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学

合集下载

考据学小论文

考据学小论文

简说清朝考据学成因及成就考据学确切的说是一种治学方法,并非是一门具体的学科,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

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设计小学、音韵、史学、典章、金石、校勘等等学科。

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所以亦有“汉学’之称。

一、产生的原因与背景考据学产生于明代中后期,而大兴于清朝乾嘉时期。

个人认为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1、自身发展原因:在明朝时期,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争论一直难以停止。

而到了清朝,两大学派之间关于儒家思想的争论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已经很难再进一步了,所以就转向了古籍的考证与注解方面,想从另一个方面来更加接近圣人的本意思想。

2、政治原因:所以统治者自然要对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一定的控制,所以就有了文字狱。

清朝的一大批学者为了避免文字狱对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减少了对于时政的评论,从而专心转向考据之学。

3、历史原因:宋明理学高谈性理造成的空疏的学风,在清朝被认为有“误国”的危机而被猛烈批判。

在此情况之下,清朝的一批思想家提倡学以致用,崇尚实学,强调学术上的务实精神。

他们认为,欲经世必先通经,欲通经必先考订经书的文字音义。

在此思想的指导之下,考据学大兴。

另外,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都是由手抄完成,在此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错误;即使是印刷术发明以后,由于技术问题,书籍中的错误也在所难免。

4、文化原因:清朝政府一方面实行恐怖的文字狱政策,而另一方面,又实行怀柔政策,即在全国范围内招贤纳士。

清朝重视科举考试,重新提倡理学,通过开设博学鸿词科来招贤纳士。

另外,政府大力倡导修订古籍著作,也造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社会原因:清朝统治者征服全国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到了乾嘉时期进入全盛。

这样的社会环境为考据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成就1、考据法的产生:产生了比较踏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了客观而精密的研究方法2、对古籍的考证、整理:胡渭潜心考据三十余年,著《尚书古文疏证》,用严谨的考据方法,证明了《尚书》是东晋人伪造的。

评《清代考据学研究》

评《清代考据学研究》

迹 , 际 纵 贯 有 清 一 代 , 此 4 0多 年 的 时 间 , 实 总 0 固
然 有 其 断 限 , 涉 及 学 家 之 繁 , 作 之 夥 , 史 发 但 著 历 展 之委 曲 , 林 总总 , 林 目不 暇 给 。 代 考 据 学 自其 清
产 生之初 , 直夹 杂有不 同的声音 , 清覆灭 , 一 满 梁

方 面 或 可 见 学 术 风 气 之 开 , 一 方 面 也 足 见 于 另
清代 考据学 立论之 难 。 今 人 有 关 清 代 考 据 学 体 系 的 研 究 ,笔 者 固 陋 , 目所 及 , 千 志 于 《 清 史 概 论 》 章 述 评 耳 魏 明 专 清 代 考 据 学 , 述 其 产 生 缘 由 以及 清 代 文 化 政 策 概 的 背 景 , 重 甄 别 顾 炎 武 、 宗 羲 、 栋 三 家 孰 为 侧 黄 惠 创 始 的纷 争 ; 新 夏 《 代 考 据 学 术 论 》 致 探 讨 来 清 大
代 考 据 学 研 究 的 层 面 。具 体 论 证 上 , 康 松 先 生 郭
驾 轻 就 熟 其 宏 微 兼 济 的方 法 论 , 探 讨 清 人 考 据 如
学 兴 盛 的 原 因 , 据 学 自身 的 生 命 力 因 素 , 会 考 社 稳 定 经 济 繁 荣 因 素 已 属 泛 泛 之 论 ,作 者 另 辟 蹊 径 , 扣 考 据 学 发 展 的 内 部 外 部 动 因 , 思 想 意 紧 从 识 、 化 环 境 、 会 实 际 等 方 面作 纵 深 探 求 , 衍 文 社 推 到 图 书 流 通 意 识 的 增 强 、 书 风 气 大 盛 、 化 典 藏 文 籍 的 层 累 、 室 官 僚 的 赞 助 以及 清 政 府 大 规 模 修 富 书 活 动 等 条 件 , 之 前 述 条 件 的 整 合 , 代 考 据 兼 清 学 兴 盛 便 呈 现 必 然 之 势 ,全 章 论 与 史 紧 密 契 合 ,

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原因

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原因
2ol 4, s
乾嘉考据学形成 的原因
文/ 曹家恒
摘 要 :本篇 文章主要 想说明 :清代考据学是在乾嘉 时期盛行的 学术流派。它是在 明末清初对 陆王心学 空疏 学风的 批判与修正的基础上 ,加上 经学大家的努 力 , 社 会环境的影响连 同统治者 的倡 导才逐渐 形成发展 的。我 们可 以在 阅读 的 过程 中了解到 事物形成原因是 由多种 因素共 同决定的 。 关键词 :乾 嘉时期 ;乾 嘉考据 学 ;形成原 因;发展
乾嘉考据学是一种乾嘉 时期盛行 的学 术流派 ,它是在 明末 清初一些 明代 的有识之士在分析和总结 明朝灭亡经 验的过程 中 ,不断修 正陆王心 学 的内容 。使之加入 了经世致用 的思 想精 神。从 此 ,改变 了陆王心学传 统 的空疏空谈 ,使之变 的更加 实用 。但是 ,随着社会的稳定 和中央集权 的进一步加强 ,在乾嘉时期达 到顶点 。在顾 炎武 “ 经学 即理学 ”思想 的 带 动下 ,多数学者为 了 自保 ,开始脱 离经世致用的路子 ,开始 了对古代 古籍 的考释 、训诂 、校订 、校勘 的工作 。乾嘉时期 考据学就是 这样逐步 发 展。 如果说提 出清代考据学 的理论 的人是谁 ,那就要首推顾 炎武老先 生 了。顾炎武初名绛 ,国变后改名炎武 。字 宁人 ,学者称为亭林 先生 。江 苏 昆山人 。性情耿介 ,不 谐 于俗 。他少 年便 留心经 世 之学 ,最喜 欢抄 书。遍览二十一史 ,明代 十三朝实 录。天 下图经 ,前辈文 编说部 ,以至 公 移邸抄之类 ,有关 民生利害 者 , 分 类录出 ,旁推互证。著 《 天下兴亡 利 病书》 。这也可 以看出顾 炎武 对 中国的古 籍 的研读 还是 十分 细致 的。 他 善于理财 ,故一生羁旅 ,曾无 困乏。每到一地 他为有注 意价值者 ,便 在 那里垦 田。垦好 了,见他 绝 对 不是一位书呆子 ,他所提倡 的经 世致用 之学 ,并非纸上 谈兵。他 的下 半 世生涯 ,大半消磨在旅行 中。他 旅行 ,照例用两匹马换 着骑 ,两 匹骡 驮带应用 的书籍 。到一 险要 地方 ,便找些老兵退卒 ,问长 问短 ,倘若 与 平 日所闻不合 ,便就近 到茶坊 里打开书对勘。这也说明 了他严 谨的治 学 态度。这清代考据方法 的雏形 。最重要的是 :他提 出 “ 经学即理学” 成 为清代经学家信 仰之 中心 。因此 ,他 也 被看 成是 清代 考据 学理 论建 立 者。从而也为后来考据 学的发展指明 了方向 。 同时也 出现 了大量 对古 籍进行校勘 、整理 、辑佚 的经学大家 。他 们 的工作和研究促使清代 考据 学的进一步成熟 。其 中著名 的有阎若璩 和胡 渭。 阎若璩 山西 太原人。他所著 的书有 《 古 文尚书疏证》 八 卷、 《 毛朱 诗说》 一卷 、《 四书释地 》 六卷 、 《 潜邱札 记》 六卷 、 《 孟 子生卒年 月 考》 一卷 、《 困学纪 闻住》 十二卷 。其 中最 有价值 的是 这本 《 古文 尚书 疏证》 。阎若璩这本 书才尽 发其 复 ,引种种证 据证 明那 二 十五篇和 孔传 都是东晋人赝作 。他从二十岁起就着手著这部书 ,此后 四十年 间 ,随时 增订 。直 至临终。《 四库 全书》 萍阎书所谓 “ 有 据之言 ,先立 于不可败 也” 。《 古文 尚书疏证 》利 用众 多古籍 、典籍 作为证 据来 考证 古文 尚书 的真伪 ,有理有 据。可见阎若璩下 的功夫之深 ,他 善读书 ,读一 句书能 使其正 面背面。如老吏断狱 ,眼光及尖锐 ,手段及 严辣 ,然而 判断必凭 证据 ,证据往 往在别人不注意处得来 。这就要考他 考据 的功力 了 自此 以 后 ,今 文古文的相对研究 ,六经 、诸 子的相对研究 ,经典 、民间俗语 的 相对研究 ,中国经典与外 国经 典 的相对研究 都~层 一层 的被开拓 出来 。 所 以阎若璩 的 《 古文尚书疏证》 ,不能不认 为近三 百年学 术解放 之第一 功 。《 四库全 书》 赞美他 说 :“ 考 据之学 ,未知 或先” 。可见他 对清代考 据学 的发 展起 到了一定 的推进作用 。 清初 经师 ,阎若璩和胡渭其名 。胡渭浙 江德 清人。所著的书有 《禹 贡锥指 》二 十卷 ,附图四十七 幅 ;《 易 图明辨》 十卷 ; 《 洪范正论》 五 卷; 《 大学翼 真》 七卷 。他的学风 ,不 尚泛博 ,转 就一个 问题作 窄而深 们都将 明朝 灭亡的原因归 罪于陆王只注重 内心修炼而不重视 事实情况 的 空疏学 风上 ,因此 ,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陆王心学进行修正 。使之更加 可 以 帮 助 国 家更 好 的运 转 。并 且 这 股 实 学 之 风 也 影 响 到 了清 代 的 学 术 的 发展对乾嘉 考据学以及之后 的学术 的发展也起到 了一定 的作用 。 说 到清初 陆王心学修正 的代表人物可 以说就数黄宗羲 了。黄宗羲字 太冲 ,浙江余姚人 。他是 王阳明的同里后学 。在 明末清初 的的斗争 中他 了解 到了 “ 经 世致用 ” 的必要 性。从 而对 明朝 末年 的政治 、经 济 、军 事、地理、做 出了一 系列研究 和论证为 的是要救亡 图存 。于是兴起 了以 博学多识为主的学术风气 。因此 ,古代 的大量藏 书重新 被搬出来 ,大量 图书的搜集 和整理 工作也在 明末清初时达到高潮 。为清代考据 学的发展 奠定了材料 基础。黄宗羲的学问影 响后来最大 的,在他 的史学。现行 的 《 明史》 ,大半是万斯同的稿本 ,而万斯 同的史学则是传 自黄宗羲 。而万 斯同觉得历史 一定 是建 立在 正确事 实 的基 础之 上 的,欲求 的历史 的事 实 ,就必须 用极耐烦 的功夫 ,在事 实 自身上旁 推反 勘 ,才 可 以得 到真 相。这一宗 旨也影 响了乾嘉 时期 的历史研究 。在学术史上黄宗羲的 《 明 儒学案》也 开了中国学案史 的先河。此外 ,还有 《 易学象 数论》 六卷 , 为后来 胡渭 《 易 图明辨》 的先导 。《 授书随笔》一卷则是 阎若璩问 《 尚 书》 而作此告示 , 是 阎若璩 《 古 文 尚书疏证 》 的先导 。这 两部 书都与 清代经学有关系。他对历学也 有一定 的研究 ,可见 黄宗羲是博 采众长 , 这也是清初 学者的共同特 征。清代 学术 由此 而博 、大 、广。以上可 以看 出 ,不管是经学还是理学 ,对乾嘉 时期考据 学的影 响都是 十分 巨大地 。 他们为乾嘉考据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康雍时期 ,由于社会趋于稳 定 ,清政府专制统 治的加强。使政府 对文化学术的钳制较明末清初更加厉害。文字狱 和一些 镇压反清政府组 织活动的出现。使这一时期的学术一改明末清初 的 “ 经世致用” 和广博 的特点逐步走向对古文的辑佚 ,训诂 、校勘 、收集上 来 ,尤其是到 了乾 隆时期 ,文字狱的数量较康熙 、雍正时期明显增多 ,并 且获罪的原 因也 五花A. f ' q,多数是因为文章 内有 看似诋 毁清政府 或乾隆本人 的意 向的。 都被看做是死罪被打入狱 。像王锡侯 《 字贯》 案 、这是对思想的无情的 压制 。因此这时的人们纷纷把视线转移到考据学上来 。 在康雍时期 ,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正在争斗融合的同时 ,经学进一 步发展 ,在乾隆时期战胜 了理学 ,从此经学超越理学成为显学 。统 治者 对经学的推崇一是清代考据学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乾隆从 刚即位 就开始进行对经书和史书 的官修编写工作。同时还颁谕 ,令儒 臣奏 承经 史 ,并举行经筵讲学 。还敦促士子 “ 究心经 学” 。并编写 中国最大 的丛 书 《 四库全书》 。从 这可以看出统 治者对学术 和思想 的影响 的巨大。我 想这也是经学可 以快速超越理学成为显学的原 因之一。 乾嘉考据学 ,它是 由众多学派影响 ,明末清初的学者搜集古籍 的基 础上 , 有清代特殊 的学术环境 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到乾嘉考据学 的规 模 的。所 以 , 我们 以后在分析 问题 的时候都应该试着从多个 角度 ,多个 视角来分析 ,这样得 出的结论才更科学 ,更有说服力 。 ( 作者单位 :聊城 大学)

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考据学的运用

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考据学的运用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 A F XD 】 A 1巳 邱既l 0I EG O RN L O 4 I NG j觚: ( sC I E
v0 . 1 N . 12 . o 1
J N,0 7 A 20
中学古诗文教 学与考据 学的运用
郑 淑 玉
(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部, 河南 新乡 430) 500
清代考据学过于偏重学术 问题而不 注重政治人生 、 脱离社会实际的缺陷 , 在清末及近代 曾遭 到极力反 对。但今天我们是不是还需要考据之学呢?答案 当 然是肯定的。不过 , 我们今天的考据应和古人的考 据有所不同, 不仅对象、 目的不同 , 而且要避其烦琐、 无谓之风。古 代考据 的主要手段是 以文献考证 文 献, 有时只拘于一字 的是非 , 纯属经验型, 缺乏必要 的理论思维 , 因此很难走出为考据而考据 、 蔽于古 而 不知世的圈子。今天我们是为了弄清事实真相 , 还 事物 以本来面 目, 辨明是非真伪 , 以需要运用科学 所 的研究方法、 实证方法 , 要有批判的理论思维。下面 我们从史实、 文化常识 和音韵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归 纳现行高中语文教材( 实验修订本第二版 , 人民教育 出版社 ,03年版) 20 古诗文教学 中的考据学运用 问 题。 史实考据 《 项脊轩志》 第二册 ) ( 是一篇历代传诵的名作 ,
第1 期
郑 淑玉 : 中学古诗文教学 与考 据学 的运用
志》 是归有光十八九岁时所写 , 附记是 3 岁 中举之 5 后补写的。试想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怎么可能会有 什么不得志 的感慨 , 而恰恰相反 的是归有光虽身居 陋室 , 自 有奇景” 却 谓“ 。他把 自己比作“ 蜀清” 孔 和“ 明”他不是 自嘲, , 而是嘲笑别人将其看作坎井之蛙。 这一小段 内容充分表现 了年少 的归 有光对 明天的 “ 奇景”功名) ( 的向往和追求。二是归有光的科举之 路也证明了他对功名的孜孜追求。归有光 3 5岁中 举人 , 直至 6 岁才中进士。从 3 岁到 6 岁 , o 5 o 这期 间不知经历 了多少挫折和失败 , 同时也说 明了他对 功名的孜孜追求 。3 岁中得举人 , 5 既让归有光心里 酸楚 , 同时又给了他新的信心和希望 。文中的“ 喜” 与“ 也应含有这层情愫 。尽管不算功成名就 , 悲” 但 毕竟是有所收获 , 回头再看看十八九岁时写的文章 , 看看那读书的地方 , 记忆的闸门一下被打开 : 那里有 诸父分户 , 家道中落 的无奈 , 有父母 的叮嘱, 有祖母 的期盼与鼓励。这些都是令作者 “ 长号” 的心绪 , 正 是这些压力和动力才鼓舞着作者奋斗到 6 岁。 o 《 滕王阁序》 第二册 ) ( 也是一篇历 代传诵 的名 作。这篇著名的骈文, 用富丽的词藻 , 称道洪州 , 记 述盛宴, 描写滕王 阁的壮丽 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 景 , 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 借 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

乾嘉考据学与“古史辨运动”

乾嘉考据学与“古史辨运动”

乾嘉考据学与“古史辨运动”◎李长银内容提要 清代乾嘉考据学与“古史辨运动”之间是否存在实质性的学术关联,过往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持肯定意见,但语焉不详,还有部分学者基本不提,或持否定态度。

根据现有资料来看,以顾颉刚、胡适、钱玄同、钱穆、张西堂、张寿林、罗根泽、杨宽等为代表的“古史辨”学人,正是在接受以惠栋、戴震、范家相、赵翼、汪中、阮元等人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建构了“东周以上无史论”“层累说”“孔子与《易》无关”“《说卦》三篇是后出之文”“孔子未曾删《诗》”“《诗经》所录全为乐歌”“《老子》著作年代在孔子之后”“神话演变分化说”等一系列较有学术价值的学说或论点,从而推动了“古史辨运动”在中国近代学坛的兴起与发展。

因此,乾嘉考据学应该被视为“古史辨运动”的重要本土学术资源之一。

而通过这一澄清工作,不仅可以进一步挖掘这场运动的学术来源,还能够彰显乾嘉考据学在近代学术文化转型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乾嘉考据学 古史辨运动 中国近代学术转型〔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6-0107-11 清代乾嘉考据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主要形态之一。

①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开篇即强调:“在我国,自秦以后,确能成为时代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者而已”。

②而将这一“清之考证学”推向高峰的无疑是乾嘉考据学。

大体来讲,以惠栋、戴震等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家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对我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文献典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总结,③从而建立了一个具有特殊学术标识的“乾嘉范式”,并形塑了“清之考证学”。

更值得指出的是,乾嘉考据学还影响了中国近代学术的形成。

有研究者提出,由顾颉刚领导的“古史辨运动”与乾嘉考据学之间即存在学术关联。

顾颉刚的弟子刘起荱强调说,自己老师一生的学术“植根于汉学”,并认为其具体承受了清代汉学各派的内容与治学方法。

浅谈乾嘉考据学成因

浅谈乾嘉考据学成因

浅谈乾嘉考据学成因11级图专二班徐清致学号2011302480065 考据又称考证、考正、考核、考信、考订、考鉴等,其初义是指对人或事物进行稽考据以取信。

[1]考据学则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汉学、朴学或考证学,其主要的工作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或者手段,比如归纳法、矛盾律等,对传统古文献进行考据,包括对传世古文献的整理、考订与研究,对文献记载中有阙漏讹误者加以考订补正,或者对各种不同文献中对同一名物制度的不同解释进行厘清,去伪存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名物典制、天算、金石、地理、职官、避讳、乐律等学科门类。

而乾嘉时期,是中国封建统治繁荣鼎盛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逐渐走向衰亡的阶段。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清代是中国学术的黄金时期,各种思想、学说汇集于此,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

清代的学术史经历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的积淀,终于集大成。

有人说,清是中国学术的延续期[2]。

不仅如此,,清代学术还是由传统学术逐渐向现代学术的转型期。

而乾嘉时期的考据学凭借其独特的时代优势, 在清代学术史乃至中国学术史上充当着一位起承转合的摆渡者,研究者将它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以及宋明理学相并立,是研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

近代以来的学者如梁启超更将其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对乾嘉考据学的理论和成就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梁启超曰:“乾隆、嘉庆两朝,汉学思想正达于最高潮,学术界全部几乎都被他占领。

”[3]那么,考据学为何在乾嘉时期成为时代主流学术思潮?又为何凌驾于其他学术之上呢?就笔者视野所及,目前涉及到乾嘉考据学形成原因的专著主要有清代皮锡瑞的《经学历史》,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国学概论》,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余英时《历史与思想》,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与文化》,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关长龙《中国学术史述论》,任嘉禾《考据学新探》等。

文献学名词解释

文献学名词解释

文献以各种技术手段,把一定的信息内容记录到一定的载体上形成的存储型传递媒介。

“文献”一词出自于“《论语·八佾》篇中。

最初,“文”与“献”是两个词,“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多闻熟悉掌故的人。

后来融合为一,泛指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和图书。

1983年7月2日发布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规定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据此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了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

文献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内容指文献所包含的思想、知识和信息;形式指思想、知识和信息赖以依附的物质载体。

文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

文献具有存储信息、传递信息两大基本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传递作用更为明显。

文献的存储是手段,传播是目的。

文献的种类很多,按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声像型文献、计算机阅读型文献;按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按记录内容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化文献、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产品样本等等现代文献的社会功能: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的最重要手段。

文献是人类进行科学交流、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

文献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依据。

文献是衡量某一学科、某一组织、某一国家和世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别录》西汉刘向撰,中国目录学的开山之作。

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以宫中藏书颇有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由刘向等对搜集来的各种异本进行校勘,条别篇章,编订目次,写定书名。

每校完一书,刘向就撰写一篇书录,介绍著者生平,学术源流,并评论其思想和价值,称之为《叙录》。

汇集诸书《叙录》别编成书,名为《别录》。

历时20余年,完成《别录》20卷, 原书亡于北宋,《隋书》及新、旧《唐书》的《经籍志》有著录,今有清人的辑佚本。

《七略》书目名。

清代史学——精选推荐

清代史学——精选推荐

清朝时期,社会矛盾空前激烈,特别是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使得史家们的眼界大开,思想活跃起来,对历史、对史学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看法。

先是李贽提出“经史相为表里”。

嗣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明确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治史方针。

在他们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读通鉴论》、《日知录》等著作中,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国家、民族的观点,抨击了君主专制,主张对君权严加限制。

他们的进步历史思想,在清初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产生了一定的历史影响。

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统治,十分注意在史学领域强化封建专制。

其控制史学的办法是:大兴文字狱,对反对和触犯清朝的历史家进行镇压;大量禁毁有碍清朝统治的史书;利用“宏博”、开设各种史馆等手段,引诱和笼络广大知识分子;诏修大量史书,并由史馆垄断近现代史的修撰,借以压制私史;提倡“博古”,在“稽古右文” 的幌子下,把广大知识分子挤进考据、训诂的狭小圈子里去。

清代的官修史书,无论在数量上卷帙上以及种类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封建皇朝。

但官修诸史,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编撰方法,都要绝对服从清朝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都要绝对符合传统的封建礼教。

史官每修一史,都要奉旨,修撰过程中要随时接受皇帝的审查,撰写完毕必须经皇帝“圣裁”、“钦定”之后,方才可以定稿。

清朝统治者对史学的控制之严,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封建皇朝。

比较著名的几部史著略作一是《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是清代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

包括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共十二部,合计四千四百零六卷。

修成之实录,分别以汉、满、蒙三种文字缮写正本四部、副本一部。

《清实录》对皇帝一律歌功颂德,对许多史事曲加隐讳,质量远不如《明实录》。

二是《大清会典》,一百卷,记述清朝典章制度的官修史书,通称《清会典》。

体例仿照《明会典》,但具体类目颇有增损。

内容有宗人府、内阁、军机处、六部、理藩院、督察院、寺监、八旗都统、内务府等。

是清代典章制度的资料总集。

全书除汉文本外,又有满文本。

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

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

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乾嘉学术,又称“乾嘉学派”,是指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学术思潮。

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以考据、训诂、音韵等为主,强调“返璞归真”、“回到经典”,推崇“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学术精神。

本文将从知识谱系的角度,对乾嘉学术进行深入剖析。

一、乾嘉学术的起源乾嘉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学术背景。

在明朝末期,经学研究逐渐兴起,学者们开始注重对古代经典的重新解释和探究。

到了清朝初期,经学研究逐渐发展成为清朝学术的主流。

然而,乾嘉学术的兴起,则是在乾隆嘉庆年间,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为乾嘉学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乾嘉学术的主要代表人物1、惠栋惠栋是乾嘉学术的先驱,他推崇汉代经学,主张“惟汉人说经,去古未远”,强调对于古代经典的解释应该以汉代经学为基础。

他的代表著作有《易经注》、《诗经注》、《礼记注》等。

2、戴震戴震是乾嘉学术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以“求真”为核心,强调“以文字考据为基础,以训诂为手段,以理解古人为目的”。

他的代表著作有《原善》、《孟子字义疏证》等。

三、乾嘉学术的知识树乾嘉学术的知识树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考据学:考据学是乾嘉学术的基础,主要研究古代经典的版本、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问题。

考据学的目标是通过对于古代经典文本的详细研究,探究古代文化的原貌。

2、训诂学:训诂学是研究古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学科。

乾嘉学者们通过对于古代词语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古代文化的内涵和思想。

3、文字学:文字学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学科,主要研究文字的起源、演变和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乾嘉学者们通过对古代文字的研究,揭示了古代文化的符号学维度。

4、音韵学:音韵学是研究古代音韵的学科,主要研究音韵的演变和规律等方面的问题。

乾嘉学者们通过对于古代音韵的研究,揭示了古代文化的音乐性维度。

5、哲学:乾嘉学术中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对于古代经典的解释和探究,以及对于传统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深化。

这些学者们通过对于古代经典的重新解释,对于传统哲学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和理解。

清代考据学的启蒙

清代考据学的启蒙

清代考据学的启蒙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考据学做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启蒙期(顺治㊁康熙㊁雍正)㊁全盛期(乾隆㊁嘉庆)㊁蜕变期(道光㊁咸丰㊁同治㊁光绪)㊂他认为考据学是对宋明理学的一大反动,而 当此反动期而从事于 黎明运动 者,则昆山顾炎武其第一人也 ㊂我们认为,清代考据学的启蒙期应为明代中晚期㊂梁启超站在总结清代学术的立场上,将视野局限于清代,未能将其研究的视野扩大至明代中后期㊂一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中,经学一直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没有经学也就没有其他学术的存在,一切学术都依附于它而生存发展,这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大特点㊂自从汉代将‘易“‘诗“‘书“‘礼“‘春秋“确定为至高无上的经典之后,后来的思想家㊁学问家大都从中汲取养料或以之作为母体借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学术观点,并将经典中的思想㊁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㊂他们往往用注释㊁研究经典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或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㊂从历史上经典注释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㊂第一个时期为汉唐训诂之学㊂在经典的注释上以语言的训诂㊁名物度数的考订为主要的阐释方式㊂第二个时期为宋明理学时期㊂这一时期与前一时期死守经典本义的做法大相径庭,他们摆脱汉唐旧注,而注重对经典中的思想内容进行阐发,建立起不同于汉唐的以朱子学说为主要内容的新儒学 理学㊂ 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清代考据学的启蒙23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㊂ ①这一时期实际上是对汉唐时期的否定㊂第三个时期是清代考据学时期㊂这一时期又回归到以训诂语言文字㊁考订名物制度为主的注释方式,故而有人称清代考据学为 汉学 ㊂这一时期又是对宋明理学时期的否定㊂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经典注释方式正好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㊂但第三个时期不是对第一个时期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呈螺旋式的上升㊂在宋明理学的内部,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以朱熹为代表的是以 道问学 为主的客观唯心主义,以陆九渊为代表的是以 尊德性 为主的主观唯心主义㊂在寻求义理的方法上大异其趣,朱子主张通过博学求得,陆子主张发明本心,不必求于自身之外的文献典籍㊂在宋元时期,朱子的学说占了上风,成为官方法定的学说,朱子的经注被统治阶级定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整个学界甚至出现朱子一统天下的局面㊂学者们谨守朱子门户,陈陈相因,使朱子之学僵化而毫无生气㊂到了明代中叶,陈献章㊁王守仁等上承陆九渊,建立以尊德性为主体的心学体系,以 致良知 为主要目的㊂陆九渊著名的主张是 六经皆我注脚 ,陈献章将六经等文献视为糟粕, 吾能握其机,何用窥陈编 ㊂②王守仁否定读书博学,认为那是有害无益之事,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㊂③他否认研究训诂名物度数的价值,认为抛开它们照样可以成就自家心体㊂ 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㊂ 圣人于礼乐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有许多节文度数出来㊂ ④一时从学者众,发展到后来,陷入狂禅境地,完全抛却了儒家经典和注疏㊂而一般的读书人也只是把朱子的‘四书集注“以及‘大全“之类当作科举考试的敲门砖,死记程墨选本,不深究经义㊂晚明士子空谈心性,将经典㊁注疏束之高阁㊂物极必反,一些有识之士如杨慎㊁焦竑㊁陈第㊁胡应麟㊁方以智等对学界的空疏和不读书提出了批判,要求读书人回归到经典上来,他们倡导尊经,提倡复兴古学,主张经世致用,并身体力行地从事古学的研究㊂①②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经部总序“㊂(明)陈献章:‘白沙子“卷六‘答张内翰廷祥书括而成诗呈胡希仁提学“㊂(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㊂(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黄直录“㊂24文史观微〉〉〉还在王学兴起之时,杨慎(1488 1559)就对宋明理学提出了的批判:近世学者,往往舍传注疏释,便读宋儒之议论,盖不知议论之学自传注疏释出,特更作正大高明之论尔㊂①他说舍传注疏释而空谈义理 是无椟而欲市珠,无筌而欲得鱼也 ㊂②宋儒废汉儒而用己见,使六经失去了本来面目,因此他提出用 训诂章句 的办法来 求朱子以前六经 ㊂③其同时代之人王鏊亦有相同观点: 郑玄之徒,笺注训释不遗余力,虽未尽得圣经微旨,而其功不可诬也㊂宋儒性理之学行,汉儒之说尽废,然其问有不可得而废者㊂ ④这说明杨慎的观点不是孤立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㊂晚明的焦竑(1540 1620),对士子不读书的习气痛心疾首㊁深恶痛绝㊂他在‘焦氏笔乘续集“卷四‘韩献忠“说: 今子弟饱食安坐,典籍满前,乃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能不自愧? 他认为为官之人除了研习国家的典制之外,以治经为第一要义,他比杨慎更强调经典对于学术的重要意义,他把经比作法家的条例㊁医家的难经,是不能舍弃的㊂他在‘邓潜谷先生经绎序“中说:盖经之于学,譬之法家之条例,医家之难经,字字皆法,言言皆理,有欲益损而不能者㊂孔子以绝类离伦之圣,亦不能释经以言学,他可知已! 近世以谈玄谓虚,争自为言,而徐考其行,我之所崇重,经所绌也;我之所简斥,经所与也㊂向道之谓何,而卒与遗经相刺缪㊂此如法不禀宪令,术不本轩歧,而欲以臆决为工,岂不悖哉!明末著名学者方以智(1611 1671),总明代中后期尊经㊁研经思想之大成㊂他特别强调汲取前人知识,尤其是经典中所包含的知识的重要①②③(明)杨慎:‘升庵集“卷一五‘刘静修论学“㊂(明)杨慎:‘升庵集“卷一五‘珠椟鱼筌“㊂(明)杨慎:‘升庵集“卷六‘答重庆太守刘嵩阳“㊂(明)王鏊:‘震泽长语“卷上‘经传“㊂。

浅谈乾嘉考据学兴盛原因

浅谈乾嘉考据学兴盛原因

浅谈乾嘉考据学兴盛原因摘要:考据学,缘起明末清初,主要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等。

到了乾嘉时期,由于统治者政策、商品经济萌芽以及文化上的吐故纳新等多方面原因的相互作用,考据学顺应时代的需求而最终登上舞台。

关键词:乾嘉考据学;政治;经济;文化乾嘉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趋于稳固。

江南地域在经历战火的伤痛后也逐渐恢复生机,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他们(统治者)觉得用武力制服那降将悍卒没有多大困难,最难缠的是一班‘念书人’,——尤其是少数有学问的学者。

因为他们是民众的指导人,统治前途暗礁,都在他们身上。

”为了避免重蹈明朝亡国覆辙,统治者采取一系列的政治措施来加强自身统治。

统治者摈弃明朝从心从性的思想观念,倡导宋朝时的严正理学思想,以及顾炎武、黄宗羲的“经学致用”思想和朴学观念。

他们一方面用博学鸿词科等怀柔政策,试图拉拢文人,在另一方面又采取文字狱等高压政策,限制文人自由的言论。

正因为上述等政治原因的影响,使得清朝文坛逐渐沉寂,而重视小学、考据得校勘学应统治者的需求登上历史的舞台。

同时,在乾嘉时期,文人也不再以做官考取功名为终极目标。

“乾嘉之时有69人辞官不仕,这些辞官的人全部为汉官,无满人,并且皆系‘正途’出生,无捐纳等。

其他途径入仕者,其中进士55人次,举人12人次,拔贡生1人次,副贡1人次。

就辞归方式而言,丁忧归者6人次,乞养归者18人次,以疾归者18人次,其他原因辞官者27人次。

”大量的汉族官员在壮年就放弃封建文人苦苦追求的科举入仕之路,以生病、丁忧等原因辞官归隐。

其中不乏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文人,譬如全祖望、姚鼐、钱大昕、章学诚等。

由此可见,科举入仕这个传统的观念已经被社会所渐渐淡化,综合多方面分析也不难看出其中原因。

首先,乾嘉时期,政治上虽然清明,但是“伴君如伴虎”,皇帝独尊,进言逆耳着常常为皇帝所排斥触犯圣怒。

卢文弨就因进言惹乾隆皇帝不悦而被连降三级。

其次,清朝政府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社会,汉族和统治阶级贵族官员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官场内的残酷的权力斗争等现象也渐使文人心灰意冷。

陈垣与清代考据学

陈垣与清代考据学
陈垣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 被 学 术 界称为“民国以来史学开山大师”。陈垣自幼 就受到了 清 代 考 据 学 的 深 刻 影 响 , 张 之 洞 的 《书 目 答 问 》和 纪 昀 等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两部书引领他踏进了学术 殿堂。他“阅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以后几年中, 又把 这本书读了好几遍……掌握了比较丰富的 目录学知 识, 为他后来从事史学研究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2] 影响陈垣一生学术研究的清代考据学家主要是 钱大昕、顾炎武、全祖 望。陈垣从钱大昕那里学到了精 密的考证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 从顾炎武和全 祖 望那里找到了 “经世致用”的爱国思想火花。他 在 1946年的家书中也说: “朱竹、全谢山、钱竹汀三家 集不 可不一看, 此近代学术之泉源也。”[3] 总之, 清代考据学 对陈垣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 、陈 垣 对 清 代 考 据 学 的 继 承 、发 展 ( 一) “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实事求是”最早 见 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称刘德“修学好古, 实事 求 是”。颜师古对实事求是的解释是“务得事实, 每求真事 也”。清代考据学有着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 且 考据学 大 师 们 都 把 其 作 为 治 学 的 前 提 条 件 。钱 大 昕 称 戴 震 “实 事求是, 不偏主一家”[4], 阮元自称其学说“推命古训, 实 事 求 是 而 已 ”。清 人 的 实 事 求 是 精 神 贯 彻 于 考 证 学 的 各
( 二) “无证不信”的治学方法。清代考据学家们治 学, 在治学的方法上注重证据, 凡下一断语, 必广收佐 证材料, “无证不信”, “孤证不立”。阎若璩认 为: “总之 书传如此甚多, 非得理精而证确者, 断断不宜下论断 也。”“大抵著一书, 立一说, 必处处圆通, 不至有一毫隔 碍而后可。”[6]戴震认为: “据以孤证以信其通。”“出于空 言 以 定 其 论 ”都 是 令 人 难 以 信 服 的 “未 至 十 分 之 见 ”[7]。 梁启超归纳清人的治学方法时也说 : “凡 立一义, 必凭 证据, 无证据而以臆度者, 在所必 摈。”“孤证不为 定 说。”“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 皆为不德。”[8]陈垣治学亦 高度注重证据, 主张无证不信, 毕生以考据为手段, 进 行学术研究。他的考证的方法主要来 自钱大昕 , “从前 专重考证, 服膺嘉定钱氏”。一方 面他重视史料的搜集 与 整 理 , 即 充 分 的 占 有 史 料 , 对 史 料 的 搜 集 要 “竭 泽 而 渔”, 力求完备。另一方面要对搜集到的史料进行校勘, 鉴别史料的真伪和可信度, 在他看来, 这项工作更为重 要。他说: “考证史事, 不能不缜密。稍一疏忽, 即易成笑 柄 。”[9] “校 勘 为 读 史 先 务 , 日 读 误 书 而 不 知 , 未 为 善 学 也 。 ”[ 10]

浅析新历史考证学与乾嘉考据学的异同

浅析新历史考证学与乾嘉考据学的异同

浅析新历史考证学与乾嘉考据学的异同考证(或称考据)是中国传统学术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研究方式。

表现在史学方面,历史考证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要研究新历史考证学与乾嘉考据学的异同,首先我们要先了解这两种考证学的大致背景与其内容。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是我国史学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时,考据学风盛行,许多学科都以考据为治学的主要手段。

清代乾嘉时期,一则由于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二则由于清王朝稳固的政治以及繁盛的经济;三则由于清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政策,学术领域考证之风盛行,形成了清代学术史上著名的乾嘉考据学派。

○1乾嘉考据学以戴震、钱大昕、惠栋、王鸣盛等人为代表,其中又分为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和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

乾嘉考据学主要从事对古籍的校勘、辨伪和辑佚,对旧史的改写、补作和考证和对方志、谱牒与工具书的编纂等。

乾嘉考据学以求真求实的精神为人们称道,到了清代晚期,又具有经世致用的精神。

乾嘉考据学派在辨别古书的真伪、提倡疑古精神、整理和保存古典文献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初新历史考证学继新史学思潮之后迅速崛起,并在30年代前后取得主导地位。

在这一热潮中,以王国维、胡适、陈寅恪等为代表的一批史学家,以其精湛的史学研究,出色的史学成就雄居史坛,为20世纪新史学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历史考证学继承了乾嘉考据学的传统,而又大大发展了这个传统,是远非乾嘉考据学所能比的。

新历史考证学的具体内容及特点将在比较它和乾嘉考据学的异同时再仔细介绍。

一、新历史考证学与乾嘉考据学的相同点20世纪新历史考据学不只是受西方史学影响,而且与乾嘉考据学有直接的联系。

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新历史考证学治史所采用的理念和方法既来源于西方,也来源于中国传统史学。

乾嘉考据学派对近代中国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学者传承了乾嘉考据学的精神和方法,在借鉴传统史学优长的基础上引进西方史学的理念与方法,从而构建了新的理论体系。

在民族史学近代化过程中,史学的转型离不开民族文化的载体,而乾嘉考据学本身的生命力适应了近代史学转型的要求。

考据学的名词解释

考据学的名词解释

考据学的名词解释考据学是一门研究古籍文献的学科,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校勘和解释,来还原历史真相和文化内涵。

考据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历史的真相,更在于通过对文献的研究,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为当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启迪。

考据学从字面上理解,是“考究经籍”。

它包括对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校勘补缺、注释研究等内容。

通过对古籍的考究,考据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社会风貌、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内容,还原古代社会的全貌与内涵。

考据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文化传承有着特殊的关注。

中国古代的文献众多,其中包括历代的典籍、史书、经济、文集、笔记等等,这些都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源。

而考据学作为一项方法论,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深入研究,来还原历史事实,弥补史书的缺漏,丰富历史背景。

考据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校勘。

古代文献传承多经历手写、刻印等过程,难免会有错误和缺失。

考据学家通过与其他版本对比、研究传世文献的可信度,来寻找文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校勘的工作,文献的整理得以完善,我们才能确信这些文献所传达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

考据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解释文献中的文字。

古代文献使用的文字常常难以理解,需要考据学家对古语言、古代法律、制度、思想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解释。

只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古籍中所蕴含的古代文化和思想。

除了校勘和解释,考据学还涉及到对古籍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这一方面包括对现有文献的收集整理,另一方面则包括对古代文献的发现与研究。

不少经典著作古代失传,考据学家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的引用或其他记载的考证,能够为已失传的古籍重新恢复,并进一步推动研究。

考据学的发展受到当代研究环境的影响。

如今,考据学的研究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和科技手段。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让文献的存储和检索变得更加简便,同时也提供了对于文献的全面、深入的研究手段。

通过计算机等工具,考据学家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进行校勘、辨析和解释。

乾嘉学派具体是做什么的

乾嘉学派具体是做什么的

乾嘉学派具体是做什么的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我国学术史上出现一股以注疏、辑佚、辨析和考证历代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清理传统文化运动,史称乾嘉考据学,又名乾嘉朴学、乾嘉汉学。

这种治学风气在当时风靡全国,臻于极盛。

梁启超曾形容说:“乾嘉间之考证学,几乎独占学界势力,虽以素崇宋学之清室帝王,尚且从风而靡,其他更不必说了。

所以稍为时髦一点的阔官乃至富商大贾,都要‘附庸风雅’,跟着这些大学者学几句考证的内行话。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乾嘉考据学在清代各个学术领域都产生出众多的学者,形成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派,即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的学者虽然在治学范围和治学风格上各有差异,但在学术宗旨上都一致继承汉代河间献王刘德对待历史文献“实事求是”的传统,把这个口号作为自己高悬的旗帜。

钱大昕表示“惟有实事求是,护惜古人之苦心,可与海内共白”(《廿二史考异·序》);王鸣盛宣称“以校订之役,穿穴故纸堆中,实事求是”(《十七史商榷·序》);汪中声称“为考古之学,惟实事求是,不尚墨守”(《述学·与巡抚毕侍郎书》);阮元阐明治学宗旨是“推明古训,实事求是”《揅经室集·自序》。

可见“实事求是”观念并非乾嘉学派的个别学者所有,而是绝大多数学者的普遍共识。

乾嘉学人不仅按照这个原则研治古代经史,而且用它来评骘古今学者的学术成就。

如钱大昕一方面指出宋人沈括、吴曾、洪迈、程大昌、孙奕、王应麟诸人“穿穴经史,实事求是”(《潜研堂文集·严久能娱亲雅言序》);另一方面称赞时人戴震治学“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潜研堂文集·戴先生震传》),汪辉祖考史“自摅新得,实事求是”(《元史本证·序》)。

洪亮吉赞誉邵晋涵治学“尤能推求本原,实事求是”(《卷施阁文甲集·邵学士家传》)。

阮元评价钱大昕“持论必执其中,实事必求其是”(《十驾斋养新录·序》)。

这类评价在乾嘉学派的著作中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充分表明“实事求是”意识已经深深植根于乾嘉学者的头脑里,成为他们研治经史之学的指导思想。

民国时期的考据学风与其兴盛之原因

民国时期的考据学风与其兴盛之原因

2 O世 纪 二 三 十 年 代 , 考 据 学 风 的 兴 盛 期 。 是
12 9 2年 化名 抗父 的樊少 泉在 《 东方 杂 志》 上撰 文 , 将
近2 O年 中国 旧学 的进 步 完 全归 功 于 考据 学 : 中 国 “
于道咸 时开 始走 下坡路 , 复在宋 学 、 文学 及西学 的 今 排斥下 , 清 末 就 “ 不 绝 如缕 了 ” ”。 亥 革 命 到 更 。 辛 后, 社会 上 流 播 的 各 种 西 方 思 潮 此 起 彼 伏 、 动 不 变 居, 曾经执 掌 中国学 术 界 一 个 多世 纪 的考 据 学 到 了
据学 为一 种最 基本 、 重 要 的学术 工具 , 最 并且将 其 与
2 O世 纪 3 O年代 初 , 穆 以局 外 人 的观 察 者 身 钱 份也 对后 人 道 出 了这 一 时 期 学 术 重 心 之 所 在 : 某 “ 年, 章太 炎来北 平 , 曾作演 讲一 次 。余 亦 往听 。太炎 上讲 台 , 门人在 各 大学 任教者 五六 人 随侍 , 立 台 旧 骈 侧 。… …翻译 者 似 为 钱 玄 同 , 黑 板 者 为刘 半 农 。 写
玄 同在北 方 , 已改采 今 文家 言 , 早 而对 太 炎守弟 子礼
自然 科学 等 量 齐 观 , 赞 成 疏 证 的 傅 斯 年 就 说 过 : 不 “ 清代 的 学 问 , 有 点科 学 的意 味 , 的都 是 科 学 的 很 用
方法 。 [ ’ ’


考 据 学 风 的兴 盛
清末 民初 , 据学 虽 然 较 之 乾嘉 时 期几 不 可 同 考
Vo . NO 5 I25 . Oc .2 06 t, 0
民国时期 的考据学风与其 兴盛之原 因

历史本科 中国古代史重点 名词解释 简答(三毛整理)

历史本科 中国古代史重点 名词解释 简答(三毛整理)

中国古代史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大索貌阅:隋文帝开皇五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诈小逃避徭役。

查出不实,流配里长、党长,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

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以防包容隐庇。

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

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

2、输籍定样:隋文帝开皇五年采用高颖的建议,行“输籍定样”法(或称“输籍法“)。

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根据标准定百姓户等,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

这样百姓不能逃税,官员不能任情舞弊。

由于税额低于世家大族对佃户的剥削,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

3、《开皇律》:隋文帝开皇三年命苏威、牛弘等修订新律,制成《开皇律》。

《开皇律》十二篇,刑名分死、流、徒、杖、笞五等。

在改定过程中废除了枭首、宫刑等酷刑,修订时又减去死罪81条、流罪154条,徒、杖千余条,只留500条刑律。

改定后的《开皇律》法行宽平的原则适应了新王朝建立之初的政治需要。

但制定《开皇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所以贵族官僚在法律上享有特权。

《开皇律》发展北齐的重罪十条而制定“十恶“之条,十恶不赦。

《开皇律》继承了中国封建法制的基本精神,所以也为历代封建法典所沿袭。

4、玄武门之变:唐王朝建立后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的结果。

武德九年(626年),在统一战争中势力迅速膨胀的秦王李世民帅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设伏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射杀,并挟持唐高宗发动夺权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得到统治实权并夺得皇位,是为唐太宗。

5、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时开始实施的中央官制。

三省是尚书、内史(唐中书)、门下,三省负责国家政务,互相牵制,内史省是决策机关,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关,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长官令、左右仆射,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民部,唐户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部,是为六部。

重谈考据学

重谈考据学

重谈考据学作者:戴伟华来源:《粤海风》2013年第06期考据,这一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我们渐行渐远。

据说,一篇即使有学术分量考据学论文,也很难找到发表的园地。

甚至有人预言,考据已被时代抛弃。

如此,应加快申报中国传统考据学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步伐;否则,将愧对我们的祖宗。

其实不必,考据学不仅有着光荣的历史,也承载着推进现代学术的责任。

考据学实在太古老,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相伴。

《礼记·礼运》云“以考其信”,考信即检查核实以取得可信的证据。

可见,考信就是考据。

需要通过考核的手段才能获取可信的证据,则意味着社会生活及其相关文献中真伪杂存。

《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为什么虞夏之文可知呢,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说,因为《尚书》有《尧典》、《舜典》、《大禹谟》诸篇,备言虞夏禅让之事,故云虞夏之文可知也。

也就是说,要讲清楚虞夏之事,必然要依靠《尚书》文献的记载,才能考信。

孔老夫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也。

”而《孟子·尽心下》却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彼此好像有点矛盾。

孔子说有书能征引即可考证事实,而孟子说有书也不行,不能完全相信书上的记载。

文献、书,今天所谓材料。

孔子感叹有材料才能言说,没有材料可供征引则不能随意解说;孟子则断言,材料有真伪,只有通过甄别后才能使用,如果随便引古书材料加以阐述论证,会出差错。

其实两者是针对不同的文献背景而言的,本质上一致,一是重文献,二是重辨伪。

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搞清历史事实。

现代考据学与传统考据学有一定差异,在旧学时代,由于经学占统治地位,考据学很容易产生皓首穷经、支零琐碎的弊端,而现代考据学有了学科意识,而且讲究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成果和方法去完善传统考据学。

[1]近年来学术界出现许多用考据学方法解决学术问题的成果。

清代乾嘉学术考据学兴起的原因

清代乾嘉学术考据学兴起的原因

2016年7月第7期文化学刊Culture JournalJul.2016No.7【文史论苑】清代乾嘉学术考据学兴起的原因邵鹏宇(常州幼儿师范学校师范教育部,江苏常州213161)摘要清代学术的最高峰就是乾嘉学术,而考据学是乾嘉学者治学的重要方式。

考据学在清代兴起的原因主要有外在时代背景压抑和内在学术理路变迁等。

乾嘉学术乃至清学正是建立在对明末清初社会的反思之上。

笔者便结合相关学者对清代考据学的研究,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论述清代乾嘉学术考据学兴起的原因。

关键词清代;乾嘉学术;考据学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25(2016)07-0205-03收稿日期2016-05-05作者简介邵鹏宇(1983-),男,江苏常州人,讲师,主要从事明清史、社会史研究。

一、清代乾嘉学术考据学简述清代学术是中国传统学术集大成的时代,也是最后的黄金时代。

清学发微多端,在各方面都有后人所无法企及的建树,但纵观清学,总能从代表学者的著作中发现一条贯穿始终的治学线索,一种从考证古代经典为基础继而扩展到各个领域的治学方式,就是考据学。

在后学的学术史回溯中,考据学也称为“实学”或“朴学”。

清代中期兴起的乾嘉学术直接就建立在考据学的研究之上,并以此形成众星闪耀的学人群体和庞杂博大的知识谱系,成为清代学术的最高峰。

王国维曾对考据学的重要性进行过高度评价: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

顺康之世,天造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丧乱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

求之经史,得其本原,一扫明代苟且破碎之习,而实学以兴。

雍乾以后,纪纲既张,天下大定,士大夫得肆意稽古,不复视为经世之具,而经史小学专门之业兴焉。

道咸以降,涂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务为前人所不为,虽承乾嘉专门之学,然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志。

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

窃于其间得开创者三人焉:曰昆山顾先生,曰休宁戴先生,曰嘉定钱先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据学——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亦称汉学、朴学,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 又叫“乾嘉史学”或乾嘉学派。

他们治学以经学为主,以汉儒经注为宗,考其真伪,正其讹误,辨其音读字义,校勘异同。

治学严谨,不尚空谈,重视证据,消除了古代典籍在长期流传中产生的错漏、误解和故意的篡改。

《通典》: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所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

该书所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也涉及到代宗以后的变革)历代的典章制度。

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等九门,对每一种制度,都能综惯古今,溯源明流。

该书为编写制度通史开创了先例。

章学诚:字实斋,浙江绍兴人。

生活于“乾嘉盛世”,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

乾隆七年中进士,任湖北应城知县,以疑狱失轻免官。

后以为人幕僚、讲学、编志为生。

一生穷困潦倒。

其代表作为《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

书中阐发了“六经皆史”的观点。

主张史家要有“史德”,要求史家“善恶褒贬,务求公正”。

提倡编写通史,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类。

主张把国史建筑在方志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撰修方志的主张和意见。

“三通”:泛指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

《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

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

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

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历史。

纪传部分全部抄写旧史,无甚创新。

惟有“二十略”记载的名物、典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

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所著,共12卷。

卷1至卷4,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的历史,详述各地的山川、交通、风土、特产、民俗、文化等;卷5至卷7记叙公孙述、刘焉、刘璋、刘备、刘禅事迹;卷8记载晋平蜀以后的蜀事。

卷9记李氏成汉政权的历史;卷10至卷11,记载西汉以来贤人的生平事迹。

卷12为本书的序言。

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史志。

《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阳)衒之,北魏北平人。

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

可算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

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

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女主临朝、胡太后佞佛、王公贪暴、官吏枉法、沙门侵渔民财以及外国商人的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实录|——所谓实录就是按时间顺序专门记载某一皇帝大事的编年体史书,并附有该皇帝时期死去的大臣的人物传记。

最早见于南朝梁。

是“国史”的长编,史料价值极高。

崔浩史狱——北魏太武帝命崔浩撰著《国纪》。

崔浩出身于北朝汉族门阀第一大族,在《国史》中贬低鲜卑拓跋部,美化汉族门阀士族。

书刊刻后,鲜卑贵族以“暴扬国恶”罪名,把崔浩及其三个姻家皆夷族。

反映的是汉族地主阶级和鲜卑贵族的矛盾,也说明了统治者对史学的重视。

正史——所谓正史就是最正规最重要的史书,是指由封建统治机构专门总结各朝各代治乱兴衰的、并经过皇帝批准的、以本纪和列传等人物传记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

纪传体——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

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

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

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

这种体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

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

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

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典制体——典制体史书,以典制为中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

它以分门别类为表述上的特点,曾被称为分类书。

典制体史书是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分离来的,发展为独立的体裁。

中国古代史学上第一部有影响的典制史是唐代史家杜佑所撰的《通典》庄廷鑨明史狱——清顺治、康熙时文字狱之一。

浙江湖州人庄廷鑨招集学人编辑《明史》,称努尔哈赤为建州都督,不书清帝年号,而书南明年号。

被人告发,庄戮尸,庄氏家属和为书写序,校阅、买书、卖书、刻字印刷的人,以及地方官吏,分别被处以死刑或流放,与披甲人为奴。

“五德转移”(五德终始)历史循环论——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

邹衍把土、木、金、火、水五行即“五德”和历史过程的某些时期次第对应,认为这是天赋予这个历史时期的总标志和制定政令、服色制度的总根据,并用这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人类历史更迭的必然性。

依照他的理论整个人类历史就是按五行相胜的顺序,一代一代往复循环的。

史学史——史学自身发展的历史。

其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史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揭示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批判地总结史学遗产(包括史学传统),为促进历史科学的发展提供成果和借鉴。

史学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史家或史书所反映的历史观点的发展,历史文献的积累和发展,历史编纂和历史文学的发展,史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修史工作和修史制度的发展等。

一、《史记》的著作特点是什么?1、内容广博,观照古今,略古详今2、首创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各自为用又交互配合的编纂方法,述事体系完备3、对史料详加考证,直书实录,是中国古代“信史”典范4、文彩焕然,跌宕有致,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史评言简意赅,发人深思二、司马迁的历史观是什么样的?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和“述往事,思来者”的著述目的2、“究天人之际”——抛弃历史神话和神意,努力从人事上去还原和解释历史现象(1)清理上古史,抛弃了传说中的神话成分。

(2)注意把附会在历史中的神意从人类史中清理出去。

(3)揭露一些模糊历史事件的“天人相予”谬说。

(4)根据具体情况指出这类神秘学说的起因。

3、“通古今之变”——批判神学史观,从经济利益来解释人类社会活动(1)对“五德终始说”和“三统说”神学史观采取批判或回避态度(2)提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重“利”史观,试图从经济条件来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思想意识和政治制度(3)“综其终始”、“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承敝通变”——通古今之变的基本方法(4)也有不恰当地夸大人谋和个人作用的地方和受天命影响的地方。

结论是:司马迁的历史观只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三、班固《汉书》有哪些学术成就?1、《汉书》集司马迁直至班彪近二百年间两汉史学发展之大成2、承袭《史记》,首开纪传体断代史编纂方法,体裁规整,编订经密3、写史求实,纪事详赡4、《汉书》开创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扩大了纪传体史书的记述范围5、文史一家,浑然一体四、班固在《汉书》里是怎么表现封建正统思想的?1、承继并发挥了五行相生、汉为尧后的封建正闰史观2、利用谶纬神学对汉高祖刘邦及其家世进行神化和美化3、竭力贬低那些与西汉皇朝前后相接或并存过的政权4、自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集权专制制度5、奉儒家经典为至尊6、大肆宣扬儒学谶纬化后的天人感应说五、《汉书》在中国史学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1、开创断代史纪传体,标志着中国封建史学的确立2、《汉书》开创的封建正闰史观,成了整个中国封建史学的统治思想3、《汉书》阴阳灾异说多为后世史学所效仿,产生了不良影响4、《汉书》中的历史变易思想也曾对我国封建史学产生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一、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1、官私修史热潮高涨,业绩突出2、与门阀制度相适应,形成了新的史学分支学科谱学3、少数民族史学蓬勃兴起4、史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魏晋南北朝官私都热中于修史,他们取得了哪些业绩?1、官府设置专职史官“著作郎”2、史书的作者、数量急剧增多3、史书的体裁和种类增加并获得充分发展4、官修史书和私修史书数量与质量有别三、魏晋南北朝新出现的少数民族史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少数民族王朝注重设置史官,编修国史2、少数族王朝的私人著史热情很高3、修史过程中的民族矛盾严重4、少数民族王朝也在史学中为自己争正统5、史学中的民族统一倾向有所发展6、史书中处理民族矛盾的三种意见:宣扬民族仇杀、隔离少数民族、各民族和睦相处四、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是如何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的?1、由统治者到妇女儿童都注重读史2、史注、史考、历史编纂等学问蓬勃兴起。

3、专门的史学评论著述问世4、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为适应史学发展的情况,当时的封建国家设置了传习和研究史学的专门机构二、刘知几的史学理论是什么样的?1、明确史学在认识自我和治理国家上的巨大作用(“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2、以史核经,批判“五经”和孔圣3、批判了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等神学史观,认为王朝兴替和人物成败不在天命在人事4、批判“是古非今”的经学思想,认为“古今不同,势使之然”5、反对以成败论英雄,但有阶级局限性6、反对华夷之分7、才、学、识“史才三长论”8、“书法直笔论”三、《史通》在历史编纂学上有何贡献?1、根据史体形成和源流派别,把唐以前的史书归纳为“六家”2、对编年和纪传“二体”的优劣进行了评价和总结3、对纪传体“正史”的体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论,使之更加规范、严谨和程序化4、区分了先秦诸侯和汉朝诸侯,批评了司马迁把两种诸侯都编入“世家”的做法5、记述典章制度的“书志”应该“通博”,五行等志应该删除6、对中国古代史学史作了基本的考察四、如何看待杜佑《通典》的编纂体例和思想1、编纂体例和方法——创立典制史体,开辟了史学著述的新途径,发展了史书自注方法2、史学思想(1)不尚空言,提倡实学——“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2)经邦济世,将施有政,分析封建社会结构,食货居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