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四:解简易方程(四)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6ea1f3b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8.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是学生在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解简易方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方程和等式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公式和性质的运用不够熟练、不能灵活运用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解简易方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3.教学素材:相关的生活情境和实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如果小明吃了3个苹果,那么剩下的苹果和香蕉的个数比是1:2。
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和香蕉?”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如:2x - 3 = x + 2,并让学生思考如何解这个方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这个方程。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e5892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7.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2《解简易方程》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方程解法的一个知识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分数和小数等基础知识,对于数学语言和符号有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通过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对数学语言和符号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能力不够扎实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方程解法的本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教学素材:相关的生活实例、数学故事等。
3.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方程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共花费了15元,请问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各多少钱?”让学生感受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简易方程,如2x + 3 = 7,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系列简易方程,如3x - 4 = 11,4y + 5 = 23等。
《简易方程》数学教案设计
![《简易方程》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71ce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0.png)
《简易方程》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简易方程》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解简易的一元一次方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式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解简易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方程变形。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方程是表示数量关系的一种方式。
2. 新知讲解:
(1) 定义方程,强调方程必须包含等号。
(2) 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特点。
(3) 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求解未知数。
3. 实例解析:
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解方程的过程。
4. 小组活动:
设计一些解方程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教师在旁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总结反馈: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价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找一些生活中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尝试解决。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将反思学生对简易方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下次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606ca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5.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小黑板、教案、教材、习题集。
3.学生:预习本课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用简单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出解简单方程的目的和意义。
2. 学习主体
1.第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让学生逐步理解方程是一个等式,并且等号两边的数是相等的。
2.第二步:解简易方程
–老师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正向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3.第三步:实际问题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方程式,然后解方程,从而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3. 拓展应用
老师组织学生分组做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方程的定义和解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了解方程的基
本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巩固了解方程的技能。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查漏补缺,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掌握较慢,下次需要更多的实例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共五课时)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共五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a2d14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8.png)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共五课时)一. 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知道方程的解即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2.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包括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1.方程的概念及方程解的定义。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3.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和解的定义。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方程解的概念和解的求解方法的深入理解。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方程。
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方程的定义、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实际问题的应用,以及相关练习题和解析。
–准备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擦布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准备书写工具,如铅笔、橡皮等。
–准备教材《解简易方程》及相关练习册。
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概念及解的定义1. 导入与引入•向学生介绍方程的概念,方程的定义和解的定义,并通过实际例子来说明方程和解的概念。
2. 讲解方程的定义•在白板上书写方程的定义,并讲解方程的定义的含义和意义。
3. 例题演示•选择一到两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一起来解答,并讲解解题过程和答案。
4. 课堂练习•分发练习册,并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并及时批改并讲解答案。
第二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1. 导入与引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向学生提问方程的解决方法。
2. 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在白板上书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并逐步讲解每个解题步骤。
3. 例题演示•选择一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例题,让学生一起来解答,并讲解解题过程和答案。
4. 课堂练习•分发练习册,并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并及时批改并讲解答案。
第三课时:方程的应用1. 导入与引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向学生提问方程的应用场景。
2. 讲解方程的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问题、加减问题等,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方程。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6a0b6c25c52cc58bd6be18.png)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三.教具: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粉笔盒一只。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师生共同做个游戏:用手指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能保持平衡,感知平衡。
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2、勤劳聪明的人类根据平衡原理制成了天平,今天我们要借助天平来学习新的知识《解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二) 教学新课1、方程的意义(1) 认识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操作天平:a 、一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请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
(板书:50+50=100 50×2=100)b 、一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粉笔盒,另一边放100克砝码,天平平衡。
粉笔盒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么表示?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板书:x+20=100)c、让学生操作天平,出现不平衡现象,也用式子表示。
(20+x>50等)(3)出示小黑板30+20=50 2x+50>100 80<2x3x=180 100+20<100+50 100+2x=50×3x-18=24 60÷20=3 x÷11=5(4)组织学生观察以上式子。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标准。
(小组讨论,写下来)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生说师在小黑板作记号)80<2x 2x+50>100 100+20<100+50指出:这些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202cf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7.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例2、例3,完成第109页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会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看图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
教具准备:电教平台。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三个小动物,让学生围绕三个小动物提提出问题进行学习。
二、新课1.教学例2。
出示小老鼠的问题:出示例2。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
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
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呢?学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师:那么,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师:观察这副图,从图里看出每盒彩色笔有多少支?(x支。
)3盒彩色笔有多少支?(3x支。
)另外还有多少支?(4支。
)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40支。
)那么,怎样把这副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来呢?学生:3x+4=40。
教师:很好!谁能再说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学生:每盒彩色笔有x支,3盒彩色笔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教师:对!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如何解这个方程。
如果方程是x+4=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解?学生:可以把原方程看作是“加数+加数=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优秀7篇)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4d30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2.png)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优秀7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7篇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简易方程教案。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篇一1、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2、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3、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
一、复习回顾:1、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哪些方法?(学生口答)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有哪些步骤?(学生口答)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找相等关系;④列方程;⑤解方程;⑥答二、问题探究:(一)思考课本探究1回答下列问题:(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x个人,那么患流感的这个人在一轮传染中传染了人;一轮传染后,共有人患了流感。
(2)在第二轮传染中,传染源是人,这些人中每一个人又传染了人,那么第二轮传染了人,第二轮传染后,共有人患流感。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
为什么要舍去一解?(4)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你对类似的传播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新的认识吗?(5)完成教材思考: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学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教师深入小组讨论,对疑惑较多的问题要点拨;前两个问是解题的关键,可作适当点拨。
较后思考题,可让学生试试独立完成。
教给学生如何审题,分析题。
)三、例题学习:例1:青山村种的水稻20xx年平均每公顷产7200kg,20xx年平均每公顷产8450kg,求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学生独立思考、练习。
一学生板书,教师巡视后讲解)例2:(教材探究2)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给学生分组求解,然后比较哪个小组做的有快又准。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b2a888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a.png)
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方程,并能解答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技巧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用方程表示。
4.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难点:1.解一元一次方程。
2.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材、教具、黑板笔等。
2.学生准备好课本、笔、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什么是方程?”、“方程中有什么元素?”、“你们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吗?”等等。
二、讲解(15分钟)1.向学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举例进行说明。
2.讲解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例如利用加减法、乘除法等。
3.引导学生理解方程两边对等的概念,以及解方程的基本原则。
三、练习(20分钟)1.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例题:3x+5=172.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小红一共有多少本书,已经借出了5本,还剩下8本。
四、拓展(15分钟)1.教师将简单的问题转化为方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实际生活中如何利用方程解决问题。
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方程表示和解决。
五、总结(5分钟)1.教师巩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学生回答问题,检测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1.完成课后习题。
2.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方程表示和解决。
3.复习本节课内容,备战下节课的测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方程,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058f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7.png)
做一做:
x=3是5x=15的解吗?X=2呢?
方程左边 5x
53
15
方程右边
所以,x 3是方程的解。
做一做:
x=3是5x=15的解吗?X=2呢?
方程左边 5x
53
15
方程右边
所以,x 3是方程的解。
巧借天平学新知:
x个
9个
x39
巧借天平学新知:
x
解:3x 3 18 3
x6
巧借天平学新知:
想一想:如果方 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 同一个数,左右两边 还相等吗?
巧借天平学新知:
想一想:如果方 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 同一个数,左右两边 还相等吗?
熟能生巧:
x 3.2 4.6
1.6x 6.4
x 1.8 4 x 7 0.3
记得要检验哦!
熟能生巧:
x 1.8 4
解:x 1.8 1.8 4 1.8
x 5.8
x 3 2.1
解:x 33 2.13
x 6.3
课堂盘点:
⑴ 对照学习目标,自我盘点。在练习 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⑵ 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 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 时候该除呢?
解简易方程
温故知新: 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数字。
(4.5)+10.5=15 (25.5)-10.5=15
( 4 )×2.5=10 ( 25 )÷2.5=10
温故知新:
2、结合示意图演示,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
温故知新:
2、结合示意图演示,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
250-100=150
方法二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bd01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8.png)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7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为了加深您对于简易方程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7篇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它的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进行解决。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互动当中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
一。
准备题。
1.想一想,填一填。
(1).学校科技组有女同学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
男同学有()人;男女同学共有()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人。
(2).校园里栽了棵柳树,栽的松树是柳树的2.5倍。
松树栽了()棵;柳树比松树少栽()棵。
2.解下面的方程。
二。
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引发学生感想。
出示植树造林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
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说说看。
(师板书条件)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补充板书)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种树面积:种草面积:共12.5亩提问:题中有两个未知数,怎么办?怎样设未知数?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然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在线段图上标出亩和1.5亩。
教师:借助线段图,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后组织交流,汇报解法。
师板书解题过程,进行检验。
3.回顾解题过程,加深对题目的进一步理解,并评价学生的做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3篇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c625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7.png)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优秀3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并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1.提问:什么是方程?等式有什么性质?2.你会根据下面的图形列出方程吗?3.填一填。
4.导入新课:前面两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
【新课讲授】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
教师演示:先在左盘放上一个重100g的杯子,再往杯子里加入xg的水,天平失去平衡。
提问: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请学生到台前操作:天平右边的砝码加到250g时,天平平衡。
提问: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0+x=250启发:怎样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办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后,组织反馈。
方法一: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因为250-100=150,所以x=150。
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
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方法三:根据等式的性质。
因为100+x-100=250-100,所以x=150。
讲解:当x=150时,100+x=250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方程。
(出示课题)(2)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提问:方程的解与解方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小结: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那么你怎样检验x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呢?学生汇报。
教案《解简易方程4》教案精品1人教数学五上(最新)
![教案《解简易方程4》教案精品1人教数学五上(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2ccfa1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6.png)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实际问题与方程(一)(教材第73~7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形如ax±b=c的方程,并能正确列出这种形式的方程解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在多种方法中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解ax±b=c形式的方程的方法,并能正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难点: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读题,列出方程,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男生有x人,女生有50人,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0人。
(2)林林家上个月水电费是x元,购买食品的钱是540元,比上个月水电费的2倍多200元。
2.解方程。
x-2.5=104x=120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73页例1。
(1)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从图中知道了小明的成绩为4.21m,超过原纪录0.06m,问题是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
师:该怎么计算呢?生:用小明的成绩减去超过原纪录的成绩就是原纪录的成绩。
板书:小明的成绩-超过原纪录的成绩=原纪录的成绩。
学生列式解答:4.21-0.06=4.15(m)(2)追问:你能根据情境,用方程来解答吗?以说出原纪录、超出部分和小明的成绩之间的关系吗?板书: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解:设学校原跳远纪录是x m。
x+0.06=4.21x+0.06-0.06=4.21-0.06x=4.15答:学校原跳远纪录是4.15m。
总结:在用方程解题时,先将要求的量设为x,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最后解方程。
2.出示教材第74页例2。
(1)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提问:白色皮块数与黑色皮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观察下面的线段图你能说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吗?教师演示画线段图: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3)追问:怎样把x表示什么写清楚?怎样列方程?(4)学生试着独立列方程,允许学生列出不同方程,说出自己所列的方程。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c5c8a6551810a6f424861d.png)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案模板三篇《解简易方程》为人教版第四单元教学内容,本教材解方程方法利用了天平平衡的原理,采用了等式的性质来教学解方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理解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并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
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
(板书定义)2、做“xx”第2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提问:5x-4x=2里未知数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3、解简易方程。
小学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59270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a.png)
小学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分层练习,让学生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1、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2、解方程:X+15= 48 X-3.2=2.6解答后说一说(1)你解这两个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2)说出等式的另外一个根本性质。
(计算机分别演示等式的两个根本性质。
注意“不为0”)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
板书:解简易方程。
1、教学例2。
(1)出示情景图:X元 X元 X元18元(2)说出图意并列出方程。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会列方程吗?)(3)怎样用天平图表示这个方程?(左边是3个X,右边是18)(4)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的值,要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一个X,而天平又保持平衡,两边该怎样分?(两边同时平均分成3份)计算机动画演示:天平两边各剩一份。
问:每份怎样?(分别平衡)(5)反映在方程上,就是我们学过的等式的哪个根本性质呢?(6)自主探索,试解方程并检验(会用这个根本性质解方程吗?试试看!)。
评讲(强调书写格式和自觉检验)。
2、指导阅读书P59,质疑。
3、想一想、试一试:解方程X÷3=2.1自己说一说解题的依据和方法。
(强调口头检验)4、小结:我们已掌握了解方程的一般方法,你认为解方程时需要注意什么?(下面就检验一下你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
)1、说出以下方程的解法。
①例 1.6X=6.4 (要解这个方程,方程两边应同时?)1.6X ( )=6.4 ( ) 说: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6②抢答:X+3.2=7.1 X÷7=0.3 0.05X=1.5 X-27=53(看来解法掌握得不错,下面看谁的反响最快。
)2、选择正确答案。
(全班用手势表示)(1)X+8=30 ①X=22 ②X=38你是怎样判断的?指出:平时解方程后都可以自觉用代入法进展检验。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四)(1)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四)(1)](https://img.taocdn.com/s3/m/e3f26076852458fb770b565a.png)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四)(1)教学目的:⒈使学生通过实例、借助插图,根据运算的意义,从直观上理解形如aXbX的计算方法。
⒉在例6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axbx=C的方程解法。
为继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复习1.下列各方程,说说怎么想。
①5X=14.4②5x+6=14.4③5x+23=14.4④5X一23=14.4⑤X一4.8+6=14.4⑥x+4.8一6=14.4想一想①一④的方程有什么联系,方程的解法随之产生了什么局部的变化;⑤一⑥这两题的转化与②一⑤的转化有什么不同。
⒉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一天上午运4车,下午运3车。
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只列式,不计算)分析题意后,学生不难得出以下两种思路的算式:①5(4+3)②54+53让学生口述两种不同思路的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3.导人新课:在上题中,如果每辆车运X吨,又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个问题及其由这个问题构成的方程的解答思路问题。
师板课题:解简易方程(三)二、新授⒈例5的教学回到刚才的变题--例5-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X吨。
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
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⑴引导学生看图,再联系复习题2的题解,进行算理的推导:①每车运土X吨,上午运4车,上午运土多少吨?(4x)②同样下午运上3车,下午运土的吨数是多少吨,(3x)③这一天运土吨数就是多少吨?(4x+3x)进一步讨论:④4x表示几个X?3x呢?⑤4x+3x一共是(4+3)个X,也就是7个X。
综上得:4x+3x=(4十3)X=7x答:这一共运上7x吨。
(2)总结性提问:在上面的计算过程中:4x+3x=(4十3)x实际上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
2.若把问题改成上午比下午多运几吨?自己能解决吗?试一试。
4x一3x=(4一3)x=1X=X仍要求学生口述算理。
师重点对1x=X作出解释。
从上面的推导过程中,已经很清楚,4x指4个X,3x指3个X,而且4个X中减去3个X,得到1x,1与任何数的积得到原数,所以1X=X即1x前的1可以省略不写,实际上任一字母前的因数1都可以略写。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四)(2)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四)(2)](https://img.taocdn.com/s3/m/a2f268cbf90f76c661371a5a.png)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四)(2)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axbx=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
投影出示复习题:(1)2x=24.42x+10=24.4(2)2x+25=24.42x-25=24.4每做完一题,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
二、新授。
1.教学例5。
小黑板出示一道一般应用题: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
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
这一天一共运土多少吨?请一名学生读题,投影片出示下图。
指名学生说出题里的已知条件,然后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做完后,根据学生回答板解法一:54+53解法二:5(4+3)问:如果每辆车运5.5吨该怎样解答呢?(将图中的5吨改为5.5吨。
)板书:解法一:5.54+5.53解法二:5.5(4+3)问:如果每辆车运x吨该怎样解答呢?(将图中的5吨改为x 吨。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解法一:x4+x3解法二:x(4+3)师:省略乘号,x4+x3写成4x+3x;x(4+3)写成(4+3)x板书:解法一:4x+3x解法二:(4+3)x问:那么4x+3x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我们观察一下图上的内容,结合上面的两种解法,想一想4x表示什么?(表示4个x。
)3x表示什么?(表示3个x。
)4x+3x就是(4+3)个x,也就是7x。
所以4x+3x=7x。
这一天一共运了7x吨。
问;在上面的计算中,4x+3x=(4+3)x实际应用了什么定律?(乘法的分配律)想一想,如果我们把问题改成上午比下午多运多少吨?该怎样列式?(指名学生列出算式:4x-3x或(4-3)x。
4x-3x计算结果是多少呢?(引导学生思考:4个x减3个x就是(4-3)个x,所以4x-3x=x。
这一天上午比下午多运x吨。
)指导看书,课本第113页例5。
2、课堂练习。
(1)P113做一做着重讨论:如:7b+b就是7个b加1个b,等于(7+1)个b,是8个b即8b)(2)练习二十八第1题。
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
![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95b8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e.png)
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七的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为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
教学例4:小黑板出示:一个数的6倍减去35,差是13,求这个数。
问:要列出方程解这类题目,首先应该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先要设所求的未知数为X,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师:根据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列方程,要按照题意把文字叙述的内容“翻译”成等式。
通常是按照题目叙述的顺序写出等式。
你试一试,这道题应该怎样做?(学生试做,板书:6x-35=13,让一学生到黑板上计算。
)提高练习:(出示)一个数的6倍减去7和5的积,差是13,求这个数。
学生试做。
提示:在“解”字的后面先要写明设哪个数为x。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七的第5题。
教师行间巡视,收集不同的方程,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二十七的第6题。
学生独立做,问:这里前两题与后两题有什么不同?3.做练习二十七第8题先让学生读题,第(1)题,问:这道题里包含了怎样的数量关系?你能找出来吗?(原有的+又运来的=现在一共有的)下面两小题,学生自己列出方程,做完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7题。
课后小结:数学解简易方程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102页练习二十五的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并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2、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温顾。
1、根据下面的情景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结合情景说说怎样解方程,每一步算出什么。
8×5+3x=702、把下列解方程和检验过程补充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四:解简易方程(四)教学设计Project 4: solving simple equations (4) teachi ng design
课题四:解简易方程(四)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6页的例5、例6,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ax±bx=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
画有例5图的挂图,画有7瓶红墨水、9瓶蓝墨水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复习题.
解下列方程.
1.2x=24.4
2.2x+10=24.4
3.2x+2×5=24.4
4.2x-2×5=24.4
每做完一题,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一道一般应用题:
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一共运土多少吨?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出示画有例5图的挂图:
指名让学生说出题里的已知条件,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做完以后,指名让几位学生说解答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法一:5×4+5×3 解法二:5×(4+3)
教师:如果每辆车运5.5吨该怎样解答呢?(教师将挂图上的5吨改成5.5吨.)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
解法一:5.5×4+5.5×3 解法二:5.5×(4+3)
教师:如果每辆车运x吨该怎样解答呢?(教师将挂图上的5.5吨改成x吨.)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
解法一:x×4+x×3 解法二:x×(4+3)
教师:省略乘号,x×4+x×3可以写成4x+3x;x×(4+3)可以写成(4+3)x.
教师将板书改为:解法一:4x+3x 解法二:(4+3)x
教师:那么,4x+3x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我们观察一下图上的内容,结合上面的两种解法,想一想,4x表示什么?(表示4个x.)3x表示什么?(表示3个x.)4x+3x就是(4+3)个x,也就是7x.所以,4x+3x=7x.这一天一共运土7x吨.
教师:在上面的计算中,4x+3x=(4+3)x实际上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乘法的分配律.)
教师:想一想,如果我们把问题改成“上午比下午多运了多少吨?”该怎样列式?
指名学生列出算式:4x-3x或(4-3)x.
教师:4x-3x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我们再观察一下图上的内容,想一想,4个x减去3个x是多少?是不是就是(4-3)个x,也
就是x.所以,4x-3x=x.这一天上午比下午多运x吨.
让学生打开书,看上的例5.
2.课堂练习.
(1)做105页“做一做”的题目.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再
让学生写出得数,然后,集体订正.着重讨论做7b+b和3.5t-t 时应该怎样想.(如,7b+b想:7个b加1个b,等于(7+1)
个b,是8个b,即8b.)
(2)做练习六的第1题.指名学生读题口答.着重讨论做b-
0.4b时该怎样想.(想:1个b减0.4个b,等于(1-0.4)个b,是0.6个b,即0.6b.)
3.教学例6.
教师出示另一幅挂图: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上的内容,看图列方程.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
列的方程,教师板书:7x+9x=80
教师:这个方程怎样解呢?自己试试看!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做完以后,指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接着,再指名学生说检验的过程,教师板书.
让学生打开书,上的例6.
4.课堂练习.
做“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5.小结.
教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解方程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相加或相减的两个数都含有未知数x.)解这样的方程应该怎样做呢?(运用乘法的分配律,把未知数前面的数先加、减,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数,再求出未知数x的值.)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2题的第一栏;第3、4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
练习二十六的第2题的第二栏.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