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在90年代,中国经历了历史变革的时期。外商投入中国的巨大资金和大量技术有如输血;于是,继60和70年代意大利、东亚四小龙相继成为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展的“福地”之后,中国成了新的“成本洼地”和“世界工厂”。中国政府对外商的低税收优惠政策、近于零成本的污染宽容政策以及“血汗工资制”,使得中国在外资眼中成了一个巨大的“掘金场”。

在使用外来资本发展本国经济多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实体已经经历了巨大的蜕变。进出口总额实现了成倍的增长。如今的中国,坐拥近两万亿的外汇,充当着美国的债主,在金融危机扫荡了全球之际,也在重新计划着它走出国门的投资计划。然而,这场雄心壮志的旅程究竟面临怎样的困难呢?对于这些障碍,又将怎样扫除,值得探讨。

6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其中,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50年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2008年已达到8%以上。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如今的中国,走过了在产业链低端积累财富的岁月。在我们的劳动力优势被我们使用殆尽,面临着西方贸易伙伴的频频反倾销,贸易保护。也许,在贸易转型的时期,我们“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也要转变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

从世界的加工厂到品牌发源地也许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可是在任何一个极端困难的时期,都会孕育着微弱但是清晰的机遇。对中国来说,也许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在世界的智囊库普遍停止转动时,中国有了“走出去”的最好机会。去海外并购,或者直接投资设厂。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无疑都是面向机遇去的。可是海外市场陌生的环境,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都让这场掘金之旅变得障碍重重。

近5年我国对海外直接投资增速达40%以上,2008年全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达40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3.6%。然而对比中国引用外资的数额,其规模仍处于起步阶段。

从下图可以看出,对外投资增长的速度是极快的,似乎预示着将来的大好前景。

但是也可以看到,实际使用外资几乎只有对外投资的一半,这是既不对称的。尤其是与美国、欧盟等投资大国相比,中国的资本优势没有很好的显现出来。

美国与中国相反,对外投资远远超过引用外资的水平。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很好的使用了自身的资本优势,而且因为美国自身具有绝对的垄断优势,不仅在资金、技术、规模、组织管理、信誉和商标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面临的贸易壁垒相对较少,具有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这可以从美国对外投资的方向中看出来。

而欧盟,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使其规模经济的优势得以彰显。从其数据中可以看出,欧盟对外投资的规模也是大于引用外资的规模,这一方面是因为欧盟强大的对外投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内部资金流动的便利性使其拥有整体资金优势,带动了欧盟整体投资能力。

现在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有三种类型,国际上的资源开发,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如矿产资源的开发和能源领域的开发;第二类是开拓国际市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提高自身产品份额,通过投资活动提高品牌价值,这要求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竞争力;第三类是到当地进行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比较典型的是向发达国家的投资,主要是向欧盟和日本等对我国有很强贸易壁垒的国家。

对中国来说,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多是一些资金实力强大的国有企业,如中石油等;第二种多见于实力强大的民营企业或者国家背景深厚的合资企业。第三种现在还比较少,仅仅是由一些国家的投资机构参与的大型项目或者是中小民营企业进行的小型投资。

总体说来,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面临了许多障碍。

1.资金不足。这是许多企业难以对外投资的一大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

国外汇管制过严,使许多民营企业在外国的外汇使用发生困难。银行信贷主要扶持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类的海外工程承包项目,而很多以土建为主的国内大型建筑工程企业无法获得贷款。第二,银行信贷过严,由于国内金融管制,所以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的难度相当大,面对一些很有发展的项目资金往往跟不上错过很多机会。

2.知识产权问题。对外进行生产性的投资往往看中的就是当地的技术优势,但是如何处理知识产权的关系使很多企业付出了大的代价。在国外,经济环境复杂,选择何种投资方式对于经营成本来说是不同的。

3、经营管理水平的制约。目前中国许多海外企业沿袭了传统的国内经营模式,在形式上虽然直接面对国际市场,但行为上却要按照国内现行体制进行管理,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很多企业对外投资时并没有对投资地的经济环境做出具体的分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决策失误,造成了一定损失。

4.经济业务政治化。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国际竞争、意识形态、经济危机等等原因,使得现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许多政治障碍,在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的业务中,就因为美国政府的干涉破产。

根据对外投资面临的障碍来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不具备实际意义上的资产优势,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优势。中国市场虽大,但是技术优势不明显,没有形成内部规模经济的态势,如果中国的企业要实现对外投资的利润,欧美型的对外投资显然是较难的。对处于贸易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中国需要的是技术实力的提高,对外投资不仅仅应该以实际利润为目的,而且应该提高自身的科研技术水平。

所以,中国的对外投资应该分为两种类型。

1.贸易导向型的产业转移。

在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实现了“世界工厂”式的加工能力提高后,对中国来说,劳动成本正在逐步提高,低附加值的产出已经“不再受欢迎”正在变成一个事实。所以,那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业应该进行转移。与其不断应对欧美的反倾销,不如提高我们的生产层次。

2.提高研发能力导向的直接投资

选择技术转移限制较少,科技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必然要对欧美大国进行直接投资,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实际决定的。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技术实力的提高正变得越来越迫切,仅仅转移自己的边缘产业,不能带来自身实力的提高,必须要以高现在的资本优势趁机进行技术资本的投资,以期利用先进的科技实力来实现自身资本的报酬。并且也可以深入技术前沿,升级国内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