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知识点总结(精选)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总结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总结字注音1. 稍迁至栘(yí)中厩(jiù)监(jiàn);2. 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3. 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4. 既至匈奴,置币遗(wâi)单(chán)于;5. 后随浞(zhuó)野侯没(mò)胡中;6.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yān)氏(zhī)归汉;7. 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8. 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9.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10. 毕今日之驩(huān)11.天雨(yù) 雪12.缑(gōu)王者,昆(hún)邪(yã)王姊(zǐ)子也13.佐伊秩訾(zī)曰14.武卧啮(niâ)雪15.大(tài)夫人已不幸通假字1.驰召毉毉:通“医”2.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3.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4.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5.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6.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7. 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8.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9.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0. 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11. 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2. 毕今日之驩驩:通“欢”。
13.女为人臣子女:通“汝”,你。
14.头县北阙县:通“悬”,挂古今异义1. 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差不多。
2. 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 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置币遗单于。
币:古义:名词,这里指用作礼物的玉、马、皮、帛等。
今义:指用于买卖交换的货币、钱币等。
5. 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为这个。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学生版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学生版一、文学常识1、《汉书》《苏武传》选自《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 206 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共 230 年的历史。
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班固的父亲班彪曾著《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班固在此基础上撰写《汉书》。
班固死后,其妹班昭及马续续写完成了全书。
2、纪传体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实的一种史书体裁。
“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记载将相和王公贵族及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事迹。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
今义:差不多,等同。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为这个。
)(5)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6)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出使)③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2)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③恐前语发(被揭发)(3)引①虞常果引张胜(招供)②引佩刀自刺(拔,拿)(4)因①因厚赂单于(趁机)②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趁)③君因我降(通过)(5)以①少以父任(因为)②汉亦留之以相当(来)③以货物与常(把)4、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意动用法,以……为壮)(2)欲因此时降武(使动用法,使……投降)(3)空以身膏草野(使动用法,使……肥沃)(4)反欲斗两主(使动用法,使……争斗)(5)天雨雪(名词作动词,下)(6)羝乳乃得归(名词作动词,生子)(7)杖汉节牧羊(名词作动词,执、拄)(8)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9)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名词作状语,向上)三、特殊句式1、倒装句(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留在汉者匈奴使”)(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于蛮夷为降虏”)(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以何见汝为”)(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子卿尚复为谁乎”)2、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表被动)(2)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表被动)四、重点句子翻译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生动地刻画了苏武这位忠贞爱国的英雄人物形象。
以下是对《苏武传》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一、文学常识1、作者与作品《苏武传》出自班固的《汉书》。
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间的历史。
2、体裁《苏武传》是人物传记,以苏武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展现了他在困境中坚守气节的高尚品质。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2)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派遣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③恐前语发被揭发4、词类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用作动词,下(2)杖汉节牧羊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用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4)羝乳乃得归乳:名词用作动词,生子(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三、重点句子翻译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手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2、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侮辱后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3、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
苏武传》知识点
17、私候胜曰 (拜访) 18、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替,给) 19、幸蒙其赏赐 (希望;汉天子) 20、以货物与常 (把;财物;给) 21、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起事)
22、其一人夜亡告之 (其中;名—状,在夜里;逃出) 23、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 与之战) 24、虞常生得 (擒获) 25、以状语武 (把;告诉) 26、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凌辱后才去死,更加辜负国家 )
96、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即使;yuè huò ;实在是) 97、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侍奉) 98、子为父死亡所恨 (“亡”通“无”;遗憾) 99、子卿壹听陵言 (一定) 100、自分已死久矣 (料定)
101、王必欲降我 (降:使动,使……降) 102、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结束;在) 103、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于是;眼泪,动—名;“衿”通“襟”; “决”通“诀”) 104、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请求;与之俱,省略句) 105、得夜见汉使 (夜:名—状,在夜里)
《苏武传》
知识点
1、少以父任 (凭借) 2、稍迁至栘中厩监 (逐渐升迁 yí jiù) 3、数通使相窥观 (多次) 4、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扣留、批) 5、汉亦留之以相当 (来、抵挡)
6、且鞮侯 (jū dī) 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汉皇帝,是我的长辈;行辈) 8、武帝嘉其义 (赞赏) 9、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 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 10、因厚赂单于 (趁机;赠送)
27、虞常果引张胜 (牵连) 28、左伊秩訾 (yí zǐ) 29、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假使;谋害;用什么刑法再增加呢?) 30、宜皆降之 (使动,使……降) 31、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供辞)
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
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1)请毕今日之马雚马雚:通“欢”,欢聚(12)且单于信女女,通“汝”,你二、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位列将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列: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9)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近(亲密地接近)(10)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11)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1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14)虞常果引张胜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15)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三、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记载了苏武在匈奴的艰难经历和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以下为大家归纳这篇文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者及作品《苏武传》出自班固所著的《汉书》。
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体裁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苏武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
今义:差不多,等同)(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为这个)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出使)(2)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派遣)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动手)③恐前语发(被揭发)4、词类活用(1)天雨雪(名词作动词,下)(2)杖汉节牧羊(名词作动词,执、拄)(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4)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名词作状语,向上)(5)诚甘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三、特殊句式1、倒装句(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留在汉者匈奴使”)(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蛮夷为降虏”)2、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表被动)(2)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表被动)四、文章内容1、出使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
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节,被派遣出使匈奴,以维护两国的和平。
2、被扣匈奴苏武等人到达匈奴后,副使张胜与匈奴的缑王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事情败露。
苏武传知识点
苏武传知识点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1. 苏武其人:苏武,字子卿,西汉时期著名使臣,以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著称。
他出生于公元前140年,逝世于公元前60年,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民族英雄。
2. 苏武出使匈奴: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与匈奴的联系,苏武被任命为使臣出使匈奴。
公元前100年,苏武带领使团前往匈奴,但因匈奴内部政治斗争,苏武被扣留。
3. 苏武牧羊:苏武被扣留期间,匈奴单于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迫使苏武投降,但苏武始终坚守信念,拒绝屈服。
他被放逐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条件是只有公羊生下小羊,他才能获释。
苏武在北海牧羊长达19年,期间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忠诚。
4. 苏武归汉:公元前81年,匈奴与汉朝达成和解,苏武得以返回汉朝。
他的归来受到了汉武帝的热烈欢迎,并被封为典属国,负责管理边疆事务。
5. 苏武的精神:苏武的故事体现了忠诚、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和勇气,成为了后世学习的楷模。
6. 文学作品:苏武的故事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
其中最著名的是《史记》中的《苏武传》,以及后来的诗歌、戏剧等作品。
7. 历史意义:苏武的事迹不仅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也是汉朝与匈
奴关系史上的重要篇章。
他的忠诚和坚韧,对于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
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
8. 后世影响:苏武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形象在文学、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所体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武传知识点
苏武传知识点《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生动地描绘了苏武在匈奴历经艰辛却坚守气节的故事。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者及作品《苏武传》出自班固所著的《汉书》。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间 229 年的历史。
2、纪传体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实的一种史书体例。
“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
二、字音字形1、重点字音栘(yí)中厩(jiù)监且(jū)鞮(dī)侯单(chán)于缑(gōu)王昆(hún)邪(yé)王阏(yān)氏(zhī)旃(zhān)毛羝(dī)乳廪(lǐn)食劾(hé)大不敬斧钺(yuè)汤镬(huò)2、重点字形啮(niè)雪牧羝(dī)纺缴(zhuó)节旄(máo)马畜(xù)秩訾(zī)三、重点实词1、稍迁:渐渐升迁。
2、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
3、武帝嘉其义:赞许。
4、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暗中。
5、私候胜曰:拜访。
6、虞常生得:被活捉。
7、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审理。
8、拥众数万:拥有。
9、武复穷厄:困窘。
四、重点虚词1、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介词,因为)(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介词,凭借……身份)(3)何面目以归汉(连词,相当于“而”)2、为(1)兄弟并为郎(动词,担任)(2)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介词,替)(3)凿地为坎(动词,作为)五、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意动用法,认为……壮烈。
2、欲因此时降武:使动用法,使……投降。
3、空以身膏草野:使动用法,使……肥沃。
4、反欲斗两主:使动用法,使……争斗。
六、特殊句式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留在汉者”作“匈奴使”的定语)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于蛮夷”作状语后置)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汝为见”应为“见汝为”)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谁为”应为“为谁”)七、内容理解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汉朝与匈奴之间长期处于战争与和亲交替的状态。
苏武传知识点整理
苏武传知识点整理《苏武传》是《汉书》中的名篇,记载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坚守气节,最终得以归汉的事迹。
以下是对《苏武传》知识点的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苏武传》出自班固所著的《汉书》。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的著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体裁《苏武传》是一篇人物传记。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长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出使(2)发①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②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3)引①虞常果引张胜招供②引佩刀自刺拔出4、词类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用作动词,下(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用作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用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三、特殊句式1、倒装句(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留在汉者匈奴使”(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蛮夷为降虏”2、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表被动(2)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表被动四、文章内容理解1、苏武形象苏武是一个忠君爱国、坚守气节、坚韧不拔的人物形象。
他在匈奴十九年,历尽艰辛,始终手持汉节,不向匈奴屈服,表现出对汉朝的忠诚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2、情节梳理文章主要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单于多方威逼利诱,苏武始终不屈服,最后被流放北海牧羊,最终得以归汉的故事。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1.通假字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12.会论虞常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13.以货物与常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3.词类活用①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苏武传知识点整理
苏武传知识点整理《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出自《汉书》。
这篇文章详细地记述了苏武在匈奴的遭遇以及他坚守气节、始终不屈的事迹。
以下为大家整理相关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者班固(公元 32 年—公元 92 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
班固在父亲和伯父的影响下,九岁便能文诵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2、《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长辈,对男子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出使(2)引①虞常果引张胜招供②引佩刀自刺拔(3)因①因厚赂单于趁机②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凭借(4)以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因为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在……时候4、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意动用法,以……为壮(2)欲因此时降武使动用法,使……投降(3)空以身膏草野使动用法,使……肥沃(4)反欲斗两主使动用法,使……争斗(5)天雨雪名词作动词,下三、特殊句式1、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表被动)(2)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表被动)2、宾语前置(1)何以汝为见(“何以”应为“以何”)(2)子卿尚复谁为乎(“谁为”应为“为谁”)3、定语后置(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留在汉者”为后置定语)4、状语后置(1)为降虏于蛮夷(“于蛮夷”为后置状语)四、内容理解1、文章结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记载了苏武出使匈奴的经历及其坚贞不屈的气节。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1、作者: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的历史。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等同。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出使)(2)发①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②单于子弟发兵与战(派遣)4、词类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用作动词,下。
(2)杖汉节牧羊: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用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三、重点句子翻译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2、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苏武说:“我料想自己已经是死去很久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您的面前!”3、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李陵和卫律的罪过简直是通天了!四、内容理解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之间战争不断。
苏武出使匈奴,本是为了缓和双方关系。
2、苏武在匈奴的遭遇苏武出使匈奴后,因副使张胜参与谋反,牵连到苏武。
匈奴单于多次威逼利诱,试图让苏武投降,但苏武始终坚贞不屈。
3、苏武的气节表现(1)面对卫律的威胁利诱,苏武不为所动,严词拒绝。
(2)在北海牧羊期间,苏武生活极其艰苦,但仍坚守汉节,不忘使命。
苏武传知识点整理
苏武传知识点整理《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记载了苏武在匈奴坚守气节、不屈不挠的事迹。
以下是对《苏武传》相关知识点的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及作品《苏武传》出自班固的《汉书》。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2、体裁传记,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为主。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等同)(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长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出使)(2)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派遣)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起事)③恐前语发(被揭发)4、词类活用(1)天雨雪(名词作动词,下)(2)杖汉节牧羊(名词作动词,执、拄)(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名词作动词,祭祀)(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名词作状语,向上)三、特殊句式1、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表被动)(2)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表被动)2、倒装句(1)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何以”应为“以何”)(2)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谁为”应为“为谁”)四、文章内容1、出使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关系紧张。
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奉命出使匈奴,意在缓和双方关系。
2、被扣缘由苏武使团中的副使张胜与匈奴内部的缑王等人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事情败露,牵连苏武。
3、坚守气节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苏武始终坚守汉节,不为所动。
单于将他幽禁在大窖中,断绝饮食,苏武靠吃雪和毡毛存活;后又被迁至北海牧羊,扬言公羊生子方可归汉。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苏武传》出自《汉书》,作者班固。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了西汉一朝的历史。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二、重点字词1. 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2. 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
今义:差不多。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为这个。
)(5)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6)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3. 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出使)③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2)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③恐前语发(被揭发)(3)引①虞常果引张胜(招供)②引佩刀自刺(拔)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4)以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在……的时候)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凭借……身份)③以货物与常(把)4. 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2)欲因此时降武(使动用法,使……投降)(3)空以身膏草野(使动用法,使……肥沃)(4)反欲斗两主(使动用法,使……争斗)(5)天雨雪(名词用作动词,下)(6)羝乳乃得归(名词用作动词,生子)(7)杖汉节牧羊(名词用作动词,拄着)(8)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用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9)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名词作状语,向上)三、特殊句式1. 判断句(1)非汉所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