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 理论知识总知识
特殊教育概论知识点
特殊教育概论知识点1. 特殊教育的定义与目的特殊教育是指为那些身体、智力、语言、情感或社会发展存在障碍的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支持服务的教育领域。
其目的是帮助这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融入并取得成功。
2. 特殊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特殊教育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主要关注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殊教育领域逐渐扩大至包括其他类型的障碍,如听力障碍、视觉障碍、语言障碍、情感行为障碍等。
特殊教育学科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3. 特殊教育中常见的障碍类型•智力障碍:指智商低于正常范围的学生,他们在认知能力方面存在困难。
•身体障碍:包括肢体残疾、听力障碍、视觉障碍等,影响学生的运动和感知能力。
•语言障碍:指学生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困难,如言语发育迟缓、语音障碍等。
•情感行为障碍:指学生在情绪控制和社交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
4. 特殊教育的评估与诊断特殊教育评估与诊断是确定学生是否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支持的重要步骤。
评估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别测验:通过对学生进行智力、语言、认知等方面的测验,了解其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
•观察与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记录,了解其特点和需求。
•家庭访问:与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其家庭环境和背景,以便更好地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
5. 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主要包括:•个别化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与其他同伴合作,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彼此的学习和发展。
•多元智能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不同方面的潜能,培养他们全面发展。
•使用辅助工具:如视觉辅助工具、听觉辅助设备等,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6. 特殊教育资源与支持为了提供有效的特殊教育服务,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支持:•教育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内设的特殊教育班级等。
特殊教育知识点总结
特殊教育知识点总结特殊教育是一种针对有智力、身体障碍或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的教育。
这些学生需要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支持,以便他们能够达到与其他学生同等的教育水平。
特殊教育不仅包括学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技能。
在本文中,我将对特殊教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如何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教育。
1. 特殊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特殊教育始于19世纪,那时大多数智力或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是被排斥在教育系统之外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逐渐发展,开始采用专门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更好地满足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需求。
20世纪中叶,特殊教育开始成为各国政府的教育政策的一部分,设立了专门的特殊学校和班级,以及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计划。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特殊教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
2. 特殊教育的学生群体特殊教育的学生群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可能患有智力障碍、学习障碍、情感行为障碍、身体障碍和自闭症等。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需求,在特殊教育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 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辅助技术和资源,例如音频材料、视觉辅助工具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策略,例如多感官教学、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特殊教育的支持团队特殊教育的支持团队通常包括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家长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
这些人需要共同合作,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他们需要与学生及其家长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教学策略。
5. 特殊教育的评估评估是特殊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第二章特殊教育理论基础
2.3 关于心理发展
前苏联关于残疾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补偿的理解:
在区分开环境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的条件时,注意到了人体各种感觉 器官的协调合作,即把感觉器官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分析器间 相互影响。
7
3.1 人权的观点
关于人权和人皆平等的思想虽早在法国大革命时就提出来并且推 动了社会发展,但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问题就更突出,更普遍。 在残疾人问题和特殊教育上的人权平等思想也在国际上得到普遍承 认并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动力、依据和理论。
1
1.1 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及其理论体系
唯心论
(继承柏拉图和犹 太教、基督教的遗 产)
实在论
(继承亚里士多德 和自然主义)
实用主义
(起源于达尔文和 爱因斯坦,有皮尔 斯、詹姆斯和杜 威。)
本体论
认识论
实在是心灵 认识是与
与形式
“理念”相
反的观念
价值论
价值是对理想 的心灵和观念 的反映和模拟
逻辑 形式的
1.3 西方特殊教育理论特点综述
1.理论观点来自多门科学; 2.理论观点和思想多不具系统性,但更具实用价值。 3.某些观点的提出或贡献有其地域性或局限性。
4
2.1 对特殊儿童的认识——缺陷与教育
维果茨基:在30年代的提出了缺陷儿童异常发展的复杂结构的思想。他认
为某一疾病后的缺陷不是孤立的,而是分析器官缺陷或智力缺陷带来的一系列 偏常。在缺陷的复杂结构中应分出第一性、第二性和其他派生的缺陷。
缺陷(deficiency):器官和组织的损害导致生理或心理技能的异常。 第一性缺陷:是直接有个体生理上的疾病所导致的缺陷。 第二性缺陷:由第一性缺陷引起、发展或损害所派生出的缺陷。
另外,第二性特征离第一性缺陷越近就越难于矫正和克服。 一切身体上的缺陷不仅改变了人对世界的关系,主要的是改变了对社会中人的
特殊教育学理论知识常识.doc
特殊教育学理论知识常识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的概念特殊教育是指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运用一般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其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适应能力的教育。
特殊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殊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和内在规律的科学。
第二,特殊教育学术界的研究对象一般从概念和操作标准两个方面入手,按照统计学、医学和社会规范三个不同的维度来区分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
特殊教育的广义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三类儿童:第一类是残疾儿童,包括感官残疾,如失明和失聪、智力残疾、身体残疾、残疾和多重残疾以及其他类型和程度的残疾;第二类是问题儿童,包括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情感问题和其他不同类型的问题;第三类是天才儿童,包括具有超常智力、能力和天赋的天才儿童。
特殊教育的狭义概念只包括残疾儿童,甚至包括一些残疾儿童,如盲人、聋人和弱智儿童,纳入特殊教育的范围。
3.特殊教育的意义(1)特殊教育的发展能更好地体现受教育的平等权利(2)特殊教育的发展能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3)特殊教育的发展能使残疾儿童成为自立的劳动者(4)特殊教育的发展能更好地因材施教(5)特殊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
四、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1)普通教育学(2)心理学(3)医学(4)社会学第2节特殊儿童的分类一、残疾儿童(1)感官残疾儿童(2)肢体残疾儿童(3)语言残疾儿童(4)疾病和多种残疾儿童(5)智力残疾儿童1990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将残疾分为八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身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他残疾二.问题儿童(一)学习障碍儿童(二)社会行为障碍儿童(三)情绪障碍儿童(四)自闭症儿童(五)孤儿和寄养儿童第三,天才儿童也被称为天才儿童或天才儿童。
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智商比普通人高,在某些方面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或特殊能力。
特殊教育学 理论知识总知识
特殊教育学理论总知识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的概念一.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概念特殊教育,就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与教育需要, 采用一般或特殊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她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她们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
特殊教育就是整个社会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殊教育学则就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与内在规律的科学。
二、特殊教育的对象学术界一般都就是从概念性与操作性标准两个方面着手,根据统计、医学与社会常模等三个不同的维度来区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
广义的特教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三类儿童:第一类就是残疾儿童,其中包括盲、聋等感官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病残与多重残疾等不同类型与不同程度的残疾;第二类就是问题儿童,包括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等不同类型的问题;第三类就是超常儿童,包括有超常智力、能力与资赋优异的天才儿童。
狭义的特教概念,只把残疾儿童,甚至于将残疾儿童中的一部分如盲、聋、弱智等列入特殊教育的范围。
三、特殊教育的意义(一)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体现教育平等的权利(二)发展特殊教育,能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三)发展特殊教育,能使残疾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四)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对儿童实行因材施教(五)发展特殊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四、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一) 普通教育学(二) 心理学(三) 医学(四) 社会学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分类一、残疾儿童(一)感官残疾儿童(二)肢体残疾儿童(三)语言残疾儿童(四)病弱与多重障碍儿童(五)智力障碍儿童1990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与国残疾人保护法》将残疾人分为八类: 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它残疾二、问题儿童(一)学习障碍儿童(二)社会行为障碍儿童(三)情绪障碍儿童(四)自闭症(五)孤儿与寄养儿童三、超常儿童也称资质优异儿童或天才儿童,她们的主要特点就是有高于常人的智商,有较高的领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
特殊教育学 理论知识总知识
欢迎阅读特殊教育学理论总知识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的概念一.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概念特殊教育,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用一般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育的范围。
??三、特殊教育的意义(一)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体现教育平等的权利(二)发展特殊教育,能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三)发展特殊教育,能使残疾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四)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对儿童实行因材施教(五)发展特殊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四、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一)普通教育学(二)心理学(三)医?学(四)社会学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分类1990?????????????标签的优???优:标签旨在诊断所需的特定处置为何;标签可增进非障碍者采取保护性的行为反应,以保护障碍同伴;标签便于研究人员沟通研究中的发现;特殊教育所需经费有赖特殊学生的分类;标签便于特定的团体推动特殊计划或制定法律及政策;标签可彰显特殊儿童的需要,使大众易于看到这些人的需要。
???劣:标签常令人注意到儿童的缺陷;标签使他人产生负面的态度反应;标签造成他人对特殊儿童行为表现的偏见;标签使人产生不当的自我概念;标签结果使同仁拒绝他们;一旦接受标签,学生心理将受到永久的创伤;标签使他们成为少数的族群,受到另眼看待;错误诊断时有发生,标签有其潜在的危险性。
建议:诊断要审慎和有根据;尽可能选用比较中性的名称;限制它的消极影响;认识分类和标签的有限作用,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比分类和标签更为重要;防止标签的“自证预言”作用和教师因分类标签而产生偏见或作为放弃教育的借口。
???????????????成人教育的成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训练效果。
特殊教育的过程???一、预防??(1)普遍地开展婚前教育,使青年男女充分地认识到结婚、生育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有关婚后生活的常识;??(2)广泛开展有关优生优育的知识宣传,禁止近亲结婚,大力提倡婚前检查,对有遗传疾病的夫妇提供咨询和帮助;???(3)加强孕妇产前检查,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减少残疾儿童的出生率;???(4)加强孕妇产后的医疗保健工作,防止疾病感染,大力宣传儿童保健,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减少幼儿的致残性疾病。
特殊教育学课程重点
教育学课程复习重点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狭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教育学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著作科学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家及其著作、特点。
实用教育学:教育家及其主要观点教育专业的“双专业”指什么?二、教育的起源、观点学校产生条件现代学校的特点学制定义及现代学制组成部分(或中国现行学制组成部分)代表中国现代学制的形成是哪个学制?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三、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四个方面)现代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4个)、定义、并理解根据此规律,教育需要怎样?(例如,抓住关键期、因材施教等等)学校对个体发展的独特价值表现在?四、教育目的定义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要观点我们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依据是什么?教育目的系统的构成?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为哪三个领域?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联系实际会分析?(应试教育等)五、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哪几个方面:具体内容教师的专业化的内涵、过程(五个阶段)学生的本质属性(理解并学会联系实际)学生的权利、义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六、课程的定义课程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定义综合课程的意义校本课程定义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六个)七、教学工作的三个环节备课要备哪几个方面?课程标准是什么?课的类型有?课的结构是?上好一堂课的要求?中小学常见的教学评价方式?表现型评价是什么?八、教学方法定义?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班级授课制定义、优点、不足、如何弥补?九、德育德育定义德育的理念?(四个)定义、其中确立“以人为本”如何做到?德育实施的途径是哪些?各自怎样发挥作用?十、真正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特殊教育概论知识点
特殊教育概论知识点一、特殊教育的定义特殊教育是指为满足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或困难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的特别教育服务。
这些障碍或困难可能是由先天性因素、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引起的。
二、特殊教育的目的1.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适应困难,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为学生提供能够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教育服务。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
4.减少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歧视和偏见。
三、特殊教育分类1.智力障碍:包括轻度智力障碍、中度智力障碍、重度智力障碍和极重度智力障碍。
2.视觉障碍:包括全盲、弱视等。
3.听觉障碍:包括耳聋等。
4.语言沟通障碍:包括言语发展迟缓等。
5.身体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残疾等。
6.情感行为障碍:包括自闭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四、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1.个别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3.多元智能教育:借鉴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针对不同类型的智力障碍,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4.现代科技辅助教育: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白板、电脑软件等,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五、特殊儿童家庭教育1.了解孩子:家长要了解孩子存在哪些困难或障碍,并适时地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
2.培养孩子自信心:家长要鼓励孩子,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3.与学校合作:家长要积极与学校合作,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教育计划,并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4.提供适当的支持:家长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如陪伴孩子看医生、帮助他们完成家庭作业等。
六、特殊儿童教育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残疾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鼓励发展特殊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特别教育服务。
特殊教育概论知识
特殊教育概论》目录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第一节特殊教育的概念(P1-2)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对象(P2-6)第三节特殊教育的意义(P6-7)第二章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早期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融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特殊儿童观第一节特殊儿童的存在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发展第三节特殊儿童的教育第四章特殊教育的体系第一节国际上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二节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五章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一节视力残疾学生第二节听力残疾学生第三节智力障碍学生第四节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六章特殊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第一节特殊教育的目标第二节特殊教育的课程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学组织第七章特殊教育教师第一节教师的职业性质第二节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的基本条件第四节特殊教育教师的结构和培养第八章特殊教育的多方支持与合作第一节特殊教育多方支持与合作的意义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多方合作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明确特殊教育的对象范围,熟悉我国特殊儿童的基本状况,了解特殊教育对象称谓变化的原因,明确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特殊教育的概念,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其称谓的演变,特殊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广义的特殊教育、狭义的特殊教育;广义的特殊教育对象、狭义的特殊教养对象、一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缺陷、残疾、障碍;特殊教育。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等。
教学课时:4导言自有人类,就有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群体;自有人类,就有教育的活动。
然而,残疾人教育并没有因残疾人的客观存在而随之发生,特殊教育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至今也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
幸运的是,人类始终是在朝着科学、文明的方向前进着,特殊教育也正是在这种进步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进入21 世纪的特殊教育已不是最初意义上的特殊教育。
因此,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不了解特殊教育,就不能全面地了解教育。
特殊教育学 理论知识总知识
特殊教育学理论总知识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的概念一.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概念特殊教育,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用一般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他们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
特殊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殊教育学则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和内在规律的科学。
二、特殊教育的对象学术界一般都是从概念性和操作性标准两个方面着手,根据统计、医学和社会常模等三个不同的维度来区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
广义的特教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三类儿童:第一类是残疾儿童,其中包括盲、聋等感官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病残和多重残疾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第二类是问题儿童,包括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等不同类型的问题;第三类是超常儿童,包括有超常智力、能力和资赋优异的天才儿童。
狭义的特教概念,只把残疾儿童,甚至于将残疾儿童中的一部分如盲、聋、弱智等列入特殊教育的范围。
三、特殊教育的意义(一)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体现教育平等的权利(二)发展特殊教育,能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三)发展特殊教育,能使残疾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四)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对儿童实行因材施教(五)发展特殊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四、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一)普通教育学(二)心理学(三)医学(四)社会学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分类一、残疾儿童(一)感官残疾儿童(二)肢体残疾儿童(三)语言残疾儿童(四)病弱与多重障碍儿童(五)智力障碍儿童1990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将残疾人分为八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它残疾二、问题儿童(一)学习障碍儿童(二)社会行为障碍儿童(三)情绪障碍儿童(四)自闭症(五)孤儿和寄养儿童三、超常儿童也称资质优异儿童或天才儿童,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有高于常人的智商,有较高的领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特殊教育学高频考点知识点总结
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特殊教育学高频考
点知识点总结
特殊教育学是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以下是一些特殊教育学的高频考点知识点的总结:
1. 特殊教育的概念和目的:
- 特殊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身体、智力、语言、情感、行为等方面具有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 特殊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充分发展潜能,促进其在研究和生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2. 特殊教育的分类和特征:
- 特殊教育根据学生的障碍类型可以分为智力障碍教育、语言障碍教育、听力障碍教育、视力障碍教育、肢体障碍教育、多重障碍教育等。
- 特殊教育的特征是有针对性、个别化、终身化和综合性。
3. 特殊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
- 特殊教育学的理论包括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
传统理论主要包括医学模式、社会态度模式和教育模式。
现代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互动模式、支持性教育模式和教育平等模式。
- 特殊教育学的方法包括个别教育、小组教育、合作教育和整体教育等。
4. 特殊教育教学策略和技巧:
- 特殊教育教学策略包括实物教具策略、视听教具策略、操作教具策略和社会经验策略等。
- 特殊教育教学技巧包括激励技巧、引导技巧、纠错技巧和评价技巧等。
5.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责是制定教育方案、组织教学活动、评估学生进展并与家长沟通等。
- 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以上是关于特殊教育学的高频考点知识点的总结。
在考试中,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将对你取得好成绩起到帮助作用。
加油!。
特殊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特殊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特殊教育学涉及到为具有各种研究障碍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
教育支持和服务。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特殊教育学知识点:
1. 特殊教育法律框架:了解特殊教育法律框架对于制定和实施
特殊教育计划至关重要。
特殊教育法律规定了学生的权利和服务,
以及学校和教师的责任。
2. 研究障碍:研究障碍是指影响学生研究能力的神经发育障碍,包括阅读困难、语言障碍、注意力不足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等。
了解
不同类型的研究障碍以及如何为这些学生提供支持是特殊教育的核心。
3. 个别教育计划(IEP):个别教育计划是为每个特殊需求学
生制定的个性化教育计划。
了解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过程,包括评估、目标设定和实施,是特殊教育教师必备的技能。
4. 辅助技术:辅助技术包括任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研究和参与的工具和策略。
了解不同的辅助技术,如电子阅读器、语音识别软件和视听材料,可以帮助特殊需求学生在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5. 协作与咨询:特殊教育教师与其他教育专业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了解如何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以支持特殊需求学生的发展。
6. 尊重多样性:特殊教育强调尊重和包容所有学生的差异。
了解多样性的概念,包括文化差异、性别差异和语言差异等,可以促进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特殊教育环境。
以上是一些特殊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如果你对特定领域的特殊教育学有更深入的了解需求,请告诉我。
特教概论知识点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
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言语等方面,它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特殊教育的意义(一)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体现教育平等的权利(二)发展特殊教育,能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三)发展特殊教育,能使残疾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四)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对儿童实行因材施教(五)发展特殊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标准中,将残疾人分为七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其中每类残疾按其程度分为1-4级。
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
它表现在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是指生理心理特点的不同以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是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内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个体间差异是人的多样化,个体内差异是人的个性化,个体内差异是人的个性化。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是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1978年在英国沃纳克报告中首次提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1970年美国特殊教育专家迪诺提出“瀑布式安置体系”,即通过教育安置的改变或调整,以适应儿童的教育需求。
欧洲和北美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最早从事特殊教育尝试的是西班牙修道士庞塞1760年法国神父莱佩在巴黎创办了第一所公立聋校,为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主张自然手语。
1778年德国教师海尼克在莱比锡建立了德国第一所公立聋校。
他发展了纯口语教学方法。
美国的聋教育开始于加劳德特。
特殊教育常用理论知识
特殊教育常用理论知识特殊教育是一门致力于满足特殊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学科领域。
在特殊教育的实践中,一些常用的理论知识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首先,我们来谈谈行为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通过外部环境的塑造和强化来改变个体的行为。
在特殊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正强化,即给予奖励来鼓励特殊学生表现出期望的行为,比如完成作业、遵守纪律等。
同时,负强化也能发挥作用,通过消除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某种行为,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不再大声喧哗时,不再对其进行批评,从而强化这种安静的表现。
认知发展理论对于特殊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这一理论,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逐步发展的。
特殊教育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因材施教。
对于认知发展较慢的学生,采用更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结构。
人本主义理论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情感需求。
在特殊教育中,教师要尊重每个特殊学生的独特性和价值,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营造一个温暖、支持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等。
特殊学生可能在某些智能方面存在困难,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具有潜力。
特殊教育应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途径,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的发展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多层次影响,包括微观系统(如家庭、学校)、中间系统(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如社区)和宏观系统(社会文化背景)。
在特殊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特殊学生所处的生态环境,共同努力为其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
除了上述理论,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也是特殊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和实践方法。
IEP 是为每个特殊学生量身定制的教育计划,明确了学生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评估方式以及相关的支持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教育学理论总知识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的概念一.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概念特殊教育,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用一般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增强他们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
特殊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殊教育学则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和内在规律的科学。
二、特殊教育的对象学术界一般都是从概念性和操作性标准两个方面着手,根据统计、医学和社会常模等三个不同的维度来区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
广义的特教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三类儿童:第一类是残疾儿童,其中包括盲、聋等感官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病残和多重残疾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第二类是问题儿童,包括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等不同类型的问题;第三类是超常儿童,包括有超常智力、能力和资赋优异的天才儿童。
狭义的特教概念,只把残疾儿童,甚至于将残疾儿童中的一部分如盲、聋、弱智等列入特殊教育的范围。
三、特殊教育的意义(一)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体现教育平等的权利(二)发展特殊教育,能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三)发展特殊教育,能使残疾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四)发展特殊教育,能更好地对儿童实行因材施教(五)发展特殊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四、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一)普通教育学(二)心理学(三)医学(四)社会学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分类一、残疾儿童(一)感官残疾儿童(二)肢体残疾儿童(三)语言残疾儿童(四)病弱与多重障碍儿童(五)智力障碍儿童1990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将残疾人分为八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它残疾二、问题儿童(一)学习障碍儿童(二)社会行为障碍儿童(三)情绪障碍儿童(四)自闭症(五)孤儿和寄养儿童三、超常儿童也称资质优异儿童或天才儿童,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有高于常人的智商,有较高的领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
标签的优劣优:标签旨在诊断所需的特定处置为何;标签可增进非障碍者采取保护性的行为反应,以保护障碍同伴;标签便于研究人员沟通研究中的发现;特殊教育所需经费有赖特殊学生的分类;标签便于特定的团体推动特殊计划或制定法律及政策;标签可彰显特殊儿童的需要,使大众易于看到这些人的需要。
劣:标签常令人注意到儿童的缺陷;标签使他人产生负面的态度反应;标签造成他人对特殊儿童行为表现的偏见;标签使人产生不当的自我概念;标签结果使同仁拒绝他们;一旦接受标签,学生心理将受到永久的创伤;标签使他们成为少数的族群,受到另眼看待;错误诊断时有发生,标签有其潜在的危险性。
建议:诊断要审慎和有根据;尽可能选用比较中性的名称;限制它的消极影响;认识分类和标签的有限作用,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比分类和标签更为重要;防止标签的“自证预言”作用和教师因分类标签而产生偏见或作为放弃教育的借口。
特殊教育学——教育原则与教育过程特殊教育的原则一、早期教育原则早期教育原则认为,应尽早地抓住时机,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教育和早期训练。
二、补偿教育原则补偿教育原则认为,特殊教育过程中,要针对特殊儿童不同的身心特点,尽量用健全器官来代替受损器官的组织功能,充分地发挥儿童内在的潜能,增加特殊儿童的适应能力。
三、个别化教育原则个别化教育原则认为,要根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制定个别化的教育与训练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四、系统教育原则系统教育原则认为,特殊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特殊教育应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从医疗养护、教育训练、就业培训三个方面,不断地巩固和发展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的成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训练效果。
特殊教育的过程一、预防(1)普遍地开展婚前教育,使青年男女充分地认识到结婚、生育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有关婚后生活的常识;(2)广泛开展有关优生优育的知识宣传,禁止近亲结婚,大力提倡婚前检查,对有遗传疾病的夫妇提供咨询和帮助;(3)加强孕妇产前检查,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减少残疾儿童的出生率;(4)加强孕妇产后的医疗保健工作,防止疾病感染,大力宣传儿童保健,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减少幼儿的致残性疾病。
二、诊断教育诊断,也就是施教前的教育评估与鉴定。
教育诊断是特殊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我国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多由区、县级基础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定期开展工作。
三、教育与训练教育训练是特殊儿童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指导,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增加知识,提高适应能力,发展技能技巧的过程。
教育训练过程是特殊教育全过程的核心部分。
四、就业培训为了使特殊儿童,尤其是使残疾儿童,能够成为既有生活自理能力又能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在特殊教育中开设劳动技术课,发展中等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切实解决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将来的劳动就业问题是特殊教育的又一重要环节。
特殊教育学——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特殊教育起源于欧洲,决不是偶然的。
一方面,当时欧洲的生产力水平在世界上占有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盛行人道主义。
一些富有同情心的教师、医生、牧师在开创欧洲特殊教育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760年,法国人莱佩在巴黎创办了第一所聋校,公开招收聋哑学生,为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1784年,法国人霍维在巴黎建立了第一所盲校,该校采用了凸字触摸盲文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1834年,这种凸字教学法经过布莱尔的改进,成为点字触摸文字,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盲教育的发展。
智障儿童的教育起源于1799年1874年,穆瑞借用长老会在北京甘雨胡同的房舍,创办了“瞽叟通文馆”(现北京市盲人学校)。
1887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传教士查理·米尔斯夫妇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县)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启喑学馆”(现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1916 年,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了南通盲哑学校(现南通市聋哑学校和南通市盲童学校),这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特殊学校之一。
我国最早提出办特殊教育学校的是天平天过运动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干王洪仁玕特殊教育学——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一、特殊教育观念的变化特殊教育起源于欧洲,盛行在美洲,与18世纪高涨的社会生产力和人道主义精神有密切关系。
由于欧洲的人道主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最早创办特殊学校的多是一些富有同情心的牧师、医生和教师。
但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特殊教育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受人本主义和教育民主化思想的影响。
二、特殊教育范围的扩大世界各国的特殊教育都是从发展盲、聋、哑教育起步,然后逐渐发展到弱智教育和其他特殊儿童的教育。
三、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特殊教育立法许多国家特殊教育的兴起都是发自于民间,但政府的干预和宏观调控对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府的直接干预和宏观调控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教育法规、特殊教育法案的制定与不断修订。
四、特殊教育的一体化8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教育明显地向三个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一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的思想经历了“反标签化运动”,“残疾人权利运动”,“回归主流运动”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特殊教育立法的主导思想之一和发展特殊教育的指导思想。
回归主流运动回归主流是与特殊教育普通化相呼应的一种教育思想。
所谓回归主流就是尽量将残疾儿童放回到普通学校、普通班接受教育,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正常的生活。
目前“回归主流”已成为教育界人所共识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回归主流是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但各国由于基础文明的水平不同,实行情况也不一样,尤其是涉及一些很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时,如影响上课纪律、教学质量、增加办学经费等一系列具体的现实问题时,看法也不一致。
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行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
全纳性教育是在“回归主流”基础上的又一更高层次的特殊教育新概念,从“特殊教育”,到“全纳性教育”,特殊教育的对象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三是医疗康复、教育训练与社会就业的一体化。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特殊教育是一个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系统工程。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是8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之一。
它充分地体现出特殊教育中的早期教育原则和协同教育原则(三)医疗养护、教育训练、劳动就业的一体化把医疗养护、教育训练、劳动就业三者密切地结合起来,保持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从事某一适合他们身心特点的职业能力,成为一个残而不废的能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公民。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残疾人提供的帮助现代科学的发展给特殊教育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解剖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帮助我们对特殊儿童的残疾和生理缺陷有了科学的理解。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和缺陷补偿提供了帮助。
六、国际合作日益加强国际社会的参与首先是通过协商建立某种公约,发表共同宣言。
其次,就是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协助下,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定的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建立特殊教育机构,培训专业人员,开展一些跨文化、跨地区的合作研究。
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体系模式一、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1、概念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主要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提供治疗、补偿性教育和功能康复训练,使残障儿童在学前期能与普通儿童一样,得到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和对特殊教育需要的满足,是特殊教育体系的基础。
广义的早期教育主张及早地(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
2、教学形式由受过培训的家长或巡回教师在幼儿家庭中进行辅导和训练;在普通幼儿园附设特殊幼儿班;在特殊学校,如条件较好的盲校、聋校开设特殊幼儿班;成立以检查、鉴定为主的培训中心、康复中心、测查中心,协同多方面专业人士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专门的特殊儿童幼儿园。
3、现状介绍新的教育理念—早期融合教育,要求打破以往的隔离式教育,在正常学习环境中接纳特殊儿童。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前教育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所谓一体化教育,就是在同一个教育机构或教育环境中,对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共同进行的教育。
这种教育一方面提供适应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需要的共同性教育,另一方面则为特殊儿童提供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特殊儿童基础教育1、定义基础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最初阶段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基础教育的年限,多是指小学和初中阶段。
《义务教育法》规定,中国的基础教育就是指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义务制教育。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所谓基础教育是指为今后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打好基础的教育阶段。
它是与高等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相对而言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