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名词汇总

合集下载

病毒学术语中英文对照

病毒学术语中英文对照

A single- generation study 单项包括两代(生殖毒性)的研究 Acentric fragment 无着丝点片段Acridine orange 吖啶橙 Active metabolite 活性代谢产物 Additional test 附加试验 Adduct 加合物 ADME 吸引、分布、代谢、排泄 Administration period 给药期 Advers effect 不良反应 Against humanized proteins serum antibodies 抗人源蛋白血清抗体 Aginal smear 阴道涂片 Air righting reflex 空中翻正反射 Alkylating electrophilic cernter 浣化亲电子中心Allele 基因突变产生的遗传因子 Allergic reactions 过敏性反应(变应性反应) Altenative validated test 有效替代试验 Altered growth 生长改变 Ammoniun sulphide staining of the uterus 子宫硫化胺染色 Analogue 类似物(同系物) Analogue series of substance 同系物Analytical method 分析方法 Anaphase 分裂后期 Aneuploidy 非整倍体 Aneuploidy inducer 非整倍体诱导剂 Antigenic specificity 抗原特异性Art and ethical standards 技术和伦理标准Assessment of genotoxicity 遗传毒性评价 AUC 曲线下面积Auditory startle reflex 惊愕反射(听觉惊跳反射) Autoimmune 自身免疫 Autoradiographic assessment 放射自显影评价Autoradiography 放射自显影 Bacterial mutagenicity test 细菌致突变试验 Bacterial reverse mutation test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Bacterial strains 菌株 Bacterial test organisms 微生物试验菌 Base pairs 碱基对Base set of strains 基本菌株 Base substitution 碱基置换 Bioanalytical method 生物学分析方法 Bioavailability 生物利用度 Biological method 生物学意义Biotechnological products 生物技术产品 Biotechnoloty-derived pharmaceuticals 生物技术药物 Body burden 机体负担 Bone marrow cell 骨髓细胞 Bouin's fixation 包氏液固定Breakage of chromatid 染色单体断裂 Brealage of chromosome 染色体断裂 Bridging character 桥梁作用 C(time) 一定剂量、某一时间的浓度 Carcinogen 致癌物质Carcinogenesis 致癌性 Carcinogenic hazard 致癌性危害 Carcinogenicity bioassay 致癌性生物检测 Carcinogenicity potential of chemical 化合物的潜在致癌性 Carcinoginicity (oncogenicity) 致癌(致瘤) Cardiovascular 心血管 Case-by-case 个例 Cell proliferation 细胞增殖 Cell cultures 细胞培养 Cell line 细胞系 Cell membrane lipid 细胞膜脂质层 Cell replication system 细胞复制系统 Cell suspension 细胞悬液 Cell-mediated immunity 细胞介导的免疫 Cellular therapy 细胞治疗 Central nervous systems 中枢神经系统 Cerebral spinal fluid 脑脊液 Chemical nature 化学性质 Chinese hamster V79 cell 中国仓鼠V79细胞Chromatide 染色单体 Chromosomal aberration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al damage 染色体损伤 Chromosomal integrity 染色体完整性 Chronic toxicity testing 慢性毒性试验 Classfical biotransformation studies 经典的生物转化试验 Clastogen 染色体断裂剂 Clastogenic 致染色体断裂的 Clinical indication 临床适应证 Cloning efficiency 克隆形成率Closure of the hard palate 硬腭闭合 Cmax 峰浓度 Colony sizing 集落大小 Comparative trial 对比试验Complement binding 补体结合 Completely novel compound 全新化合物 Compound bearing structural alerts 结构可疑化合物 Concentration threshold 阈浓度 Concomitant toxicokinetics 相伴毒代动力学 Continuous treatment 连续接触 Corpora lutea 黄体 Corpora lutea count 黄体数 Cross-linking agent 交联剂 Culture condition 培养条件 Culture confluency 培养克隆率 Culture confluenty 培养融合 Culture medium 培养基 Cytogenetic change 细胞遗传学改变 Cytogenetic evaluation 细胞遗传学评价 Cytokines 细胞因子 Cytotoxicity 细胞毒Degradation 降解 Deletion 缺失 Descriptive statistics 描述性统计 Detection of bacterial mutagen 细菌诱变剂检测 Detection of clastogen 染色体断裂剂检测 Determination of metabolites 测定代谢产物 Developmental toxicity 发育毒性Direct genetic damage 直接遗传损伤 Distribution 分布DNA adduct DNA加合物DNA damage DNA损伤DNA repair DNA 修复DNA strand breaks DNA链断裂 Dose escalation 剂量递增 Dose dependence 剂量依赖关系 Dose level 剂量水平 Dose-limiting toxicity 剂量限制性毒性 Dose-raging studies 剂量范围研究 Dose-relatived mutagenicity 剂量相关性诱变性 Dose-related 剂量相关Dose-relatived cytotoxicity 剂量相关性细胞毒性 Dose-relatived genotoxic activity 剂量相关性遗传毒性 Dose-response curve 剂量-反应曲线 Dosing route 给药途径Embryo-fetal toxicity 胚胎-胎仔毒性 Endogenous components 内源性物质 Endogenous gene 内源性基因Endonuclease 核酸内切酶 Emdpmiclease release from lysosomes 溶酶体释放核酸内切酶End-point 终点 Epitope 抗原决定部位 Error prone repair 易错性修复 Escalation 递增Escherichia coli strain 大肠杆菌菌株 Escherichia coli 大肠杆菌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 试验结果评价 Exaggerated pharmacological response 超常增强的药理作用 Exposure assessment 接触剂量评价 Exposure period 接解期 External metabolizing system 体外代谢系统F1-animals 子一代动物 False positive result 假阳性结果 Fecundity 多产 Fertility studies 生育力研究 Fetal abnormalities 胎仔异常 Fetal and neonatal parameters 胎仔和仔鼠的生长发育参数 Fet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肿仔发育和生长 Fetal period 胎仔期 Fetotoxicity 胎仔毒性First pass testing 一期试验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原位荧光分子杂交 Foetuses 胎仔 Formulation 制剂 Frameshift mutation 移码突变 Frameshite point mutation 移码点突变 Free-standing 独立Fresh dissection technique 新鲜切片技术 Funtional deficits 切能缺陷 Functional test 功能试验 Functional indices 功能性指标 Fusion proteins融合蛋白 Gametes 配子 Gender of animals 动物性别 Gender-specific drug 性别专一性药物Gene knockout 基因剔除 Gene therapy 基因治疗 Gene mutation 基因突变 Genetic 遗传Genetic change 遗传学改变 Genetic damage 遗传学损伤 Genetic endpoint 遗传终点Genetic toxicity 遗传毒性 Genotoxic activity 遗传毒性作用 Genotoxic carcinogen 遗传毒性致癌剂 Genotoxic effect 遗传毒性效应 Genotoxic hazard 遗传毒性危害 Genotoxic potential 潜在遗传毒性 Genotoxic rodent carcinogen 啮齿类动物遗传毒性致癌剂 Genotoxicity 遗传毒性 Genotoxicity test 遗传毒性试验 Genotoxicity test battery 毒性试验组合 Genotoxycity evaluation 遗传毒性评价 Germ cell mutagen 生殖细胞诱变剂 Germ line mutation 生殖系统突变 GLP 临床前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ross chromosomal damage 染色体大损伤 Gross evaluation of placenta 胎盘的大体评价 Growth factors 生长因子 Haemotoxylin staining 苏木素染色 Half-life 半衰期 Hematopoietic cells 造血细胞 Heptachlor 七氯化合物 Heritable 遗传 Heritable defect 遗传缺陷 Heritable disease 遗传性疾病 Heritable effect 遗传效应High concentration 高浓度Histologic appearance of reproductive organ 生殖器官的组织学表现 Histopathological chang 组织病理学改变 Homologous proteins 同系蛋白 Homologous series 同系 Host cell 宿主细胞 Human subjects 人体 Human carcinogen 人类致癌剂Human lymphoblastoid TH6cell 人成淋巴TK6细胞 Human mutagen 人类致突变剂 Humoral immunity 体液免疫 Immature erythrocyte 未成熟红细胞Immediate and latent effect 速发和迟发效应 Immunogenicity 免疫原性 Immunopathological effects 免疫病理反应immunotoxicity 免疫毒性 Implantation 着床 Implantation sites 着床部位 In vitro 体外 In vitro test 体外试验 In vivo 体内 In vivo test 体风试验Incidence of polyploidy cell 多倍体细胞发生率 Incisor eruption 门齿萌发 Independent test 独立试验 Individual fetal body weight 单个胎仔体重 Induced and spontaneous models of disease 诱发或自发的疾病模型Inducer of micronuclei 微核诱导剂 Inhalation 吸入 Inhibitor of DNA metabolism DNA代谢抑制剂 Intact animals 完整动物(整体动物) Internal control 内对照 Interphase nuclei 分裂间期细胞核 Intra-and inter-individual 个体与个体间 Isolated organs 离休器官Juvenile animal studies 未成年动物研究 Kinetic profile 动力学特点 Kinetics 动力学 Lactation 授乳、哺乳Large deletion event 大缺失事件 Late embryo loss 后期胚胎丢失 Level of safety 安全水平Libido 性欲 Life threatering 危及生命 Lipophilic compound 亲脂性化合物 Litter size 每窝胎仔数目 Live and deal conceptuese 活胎和死胎 Live offspring at birth 出生时存活的子代Local tolerance studies 局部耐受性研究 Local toxicity 局部毒性 Locu 位点 Long-termcarcinogenicity study 长期致癌性研究Loss of the tk gene tk基因缺失Major organ formation 主要器官形成 Male fertility 雄性生育力 Male fertility assessment 雄性生育力评价Mammalian sells 哺乳动物细胞 Mammalian species 哺乳类动物 Mammalian sell mutation test 哺乳动物细胞致突变试验 Marketing approval 上市许可 Maternal animal 亲代动物Mating behavior 交配行为 Mating period 交配期 Mating ratio 交配比例 Matrices 基质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 最大耐受剂量 Mechanism of genotoxicity 遗传毒性机制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机制研究 Metabolic activation 代谢活化 Metabolic activation pathway 代谢活化途径 Metabolic activation system 代谢活化系统 Metabolism 代谢Metabolites profile 代谢物的概况 Metaphase 中期 Metaphase analysis 分裂中期相分析Metaphase cell 分裂中期相细胞 Micronucleus 微核 Micronucleus formation 微核形成Microtitre 微滴定 Mictotitre method 微滴定法 mimicking 模拟 Mitotic index 有丝分裂指数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分子特性 Molecular technique 分子技术 Monitor 监测Monoclonal antibodies 单克隆抗体 Non-toxic compound 无毒化合物 Mouse lymphoma L5178Y cell 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 Mouse lymphoma tk assay 小鼠淋巴溜tk检测Mutagen 诱变原 Mutagenic carcinogen 诱变性致癌剂 Mutagenic potential of chemical 化合物的潜在致突变性 Mutant colony 突变体集落 Mutation 突变 Mutation induction in transgenes 转基因诱导突变Necropsy(macroscopic examination) 解剖(大体检查) Negative control 阴性对照 Negative result 阴性结果 Newcleated 有核 Non rodent 非啮齿类Non-clinical 非临床 Non-genotoxic carcinogen 非遗传毒性致癌剂 Non-genotoxic mechanism 非遗传毒性机制 Non-human primate 非人灵长类 Non-linear 非线性 No-toxic-effect dose level 无毒性反应剂量水平 Nucleated bone marrow cell 有核骨髓细胞 Nucleoside analogue 核苷酸同系物 Number of live and dead implantation 宫内活胎和死胎数 Numerical chromosomal aberration 染色体数目畸变 Numerical chromosome changes 染色体数目改变Oligonucleotide grugs 寡核苷酸药物 One ,twe,three generation studies 一、二、三子代研究Paraffine embedding 石蜡包埋 Parameter 参数 Parent compound 母体化合物 Parenteral 非肠道 Particulate material 颗粒物 Peripheral blood erythrocyte 外周血红细胞Pharmacodynamic effects 药效作用 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药效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 药代动力学 Phenylene diamine 苯二胺 Physical development 身体发育 Physiological stress 生理应激 Pilot studies 前期研究 Pinna unfolding 耳廓张开 Plasmid 质粒 Plasminogen activators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 Ploidy 整倍体 Point mutation 点突变 Polychromaticerythrocyte 嗜多染色红细胞 Polycyclic hydrocarbon 多环芳烃 Polymer 聚合物 Polyploidy cell 多倍体细胞 Polyploidy 多倍体 Polyploidy induction 多倍体诱导 Poorly soluble compound 难溶化合物 Positive control 阳性对照 Positive result 阳性结果 Post meiotic stages 减数分裂后期 Post-approval 批准后 Postcoital time frame 交配后日期Postimplantation deaths 着床后死亡 Postnatal deaths 出生后死亡 Postweaning development and growth 断奶后发育和生长 Potential 潜在性 Potential immunogenecity 潜在免疫原性Potential target organs for toxicity 潜在毒性靶器官Pre-and post-natal development study 围产期的发育研究 Pre-and postweaning survival and growth 断奶前后的存少和生长 Precipitate 沉淀期 Precision 精密度 Preclinical safety evaluation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Predetermined criteria 预定标准 Prediction of carcinogenicity 致癌性预测Pregnant and lactation animals 怀孕与哺乳期动物 Preimplantation stages of the embryo 胚胎着床前期 Preliminary studies 预试验 Pre-screening 预筛选 Prevalence of abnormalities 异常情况的普遍程度 Primary active entity 主要活性实体 Priority selection 优先选择 Pro-drug 前体药物 Protocol modification 试验方案修改 Quantification of mutant 突变体定量 Racemate 消旋体 Radiolabeled proteins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 Radiolabelled compounds 放性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 Range-finding test 范围确定试验 Rate of preimplantation deaths 着床关死亡率 Rational study design 合理的试验设计 Receptor properties 受体性质 Recombinant DNA proteins DNA重组蛋白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DNA重组技术 Recombination 重组 Recombinant plasma factors 重组血浆因子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revertants 回复突变数的减少 Relative plating efficiency 相对接种效率 Relative suspension growth 相对悬浮生长率 Relative total growth 相对总生长率 Relevant animal species 相关动物种属 Relevant dose 相关剂量Relevant factor 相关因素 Repeated-dose toxicity studies 重复剂量毒性研究 Reproductive toxicity 生殖毒性 Reproductive/developmental toxicity 生殖/发育毒性 Reverse mutation 回复突变 Reversibility 可恢复性(可逆性) Risk assessment 危险度评价 Rodent hematopoietic cell 啮齿类动物造血细胞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给药途径 Routine testing 常规试验S9-mix constituent S9混合液成分 Safeguards 安全监测 Safety pharmacology 安全药理学Safety margin 安全范围 Salmonella typhimurium 鼠伤寒沙门菌 Sampling time 采样时间Satellite groups 卫星组 Saturation of absorption 吸收饱和 Sensory functions and reflexes 感觉功能和反射Short term toxicity 短期毒性Short or medium-term carcinogenicity study 短或中期致癌性研究 Short treatment 短期处理 Sighting studies 预试验 Singledose(acute)toxicity 单剂量(急性)毒性 Single study design 单一研究设计 Site-specific targeted delivery 定位靶向释放 Small colony 小集落 Small colony mutant 小集落突变体Soft agar method 软琼脂法 Soluble genotoxic impurity 可溶性遗传毒性杂质 Solvent control 溶剂对照 Somatic cell 体细胞 Somatic cell test 体细胞试验 Species 种属 Specificity 特异性 Species specificity 种属特异性 Spindle apparatus 纺缍体 Stages of reproduction 生殖阶段Standard battery of test 标准试验组合Standard 3-test battery 标准三项试验组合 Standard battery 标准组合 Standard battery system 标准组合系统 Standard procedure 标准规程Standard protocol 标准试验方案Standard set of strains 标准菌株组Standard set of tests 标准试验组 Standard test battery 标准试验组合 Statistical evaluation 统计学评价 Steady-state levels 稳态浓度 Step-by-step 逐步 Stepwise process 阶梯式程序 Strain 品系 Structural changes 结构改变 Structural chromosomal aberration 染色体结构畸变 Subgroups 亚组Supravital staining 体外活动染色 Surface righting reflex 平面翻正反射 Survival 存活率suspension 悬浮物 Systemic exposure 全面接触 Target organs 靶器官 Target cell 靶细胞Target histidine genes 组氨酸目的基因 Target tissue 靶组织Target tissue exposure 靶组织接触 Teratogenic response 致畸胎反应 Terminal sacrifice 终末期处死 Test of carcinogenicity 致癌试验 Test approach 试验方法Test battery approach 试验组合方法 Test compound 受试物 Test model 试验模型 Test strategy 试验策略 Test systems 试验系统 Tester strain 试验菌株 Therapeutic 治疗 Therapeutic confirmatory 疗效确定 Therapeutic exploratory 疗效探索Therapeutic indication 治疗适应证 Time course 时程 Timing conventions 分段计时方法Tissue cross-reactivity 组织交叉反应 Tissue distribution 组织分布 Tissue exposure 组织接触Tissue uptake 组织吸收 Tk locus tk位点 Top concentration 最高浓度 Topical 局部的Topoisomerase inhibitor 拓朴异构酶抑制剂 Total erythrocyte 总红细胞Total litter loss 整窝丢失 Toxicity to reproduction 生殖毒性 Toxicokinetics 毒代动力学(毒物代谢动力学) Transgene 转基因 Transgenic animals 转基因动物 Transgenic plants 转基因植物Translocation 移位 Treatment regimen 实施方案 Tubal transport 输卵管运输 Tumor induction 肿瘤诱导 Tumor response 肿瘤反应 Tumor-related gene 肿瘤相关基因 Two or three phase approach 分段(二段或三段)研究 Two study design 分段(两段)研究设计Ovulation rate 排卵率 Unbound concentration 未结合浓度 Unexpected finding 非预期结果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UDS) 程序外DNA合成 Unstable epoxide 不稳定过氧代物Whole blood 全血。

病毒学复习题含答案

病毒学复习题含答案

病毒学复习题含答案病毒学1-10章复习题一、填空题: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是由_病毒核酸__和_病毒蛋白_____构成,其辅助结构是_包膜及突起_____。

2、构成病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核酸_____和___蛋白质___。

3、病毒体结构由__髓核____和___衣壳___组成,又称为__核衣壳____。

4、病毒衣壳的对称形式有__螺旋对称____、___二十面体对称___、___复合对称___。

5、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结构蛋白____和___功能蛋白___两类。

6、通常将___mRNA___的碱基排列顺序规定为正链(+ RNA ), 其相应的___模板___链则为负链(- DNA )。

7、病毒复制周期中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___吸附___,与隐蔽期有关的是__生物合成____。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__复制____,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导致的细胞病理变化称为__致细胞病变效应____。

10、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结构蛋白____和___功能蛋白___两类。

11、无包膜病毒体多数通过___细胞裂解___释放,有包膜病毒体主要通过___出芽___方式释放。

12、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__吸附____、__侵入____、___脱壳___、___生物合成___和___组织释放___五个阶段。

13、动物病毒的侵入主要通过___注射式侵入___、___细胞内吞___、___膜融合___和___直接侵入___四种方式。

14、病毒进化的基础包括___突变___、___重组___、___重排___和___基因重复___。

15、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包括___慢性感染___、___潜伏感染___和___慢发病毒感染___三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发生__潜伏____感染,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则属于___慢发病毒___感染。

16、从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因素的作用到细胞死亡大致可分为__凋亡的信号转导___、__凋亡基因激活___、__凋亡的执行___和__凋亡细胞的清除___四个阶段。

病毒学名词解释

病毒学名词解释

1、感染:病毒生存的基本方式2、毒粒: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也是病毒的感染性形式。

一团能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包膜,有保护和载体作用3、螺旋对称壳体:亚基有规律的沿着中心轴呈螺旋状排列,进而形成高度有序、对称的稳定结构4、核衣壳:病毒的蛋白质壳体和病毒核酸构成的复合物5、裸露毒粒:仅有核衣壳构成的病毒颗粒6、包膜: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包裹的一层脂蛋白膜,是病毒以出芽方式成熟时,由细胞膜衍生而来的7、刺突:包膜或核衣壳上的突起8、裂解量:每个受感染细胞所产生的子代病毒颗粒的平均数目9、隐蔽期:自病毒在受感染细胞内消失至出现新的感染性病毒的时间10、自外裂解:大量噬菌体在短时间内吸附在同一细胞上,使细胞壁产生许多小孔,引起细胞裂解,但是病毒病没有增殖,这种现象称为自外裂解11、脱壳:病毒侵入后,包膜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核酸的过程12、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且引起细胞死亡,形成裂解循环13、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的噬菌体产生。

这一现象称为溶原现象14、免疫性:被温和噬菌体感染后,形成的溶源性细菌具有免疫性,其他同类噬菌体虽然也能感染该细胞,但不能导致该细菌裂解,也不能增殖15、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似性16、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性17、株系:同一病毒的不同系或分离物18、体外诱变剂:对病毒的静态核苷酸进行化学修饰,使其在后面的复制中碱基配对发生改变,导致同型碱基置换或异型碱基颠换,如亚硝酸,羟胺,烷化剂等19、体内诱变剂:作用于代谢活跃的核苷酸,为碱基类似物或插入剂20、遗传重组:重组是混合感染中病毒基因组之间的物理作用21、分子内重组:通过核酸断裂与重接22、重配:多分体病毒在混合感染中,来源于不同亲本病毒的基因组片段可能重新组合23、拷贝选择重组:发生在具有一部分单一分子基因组RNA病毒中,仍属于分子内重组,但不涉及核算分子的共价断裂,RNA聚合酶选择性的连接到静止模板链上进行RNA子代链的合成24、多数感染复活现象:以同一株灭活病毒大量感染敏感细胞时,有时会产生活得感染性病毒25:表型混合:在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2种病毒混合侵染中,自带的表型具有双方亲本的特征,而基因型无变化26、转壳现象:混合感染产生的子代病毒,是一种病毒的基因组完全被另一种病毒的外壳蛋白包裹,暂时性27、互补作用:一种病毒的增殖促进另一种病毒的增殖,甚至为另一种病毒增殖所必需28、加强作用:在某些混合感染中,一种病毒可以增强第二中病毒的增殖29、缺陷病毒: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独立繁殖,必须依靠另一种病毒提供某些必需物质,后者称辅助病毒,前者称卫星病毒30、中间型杂交:用一个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或株系作为杂交的亲本31、窗口期:从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血液中能检测出病毒抗体这段时间32:单价噬菌体:只能寄生在一个“变种”的细菌细胞上,甚至只能在一定的菌株上寄生33.多效作用:几个明显不相关的表型效应由单个基因所决定。

病毒学复习题(附答案)

病毒学复习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复制周期2. 顿挫感染3. 缺陷病毒4. 干扰现象5. ts突变株6. CPE7. 包涵体 8. 干扰素 9.抗原性漂移 10.抗原性转变二、简答题1. 病毒有何主要特点?2. 病毒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3. 简述ts突变株获得的条件及实际意义?4.病毒复制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5.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DNA病毒科名称?6. 举例列出5个与医学有关的RNA病毒科名称?7. 病毒感染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8.简答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特点?三、论述题1.试述病毒性疾病特异性预防措施和制剂。

2.举例说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种类及其特点。

3.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是什么?4.试述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复制周期:病毒增殖是复制,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复制一般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与释放5个阶段,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经过复制产生大量的子代病毒。

2.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内,细胞不提供酶、能量及必要成分,则不能合成病毒本身成分,或虽能合成部分或全部成分,但不能装配与释放。

3.缺陷病毒: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如丁型肝炎病毒。

4.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5.ts突变株:就是温度敏感性突变株。

即在28℃~35℃条件下可增殖,而在37℃~40℃条件下则不能增殖。

这是因为ts 变异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或酶在较高温度下失去功能,故病毒不能增殖。

6.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的作用称其为杀细胞效应,这种效应在体外组织培养时可观察到细胞变园、聚集、脱落等,称为致细胞病变作用(CPE)。

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等。

7.包涵体:是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斑块,一般呈园形或椭园形,称为包涵体。

病毒学术语中英文对照

病毒学术语中英文对照

A single- generation study 单项包括两代(生殖毒性)的研究 Acentric fragment 无着丝点片段Acridine orange 吖啶橙 Active metabolite 活性代谢产物 Additional test 附加试验 Adduct 加合物 ADME 吸引、分布、代谢、排泄 Administration period 给药期 Advers effect 不良反应 Against humanized proteins serum antibodies 抗人源蛋白血清抗体 Aginal smear 阴道涂片 Air righting reflex 空中翻正反射 Alkylating electrophilic cernter 浣化亲电子中心Allele 基因突变产生的遗传因子 Allergic reactions 过敏性反应(变应性反应) Altenative validated test 有效替代试验 Altered growth 生长改变 Ammoniun sulphide staining of the uterus 子宫硫化胺染色 Analogue 类似物(同系物) Analogue series of substance 同系物Analytical method 分析方法 Anaphase 分裂后期 Aneuploidy 非整倍体 Aneuploidy inducer 非整倍体诱导剂 Antigenic specificity 抗原特异性Art and ethical standards 技术和伦理标准Assessment of genotoxicity 遗传毒性评价 AUC 曲线下面积Auditory startle reflex 惊愕反射(听觉惊跳反射) Autoimmune 自身免疫 Autoradiographic assessment 放射自显影评价Autoradiography 放射自显影 Bacterial mutagenicity test 细菌致突变试验 Bacterial reverse mutation test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Bacterial strains 菌株 Bacterial test organisms 微生物试验菌 Base pairs 碱基对Base set of strains 基本菌株 Base substitution 碱基置换 Bioanalytical method 生物学分析方法 Bioavailability 生物利用度 Biological method 生物学意义Biotechnological products 生物技术产品 Biotechnoloty-derived pharmaceuticals 生物技术药物 Body burden 机体负担 Bone marrow cell 骨髓细胞 Bouin's fixation 包氏液固定Breakage of chromatid 染色单体断裂 Brealage of chromosome 染色体断裂 Bridging character 桥梁作用 C(time) 一定剂量、某一时间的浓度 Carcinogen 致癌物质Carcinogenesis 致癌性 Carcinogenic hazard 致癌性危害 Carcinogenicity bioassay 致癌性生物检测 Carcinogenicity potential of chemical 化合物的潜在致癌性 Carcinoginicity (oncogenicity) 致癌(致瘤) Cardiovascular 心血管 Case-by-case 个例 Cell proliferation 细胞增殖 Cell cultures 细胞培养 Cell line 细胞系 Cell membrane lipid 细胞膜脂质层 Cell replication system 细胞复制系统 Cell suspension 细胞悬液 Cell-mediated immunity 细胞介导的免疫 Cellular therapy 细胞治疗 Central nervous systems 中枢神经系统 Cerebral spinal fluid 脑脊液 Chemical nature 化学性质 Chinese hamster V79 cell 中国仓鼠V79细胞Chromatide 染色单体 Chromosomal aberration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al damage 染色体损伤 Chromosomal integrity 染色体完整性 Chronic toxicity testing 慢性毒性试验 Classfical biotransformation studies 经典的生物转化试验 Clastogen 染色体断裂剂 Clastogenic 致染色体断裂的 Clinical indication 临床适应证 Cloning efficiency 克隆形成率Closure of the hard palate 硬腭闭合 Cmax 峰浓度 Colony sizing 集落大小 Comparative trial 对比试验Complement binding 补体结合 Completely novel compound 全新化合物 Compound bearing structural alerts 结构可疑化合物 Concentration threshold 阈浓度 Concomitant toxicokinetics 相伴毒代动力学 Continuous treatment 连续接触 Corpora lutea 黄体 Corpora lutea count 黄体数 Cross-linking agent 交联剂 Culture condition 培养条件 Culture confluency 培养克隆率 Culture confluenty 培养融合 Culture medium 培养基 Cytogenetic change 细胞遗传学改变 Cytogenetic evaluation 细胞遗传学评价 Cytokines 细胞因子 Cytotoxicity 细胞毒Degradation 降解 Deletion 缺失 Descriptive statistics 描述性统计 Detection of bacterial mutagen 细菌诱变剂检测 Detection of clastogen 染色体断裂剂检测 Determination of metabolites 测定代谢产物 Developmental toxicity 发育毒性Direct genetic damage 直接遗传损伤 Distribution 分布DNA adduct DNA加合物DNA damage DNA损伤DNA repair DNA 修复DNA strand breaks DNA链断裂 Dose escalation 剂量递增 Dose dependence 剂量依赖关系 Dose level 剂量水平 Dose-limiting toxicity 剂量限制性毒性 Dose-raging studies 剂量范围研究 Dose-relatived mutagenicity 剂量相关性诱变性 Dose-related 剂量相关Dose-relatived cytotoxicity 剂量相关性细胞毒性 Dose-relatived genotoxic activity 剂量相关性遗传毒性 Dose-response curve 剂量-反应曲线 Dosing route 给药途径Embryo-fetal toxicity 胚胎-胎仔毒性 Endogenous components 内源性物质 Endogenous gene 内源性基因Endonuclease 核酸内切酶 Emdpmiclease release from lysosomes 溶酶体释放核酸内切酶End-point 终点 Epitope 抗原决定部位 Error prone repair 易错性修复 Escalation 递增Escherichia coli strain 大肠杆菌菌株 Escherichia coli 大肠杆菌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 试验结果评价 Exaggerated pharmacological response 超常增强的药理作用 Exposure assessment 接触剂量评价 Exposure period 接解期 External metabolizing system 体外代谢系统F1-animals 子一代动物 False positive result 假阳性结果 Fecundity 多产 Fertility studies 生育力研究 Fetal abnormalities 胎仔异常 Fetal and neonatal parameters 胎仔和仔鼠的生长发育参数 Fet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肿仔发育和生长 Fetal period 胎仔期 Fetotoxicity 胎仔毒性First pass testing 一期试验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原位荧光分子杂交 Foetuses 胎仔 Formulation 制剂 Frameshift mutation 移码突变 Frameshite point mutation 移码点突变 Free-standing 独立Fresh dissection technique 新鲜切片技术 Funtional deficits 切能缺陷 Functional test 功能试验 Functional indices 功能性指标 Fusion proteins融合蛋白 Gametes 配子 Gender of animals 动物性别 Gender-specific drug 性别专一性药物Gene knockout 基因剔除 Gene therapy 基因治疗 Gene mutation 基因突变 Genetic 遗传Genetic change 遗传学改变 Genetic damage 遗传学损伤 Genetic endpoint 遗传终点Genetic toxicity 遗传毒性 Genotoxic activity 遗传毒性作用 Genotoxic carcinogen 遗传毒性致癌剂 Genotoxic effect 遗传毒性效应 Genotoxic hazard 遗传毒性危害 Genotoxic potential 潜在遗传毒性 Genotoxic rodent carcinogen 啮齿类动物遗传毒性致癌剂 Genotoxicity 遗传毒性 Genotoxicity test 遗传毒性试验 Genotoxicity test battery 毒性试验组合 Genotoxycity evaluation 遗传毒性评价 Germ cell mutagen 生殖细胞诱变剂 Germ line mutation 生殖系统突变 GLP 临床前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ross chromosomal damage 染色体大损伤 Gross evaluation of placenta 胎盘的大体评价 Growth factors 生长因子 Haemotoxylin staining 苏木素染色 Half-life 半衰期 Hematopoietic cells 造血细胞 Heptachlor 七氯化合物 Heritable 遗传 Heritable defect 遗传缺陷 Heritable disease 遗传性疾病 Heritable effect 遗传效应High concentration 高浓度Histologic appearance of reproductive organ 生殖器官的组织学表现 Histopathological chang 组织病理学改变 Homologous proteins 同系蛋白 Homologous series 同系 Host cell 宿主细胞 Human subjects 人体 Human carcinogen 人类致癌剂Human lymphoblastoid TH6cell 人成淋巴TK6细胞 Human mutagen 人类致突变剂 Humoral immunity 体液免疫 Immature erythrocyte 未成熟红细胞Immediate and latent effect 速发和迟发效应 Immunogenicity 免疫原性 Immunopathological effects 免疫病理反应immunotoxicity 免疫毒性 Implantation 着床 Implantation sites 着床部位 In vitro 体外 In vitro test 体外试验 In vivo 体内 In vivo test 体风试验Incidence of polyploidy cell 多倍体细胞发生率 Incisor eruption 门齿萌发 Independent test 独立试验 Individual fetal body weight 单个胎仔体重 Induced and spontaneous models of disease 诱发或自发的疾病模型Inducer of micronuclei 微核诱导剂 Inhalation 吸入 Inhibitor of DNA metabolism DNA代谢抑制剂 Intact animals 完整动物(整体动物) Internal control 内对照 Interphase nuclei 分裂间期细胞核 Intra-and inter-individual 个体与个体间 Isolated organs 离休器官Juvenile animal studies 未成年动物研究 Kinetic profile 动力学特点 Kinetics 动力学 Lactation 授乳、哺乳Large deletion event 大缺失事件 Late embryo loss 后期胚胎丢失 Level of safety 安全水平Libido 性欲 Life threatering 危及生命 Lipophilic compound 亲脂性化合物 Litter size 每窝胎仔数目 Live and deal conceptuese 活胎和死胎 Live offspring at birth 出生时存活的子代Local tolerance studies 局部耐受性研究 Local toxicity 局部毒性 Locu 位点 Long-termcarcinogenicity study 长期致癌性研究Loss of the tk gene tk基因缺失Major organ formation 主要器官形成 Male fertility 雄性生育力 Male fertility assessment 雄性生育力评价Mammalian sells 哺乳动物细胞 Mammalian species 哺乳类动物 Mammalian sell mutation test 哺乳动物细胞致突变试验 Marketing approval 上市许可 Maternal animal 亲代动物Mating behavior 交配行为 Mating period 交配期 Mating ratio 交配比例 Matrices 基质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 最大耐受剂量 Mechanism of genotoxicity 遗传毒性机制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机制研究 Metabolic activation 代谢活化 Metabolic activation pathway 代谢活化途径 Metabolic activation system 代谢活化系统 Metabolism 代谢Metabolites profile 代谢物的概况 Metaphase 中期 Metaphase analysis 分裂中期相分析Metaphase cell 分裂中期相细胞 Micronucleus 微核 Micronucleus formation 微核形成Microtitre 微滴定 Mictotitre method 微滴定法 mimicking 模拟 Mitotic index 有丝分裂指数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分子特性 Molecular technique 分子技术 Monitor 监测Monoclonal antibodies 单克隆抗体 Non-toxic compound 无毒化合物 Mouse lymphoma L5178Y cell 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 Mouse lymphoma tk assay 小鼠淋巴溜tk检测Mutagen 诱变原 Mutagenic carcinogen 诱变性致癌剂 Mutagenic potential of chemical 化合物的潜在致突变性 Mutant colony 突变体集落 Mutation 突变 Mutation induction in transgenes 转基因诱导突变Necropsy(macroscopic examination) 解剖(大体检查) Negative control 阴性对照 Negative result 阴性结果 Newcleated 有核 Non rodent 非啮齿类Non-clinical 非临床 Non-genotoxic carcinogen 非遗传毒性致癌剂 Non-genotoxic mechanism 非遗传毒性机制 Non-human primate 非人灵长类 Non-linear 非线性 No-toxic-effect dose level 无毒性反应剂量水平 Nucleated bone marrow cell 有核骨髓细胞 Nucleoside analogue 核苷酸同系物 Number of live and dead implantation 宫内活胎和死胎数 Numerical chromosomal aberration 染色体数目畸变 Numerical chromosome changes 染色体数目改变Oligonucleotide grugs 寡核苷酸药物 One ,twe,three generation studies 一、二、三子代研究Paraffine embedding 石蜡包埋 Parameter 参数 Parent compound 母体化合物 Parenteral 非肠道 Particulate material 颗粒物 Peripheral blood erythrocyte 外周血红细胞Pharmacodynamic effects 药效作用 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药效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 药代动力学 Phenylene diamine 苯二胺 Physical development 身体发育 Physiological stress 生理应激 Pilot studies 前期研究 Pinna unfolding 耳廓张开 Plasmid 质粒 Plasminogen activators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 Ploidy 整倍体 Point mutation 点突变 Polychromaticerythrocyte 嗜多染色红细胞 Polycyclic hydrocarbon 多环芳烃 Polymer 聚合物 Polyploidy cell 多倍体细胞 Polyploidy 多倍体 Polyploidy induction 多倍体诱导 Poorly soluble compound 难溶化合物 Positive control 阳性对照 Positive result 阳性结果 Post meiotic stages 减数分裂后期 Post-approval 批准后 Postcoital time frame 交配后日期Postimplantation deaths 着床后死亡 Postnatal deaths 出生后死亡 Postweaning development and growth 断奶后发育和生长 Potential 潜在性 Potential immunogenecity 潜在免疫原性Potential target organs for toxicity 潜在毒性靶器官Pre-and post-natal development study 围产期的发育研究 Pre-and postweaning survival and growth 断奶前后的存少和生长 Precipitate 沉淀期 Precision 精密度 Preclinical safety evaluation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Predetermined criteria 预定标准 Prediction of carcinogenicity 致癌性预测Pregnant and lactation animals 怀孕与哺乳期动物 Preimplantation stages of the embryo 胚胎着床前期 Preliminary studies 预试验 Pre-screening 预筛选 Prevalence of abnormalities 异常情况的普遍程度 Primary active entity 主要活性实体 Priority selection 优先选择 Pro-drug 前体药物 Protocol modification 试验方案修改 Quantification of mutant 突变体定量 Racemate 消旋体 Radiolabeled proteins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 Radiolabelled compounds 放性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 Range-finding test 范围确定试验 Rate of preimplantation deaths 着床关死亡率 Rational study design 合理的试验设计 Receptor properties 受体性质 Recombinant DNA proteins DNA重组蛋白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DNA重组技术 Recombination 重组 Recombinant plasma factors 重组血浆因子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revertants 回复突变数的减少 Relative plating efficiency 相对接种效率 Relative suspension growth 相对悬浮生长率 Relative total growth 相对总生长率 Relevant animal species 相关动物种属 Relevant dose 相关剂量Relevant factor 相关因素 Repeated-dose toxicity studies 重复剂量毒性研究 Reproductive toxicity 生殖毒性 Reproductive/developmental toxicity 生殖/发育毒性 Reverse mutation 回复突变 Reversibility 可恢复性(可逆性) Risk assessment 危险度评价 Rodent hematopoietic cell 啮齿类动物造血细胞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给药途径 Routine testing 常规试验S9-mix constituent S9混合液成分 Safeguards 安全监测 Safety pharmacology 安全药理学Safety margin 安全范围 Salmonella typhimurium 鼠伤寒沙门菌 Sampling time 采样时间Satellite groups 卫星组 Saturation of absorption 吸收饱和 Sensory functions and reflexes 感觉功能和反射Short term toxicity 短期毒性Short or medium-term carcinogenicity study 短或中期致癌性研究 Short treatment 短期处理 Sighting studies 预试验 Singledose(acute)toxicity 单剂量(急性)毒性 Single study design 单一研究设计 Site-specific targeted delivery 定位靶向释放 Small colony 小集落 Small colony mutant 小集落突变体Soft agar method 软琼脂法 Soluble genotoxic impurity 可溶性遗传毒性杂质 Solvent control 溶剂对照 Somatic cell 体细胞 Somatic cell test 体细胞试验 Species 种属 Specificity 特异性 Species specificity 种属特异性 Spindle apparatus 纺缍体 Stages of reproduction 生殖阶段Standard battery of test 标准试验组合Standard 3-test battery 标准三项试验组合 Standard battery 标准组合 Standard battery system 标准组合系统 Standard procedure 标准规程Standard protocol 标准试验方案Standard set of strains 标准菌株组Standard set of tests 标准试验组 Standard test battery 标准试验组合 Statistical evaluation 统计学评价 Steady-state levels 稳态浓度 Step-by-step 逐步 Stepwise process 阶梯式程序 Strain 品系 Structural changes 结构改变 Structural chromosomal aberration 染色体结构畸变 Subgroups 亚组Supravital staining 体外活动染色 Surface righting reflex 平面翻正反射 Survival 存活率suspension 悬浮物 Systemic exposure 全面接触 Target organs 靶器官 Target cell 靶细胞Target histidine genes 组氨酸目的基因 Target tissue 靶组织Target tissue exposure 靶组织接触 Teratogenic response 致畸胎反应 Terminal sacrifice 终末期处死 Test of carcinogenicity 致癌试验 Test approach 试验方法Test battery approach 试验组合方法 Test compound 受试物 Test model 试验模型 Test strategy 试验策略 Test systems 试验系统 Tester strain 试验菌株 Therapeutic 治疗 Therapeutic confirmatory 疗效确定 Therapeutic exploratory 疗效探索Therapeutic indication 治疗适应证 Time course 时程 Timing conventions 分段计时方法Tissue cross-reactivity 组织交叉反应 Tissue distribution 组织分布 Tissue exposure 组织接触Tissue uptake 组织吸收 Tk locus tk位点 Top concentration 最高浓度 Topical 局部的Topoisomerase inhibitor 拓朴异构酶抑制剂 Total erythrocyte 总红细胞Total litter loss 整窝丢失 Toxicity to reproduction 生殖毒性 Toxicokinetics 毒代动力学(毒物代谢动力学) Transgene 转基因 Transgenic animals 转基因动物 Transgenic plants 转基因植物Translocation 移位 Treatment regimen 实施方案 Tubal transport 输卵管运输 Tumor induction 肿瘤诱导 Tumor response 肿瘤反应 Tumor-related gene 肿瘤相关基因 Two or three phase approach 分段(二段或三段)研究 Two study design 分段(两段)研究设计Ovulation rate 排卵率 Unbound concentration 未结合浓度 Unexpected finding 非预期结果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UDS) 程序外DNA合成 Unstable epoxide 不稳定过氧代物Whole blood 全血。

病毒学考试题

病毒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共30分)1. Virus: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结构、形态结构简单的细胞内专化寄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组成,能够在寄主内自我复制。

2. Virusoid:一类被包裹在植物病毒粒体内部的类病毒。

拟病毒含有两种RNA 分子,一种和一般病毒RNA类似,另一种RNA分子与类病毒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也是环状的。

不过这两种RNA分子单独都不表现致病性,只有联合起来才具有复制和感染性。

这种类似类病毒的RNA称之拟病毒(Virusoid)3. Viroid:类病毒,在结构上比病毒还要简单,没有蛋白质外壳,仅为一裸露的小分子RNA(246~400bp),由于它们具有感染作用,性质类似于病毒,故称为类病毒(viroid)。

4. Satellite RNA :卫星RNA是一类必须依赖辅助病毒进行复制的小分子单链RNA片断,它们被包装在辅助病毒的壳体内,本身对于辅助病毒的复制不是必需的,且它们与辅助病毒的基因组无明显的同源性。

5. Green island:绿岛(Dark green islands,DGIs ):又称为疱斑(blister )或疤斑。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普通烟后,初期出现斑驳花叶,后期叶面出现绿色突起斑。

6. Virino:朊病毒(prion,virino)又称“普列昂”或蛋白质侵染因子(prion)。

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蛋白质。

7. ssRNA8. Vein banding(脉带)banding of green tissue along the vein, while the tissues between veins are chlorotic(chlorosis= yellowing of tissue).9. Quasi species:RNA复制酶的低保真性,RNA病毒复制后没有固定序列的基因组,由相关基因组构成的异质性群体称为准种。

2020年病毒学题库.pdf

2020年病毒学题库.pdf
四.简述题(共 5 题,每题 7 分,共 35 分) 1.病毒的分类原则包括哪几方面? 目前得到 ICTV 认可的分类原则是: (1)核酸类型、结构及分子量; (2)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3)病毒的形态结构; (4)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的敏感性; (5)病毒血清学性质和抗原性; (6)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特性; (7)对脂溶剂以外其他理化因子的敏感性; (8)流行病学特点。 ?2.乙肝病毒五项指标是哪几项?怎样解释? 乙肝五项要称为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用 HBSAg 表示)、乙肝表面抗体(用抗-HBS 表示)、e 抗原(用 HBeAg 表示)、e 抗体(用抗-HBe 表示)、核心抗体(用抗-HBc 表示)。乙 肝五项检查,便是抽出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乙肝五项包括乙肝 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e 抗原、e 抗体、核心抗体。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它是乙肝病毒的外壳物质,本身没有传染性。它的阳性往往 提示有完整的病毒颗粒存在。

翻译








翻译
(1)吸附。①吸附是病毒与细胞表面的相互作用,是病毒复制的第一步。 ②多数病毒的吸附过程一般分两个阶段: 病毒粒子吸附到细胞表面,吸附是由于不同带电粒子间因静电引力而结合。 病毒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启动病毒进入细胞的动力学过程。 (2)侵入。①整个病毒颗粒或其基因组及相关蛋白通过质膜屏障向胞质转运的过程称为侵 入。侵入的方式因病毒不同而异,同一病毒也可以不止一种方式侵入。 ②从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看,目前发现有 3 种类型:①病毒囊膜和质膜融合;②细胞胞吞病 毒;③病毒直接进入胞浆。 (3)脱壳。①病毒侵入细胞后,病毒的囊膜和衣壳去除而病毒核酸释放出来的过程称为脱 壳。 ②病毒脱壳后病毒的颗粒形式从受染细胞内消失,存在于细胞内的是病毒的基因组。 ③囊膜病毒脱壳包括脱囊膜和脱衣壳两个步骤,无囊膜病毒只需脱衣壳,脱壳方式随不同病 毒而异。 (4)病毒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病毒感染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原料、 场所、机制和能量,完成自身大分子的生物合成。病毒的大分子生物合成包括 mRNA 的转录、 基因组的复制和病毒蛋白质合成等。 (5)装配和释放。病毒大分子合成产生的结构组分以一定方式结合,组装成完整的子代病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致病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显著阻碍,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这种现象。

病态植物:指受病原物侵染但没有造成经济损失的植物。

症状:植物生病后,外表不正常的现象。

病状:生病后,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

病征:受病部位的一些病原物特性。

病原:引起植物生病的因素,包括生物病原和非生物病原。

病原物: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的统称,现已知道的主要有真菌、细菌(类菌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此外,少数放线菌和藻类植物也能侵染植物。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

变色:是一种植物病害症状,有褪绿、黄花、花叶、着色、红花等。

坏死:寄生组织受病原物侵染后,细胞组织受损,出现各种各样的斑斑点点。

腐烂:植株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

萎蔫:茎基的坏死和腐烂、根的腐烂或根的生理活性受到破坏,水分不能及时输送到顶梢,细胞失去膨压,地上部枝叶萎垂。

畸形:由于寄主细胞或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因为病原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而受到抑制或促进所表现出的发育不足或过度生长。

霉状物:指植物的发病部位出现的霉层。

脓状物:是植物发病部位出现的一种病症,并且是细菌所特有的。

粒状物:是植物发病部位出现的一种病症,实为真菌繁殖体。

生理性病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理化因素造成的生理障碍,称为生理性病害。

传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障碍,称为传染性病害。

隐症现象:病毒病的症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能暂时消失,一旦恢复适宜发病的条件时,症状又可以重新出现称为隐症现象。

菌丝体: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地营养体类型叫菌丝体。

吸器:真菌或高等植物细胞或组织中的可穿入相邻组织,吸收营养的一种突起。

其胞壁常内突生长,具有传递细胞的特征。

菌核:是由许多菌丝紧密交结而成的坚硬休眠体。

厚垣孢子:各类真菌均可形成的无性孢子,由断裂方式产生,壁厚,寿命长,能抗御不良外界环境。

传染病名词解释

传染病名词解释

鼠疫概述: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以鼠蚤为媒介传播,传染性极强,病死率高。

我国将其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

1. 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多种啮齿类动物,人间鼠疫的各型患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以肺鼠疫患者最为重要。

2. 传播途径:经鼠蚤传播:通过“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经空气飞沫传播3. 流行特征:自然疫源性:世界各地存在许多自然疫源地,鼠间感染长期持续存在,随时对人类构成威胁。

明显的季节性:多发夏秋季节。

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性: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为主,野外作业者是高危人群。

临床表现:腺鼠疫:最常见的类型,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

肺鼠疫:起病急骤,寒颤高热,发展迅速,具有严重中毒症状。

败血症型鼠疫:此型最凶险,又称暴发型鼠疫。

其它少见类型:如皮肤鼠疫、脑膜炎型鼠疫、眼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

诊断:流行病学史:起病前10日曾到过疫区或有接触可疑动物或患者史。

临床表现:有下列表现之一应高度怀疑鼠疫:起病急骤,畏寒发热,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迅速衰竭。

咳嗽、胸痛、血性痰、呼吸急促、紫绀,症状严重而体征相对较轻。

急性淋巴结炎,发展迅速,因局部剧痛而采取强迫体位。

实验室:是确定本病最重要的依据。

从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痰中检出鼠疫杆菌,或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

治疗原则:链霉素是首选。

霍乱概述: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

二、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1)粪-口途径传播(2)生活接触传播(3)苍蝇传播(4)水(5)食物流行特征: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典型霍乱病程分为三期。

(一)泻吐期(二)脱水期(三)反应恢复期:极少数病人尚未出现吐泻症状即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称为“暴发”或“干性霍乱”。

临床根据脱水程度将霍乱分为轻(5%↓)、中(5-10%)、重型(10%↑)四、诊断与鉴别诊断疑似病例(符合下列之一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毒学病毒学一,名词解释1. 局部症状:当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仅在被侵染的叶片上出现症状,而植物的其他部位不表现症状。

2. 系统症状:当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症状从被侵染的叶片扩散到其它新长出的叶片到致整个植株。

3. 内含体:有些植物病毒,侵染植物后的某一阶段会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产生一些由病毒构成或病毒与植物蛋白,线粒体或核糖体等共同构成的微小异常结构称为内含体。

4. 鉴别寄主:用来鉴别病毒或其株系的特种植物。

5. 单分体基因组:大多数正义RNA 病毒基因组是一条单链RNA 分子,称为单分体基因组。

含这类基因组的病毒称为单分体病毒。

如TMV 、 PVX 、PVY 。

6. 多分体基因组:有些正义RNA 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病毒粒体里。

这种分段的基因组被称为多分体基因组。

含多分体基因组的病毒被称为多分体病毒。

7. 卫星RNA :在某些多分体病毒内发现了小分子量的RNA 与病毒RNA 没有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病毒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这就是卫星RNA 。

8. 获毒饲育期:指无毒昆虫开始取食至获得传毒能力所需时间。

9. 接毒饲育期:指带毒昆虫在健康幼苗引起发病的取食时间。

10. 潜育期:指昆虫从获得病毒起到能传播给植物所需时间。

11. 非持久性:昆虫获毒后立刻就能传毒,但很快即会失去传毒能力。

12. 半持久性:昆虫在获毒后不能马上传毒,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毒,这段时间叫做“循回期”。

13. 持久性:昆虫获毒后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传毒,但此类昆虫一旦传毒后,终生保持传毒能力,病毒可以在昆虫体内繁殖,因此这类昆虫体内的病毒浓度不会降低,甚至其后代亦可传毒。

14. 类病毒:是指侵染植物的能进行自我复制的没有包壳的低分子量环状单链RNA 分子,一般由246--401个核苷酸组成,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小的植物病原菌。

15. 诊断:是对植物表样做初步检查与判断确定植物发生的病害是不是病毒病。

病毒学——练习题

病毒学——练习题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病毒2.病毒体3.壳粒4.刺突5.核衣壳6.复制周期7.缺陷病毒8.病毒灭活二、选择题A1型题1.下列为病毒的特殊结构的是:A.核心B.衣壳C.壳粒D.核衣壳E.刺突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C.具有感染性D.具有核衣壳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是A.专性细胞内寄生B.只含有一种核酸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D.结构简单,无典型细胞结构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成分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特性无关的是A.保护作用B.吸附作用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E.免疫原性5.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6.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C.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E.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7.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A.核酸+包膜B.核心+衣壳+包膜C.核衣壳+包膜D.核心+衣壳E.核酸+蛋白质8.下列不是病毒体的特征A.非细胞结构B.只含一种类型核酸C.对抗生素不敏感D.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E.对干扰素敏感9.关于病毒核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C.RNA可携带遗传信息D.每种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E.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10.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A.双股DNAB.双股RNAC.单负股RNAD.单正股RNAE.单股DNA11.对病毒包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B.表面凸起称为壳粒C.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D.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E.可保护病毒。

病毒学试题(回忆版)

病毒学试题(回忆版)

病毒学试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spike2.di(defectiveinterfering)3.replicationintermediate(ri)4.plague(噬斑)5.pfu(噬斑构成单位)、cpe(细胞炎症)、隐密期6、信息体(informosome)7、温度敏感性变异株连8、抗原飘移与抗原转型9准种10、互补11、细胞原癌基因12、干扰素13、ribozyme14、dna疫苗15单克隆抗体16法氏囊,网状内皮非政府细胞分裂症等(传染病英文翻译成中文)二、简答题:1、慢病毒感染的概念及原因(两个方面即病毒方面与机体方面)2、病毒载体活疫苗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病毒载体构建的技术路线3、亚病毒的分类及其定义4、病毒的特性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病毒学)5、病毒的溶解和入侵过程(分后两步)(病毒学)6、请设计试验方案,如何证明某一种病毒的核酸具有感染性(病毒学)7、简述病毒对细胞的损害作用方式(病毒学)8、叙述新病毒出现的机制(病毒学)9、叙述反转录病毒的复制步骤(病毒学)10、存有几个就是写下病毒的英文名称使写下分别属于哪科、哪属于(不常用的几个)11、如果一牛场出现布氏杆菌,恳请制订免疫系统计划(传染病)?12、假如出现烈性传染病如何搞?(传染病)三、论述题1、详细叙述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并写出每段基因组所编码的蛋白及其每种蛋白的功能(病毒学)2、详细叙述sars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在分子水平上的异同(传染病)。

2021年农科院考博题动物病毒学一、名词解释1di2antigenticdrift3感染性cdna4核酸疫苗5pfu6ribozyme7ltr8温度敏感突变株9envelope二、简答题1类病毒与朊病毒的区别。

2鉴别新城疫病毒毒力的依据。

3病毒血凝、血凝抑制作用及血吸附机理。

4写出下列各科病毒的一种病毒herpesviridae,adenoviridae,coronaviridae,rhabdoviridae,orthomyxoviridae5黄病毒科存有几个属于,各写下一个病毒。

医学常识丨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汇总

医学常识丨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汇总

医学常识丨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汇总来源:医学森男神1.微生物: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病毒害的微生物。

3.脂多糖(LPS):指G-菌脂质双层的外层及其向细胞外伸出的部分,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又称为G-菌的内毒素。

4.*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抑制其合成,这种细胞壁受损但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的细菌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5.原生质体:G+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称为原生质体。

6.原生质球: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称为原生质球。

7.中介体: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

中介体的形成,有效地扩大了细胞膜面积,相应地增加了酶的含量和能量的产生,其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亦称为拟线粒体。

8.*质粒:指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能独立自行复制,并随细菌分裂转移到子代细胞中。

9.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本质为多糖或蛋白质多聚体的黏液性物质牢固地与细胞壁结合,厚度≥0.2μm,边界明显者称为荚膜。

10.鞭毛:附着于菌体上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1.菌毛:许多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存在着的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

12.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

13.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的细菌。

14.*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的细菌;当有游离氧存在时,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且还将受其毒害,甚至死亡。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病毒学考试题库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病毒学考试题库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病毒学考试题库真题1、名词解释病毒体正确答案: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

2、问答题细胞病变效应在病毒检测方面有何意义?正确答案:病毒在易感细胞增殖后可使细胞内出现不同的细胞变化(江南博哥),由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称为细胞病变效应(CPE)。

不同病毒产生CPE各不相同,且在一定条件下比较恒定,故可用作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一种重要指标,有助于病毒的鉴别。

3、判断题病毒可以独立合成其核酸和蛋白质。

()正确答案:错4、单选下列关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C.吸附、接合、穿入、生物合成、装配及释放D.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E.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装配与释放正确答案:A5、多选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病毒的干扰现象()A.同种病毒之间B.同型之间C.同株病毒之间D.异种病毒之间E.灭活病毒与活病毒之间正确答案:A,B,C,D,E6、问答题简述肮粒的特点及致病性。

正确答案:肮粒是一种蛋白质感染性颗粒,目前在分类学上尚未定论。

肮蛋白PrPSC是肮粒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不含核酸和脂类的蛋白酶抗性蛋白,对各种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

大量肮蛋白聚集在神经组织中,形成特殊的淀粉样斑块,病变部位无炎症反应。

肮粒是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病原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致死性疾病,如羊瘙痒病、疯牛病、库鲁病、克-雅病、克-雅病变种等,潜伏期长,临床出现痴呆、共济失调、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最终昏迷、死亡。

7、问答题试以DNA病毒为例,叙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正确答案:病毒依靠其表面的特殊结构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其复制过程。

不同的病毒通过不同的方式穿入,包膜病毒多数通过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方式进入细胞,无包膜病毒多通过细胞膜胞饮方式吞入;脱去衣壳并释放出病毒基因组;进行生物合成,双链DNA病毒其核酸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而蛋白质的合成基本分两个步骤,先合成早期蛋白即病毒复制所需的酶等功能蛋白,再在早期蛋白的作用下以子代核酸为模板合成晚期蛋白;最后在特殊部位装配成熟并释放。

病毒学名词解释

病毒学名词解释

1、感染:病毒生存的基本方式2、毒粒: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也是病毒的感染性形式。

一团能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包膜,有保护和载体作用3、螺旋对称壳体:亚基有规律的沿着中心轴呈螺旋状排列,进而形成高度有序、对称的稳定结构4、核衣壳:病毒的蛋白质壳体和病毒核酸构成的复合物5、裸露毒粒:仅有核衣壳构成的病毒颗粒6、包膜: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包裹的一层脂蛋白膜,是病毒以出芽方式成熟时,由细胞膜衍生而来的7、刺突:包膜或核衣壳上的突起8、裂解量:每个受感染细胞所产生的子代病毒颗粒的平均数目9、隐蔽期:自病毒在受感染细胞内消失至出现新的感染性病毒的时间10、自外裂解:大量噬菌体在短时间内吸附在同一细胞上,使细胞壁产生许多小孔,引起细胞裂解,但是病毒病没有增殖,这种现象称为自外裂解11、脱壳:病毒侵入后,包膜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核酸的过程12、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且引起细胞死亡,形成裂解循环13、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的噬菌体产生。

这一现象称为溶原现象14、免疫性:被温和噬菌体感染后,形成的溶源性细菌具有免疫性,其他同类噬菌体虽然也能感染该细胞,但不能导致该细菌裂解,也不能增殖15、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似性16、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性17、株系:同一病毒的不同系或分离物18、体外诱变剂:对病毒的静态核苷酸进行化学修饰,使其在后面的复制中碱基配对发生改变,导致同型碱基置换或异型碱基颠换,如亚硝酸,羟胺,烷化剂等19、体内诱变剂:作用于代谢活跃的核苷酸,为碱基类似物或插入剂20、遗传重组:重组是混合感染中病毒基因组之间的物理作用21、分子内重组:通过核酸断裂与重接22、重配:多分体病毒在混合感染中,来源于不同亲本病毒的基因组片段可能重新组合23、拷贝选择重组:发生在具有一部分单一分子基因组RNA病毒中,仍属于分子内重组,但不涉及核算分子的共价断裂,RNA聚合酶选择性的连接到静止模板链上进行RNA子代链的合成24、多数感染复活现象:以同一株灭活病毒大量感染敏感细胞时,有时会产生活得感染性病毒25:表型混合:在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2种病毒混合侵染中,自带的表型具有双方亲本的特征,而基因型无变化26、转壳现象:混合感染产生的子代病毒,是一种病毒的基因组完全被另一种病毒的外壳蛋白包裹,暂时性27、互补作用:一种病毒的增殖促进另一种病毒的增殖,甚至为另一种病毒增殖所必需28、加强作用:在某些混合感染中,一种病毒可以增强第二中病毒的增殖29、缺陷病毒: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独立繁殖,必须依靠另一种病毒提供某些必需物质,后者称辅助病毒,前者称卫星病毒30、中间型杂交:用一个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或株系作为杂交的亲本31、窗口期:从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血液中能检测出病毒抗体这段时间32:单价噬菌体:只能寄生在一个“变种”的细菌细胞上,甚至只能在一定的菌株上寄生33.多效作用:几个明显不相关的表型效应由单个基因所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粒(virion)是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的一种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有固定的形态和大小,而且一般都有侵染性。

所以说一般具有侵染性是因为有些病毒的基因组核酸是分节段的,如雀麦花叶病毒的基因组核酸有四种。

而且RNA1、RNA2和RNA3、RNA4分装在大小形状相同的三种球形颗粒中,只有三种颗粒混合,才具有侵染性。

外壳(capsid)是由多个病毒蛋白亚基组成的包裹在病毒基因组核酸外面的结构。

壳粒(capsomer)组成外壳的结构亚基,并非总是均匀分布的,往往聚集成群体,二个、三个、五个甚至六个亚基聚在一起,用负染法在电镜下所分辨开的一个个亚基,可能并非单个结构亚基,而是它们的群体,实际上是形态亚基称之为壳粒。

包膜(envelop)大多数动物病毒,在毒粒外被有由糖蛋白,脂肪所形成的外膜,称之为包膜。

糖蛋白在膜上往往形成各种形状的突起,包膜在识别寄主、侵入寄主细胞,病毒的抗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十面体(icosahedron)一种有12个角顶及20个面的对成的多面体,其每一个面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经常用来描述病毒的结构。

亚病毒(subviruses)不具有完整的病毒结构的一类病毒称之为亚病毒,包括类病毒、卫星RNA、朊病毒。

株系(strain)病毒经过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的作用后,是病毒致病力、寄主范围、抗原特异性、传播特性甚至粒体形状发生了改变,这些性状变异了的病毒粒体称为株系。

准种(quasispecies)RNA复制酶的低保真性决定了RNA病毒没有固定序列的基因组,由相关基因组构成的异质性群体为准种。

感染周期(infection cycle)病毒完成整个感染的过程,包括识别、吸附、入侵、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装配和释放。

流产性感染(abortive infection)是Productive infection(产毒感染)的反义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病毒感染导致毒粒的无效复制,常不生产感染性毒粒。

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一种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状态,在此情况下,不产生病毒。

一般来说,大部分转录和翻译过程被阻断。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一种病毒能在宿主或细胞培养上继续复制而不杀死宿主或整个细胞培养。

包含体(inclusion body)在显微镜下可以识别的病毒合成和积贮的部位,常是细胞内的病毒晶体。

交叉保护作用(cross protection)两种病毒感染一种寄主时先入侵的病毒能够保护寄主不再受第二种病毒的侵染。

干扰作用(interference)一种病毒引起另一种病毒感染或复制的抑制作用。

缺损性干扰颗粒(defective inferring particle)基因有缺陷的病毒突变株,通常无感染性,但能干扰亲代病毒的复制。

协生作用(synergism)两种病毒混合侵染后,表现不同于原来两种病毒的更为严重的症状。

内吞作用(pinocytosis)病毒从吸附的细胞膜转入细胞浆并与溶酶体融合而形成吞噬泡,核衣壳从吞噬泡释放出来的过程。

它是病毒穿入细胞的主要形式。

CD4抗原采用单克隆抗体在TH细胞中检定的一种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这一抗原也可在身体的某些其他细胞膜上存在。

20干扰素(interferon)有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素,可以保护其他细胞免遭病毒侵犯,并有抑制细胞分裂活性和棉衣调节活性等。

复制型(replicative form)核酸在其复制时的一种结构,常指单链DNA和拷贝。

复制中间体(replicative intermediate)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依靠模板分子复制的某些单链互补的新生核酸分子。

前病毒(provirus)一种细胞内病毒DNA,它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或已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可随细胞的传代而垂直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