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加800MHz频段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应用工作频率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5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为促进各类无线电业务和应用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以下简称微功率设备)的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现将有关事项公告:一、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列入并符合《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目录和技术要求》(见附件)的无线电发射设备,无需取得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无线电台执照、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但应当符合产品质量等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国家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
二、微功率设备的使用不得对其他合法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也不得提出免受有害干扰的保护要求,如对其他合法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设法消除有害干扰后方可继续使用。
三、使用微功率设备必须承受其他合法的无线电台(站)的干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规定的工业、科学及医疗(ISM)应用频段内使用微功率设备,还应当承受ISM应用设备产生的射频能量的干扰。
微功率设备受到干扰时不受法律保护,但可向当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报告。
四、微功率设备的调整或控制装置应仅限于在技术要求规定的技术指标范围内进行调整或控制。
使用微功率设备不得擅自改变使用场景、扩大发射频率范围、加大发射功率(包括额外加装射频功率放大器),不得擅自更改发射天线。
五、在航空器内和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划设的射电天文台、气象雷达站、卫星地球站(含测控、测距、接收、导航站)等军民用无线电台(站)、机场等的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使用微功率设备,应当遵守电磁环境保护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
未经批准,不得在航空和军事管制区使用模型无线电遥控设备。
六、微功率设备应当在其产品使用说明(含电子显示的说明书)中注明以下内容:(一)符合“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目录和技术要求”的具体条款和使用场景,采用的天线类型和性能,控制、调整及开关等使用方法;(二)不得擅自改变使用场景或使用条件、扩大发射频率范围、加大发射功率(包括额外加装射频功率放大器),不得擅自更改发射天线;(三)不得对其他合法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也不得提出免受有害干扰保护;(四)应当承受辐射射频能量的工业、科学及医疗(ISM)应用设备的干扰或其他合法的无线电台(站)干扰;(五)如对其他合法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措施消除干扰后方可继续使用;(六)在航空器内和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划设的射电天文台、气象雷达站、卫星地球站(含测控、测距、接收、导航站)等军民用无线电台(站)、机场等的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使用微功率设备,应当遵守电磁环境保护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七)禁止在以机场跑道中心点为圆心、半径5000米的区域内使用各类模型遥控器;(八)微功率设备使用时温度和电压的环境条件。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信部无〔2005〕4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全军无委办公室:为促进各种无线电业务协调、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管理,现发布重新修订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凡与本《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不相一致的其它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等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二○○五年九月五日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一、具体技术指标(一) 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A类设备1.使用频率为:9kHz-190kHz磁场强度发射限值9kHz-50kHz 72dBμA/m(10米处)(准峰值)50kHz-190kHz 72dBμA/m(10米处)(每倍频程下降3dB)(准峰值)B类设备1.使用频率:,,,,,,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9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带宽不大于200kHzC类设备1.使用频率:,,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42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4.杂散辐射:对于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9dBμA/m(10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1.使用频率:315kHz-30MHz范围内排除上述A、B、C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dBμA/m(准峰值);1MHz-30MHz:不大于-15 dBμA/m(准峰值)。
E类设备1.使用频率:2.发射功率限值:10mW3.频率容限:100×10-6F类设备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1. 使用频率:2. 发射功率限值:10mW3. 频率容限:75kHzG类设备1.使用频率:2.发射功率限值:不大于20mW (二)通用无线遥控设备不得用于无线控制玩具;若使用频率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时,不得在当地使用;若对当地声音、电视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信息产业部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通知

4.杂散辐射:对于13.553-13.567MHz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9 dB μA/m(10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1.使用频率:315kHz-30MHz范围内排除上述A、B、C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 dBμA/m(准峰值);1MHz-30MHz:不大于-15 dBμA/m(准峰值)。
E类设备1.使用频率:40.66-40.70MHz3.频率容限:100×10-6F类设备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2483.5MHz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1.使用频率:2400-2483.50MHz3.频率容限:75kHzG类设备1. 使用频率:24.00-24.25GHz2.(二)通用无线遥控设备不得用于无线控制玩具;若使用频率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时,不得在当地使用;若对当地声音、电话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1.使用频率:470-566MHz,614-787MHz3.占用带宽:不大于1.0MHz(三)无线传声器和民用无线电计量仪等类型设备用于教育、文化部门的视听训练,电影院、音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及残疾人士的听觉辅助使用,在旅游区,作为小型广播设备应用。
在满足传输数据时,其发射机工作时间不超过5秒的条件下,470-510MHz频段可作为民用无线电计量仪表使用频段。
若使用频率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时,不得在当地使用;若对当地声音、电视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1.使用频率:418.950MHz,418.975MHz,419.000MHz,419.025MHz,419.050MHz,419.075MHz,419.100MHz,419.125MHz,419.150MHz,419.175MHz,419.200MHz,419.250MHz,419.275MHz3.占用带宽:不大于16kHz4.频率容限:4×10-6(九)无线数据传送设备为保护北京天文台射电天文业务和贵州省平塘射电天文业务,在这两个地区的行政辖区内不得使用下列频率范围内的设备。
国家无委会频率规定

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全军无委办公室:为促进各种无线电业务协调、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管理,现发布重新修订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凡与本《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不相一致的其它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等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一、具体技术指标(一) 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A类设备1.使用频率为:9kHz-190kHz磁场强度发射限值B类设备1.使用频率:1.7-2.1MHz,2.2-3.0MHz,3.1-4.1MHz,4.2-5.6MHz,5.7-6.2MHz,7.3-8.3MHz,8.4-9.9MHz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9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4.6dB带宽不大于200kHzC类设备1.使用频率:6.765-6.795MHz,13.553-13.567MHz,26.957-27.283MHz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42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4.杂散辐射:对于13.553-13.567MHz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9dBμA/m(10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1.使用频率:315kHz-30MHz范围内排除上述A、B、C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dBμA/m(准峰值);1MHz-30MHz:不大于-15 dBμA/m(准峰值)。
E类设备1.使用频率:40.66-40.70MHz2.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3.频率容限:100×10-6F类设备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2483.5MHz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关于 2400MHz、5100MHz 和 5800MHz 频段 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

关于2400MHz、5100MHz 和5800MHz 频段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部分新旧版本对比
2021年1月2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发布了了《关于2400MHz、5100MHz 和5800MHz 频段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目的是为了加强相关频段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将来有可能在一部文件中规定了2400MHz、5100MHz 和5800MHz 频段的要求。
根据(征求意见的稿)的附件1《2400MHz、5100MHz 和5800MHz 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和附件2《2400MHz、5100MHz 和5800MHz 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干扰规避技术要求》,整理出关于2400MHz频段的新旧版本的不同:
1.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信部无[2002]353号中要求天线增益<10dBi时,≤100 mW 或≤20 dBm ;天线增益≥10dBi 时,≤500 mW 或≤27 dBm。
而在征求意见稿中改成:合成天线增益<10dBi 时,不大于20dBm;合成天线增益≥10dBi 时,不大于27dBm。
2.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谱密度
关于调频工作方式信部无[2002]353号中要求天线增益<10dBi时,≤20 dBm / MHz(EIRP);天线增益≥10dBi时,≤27 dBm / MHz(EIRP)。
而在征求意见稿中改成:不大于20 dBm / 100kHz。
3.杂散发射
征求意见稿
4.(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具有IP 地址分配功能的无线局域网设备应支持IPv6 协议,并默认开启IPv6 地址分配功能。
关于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尊敬的用户:
您好!
经过长期和精心的研究,我们决定调整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以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
为使决定适应新环境、满足各频率用户的需求,同时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
首先,要立即清楚地制定微波通信频率使用规划,明确它与环境和地理要求之间的关联和关系,并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
这里提出的微波通信频率使用规划计划的最基本要求是,在满足各频率用户的需求的同时,承认将合适的天线系统和通信设备部署在外界环境相融合之中,并且合法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
其次,需要确保空中微波频段的长远安全。
在准确计算出部署天线系统时的辐射最大功率以及噪声来源的时候,军事建筑物及机场、安全频段,空中分配以及距离来源等等各个方面建议都有充分的优化
和保护,以致合法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提高微波频段的安
全性。
以上就是本次调整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及无线电管理有关
事项的先步宣布,我们尊重各位用户的看法和投诉,希望您能积极配
合我们的工作,支持我们的工作建设。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最后,我们再次表达对各位用户的尊重,也希望本次调整微波通
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能够为环境和地理工作造福,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给用户!
谢谢!。
《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信部无〔2005〕423号)

《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信部无〔2005〕423号)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5-9-6 8:36:00[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文号]:信部无〔2005〕423号[发布日期]:2005-09-05[生效日期]:2005-10-01[失效日期]:[有效性]:有效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信部无〔2005〕4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全军无委办公室:为促进各种无线电业务协调、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管理,现发布重新修订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凡与本《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不相一致的其它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等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附件: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二○○五年九月五日附件: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一、具体技术指标(一) 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A类设备1.使用频率为:9kHz-190kHzB类设备1.使用频率:1.7-2.1MHz,2.2-3.0MHz,3.1-4.1MHz,4.2-5.6MHz,5.7-6.2MHz,7.3-8.3MHz,8.4-9.9MHz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9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4.6dB带宽不大于200kHzC类设备1.使用频率:6.765-6.795MHz,13.553-13.567MHz,26.957-27.283MHz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42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4.杂散辐射:对于13.553-13.567MHz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9dBμA/m(10米处,准峰值)。
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无线电管理

附件关于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为加强和规范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无线电管理,促进相关无线电业务发展,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参考国际电信联盟有关规则,现将上述频段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2400-2483.5MHz、5150-5350MHz和5725-5850MHz 频段(以下分别简称“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划分给固定、移动、无线电定位、卫星固定、卫星地球探测、卫星无线电测定、空间研究等多种无线电业务,2400MHz 和5800MHz频段指定用于(产生射频能量的)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应用等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任何无线电台(站)或者设备均不得独占或排他性地使用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内的频率。
二、根据对应的移动或固定业务无线电频率划分,2400MHz频段可用于宽带无线接入(含无线局域网)、蓝牙、点对点传输等无线电通信系统;5100MHz频段可用于宽带无线接入(含无线局域网)系统,仅限于室内(不包括汽车、火车车厢、航空器舱内等)使用;5800MHz频段可用于宽带无线接入(含无线局域网)、点对点传输、电子不停车收费等无线电通信系统。
三、工作在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内无线电通信系统设备的射频单元与天线必须按照一体化设计和生产,不得擅自改用其他天线或者额外加装射频功率放大器,且应当符合附件所列的技术要求(见附1和附2),并依法取得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除外)。
四、为能够与无线电定位等其他业务兼容共存,工作于5250-5350MHz频段的宽带无线接入(含无线局域网)系统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应采用发射功率控制(TPC)及动态频率选择(DFS)干扰抑制技术,并且不可设置关闭DFS的功能选项。
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局),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应用需求,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和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国际相关标准衔接,制定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
现予发布,自即日起施行。
二OO七年四月二十日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一、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840-845MHz 和920-925MHz。
二、该频段RFID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指标:1、载波频率容限:20×10-6;2、信道带宽及信道占用带宽(99%能量):250kHz;3、信道中心频率:fc(MHz)=840.125+N×0.25和fc(MHz)=920.125+M×0.25(N、M为整数,取值为0-19);4、邻道功率泄漏比:40dB(第一邻道),60dB(第二邻道);5、发射功率:6、工作模式为跳频扩频方式,每跳频信道最大驻留时间2秒;7、杂散发射限值(在两频段的中间载波频率±1MHz范围以外):7.1天线端口7.2机箱端口(含一体化天线)8、电源端口和电信端口的传导骚扰发射应满足国标GB9254-1998中B类设备的限值要求;9、在制造商声明的极限工作电压、极限温度条件下,设备的发射功率和频率容限应满足相应技术指标。
三、该频段的RFID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按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
设备投入使用前,须获得信息产业部核发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
鉴于800/900MHz频段RFID是一项新的无线电应用技术,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无线电干扰,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该频段RFID设备使用的管理,及时发现处理无线电干扰,保证该频段RFID技术应用的平稳开展。
欢迎下载,谢谢观看!资料仅供参考学习。
信息产业部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

。
( 王 庆华 )
附:《 微功率 ( 短 距 离 ) 无 线 电设 备 管理 暂 行 规 定 》
第一 章 第一 条
理
,
总
则
,
第九 条
,
凡未 经 国 家无线 电管理机构 型 号 核准 的微 功 率
、 。
为促 进 无线 电 通 信事业 的 健康 发 展
、 、
加强 对 微
无 线 电 设备 不 得 在 中 国境 内生 产 销 售 和 使用
,
电 天文 等 无 线 电 设 备对 广 播 电 视 导 航 移 动通 信 及 射 电天 文
、
不 得擅 自外接 天 线 或
。 ,
等 无线 电 业 务产 生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无线 电管理条例》特制 定 本规定
, , 。
改 用其它 发射 天 线 或必变原设计 特性 及 功能
此规定 自 1 9 9 年 1 月 1 日起 执行 原 国家无线 电 管理委
。
各 种 微功率 ( 短 距 离 ) 无 线 电设备发布 的有 关规定 同时 废止 凡 按 照 原 规定 生 产 的 上 述设备 若 与此 规定各项 技 术 要 求 不
,
,
符 必须 在
,
1 998
年 1 2 月 3 1 日 前停 止 生 产
功 率 ( 短距 离 ) 无线 电 设备 ( 以下 简称微功率无线 电设 备 ) 的管 防止 微 功 率 无 线 电 设备对广播 电 视
、 ,
第十 条
,
已经 国 家无线 电 管理机构 型 号核 准的微 功 率 无
、 ,
导 航 移 动 通 信 及射
、
线 电 设备 任何 厂 商 和用 户 不 得擅 自更 改 使 用 频率 加 大 发射 功率 ( 包 括 额外 加 装射频 功 率放 大 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调整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调整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9.11.01•【文号】工信部无〔2019〕237号•【施行日期】2019.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调整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的通知工信部无〔2019〕2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对数字集群通信的需求,推动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应用发展,有效提高频率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数字集群通信产业健康发展,经研究,现对806-821/851-866MHz频段(以下简称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进行调整。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新增基于PDT(专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技术体制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使用800MHz频段,基于iDEN、GoTa和GT800技术体制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不再规划使用800MHz频段。
相关系统的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详见附件1。
二、800MHz频段基于PDT技术体制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共划分1200个信道,相关系统信道配置详见附件2。
三、使用上述频率应向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实施806-816/851-861MHz频段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实施816-821/861-866MHz频段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四、806-816/851-861MHz频段频率主要用于服务范围涉及三个及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816-821/861-866MHz频段频率主要用于服务范围涉及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以及相邻两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五、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实施800MHz频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许可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技术体制对同一基站内不同载波间频率间隔需求,合理开展频率使用许可工作,充分发挥频率使用效率和效益。
800MHz数字集群通信频率台(站)管理规定

800MHz数字集群通信频率台(站)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数字集群通信频率和台(站)的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避免数字集群通信网之间、数字集群通信台(站)与其它无线电台(站)之间产生有害干扰,促进数字集群通信业务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利用800MHz数字集群通信频率,组建数字集群通信网,设置、使用其网内无线电台(站)的,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数字集群通信网是一种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实现频率资源共享、无线信道动态分配功能,主要用于指挥调度的移动通信网。
第三条国家对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网使用的无线电频率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审批。
使用800MHz数字集群通信频率应当经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批准;未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数字集群通信频率。
第五条数字集群通信频率的使用应遵循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原则,以建立共用的数字集群通信网为主,专用数字集群通信网为辅。
第二章无线电频率和台(站)管理第六条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网使用频段为806-821MHz/851-866MHz。
其中,806-816MHz/851-861MHz主要用于服务范围涉及三省(含)以上组网的需求及其它特殊需求。
816-821MHz/861-866MHz主要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组网和相邻两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组网的需求。
第七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负责对806-816MHz/851-861MHz频段的统一规划、分配或指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对816-821MHz/861-866MHz频段的规划,提出分配或指配意见;在向频率使用单位分配(指配)频率前须报经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批准。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制定当地数字集群通信网频率使用规划,专用数字集群通信网使用816-821MHz/861-866MHz频段高端频率(即从821MHz/866MHz开始往低端安排),共用数字集群通信网使用该频段低端的频率。
【免费下载】 信息产业部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

3.频率容限:100×10-64.6dB带宽不大于200kHzC类设备1.使用频率:6.765-6.795MHz,13.553-13.567MHz,26.957-27.283MHz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42 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4.杂散辐射:对于13.553-13.567MHz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9 dBμA/m(10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1.使用频率:315kHz-30MHz范围内排除上述A、B、C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 dBμA/m(准峰值);1MHz-30MHz:不大于-15 dBμA/m(准峰值)。
E类设备1.使用频率:40.66-40.70MHz2.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3.频率容限:100×10-6F类设备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2483.5MHz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1.使用频率:2400-2483.50MHz2.发射功率限值:10mW(e.i.r.p)3.频率容限:75kHzG类设备1. 使用频率:24.00-24.25GHz2. 发射功率限值:不大于20mW(e.i.r.p)(二)通用无线遥控设备不得用于无线控制玩具;若使用频率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时,不得在当地使用;若对当地声音、电话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1.使用频率:470-566MHz,614-787MHz2.发射功率限值:5mW(e.r.p)3.占用带宽:不大于1.0MHz(三)无线传声器和民用无线电计量仪等类型设备用于教育、文化部门的视听训练,电影院、音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及残疾人士的听觉辅助使用,在旅游区,作为小型广播设备应用。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依据

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验标准依据(一)调频收发信机1. 工信部无[2009]66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150MHz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和使用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2. 信部无[2001]793号《关于400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3. 信部无[2005]423号《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4. 国无办频[1996]93号《关于350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5. 使用频段:336 MHz~399.9MHz(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 MHz~368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51 MHz~358MHz同频单工频段:358 MHz~361MHz(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 MHz~389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72 MHz~379MHz同频单工频段:379 MHz~382MHz6. 信无函[2001]85号《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方式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1)部门规划使用频率:1)351 MHz~356MHz/361 MHz~366MHz2)356 MHz~358MHz/366 MHz~389MHz3)376 MHz~379MHz/386 MHz~389MHz4)358 MHz~361MHz5)379 MHz~380.5MHz(2)共用组网频率:1)372 MHz~376MHz/382 MHz~386MHz2)380.5 MHz~382MHz7. GB/T 21646-2008《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8. 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1】869号)工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
国家无委会频率规定

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全军无委办公室:为促进各种无线电业务协调、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管理,现发布重新修订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凡与本《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不相一致的其它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等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一、具体技术指标(一) 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A类设备1.使用频率为:9kHz-190kHz磁场强度发射限值B类设备1.使用频率:1.7-2.1MHz,2.2-3.0MHz,3.1-4.1MHz,4.2-5.6MHz,5.7-6.2MHz,7.3-8.3MHz,8.4-9.9MHz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9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4.6dB带宽不大于200kHzC类设备1.使用频率:6.765-6.795MHz,13.553-13.567MHz,26.957-27.283MHz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42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4.杂散辐射:对于13.553-13.567MHz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9dBμA/m(10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1.使用频率:315kHz-30MHz范围内排除上述A、B、C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dBμA/m(准峰值);1MHz-30MHz:不大于-15 dBμA/m(准峰值)。
E类设备1.使用频率:40.66-40.70MHz2.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3.频率容限:100×10-6F类设备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2483.5MHz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关于加强和规范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解读

《关于加强和规范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解读作者:来源:《中国信息化》2021年第11期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推动《通知》落实,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自2002年起,为适应无线局域网、蓝牙、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等无线通信技术和应用在我国的发展,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陆续发布了2400MHz、5100MHz和5800MHz等3个频段的无线电管理规定。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上述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技术发展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是使用上述频段的无线电设备量大面广,大部分由公众用户使用,少部分在行业中应用,需要根据设备特点和使用场景修订管理规定,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达到加强管理和方便用户的双重目的。
二是无线局域网、蓝牙等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多天线和波束赋形等新技术被大量应用,在提升通信性能的同时,也改变了空口技术特性,相关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需要及时修订。
三是5G、北斗、车联网等无线电系统陆续广泛部署,所使用的频率为无线局域网、蓝牙等设备的相邻频段,为避免其受到大量使用的无线局域网、蓝牙等设备的有害干扰,需修订2400MHz、5100MHz和5800MHz频段设备的技术指标,以提高相关无线电系统之间的频率兼容共用水平,促进频率资源高效利用。
《通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举措,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等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参考了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等相关规定,在保障现有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产业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兼顾了修订的相关无线电设备技术指标所带来的一定成本。
制定工作于2019年启动:一是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情况,开展同、邻频段无线电系统的频率兼容共存研究,组织射频技术特性测试、验证等工作;二是2021年1月27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先后召开多次产业界专题协调会,对反映较为集中的意见进行认真研究;三是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根据专家意见对《通知》进行完善。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治理暂行划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康健生长,增强对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以下简称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治理,防备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对广播电视、导航、移动通信及射电天文等无线电业务产生滋扰,确保种种无线电设备正常、有序的事情,凭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治理条例》,特制定本划定。
第二条微功率无线电设备是指切合本划定附件中各项技能要求的无线电设备。
第三条凡研制、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均须严格遵守本划定。
第二章一般划定第四条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使用不得对其它正当的种种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滋扰。
如产生有害滋扰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设法消除有害滋扰后方可继承使用。
第五条使用微功率无线电设备必须避让或忍受其它正当的无线电台站的滋扰或产业、科学及医疗应用设备的辐射滋扰,遇有滋扰时不受执法上的掩护,但可向本地无线电治理机构陈诉。
第六条使用微功率无线电设备不需治理无线电电台执照手续,但必须担当无线电治理服务机构对其产物性能指标进行须要的查抄或测试。
第七条研制微功率无线电设备须按国度无线电治理机构公布的《研制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治理划定》治理有关手续。
第八条生产、进口微功率无线电设备(或含有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其它设备)须按国度无线电治理机构公布的《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治理划定》、《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治理划定》治理有关手续。
生产、进口的设备应在其显著部位上标明微功率无线电设备的型号批准代码(其第三位字母为“D”)。
生产厂商应担当国度或所在省(区、市)无线电治理机构对其产物性能指标的查抄和测试。
所生产产物的性能指标须切合本划定的要求,不切合要求的产物不得出厂。
第九条凡未经国度无线电治理机构型号批准的微功率无线电设备,不得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
第十条已经国度无线电治理机构型号批准的微功率无线电设备,任何厂商和用户不得擅自变动使用频率、加大发射功率(包罗分外加装射频功率放大器),不得擅自外接天线或改用其它发射天线,或改变原设计特性及功效。
关于发布800 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

信部无〔2007〕205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局),国家无线电监测中 心: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 800/900MHz 频段 RFID 技术的应用需 求,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和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国际相关标准衔 接,制定 800/900MHz 频段 RFID 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现予发布,自即 日起施行。
840-845 920-925
2W 100mW
6、工作模式为跳频扩频方式,每跳频信道最大驻留时间 2 秒;
7、杂散发射限值(在两频段的中间载波频率±1MHz 范围以外):
7.1 天线端口 频率范围
限值要求 (dBm)
测量带宽
检波方式
30MHz-1GHz
-36
100kHz
最
1-12.75GHz
-30
3、信道中心频率:
fc(MHz)=840.125+N×0.25 和 fc(MHz)=920.125+M×0.25(N、M 为整数,取值为 0-19);
4、邻道功率泄漏比:40dB(第一邻道),60dB(第二邻道);
5、发射功率:
频率范围(MHz)
发射功率(e.r.p)
840.50-844.5 920.50-924.5
二 OO 七年四月二十日
800/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RFID) 技术应用规定(试行)
一、800/900MHz 频段 RFID 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 840-845MHz 和
920-925MHz。Fra bibliotek二、该频段 RFID 技术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指标:
1、载波频率容限:20×1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无函…2008‟44号
关于增加800MHz频段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应用工作频率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局):
为促进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根据我国频率划分和使用情况,经研究,为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应用增加868-868.6 MHz工作频率。
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该频段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射频要求:
1.发射功率限值:5mW(e.r.p);
2.发射信号的占空比限值:1%;
3.载波频率容限:100×10-6。
二、该频段无线电设备归类为“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信部无…2005‟423号)”中的“各类民用设备的无线电控制装置”。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二日
主题词:无线电频率资源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