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讲义

合集下载

初中电学内容讲义

初中电学内容讲义

初中电学内容讲义一、基本概念:1、电流的形成以及方向。

2、什么是电源?怎样才能有持续的电流?3、电路的组成4、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5、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6、变阻器:作用、原理、连接方式7、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8、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电功:在一段时间做的功。

9、生活用电:a、家庭电路 b、保险丝1、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一块手机电池电压3.6伏。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5、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三、主要问题1、动态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变化或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例一: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电压表V与电压表V2示数的差值跟电压表V1示数的比值 (选填“小于1”、“等于1”或“大于1”)例二、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例三、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将,电压表V2的示数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讲义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讲义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讲义一、引入在电学的学习中,电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描述电源特性的两个关键参数。

准确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对于我们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和优化电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二、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指出,闭合电路中的电流 I 与电源的电动势 E、内阻 r 以及外电路电阻 R 之间存在关系:I = E /(R + r) 。

通过这个定律,我们可以找到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2、测量原理的推导假设我们有一个电源,其电动势为E,内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R,电路中的电流为 I。

根据欧姆定律,外电路的电压 U = IR。

而电源的端电压 U' = E Ir。

当我们改变外电路电阻 R 的值,测量出对应的电流 I 和端电压 U',就可以得到多组数据。

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就能够求出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三、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法(1)实验电路分为电流表外接法和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将电压表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电流表测量通过电源和电阻的总电流。

这种方法适用于电源内阻较小的情况。

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与电源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流表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适用于电源内阻较大的情况。

(2)数据处理通过多次改变外电路电阻,记录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然后以 U 为纵坐标,I 为横坐标,作出 U I 图像。

图像与纵轴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 E,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 r。

2、伏阻法(1)实验电路将一个已知电阻 R0 与电源串联,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电源的端电压U 和已知电阻 R0 两端的电压 U0。

(2)数据处理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I = U0 / R0,U = E Ir,即 U = E (U0 / R0) r。

通过测量多组 U 和 U0 的值,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可以求出 E 和 r。

电学实验课堂学生讲义伏安法测电阻

电学实验课堂学生讲义伏安法测电阻

一、 伏安法测电阻原理:1、 测量电路的选择1〉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的比较2>选择方法①阻值比较法:. ②临界值计算法③试触法:按图接好电路,让电压表的一根接线柱P 先后与a 、b 处接触一下,【例1】 用伏安法测电阻,可采用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如所用电压表内阻为5 000Ω,电流表内阻为0.5Ω.(1)当测量100Ω左右的电阻时,宜采用 电路.(2)采用乙电路测量某电阻的阻值时,两电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 、0.5 A,则此电阻的测量值为 Ω,真实值为 Ω.【例2】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个未知电阻,他先将电压表接a 点,读得两表示数分别为U 1=3.0 V,I 1=3.0 mA,然后将电压表改接在b 点,读得两表示数分别为U 2=2.9 V,I 2=4.0 mA,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电压表应接到 点误差较小,测得R x 的值应为 Ω.思考:(1) R x 的真实值 R x 的测量值 (2)若0.1,Ax R R =ΩΩ则的真实值应为2、控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连接(1)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对比【例3】测一个阻值约为25 kΩ的电阻,备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量程100μA,内阻2 kΩ)B.电流表(量程500μA,内阻300Ω)C.电压表(量程10 V,内阻100 kΩ)D.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500 kΩ)E.直流稳压电源(电动势15 V,允许最大电流1 A)F.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1 kΩ,额定功率1 W)G.电键、导线若干(1)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2)画出测量R x的原理图.3、电路设计【例4】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A.电池组(3 V,内阻1Ω)B.电流表(0~3 A,内阻0.012 5Ω)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Ω)D.电压表(0~3 V,内阻3 kΩ)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 A)G.滑动变阻器(0~2 000Ω,额定电流0.3 A)H.开关、导线(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 .(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接法.(填“内”或“外”)(3)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下图所示,图示中I= A,U= V.(4)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0~0.5 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 x 的原理电路图,然后根据你设计的原理电路将下图中给定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二、电表的读数规则:【例5】如图甲是学生实验用的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刻度盘,当用“+”和“-0.6”两接线柱时,能测量的最大电流是 A,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 A,图中表针示数为 A;当使用电流表的“+”和“-3”两接线柱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 A ,图中表针示数为 A.图乙为学生实验用的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刻度盘,当使用较小量程时,测量电压最大值不得超过 V,每小格表示 V,图中指针示数 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时,则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 V,图中指针示数 V.【例6】多用电表表头的示意图如下.(1)当指针位置如图中灰三角箭头所示,则测量的是 ,测量结果为 .(2)当指针位置如图中白三角箭头所示,则测量的是 ,测量结果为 .(3)当指针位置如图中黑三角箭头所示,则测量的是 ,测量结果为 .(4)当指针位置如图中黑三角箭头所示,正确操作后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很小,那么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应该依次为:(Ⅰ) ;(Ⅱ) ;(Ⅲ) ;(Ⅳ) . 测量结束后应将选择开关拨到或者 .(5)某同学在做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实验中:无论用多用电表进行何种(直流)测量,电流都应该从表笔经插孔流入电表.针对练习:2> (2009·安徽理综)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 和b 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挡位.a 和b 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针对练习:3> 图1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图1(1)如果是用×10 Ω挡测量电阻,则读数为________ Ω.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 挡测量电流,则读数为______ mA. (3)如果是用直流5 V 挡测量电压,则读数为________ V.【例7】(1) 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分别为 mm 、 村民(2)[2007年天津理综卷22(1)] 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 mm 。

初三总复习《电学》讲义

初三总复习《电学》讲义

初三总复习《电学》讲义一.电流和电流强度1.电流:⑴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⑵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实际移动方向的反方向。

⑶电流强度: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物理量符号“I”①定义公式:I =Qt,②单位:是安培单位符号“A”,1安=1库∕秒即1A=1c/s。

③单位换算:1A=103mA 1mA=103µA⑷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可以表示电流强弱程度。

例1:1A的物理意义一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库仑。

⑸基本物理量估测:例2:①一只白炽灯泡工作电流约 0.2A 左右;②一台电视机工作电流约0.5A 左右。

二.电源和电压1.电源及其作用: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能持续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它的作用是提供了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所需之动力——电压。

从能的转化角度看,电源是一种把化学能(干电池)、机械能(水利发电、风力发电)或其它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使用电源时的注意点:绝不允许用导线将两极直接连接起来(称为电源短路),否则会损坏电源。

3.电压作用: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维持持续电流必须有电源(提供电压),电路必须是通路。

⑴物理量符号:“U”电压单位:“伏特”简称“伏”单位符号:“V”⑵单位换算:1KV=103V 1 V=103mV⑶基本物理量估测: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伏,照明电路电压为220伏。

高压输电线电压约几千伏到几百千伏。

4.电流、电压的测量:⑴几点说明:电流表、电压表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又短又粗的导线,所以电阻很小,在电路里可近似认为电阻为0; 电压表相当于一根又长又细的导线,所以电阻很大。

在电路里可近似认为电阻为∞。

例题1:下列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法正确的是………………………( )A .甲图;B .乙图;C .丙图;D .丁图。

三.电阻:1.电阻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⑴计算公式:R = U I单位:欧姆“Ω” 单位换算:1MΩ=103K Ω 1K Ω=103Ω ⑵关于R = U I的物理含义:电压与电流强度的比值大小反映了电阻的大小,电阻大小决定了比值的大小。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讲义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讲义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讲义在电学的世界里,电路就如同城市中的交通网络,而电压则是驱使电流流动的动力源泉。

我们今天要深入探究的,就是在串、并联这两种常见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和规律。

一、电路的基本类型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电路的两种基本类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就像是一串首尾相连的珠子,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通过。

各个用电器依次连接,一个接一个,没有分支。

并联电路则有所不同,它就像是多条道路并行,电流有多条路径可以选择。

各个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多个分支。

二、电压的概念在探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之前,我们得先明白电压到底是什么。

电压,简单来说,就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力量。

可以想象成是水流中的水压,水压越大,水流就越强劲;同样,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强。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常用的还有千伏(kV)、毫伏(mV)等。

三、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有着独特的规律。

假设我们有一个串联电路,其中包含电源、两个电阻 R1 和 R2。

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用公式表示就是:U = U1 +U2 。

这就好比是一群人一起推一辆车,每个人出的力加起来,就等于总的推力。

比如说,电源提供的电压是 6V,R1 两端的电压是 2V,那么 R2 两端的电压就一定是 4V。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准备一个电池组、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一个电压表。

将电池组、电阻依次串联起来,然后把电压表分别并联在两个电阻两端,以及整个串联电路的两端。

实验中,我们会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对应着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而整个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值正好等于两个电阻两端电压值之和。

四、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接下来,我们看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情况。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还是用前面的例子,只不过这次电阻 R1 和 R2 是并联连接。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讲义(精简版)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讲义(精简版)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讲义(精简版)前言:既然是讲电学实验,自然都离不开电表的使用,所以,我们打破教材、教辅常规顺序,从电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开始,由浅入深逐节讲解近些年高考试题中涉及的电学系列实验知识要点,并将实验结论、误差的产生和控制等复杂的逻辑推理过程尽量归纳为公式、模板或口诀的形式予以简化,并烂熟于心,以便同学们在答题时,提高解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思考和推导过程。

另外,在每一小节单元模块后都附有近十年全国高考实验真题索引,以便于同学们对照学习或自我检查测试。

一、电表的改装1.电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的电表,如: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都是由量程较小的电流表(又称表头G)经过改装而来。

表头G的内部结构主要由两块永久磁铁、金属线圈、螺旋弹簧、指针和表盘等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通电金属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发生旋转而制成。

2.表头G的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表头的三个参数是指表头线圈电阻Rg 、满偏电流Ig和满偏电压Ug。

三者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即:Ig=Ug/Rg3.将小量程的表头G改装为大量程的电流表(安培表)若使扩大后的电流表量程为原来表头满偏电流的n倍(即:n=I/ Ig),则必须给表头G并联..一个小电阻R来分流多余的电流I R, 如下图。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Ig*Rg=(I-Ig)*R又 n=I/ Ig所以,解得:R= Rg/(n-1)…………………公式①(必须熟记)4.将小量程的表头G改装为大量程的电压表(伏特表)若使扩大后的电压表量程为原来表头满偏电压的n倍(即:n=U/Ug),则必须给表头G 串联..一个大电阻R来分担多余的电压U R,如图: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U = Ug +(Ug /Rg)*R又 n=U/ Ug所以,解得:R=(n-1)Rg…………………公式②(必须熟记)以上公式①、②很重要,也很好记。

口诀:并小串大(必须熟记)(附:关于“电表改装”相关高考题,如:2019全国Ⅰ卷23题;2018全国Ⅱ卷22题;2016海南卷12题;2015全国Ⅰ卷23题;2013全国Ⅱ卷23题;2010北京卷21题)5.将小量程的表头G改装为欧姆表欧姆表的内部结构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表头G、定值电阻R(起保护电路作用)、滑动变阻器R,以及电池等构成。

《电功和电能》 讲义

《电功和电能》 讲义

《电功和电能》讲义一、电功电功,简单来说,就是电流做功的多少。

当电流通过用电器时,电流就会做功。

就好像我们用力推动一个物体,使它移动一段距离,这个过程我们做了功。

电流做功也是类似的道理。

那电流是怎么做功的呢?我们以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比如电灯泡。

当电流通过灯泡的灯丝时,灯丝会发热发光。

在这个过程中,电流就对灯丝做了功,使电能转化为灯丝的内能和光能。

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实验和研究,我们发现电功的大小与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电功等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如果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W =UIt ,其中 W 表示电功,单位是焦耳(J);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t 表示通电时间,单位是秒(s)。

举个例子,一个电阻为5Ω 的用电器,通过它的电流是 2A,通电10 秒,那么电流所做的功 W = UIt = I²Rt = 2²×5×10 = 200 焦耳。

在实际生活中,电功的单位除了焦耳,还有一个常用的单位叫“度”,也称为“千瓦时”(kW·h)。

1 度= 1 千瓦时= 36×10^6 焦耳。

我们平时说的家里一个月用了多少度电,就是指电功的多少。

二、电能电能是一种能量形式,它是由电源提供的。

比如电池、发电机等,它们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能,大多数是由发电厂里的发电机产生的。

在发电厂里,通过燃烧煤炭、利用水能、风能或者核能等方式,推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电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比如,给电动机通电,电能就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就能带动机器运转;给电热水器通电,电能就转化为内能,水就被加热了;给电灯通电,电能就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灯就能发光发热。

当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时,电流就做了功,也就是消耗了电能。

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用电功来度量。

物理竞赛电学讲义

物理竞赛电学讲义

静电场一、电场强度 1、实验定律a 、库仑定律:[内容]条件:⑴点电荷,⑵真空,⑶点电荷静止或相对静止。

事实上,条件⑴和⑵均不能视为对库仑定律的限制,因为叠加原理可以将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应用到一般带电体,非真空介质可以通过介电常数将k 进行修正(如果介质分布是均匀和“充分宽广”的,一般认为k′= k /εr )。

只有条件⑶,它才是静电学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但这一点又是常常被忽视和被不恰当地“综合应用”的)。

b 、电荷守恒定律c 、叠加原理 2、电场强度a 、电场强度的定义(使用高斯定理)电场的概念;试探电荷(检验电荷);定义意味着一种适用于任何电场的对电场的检测手段;电场线是抽象而直观地描述电场有效工具(电场线的基本属性)。

b 、不同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决定电场强弱的因素有两个,场源(带电量和带电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这可以从不同电场的场强决定式看出——⑴点电荷:E = k2r Q结合点电荷的场强和叠加原理,我们可以求出任何电场的场强⑵均匀带电环,垂直环面轴线上的某点P :E = 2322)R r (kQr +,其中r 和R 的意义见图。

⑶均匀带电球壳 内部:E 内 = 0 外部:E 外 = k2r Q,其中r 指考察点到球心的距离 如果球壳是有厚度的的(内径R 1 、外径R 2),在壳体中(R 1<r <R 2):E =2313r R r k 34-πρ ,其中ρ为电荷体密度。

这个式子的物理意义可以参照万有引力定律当中(条件部分)的“剥皮法则”理解〔)R r (3433-πρ即为图中虚线以内部分的总电量〕。

⑷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为λ):E =rk 2λ⑸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电荷面密度为σ):E = 2πk σ 二、电势1、电势:把一电荷从P 点移到参考点P 0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与该电荷电量q 的比值,即U =qW参考点即电势为零的点,通常取无穷远或大地为参考点。

和场强一样,电势是属于场本身的物理量。

电学实验讲义《测电阻的多种方法讨论》

电学实验讲义《测电阻的多种方法讨论》

电学实验讲义《测电阻的多种方法讨论》电学实验讲义《测电阻的多种方法讨论》伏安法测电阻一、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接法:1、基本电路:[来源:]2、电路的对比调节范围限流式电路分压式电路电压调节范围0→U电流调节范围0→说明:U 为电源端电压,R 为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Rx 为待测电阻阻(小灯炮)值。

3、判断方法①待测电阻Rx>R,须用分压式接法,此时若采用限流式接法对电路基本起不到调节作用。

②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或要求测多组数据)须用分压式接法。

③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电压)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或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电压)时,应采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

[来源:Z。

xx。

]④待测电阻RxR 真测大电阻口诀:小外偏小、大内偏大(含义:内接适用于较大电阻,且测量值偏大;外接适用于较小电阻,且测量值偏小。

)-----此法适用于定性分析3、定量判断方法①当待测电阻Rx 时,视Rx 为大电阻,应选用内接法;③当Rx=时,两种接法均可。

[例题1]图10-7 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来源:](1)待测电阻Rx(约100Ω)(2)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V,内阻可不计)(3)直流毫安表(量程0~10mA,内阻50Ω)(4)直流电压表(量程0~3V,内阻5KΩ)(5)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例题2] 用伏安法测量某一电阻Rx 的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A、待测电阻Rx(阻值大约为5Ω,额定功率为1W)B、电流表A1(0~0.6A,内阻0.2Ω)C、电流表A2(0~3A,内阻0.05Ω)D、电压表V1(0~3V,内阻3KΩ)E、电压表V2(0~15V,内阻15KΩ)F、滑动变阻器R0(0~50Ω)G、蓄电池(电动势为6V)H、电键、导线为了较准确测量Rx 的阻值,保证器材的安全,以便操作方便,电压表、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九年级物理全册 电学基础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电学基础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一、知识点睛电学基础【板块一】两种电荷1.如果一个物体,我们就称这个物体带了电。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3.自然界有种电荷,分别是电荷和电荷。

人们把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

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4.不同带电体的电荷有多有少,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

电荷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电荷量也可以简称电荷。

【板块二】电产生的原因5.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所组成;(2)原子内部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3)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它们的电荷量为C;(4)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6.在摩擦的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电子,而缺少电子带电荷;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电子,而有多余的电子带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7.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原理是。

【板块三】导体和绝缘体8.导体: 的物体,常见的导体有等。

绝缘体: 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有等。

9.金属导电原因:在金属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只有电子(负电荷),我们称为,金属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导电。

10.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原子核电子质子原子中子二、精讲精练【板块一】两种电荷1.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2.现有A,B,C 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 带负电,A 和B 互相吸引,C 和A互相排斥,则()A.B 一定不带电,C 带正电B.B 可能带正电,C 带正电C.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D.B 可能不带电,C 带负电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一种性质B.要使物体带电,只有用摩擦的方法C.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带正电 D.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负电4.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转动的扇叶与空气摩擦而,从而具有吸引的性质,所以灰尘会被吸在扇叶上。

《电流 电压 电阻》 讲义

《电流 电压 电阻》 讲义

《电流电压电阻》讲义一、引言在电学的世界里,电流、电压和电阻是三个最基本的概念,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电路运行的基础。

理解这三个概念对于我们掌握电学知识、解决电路问题以及应用电学原理于实际生活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逐步深入地探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奥秘。

二、电流电流,简单来说,就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就好像在一条道路上,有一群有序前进的行人,这些行人就代表着电荷,而他们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的大小用安培(A)来度量。

如果在 1 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 库仑(C),那么电流就是 1 安培。

想象一下,一个水龙头在 1 秒钟内流出了 1 升水,这就类似于 1 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1 库仑电荷量。

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就像水流在管道中流动一样。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这就好比一条没有分支的水管,无论在哪个位置,水流的大小都是一样的;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这类似于几条分支的水管,总水量等于各分支水管水量的总和。

电流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二是要有促使电荷定向移动的电场。

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电子;在电解液中,自由移动的电荷则是正、负离子。

三、电压电压,也称为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电场力对电荷做功能力的物理量。

可以把电压想象成一种“压力”,它推动着电荷在电路中流动。

就像水在不同高度之间流动是因为存在水位差一样,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是因为存在电压差。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如果把 1 库仑的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电场力做了 1 焦耳的功,那么这两点之间的电压就是 1 伏特。

在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例如常见的干电池,它的正负极之间存在一定的电压,从而使电路中的电荷能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四、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就像不同的道路对行人的阻碍程度不同一样。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讲义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讲义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讲义一、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要理解电场强度,咱们可以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

想象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它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环境”,使得其他带电体在这个“环境”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这个“环境”就是电场。

那么,电场强度是怎么定义的呢?我们把一个电荷量为 q 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某点,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为 F,那么该点的电场强度 E 就等于电场力 F 与试探电荷 q 的比值,即 E = F / q 。

需要注意的是,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和是否存在都没有关系。

电场强度是一个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如果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是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那么负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就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为了更直观地描述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我们引入了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如果在空间中有多个点电荷同时存在,那么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比如,有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 Q1 和 Q2,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r。

那么在它们连线的中点处,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沿着连线指向外侧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二、电场线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一种假想的曲线。

电场线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

这就表明了电场的方向性。

其次,电场线在空间中不会相交。

因为如果电场线相交,那么在交点处就会有两个不同的电场强度方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再者,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越疏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小。

通过电场线,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电场的分布情况。

比如,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平行且等间距的直线。

我们来举个例子,一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之间的电场就是匀强电场。

电场线垂直于金属板,并且疏密均匀。

再比如,单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电场线是以点电荷为中心向外辐射的。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上课讲义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上课讲义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17、滑动变阻器: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1度=1kw.h=1000w×3600s=3.6×106J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简单电路-讲义(教师版)

简单电路-讲义(教师版)

第五讲简单电路一、电荷、电流知识扫盲1电荷(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2)两种电荷:①正电荷: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

②负电荷:人们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④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验电器:实验室里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如图所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而不是所带电荷的性质).(4)电荷守恒: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存不变.电流(1)电流的定义:每秒中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用字母表示.单位:安培,符号.(2)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3)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小试牛刀1.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摩擦起电)现象的是()①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②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能吸起纸屑;③将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头发被吸引;④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的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会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答案】D【解析】①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由于摩擦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属于静电现象;②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由于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能吸引纸屑,属于静电现象;③摩擦过的气球由于带电所以能吸引头发,属于静电现象;④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的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绳和手摩擦起电,塑料绳带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属于静电现象.故选D .【标注】【知识点】电路百步穿杨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带正电荷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带正电荷C.棒中有瞬间电流从流向,使张角变小D.棒中有持续电流从流向,使张角变大2.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和,使带正电,不带电,用金属棒把、连接起来后如图所示则( )【答案】B【解析】带正电,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两验电器的金属连接起来的瞬间,的自由电子流向,因失电子而带正电,负电荷定从到,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从到,所B 正确,得到的电流是短暂的,不能得到持续电流,所以D 错误.故选B .【标注】【知识点】验电器原理;电流的方向独步天下A.B.C.D.3.已知甲、乙、丙三个电荷,依次排列在同一直线上,且都处于静止状态,由此可以判断( )甲、乙、丙带同种电荷甲、丙带同种电荷,甲、乙带异种电荷甲、丙带同种电荷,甲、乙可能带同种电荷,也可能带异种电荷无论甲、乙、丙带何种电荷,均可能使它们同时静止【答案】B 【解析】分析乙平衡,说明甲对乙的力和丙对乙的力方向相反,因此要么都是吸引,要么都是排斥,所以甲、丙带同种电荷;再分析甲平衡,说明乙对甲的力和丙对甲的力方向相反,因此一定是一个吸引、一个排斥,所以乙、丙带异种电荷.故选B .【标注】【知识点】电路二、电路知识扫盲2(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2)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导体、绝缘体(1)电路的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的电流途径叫电路.(2)电路的基本组成:①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叫做电源.电源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电铃、电扇等.③开关:用来接通或者断开电路的装置,起控制用电器的作用.电路④导线:导线是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荷移动的通路.(3)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也叫闭合电路,它是电路正常工作的状态.②开路:某处断开或电流无法通过的电路,又叫断路.③短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的电路.这种短路叫电源 短路,最易引发火灾,对电源危害也极大.第二种是用电器两端被一条导线连接起来,这种情况叫局部短路,被短路电器不能正常工作.(4)电路元件的连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先断开;②电源两极不允许用导线直接连接,以免损坏电源.(5)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下面是几种常见电路元件符号:在画电路图时候,一定要规范,一般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实物,切忌将实物画到电路图中.(6)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①必须有电源;②电路是闭合的.小试牛刀A.碳棒、人体、大地B.水银、铜丝、铁块C.大地、人体、陶瓷D.陶瓷、干木、塑料4.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答案】D【解析】A .碳棒、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故A 错误;B .水银、铜丝、铁块都是金属,是导体,故B 错误;C .大地和人体是导体,故C 错误;D .陶瓷、干木和塑料都是绝缘体,故D 正确.故选D .【标注】【素养】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知识点】常见导体和绝缘体A.B.C.D.5.小红发现教室里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电灯是教室里的,使用的是照明电压,两盏灯必须是并联的;因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开关也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所以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则开关必须连在干路上,分析电路图可知A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标注】【知识点】电路的设计百步穿杨(1)(2)6.请按要求完成电学作图.将图中的各器材按要求连成电路.要求:①两开关都闭合时两灯都亮,②只闭合时只有灯亮,③只闭合时两灯都不亮.如图甲示的实物中,若、断开,闭合,请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其对应的电路图.【答案】(1)(2)【解析】(1)(2)只闭合时只有灯亮,则与灯串联;只闭合时两灯都不亮,接在支路中;两开关都闭合时两灯都亮,两灯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两灯是并联的,开关接在干路中.故如答案图.根据题意确定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然后连接实物电路图.故如答案图.【标注】【知识点】实物图转化电路图独步天下7.小华在学习了电路之后,自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对于该电路:(1)(2)(3)要电路组成串联电路,只需闭合开关 .要电路组成并联电路,只需闭合开关 .若同时闭合三个开关,会使得电路元件中的 被短接.(选填“电源、、”)【答案】(1)(2)(3)、电源【解析】(1)(2)(3)由图可知,要使灯、组成串联电路,应将两灯首尾相连接到电源两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需闭合开关.故答案为:.两个灯泡并列地连在一起,然后再接入电路中,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叫并联.要使电路组成并联电路,即灯、并联,由图知将灯的右接线柱与灯的右接线连接在一起,再将灯、的左接线柱与灯的左接线柱连接在一起即可,故需要将开关、闭合,断开,此时它们是并联的.故答案为:、.若同时闭合三个开关,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正极流回电源负极,因此会形成电源短路(即电源被短接),该现象是绝对不允许的.故答案为:电源.【标注】【知识点】电路的设计;电路三种状态的判断(1)8.某同学连接了四个电路如图所示:已造成短路的是 图,闭合开关后会出现短路的是 图.(2)组成串联电路的是图,组成并联电路的是图.(2分)【答案】(1)(2)D ; AB ; C【解析】(1)(2)A图:闭合开关后,电流从正极直接回到负极,造成短路;B图:从正极开始连接,依次经过灯泡、开关、另一个灯泡回到负极,该电路为串联电路;C图:从正极开始连接,经过开关后分支,分别经两个灯泡后回到负极;两只灯泡并联;D图:电流直接从正极回到了负极,开关不起任何作用.所以已造成短路的有D;闭合开关后会出现短路的有A;组成串联电路的有B;组成并联电路的有C.故答案为:D;A.解析见(1)【标注】【知识点】电路三种状态的判断;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三、电流、电压、电阻知识扫盲31、电流的强弱:电流强度(简称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代表,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其单位换算:2、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可以用电流表来测量.正确使用电流表,应做到“四会”.(1)会接: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②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电流表电阻非常小,分析电路时,常把它看作导线.注意: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否则会烧坏电流表.(2)会选: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① 在接入电路前,先估算电流大小,若待测电流小于,应选量程,若待测电流在之间,应选量程.② 如果不能估算,应先接大量程接线柱,试触后再根据读数接到相应的接线柱上.~~~(3)会试:电路接好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试触,同时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① 指针不偏转,可能是待测电路开路,电流表中无电流,也可能是电流表本身有故障,应加以排除.② 指针反向偏转,可能是正、负接线柱接反,应改接.③ 指针正向偏转过大,超过最大刻度,是量程选择偏小,应改接较大量程.④ 指针偏转很小刻度,是量程选择偏大,应改接较小量程.(4)会读:会读的关键是能够根据所选的量程,正确判断出最小刻度值是多少安,再根据指针的位置,正确读出所表示的电流值.另外,电流表使用前还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有偏差,可旋转电流表正面中间的调零螺旋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1.电压(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电压用字母表示.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常用的还有千伏()、毫伏()、 微伏(),,,.电压是电源提供的,不同的电源所提供的电压不同,一节干电池电压为,一节铅蓄电池电压为,照明电路正常电压为 .(3)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2、电压表(1)测量电路中两点之间电压大小的仪表叫做电压表.(2)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相当于断路.在接入电路中时我们一般不考虑有电流流过.(3)电压表的外部特征① 表盘上的标度分为上下两行,上面的标度从,小面的标度从.读数下面有个醒目的,以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② 调零旋钮:在没有电压的情况下调节指针的位置.③ 接线柱:我们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分别标有“”、“”和“”,测量电压时,将“”和“”其中的一个和“”接入电路.电压及电压表~~(4)电压表使用时注意事项① 在测量电压前,如果电压表的指针没有指在“”的位置,需要调节表盘下面的调零旋钮,把指针调节到指“”的位置.② 电压表应该并联在被测量电路的两端.③ 电流要从电压表有“”或“”的接线柱流入,再从标有“-”号的接线柱流出来.④ 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大小时,可以先使用的量程,将开关瞬间闭合再断开,看指针的偏转情况.若指针偏转超出量程,要换更大量程的电压表;如指针的偏转不大于,但是大于,应该使用的量程,如果偏转小于,应该改用的量程测量.⑤ 读数时,视线要与表盘垂直.小试牛刀A.两端的电压B.和两端的电压C.和电源两端电压D.电源两端电压9.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的是( )【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与和并联,可测量和两端电压.故选B .【标注】【知识点】电压表的使用(调零,连接,量程选择)A. B.C. D.10.下列四个电路中,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电流的是( )【答案】C【解析】A.导线直接接在灯两端,闭合开关后,两灯被短路;此时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相当于导线不经用电器直拉接在电源两极上,所以也会造成电源短路,故A错误;B.两灯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的是干路的总电流,故B错误;C.两灯并联,电流表与串联,测量的是的电流,故C正确;D.两灯并联,电流表“负极”未接入电路,故D错误.故选C.【标注】【知识点】电流表的使用(调零,连接,量程选择)百步穿杨11.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甲)测量的是通过的电流(选填“”、“”或“和”),电流表(乙)测量的是通过的电流(选填“”、“”或“和”).和两只灯泡是关系(选填“串联”或“并联”).【答案】 ; 和 ; 并联【解析】两个电灯并联,电流表甲测量灯泡的电流,电流表乙在干路上,测量的是灯泡和灯泡的电流,故电流表甲与串联,开关在干路上.故答案为:;和;并联.【标注】【知识点】电路的状态独步天下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表的示数为.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 B.两端电压为C.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则亮,不亮D.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则与并联【答案】BD 【解析】.闭合开关时,、串联,测电源的电压,测两端的电压;所以电源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两端电压,故A 正确,B 错误;C .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时,电路为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被短路;所以亮,不亮,故C 正确;D .电流表相当于导线,若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则电源短路,故D 错误.故选BD .【标注】【知识点】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及计算(1)电阻定义及符号:①物理意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表示.②定义: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③公式:电阻=电压/电流,数学表达式:(计算式)④表达式的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表示电阻大小的量度,而不是决定 电阻大小的决定式.电阻及变阻器⑤电阻的测量:可以根据,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2)单位:①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通过导体的电流是,这段导体的电阻是.②常用单位:千欧()、兆欧().③换算:,(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跟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无关,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4)滑动变阻器①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用表示.②原理:滑动变阻器利用的是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的规律,即电阻长度越长,电阻大.③特点: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地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但是不能知道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准确阻值.(5)电阻箱①作用:电阻箱是一个可以读出电阻大小的,电阻可以改变的仪器.它在电路中起到了控制电流和电压的作用.②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小三角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小试牛刀A.B.C.D.13.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答案】D【解析】A .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与题意不符;B .滑动变阻器被短路,滑动变阻器没有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片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与题意不符;C .滑动变阻器为定值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移动,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不变,电阻不变,与题意不符;D .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右半段,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与题意相符.故选D .【标注】【知识点】电压的认识14.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 ).A. B. C.D.【答案】C【解析】电阻箱的示数:.故选C .【标注】【知识点】电阻箱的读数百步穿杨A.B.C.D.15.实验室中常用的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的电阻分别为、、表示, 则三者电阻大小关系为()【答案】B【解析】电压表相当于断路,其实本质就是电阻很大,几千欧姆;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本质就是电阻很小,不到欧姆;灯泡是用电器,电阻十几、几十欧姆,因此,电阻从大到小排列是电压表电阻大于灯泡电阻大于电流表电阻.故选B .【标注】【知识点】电压的认识独步天下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向移动的过程中( )A.B.C.D.电压表示数变大,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答案】D【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测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向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的示数变大.故选D .【标注】【知识点】电表示数变化问题(定性分析)17.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发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编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镍铬合金(1)(2)(3)(4)镍铬合金镍铬合金锰铜合金按照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为了验证猜想,应该选用编号 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分别将和两电阻丝接入图电路中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 有关.要进一步研究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就需要测量导体的电阻.小明的实验方案的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的示数如图所示.但通过观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过 .这样会导致实验误差较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答案】(1)(2)(3)(4)电流表示数导体的材料小 ; 换用量程【解析】(1)(2)(3)(4)在、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导体电阻的大小.故答案为:电流表示数.要验证猜想①:导体的电阻可能导体的长度有关,应控制导体材料与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故答案为:、.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电阻丝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将和两电阻丝接入图1电路中、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可知: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材料有关;故答案为:导体的材料.由图2所示电流指针偏转过小,电流表读数误差较大,会增大实验误差,使食盐误差偏大;电流表换用小量程,可以减小读数误差,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答案为:小;电流表改用小量程.【标注】【知识点】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四、串并联电路特征知识扫盲4串并联电路特征(1)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2)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3)串并联电路电阻特点:1)电阻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①串联的实质是:增加导体的长度.②当个阻值为的电阻串联时,电阻关系可简化为.③当只有两个电阻串联时:2)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即.①并联的实质是: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②当个电阻均为,则上式化简为.③当两个电阻并联时,上式可写为.小试牛刀18.在图中,当开关闭合,测得通过点和点的电流都是,则甲图中通过点处的电流是,通过处电流是,乙图中通过点的电流是,通过点的电流是,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是:.【答案】 ; ; ; ;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解析】由图甲可知,两种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可知:;又知:;故、点处的电流都是;由图乙可知:两只灯泡是并联,根据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可得:;又知:;故.故答案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标注】【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计算;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计算(1)(2)(3)(4)19.认真观察分析电路图并解答下面的问题:如果要使灯、串联,则应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如果串联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则通过的电流和通过的电流是多少?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灯、构成并联.如果并联时电流表的示数为,通过的电流为,计算得出通过的电流.【答案】(1)(2)(3)(4); ;;、、【解析】(1)(2)(3)(4)当闭合开关,断开开关、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依次经过两盏灯泡,则它们是串联在一起的.故答案为:;.已知两盏灯泡是串联在一起的,故通过两盏灯泡的电流是相等的,即都等于电流表的示数,.故答案为:;.当闭合开关、,断开开关时,两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电流分别经过两盏灯泡后回到电源的负极,它们这种连接方式是并联.故答案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故通过的电流.故答案为:.【标注】【知识点】电路的设计;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计算;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计算、、百步穿杨A.B.C.D.20.如图所示电路,各元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若甲乙都是电压表,、都闭合,则和并联若甲乙都是电流表,闭合、断开,则和是串联若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闭合断开,则甲表测电流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闭合、断开,则甲表测电源电压【答案】D【解析】A .若甲乙都是电压表,、都闭合,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和串联,故A 错误;B .若甲乙都是电流表,闭合、断开,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经过两个电阻,则和是并联,故B 错误;C .若甲电流表,乙是电压表,闭合、断开,电路中的简单电路,则甲表测电流,故C 错误;D .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闭合、断开,则甲表串联在了干路中,测的是电源电压,故D 正确.故选D.【标注】【题型】串、并联电路的识别独步天下(1)12(2)2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将两盏标有“,”(即灯泡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不能超过,流过的最大电流不超过,否则灯泡会烧坏)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可调直流电源两端.小明在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这是因为 ;上述问题纠正后,小明正确操作测出了的电压.在测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实验时间,小明采用了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接点不动,只断开接点,并改接到接点上,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两端的电压?为什么?答: .调节直流电源两端的电压,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即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突然,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灭.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导老师经过分析检查,给出下列两种原因供小明选择,你认为可能的是 .A .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B .一盏灯短路,另一盏灯完好为了检测故障,指导老师又提供了下列四种器材:A .规格仍为“,”的灯泡; B .符合要求的电压表;。

电化学讲义

电化学讲义

一、原电池基础知识: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电 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池 基本概念: 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原 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

理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反应原理:Zn-2e -=Zn 2+ 2H ++2e -=2H 2↑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 -=Zn 2+正极(石墨)2NH 4++2e -=2NH 3+H 2↑总反应:Zn+2NH 4+=Zn 2++2NH 3+H 2↑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 4Cl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②、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电解液:由中性变为碱性(离子导电性好)。

PbO 2) PbO 2+SO 42-+4H ++2e -=PbSO 4+2H 2O 负极(Pb ) Pb+SO 42--2e -=PbSO 4铅蓄电池:总反应:PbO 2+Pb+2H 2SO 4 4+2H 2O1.25g/cm 3~1.28g/cm 3的H 2SO 4 溶液蓄电池 特点:电压稳定。

Ni ——Cd )可充电电池; 其它蓄电池 Cd+2NiO(OH)+2H 2O Cd(OH)2+2Ni(OH)2 Ⅱ、银锌蓄电池锂电池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燃料 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电池 ②、原料:除氢气和氧气外,也可以是CH 4、煤气、燃料、空气、氯气等氧化剂。

2H 2+2OH --4e -=4H 2O ;正极:O 2+2H 2O+4e -=4OH -失e -,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化学电源简介放电充电放电③、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O2 +2H2 =2H2O特点:转化率高,持续使用,无污染。

电学知识点讲义

电学知识点讲义

B、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或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D、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④滑动变阻器应该和被控制的电路串联。

⑤滑动变阻器的铭牌:50Ω、2A50Ω表示:。

2A表示:。

“伏安法”测电阻①原理:R=U/I②需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电压表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④电路图:⑤如果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则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电流的改变而呈现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灯泡的温度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电阻也随之改变。

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①推导:∵串联∴U=U1+U2I=I1=I2又∵U=IR、U1=I1R1、U2=I2R2∴IR= 得到:R=R1+R2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串=nR③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

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①推导:∵并联∴U=U1=U2I=I1+I2又∵I=U/R 、I1=U1/R1、I2=U2/R2∴U/R=得到:1/R=1/R1+1/R2结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串=R/n③并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

而且,并联总电阻比其中最小的电阻还要小。

10A(40A)——长时间工作最大电流为10A(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为40A)电能表:在干路上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你要会根据电能表的参数算家庭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要求会根据电能表上的参数,算出家庭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P=UI=220V×10A=2200W)电功(W):电流做功的大小。

公式:W=Pt=UIt,(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单位:焦耳(J)因为电流通过用电器会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所以该过程也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而消耗多少电能,电流就做多少功。

上海市初三物理复习电学讲义(教师版)

上海市初三物理复习电学讲义(教师版)

知识梳理一、电路1.我们把电源、电键和用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把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

3.电路的连接方式:(1)串联电路:用导线把用电器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用导线把用电器并列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的电路。

二、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符号:Q。

2.单位:库仑,简称库。

符号:C。

三、电流1.电流的形成: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规定: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2.定义:每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

符号:I。

3.公式:I=Q/t,I表示电流强度,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A)。

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

4.测量工具:电流表。

5.电流特点:(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1=I2=I3=…=I n(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I1+I2+…+I n四、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符号:U。

2.电源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单位:国际单位中基本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4.几种常见电压值:(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2)一节蓄电池电压2V(3)家庭电路电压220V(4)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4V5.测量工具:电压表。

6.电压特点:(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 n。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U n。

五、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符号: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电荷相互作用
– 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作业:10-2、10-3、10-5 思考题:库仑定律的验证方法?
c) 电荷及电荷相互作用存在的实验
– 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 验电器或者静电计 – 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d) 电荷产生的微观解释
+
4) 电荷的相对论不变性
– 在不同的参照系内观察,同一个带电粒子的电 量不变。
r1
q1
q2
p
r3
q3
因为: F
1 qq ˆ r 4 0 r 2
F q
n
r2
其中:
r ˆ r r
r
q
由静电力的叠加原理 和场强的定义,可得:
F 1 q 所以: E ˆ r q 4 0 r 2
i1 E q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例系数k为: 其中
静电力的叠加原理 的数学表述:
n n 1 qi q0 ˆi 0 F0 Fi 0 r 2 i 1 i 1 4 0 ri 0
q1 r 10 r30
qo
r20
q2
0 8.854187817 10 12 C 2 /( N m 2 )
– 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现象 – 物体中电荷的分离并在物体之间转移
2) 电荷守恒定律
– 在孤立系统中,正负电荷的代数和在任何物理 过程中不变。
1.2 库仑定律、静电力的叠加原理
1) 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 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 互作用力,其大小与它们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 方向沿 着两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 吸。 F21 q1 r 2)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述: 12 r2 r 1
远场条件:
r
2
l2 4 r4
2
E 40 r 3
电偶极子的电场分布情况
2) 连续带电体在空间产生的场强
dE dq
r
p
计算方法:将带电体分成很多元电荷 dq ,先求出 电荷元dq在任意场点 p 的场强
dE
1 dq ˆ r 4 0 r 2
然后对场源求积分,可得总场强:
2 4 0 y 0 y 0 l /2 2
2 2 r y 0 z
r'
y dE
当 y 0 l, 当
E p
4 0
y
l / 2
l/2
y0
2 0
z2

3/ 2
dz
y 0 l,
20 y 0 l q E p 2 2 4 0 y 0 4 0 y 0
dE 1 R d 2 4 0 z0 R2
dE
z
dE '
电场强度:
E z dE z
qz 0
2 4 0 z0 R2


3/2
p z0 O
r'
r
R
讨论:
当 z 0 R,
dq'
dq
Ez

dEz dE cos dE
称为真空电容率或真空介电常量。 因此
q3
r40
q4
F12
1 q1 q2 ˆ12 r 2 4 0 r12
平方反比律!
1.3 电场和电场强度
1) 静电力的近距作用与电场: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传递的,或者说电荷 周围存在有电场,引入该电场的任何带电体,都受到 电场的作用力,这就是所谓的近距作用。 电荷 电场 电荷 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 2) 电场的一些特性: a. 给电场中的带电体施以力的作用。 b.当带电体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作功 . 表明 电场具有能量。 c.变化的电场以光速在空间传播,表明电场具有 动量 表明电场具有动量、质量、能量,体现了它的物质性.
3) 电荷的量子化
电量量子化:任何物质所带电量是某个元电荷 的整数倍(密立根油滴实验所证实) 电子电量是目前所测量到的自然界存在的电量 最小单元,e=1.60217733(49) 10-19 C 电荷电量的单位:库仑,C,(国际单位制)
qq ˆ12 F12 k 1 2 2 r r12
e
lim
S 0
dq e dS e dS ˆ E r 4 0 r 2 S
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任意带电体 在空间任意场点处的场强,对于实 际问题,合适坐标系的选取对于计 算的难易有很重要的作用。
例1.2 求均匀带电细棒中垂面上一点的场强。设棒长 为 l,总带电量为q,线电荷密度为。 z
一点的场强,与电偶极子的电矩成正比, 与该点离中心的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方 向与电矩方向相反。
q E 2 4 0r 2qlr q 1 1 E E E 2 2 2 2 4 r l 2 4 4 r r 0 0 l l r r 因此 r r , 2 2 r l 2Pe
q r q r E E 4 0 r3 4 0 r3 qr qr E E E 4 0 r3 40 r3
(一)中垂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
E E
3) 电场强度--描述电场强弱及矢量性质的物理量 1. 试探电荷q:本身携带电量足够小;空间几何线度足 够小,放在电场中不会对原有电场有显著的影响。 2. 将q放在点q1,q2,q 3……qn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 q 受到的作用力为 F 。 为描述电场的属性引入一个物理量电场强度(简 称为场强),用E表示,定义为: 数学表述:
dq e dV 1 dq dV ˆ e 2 r ˆ E dE r 4 0 r 2 4 0 r V
q dq S dS
dq e dl
E
4
l
e dl ˆ r 2 0r
2. 面电荷分布的带电体的场强 电荷的面密度 元电荷 任意场点p 处的场强
dz ˆ dE r 4 0 r 2
因此:
dq dz y0 dE y dE cos dz z 4 0 r 2 r
l, q,
y0
r
dE ' p
பைடு நூலகம்
E p
4 0

l /2 l / 2
y0
y
2 0
z
2 3/2

dz
l
F E q
它与试探电荷无关,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 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到的力 物理 意义
3. 国际单位制中电场强度的单位: 牛顿/库仑(N/C),或者伏特/米( V/m)。 4.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表示式:
1.4 场强的叠加原理 1) 点电荷体系在空间 任一点产生的场强
q
F

i
n n F i Ei q i 1 i1
数学表述
一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任一点的总场强等于各 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将一个点电荷产生的场强公式代入,则可得:
n E Ei
i 1
1 n qi rˆi 4 0 i 1 ri2
Pe
p
ql Pe E 40 r 3 40r 3
E
q
r
q E 2 4 0 r
q
l q P q e
r
r
r E
p
r
E E

结论:电偶极子中垂线上距离中心较远处
E z p
dE p
z
R 0
z0 2r 4 0 r 2 z
2 3/2 0
r
dr

dr
当:z 0
R,

2 2 2 R 1 R 1 1 2 2 2 z 0 R z 0 z 0
格物致知!
波动光学
干涉 衍射 偏振
“物格”
第一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基本内容
§ 1 电相互作用 § 2 静电场的高斯定律 § 3 静电场的环路定律和电势
§1 电相互作用
1.1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 两种电荷 a) 电荷的种类:
– 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 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琥珀所带的电荷)

p
r
r r
l

远场条件: | r || r || r |
q P q e
E E E
q (r r ) 3 4 0r (r r ) l
E E
r
(二)延长线上一点场强的分布:
E p
积分公式:
(x
dx
2
a )
2
3

2
x a2 x2 a2
例1.3 求均匀带电圆环轴线上的场强分布。设圆环半径 为R,总带电量为q0。
1 dq 1 dq dE 2 40 r 2 4 0 z0 R2 q dq dl Rd 2R
dq 2rdr
z 0 dq
3/2
z dE
p
总电场: E z p
讨论:
当:z 0
z0 1 2 2 2 0 R z0

R,
E
dEz p
2 4 0 r 2 z0
z0
R
O
20
1
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无限大带电平板附近的电场强度分布。
E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