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多维度解析
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的 多元化主体及其能力提升路径
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的多元化主体及其能力提升路径作者:肖杰来源:《求知》2019年第01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客观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这一现实挑战对于我们加强多维度的国家治理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而国家治理不同于以往国家统治、国家管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治理主体的多样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实际情况更多倾向于管理的模式,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国家管理模式向国家治理即多方协商治理转变。
一、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新时代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在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较为简单,社会关系不复杂,各个组织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具有强大优势的单一主体方式能够维持很长时间的管理。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际关系变得日趋复杂,社会成员间的联系亦变得频繁,组织间的交流增多,单一主体的管理模式逐渐不再适应这样新的形势和环境,失去了原本的优势,效率低下,难以维持,这就需要多个主体共同治理。
1.新时代国家治理维度的多重性。
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曾经一度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统一调度,造成了生产力的低下和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了市场经济制度,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事业在国家的发展中也逐步展现出其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调国家治理的主体应当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化的,不能仅仅包含政府,还应当包含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
由于国家治理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主体共同治理的结果,由于其领域的不同,那么主体也就不同。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呈现“强政府、弱社会”的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特殊、生产力低下、国际形势复杂等因素,我国建立了“全能型”政府,包办所有事务,当时的管理模式是单一的,管理主体就是政府,也是单一的。
中国监狱改革四个维度深度解析——以深圳监狱改革发展的2.0版为样本
第36卷第1期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Vol.36 No.1 2021年1月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 Jan.2021·法学研究·中国监狱改革四个维度深度解析——以深圳监狱改革发展的2.0版为样本张晶摘要:深圳监狱正在为全国监狱的新一轮改革先行示范,成为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文明的标杆,具有重要意义。
以深圳监狱改革为样本,中国监狱改革具有四个维度,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监狱为主抓手,全力支持深圳监狱创新创先,实现监狱惩罚与改造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有特色,发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引领的作用。
关键词:深圳监狱;监狱改革;刑罚执行中图分类号:D9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20(2021)01-0040-08一、深圳监狱改革的探索和未来2017年,司法部评价深圳监狱是中国最好的特区监狱,是中国监狱中“模范中的模范”。
深圳监狱二十年的发展,成功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狱制度是新型的、科学的、先进的、文明的现代监狱制度。
深圳监狱也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监狱和怎样办好社会主义监狱等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
一是与深圳的改革开放相呼应,深圳监狱认真贯彻党的“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方针,努力创新改造方法,致力于改造人、挽救人,成为35000余名罪犯获得“解放”的“再生之地”。
二是深圳监狱从监狱的发展理念到监狱的软件硬件建设,从监狱体制到监狱的机制路径建设,从监狱的班子建设到队伍从严从优精神风貌,从大墙内的主业到影响力、美誉度等方面,创造了深圳经验、深圳模式。
三是深圳监狱依托深圳的法治优势、创新优势、保障优势和人才优势,着眼解决好制约监狱发展的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再造改造流程,推进科学改造,把深圳监狱打造成“治监有正道、管理有良法、改造有优教、保障有合力、新生有希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监狱。
近5年考研的马原大题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摘自:《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2015年2月11日)材料2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摘自:《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月23日)材料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它是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它们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延大大拓展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正在进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将来完成时。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三中全会对我国改革做出的战略部署。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四中全会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的战略任务。
从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总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腐败斗争、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获得的经验、形成的成果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又是对今后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出新要求。
"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
从哲学的高度来讲,"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因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且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4月1日)(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五维目标体系与实现路径
主集 中 制 制 度 建 设 ,完 善 党 的 领 导 体 制 和 执 政 方 式 ,保 持 党 的 先 进 性 和 纯 洁 性 ,不 断 增 强 党 的 创
造 力 凝 聚 力 战 斗 力 ,为 改 革 开 放 和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的 总 目标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统 筹 国 内 国 际 两 个 大 局 ,
的 总 目标 , 又 体 : 见 了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的 总 目标 ; 既 明 确 了党 的 建 设 制 度 改 革 的基 本 目标 和 工 作 重 点 , 又 指 明 了 党 的建 设 制 度 改 革 的 实 现 路 径 和 具 体 措
施 ,对 于 推 进 和 落 实 党 的 建 设 制 度 改 革 , 具 有 重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五维目 标体系与实现路径
李锡 炎
[ 摘要] 怎样 把握 好 党的 建设制 度 改革 的正确 政 治方 向 ,确 立 什 么样 的改 革基 本 目标 ,选 择 什 么样 的 实现 路 径 ,是 事 关党 的建设 制度 改革 能否取 得 成效 的首要 问题 。深化 党的建设 制 度
统 筹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伟 大 事 业 和 党 的 建 设 新 的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会 议 审 议 通 过 的 《深 化 党 的
建 设 制 度 改 革 实 施 方 案 》, 是 完 善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推 进 国 家 治 理 体 系 和 治 理 能 力 现代化 大 背景 下 的 重要 举 措 ,既体 现 了党 的建 设
改革 的基 本 目标 ,不是 单一 的 ,而是 一个 多维度 多层 次 的任 务 目标体 系。 实现 这 些基 本 目标 ,
形势与政策题目资料
单选题(共计40分)1、[2分]目前,非洲54个国家中已有()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A. 50∙ B. 52∙ C. 51∙ D. 53答案已被设置隐藏2、[2分]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不断退出美国创立的国际机制和协定,其中不包括()。
∙ A.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B. 联合国人权组织∙ C. 巴黎气候协定∙ 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已被设置隐藏3、[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中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已经形成了()的外交布局。
∙ A. 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 B.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C. 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 D. 全方位、多面相、立体化答案已被设置隐藏4、[2分]()是适应新科技革命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A.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B. 重视人才培养∙ C. 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 D. 改革开放答案已被设置隐藏5、[2分]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大宣布未来()中国将向非盟提供总额1亿美元的无偿军援,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反映部队建设。
∙ A. 5年∙ B. 7年∙ C. 6年∙ D. 8年答案已被设置隐藏6、[2分]中国GDP已经从占全球的4%涨到(),目前是世界大二大经济体。
∙ A. A、10%∙ B. C、20%∙ C. B、15%∙ D. D、25%答案已被设置隐藏7、[2分]对于中国,美国外来还会陆续打出四张牌,这四张牌是()。
∙ A. 台湾牌、南海牌、人权牌、朝鲜牌∙ B. 台湾牌、南海牌、人权牌、日本牌∙ C. 台湾牌、南海牌、贸易牌、朝鲜牌∙ D. 台湾牌、南海牌、贸易牌、印度牌答案已被设置隐藏8、[2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摆在首位的是()。
∙ A. 政治建设∙ B. 组织建设∙ C. 思想建设∙ D. 作风建设答案已被设置隐藏9、[2分]()年,中国在非洲联盟总部所在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设立驻非盟使团。
谈谈你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理解
谈谈你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谈谈你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理解随着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向。
那么,什么是新发展理念?我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理解是:一、创新发展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新发展理念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创新不仅仅是面对外部环境来迎合市场,更包括从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自我进化的生态体系,从而推进科技、教育、社会、企业等方方面面的创新。
创新是跟上时代脚步的基础,也是推进科技研发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
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我们必须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二、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协调发展是以发展为导向,维护社会稳定和整体平衡发展,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
新时代是大数据和互联网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信息交流、文化交流、人员流动更加频繁。
由此,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如贫富差距、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
我们要不断增强协调发展的自觉性,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确保发展的全方位、多维度、多角度的平衡发展。
三、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它强调经济、社会、环境要实现协同发展,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目前,我国仍面临环境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如何促进经济和环境的良性互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
在绿色发展中,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还要持续完善环境法规体系,改革环保体制机制,加强环境监管等,从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四、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是中国新发展理念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如今全球均处于一个“大开放”的时代,由此,开放发展是稳步推进的重要任务。
中国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国际技术合作,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互补和共同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数学课程体系:《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数学课程体系:《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首要措施,并组建专家组研制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画像,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目标。
2014年以来,我国教育开始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该阶段的核心主题。
本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凝练了数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将其作为数学课程修订的基本遵循。
一、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延续和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修订与高中数学课程修订在整体上具有一致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把数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统一表述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会”),建构了数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系,揭示了其一致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一致性是指无论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应当保持一致,均指向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阶段性是指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不同,应当是进阶的;整体性是指“三会”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每个人都应当具有的、终极的素养,其表征既要符合数学的逻辑,又要符合教育的逻辑。
2022年版课标区分了“三会”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具体表现。
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具体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具体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发展也不断迈向新的里程碑。
当前,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新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必将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动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称。
其核心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它立足于中国现实和历史,吸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华,是对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国情进行深刻思考,落脚于中国现实,取之于中国文化的自主创新结晶。
它突出了中国特色和中国价值,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特点。
一是强调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党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点,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和力量源泉,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始终被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核心位置。
三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四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所在。
五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需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同时,我国仍面临着多维度的问题和风险,如经济结构不平衡、产业转型难度大、生态环境严峻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势在必行。
毛概2重点
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4道,共20分);2、简答题(2道,7+8=15分);3、材料解析1道10分(3小问,根据材料答题);4、论述题1道15分(分点答题)毛概重点: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4、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6、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特点、基本任务7、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8、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9、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12、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13、习总书记提出的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五点重要主张14、“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主要内容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16、“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17、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9、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1、党的民族宗教政策2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性质补充的3点:1、共享发展;2、军民融合;3、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分别是:1、指导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2、总体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基本原则: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概念
全面深化改革的概念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战略,是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各方面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持续进行的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重大社会变革。
全面深化改革被誉为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标志着我国走向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发展新阶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跨越。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是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深入推进改革,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经济领域,政治体制改革,文化教育领域以及社会管理和服务等领域。
它的核心是打破制度壁垒,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政经文化各领域创新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改革完善各个领域的制度体系,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调整,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效率,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
换言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为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必须追求“三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即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深化改革的统一、推进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的
统一、推进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总体方针的指导下,形成各级政府的协同合力,甚至需要以各级政府之间的整合和协调为基础,妥善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综上所述,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实现也需要各级政府、企业以及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实现对中国人民的基本利益保护,为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强盛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_____。
A : 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B : 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C : 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人D : 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班级是学生全体活动的主要场所。
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以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形成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2、多选题初中生在认知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基础上,便产生“由三条线所围成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的认知。
这表明学生_____。
A : 思维的间接性B : 思维的直接性C : 思维的概括性D : 思维的抽象性E : 思维的灵活性参考答案: AC本题解释:【答案】AC。
3、多选题课外教育活动对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表现在_____。
A : 有利于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B :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C : 有利于改变旧的思想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D : 有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E : 课外、活动因材施教,引导青少年立志向上,为培养科技人才奠定基础参考答案: BCE本题解释:【答案】BCE。
4、填空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____和终身学习。
参考答案: 能力为重5、单选题教育法律实施的方式是_____。
A : 教育法律的解释和适用B : 教育法律的遵守和适用C : 教育法律的遵守和监督D : 教育法律的解释和监督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教育法律的实施包括两种形式,即教育法律的适用和教育法律的遵守。
6、单选题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存在特殊性,所以在学校传授文化知识时要挑选适合于中学生的文化和知识。
这说明初中教育具有_____。
A : 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B : 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C : 创新文化的功能D : 选择、提炼文化的功能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8月16日人民日报精华摘抄
实现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五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6日01 版)“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始终贯穿30多年改革历程。
能否科学把握三者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决定着下一个十年的改革成败。
“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在论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体现了中央对改革形势的准确判断,为我们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遵循。
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就难有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
放眼世界风云,政局动荡、社会动乱,让许多国家失去发展机遇,人民陷入深重灾难。
回顾中国故事,改革开放的航船之所以能够乘风破浪,中国现代化的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正是由于我们正确把握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获得现实基础,这是历史与实践给我们的深刻结论。
30多年后的今天,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交融的态势更加明显。
我们所攻坚的改革任务,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大险滩;所面对的发展形势,是过关夺隘的关键阶段,中流击水、不进则退;所面临的稳定环境,是世所罕见的经济社会双转型,是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相互叠加。
经济增长的速度略微调低,便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医疗改革的节奏稍稍调整,就招来公众的质疑;一些从长远看有利于地方发展的大型项目,会因各种反对呼声无奈下马。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复杂关系与艰巨挑战前所未有,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科学把握,认真处置。
如何理解三者的“统一”?如果说,30多年前的改革,人心所向、阻力甚少,是“人人受益、无人受损”的帕雷托改进;今日之改革,早已不可能“皆大欢喜”,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成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必须坚持的三个维度。
[战略布局的四个全面]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
[战略布局的四个全面]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从“四个全面”到“五大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全面的战略思维和综合的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进一步的反思和全方位的阐释。
这些思想或观点构成了中国理论的重要元素,既反映了社会实践发展的深层逻辑,又蕴含了古今中外的哲学智慧,并带有鲜明中国话语特色。
新时代呼唤全面的战略思维和综合的发展理念。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新常态、政治新生态、文化新样态等特征,社会实践的丰富性、整体性、复杂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和创新发展要求,现实比以往更需要用整体性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更需要用全面的发展思维分析和对待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和经验的全面反思、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全面进步思想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如果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那么“五大发展理念”则为顺利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具体发展思路和方向。
“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群众的强烈诉求和热切期盼,体现了党和国家战略意图的基本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在于能够指导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实践逻辑的新阐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新发展,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策略。
这是在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作出的战略抉择,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人民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乱久思治,穷则思变。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混乱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一些具体数字,桑老师删掉)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和平、求发展逐步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中国争取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内部外部条件都已经具备)党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起,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研讨发言:坚持“四个必须”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研讨发言:坚持“四个必须”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探讨,希望大家在听取后能有所启发。
当前,我们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多重复杂局面,令人生疑和不安。
但是,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高质量发展,才能站稳脚步、稳住局面,更能够朝着更高水平、更优质的发展目标迈进。
在落实高质量发展方面,我认为我们必须坚持“四个必须”。
首先,必须确立质量第一的发展导向。
质量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引领经济持久发展的首要标志。
落实质量第一的导向,不仅需要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要在全过程中追求高质量,才能实现层层质量把关、质量上升提升的目标。
其次,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方向。
只有在创新领域上突破,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在这个创新浪潮中,我们应当通过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提升技术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
深化改革可以整合发展的资源,在可持续发展路径上达成最佳效益。
改革可以激发各个社会领域的活力,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从而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出必要的前提条件。
最后,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只有注重环境保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总之,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改进、创新发展,同时坚持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和多层次的发展战略,以落实“四个必须”为宗旨,构建全面发展的经济生态圈,打造新时代全面改革、全面开放和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方向和目标,是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为国家提供更为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动力,更在于可以为人民提供更为丰富和优质的生活品质。
试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五个维度
On the Five Dimensions of Advancing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作者: 李忠鹏[1]
作者机构: [1]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喀什844008
出版物刊名: 黑河学刊
页码: 81-8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新时代;现代化;五个维度
摘要:要从新时代持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文化支撑、国际环境、推进动力、核心要求五个维度来解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路径。
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文化支撑是坚定文化自信,国际环境是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营造,推进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这五个维度入手,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能够极大地推动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而实现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罗言的红4u解析
罗言的红4u解析【原创实用版】目录1.罗言的红 4u 解析概述2.红 4u 解析的背景和意义3.红 4u 解析的主要内容4.红 4u 解析的亮点和特点5.红 4u 解析的结论和启示正文罗言的红 4u 解析是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一种独特分析。
红 4u 解析,即“红”代表中国共产党,“4u”则分别代表“统一、团结、进步、发展”四个方面。
罗言从这四个方面对我国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首先,红 4u 解析的背景和意义。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每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人所关注的问题。
红 4u 解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的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
其次,红 4u 解析的主要内容。
罗言从“统一、团结、进步、发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统一,是指国家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全国上下一心,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团结,是指要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进步,是指我国社会要不断进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发展活力。
发展,是指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再次,红 4u 解析的亮点和特点。
罗言的红 4u 解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全面,从多个维度对我国现状进行分析,系统性强;二是深刻,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三是务实,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建议;四是具有前瞻性,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最后,红 4u 解析的结论和启示。
通过对我国现状的红 4u 解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多维度解析作者:李建德王海山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李建德王海山(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陕西西安 710068)[摘要]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理论维度看,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从实践维度看,它揭示和提供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源泉;从价值维度看,它体现和维护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历史维度看,它坚持了社会主义改革“变”与“不变”的统一,体现了宏阔的战略考量和有力的战略举措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历史维度[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599(2018)06-0007-08[收稿日期]2018-10-12[作者简介]李建德(1965—),男,陕西韩城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海山(1977—),男,陕西宝鸡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理路和战略意蕴研究”(项目编号:16AKS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
”[1]P97“勇于自我革命,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1]P104“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
”[2]P100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
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战略谋划,作出深刻思考,在实践中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什么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
一、理论维度: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形成的,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最新实践成果,既是改革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改革理论的重大创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科学社会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存在问题的客观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及其各自内部各方面不相适应的调整和变革。
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更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更好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所以,改革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是适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也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2]P67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2]P22这就是说,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一定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如果改革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所有的改革都将失去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略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P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真正体现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是社会主义的改革。
如果我们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的改革,那就不可能真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因此,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重要保证。
这是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
(二)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恩格斯指出:“我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4]P601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也强调:“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而现在我们在经济文化方面水平还很低。
我们有待于改造的东西很多。
”[5]P8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这些科学论断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
早在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就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6]P113 1992年初,他在南方谈话中再次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6]P370鲜明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对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改革地位作用的认识,多次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P71他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新的伟大革命”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新的伟大革命是新时代的伟大革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革命。
二是新的伟大革命革的是当今中国大而不强、富而不强的命,其根本目标是要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是它是针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而提出来的,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新的伟大革命,新的伟大革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以“新的伟大革命”来高度概括阐释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指向性更强、时代感更亮、号召性更实,大大深化了“改革是一场革命”的思想。
(三)改革是全面的、持续的、协同的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全面性、持续性、协同性这三个鲜明的时代特征。
全面、持续、协同是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于改革的全面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2]P68。
他特别指出:“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2]P6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全面性的思想最鲜明、最集中、最深刻地体现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突出特征和本质要求就是“全面性”。
所谓“全面”,就是指改革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注重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统筹协调,做到全局与局部相配合,总体目标与具体措施相协调,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从而形成整体效应,取得整体效果。
“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有丰富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是指在建设实践中要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全方位各领域的全覆盖。
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是指要注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调整完善政策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是指要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致力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是指要在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涵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
关于改革的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P69。
这句话言简意赅,寓意丰富,意味深长。
由于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所以改革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推进,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和大胆实践,永远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
改革的持续性不仅是指改革在时间上的长期性、延续性、连贯性,更内在蕴含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各方面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艰巨任务,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绝不是可以轻轻松松取得成功的。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2]P67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在这个“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略和勇气,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要勇于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还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决不能使改革停滞不前、半途而废。
关于改革的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1]P108。
“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
”[1]P109加强改革的协同性就是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使各项改革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努力形成改革合力,真正形成各领域改革的联动和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