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及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单元总结
二、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文明象征
文明象征概况
夏历夏朝制定的历法
分封制
西周时期确立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
围的地方管理制度
青铜器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商周时期达到顶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其中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
远的影响。

铁质农具和牛耕春秋后期出现,战国时期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极大提高了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

都江堰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发挥出
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
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春秋战国的纷争
时期时代特征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该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分封制瓦解,诸侯崛起争夺霸权,先后有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
也先后北上争霸。

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同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该时期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的局面,各国进行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与此同时,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其中商鞅变法最为成功,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百家争鸣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和学术
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启示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启示
儒家孔子
思想核心“仁”;以德治国;创办私学,主张有教
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了一系
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以人为本,构建
和谐社会;促进
教育公平,采取
科学的教育方
法。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
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道家老子
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
可以相互转化的;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辩证和积极看待
问题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
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
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积极改革,勇于
创新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节俭
构建和谐社会,
勤俭治国
测试卷
1.“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公布,历史学家们经过辛苦工作给出了比较准确的夏商周年代框架,请问下列关于夏朝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朝B.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C.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开始了D.夏朝的最后一位王纣很残暴,导致亡国
2.禹死后,启继承禹位置,“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3.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下图“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禹建都阳城B.盘庚迁都至殷C.发生“国人暴动”D.昏君“烽火戏诸侯”
4.我们常说的“燕蓟之地”“齐鲁大地”“三晋之地”的由来与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孟子·告子》载:“天子适.(去,往)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
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
..(注:即“周六师”,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

”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时周王与诸候的关系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C.春秋时诸侯争霸D.周代分封制崩溃
6.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

这些规定()
A.形成了禅让方式B.稳定了社会秩序
C.实现了土地分封D.扩大了国人利益
7.根据下表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王朝疆域
夏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商今河南全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陕西东部为中心
西周今河南、河北、山东全部,陕西大部,南到长江下游地区
A.夏、商、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河南和山西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地区
C.夏、商、周维持统治的时间越来越长
D.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疆域在不断扩大
8.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变迁,其中“③青铜农具”最有可能出现于()
A.远古人类时期
B.原始农耕时期
C.商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9.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和技术水平。

下列文物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B.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C.铁器技术的发达
D.工商业的发展
1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下列中华文化符号中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
A.青铜器B.瓷器C.丝绸D.甲骨文
11.“雕琢一枚龟甲或者兽骨,厚重的历史……岁月翻过深埋骨头的废墟重现辉煌,瞻仰片片甲骨。

”通过这些甲骨堆砌的“厚重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①商王的战争②商周时期的大型祭祀活动
③奴隶耕种土地、收获庄稼等情况④“禹传子,家天下”的社会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史料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被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甲骨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1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使用和推广的是()
A.铁农具和马耕
B.青铜器和牛耕
C.木农具和牛耕
D.铁农具和牛耕
14.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势力强于诸侯D.周王室衰微
15.《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6.春秋时期,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以发展。

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④注重军队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又被称为“三晋之地”。

你知道“三晋之地”这一名称的来源吗() A.山西曾经建立过三个晋国B.战国初期,山西境内的晋国被一分为三
C.人们的约定俗称D.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
18.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
19.“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的名言。

在他的这一思想推
动下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20.“苟可以强国,不循其礼;苟可以利民,不法其古。

”的作者变法措施中,有利于“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的措施主要是()
A.奖励耕战B.严明法令
C.重农抑商D.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可以买卖
21.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是因为()
A.它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它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它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它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张
22.下图是我国某旅游胜地的示意图。

《华阳国志》对其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该工程由谁主持修建?()
A.灵渠、大禹
B.都江堰、李冰
C.大运河、大禹
D.永济渠、李冰
23.《淮南子·人间训》中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一则寓言,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
24.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

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A.礼义教化B.甲骨文的出现C.百家争鸣D.私学的出现
25.下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26.2019年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联席会在迪拜召开,“孔子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学者关注。

下列就“孔子热”现象的议论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国学者:充分说明优秀文化没有国界
B.乙国学者:伴随着中国和平崛起而出现,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
C.丙国学者:只有运用孔子思想才能解决好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D.丁国学者: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符合人类的共同追求
27.“仙鹤纷飞神鹿鸣,生态湿地绣盐城”是某地的形象宣传口号,紧扣了该地风光无限的地域特色,也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

思想主张与此发展理念吻合的是()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
28.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在调节父子关系时,要求父子之间要互相尊重。

父亲要儿
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

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

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

据此可知,该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阴阳家
29.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八股取士
30.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见图)。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31.分封制与西周王朝的兴衰关系密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初分封略表
主要封国
受封对象分封目的
晋姬姓贵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卫姬姓贵族鲁姬姓贵族燕姬姓贵族齐
功臣

先代贵族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
影响的微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遗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受封对象都有哪些?周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为诸侯?
材料二“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

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诸侯国对西周统治的巩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3)根据材料三,分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指出该变化导致的后果。

材料四
图(a)春秋争霸形势图,图(b)战国形势图。

(4)观察两幅图片,说说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与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相比有什么变化。

32.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原始农耕生活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并写出中国黄河流域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2)从材料二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材料三: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调动民众务农的积极性”是基于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
材料四史书记载:某一水利工程修建后,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4)材料四中这一水利工程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水利工程现在仍发挥着哪些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3.春秋战国时期战事连年,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胡曾《流沙》
(1)材料一中“七雄戈戟乱如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反映了当时历史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破坏了井田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

这虽然不是古代治理国家的道路,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但是这样做后,先王的制度被毁灭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强国兼并地盘,弱国丧失江山。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中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商鞅之法,良法也。

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三中毛泽东称赞商鞅为“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5)材料四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材料五郭沫若认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鲜花怒放”。

(5)根据材料五,指出郭沫若认为“中国的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百家争鸣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