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动物学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学课件课件PPT

动物学课件课件PPT
措施
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用规划、加强监管和评估、推广生态友 好型的利用方式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动物生态学
生态学概述
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 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研究内容
包括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层次,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适应。
生态学重要性
生态学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 维持和丧失,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种群生态学
种群定义
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 内,具有共同遗传特性的同种生
群落演替
研究群落随时间的演变和变化,包括初生演替和 次生演替等。
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因素
01
影响动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文
等。
适应与演化
02
动物通过适应环境变化而演化,同时也会影响其所处环境的结
构和功能。
人与动物的关系
03
人类活动对动物及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动物和其栖息
觅食行为特点
不同动物的觅食行为具有各自的特点,如肉食动物的捕食技巧、草 食动物的咀嚼和消化等。
觅食行为意义
觅食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是动物适应环 境的重要手段。
动物的迁徙行为
1 2
迁徙行为定义
迁徙行为是指动物因繁殖、觅食、避难等原因而 进行的较长距离的移动行为。
迁徙行为特点
不同动物的迁徙行为具有各自的特点,如鸟类的 长距离迁徙、哺乳动物的季节性迁徙等。
动物学课件
• 动物学概述 • 动物形态学 • 动物生态学 • 动物行为学 • 动物保护与利用
01
动物学概述

普通动物学课件第三章原生动物门

普通动物学课件第三章原生动物门

滋养体
子孢子逸出
裂体生殖 裂殖子
孢子内子孢子



卵囊内孢子

卵囊内孢子母细胞
裂殖体
小配子母细胞
大配子母细胞
大配子
配 子 生 殖小配子
卵囊
合子 (受精卵)
孢子纲的生活史
第五节 纤毛虫纲
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形态结构:
调节水 分平衡 排泄
与表膜垂直排列 有孔开口于表膜 上,防御作用
大核:多倍体, 负责营养代谢; 小核:遗传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七、生殖: 无性生殖: 二分裂:核质均等分裂成两个相等个体 质裂:多核细胞,质裂形成多个个体 复分裂:核多次分裂 ,质裂成多个个体 出芽法:以出芽方式形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同配、异配 接合生殖:2个虫体暂时附贴在一起,其细胞质可以 互相沟通,互换小胞核,后分开进行分配裂子。生如殖:草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八、包囊: 环境恶化时,细胞能分泌形成厚壳将自身包裹起来, 停止运动和取食; 环境适宜时,包囊破裂,恢复形态
第二节 鞭毛虫纲(Mastigophora)
一、主要特征 1、运动胞器:鞭毛,1-4条 2、营养:光合、渗透、吞噬 3、生殖: 无性:纵二分裂、出芽(夜光虫) 有性:配子生殖或整个个体结合 环境不良:形成包囊
团藻、衣藻、球藻等—浮游生物,鱼天然饵料
植鞭亚纲的常见种类
袋鞭虫
扁眼虫
衣藻
盘藻
唇滴虫
裸甲腰鞭虫
角鞭虫
夜光虫
钟罩虫
合尾滴虫
空球藻
实球藻
第二节 鞭毛虫纲(Mastigophora)
四、动鞭亚纲(zoomastigina) 黑热病 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媒介昆虫:白蛉子吸血传播 生活史:二分裂 在人或犬巨噬C内--无鞭毛体形式 在白蛉子体内--鞭毛体形式 危害:引起巨噬C的大量破坏和增生,使肝脾肿大,发高烧,贫血,毛

普通动物学(全套课件1069P)

普通动物学(全套课件1069P)
近年来,从分子的水平来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已涉 及生物学科的各个方面,对这方面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前生物生物学中的一个最活跃的领域。
另外,研究动物的构造原理,为其它新的工程技术提 供依据的科学,叫做仿生学。
二、研究动物学的目的任 务和方法
(一)学习动物生物学的目的
动物学是农业科学和医学的基础,学习动物学的目的 就在于揭露和掌握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利用、 控制和改造生物提供理论依据。
Eukaryocyte 真核细胞
Multi-cell
Five kingdoms Six
system
kingdoms
system
(二)动物学及其分科
1 动物学的定义 是研究动物的科学,范围非常广,即研究动 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动物学的主要分科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动物学分化为许多不同的分 科,主要有以下几类:
(二)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的整体,动 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首先 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 讨, 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 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
2.三界系统
1860年霍格(J.Hogg),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 (E.Haeckel)
原生生物界Protista:单细胞动物、细菌、 真菌、多细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3.四界系统:1938年美国人考帕兰(H.F.Copeland)
原核生物界Monera: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动物形态学 研究动物体内外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 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解剖 学是研究器官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细胞与 器官的显微结构的科学,称为细胞学和组织学。用比 较现代动物器官系统的异同来研究进化关系的,称为 比较解剖学。研究个体发育中动物体器官系统形成过 程的,称为胚胎学。此外;研究绝灭动物在地层中的 化石的,称为古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PPT学习教案

普通动物学PPT学习教案
第9页/共76页
§1.2 动物学研究发展动态
动物学的发展史 中国的动物学发展现状 动物学的发展趋势 动物学工作者的必备条件
第10页/共76页
一、动物学的发展史
描述性动物学阶段; 实验生物学阶段; 分子生物学阶段; 生物学多学科交叉阶段。
第11页/共76页
19世纪前:描述性动物学阶段
第18页/共76页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迅速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期间,各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 了大批的动物学人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出国合作研究和深造, 不少人带回学术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
经过多年努力,高校和研究所配备了部分的先进仪 器设备,逐步开展一些动物生物学的基础、前沿以 及学科交叉性的研究。
1876年英国的华莱士( Wallace, A.R. 1823—1913) 的《动物的地理分布》(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nimals)一书是动物地理学发展的 一个标志。
第14页/共76页
奥地利的孟德尔(G.Mendel,1822—1884)以豌 豆的杂交试验发现其后代相对性状遵循一定比例, 即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 合规律;
普通动物学
会计学
1
§1 绪 论
§1.1 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 法
§1.2 动物学研究发展动态 §1.3 生物的分界和动物在生物界
的地位
第1页/共76页
§1.4 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1.1 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 法
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动物学研究的目的意义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2页/共76页
由林奈(1735)提出,以生物
两界系统

大学 动物 生物学 完整 课件 生物界(无脊椎动物)(4)

大学 动物 生物学 完整 课件 生物界(无脊椎动物)(4)

甲壳纲
2对触角,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背侧有头胸甲 甲壳质开发
无节幼虫或六肢幼虫
甲壳纲 软甲亚纲Malacostraca
较大和较高级的甲壳动物,身体一般20-21节,头胸部,通常具 背甲。腹部除末一节外,通常每节具1对附肢
甲壳纲
蔓足亚纲Ciripedia
背甲一般形成外套,包被躯体及全身,常构成石灰质的坚壳。常具有 6对蔓状的胸肢。腹部退化,一般雌雄同体,营固着或寄生生活。
七、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是动物界中最繁荣、兴盛的一门,由环节动物或类似环节动物的祖先 进化而来。 主要特征: 1、身体分节(异律分节),身体分部; 2、附肢分节,灵活性加强; 3、体表被几丁质外骨骼 4、混合体腔,开管式血液循环; 5、水生种类用鰓或书鰓呼吸,陆生种类用气管、书肺呼吸; 6、感觉器官复杂多样,特别发达,如有单眼、复眼,此外还有触觉 、味觉、嗅觉及听觉器官等。
蛛形纲(Arachnida)
多足纲(Myriapoda)
身体分节明显,有头和躯干部 之分,每体节具1-2对节肢
蜈 蚣
马陆
昆虫纲(Insecta)
昆虫纲(Insecta)
昆虫纲(Insecta)
第七节 动物界 ( Kingdom of Animal ) 八、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第七节 动物界 ( Kingdom of Animal ) 二、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1、对称(symmetry) 辐射对称 (radial symmetry):底栖附着或漂浮动物的体形; 两侧对称 (bilateral symmetry): 2、卵裂(cleavage) 3、胚层 4、口和体腔 原口动物(prolostomes) 后口动物(deuterostomes) 原体腔(初生体腔)——来自囊胚腔 真体腔(次级体腔) 肠腔——体腔囊法(后口动物) 裂殖腔——端细胞法(原口动物)

动物学课件

动物学课件

动物学课件第十七章两栖纲第一节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一、水陆环境的不同,导致动物躯体结构发生相应地改变1、呼吸介质改变,导致呼吸器官改变。

呼吸器官由鳃转变为肺。

随着呼吸器官的改变,循环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由单循环改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改变为二心房一心室。

2、水和空气的密度差异与运动器官的改变。

由鳍状附肢发展成强有力的五趾型附肢。

鳍状附肢是单支点的杠杆,而五趾型附肢是多支点的杠杆,3、湿度的差异与体内水分蒸发。

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多少就决定空气的湿度,湿度大蒸发慢,湿度小蒸发快。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是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又一道难题。

4、温差的变化与体温调节。

水的比热比空气的比热大,因此水温(昼夜温差和季温差)的变化幅度小。

陆地上的温度存在着剧烈地周期性变化。

陆生动物一方面逐步完善对体温的调节,另一方面采用冬眠、夏眠、迁徙等方式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5、陆地环境的多样性与动物的适应。

陆地环境地形、植被复杂多样,为动物的栖居、隐蔽提供了优越条件,但也为动物的天敌提供了优越条件。

动物要在陆地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具备适应陆地生活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以及陆地繁殖能力。

两栖类在适应陆地生活的斗争中,基本上解决了陆地运动,空气呼吸,有了适应陆地生活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但未能解决体内水分蒸发,不能维持体内新陈代谢所需的温度条件。

成体初步具备了适应陆地生活的躯体结构,但繁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故称两栖类。

二、两栖纲主要特征1、个体发育需要经过一个变态发育阶段。

2、皮肤裸露,富有皮肤腺。

3、骨骼主要为硬骨。

脊柱分化为四区,枕髁一对。

4、成体用肺呼吸。

幼体用鳃呼吸,少数种类终生保持鳃。

5、用肺呼吸的血液循环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用鳃呼吸的为单循环。

6、具五趾型四肢,后肢与荐椎相关节。

7、大脑半球比鱼类发达,出现了原脑皮,仍司嗅觉。

脑神经10对。

8、新陈代谢水平低,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属变温动物。

第二节两栖纲的躯体结构特征一、体形(一)身体分部两栖类躯体一般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尾四部分。

动物学基本知识课件PPT

动物学基本知识课件PPT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野生动物保护
保护濒危动物,维护生态 平衡,确保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 人类生存环境。
自然保护区
建立和管理自然保护区, 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 繁殖环境。
动物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动物资源利用
合理利用动物资源,发展 养殖业、狩猎业等产业。
可持续发展
原生动物
详细描述
原生动物门是最简单的动物类群,由单个细胞构成,没有组织器官分化。它们分 布在全球各个角落,从淡水、海水到土壤中都有其踪迹。原生动物门中的一些种 类,如变形虫,能够通过胞吞作用摄取食物。
刺胞动物门
总结词
具有刺细胞,多为水生生物
详细描述
刺胞动物门主要包括水母、珊瑚、水螅等生物。它们身体呈辐射对称,具有刺细胞,可以释放刺丝来 捕获食物。刺胞动物门生物多数生活在水中,特别是海洋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或湿土中。
人类活动的影响
探讨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农业开发)对动 物栖息地和生存状况的影响。
环境变化的影响
分析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对 动物生存的影响。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实现人与自 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05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野外调查与观察
野外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动物在自 然环境中的行为、分布和生态习性, 以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节肢动物门
总结词
身体分节,附肢发达
详细描述
节肢动物门动物身体分节,附肢发达。常见的节肢动物有昆虫、蜘蛛、蜈蚣、螃蟹等。它们的身体结构适应性强, 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包括陆地、淡水和海洋。

动物学-绪论课件

动物学-绪论课件

世界上唯一一头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白鳍豚 “淇淇”(1980-2002)
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白鳍豚馆
二.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1.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 杂的整体,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 的探讨,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
水平等)。 2) 比较法
通过对不同动物的系统比较来探究其异同,揭示出 它们的类群关系以及生存和进化规律。 3) 实验方法 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对动物生 命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
三.动物分类
1. 自然分类系统
用科学的方法从形态、生理、遗传、进化等方面的相似程
度和类缘关系来确定动物在动物界中的系统地位。
5.线形动物门 Nemathelminthes 6.环节动物门 Annelida
7.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8.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9.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10.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刘建康院士(1917年—)
陈宜瑜院士 (1944-)
通过对裂腹鱼类的起源和演化的分析,探讨了青藏高原隆 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证明青藏高原在第三纪晚期以后 曾经历过3次急剧上升和相对稳定的交替阶段,并推测了3 次隆升的幅度;
提出了可用于解释云贵高原某些湖泊区系起源的同域成种 的进化模式,及边域快速成种的实例。
6.动物的分门
关于分门的不同见解
无脊椎动物
脊索动物门以外各门以及脊索动物门的一小部分种类 中,体内无脊椎,除脑外,中枢神经系统均位于消化管的 腹侧,这一大类动物合称无脊椎动物。

普通动物学课件

普通动物学课件
和研究问题,确定实验方法 和步骤。
实验实施
按照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 验数据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设计合理的实 验方案,包括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操作 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等。
实验总结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进一步 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动物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动物学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人们开始对动物进行观察和分 类。随着科学的发展,动物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发展和完善。
研究现状
现代动物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行为、演 化过程等方面。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动物学 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THANKS 感谢观看
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形态学、生态学 、遗传学等多个标准进行。
动物的进化历程
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现代生物学的 基础,它认为生物在自然选择的
作用下不断进化。
进化证据
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 物学等都是证明动物进化的重要
证据。
进化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等都是动物进化的
趋势。
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动物学实验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动物的行为、形 态、生理等方面来研究动物的
特点和规律。
解剖法
通过解剖动物身体来观察其内 部结构和器官的形态、位置及
相互关系。
组织学技术
通过显微镜观察动物的细胞和 组织结构,研究其形态和功能

生化技术

高中生物 普通动物学(六)哺乳纲课件 精品

高中生物 普通动物学(六)哺乳纲课件 精品

4、胎生、哺乳的意义
• 胎生:有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 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正常 进行的有利因素,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 不利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
• 哺乳: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发育成 长。加之哺乳类对幼仔有各种完善的保护行为, 因而成活率高,与之相关,所产幼仔数目减少。
体,产胎儿时将子宫内膜一起撕下。 环状 盘状
无蜕膜胎盘:胚胎尿囊、绒毛膜与子宫内壁结合不紧密 ; 不大出血。 ⑴散布状胎盘—绒毛均匀分布(鲸、有蹄类) ⑵叶状胎盘—绒毛汇集成块块叶丛(多数反刍类) 蜕膜胎盘:胚胎尿囊、绒毛膜与子宫内壁结合紧密;大 出血。 ⑴环状胎盘—绒毛环带状分布(食肉目、象等) ⑵盘状胎盘—绒毛盘状分布(多数灵长目等)
因此,牙齿尤其是臼齿的结构既可作为分类的依 据,又是根据磨损程度鉴定年龄的一种手段。
牙齿是真皮与表皮(齿的釉质)的衍生物。是由齿质、釉质(珐 琅质)和齿骨质(白垩质)所构成。齿质内有髓腔,充有结缔组 织、血管和神经,供应牙齿所需营养。釉质是体内最坚硬的部分 ,覆盖于齿冠部分。齿骨质覆于齿根外周,与颌骨的齿槽相联合 ,它的成分是以磷酸钙为主。象的门牙不具釉质,为艺术雕刻的 优质原料。
第二节 哺乳类躯体结构概述
一、外形:体外被毛
1、体分部:头、颈、躯干、尾、四肢。
2、躯体结构和四肢的着生适应陆地快速运动,四肢 下移至腹面,紧贴躯体下方。因前肢肘关节向后转,
后肢膝关节想前转,提高了支持力、跳跃力、有利于 步行和奔跑。尾为运动平衡器官。
3、体型:与生活方式相适应而有变化。
水栖 鱼形
富血管、神经、感觉末梢 表皮、真皮内有黑色素细胞 真皮下有厚的脂肪层,保温、隔热、储备能

小型啮齿类的表皮只 有几层细胞

动物学-绪论PPT课件

动物学-绪论PPT课件

二、我国动物学的发展 1、封建时代以前:
贾思勰《齐民要术》,李时珍《本草纲目》
2、解放前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 落后
3、解放后: 3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淡水鱼的人工孵化、经济贝 类的养殖、珍贵野生动物的驯化饲养等;大批动物学期刊的问世。
第四节 动物的分类知识 一、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1、意义: 2、方法:
小家鼠所属的各级分类单位
动物界(Animal)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哺乳纲(Mammalia) 啮齿目(Rodentia) 鼠科(Muridae) 小家鼠属(Mus)
小家鼠(M.musculus)
2.种的概念: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 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中, 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又占有一 定空间的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 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的群体在生殖上 是隔离的。
Hale Waihona Puke 亚 种 (subspecies): 种 下 分 类 阶 元 , 指 同 一种内由于地理隔离,彼此分化形成的个体群
品种(cultivar 或 breed):生产实践中培 育的具有某些经济性状的类型,是非生物分类 单位
3.种的命名方法
双名法: 每个学名由二个拉丁文或拉丁化形式的词组
成, 属名(n) + 种名(adj) + 命名人
施旺(1810-1882):德国人
与施莱登(1804-1881)一起提出“细胞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 然
界三大发现之一(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6、20世纪
1953年,分子遗传学出现,DNA双螺旋结构发现。 1960年,仿生学诞生。 电镜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激光、电脑的运用,许多分支学科的研究由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ndatum 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1.生活环境 1.生活环境
2.外形 2.外形
口沟 纤毛
3.内部构造 内部构造
表膜及表膜下构造: 表膜及表膜下构造泡
表膜泡的功能: 表膜泡的功能:
1.增加硬度,而不妨碍虫 增加硬度, 增加硬度 体局部弯曲 2.缓冲带:抗外力 缓冲带: 缓冲带 3.内部物质不能穿过外层细胞膜。 内部物质不能穿过外层细胞膜。 内部物质不能穿过外层细胞膜
类器官、 “细胞器organelle”=类器官、拟器官:功能与高等 细胞器 类器官 拟器官: 动物体内的器官相当。 动物体内的器官相当。
二、营养方式
全植物性营养(自养性营养):有色鞭毛虫 全植物性营养(自养性营养):有色鞭毛虫 ): 全动物性营养(异养性营养):草履虫 全动物性营养(异养性营养):草履虫 ): 腐生性(渗透性)营养:孢子虫 腐生性(渗透性)营养: 混合性一样: 混合性一样:少数
back
草 履 虫 接 合 生 殖
眼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 眼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温暖季节水体为 黄绿色
绿眼虫 形态结构 眼虫
眼点 ——— ——— — ————
表 膜 ———
储蓄泡 ———— ———— ————
胞口
伸缩泡 ———
————
副淀粉粒
——
胞核
叶绿体
夜光虫
太阳虫
二、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1.全部营寄生生活 1.全部营寄生生活 异养,且多为细胞内寄生。 异养,且多为细胞内寄生。 2.无运动胞器 2.无运动胞器 3.生活史复杂 3.生活史复杂
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 个世代多数在2个寄主体内进行, 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2个世代多数在2个寄主体内进行, 无性世代在脊椎动物或人体内,有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体内进行。 无性世代在脊椎动物或人体内,有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体内进行。
五、包囊和卵囊的形成
包囊: 包囊:能抵抗不良环境
卵囊: 卵囊:寄生种类
意义:1.保护 扩散 意义 保护 2.扩散
back
鞭毛纲( 第二节 鞭毛纲(Mastigophora) )
绿眼虫Euglena viridis 一、代表动物——绿眼虫 代表动物 绿眼虫 1.生活环境及习性 生活环境及习性 2.外形和内部构造 外形和内部构造 3.生殖 生殖 4.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
4.生殖方式 4.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是裂体生殖,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其后为孢子生殖。 无性生殖是裂体生殖,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其后为孢子生殖。
三、重要类群
1.球虫 :一个寄主 球虫 兔:消化道上皮
肝上皮
2.血孢子虫: 血孢子虫: 血孢子虫
两个寄主 疟原虫
back
纤毛纲Ciliata 第五节 纤毛纲
二、纲主要特征(以眼虫为例总结) 以眼虫为例总结) 三、分类及重要种类
(一)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植鞭亚纲( )
一般2根鞭毛;具有色素体,光合自养,多数自由生活。 一般2根鞭毛;具有色素体,光合自养,多数自由生活。 1.单细胞群体 单细胞群体 衣滴虫 盘藻虫 实球虫 空球虫 杂球虫 团藻虫 1 cell 4-16 8-32 16-32 36-128 5万 万
2.夜光虫(Noctiluca) 夜光虫( ) 夜光虫 形态:圆球形,2根鞭毛。直径1mm,颜色发红 形态:圆球形, 根鞭毛。直径 , 根鞭毛 危害:形成“赤潮” 危害:形成“赤潮”
动鞭亚纲( (二)动鞭亚纲(Zoomasitigina) )
体内无色素体,异养;多数与多细胞动物寄生或共生, 体内无色素体,异养;多数与多细胞动物寄生或共生,少数 自由生活。 自由生活。
二、纲的主要特征
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功能(轴伪足)。 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功能(轴伪足)。 体表无表膜,仅有极薄的细胞质膜; 体表无表膜,仅有极薄的细胞质膜;细胞质分化为外 质和内质;内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质。 质和内质;内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质。 繁殖方式是二分裂;多数形成包囊。 繁殖方式是二分裂;多数形成包囊。
表膜下纤维系统
基体 纤毛小根 动纤丝+横纤丝 动纤丝 横纤丝
纤维束) (细纤维) (纤维束) 细纤维)
功能: 功能:现认为表膜电位变化 刺丝泡: 刺丝泡:刺丝 外帽 结构 顶体 主体 来源: 来源:基体分出来的 功能:防御—阻挡,无杀伤作用 功能:防御 阻挡, 阻挡 固定虫体,使虫体停下。 固定虫体,使虫体停下。
三、重要种类
1. 痢疾内变形虫 Entamoeba histolytica 大滋养体: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 大滋养体: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
动、摄取养分、生长和繁殖。 摄取养分、生长和繁殖。
形态 小滋养体
包囊 (感染虫态 ) 感染虫态 生活史: 个寄主 生活史:1个寄主 危害 :腹痛 腹泻 腹痛,腹泻 腹痛 防治:甲硝咪唑或称灭滴灵( 防治 甲硝咪唑或称灭滴灵(metronidazole) 甲硝咪唑或称灭滴灵 )
三、纤毛纲常见种类
全毛目: 全毛目:小瓜虫 缘毛目: 缘毛目:车轮虫 污水指示生物
第六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方面: 有害方面:寄生虫 有益方面: 有益方面:形成石油 鱼类饵料 药物提取 理论研究
复习题: 复习题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 2、 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 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3、 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 4、 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并 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 、 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 并 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和实践上的价值。 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和实践上的价值。 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 5、 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 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则 , 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 通过疟原虫掌握孢 子纲的主要特征。 子纲的主要特征。 6、通过重要种类初步了解各类群动物与人生的关系。 通过重要种类初步了解各类群动物与人生的关系。
2.有孔虫 有孔虫
形态: 形态:多种 生活史 意义: 意义:
确定地质年代和沉积相, 确定地质年代和沉积相, 找油。 找油。
back
第四节 孢子纲Sporozoa 孢子纲Sporozoa
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一、代表动物 间日疟原虫
疟原虫能引起疟疾,是我国5大寄生虫病之一。已知疟原虫有50余种, 疟原虫能引起疟疾,是我国5大寄生虫病之一。已知疟原虫有50余种,其 50余种 中寄生在人体主要有4 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P.malaria)、 中寄生在人体主要有4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P.malaria)、恶性疟 原虫(P.falciparum)和卵形疟原虫 P.ovale)。我国以间日疟(东北、华北、 和卵形疟原虫( 原虫(P.falciparum)和卵形疟原虫(P.ovale)。我国以间日疟(东北、华北、 西北)和恶性疟(西南)最常见。 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西北)和恶性疟(西南)最常见。4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环状体 环状体; 滋养体 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内的疟原虫:1-环状体;2-滋养体 3-裂殖体;4-雄配子;5-雌配子;6-中性粒细胞;7-淋巴细胞 裂殖体; 雄配子 雄配子; 雌配子 雌配子;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裂殖体
草履虫
草履虫的无性繁殖
三、运动方式
无固定运动细胞器: 无固定运动细胞器:伪足 有固定运动细胞器: 有固定运动细胞器: 鞭毛:1-2,长 鞭毛: 长 纤毛: 短 纤毛:多,短
四、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同配生殖 配子生殖: 异配生殖
结合生殖: 一次结合 结合生殖
两次分裂 为原生动物中纤毛虫所特有, 为原生动物中纤毛虫所特有,接合时两个个体以 口沟部分相结合,表膜溶解,细胞质通连, 口沟部分相结合,表膜溶解,细胞质通连,细胞核交 相互融合。 换,相互融合。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鞭毛纲Mastigophora 第二节 鞭毛纲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肉足纲Sarcodina 肉足纲Sarcodina 孢子纲Sporozoa 孢子纲Sporozoa 纤毛纲Ciliata 纤毛纲Ciliata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1.纤毛是运动细胞器; 1.纤毛是运动细胞器; 纤毛是运动细胞器 2.伸缩泡的功能是调节水分平衡; 2.伸缩泡的功能是调节水分平衡; 伸缩泡的功能是调节水分平衡 3.呼吸和废物排泄通过表膜的渗透作用; 3.呼吸和废物排泄通过表膜的渗透作用; 呼吸和废物排泄通过表膜的渗透作用 4.营养是通过胞口吞食有机物,形成食物泡,细胞内消化; 4.营养是通过胞口吞食有机物,形成食物泡,细胞内消化; 营养是通过胞口吞食有机物 5.无性生殖是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5.无性生殖是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无性生殖是横二分裂
返回
原生动物门(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
进化地位
最原始的真核生物。 最原始的真核生物。 生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征: 单细胞或但细胞群体组成。 单细胞或但细胞群体组成。 生命活动仅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生命活动仅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第一节 门的主要特征
一、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群体 最原始、 细胞膜:质膜、皮膜(表膜)、 )、壳 细胞膜:质膜、皮膜(表膜)、壳 均质、 外质 :均质、透明 细胞质 内质: 内质:颗粒 细胞核: 细胞核:大核 营养 小核 生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