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题常用修辞手法详解
干货初中语文必考知识点: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及答题模式
初中语文必考知识点: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答题模式 一、初中必学的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对偶(8个)
二、表达效果 (1) 比喻 含义: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本体、喻体要分 清) 作用:1.生动形象,凸显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形象; 2.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 3.激发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共鸣。 答题模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特点(情景),抒发(或烘托)了 人物的……心情。 (2)拟人 含义:把物当作人来写,给事物赋予人的动作或情感。 作用:1. 将事物人格化,描写形象具体,赋予某物人才有的动作或情感; 2.表意丰富,表达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 答题模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赋予他人才有的动作或情感,形象生动地描 写了……特点(情景),抒发了……的情感。
(3)排比 含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1.句式整齐,富有美感; 2.增强气势,说服力强, 3.便于抒情,感染力强。 答题模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力的写出了…….的特点,加强文章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强 烈的……感情. (4)夸张 含义: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辞,对人或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一般体现在数字或动作 等词语上。 作用:1.烘托气氛,加强渲染,给人启示; 2.引起联想的效果,更好的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答题模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引发想象或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设问
含义及作用: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某一问题。 答题模式: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的特点。 (6)反问 含义:有问无答,问句包含着答案,不用回答。 作用:1.态度鲜明,语气更加强烈,使读者印象深刻, 2.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的情感。 答题模式: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及解析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
当我像平时一样(màn)步于一道小溪发缘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fēi)红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放澄明。
这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
(梭罗《瓦尔登湖》)(1)给拼音写汉字或给加下划线字注音(màn)步 ________(fēi)红________ 凄苦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文中“澄明”的意思是________(4)文中划线的句子修辞是________【答案】(1)漫;绯;qī(2)发缘;发源(3)清澈明洁(4)比喻【解析】【分析】(1)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漫”与“绯”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赏析句子题型专题讲解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赏析句子题型专题讲解一、从修辞的角度入手。
1、修辞手法 + 内容 + 感情: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1)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将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事物的……特征,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拟人:将……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夸张:突出某某事物的……特征,加强了……感情。
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强调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要表达的感情。
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反复:增强语气,加强节奏感,强调突出……的内容、感情。
(6)对偶:对仗工整,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7)设问:设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8)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加文章情感的表达。
3、例子:(1)我们知道,优美的文章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无病呻吟,它是积极的修辞,是人性的闪光。
朱自清在《春》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春之图画。
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用的过程,我很赞同这句话。
一篇优美的《春》,就是作者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所连缀而成的。
简要分析朱自清《春》里优美句子的表达效果:①(3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通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生命力;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而各题。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1)此选段中有一个错字是________,正确的书写是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是作者改定稿,原稿是“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请比较原稿和改定稿,谈谈修改后的好在哪里?(3)语段中的“实在标致极了”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案】(1)熳;漫(2)修改后的改定稿,为“清国留学生”加上了定语“成群结队”,“成群结队”具有讽刺的作用,表达了对留学生的不明事故,愚昧无知的讽刺。
(3)反语。
题目中本意是表达自己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厌恶,这里故意用“标致”一词,有嘲弄、讽刺的意思,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不失力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烂漫:意为颜色鲜明而美丽。
(2)本题考查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先分析原句子与改动句子的区别,很明显是改动的句子加上了“成群结队”一词,然后分析“成群结队”一词是对清国留学生的愚昧无知的讽刺。
表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表达出作者内心对东京的失望。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先确定本句修辞手法,“标致”是形容人容貌出色,这里形容“清国留学生”很显然是反语。
有嘲弄、讽刺的意味。
然后运用反语的作用(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
初中语文古文阅读中的修辞手法解析
初中语文古文阅读中的修辞手法解析古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古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但了解并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对于理解古代文化以及提高阅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一、象征手法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使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思想和意义。
通过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古文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比如《红楼梦》中“湘云如花含露,馥郁可掬”,这里的“湘云”用以象征女孩子的美丽和活泼,通过花的形象表达出她的美丽如花,馥郁可掬。
二、对仗手法对仗是指词语之间在音节和语义上的配对关系。
古代文人常常通过对仗的手法来增加句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文章更加美妙动听。
比如《论语》中的“言必信,行必果”就是一个典型的对仗句,在音节和意义上呼应,给人一种平衡和谐的感觉。
三、排比手法排比是指在修辞表达中,将几个相同结构或类似结构的句子、词语或成分连在一起,起到增强语言节奏、加强语气、突出内容的作用。
比如《论语》中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厚积薄发,终亡国”就是通过排比的形式来强调以德治国的思想,使句子更加有力。
四、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通过运用形象的语言来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比喻手法的使用,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比如《红楼梦》中“黛玉亦聪明能干,见事如脱图画之意,一一精细”中的“脱图画”就是用来比喻黛玉见事之敏锐、细致入微。
五、夸张手法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程度来达到修辞效果的手法,使文句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西游记》中的“我张家口城楼上出过的猴子,有二三十万之多”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具有明显的夸张效果。
六、反问手法反问是一种表达作者观点和情感的修辞手法,通过提出问题,虽然不需要得到真正的答案,但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比如《论语》中的“是仁者乎?吾未见其好也”,这种反问形式将对仁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更加突出了作者对仁的追求。
2024年初中语文阅读题常用修辞手法总结
2024年初中语文阅读题常用修辞手法总结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语言技巧,用来丰富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题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作用,对于理解和分析阅读题,提升解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2024年初中语文阅读题为背景,总结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对其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
一、夸张手法:通过对事物的过分渲染和夸大来产生强烈的感觉和印象。
在阅读题中常见的夸张手法有以下几种:1. 夸张修饰:作者通过夸大修饰达到凸显事物特点的效果。
例如,对景物进行夸张修饰,表达诗情画意;对人物进行夸张修饰,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2. 夸张比喻:通过将事物与其特点相似但程度上夸大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强化表达效果。
3. 夸张对比:通过对比两个对立或相似的事物,把其中一方进行夸张处理,以凸显出不同的特点。
夸张手法的特点是突出和强调,能够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解题时,要注意夸张手法的呈现方式和作用,从而准确理解文本意思。
二、比喻手法:通过将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被比较事物的特点和特征。
1. 直接比喻:直接将被比较事物称为比喻的事物,用以强调共同之处和特征。
2. 隐喻比喻: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比较事物,通过对被比较事物的描述,凸显出所比较事物的特点和意义。
比喻手法的特点是形象生动、简洁明确,有利于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在解题时,需要理解比喻的意义,分析比喻手法的作用。
三、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特征和行为,使人物形象更加形象化,以便更好地表达和传递思想感情。
1. 拟人化: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2. 拟人描写:通过对无生命的事物进行形象描写,使其更具有人物形象化的特征,增强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拟人手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能够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在解题时,要理解拟人手法的作用和意义,分析拟人化的效果和目的。
中考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_语文阅读常见题型
中考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_语文阅读常见题型语文阅读常见题型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注:重点词语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词语,而是需要词语本身的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常见的答题方法就是:“××”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的含义注:联系句子所出现的上下文加以理解,如果句子本身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就要指出此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事物的xx特点。
所起的作用有三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让人人加深体会。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人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并给人鲜明的印象。
3、分析此句在文章中有何作用注: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和写作手法四方面。
内容: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结构:在开头一般是引出下文、为下文埋下铺垫或者伏笔;在文中间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文末多是总结全文。
表达效果:升华中心、渲染气氛。
写作手法: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
4、如何说明词句不能替换或删除的理由注:这类型题的答案多否定的。
阐明理由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1)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去考虑。
(2)从用语的感情色彩方面去考虑,是褒义还是贬义?(3)从词的搭配上去辨析。
5、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注:这是相对比较开放,灵活的一个题型,要是在考试中遇到这样的题型,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及其所用修辞的作用蕴含哲理:形象而又含蓄,给人警示或者教育意义。
中考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考试题目类型一、教纲考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中要求:“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积累与应用”一项中明确指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常见题型:1、客观题: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修辞手法(含答案)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附答案)【例题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天才梦张爱玲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
世人原谅瓦格涅①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⑵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
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
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
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
遇到笔画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
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
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
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
⑶我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
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
快乐村人是一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
所以快乐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
⑷我特地将半打练习簿缝在一起,预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
现在我仍旧保存着我所绘的插画多帧,介绍这种理想社会的服务,建筑,室内装修,包括图书馆,“演武厅”,巧克力店,屋顶花园。
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凉亭。
我不记得那里有没有电影院与社会主义——虽然缺少这两样文明产物,他们似乎也过得很好。
⑸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
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⑹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
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
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 splendour ”②,“ melancholy ”③,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
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 - 修辞手法
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 -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形象生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提供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来进行形象的描述。
它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他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
”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判断下列比喻是否恰当,并说明原因。
1. “她的目光如同利剑。
”()(恰当/不恰当)解释:(请在此处写下您的解释)2. “大海是一面巨大的镜子。
”()(恰当/不恰当)解释:(请在此处写下您的解释)3. “他的笑声如同一阵春风。
”()(恰当/不恰当)解释:(请在此处写下您的解释)二、拟人拟人是把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使其活灵活现。
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判断下列拟人手法是否恰当,并说明原因。
1. “太阳躲在云朵后面。
”()(恰当/不恰当)解释:(请在此处写下您的解释)2. “花儿对我微笑。
”()(恰当/不恰当)解释:(请在此处写下您的解释)3. “小溪悄悄地低语。
”()(恰当/不恰当)解释:(请在此处写下您的解释)三、夸张夸张是对事物进行程度上的放大和夸张,使其更加生动夸张、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判断下列夸张手法是否恰当,并说明原因。
1. “他跑得快如闪电。
”()(恰当/不恰当)解释:(请在此处写下您的解释)2. “这个箱子有一吨重。
”()(恰当/不恰当)解释:(请在此处写下您的解释)3. “她的眼睛大得像灯笼一样。
”()(恰当/不恰当)解释:(请在此处写下您的解释)希望通过这些练,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阅读修辞手法赏析题答题公式讲解..
• 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二段划线句子。 (4分) 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丽之花, 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 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 着自己的花。
答: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 象的写出了槐花不争艳,不媚俗的特点表 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 (2016沈阳卷)好感 朱鸿
7、设问
在并无疑 问的地方,故意 提出问题,然后 自己回答,以引 起读者的注意 和思考。
例:
秋是什么颜色? 谷子说:秋是黄 色的,我就是叫秋 风吹黄的。
自问自答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 来表达确定的 意思,只问不 答。
难道我不够 资格当一个皇 帝吗?
明知故问
修辞作用
① 比喻—— 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加语言色 彩
• 字数相等
• 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
6、反复
为了强调 某事物或突 出某些感情, 有意重复使 同某些词语 或句子。
例: 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春天 的脚步近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 离去,
分类
周总理,你在哪
连续反复 里?你在哪里?
间隔反复
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 有哭;敌人把你的国家烧成了灰,你 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 有哭;敌人把你绑在树上, 烧你,烤 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 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
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的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的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表示例举的
夸张修辞——初中修辞手法详解
夸张修辞——初中修辞手法详解修辞手法是语言艺术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它可以让文字更加优美、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夸张修辞是初中语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夸张手法的概念夸张修辞是指为了达到修辞效果而故意夸大或缩小某个对象或事物的某些特征或表现形式,使之成为一种强烈的感官经验,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独特的表现力。
夸张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夸张比喻和夸张的言语。
二、夸张比喻夸张比喻是一种比喻表达方法,它可以改写原貌,以富于想象力的比喻来刻划对象的特点和形象,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
夸张比喻的效果在于凸显对象的特征,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主题所涉及的思想或情感,产生深刻的共鸣。
▼比如:1. 朵朵云彩像棉花糖一样悬挂在天空之中。
2. 他的笑容就像洋葱一样,让人心疼。
3. 她花枝招展,就像一只走路慌的鸡。
三、夸张的言语夸张的言语主要有夸张的修饰词语、夸张的数量、夸张的动作等等,主要的效果是使语言更为生动,产生幽默感和感染力,人们往往因为这种言语的特殊表述而对它留下印象。
1. 他的胃口太大了,能吃下一头老虎。
2. 这个孩子调皮,嘴巴甜得能把糖给化掉。
3. 我的耳朵酸了一夜,好像差点掉进我鞋子里。
四、夸张修辞的功效1. 引起共鸣。
夸张修辞可以表达出诗意和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从而使作品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2. 丰富语言表达。
夸张修辞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并使语言更丰富、更灵活。
3. 增加表现力。
夸张能够将事物和形象描述得更加的想象力和独特性,从而增加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总之,夸张修辞是我们中文中应用广泛的修辞手法之一,能够帮助作者表达出更加精准,生动的语言,从而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初中学生若要在修辞方面有所突破,建议多多练习这种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题常用修辞手法详解
初中语文阅读题常用修辞手法详解
初中语文阅读题常用修辞手法详解
导语: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是必考知识点之一。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作基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设问: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初中阶段阅读题8种常用修辞方法详解
初中阶段阅读题8种常用修辞方法详解文章中运用修辞方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小偏整理了初中阶段阅读题8种常用修辞方法详解,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阶段阅读题8种常用修辞方法详解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2021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讲解排比素材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排比
2021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排比,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
(1)用排比来说理,可起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
(1)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3)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题常用修辞手法详解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修辞手法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
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设问: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