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剖析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绪言一、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2.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反应类型;3.化学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方法;4.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Unit1 纯物质的认识1.纯物质与杂质:理解纯物质和杂质的概念及区别;2.分离纯物质:了解不同物质分离的方法及实验操作;3.物质的性质: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Unit2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其意义;2.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基本规律;3.化学反应的类型:掌握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

Unit3 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实验操作;3.电化学反应:了解电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Unit4 酸碱中和反应1.酸和碱的定义:了解酸碱的概念及其特征;2.酸碱中和反应:掌握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实验操作;3.pH值:了解pH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Unit5 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表达式: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以及氧化数方法表达式;2.氧化还原反应的种类和实验验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种类和实验操作;3.电化学电池和电解池:掌握电化学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和应用。

Unit6 化学能与化学动力学1.化学能:了解化学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化学反应速率: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操作;3.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Unit7 化学与环境1.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化学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污染防治:了解污染防治的方法及其实际应用;3.绿色化学:了解绿色化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趋势。

Unit8 化学与生活1.化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2.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安全问题;3.化学品安全:了解化学品安全与防护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

第六单元第一节金刚石石墨 C60一、课前预习题及指导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单质还是化合物?3. C60预习检测: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4.木炭、活性炭等物质为什么具有吸附作用?什么样的物质易被吸附?5.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教学过程[板书]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引言]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分子模型[展示]金刚石,石墨、C60[介绍]金刚石、石墨、C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60[教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引导]观察金刚石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

[展示]玻璃刀[介绍]刀头上镶有金刚石,用它来裁玻璃。

[设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言]金刚石很硬,所以可用来裁玻璃。

[板书]一、碳的单质1.金属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介绍]金刚石经仔细琢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的价格比金刚石还高,现在带钻戒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引导]观察石墨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描述]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引导]用手触摸一下石墨,有何感觉?[学生]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介绍]由于石墨很软,所以常用石墨作铅笔芯,但由于太软,光用石墨作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以增加硬度。

最软的铅笔是6B,最硬的铅笔是6H,HB铅笔则软硬适中。

[演示实验]把一根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上电池和灯泡,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是否发亮。

[学生观察]灯泡发亮。

[设问]看到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

[展示]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

初中化学教案(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九年级教师:***班级:九(1、2、3、4)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附加的罗)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⑤.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元素符号及基本物理量的计算方法;2. 理解化学元素周期规律、元素周期表常用的化学属性和它们的变化规律;3. 认识酸碱中的常见物质,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常见的应用;4. 探究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及应用。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元素符号及基本物理量的计算方法;2. 化学元素周期规律、元素周期表常用的化学属性和它们的变化规律;3. 酸碱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常见的应用;4.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及应用。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元素及计量单位1.1 化学元素及符号1. 了解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定义及命名方法;2. 能够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掌握计算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基本方法。

1.2 计量单位1. 了解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了解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熟悉常见物质质量和体积单位,掌握物质质量和体积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第二章化学元素和元素周期表2.1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规律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基本规律;2. 掌握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常用的化学属性及其变化规律。

第三章酸碱及盐类3.1 酸碱的认识和性质1. 了解酸、碱、中性物质等的定义;2. 掌握酸碱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常见的应用。

3.2 酸碱指示剂1.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定义、作用以及常用颜色;2. 掌握酸碱指示剂对酸碱中和点的判断方法。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4.1 化学方程式1. 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定义;2. 掌握利用实验数据和化学方程式的前提下推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方法。

4.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 了解化学反应的分类及其反应特征和反应机理;2. 熟悉化学反应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按章节、模块化教学,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注重新颖、有趣、生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和思维能力训练。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全册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和方法,掌握物质的分类2.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物质性质的判断方法3.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常规实验器材的使用二、教学过程1.物质的分类1.1 物质的分类依据物质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差异,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单质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元素氧(O2),硫(S8)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互相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1.2 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的分类可以分为按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和按形式(包括元素、离子和分子)两种方法。

1.2.1 按质分类按质分类是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类。

1.2.2 按形式分类按形式分类是根据物质的形式(元素、离子、分子)的不同进行分类。

元素是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离子是由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离子所组成的物质;分子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带有化学键的物质。

2.物质的性质2.1 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以自身的性质独立存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去改变,这些性质是我们通过观察自身的形态和状态而得到的。

常见的物质的物理性质有质量、体积、颜色、形态、熔点、沸点等。

2.2 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判断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例如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颜色变化,生成沉淀等。

3.实验操作3.1 常规实验器材的使用三角漏斗、滴管、烧杯、量筒、实验盆、移液器、试管夹、酒精灯、石英砂等都是常用的实验器材。

3.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需要仔细、细心地进行,操作时要务必注意安全。

实验中,需要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清洗干净实验器具,进行妥善的储存。

三、练习题1.什么是单质和化合物?2.如何对物质进行分类?3.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化学实验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案内容
第一单元:化学基础知识
- 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
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 原子和分子的组成
- 元素的存在状态和组合方式
- 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反应
- 酸、碱和盐的特性及反应
- 速率、平衡和能量变化
第三单元: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及其周期表上的特征
- 阶段表和阶段规律
- 各类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 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四单元: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速度控制因素
- 平衡反应和平衡常数
-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类
- 燃烧和腐蚀的化学反应
- 聚合物和生物分子的化学反应
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研究效果,本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示范实验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实践能力
- 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精神
- 讨论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 多媒体教学和互动研究,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估
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教师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 课堂参与和表现
- 作业和实验报告
- 小组合作和讨论贡献
- 综合测试和考试
参考资源
- 《化学全册》(人教版)
- 化学实验室设备和化学试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一册)

初中化学教案(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九年级教师:***班级:九(1、2、3、4)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一一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 •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 构成的,_的破裂和_____________ 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 会破裂,而____________ 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 ______________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02二氧化碳:CQ 铁:Fe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教案1《环境保护》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在第一册课本知识学完后讲授。

本节教学内容是对课本中出现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的总结,是一节归纳复习课。

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考点之一。

在教材中,环境问题倍受关注,出现频率较高,但知识点较分散。

本节课不但对整册书有关环境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对相关知识加以扩展,讲授过程中注重中考热点问题的渗透,使学生研究目标更明确,更轻松,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个整体认识,使知识更加全面、系统。

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确定小组活动内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环境状况调查,供学生选择。

这样做可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情形问题贯穿整个中学化学的研究,知识内容可发展、适用年级可扩大。

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情形保护知识的内容不少,例如:高二教材氮族元素这章中介绍了“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学了有机物的初步知识后介绍了“合成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

初三学生马上就要进入高中研究,高中学生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扩大研讨。

他们可以在研究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后,对情形问题的有更多的、更深的相识。

也就是说,初中对情形问题有个整体认识,可以为高中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也就是说本节课起到的是承先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研究化学已有了半年的时间,对于情形问题也有了一定的相识,并且懂得了研究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情形问题。

但掌握的知识零散,对知识缺乏整体认识,缺乏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

因为学生的研究任务重,无时间参加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旁做起,比如维护校园情形卫生等。

针对学生合作认识较缺乏的现状,在讲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划分进行调查研讨、搜集资料、收拾整顿资料,并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这一过程将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研究、与人交流、沟通等社会理论能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新教材)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常见实验课时1 化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 教学重点: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 教学过程:- 导入:介绍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 呈现:通过图示和实例,介绍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 实践:安排简单的实验,观察一些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并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总结。

- 拓展:通过讲解物质分离技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混合物中的成分。

- 归纳:总结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并强化学生的记忆。

- 练:布置相应的练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时2 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常用仪器-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常用仪器,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并做到安全、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并安全、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 教学过程:-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呈现: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实验目的、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等。

- 实践:讲解常用的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 拓展:通过讲解实验室安全常识,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 归纳:总结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常用仪器,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

- 练:布置相关的练题,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 (依此类推,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编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物质与能量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标志- 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 培养学生对物质分类的观察和归纳能力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类方法- 根据物质组成分类:单质和化合物-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根据物质的来源分类:自然界物质和人工合成物质- 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分类:固体、液体和气体2. 常见物质的分类- 根据物质组成分类:金属、非金属和合金-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酸、碱和盐- 根据物质的来源分类: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分类:晶体和非晶体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质分类的思考。

2. 讲解:依次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常见物质的分类,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通过观察和归纳,进一步巩固对物质分类的理解。

4. 小结:总结物质分类的方法和常见物质的分类。

5. 作业:布置相关练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和巩固。

教学评价1.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互动讨论。

2. 学生在实验观察和归纳过程中是否能准确运用所学知识。

3. 学生在作业中是否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和巩固。

第二课时:能量的转化教学目标- 理解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方式- 掌握能量的转化规律和实际应用- 培养学生对能量转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内容1. 能量的概念- 介绍能量的定义和单位-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能量的转化方式-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能量的转化过程:机械能的转化、热能的转化、化学能的转化等- 分析不同转化方式下能量的守恒和转化效率3. 能量转化的规律和实际应用-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效率的概念- 探讨能量转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引发学生对能量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方式,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 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技能。

-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基础知识- 元素的分类和性质。

- 化学式和化合价的计算。

- 典型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2. 实验操作技能- 安全操作实验仪器和试剂。

- 进行定性和定量实验。

3. 化学与生活- 化学反应的应用。

- 化学能源的利用与保护。

- 化学产品的生产与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提倡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展示实验结果。

四、教学流程1. 第一课时:元素的分类和性质- 通过图片和实物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元素的分类和性质。

-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元素的性质变化。

2. 第二课时:化学式和化合价的计算- 教师讲解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进行课堂练,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3. 第三课时:典型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整理并报告一种典型元素或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归纳各自整理的内容。

4. 第四课时:实验操作技能培养- 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

5. 第五课时:化学反应的应用- 教师讲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 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案例。

6. 第六课时:化学能源的利用与保护-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整理化学能源的利用方法和相关保护措施。

- 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和互动讨论。

7. 第七课时:化学产品的生产与应用- 教师介绍常见的化学产品和其生产过程。

-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择一种化学产品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 实验报告的评分。

-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

- 学生的小组报告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材。

-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全书教案(每课都附带练习题_很实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全书教案(每课都附带练习题_很实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案绪言一、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九年级】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九年级】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九年级】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绪言一、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认知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够运用概念可以推论一些极易辨别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观测、叙述实验的能力,鼓舞学生自学化学的兴趣,唤起学生自学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就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变,对学生展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建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推论一个变化就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模拟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探讨而得出结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工作: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鼓励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充斥的现象等方面予以区别;从变化出现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找寻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必须观测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特别注意观测变化中的现象,例如变色、闪烁、吸热、释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暂停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学会观测实验,将有利于我们思索变化的原因,推断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过程:引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看看视频“迈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以利用幻灯片导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例如:化学史、元素的辨认出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讲话导入新课。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2 化学式的意义1.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第二单元空气与氧气2.1 空气的组成2.2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2.3 氧气的化学反应3. 第三单元水与溶液3.1 水的性质和净化3.2 溶液的组成和浓度3.3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4. 第四单元金属与非金属4.1 金属的性质和制取4.2 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4.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5. 第五单元酸碱与盐5.1 酸碱的性质和分类5.2 酸碱的制取和应用5.3 盐的性质和制取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问题。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组织实验操作比赛,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开展小组讨论和研究报告,评价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滴定管等3. 多媒体课件:化学知识讲解、实验演示等4.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科普书籍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周2. 第二单元:2周3. 第三单元:2周4. 第四单元:2周5. 第五单元:2周七、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基础知识。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4. 课堂提问: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40课时,含教学反思)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40课时,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5)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 (5)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 (8)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1)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1)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5)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7)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 (17)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 (20)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24)课题1空气 (24)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4)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28)课题2氧气 (31)课题3制取氧气 (34)第1课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 (34)第2课时实验室制取氧气氧气的工业制法 (37)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0)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43)课题1分子和原子 (43)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43)第2课时分子可分为原子 (46)课题2原子的结构 (49)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49)第2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的形成 (51)课题3元素 (55)第1课时元素 (55)第2课时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57)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60)课题1爱护水资源 (60)课题2水的净化 (63)课题3水的组成 (66)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70)第1课时化学式 (70)第2课时化合价 (72)第3课时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76)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78)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78)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78)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 (81)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83)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86)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89)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89)第1课时碳的单质 (89)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 (92)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94)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97)第1课时二氧化碳 (97)第2课时一氧化碳 (102)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05)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07)课题1燃烧和灭火 (107)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07)第2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11)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13)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113)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17)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121)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教案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教案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教课方案【篇一:人教版初三化学教课方案下册全套】5-1 碳的几种单质【教课目的】1.认识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经过剖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观点的差别和联系【教课要点】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点与用途【教课器具】集气瓶、氧化钠、木炭、品红、水、烧杯【教课难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点与用途之间的联系【教课方法】叙述法、练习法、实验法【教课过程】写出以下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c co co 2 h2co3 caco3碳及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最宏大的家庭,有碳单质,如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炭,还有无机含碳物质,和有机物等,全部有机物都有碳,氢两种元素。

如天然气的主要成份甲烷( ch4 ),还有酒精、醋酸等,今日,我们来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石墨,还有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等。

(注意:碳和炭)问: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都是以碳元素构成的单质,假如把石墨和金刚石混淆在一同,是混淆物还纯净物?是混淆物,它也说了然从前学习过的单质的观点,应当是指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而不可以光光说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

以下我们分别议论一下这几种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一、金刚石1.物理性质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经认真思索会带上光彩,成为璀灿醒目的装修品--钻石,它是一种不导电、不导热的固体,是自然存在的最硬的一种物质。

2.用途坚硬是金刚石最重要的性质,能够利用这个性质,将金刚石做为切割玻璃的玻璃刀,还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作为钻探机的探头。

二、石墨1.物理性质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彩,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地很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能够导电,拥有优秀的导电性能,它拥有光滑的感觉。

2.用途利用它具导电性能可作为电极,如电池中的石墨电极等,由于它拥有光滑的感觉所以它可用来作为润滑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标签:标题]篇一: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九年级化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材分析: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

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

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四、课时设计一课时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材分析:“化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走进化学实验室”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三个课题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讲解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目的要求:1: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3: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4: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重点:1:知道什么是化学?2: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难点: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教学要点:[要点1] 化学的作用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如可以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从空气中提纯氧气等。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

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

[要点2] 怎样学好化学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

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要想学好化学,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信心。

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加强记忆。

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案(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九年级教师:陈利宏班级:九(1、2、3、4)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附加的罗)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⑤.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归纳总结: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

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

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教学后记: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物理变化是指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伴有、、、、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中才能表现出来。

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即能表现出来。

例如、、、、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碳C 氢H 氧O 氮N 氯Cl 硫S 磷P 钾K 钙Ca 钠Na镁Mg 铝Al 锌Zn 铁Fe学习研讨:一、物质的变化实验,填写记录。

㈠、物理变化1、概念: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这两个变化都有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㈡、化学变化1.概念: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二、物质的性质㈠、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1、熔点2、沸点3、密度[讨论与交流]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评价样题: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有颜色变化B.生成其它物质C.有发光发热现象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水结成冰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D.自行车胎炸裂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

7.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描述物理变化的是,描述化学变化的是,描述化学性质的是(用序号填写)。

11.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1)酒精和水________,(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_____(3)酱油和醋__________,(4)铜丝和铝丝_________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________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_______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 ____(填序号)。

教学反思: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激发探究的情趣。

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

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记录现象。

数据和结果 --→科学分析 --→得出结论。

3. 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4.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5.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哪些不一样?记住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镁Mg硫S 氧化镁MgO【学习研讨】实验探究: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作出猜想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探究提示: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探究指导: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

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1、2、3、评价样题:1(1)石蜡的密度比水。

(2)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此变化是,而蜡烛受热时先熔化,此变化是,故蜡烛燃烧既有又有。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D、氧气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石蜡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5.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

6.①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