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材料实验报告
电子功能材料实验报告(3篇)
![电子功能材料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1514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2.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电子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掌握电子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技术以及器件制备的基本流程,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电子功能材料的制备-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氮化镓(GaN)薄膜。
- 采用溶液法合成ZnO纳米颗粒。
2. 电子功能材料的表征- 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GaN薄膜的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ZnO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
-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GaN薄膜的微观结构。
3. 电子器件的制备与应用- 利用制备的GaN薄膜制备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
- 利用制备的ZnO纳米颗粒制备光致发光二极管(LED)。
三、实验过程1. 电子功能材料的制备- 氮化镓(GaN)薄膜的制备:将高纯度氮化氢气体和氢气通入CVD反应室,在高温下使氮化氢气体分解,与氢气反应生成GaN薄膜。
- 氧化锌(ZnO)纳米颗粒的制备:将ZnO前驱体溶液滴加到去离子水中,在超声搅拌下进行溶液法合成。
2. 电子功能材料的表征- X射线衍射(XRD)分析:将制备的GaN薄膜和ZnO纳米颗粒进行XRD测试,分析其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将制备的ZnO纳米颗粒进行SEM测试,观察其形貌和尺寸。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将制备的GaN薄膜进行TEM测试,观察其微观结构。
3. 电子器件的制备与应用-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制备:将制备的GaN薄膜进行掺杂,制备HEMT器件。
- 光致发光二极管(LED)制备:将制备的ZnO纳米颗粒与有机材料复合,制备LED器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子功能材料的制备- 通过CVD法制备的GaN薄膜,XRD测试结果显示为纤锌矿结构,晶格常数为a=0.318 nm,c=0.617 nm。
- 通过溶液法制备的ZnO纳米颗粒,SEM测试结果显示颗粒形貌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0 nm。
电子物料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物料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dabc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c.png)
电子物料测量实验报告一、引言电子物料的测量是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维修等过程中,需要对电子元器件的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常见电子物料的测量方法,并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方法;2. 学习使用万用表、LCR仪和示波器等测量仪器;3. 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减小方法。
三、实验步骤1. 电阻的测量1. 准备一个已知电阻值的电阻器,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值的测量;2. 分别使用不同档位的万用表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 计算不同档位下的测量误差,并进行分析。
2. 电容的测量1. 准备一个已知电容值的电容器,使用LCR仪进行电容值的测量;2. 分别使用不同频率的测试信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 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测量误差,并进行分析。
3. 电感的测量1. 准备一个已知电感值的电感线圈,使用LCR仪进行电感值的测量;2. 分别使用不同频率的测试信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 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测量误差,并进行分析。
4. 示波器的使用1. 准备一个已知信号的示波器,观察并记录示波器上信号的波形和参数;2. 调整示波器的各种参数,并观察对波形的影响;3. 分析并解释示波器参数与波形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的测量通过测量不同档位的万用表对已知电阻值的测量结果,得到各个档位下的测量误差。
进一步分析发现,测量误差主要受到万用表内部电阻、接触电阻等因素的影响。
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合适的测试档位,并采用四线制测量方法。
2. 电容的测量在不同频率下进行电容测量时,可以观察到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是因为电容器本身存在损耗,导致其等效电容值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频率,以减小测量误差。
3. 电感的测量电感线圈的测量结果也受到频率的影响。
光伏电子材料实习报告
![光伏电子材料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4cb8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9.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光伏电子材料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光伏电子材料的生产工艺、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我于2023年在某光伏电子材料生产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光伏电子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2. 掌握光伏电子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3. 学习光伏电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4. 增强对光伏产业的认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实习内容1. 生产工艺流程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光伏电子材料的生产车间,了解了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步骤如下:(1)原材料准备:选择优质的单晶硅、多晶硅等原材料;(2)硅片制备:将硅材料切割成厚度均匀的硅片;(3)硅片清洗:去除硅片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4)扩散制结:在硅片上形成PN结,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5)电池片制备:将硅片切割成一定尺寸的电池片;(6)电池片封装:将电池片封装在封装材料中,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7)组件测试: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性能测试,确保产品质量。
2. 关键性能指标光伏电子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1)光电转换效率: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效率;(2)短路电流:指太阳能电池在短路条件下的电流;(3)开路电压:指太阳能电池在开路条件下的电压;(4)填充因子:指太阳能电池的实际输出功率与理想输出功率的比值;(5)抗衰减性:指太阳能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
3. 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光伏电子材料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家庭光伏发电;(2)商业光伏发电;(3)光伏并网发电;(4)光伏储能系统。
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伏电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发展趋势如下:(1)提高光电转换效率;(2)降低生产成本;(3)提高材料的稳定性;(4)开发新型光伏材料。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光伏电子材料的生产工艺、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子制作实践实验报告
![电子制作实践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993e5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2.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和功能。
2. 掌握电子电路的组装和调试方法。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器材1. 实验箱:一套2.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3. 螺丝刀、剥线钳、剪刀、万用表等工具三、实验内容1. 电阻的识别与测量2. 电容的识别与测量3. 二极管的识别与测量4. 三极管的识别与测量5. 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测量6. 组装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如稳压电源、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等)7. 调试电路,确保其正常工作四、实验步骤1. 电阻的识别与测量(1)观察电阻的颜色环,根据颜色对应的数值确定电阻的阻值。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实际阻值,并与颜色环对应的数值进行对比。
2. 电容的识别与测量(1)观察电容的标称值,确定电容的容量和电压等级。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实际容量和漏电流,并与标称值进行对比。
3. 二极管的识别与测量(1)观察二极管的形状和引脚排列,确定正负极。
(2)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漏电流,判断其好坏。
4. 三极管的识别与测量(1)观察三极管的形状和引脚排列,确定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2)使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和漏电流,判断其好坏。
5. 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测量(1)观察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和封装形式,确定其型号和功能。
(2)使用万用表测量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判断其好坏。
6. 组装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如稳压电源、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等)(1)根据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2)按照电路图连接元器件,注意正负极和接地。
(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没有短路或接触不良。
7. 调试电路,确保其正常工作(1)打开电源,观察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关键节点电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对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测量,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和功能。
锂电材料观察实验报告
![锂电材料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86fc6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0.png)
锂电材料观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比较不同锂电材料的性能差异,并观察其在实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实验所用材料及仪器: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钴酸锂(LiCoO2)、锂铁磷酸锂(LiFePO4)、锂锰酸锂(LiMn2O4)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3. 锂离子电解液:锂盐溶液4. 电池外壳5. 外部电源和电压表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观察仪器实验步骤:1. 制备三个锂电池的正极:将锂钴酸锂、锂铁磷酸锂和锂锰酸锂分别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涂覆在导电片上,然后通过烘干固化。
2. 制备三个锂电池的负极:将石墨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涂覆在导电片上,然后通过烘干固化。
3. 将正极和负极叠放在一起,并以适当的间隔密封在电池外壳中,形成电池单元。
4. 在实验条件下连接外部电源和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5.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锂电池材料的微观结构。
6. 在一定周期内重复第4和第5步骤,观察电池的电压变化和材料结构的演变。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观察,以下是对不同锂电材料性能的比较和分析:1. 锂钴酸锂(LiCoO2):此材料具有较高的充电电压和能量密度,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成本、不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2. 锂铁磷酸锂(LiFePO4):与锂钴酸锂相比,此材料具有较低的成本、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其较低的电导率和较低的放电电压,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3. 锂锰酸锂(LiMn2O4):此材料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优势,但相对于锂钴酸锂和锂铁磷酸锂,其电导率和循环寿命较低。
根据SEM和TEM观察,我们还可以更详细地了解不同锂电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变化情况。
例如,锂钴酸锂通常呈现出颗粒状结构,而锂铁磷酸锂和锂锰酸锂的结构则更为均匀和紧密。
结论:根据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不同的锂电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选择合适的锂电材料应考虑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因素的权衡。
电子产品紫外线实验报告
![电子产品紫外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7c564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4.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紫外线对电子产品材料的影响,评估其耐久性;2. 研究紫外线老化实验方法,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3. 掌握紫外线老化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紫外线老化实验是一种模拟自然环境老化过程的实验方法。
通过紫外线照射,模拟阳光对电子产品材料的长期影响,如褪色、变色、失光、粉光、开裂、剥落、浑浊、气泡、脆变、强度降低、衰退和氧化等。
本实验采用紫外线荧光灯模拟阳光,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对样品进行照射,以评估其耐久性。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紫外线老化实验箱:美国亚太拉斯原装进口;2. 紫外线荧光灯:UV-A340或UV-B313;3. 样品:电子产品材料,如塑料、橡胶、金属等;4. 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辐照强度控制器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样品准备:将样品清洗干净,干燥后进行编号;2. 实验箱准备:将实验箱温度设定为RT±10℃,湿度设定为60%±10%;3. 紫外线灯管安装:根据实验需求,选择UV-A340或UV-B313灯管,安装于实验箱内;4. 样品放置:将样品放置于实验箱内,确保样品与灯管距离在55mm左右;5. 紫外线照射:开启紫外线灯管,设定照射时间为4小时/4小时或8小时/4小时,循环可设定;6.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温度、湿度、辐照强度等数据;7. 实验结束:关闭紫外线灯管,取出样品,观察并记录样品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褪色:经过紫外线照射后,部分样品出现褪色现象,说明样品耐紫外线能力较差;2. 样品变色:部分样品在紫外线照射下出现变色,说明样品耐紫外线能力一般;3. 样品开裂、剥落:部分样品在紫外线照射下出现开裂、剥落现象,说明样品耐紫外线能力较差;4. 样品强度降低:部分样品在紫外线照射后,强度有所降低,说明样品耐紫外线能力一般;5. 样品其他变化:部分样品在紫外线照射下出现浑浊、气泡、脆变等现象,说明样品耐紫外线能力较差。
电子实验报告结论(3篇)
![电子实验报告结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b8d5e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f.png)
第1篇实验名称:XXX电子电路实验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验地点:XXX实验室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XXX电子电路,验证电路原理,掌握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所涉及的XXX电子电路,其基本原理为XXX。
具体来说,电路通过XXX元件实现XXX功能,其工作过程如下:1. XXX元件的输入信号经过XXX处理,转换为XXX信号;2. XXX信号通过XXX元件,进行XXX操作;3. 处理后的信号通过XXX元件输出,实现XXX功能。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图,将电路元件按照要求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测试电路性能: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电路输出信号是否符合预期。
3. 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电路性能的优缺点。
4. 调试电路:根据实验结果,对电路进行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性能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电路输出信号稳定,符合预期。
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清晰,无明显失真。
2. 电路性能分析:a. 电路整体性能良好,达到了实验目的;b. 电路元件选择合理,性能稳定;c. 电路布局合理,布线清晰,便于维护;d. 电路调试过程中,发现XXX元件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需进一步优化。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搭建了XXX电子电路,验证了电路原理,掌握了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2.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路性能稳定,输出信号符合预期。
但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部分元件存在干扰,需进一步优化。
3. 本次实验提高了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电路技术奠定了基础。
4. 针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a. 优化电路布局,降低元件干扰;b. 选用更高性能的元件,提高电路整体性能;c. 加强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水平。
电子工程专业电子材料实习报告
![电子工程专业电子材料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0488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d.png)
电子工程专业电子材料实习报告目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们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实习来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本次实习是在一家电子材料生产企业进行的,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详细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对于提升自己的重要性。
通过实习,我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材料的生产过程、性能特点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同时,我也想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了解电子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二、实习内容1. 电子材料的生产过程在实习的第一天,我对电子材料的生产过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各种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半导体器件和电子陶瓷材料等。
然后,我们参观了生产线,观察了从原材料进货、加工、成品包装等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步骤。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电子材料的制作流程。
2. 电子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电子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工作。
我们运用一系列的测试设备和仪器,对常用电子材料的电阻、导电性等性能进行测试。
同时,我们还对材料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通过这些测试与分析,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子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3. 电子材料的应用实践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们有机会参与了电子材料的应用实践。
我们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小型电子设备,并使用我们所生产的电子材料进行了装配和测试。
通过这个实践项目,我不仅加深了对电子材料的理解,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收获与成果通过这次实习,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学习经验和实践技能。
首先,我通过参观和操作真实的生产线,对电子材料的生产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强了对电子材料制作的实际掌握能力。
其次,我通过参与测试和分析工作,熟悉了常用电子材料的性能特点,为将来的设计和选材提供了依据。
最后,通过应用实践项目,我不仅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对电子材料行业的认识与展望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电子材料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电子元件实验报告
![电子元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360d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b.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测试方法;2. 熟悉数字万用表的使用,学会用其测量电阻、电容等参数;3. 认识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的极性、性能和好坏;4. 理解电子元件伏安特性的概念,掌握伏安特性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1. 电子元件参数测量原理:通过数字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子元件的电阻、电容等参数,判断其性能和好坏。
2. 伏安特性测量原理:通过伏安特性曲线,分析电子元件在不同电压、电流下的工作状态。
三、实验器材1. 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阻、电容等参数;2.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3. 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4. 电压表、电流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
四、实验步骤1. 识别电子元件:观察电子元件的外形、标识,判断其种类、规格及用途。
2. 测量电阻:将电阻接入电路,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阻值。
3. 测量电容:将电容接入电路,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电容值。
4. 测量二极管: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判断其极性。
5. 测量三极管: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基极、集电极、发射极,判断其类型和管脚。
6. 测量伏安特性:将电子元件接入电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压、电流,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测量结果: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与实际规格相符。
2. 电容测量结果:测量不同电容的电容值,与实际规格相符。
3. 二极管测量结果: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判断其极性,与实际相符。
4. 三极管测量结果:测量三极管的管脚,判断其类型和管脚,与实际相符。
5. 伏安特性曲线:绘制电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分析其工作状态。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以下内容:1.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测试方法;2.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学会用其测量电阻、电容等参数;3. 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的极性、性能和好坏;4. 电子元件伏安特性的概念,掌握伏安特性的测量方法。
本次实验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电子元件的理解,提高电子实验技能。
电路材料的实验报告
![电路材料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398a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6.png)
电路材料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路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的电路材料的特性和用途;2. 掌握电路材料的实验测量方法;3. 分析电路材料的应用场景。
实验器材:1. 频率发生器2. 电压表3. 电流表4. 电阻箱5. 电容器6. 电感器7. 晶体管8. 二极管9. 电路板10. 连线材料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并搭建实验电路板;2. 使用频率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电信号;3. 分别测量电压、电流和阻值,并记录结果;4. 更换不同材料的电容器和电感器,重复测量过程;5. 更换不同型号的晶体管和二极管,再次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1. 分析不同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特性和用途:- 电容器:根据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测量不同材料和极性的电容器的电容值。
电容器常用于电路中存储和释放电能,起到储能和过滤的作用;- 电感器:通过改变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测量不同电感器的电感值。
电感器主要用于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控制和保护,对交流电阻起到阻抗的作用。
2. 讨论晶体管和二极管的特性和用途:- 晶体管:测量不同型号晶体管的电流和电压,研究其放大和开关功能。
晶体管在电子器件中广泛应用于放大、变换、开关和稳压等电路中;- 二极管:测量不同型号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研究其单向导电性。
二极管常用于整流、限流、反向保护等电子电路中。
实验分析:1.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不同材料的电容器和电感器具有不同的电容值和电感值,这是由其材质和结构决定的。
因此,在实际的电路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和电感器。
2. 实验中的晶体管和二极管表现出不同的电流和电压特性,这是由其内部的材料、结构和工作原理决定的。
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型号的晶体管和二极管来满足电路的要求。
3. 实验中使用了频率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电信号,这是为了研究电路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频率的信号会对电路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适的选择。
电子元件材料工程实训报告
![电子元件材料工程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3a53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d.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元件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子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元件材料工程的实际应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电子元件材料工程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电子元件材料工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电子元件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2. 掌握电子元件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测试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拓宽专业视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理论课程学习1. 电子元件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性。
2. 电子元件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测试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
3. 电子元件材料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实例。
(二)实验操作1. 电子元件材料的制备实验:通过实验了解电子元件材料的制备过程,掌握制备工艺。
2. 电子元件材料的性能测试实验:通过实验了解电子元件材料的性能,掌握性能测试方法。
3. 电子元件材料的质量控制实验:通过实验了解电子元件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掌握质量控制方法。
(三)现场参观1. 参观电子元件材料生产企业,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工艺设备、质量控制等。
2. 参观电子设备生产企业,了解电子元件材料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四、实习总结(一)实习收获1. 深入了解了电子元件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2. 掌握了电子元件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测试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
3.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拓宽了专业视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2. 团队协作是完成任务的基石。
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电子元件实训实验报告
![电子元件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a732d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d.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子元件实训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常用电子元件的认识,掌握电子元件的识别、测试、焊接和电路连接等基本技能。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后续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器材1. 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2. 工具:电烙铁、焊锡丝、斜口钳、螺丝刀、镊子、万用表、示波器等;3. 实验电路板、导线、连接器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子元件识别与分类(1)观察电子元件的外形、颜色、标识等,识别其种类、规格及用途;(2)分类整理电子元件,熟悉各类元件的特点。
2. 电子元件测试(1)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2)判断二极管、三极管等元件的极性、类型和性能;(3)测试集成电路的工作状态。
3. 电子元件焊接(1)熟悉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焊接基本技能;(2)进行焊接练习,提高焊接质量;(3)将电子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完成简单电路的搭建。
4. 电路连接与调试(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元件,搭建实验电路;(2)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测试电路的工作状态;(3)调整电路参数,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子元件识别与分类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识别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件,并了解了它们的种类、规格及用途。
通过分类整理,我们对各类元件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电子元件测试在电子元件测试环节,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判断了二极管、三极管等元件的极性、类型和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已掌握了电子元件的基本测试方法。
3. 电子元件焊接在电子元件焊接环节,我们进行了焊接练习,提高了焊接质量。
在电路搭建过程中,我们成功地将电子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完成了简单电路的搭建。
4. 电路连接与调试在电路连接与调试环节,我们根据电路图连接了电路元件,搭建了实验电路。
【最新推荐】电子材料实验报告-word范文 (13页)
![【最新推荐】电子材料实验报告-word范文 (13页)](https://img.taocdn.com/s3/m/76cbed62852458fb770b564e.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子材料实验报告篇一:电子材料实验报告锆钛酸钡电子陶瓷材料的制备前言电子陶瓷是指以电、磁、光、声、热、力、化学和生物等信息的检测、转换、耦合、传输及存储等功能为主要特征的陶瓷材料,主要包括压电、介电、离子导体、超导和磁性陶瓷等。
电子陶瓷在小型化和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元器件生产企业都在电子陶瓷及其元器件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方面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
每年都有大量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及元器件问世。
近年来,在国家诸多重点科研计划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在电子陶瓷材料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方面有很大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一些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和一些基础电子产品的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不少高端产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外资企业所控制。
国外的大公司如日本的村田、松下、京都陶瓷,美国的摩托罗拉等近年来长驱直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占据了国内片式元器件特别是高档片式元器件市场相当大的份额。
我国信息产业正面临着产品升级换代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陶瓷材料应用领域正在从传统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转向数字化的信息产品,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和数字化音视频设备等,数字技术对陶瓷元器件提出了一系列特殊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世界各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以信息技术为应用领域的功能陶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方面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
传统电子陶瓷材料在电子工业、微电子工业等领域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高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前这类材料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利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性能。
钛酸钡BaTi03是一种被普遍研究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铁氧体,因其优良的介电性能,在电容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子材料的实习报告
![电子材料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d3f15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0.png)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岗位:电子材料研发助理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材料在电子产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XX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实习单位,从事电子材料研发助理的工作。
通过此次实习,我希望能够掌握电子材料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子材料的研发过程,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实习内容(1)电子材料的收集与整理: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收集各种电子材料的相关信息,包括性能、用途、制备方法等,并进行整理归类。
(2)电子材料实验室测试:协助导师进行电子材料的性能测试,包括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热性能等,并记录实验数据。
(3)电子材料制备工艺研究:参与电子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了解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掌握制备工艺的基本操作。
(4)电子材料应用研究:研究电子材料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电子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2. 实习收获(1)电子材料知识的丰富:通过实习,我对电子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制备方法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2)实验技能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次实验室测试,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导师、同事共同研究、探讨问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市场意识的增强:通过研究电子材料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使我对电子材料的市场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三、实习总结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电子材料研发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电子材料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次实习让我对电子材料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产品综合实训实验报告
![电子产品综合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9094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7.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子产品综合实训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理论知识的应用与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包括电路元件识别、焊接技术、电路板制作、调试与故障排除等,通过完成收音机等电子产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收音机中周(中频变压器)2. 双联可变电容器3. 电烙铁4. 焊锡丝5. 斜口钳、螺丝刀、镊子等工具6. 练习印制板7. 收音机元件(外壳、各种元件、螺钉和导线、电池等)三、实验原理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接收到的电台高频信号通过变频级电路转化为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然后进行多级放大、检波和低放,最终输出音频信号。
本实验制作的收音机采用超外差式结构,利用中频变压器实现频率的选择和稳定。
四、实验步骤1. 元件识别与焊接(1)识别收音机中周、双联可变电容器等元器件,了解其功能及参数。
(2)学习焊接技术,进行焊接练习,掌握焊接基本知识。
(3)将元器件焊接至练习印制板上,注意焊接质量。
2. 电路板制作(1)根据电路原理图,绘制PCB图,并进行布线。
(2)制作电路板,包括钻孔、腐蚀、清洗等步骤。
(3)将焊接好的元器件焊接至电路板上,确保连接正确。
3. 调试与故障排除(1)组装收音机,连接天线、电池等。
(2)调整中频变压器,使收音机接收特定电台信号。
(3)测试收音机音质,调整电路参数,提高音质。
(4)排除故障,如电路短路、元件损坏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制作了一台收音机,并能接收特定电台信号。
2. 掌握了焊接技术、电路板制作、调试与故障排除等技能。
3. 深入理解了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提高了对电子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六、实验总结本次电子产品综合实训实验使我对电子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识别元器件、焊接技术、电路板制作、调试与故障排除等,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改进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种类的电子产品制作,如电子钟、温度计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电子实践报告材料模板
![电子实践报告材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f46e0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e.png)
电子实践报告材料模板1. 实践目的本次电子实践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设计以及器件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2. 实践内容本次电子实践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熟悉晶体管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熟悉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
3.掌握使用常用测试仪器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的方法。
4.熟悉实验室常用器材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步骤本次电子实践由以下步骤组成:3.1 实验前准备1.查阅相关实验资料,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流程。
2.准备必要的器材、工具和实验套件。
3.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3.2 实验一:晶体管放大电路设计与调试1.熟悉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设计一个基于晶体管的放大电路。
3.使用测试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电路能正常工作。
3.3 实验二:数字电路设计与模拟1.熟悉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2.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如计数器、加法器等。
3.使用数字电路模拟软件对电路进行模拟和调试,确保电路能正常工作。
3.4 实验三:实验室常用器材的使用方法1.熟悉实验室常用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电压表等。
2.掌握电路测试和调试的方法。
4. 实验结果分析在本次电子实践中,我们成功完成了三个实验,掌握了晶体管放大电路设计与调试的方法,掌握了数字电路设计与模拟的方法,还熟悉了实验室常用器材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践,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子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原理和调试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5. 实践总结通过本次电子实践,我们收获了许多知识和经验。
我们深刻体会到实践是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方法。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之,本次电子实践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子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原理和调试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电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
![电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dd359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f.png)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电子材料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和掌握电子材料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和材料,熟悉电子电路的组装和调试过程,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积极参与,认真观察,主动提问,确保在实习过程中学到真正的知识。
二、实习单位与岗位实习单位是我国一家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实习岗位分为生产线操作员和实验室研究员两个部分,我分配到了生产线操作员的岗位。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们参与了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和检验等工作。
首先,我们学习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并了解了它们的性能参数和应用场合。
接着,我们学会了使用电烙铁、焊锡丝、助焊剂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手工焊接,掌握了焊接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生产线操作员的岗位上,我们主要负责电子产品的组装和调试。
组装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安装电子元器件,如何进行电路连接,以及如何检查和排除电路故障。
调试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仪表进行电路测试,掌握了测试方法和技巧。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实验室,了解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
在实验室研究员的岗位上,我们参与了电子材料的性能测试和分析工作,学习了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提高了我们的实验能力。
四、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电子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了许多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和材料,学会了手工焊接技巧,掌握了电子电路的组装和调试方法。
同时,实习也培养了我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使我更加热爱电子专业。
然而,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例如,我在焊接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有时会出现焊接不牢固、虚焊等问题。
此外,我在电路调试方面也存在经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实践。
五、实习总结本次电子材料认识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为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子材料实习报告册
![电子材料实习报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e37be7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9.png)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材料作为支撑电子器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于近期在XX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和感悟。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实习单位:XX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岗位:研发部助理三、实习目的1. 了解电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应用。
2. 掌握电子材料研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积累经验。
四、实习内容1. 电子材料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以下电子材料基础知识:半导体材料:硅、锗、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制备工艺和应用。
导电材料:铜、银、金等导电材料的特性、应用和加工工艺。
绝缘材料:陶瓷、塑料、玻璃等绝缘材料的种类、性能和应用。
磁性材料:铁氧体、稀土永磁材料等磁性材料的性质、制备和应用。
2. 电子材料研发流程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学习了电子材料研发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确定研发目标。
材料设计:根据需求设计新材料或改进现有材料。
样品制备:制备新材料或改进材料的样品。
性能测试:对样品进行性能测试,评估其性能。
优化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材料进行优化改进。
3. 实际操作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实际操作:半导体材料制备:学习了硅、锗等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工艺。
导电材料加工:了解了铜、银等导电材料的加工工艺。
绝缘材料测试:学习了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
五、实习收获1. 知识收获通过实习,我对电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电子材料研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材料制备、性能测试和优化改进。
3. 职业规划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从事电子材料研发工作的方向。
电子材料实习报告
![电子材料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83e24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d.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材料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我于2023年7月至9月期间,在xx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单位简介xx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封装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学品等,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汽车、新能源等领域。
三、实习内容1. 电子材料基础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首先对电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及应用进行了深入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我对电子材料的结构、组成、制备工艺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2. 生产线参观与学习在实习单位的安排下,我参观了公司的生产线,了解了电子材料的制备过程。
我学习了原料的选择、预处理、制备、后处理等各个环节,对电子材料的制备工艺有了直观的认识。
3. 实验室操作实践在实验室,我参与了电子材料的性能测试实验。
通过学习操作仪器、分析实验数据,我对电子材料的性能指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产学研合作项目参与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的一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在项目中,我负责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参与实验操作等。
通过这个项目,我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电子材料的基本知识、制备工艺、性能测试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培养了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生产线的参观、实验室操作和产学研合作项目,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了解了企业运作模式实习期间,我了解了企业的组织架构、生产流程、市场策略等,对企业的运作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产学研合作项目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项目任务。
这使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锆钛酸钡电子陶瓷材料的制备
前言
电子陶瓷是指以电、磁、光、声、热、力、化学和生物等信息的检测、转换、耦合、传输及存储等功能为主要特征的陶瓷材料,主要包括压电、介电、离子导体、超导和磁性陶瓷等。
电子陶瓷在小型化和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元器件生产企业都在电子陶瓷及其元器件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方面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
每年都有大量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及元器件问世。
近年来,在国家诸多重点科研计划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在电子陶瓷材料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方面有很大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一些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和一些基础电子产品的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不少高端产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外资企业所控制。
国外的大公司如日本的村田、松下、京都陶瓷,美国的摩托罗拉等近年来长驱直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占据了国内片式元器件特别是高档片式元器件市场相当大的份额。
我国信息产业正面临着产品升级换代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陶瓷材料应用领域正在从传统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转向数字化的信息产品,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和数字化音视频设备等,数字技术对陶瓷元器件提出了一系列特殊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世界各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以信息技术为应用领域的功能陶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方面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
传统电子陶瓷材料在电子工业、微电子工业等领域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高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前这类材料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利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性能。
钛酸钡BaTi03是一种被普遍研究的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铁氧体,因其优良的介电性能,在电容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增加介电常数的可调性,降低介电损耗,往往通过掺杂的方法,如用化学性能更为稳定的Zr4+,取代Ti4+,得到锆钛酸钡Ba(Ti0.95 Zr0.05) 03( BZT)。
传统的烧结陶瓷方法多采用固相反应烧结。
大致分为: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微波烧结,超高压烧结,真空烧结,气氛烧结,原位加压成型烧结等。
本文研究用固相反应法烧结锆钛酸钡压电陶瓷及其特性分析。
实验过程
本实验采用固相烧结法,即固体粉末在高温环境各自分子扩散形成陶瓷化学结
构。
一、配料
选用BaCO3不选BaO作为原料的原因是BaCO3分解后纳米量子活性强.
根据化学反应式20BaCO3+21ZrO2+19TiO2→20Ba(Zr0.05Ti0.95)O3+20CO2↑
材料的纯度分别是99%,99%,99%,计算得
BaCO3 33.8748g ZrO2 1.0576g TiO2 13.0262g
用电子天平称量,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的误差在0.0005g
二、球磨
选用尼龙球磨罐和玛瑙球磨球,球磨前将球磨罐进行擦拭,并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和酒精清洗。
清洗完成后将称量好的粉末倒入球磨罐,放入行星式球磨机并固定,进行球磨12小时。
三、干燥
放置一个的托盘,在上面盖上一层塑料袋,将球磨好的浆料取出,把球磨罐的盖子移开一小缝,小心地倒出浆料,注意不要将球磨球倒出,并用蒸馏水冲洗球磨罐,将浆料全部倒出。
盖上托盘盖,在一端留一小口
四、一次成型
取一研钵和钵杵,用酒精擦拭干净后,倒入干燥后的浆料,将浆料研磨成粉末。
在研好的料上用药匙挖9个小坑,用针管抽取由0.5ml的粘合剂与1ml的水配制所需的粘合剂并再次充分研磨到造球的目的。
取擦拭干净的成型模具,取造球后的颗粒倒入模具,放到台式粉末压片机上压片,压力保持在8kpa 8秒。
再将模具放到油压千斤顶上,驱动千斤顶,使成型的圆片弹出。
将圆片放入研钵研磨成粉末,重复成型操作。
经过2次重复压片研磨,第三次的圆片内的材料已经混合均匀。
五、预烧
将成型的圆片放入炉中预烧,保持1100℃进行烧结。
排除多余杂质,并使反应充分进行。
六、粉碎
将预烧完成的料取出,用干净的研钵研磨成粉末,并进行称量,称量结果为38.4688g。
按摩尔比计算混合需要CuO和Mn3O4的质量,混合比例为CuO 0.5%,Mn3O4 0.5%。
计算得CuO、Mn3O4质量分别为CuO:0.065003g,Mn3O4:0.18698g。
将称量好的CuO和Mn3O4加进粉末中,一起倒入球磨罐。
七、二次球磨同第一次球磨。
八、烘干同第一次干燥。
九、造粒
此次造粒的颗粒有大小要求,需在1~10um之间,所以粉碎时需要特殊操作。
将烘干的原料进行研磨,将研磨出的粉末进行压片。
取出压成圆片后的原料,放入研钵,把钵杵穿破一张纸,用纸盖住研钵,钵杵竖直向下压圆片,将其压碎,但不要压的太过用力,将研碎的颗
粒用二层网孔大小个不同的筛子筛,将第一层上颗粒较大的原料继续研磨筛选,重复操作。
结束时需将筛网底层颗粒较小的颗粒收集,后面实验要用到。
十、成型
取出第二层上的原料,进行压片操作,此次压成的片直径大约在10mm。
十一、烧结
在圆盘上到上氧化锆粉末,挖取与圆片大小相仿的小坑,将圆片放入坑中,再在圆片上撒
上之前收集的颗粒较细的原料颗粒,再盖上一个小坩埚,放入炉中烧结,烧结与预烧过程类
似,使得陶瓷材料成型。
十二、表面金属化
将烧结完成的圆片取出,用小棒沾取一滴银,滴在表面上,用小刷子将银均匀抹在模子表
面,注意边缘留出0.5mm不涂。
两面都涂上银后,将圆片在570℃下烧20分钟。
完成后取
出成品陶瓷材料。
结果分析与讨论
1.电物理结构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测试所得到的压电材料。
直径和厚度用游标卡尺测量,
得到一个数据直径:10.12mm 厚度 1.62mmm。
接通电源电桥开始自检,自检
结束后面板显示725.7PF,电介质损耗为0.0594。
电介质的介电损耗一般用损耗
角正切tanδ表示,复介电常数ε=ε'-iε''的虚部与实部的比值即为介电损耗
值,即tanδ=ε''/ε'。
电容C=ε0εrs/d(F)其中S为电极的面积,d为介质
的厚度,εr为介质材料的相对介质电常数。
将ε0的值代入就可得C=100 εrS/3.6πd(PF)由此得εr=3.6πdC/100s,当电极呈圆形,直径为D米时介电常
数的计算公式:εr=1.44dC/100D2。
将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εr=165.3PF/m。
那
么电容虚部的εr'=9.82PF/m,代入C的计算公式可得电容的虚部为43.1PF。
C 实部:725.7PF,虚部:43.1PF
ε实部:165.3PF/m,虚部:9.82PF/m
1.结构
通过仪器测量可得所求的密度为5.7483,质量为6.586。
那么Ba(Zr0.05Ti0.95)
O3为0.028mol,那么一个晶格的质量为6.586/(1.69*1022)=3.88*10-22g
可得多个晶面的晶粒的大小,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密度大致为 5.1345。
那么相对密度可以计算为5.1345/5.7438=90.8%。
下一步是角度补正后利用jade5计算相应的晶格常数,一定要做角度校正。
但是这里出现了问题,无法找到合适的谱线。
具体的原因无法找到,可能测量过程中存在较大误差,或者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晶粒常数变化特别大。
找过
两个版本的教程都无法做成。
这里得到的数据是从研究生那里得来的。
相对密度:90.5%
结构
晶格常数:4.0056
结论:
一般来说,判断一个相是否存在有三个条件:(1)标准卡片中的峰位与测量峰的峰位是否匹配,换句话说,一般情况下标准卡片中出现的峰的位置,样品谱中必须有相应的峰与之对应,即使三条强线对应得非常好,但有另一条较强线位置明显没有出现衍射峰,也不能确定存在该相,但是,当样品存在明显的择优取向时除外,此时需要另外考虑择优取向问题;(2)标准卡片的峰强比与样品峰的峰强比要大致相同,但一般情况下,对于金属块状样品,由于择优取向存在,导致峰强比不一致,因此,峰强比仅可作参考;(3)检索出来的物相包含的元素在样品中必须存在,如果检索出一个FeO相,但样品中根本不可能存在Fe元素,则即使其它条件完全吻合,也不能确定样品中存在该相,此时可考虑样品中存在与FeO晶体结构大体相同的某相。
对于无机材料和粘土矿物,一般参考“特征峰”来确定物相,而不要求全部峰的对应,因为一种粘土矿物中可能包含的元素也可能不同。
那么通过比较峰位的比较可以得出本次实验的结果,本次实验误差较大,可能的原因在于加入 Mn3O4时,由于手触碰到倒出一端的纸面使不少颗粒被汗水吸附,为了弥补我们加入了数量并不确定的 Mn3O4,我认为这是误差出现的主要问题,另外由于没有上过固体物理,对部分的原理并不知晓,电脑系统对jade5的兼容性使部分功能不能使用等问题也是造成部分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