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一生,只到过五次临川,时间不足四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逗留在湖南乡灵谷峰周围。至今在那里还流传着王安石许多传说。

“王安石”名字的来历

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宰相,又是文学家。他为什么叫王安石?这里有一段故事。

相传王安石的祖父病重,王安石的父亲想待他百年后葬在一块风水好、有龙脉的地方,但始终没有找到。早年信看风水,还有看风水的地仙。有一天,王安石的父亲找来一位地仙帮看风水。这个地仙在下马山连看了三年,都没看准。地仙在山下看有龙脉,可是一到山上看,就什么也看不出。

山上有一个靠打柴为生的樵夫,每天都见地仙在山上转来转去,感到很奇怪,问地仙,地仙说是玩一玩。这样地仙三年都在山上转。有一天樵夫又问地仙:“老人家,你长年在山上看,到底看什么?”这时地仙实在没办法,就跟樵夫说:“远看这山确有龙脉,到近处看,怎么也找不到。”樵夫听后手一指:“不用看,那棵大树下就是龙脉。”地仙看好后,立即告诉王安石的父亲。王安石的父亲按照地仙说的,在大树底下挖了一个坑。这个坑奇怪得很,大小刚刚能放下棺材,坑的周围都是石。

安葬了王安石的祖父后,王安石的父亲就给儿子取名王安石。传说这就是王安石名字的来历。

智胜厨师

王安石小时候,在下马山的榉林书舍读书,离书舍不远的流坊街口有一个面馆。王安石每天上学都要从这家面馆门前经过,并经常在这里吃早点,久而久之,和面馆的老板伙计都相识了。

有一天,王家石又到这家面馆吃面。进门后,拣了个座位坐下,老板、伙计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给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见后进门的人都吃上了面,便问跑堂的伙计:“师傅,我的面做好了么?”伙计答道:“就来。”不大一会儿,只见跑堂的伙计手中拿了一双筷子交给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面做好了,大师傅说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计较,径直来到厨房,只见灶墩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滚烫的面汤快要溢流碗外,大师傅笑眯眯地对王安石说:“伢仔,这碗面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泼掉一滴汤,算你白吃。”王安石问:“此话当真?”大师傅说:“偌大的一个面馆,还出不起一碗面么?”好一个王安石,主意还真不少。只见他用筷子轻轻地往碗里一伸,把面条挑起了起来,碗内自然只剩下半碗汤了。就这样,王安石左手端起汤碗,右手拿着筷子挑起面,顺顺当当地把一碗满满的热面条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面馆里的人都翘起大拇指称赞道:王安石真神童啊!

禽言令

王安石自幼聪颖敏捷,出口成章。他在下马山书院读书时,有次和同学在山中玩耍,春风吹拂,百花吐艳,群鸟争鸣,景色宜人。大家心情舒畅,兴趣甚浓。这时,王安石提议说:“我们来做《禽言令》,以助兴添趣吧!”

大家齐声赞成。王安石又风趣地说:“每首《禽言令》都要用孔老夫子书中的话,违者照罚!”众人听后欣喜异常,异口同声地说:“行!你开头吧!”

王安石灵机一动,成竹在胸,只见他捏着小鼻子,嘟着小嘴,说道:“叽叽为叽叽,不叽为不叽,是叽也。”后又问大家说:“你们说这是什么鸟叫?”

“燕子!是燕子的叫声”。同学们兴高采烈,捧腹大笑。

“对,这是燕子学孔老夫子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王安石笑着说:“我再来一个:‘咕不咕,咕,咕……’”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鹁鸪的叫声,它在学孔老夫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

“真有意思!妙极了!哈哈哈……”同学们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他们用圣人之言大开玩笑,后来挨了老师的一顿大骂。

瑶田对诗

相传王安石小时候就有远大的抱负和惊人的才华。

一年夏天,天气炎热。教书先生给学生们出了几道题后,自己就坐在书案前闭目养神,随后呼呼大睡起来。学生们做完功课,见先生还在睡觉,便悄悄溜出学堂,到野外玩耍去了。

瑶田村头有口水塘,名叫瑶池,塘水又清又凉。孩子们在王安石的带领下跑到塘里洗澡。小家伙一个个脱得精光,“扑通扑通”跳进了水里,顿时水花四溅,笑语欢腾,好不快活。

老先生一觉醒来,看看天,星星都出来了,学堂里空空如也。他知道睡过了时辰。便缓步拂袖,走出学堂门。一阵清风送来孩子们的笑闹声,老先生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循声走去,上了一个土坡,只见孩子们正欢快地打着水仗,映在水里的星星一闪一闪,摇曳不定,老先生气得胡子直抖。

第二天上课时,老先生出了一个对子要大家对,对不好的学生要受罚。这个对子的上联是:“弟子贪玩荒学业。”

王安石站起来对下联:“先生爱睡误弟子”

老先生一愣,又出了一个对子:“夜闹瑶池,搅动满天星斗。”暗示他知道学生们下塘洗澡的事了,并对王安石怒视道,“王安石,你对!”

王安石想了一下,从容对答:“晨破书海,重整万里江山。”

“对得好!”老先生大喜,心里一高兴,对学生的诳师之罪也没有再加追究了。

介甫借火

王安石从小天资聪颖,诸子百家书无所不读。他小时候曾到灵谷峰山上的龙甲书院读书。

榉林书舍是一位饱学老儒创办的。他利用这里山青水秀,环境幽静的良好读书条件,设馆授徒,少年时的王安石就是慕其名来此求学的。王安石来此后,见这位老先生学问渊博,通晓古今,教授又得法,就象鱼进到抚河里一样,常常不分昼夜,发奋苦读。有一天,他读书又是一个通宵,到了旭光临窗,他书案上的油灯依然如豆地点燃着,那时候书堂的煮饭任务是由学生轮流负责的,这一天正好是轮到王安石进厨做饭。可是他今天读到了一本好书,便把什么都忘了,既忘了吹灭烟,也忘了煮饭,直到日上三竿,煮饭时间早过,先生见厨房里没有动静便来查问,见王安石坐在书案前埋头苦读,便揪着他一只耳朵,拉他到屋外面看太阳已有多高时,王安石才记起今天该是自己做饭,急急忙忙跑进厨房,取出纸媒到留有火种的火笼中点火,没想到火种已熄灭了,王安石急得没有办法,只得心急如焚地跑下山,到村庄里借火去了。

半响过去了,总算见到王安石满头大汗拿着点燃的纸媒跑了回来。先生假装生气地问:“去何处了?”王安石急忙回答:“学生去村里借火,准备做饭。”先生忍住笑,说:“你舍近就远,难道你案上那盏亮着的灯不能取火,非要去山下借火不成?”王安石看到案上那盏还点燃着的油灯,才醒悟过来,当王安石拿着纸媒准备跑进厨房去做饭时,同窗们都笑着走了过来,拉着王安石的手说:“不要去了,你还是赶紧去吃饭吧,如真是等你借火回来煮饭,我们和先生的肚子恐怕早就饿得咕咕直响了。”原来,王安石跑下山后,先生便让另一个学生把饭早就做好了。

老先生罚他作了一首以“误炊”为题的五绝诗,王安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着吟哦开来:“苦读天已晓,日高竟忘饥。早知灯有火,饭熟已多时。”从此以后,王安石读书入迷,忘记灯有火的故事,便在当地作为佳话传诵开了。

双喜临门

江南人家结婚,都通行贴红双喜字,为啥要贴“囍”?传说这与北宋宰相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有关。

那一年,王安石二十二岁,正值大比之年。他赴京赶考,为了方便,到汴梁(今河南开封)城东舅父家中住宿。刚来到东门,忽然看到马员外门前熙熙攘攘,挤满了人。他抬头一望,只见门楼上悬挂着一只大彩灯,上书一副上联:“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作证。”王安石摇头吟毕,不禁拍手称好:“好对呀好对!”这时,旁边站着的一位老家人连连向他作揖:“哈哈,这上联已贴了好几个月,至今尚无人对出,相公既说好对,请你略等片刻,让我进去禀报我家员外知道,一定求教。”王安石刚才是赞赏上联出得好,不想老家人以为他已对出下联,他因明日要去赴考,今日也无时间思考答对,不等老家人出来,便回舅舅家去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上,见试题不难,略加思索,一挥而就。主考大人见他年纪轻轻,才华出众,就传面试,指着厅前的飞龙旗说:“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命他答对。王安石想起昨天看到的上联,正好作对,便随口答道:“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作证。”主考大人见他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好不高兴。

王安石考毕,回到舅父家去等待朝廷发榜。谁知刚进舅父家门,只见昨天那位老家人早已在那里恭候:“哎呀,相公昨天我找你好半天,今天才打听到你住在这里,快去快去,我家员外等急啦。”一面说,一面拉着王安石就走。

马家员外一见王安石,急忙施礼让座,取出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请他写答下联。王安石就将刚才主考大人的上联,挥笔写上:“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马员外看他写得龙飞凤舞,下笔如神,十分满意。便吩咐丫环拿给女儿去看。马小姐一看,字体遒劲,对仗工整,含羞应承。马员外大喜,便对王安石说明:“此上联是我独生女为选婿而出,已悬挂半年,至今尚无人应对。现在,为王相公对出,联句成对,姻缘成双。”马员外当即征得王安石舅父同意,选择三日后的吉日良辰,为他们两人完婚。

到了第三天,结婚喜日。忽然,大门外人欢马叫,两个报子前来高声报道:“王大人官星高照,金榜题名,头名状元。明日一早,皇上亲自召见,请赴琼林宴!”

王安石喜上加喜,顿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与马小姐拜过天地,进入洞房。新娘笑着对王安石说:“王郎才高学广,一举成名,今晚又逢洞房花烛,真是‘大登科’与‘小登科’双喜临门。”王安石听后,哈哈大笑,便将此事经过叙述了一遍,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