号的用法有助于准确地演唱歌曲。
学会分析歌曲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
四、歌曲演唱与律动体验
朴 实
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民歌课堂活动教案模板及范文

民歌课堂活动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活动主题《传承民俗,歌颂家乡》民歌课堂活动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歌的基本知识,包括民歌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民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五、活动地点学校音乐教室六、活动准备1. 民歌教学视频、音频资料2. 民歌歌词、曲谱3. 多媒体设备4. 音乐教具(如:打击乐器、手鼓等)七、活动流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吗?它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学习民歌,了解它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民歌基础知识讲解:- 民歌的定义- 民歌的分类(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 民歌的特点(口头性、地域性、民族性等)2. 民歌欣赏:- 播放不同地区的民歌,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 分析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元素。

3. 民歌演唱技巧讲解:- 民歌的演唱方式- 民歌的发声技巧(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分组练习:-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首民歌进行学习和演唱。

-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和指挥。

2. 演唱展示:- 各小组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2. 学生分享学习民歌的心得体会。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民歌在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八、活动评价1. 学生对民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喜爱程度。

---民歌课堂活动教案范文---一、活动主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民歌课堂活动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民谣五首》教学设计(附教案)

《民谣五首》教学设计(附教案)

《民谣五首》教学设计(附教案)一、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民谣五首》,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 通过研究歌曲的发音和演唱,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和声乐水平。

- 通过演唱和配乐的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五首中国传统民谣:《茉莉花》、《采薇》、《敖包相会》、《马头琴》、《茉莉花》。

- 歌曲的歌词和基本旋律。

- 歌曲的节奏和曲调。

三、教学过程1. 引入- 制作一张包含五首歌曲名称的海报,并介绍歌曲的来源和背景,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2. 研究歌词和旋律- 分别研究五首歌曲的歌词和基本旋律。

- 带领学生逐句研究歌词,并重复唱歌,使学生熟悉歌曲的发音和意思。

- 引导学生跟随旋律进行歌曲演唱,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准和节奏感。

3. 演唱和配乐表演- 将学生分组,并让每个组选择一首歌进行演唱和配乐表演。

-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和编排演唱动作和舞蹈,以及选择适合的乐器伴奏。

- 每个组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和欣赏。

4. 总结和展示- 请几个学生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表演,并分享他们参与教学的体验和感受。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提供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发展自己的艺术才能。

四、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音乐表达和艺术才能。

- 考察学生对歌曲歌词、旋律和节奏的掌握程度。

- 评估学生在表演和配乐中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 五首《民谣五首》的歌曲录音。

- 海报和图片介绍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六、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探索更多的民俗音乐和舞蹈。

- 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艺术表演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作成果。

民谣音乐教案模板小学语文

民谣音乐教案模板小学语文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民谣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学唱一首民谣歌曲,感受民谣音乐的韵味。

3.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民谣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学唱一首民谣歌曲。

教学难点:1. 感受民谣音乐的韵味。

2.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民谣音乐和视频。

2. 民谣歌曲音频。

3. 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民谣音乐,引导学生说出对音乐的感受。

2. 引出课题:《民谣音乐的魅力》。

二、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民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民谣音乐的风格和代表作品。

三、学唱歌曲1. 教师播放民谣歌曲音频,引导学生跟唱。

2. 教师逐句教唱,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帮助。

四、感受韵味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感受民谣音乐的韵味。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谣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谣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民谣歌曲,并学习演唱。

2. 收集关于民谣音乐的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民谣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引导学生感受民谣音乐的韵味,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民谣音乐的魅力。

小学生民歌课堂教案模板

小学生民歌课堂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民歌的概念,了解民歌的特点;学会演唱《草原小调》这首民歌,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创编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学唱《草原小调》。

2. 了解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演唱时如何运用合适的呼吸和音色。

2. 如何用自然、流畅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民歌《草原小调》音频、钢琴、示范视频。

2. 学生: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草原小调》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授课1. 教师讲解民歌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民歌与流行歌曲的区别。

2. 介绍《草原小调》的创作背景和歌曲内容。

3. 教师示范演唱《草原小调》,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歌曲。

三、学唱歌曲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集体演唱《草原小调》,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创编《草原小调》的舞蹈动作,展示自己的创意。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民歌,共同欣赏。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歌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价学生在演唱《草原小调》时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3. 评价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创意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3. 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音乐博物馆,了解更多民歌知识。

民谣音乐教案模板小学

民谣音乐教案模板小学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谣音乐的特点,感受民谣音乐的魅力。

2. 通过欣赏《小螺号》,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感受《小螺号》的音乐风格和旋律特点。

2. 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1. 正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通过歌曲理解海洋生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音响设备2. 《小螺号》音乐光盘或MP33. 音乐教室布置(海洋主题)4. 海洋生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海洋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些海洋生物的名字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海洋生物的特点。

二、新授1. 教师播放《小螺号》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让学生了解民谣音乐的特点。

3.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三、歌曲学习1.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演唱,教师点评。

四、音乐游戏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找海洋生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2. 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用海洋生物图片进行装饰。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谣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3. 教师播放其他民谣音乐,引导学生欣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民谣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评价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欣赏《小螺号》,让学生了解民谣音乐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谣作词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民谣作词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谣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民谣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民谣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民谣的歌词创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民谣的歌词创作技巧。

2. 民谣的旋律与歌词的协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民谣音乐作品。

3. 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首民谣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它的特点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 介绍民谣的基本特点:民谣是一种以口头传承为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音乐形式。

2. 讲解民谣的写作技巧:a. 主题明确,富有内涵。

b. 语言简洁,朗朗上口。

c. 结构严谨,节奏感强。

d. 融入当地风土人情,具有地域特色。

3. 讲解民谣的歌词创作方法:a.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b.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歌词生动形象。

c. 注意歌词的节奏感和押韵。

(三)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生活场景,创作一首民谣歌词。

2. 每组派代表展示歌词,全班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谣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拓展: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创作一首民谣歌词,并邀请同学共同演唱。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欣赏民谣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民谣的基本特点。

2. 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民谣音乐的热爱。

民谣课程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民谣课程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谣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发展现状。

2. 培养学生对民谣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演唱简单的民谣,并尝试创作自己的民谣作品。

教学对象:初中音乐班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 民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民谣的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1. 民谣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2. 民谣创作的初步尝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谣音乐课件、民谣歌曲音频、民谣创作素材。

2. 学生准备: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民谣音乐,引导学生聆听并描述歌曲的风格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民谣?它与流行音乐有什么区别?二、新课讲授1. 民谣的历史背景- 介绍民谣的起源,如中国古代的民歌、欧洲的民谣等。

- 分析民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

2. 民谣的特点- 从歌词、旋律、演唱形式等方面分析民谣的特点。

- 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民谣作品,如《茉莉花》、《小河淌水》等。

三、演唱技巧讲解1. 民谣的演唱方法- 讲解民谣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节奏等。

- 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了解民谣的演唱风格。

2. 情感表达- 讲解如何通过演唱表达民谣中的情感。

- 引导学生分析民谣歌曲中的情感元素。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演唱民谣歌曲,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学生尝试用简单的民谣旋律创作歌词,进行即兴演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民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

二、新课讲授1. 民谣创作- 介绍民谣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 分享民谣创作的经典案例。

2. 民谣演唱技巧提升- 讲解如何通过声乐训练提升民谣演唱水平。

- 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了解更高水平的民谣演唱技巧。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民谣创作,包括歌词、旋律等。

2. 学生进行民谣创作成果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谣的魅力和重要性。

民谣弹唱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民谣弹唱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谣音乐的基本特点,感受民谣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民谣弹唱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民谣音乐的基本特点2. 民谣弹唱的基本技巧3. 民谣歌曲的欣赏与演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民谣弹唱的基本技巧,如吉他弹奏、歌曲演唱等。

2. 教学难点:民谣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首民谣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首歌曲的特点是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民谣音乐的基本特点。

二、民谣弹唱基本技巧讲解1. 吉他弹奏:讲解民谣吉他弹奏的基本姿势、指法、和弦等。

2. 歌曲演唱:讲解民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情感表达等。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民谣歌曲进行弹唱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弹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民谣弹唱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民谣歌曲欣赏与演唱1. 教师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谣歌曲,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感受,教师点评。

3.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民谣歌曲进行演唱,教师指导。

三、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谣弹唱的基本技巧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教师推荐一些优秀的民谣歌曲,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谣弹唱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民谣歌曲欣赏与演唱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民谣音乐的理解和热爱程度。

六、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练习弹唱一首民谣歌曲,并录制视频分享。

2. 学生课后搜集一些优秀的民谣歌曲,分享给同学。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民谣弹唱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民谣音乐教案模板小学数学

民谣音乐教案模板小学数学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通过民谣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1. 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

2. 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2. 运用人民币进行复杂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人民币图片或实物。

3. 民谣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民谣音乐《茉莉花》,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中,有哪些与数学有关的内容?二、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人民币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

2. 介绍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元、角、分,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探究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进行以下活动:(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单位。

(2)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

2. 学生分享探究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 强调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拓展延伸1. 教师播放民谣音乐《小毛驴》,让学生思考:这首歌曲中,有哪些与数学有关的内容?2. 学生分享思考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人民币使用情况。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民谣音乐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2.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3.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民谣教案毕业设计模板范文

民谣教案毕业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案题目《民谣的魅力——走进民谣音乐的世界》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民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民谣音乐的基本演唱技巧;(3)能够欣赏和分析民谣音乐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民谣音乐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音乐表达情感。

三、教学内容1. 民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民谣音乐的历史与发展;3. 民谣音乐的风格与流派;4. 民谣音乐的代表作品及演唱技巧;5. 民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民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民谣音乐的代表作品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1)民谣音乐的风格与流派;(2)如何欣赏和分析民谣音乐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首民谣音乐,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民谣的魅力;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民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民谣音乐的特点;3. 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加深学生对民谣音乐的理解。

(三)内容展开1. 教师讲解民谣音乐的历史与发展;2.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民谣音乐的发展历程;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民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四)代表作品及演唱技巧1. 教师介绍民谣音乐的代表作品,如《小苹果》、《平凡之路》等;2. 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演唱技巧;3. 教师讲解民谣音乐演唱的技巧,如呼吸、咬字等。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谣音乐的魅力;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谈谈对民谣音乐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2. 演唱技巧: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技巧运用,如呼吸、咬字、音准等;3. 情感表达:观察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如表情、动作等;4. 学习心得:通过学生的分享,了解学生对民谣音乐的感悟和认识。

民谣音乐教案

民谣音乐教案

民谣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民谣音乐的魅力教案目标:1. 了解民谣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学习并演奏一首经典的民谣歌曲。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民谣音乐,激发学生对民谣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民谣音乐的特点,例如歌词真实、旋律简单、乐器伴奏等。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自主查找一首经典的民谣歌曲,并介绍其背景和特点。

2. 学生分组分享他们找到的歌曲,并一起欣赏其中一首。

3.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和乐器伴奏,讨论其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实践(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民谣歌曲进行演奏。

2.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乐器,分工合作练习演奏技巧。

3. 指导学生通过合奏练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学生小组轮流演奏自己选择的民谣歌曲,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民谣音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民谣音乐的新认识和体验。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民谣音乐与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联系起来。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更多的民谣音乐作品,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2. 组织学生参加民谣音乐演出或比赛,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和体验的感受。

3. 评估学生对民谣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

教案扩展:1. 引导学生学习民谣音乐家的传记,了解他们对民谣音乐的贡献和影响。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尝试编写自己的民谣歌曲,并进行演唱。

民谣作词教学教案模板

民谣作词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谣的基本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创作民谣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民谣的基本特点2. 民谣的文体结构3. 民谣的表现手法4. 民谣的作词技巧5. 民谣创作实例分析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1 以一首经典的民谣歌曲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民谣的特点。

1.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民谣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2. 讲解民谣的基本特点2.1 民谣的起源和发展2.2 民谣的表现形式:叙事、抒情、议论等2.3 民谣的音乐特点:旋律简单、节奏自由、歌词朴实等3. 讲解民谣的文体结构3.1 民谣的段落结构:一般分为引子、主体、尾声3.2 民谣的句式结构:一般采用七言、五言、六言等古体诗的句式4. 讲解民谣的表现手法4.1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4.2 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4.3 运用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5. 作业:请同学们以“家乡”为主题,创作一首民谣。

第二课时:1. 作业展示与点评1.1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民谣作品,进行互评。

1.2 教师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讲解民谣的作词技巧2.1 选择合适的题材2.2 运用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2.3 注重节奏和韵律2.4 借鉴经典民谣的作词技巧3. 民谣创作实例分析3.1 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作词技巧和表现手法。

3.2 以《小苹果》为例,分析其作词技巧和流行元素。

4. 作业:请同学们以“青春”为主题,创作一首民谣。

第三课时:1. 作业展示与点评1.1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民谣作品,进行互评。

1.2 教师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1 民谣的基本特点、文体结构、表现手法和作词技巧2.2 民谣创作实例分析3. 结束语3.1 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民谣作品。

唱民谣歌教学设计

唱民谣歌教学设计

唱民谣歌教学设计引言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欣赏中国传统民谣歌曲。

通过唱民谣歌,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民间文化,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以及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中级水平的学生,教学时间大约为2小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民谣歌曲的特点和意义- 研究并掌握几首经典的民谣歌曲-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教学内容1. 中国民谣歌曲简介:老鼠爱大米,茉莉花,窗外的小麻雀等。

- 学生了解这些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 跟着老师一起听这些歌曲,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元素。

2. 研究唱歌:- 老师教授每首民谣歌曲的歌词和歌曲的基本音调。

-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歌,并重点练发音和语音语调。

3. 分组演唱:-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民谣歌曲。

- 小组进行排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演唱。

教学方法- 趣味性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学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 听力训练:通过大量的听歌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发音和语音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 个人评估:通过学生个人的歌唱表现、发音准确性等进行评估。

- 小组评估:对小组合作和演唱表现进行评估。

-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互相给予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成长和进步。

教学资源- 电子设备和音响设备- 民谣歌曲录音和视频资源- 图片和PPT文件结论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有机会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民谣歌曲,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唱民谣歌曲,感受中国民间文化的魅力,并在音乐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收益。

民谣教学法教案设计模板

民谣教学法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音乐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谣的特点,学会演唱一首简单的民谣歌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演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民谣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谣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民谣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民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难点:1. 民谣歌曲的节奏把握。

2. 民谣歌曲的演唱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民谣介绍、歌曲欣赏、演唱示范等。

2. 音乐器材:音响、麦克风、乐器等。

3. 学生活动材料:歌词卡片、歌曲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首经典的民谣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民谣的特点。

二、新课讲授1. 教师介绍民谣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民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教师示范演唱一首简单的民谣歌曲,引导学生注意演唱技巧和节奏。

三、歌曲学习1. 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学生跟唱,注意节奏和旋律。

2. 教师逐句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帮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演唱,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谣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民谣歌曲,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

2. 学生跟唱,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二、拓展学习1. 教师播放不同风格的民谣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歌曲的特点。

2. 学生分享欣赏心得,教师总结民谣歌曲的多样性。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谣歌曲,进行演唱、表演。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谣歌曲的魅力。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和演唱民谣。

民谣课程讲解教案设计模板

民谣课程讲解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谣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民谣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演唱民谣,传承和弘扬我国民间音乐文化。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民谣音乐素材3. 学生分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民谣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民谣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吗?它叫什么名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种音乐叫做民谣。

二、民谣知识讲解1. 民谣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讲解民谣的起源,从古代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发展而来。

- 介绍民谣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如:《茉莉花》、《小河淌水》等。

2. 民谣的特点- 民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情感等。

- 民谣的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传唱。

- 民谣的歌词通俗易懂,富有哲理。

三、民谣欣赏1. 教师播放不同地区的民谣音乐,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民谣有什么特点?它们反映了哪些地方特色?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谣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一首自己喜欢的民谣,了解其背景故事,下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民谣的特点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民谣演唱教学1. 教师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谣,如《茉莉花》。

2.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民谣,注意节奏、音准、情感等方面的把握。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组展示1. 学生分组演唱民谣,展示所学成果。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谣演唱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学习民谣,积累演唱经验。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提问、回答问题、演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民谣教案
音体美综合组:杨绍彬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校园歌曲因其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

把校园歌曲引进课堂——本节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校园歌曲。

通过介绍校园歌曲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校园歌曲。

教学内容
一、校园民谣的概念及特点
二、作品欣赏
1.《军中绿花》2.《同桌的你》3.《童年》4.《一生有你》5.《那些花儿》
6.《大约在冬季》
7.《南山南》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民谣的特点,对“校园俗民谣”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能主动参与讨论。

2.能够充分感受、体验校园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

3.初步了解吉他的演奏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校园歌曲。

五、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列举、欣赏及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
教具:多媒体课件吉他等
六、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老师吉他弹唱《同桌的你》,让学生欣赏体会,并说出歌曲的类别及风格。

2.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小结导入课题
老师刚才分演唱了一首校园歌曲《同桌的你》,对同学们而言,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一首校园歌曲了。

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校园民谣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

(揭示课题)
二、校园民谣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就是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其或称为“校园歌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等等。

校园民谣朝气蓬勃,极富有校园味道,毫无矫饰,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听起来十分感人,它形象地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生活,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唱。

2、特点:
朝气蓬勃,极富有校园味道,毫无矫饰,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听起来十分感
人,它形象地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生活,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唱。

三、学习民谣吉他
介绍民谣吉他,以及演奏方法,图片展示与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初步了解民谣吉他的弹唱。

四、感受与体验
1.欣赏《同桌的你》
老狼于1968年出生于音乐世家,母亲是中央广播交响乐团团长,父亲为中国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

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工业自动化设计公司做电脑工程师;《同桌的你》因为一场意外的大学生毕业晚会而瞬间红遍全国。

代表歌曲:《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虎口脱险》等。

2、欣赏《童年》
罗大佑台湾地区的创作歌手、音乐人,有“华语流行乐教父”之称。

曾创作并演唱〈童年〉、〈光阴的故事〉、〈鹿港小镇〉、〈爱人同志〉、〈亚细亚的孤儿〉、〈野百合也有春天〉、〈皇后大道东〉等国语、闽南语、粤语脍炙人口的歌曲,对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校园民歌及整个华语流行音乐风格转变有划时代的影响,其歌曲也是许多歌手争相翻唱的对象。

3、欣赏《那些花儿》
朴树,1973年11月8日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男歌手。

朴树成长于北京,父母都是北大教授。

1993年考取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2] ,1994年放弃首都师范大学学业,开始音乐创作1996年10月签约麦田音乐,并录制首支单曲《火车开往冬天》;1999年1月发行首张音乐专辑《我去两千年》并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流行歌曲榜最佳新人奖和东方风云榜最佳新人奖等多个奖项;2002年出演电影《那时花开》;2003年11月发行专辑《生如夏花》。

2013年10月26日首次在北京举办演唱会。

2014年7月朴树为电影《后会无期》创作献唱主题曲《平凡之路》,该歌曲获得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3] 。

2014年10月11日朴树出席金鹰节颁奖晚会[4] 。

2014年12月31日,朴树出席江苏卫视新年演唱会,这是他回乡的首秀。

4、欣赏《一生有你》
水木年华,大陆男子歌唱组合,创作的歌曲以校园民谣为主打。

“水木年华”的名字取自于“水木清华”,前后共有四位成员,均是清华大学毕业生。

2001年,卢庚戌与李健创立了水木年华,2002年李健单飞,随后缪杰与姚勇加入成为三人组合,2003年姚勇单飞,水木年华剩下卢庚戌与缪杰并组合至今。

水木年华以《一生有你》、《在他乡》等校园民谣歌曲走红内地歌坛。

2008年夏天,水木年华还曾与老狼、高晓松等音乐人在北美举行大型巡回演唱会。

5、欣赏《大约在冬季》
齐秦,1960年1月12日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歌手齐豫的弟弟,中国台湾男歌手、音乐创作人。

1981年发行第一张唱片《又见溜溜的她》,后应征入伍,1985年退役后发表个人第一张创作专辑《狼》。

1987年创作歌曲《大约在冬季》在华人社会流传,并获得第11届十大中文金曲。

1991年首次受邀赴大陆举办“齐秦大陆巡回演唱会”。

1997年凭借专辑《丝路》获第8届金曲奖最佳男演唱人奖。

2001年获得首届音乐风云榜跨越世纪杰出音乐奖。

获得2010年度中国歌曲排行榜华语歌坛杰出成就大奖。

2013年参加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在第五期
退赛。

2014年,担任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导师。

们再欣赏一首最近很火的作品《南山南》。

(1)介绍歌曲《南山南》
《南山南》是民谣组织麻油叶创始人马頔(dí)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马頔作词作曲。

该曲是马頔第一首正式发表的单曲,并于2014年9月26日通过网易云音乐首播。

收录在其2014年11月06日发行的专辑《孤岛》中。

2015年2月2日,豆瓣音乐人公布了第四届阿比鹿音乐奖获奖名单,《南山南》获得年度民谣单曲,谈到《南山南》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时,马頔表示这首歌前后大概写了三年时间,所有这三年写过的东西,把它积累起来的时候,发现潜移默化的变成了一个故事,所以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这三年之间经历的所有事情的概括。

而这首歌的曲子则来源于马頔日常练琴时随便哼的一个旋律,马頔将自己原来所写的契合这首曲子的词填上去之后,便成了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南山南》。

作为马頔的代表作之一,《南山南》结合了诗歌才情和旋律天赋,有种诗歌般的沧桑感怀,把词句经音符点化、器乐相协,唱出种悲戚、怅惘与惶惑,蕴藉的感觉。

曲调采用吉他与钢琴、提琴相结合的方式,加上周旋《四季歌》里的采样和曲末的童声,把歌曲创作成闪回的记忆和定格的老照片。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校园民谣的概念及特点,也欣赏了几首金典的校园歌曲,在了解我国校园歌曲的特点的同时,也充分的领略了其魅力,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格调高雅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民谣走进我们的课堂。

谢谢大家,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导入开始,由于教师精彩的演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完全投入到了课堂中来,然后在欣赏中由于选择的歌曲都是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学生大都会演唱,随着大家在欣赏的同时轻声的哼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当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就很高。

整个课堂气氛比一般的欣赏课来说更加活跃,师生关系异常融洽。

而整个课堂在大家激情演唱《南山南》的时候,达到高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多重评价等新课程概念始终贯彻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