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川芎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探究
![川芎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6030c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5.png)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1 V ol.(13) No.1-18-川芎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探究A study on the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uanxiong in trea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张露苗1 马平凡2*(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00;2.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450000)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21)01-0018-03 【摘 要】在应用川芎时配伍得当,煎煮适宜,因症施用,则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疗效是显著的。
本文总结川芎的成分、药理、功效、常用配伍、用量等,分析应用川芎的合理性,促进其广泛合理应用。
【关键词】川芎;药理;功效;配伍【Abstract 】Chuanxiong (川芎) is well-matched in clinical medicine, suitable for decoctions, and administered according to symptoms, its clinical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s remarkabl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ngredients, pharmacology, efficacy, common compatibility and dosage of Chuanxiong, analyzes the rationality of Chuanxiong and promotes its wide and reasonable application.【Keywords 】Chuanxiong; Pharmacology; Efficacy; Compatibility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1.01.006中药川芎取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一般在小满至芒种节气收获,摘去茎叶,除去泥土,及时干燥。
心血管药物的药理学研究
![心血管药物的药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09dd7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8.png)
心血管药物的药理学研究心血管疾病是当前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疾病之一,其治疗需要依赖心血管药物的使用。
在心血管药物的治疗中,药理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了解药物的药理学机制,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降压药物1.1 ACE抑制剂ACE抑制剂是一类常见的降压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止血管紧张素的生成。
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促进血管舒张,进而降低血压水平。
此外,ACE抑制剂还可以减轻心力负荷,防止心肌肥厚和不良的心血管事件。
1.2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降压药物,其作用是通过抑制钙通道的开放,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减少心肌细胞的紧张状态,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供氧,减小心肌缺血的风险。
1.3 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能够增加尿液排泄的降压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肾脏排泄水分和盐分,从而达到降低血容量和血压的目的。
此外,利尿剂还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减轻心力负荷,改善左室功能。
二、血脂调节药物2.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常见的血脂调节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从而达到控制血脂水平的目的。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作用,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2 具有降脂作用的草药在中药领域,也有一些具有明显降脂作用的草药,如金银花、胖大海、枸杞等。
这些草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脂质的吸收和合成,促进脂肪的代谢和排泄,从而达到降低血脂水平的目的。
此外,这些草药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三、心肌营养药物3.1 心肌营养药心肌营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心肌细胞的代谢,提高心肌细胞的功能,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这类药物一般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元素等成分,能够有效地改善心肌的营养状态,促进心肌的健康和恢复。
药理学实验方法包括
![药理学实验方法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54b851a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2.png)
药理学实验方法包括
1、体外实验:主要是在体外模拟生物系统的实验,用于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如电聚焦法、半稳定法、趋式滤液法、吸附氯化钾法、血浆药代动力学等。
2、动物实验:通过运用实验动物,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药效学性质,帮助有效的
选择和用药,从而推动药物研发的发展。
3、临床实验:最重要的药理学研究方法,是对导致药物最终出现药效作用的机制和
动力学等进行研究。
通过临床研究,一方面可以评价药物的作用本质,另一方面也可以研
究其作用剂量,并可以用于起草药物的作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有效的用药。
4、免疫学方法:新药研究中常用的药理学实验方法,用于评价药物分子对免疫反应,即向某种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
5、微量元素分析:是研究药物的一种实验方法,用于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研究药
物的释放、吸收、转化、排出和代谢谱等。
6、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新兴的药理学方法,用于研究药物对蛋白质、基因和细
胞内信号传导机制的影响。
7、微生物药理学实验:是研究药物抗病毒、抗菌和抗原过程的一种实验方法,旨在
该药物是否具有抗菌活性,该药物对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其有效剂量等。
药理学冠心病实验报告
![药理学冠心病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af107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0.png)
药理学冠心病实验报告
研究背景: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特征为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和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药物治疗是管理和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评估不同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药理学特性,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参数以及安全性。
实验设计:
采用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不同药物的治疗,而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或基础治疗。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并记录动物的生理和病理指标变化,包括心电图、血压、心功能等。
实验结果:
药物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指标变化方面有明显差异。
药物组中,部分药物可有效降低动物的心率、血压和心肌缺血指标,同时改善心肌功能。
实验讨论:
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评估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结果表明,某些药物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脏状况和生活质量。
结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药物治疗在冠心病管理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确定最有效和安全的药物治疗方案,并了解其长期效果。
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治疗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的新进展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的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a5f0c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6.png)
心血管系统药理学的新进展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防治心血管疾病,医学界一直致力于研究心血管系统的药理学,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心血管系统药理学领域的新进展。
一、新型血管扩张剂的研发血管扩张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关键药物之一。
近几年,研究人员在血管扩张剂的研发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发现某些植物提取物含有有效的血管扩张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能够通过调节血管壁的收缩和舒张作用,从而有效地扩张血管。
同时,研究人员还成功合成了新型的血管扩张剂,这些药物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高效性,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提高药物疗效。
二、心血管疾病的靶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以症状缓解为主,而忽略了疾病的本质机制。
但随着对心血管系统药理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意识到发展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并相应地开展了靶向治疗的研究。
通过精确了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并研发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血小板在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抗血小板药物一直以来都是心血管系统药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更有效地防治血栓性疾病,并减少出血的风险。
这些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四、药物治疗与个体化医疗的结合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个体化医疗成为了医学界发展的趋势。
在心血管系统药理学的领域中,药物治疗与个体化医疗的结合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个体化医疗通过分析患者的遗传背景、基因表达水平和生理指标等,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药物治疗方案,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这种个体化医疗的方法将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综上所述,心血管系统药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正不断推进着。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ef04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4.png)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所产生的效应和作用机制的学科。
在药理学的研究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来评价药物的药效、毒性和代谢动力学等方面的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理学研究方法:1. 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采用体外的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研究药物对细胞的作用机制和效应。
例如,通过培养癌细胞株,可以研究药物对癌细胞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2. 动物实验:在动物模型中进行实验是药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给动物注射药物,可以观察其对动物行为、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的影响,从而评价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兔子和猪等。
3. 临床试验:在人体中进行的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临床试验的设计需要严格的伦理标准和科学要求,通常包括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安全性和剂量反应关系等内容。
临床试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I期为安全性和耐受性试验,II期为疗效试验,III期为大样本、多中心的疗效试验,IV期为上市后的药物监测。
4. 分子生物学技术: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常常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深入研究药物的靶点和作用机制。
例如,可以通过PCR、Western blot、ELISA等实验技术来检测药物对特定蛋白的表达、修饰和相互作用等。
5. 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对接: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对接是药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利用分子模型和计算模拟技术,可以预测药物分子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药物设计和筛选潜在的药物分子。
6. 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是研究人群健康状况、疾病发生和流行规律的科学。
在药理学研究中,流行病学研究可以用于评价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风险等。
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人群调查、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
7.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是评价药物在生物体内代谢和消除的过程。
通过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可以获得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并进而评估药物的临床用药指导。
总结起来,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对接、流行病学研究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等。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6b25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e.png)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两类。
实验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体外实验:即在细胞培养或离体器官中进行药理学实验。
通过处理细胞或组织,观察药物在其上的作用和效果,如细胞增殖抑制实验、酶活性测定等。
2. 动物实验:即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药理学实验。
通过给予实验动物药物,观察其对动物行为、生理指标等的影响,如行为学实验、心血管效应实验等。
3. 临床实验:即在人体临床实验中进行药理学研究。
通过人体试验对象的自愿参与,观察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和效果,如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等。
非实验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调查人群中不同药物使用与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2. 观察性研究:通过观察药物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药物使用对人体药效的影响,如回顾性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等。
3. 药物对照试验:将药物使用者与未使用药物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从而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如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等。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可行性选择,结合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探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果和安全性等问题。
人参的心血管作用药理学研究进展
![人参的心血管作用药理学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8f5d0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8.png)
人参的心血管作用药理学研究进展摘要目的:近5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效应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次总结人参心血管作用的相关文献资料。
目的:采取问卷研究法对本次主题方向进行综述,以人参、心血管、综述为检索关键词,检索相应的文献资料,回顾文献资料相关观点。
结果:对于人参而言,其药理作用主要包含加强记忆力、强化免疫力、改善患者心血管、延缓衰老、抗肿瘤。
结论:人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表明其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较高的疗效。
关键词:人参;药理;心血管疾病的疗效1 绪论1.1选题意义及目的人参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同时也进行了400多年的大规模化栽种,在十几年的人参研究发展中,亚洲各国如中国、日本等对于人参的功效进行了不计其数的研究,同时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人参的作用也开始进行分析,每天都有大量的论文发表以及新的产物被合成,最近几年,有两百多种人参皂苷成分被确定,人参的一些强大的养生、治疗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对于这些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于它在将来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希望能对于相关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人参体质脆,容易捻碎,其气味清香,具有特异性,味道苦。
与参根和其他部位相同,人参花能够作为药用,因为其内富含大量生物的活性成分,所以使用人参更加能够通神,益智及强心。
经过许多年研究可知,人参含有皂苷的成分,相较于人参根而言,是其5.06倍,对于皂苷的作用,以血液系统的调节,对抗脑血栓治疗预防心血管的疾病等为主。
这篇论文论述了人参皂苷。
近年研究指出,人参内活性成分可以在临床的许多方面有深远意义,包括抗应激,抗肿瘤,心律失常,抗氧化,心力衰竭,缺血性的心脏病方面等,所以在研究人参活性成分治疗心血管的疾病中,其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及研究。
2 人参主要的化学成分2.1人参多糖在人参类,人参多糖是必须拥有的一种化学成分,是研究最早的一类多糖的活性成分,具有淡黄色的粉末及黄褐色的外形,可以溶于热水。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ec542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2.png)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命体内作用的学科,它包括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化学成分的研究、治疗作用的研究、副作用的研究等方面。
在这个学科中,药理学家们需要深入地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药物代谢、药物药效学、药物副作用及毒性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指药物的命名、分类、性质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知识。
药物的命名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拉丁文或英文单词进行命名。
药物的分类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按药物来源、按化学结构和按药物作用机理分类。
药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理化性质、药效学性质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药理学家们需要了解药物的化学成分,了解药物的化学成分,有助于药师、医生等专业人士对药物的作用机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优化药物配方,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分析方法生物分析方法是基于分析样品中某种化学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药物在人体内的含量、药物代谢产物的含量等方面的信息。
生物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定量分析法主要测定某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定性分析则是针对不同种类化学物质的区分。
2. 细胞生物学方法细胞生物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细胞生物学技术对药物在细胞水平上的作用进行研究,如对药物对细胞膜的作用、对细胞内各种物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细胞生物学方法在药物研发阶段中应用广泛。
3. 动物实验方法动物实验方法是对药物作用的预测,在药物开发研究中,动物实验方法是必须的。
通过动物实验,可以确定药物的毒性、药效、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后续人体实验提供参考。
4. 人体实验方法人体实验方法是药物研究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伦理委员会审批,确保人体实验的安全性和道德性。
人体实验是对动物实验的延伸,也就是在动物实验成功后,最后才会进入到人体实验的验证阶段。
药理学的实验方法
![药理学的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c16ef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a.png)
药理学的实验方法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学科,其中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组织切片实验:将动植物组织切片置于培养液中,观察药物对组织的影响,如生理效应、细胞色素P450等。
2. 动物实验:将药物给予实验动物,并通过测量生理指标、组织活性等来评估药物的效应。
3. 体外实验:在体外体系中,如培养细胞、酶活性测定等研究药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
4. 毒理实验:通过动物模型或细胞培养等方法,评估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
5. 受试者研究:在人体中进行阶段性实验,评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安全性。
6. 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PCR、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药物与基因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研究者通常会根据药物的特性、研究目的和资源条件等因
素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并结合经验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论对实验进行设计和执行。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04f8f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2.png)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负责循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系统,同时也是许多疾病的主要靶点。
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一、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向影响1. 血管扩张作用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α1受体阻滞剂等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降低血压,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2. 心肌保护作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可以通过不同机制降低心脏的负担,减少心肌损伤,保护心脏功能。
3. 抗凝血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等可以阻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负向影响1. 引起血压升高某些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类药物等可以通过收缩血管,增加心脏负荷,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 心脏毒性作用部分化学治疗药物或抗生素等药物可以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引起心脏毒性反应,导致心脏功能减退。
3. 电生理异常某些药物如钠通道阻滞剂、心律调整剂等可以干扰心脏正常的电生理过程,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1. 受体激动或阻断药物可以通过刺激或阻断心血管系统的受体,从而调节心血管的功能。
例如,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阻断β受体减少心脏负荷,降低血压。
2. 离子通道调节药物能够调节心脏细胞中的离子通道的活性,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与传导。
例如,钙拮抗剂可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
3. 酶的抑制或激活药物能够抑制或激活特定的酶,干扰心血管系统的代谢过程。
例如,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药物可以降低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结论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对于理解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临床应用和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的研究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选择和应用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丹参注射液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实验药理学研究
![丹参注射液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实验药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e5ebf2856a561252d36fd8.png)
丹参注射液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实验药理学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将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丹参组(D组)25例,对照组(C组)25例,均予卧床休息,限水、限盐、吸氧。
对照组予地高辛、安体舒通、双克、蒙诺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70%,心力衰竭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
结论: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能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心力衰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尽管其诊疗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心衰的死亡率仍然较高。
2001—2007年,我们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1—2007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且通过临床、X线、心电彩超、心电图等检查,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Framingham诊断标准。
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2~65岁,平均50.2±8.4岁;心力衰竭病程1~6年,平均2.5±1.5年;原发病:冠心病2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28例,Ⅳ级16例。
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因构成及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积极祛痰或缓解病因、卧床休息、限水、限盐、吸氧等基础治疗,同时予地高辛0.125mg,1次/d;安体舒通20mg,1次/d;双氢克尿塞25mg,1次/d;蒙诺5~10mg,1次/d等常规治疗。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dd78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5.png)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和临床研究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方法:1.动物实验:通过在动物体内进行实验,观察药物的作用效果和副作用。
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理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生化学实验等。
动物实验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动物模型与人体的差异。
2.细胞实验:通过体外细胞模型进行实验,观察药物对细胞的作用和影响。
细胞实验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药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如药物的靶点、信号转导通路等。
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培养、细胞毒性实验和蛋白质表达等。
3. 分子生物学实验:通过分析细胞和组织的分子水平变化,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
常用的方法包括PCR扩增、Western blotting、实时定量PCR等。
分子生物学实验能够探究药物对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和修饰等方面的影响。
4.体外药力学实验: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常用的体外试验方法包括药动学研究、体外放射免疫分析法和药物相互作用实验等。
二、计算方法:1.分子模拟:通过计算机模拟药物与靶点的结合模式和相互作用,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
常用的方法包括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等。
2.数据库挖掘:通过挖掘已有的药物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分析药物的特性和活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
三、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将药物应用于人体的研究,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研究分为四个阶段:I期为首次试验,主要评价药物的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II期为疗效试验,主要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III期为确认试验,大规模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IV期为上市后研究,主要评价药物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观察、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等。
临床观察主要通过回顾性或前瞻性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试验则通过将药物与安慰剂或现有治疗进行对比评估;队列研究则通过观察一组人群并分析其结果。
药理学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药理学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1f2e48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5.png)
药理学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作用的科学,它旨在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途径、药效学特性以及不良反应等。
药理学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外研究:药理学研究的第一步通常是在体外进行。
这些研究主要通过体外试验室实验,通过使用不同的细胞、组织培养技术,评估药物在体外环境中的效应。
例如,可以使用药物溶液直接作用于细胞,通过观察细胞的生长、死亡、分化等指标来评估药物的活性。
2.动物实验:在体外实验中确定药物的活性后,研究人员通常会将实验转移到生物模型中,以评估药物对整个生物体的作用。
常见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等。
通过给动物注射药物或让其口服药物,研究人员可以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特性,了解药物的药效学特点。
3.临床试验:在药物通过动物实验获得初步结果后,进一步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将药物应用于人体的研究过程,旨在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安全性评估、药效学评估、药物相互作用评估和药物剂量确定等。
临床试验主要通过人群样本的纳入、两组对照、随机分组等方式来获取药物在人体中的效应。
4.数据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药理学研究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统计软件来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对药物效应和安全性的客观评价。
5.结果解读及研究报告:在药理学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并将研究结果撰写成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向同行和科学界发布。
这些报告和论文需包含实验设计、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以便其他研究人员能够重复和验证研究的可靠性。
总之,药理学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是一个系统、科学的过程,包括从体外实验到动物实验再到临床试验的一系列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研究人员可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评估药物的药效学特征,并最终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这些研究结果对设计新药、药物安全管理以及药物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研究
![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b178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b.png)
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研究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公认的致命疾病之一,给全球各国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和相关研究方法。
一、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原理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要通过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改变心血管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药物有抗高血压药物、抗心绞痛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干预血压、心脏肌肉收缩和血液凝聚等关键环节,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
二、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药理学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以下是其中一些研究重点。
1. 新药物的研发科学家们通过化学合成和药物筛选等方法,不断开发新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这些新药物可以更准确地靶向治疗特定疾病,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一些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甘油的长效制剂,大大减轻了心绞痛患者的不适。
而在降低血压方面,有一类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有效降低了血压。
2. 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科学家们通过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物的作用机制。
例如,他们发现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阻塞的风险。
这种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已有的药物,或者推动新药物的研发。
3.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确定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提高药物的疗效。
例如,对某些药物的研究发现,它们在胃肠道内吸收较差,可通过改进给药途径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
三、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物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心血管药物的药理学研究
![心血管药物的药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41b6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c.png)
心血管药物的药理学研究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每年有数百万患者死于这种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针对这一问题,心血管药物作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全球医疗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心血管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进行探讨。
1. 心血管药物的定义和分类心血管药物是指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包括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药物。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心血管药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2. 心血管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类型的心血管药物作用机制各有不同。
例如,钙通道阻滞剂可通过抑制舒张期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降低心血管系统的紧张度,减少心脏负担;ACE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收缩压力,从而实现血压控制的效果;而β受体阻滞剂则可以通过客观选择β受体,从而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心脏疾病症状。
3. 心血管药物的研究进展心血管药物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不仅有新药研发,还有关于药物诊断、剂量控制和安全性的实验和研究。
例如,早期的ACE抑制剂必须高剂量接收才能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今天,低剂量的ACE抑制剂已成为常用药物,十分安全。
4. 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虽然心血管药物在治疗各种心血管病症上有良好的效果,但它们也要求代价,因为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治疗剂量的较高的心血管药物。
因此,合理使用心血管药物十分重要。
医生在处方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按照病情和患者健康状况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5. 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正如其他药物,心血管药物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其中最常见的是低血压、头晕、面部潮红、嗜睡、出汗、胃部不适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生应密切关注副作用,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或减轻不良反应。
总之,心血管药物的研究和使用非常重要,它们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药理学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药理学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b7537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0.png)
药理学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血管系统以及与其相关的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等。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药理学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药理学通过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并通过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达到治愈、缓解或控制疾病的目的。
一、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易导致心脑血管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药理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药物:1. 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减少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离子拮抗剂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少肾上腺素的作用,从而降低心率和血压。
此类药物可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卡托普利、雷米普利等。
二、抗血栓药物的应用心脑血管疾病常伴随血栓的形成,抗血栓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抗血栓药物主要分为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两大类。
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阻断血栓的形成。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延长凝血时间,减少血栓的形成。
常见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华法林等。
三、降脂药物的应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与高血脂密切相关,降脂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血脂异常,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脂蛋白的合成和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水平。
心血管药理研究成果及动态
![心血管药理研究成果及动态](https://img.taocdn.com/s3/m/0c7d81db26fff705cc170a6c.png)
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 亡 率 是 6 %, B S>03ms 4 而 R . / mmH g的 S肃 省医学 科学 研究 院 承办 的 20 , 0 8年全 率为 2%。先用 3 0 种方法造成 A R功能低下的动物 B 国心血管药理学术研讨会 于 20 0 8年 7月 1 9日 一 1 模型 , 2 包括去窦 弓神经(A )弧束核内注射 P SD 、 物质耦
病人用氯沙坦治疗可以预防脑卒 中的发生 。这种效应
被归于血压降低。至于氯沙坦类药物对脑卒中的防治
作用是否有降压外 因素 , 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自发性 用 高血压大 鼠(H ) S R 进行研究 , 发现氯沙坦在降低血压
的同时改善 S R的 A R功能 、缩小大脑中动脉阻断 H B
引进的脑梗死面积 。 进而在孤束核注射血管紧张素 Ⅱ,
中一旦发生 , 后果严重 , 病人非死既残 。 因此 , 预防脑卒 中的发生非常重要 。 现有 的预防措施包括降低血压 、 降 低血脂 、 保持 良好的生活 习惯 。但是 , 由于缺乏强有力
的脑卒 中预测 指标 , 防措 施往 往 难 以落 实 , 预 同时 , 我 们对脑 卒 中的发生 机制 的 了解 还 远远 不够 ,许 多 未知
Pa l u Va h rt: d t ei m-d rv d o src i f co n o teEn o h l u e i e c n t t i ng a t r
1 B . A R介导热量 限制的效应 人们早就发现 :限制 2
rvse;关永 源 教授 :ies l f hoiecanl 热量可 以延长多种生物的寿命 ,特别是对一些低等生 eit id Dvre o s lr hn e r e oc d s aclccn;缪 朝 玉教 授 : 肪 细胞 因子 —— 血 管疾 物研究 比较多。 te yl g l i 脂 实验观察将雄性 S R S 分成 2 , H —P 组 对
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
![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fef04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b.png)
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特殊优势。
本文将探讨关于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
一、中药活性成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1. 心脏保护作用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如黄芪、当归等,通过抗氧化、抗炎、抗纤溶等多种途径,能够保护心脏细胞免受损伤,减轻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
2. 血管扩张作用中药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如丹参、藿香等,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降低血管阻力和血液流速,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症状。
3. 抗血栓形成作用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如桃仁、薏苡仁等,能够阻断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过程,起到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4. 降低血脂作用中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枸杞、山楂等,能够调节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二、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 中药对冠心病的治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例如,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可以舒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2. 中药对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中药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例如,天麻、夏枯草等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方式,有效降低血压,控制疾病的发展。
3. 中药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病变引起的疾病,中药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例如,五味子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改善心肌代谢功能的功效,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 中药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异常引起的心率和心律的改变,中药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
例如,人参具有调节心脏电生理、提高心脏稳定性的作用,可以用于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
三、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前景中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rmal Chow T-Chol 500-700 mg/dl 0 6 12 18 wks of age
抗动脉硬化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一)
◎ 血脂的测定 ◎ 病理形态学研究 制作主动脉弓病理切片 染色及斑块面积的测定,测定斑块面积用 imagepro plus软件 ◎ 分子病理学研究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用特定的抗体检测斑 块组织中相关分子的表达
抗动脉硬化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二)
◎ 分子生物学研究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其受体cfms的基因表达 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PDGF)受体的基因 表达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的 基因表达 趋化因子(cxcl16、MCP-1及其受体CCR2等)
● 血管再狭窄的研究
动物模型
降脂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二)
◎ 载脂蛋白含量的测定 apoAI apoB apoC ◎ LDLR活性测定 放射性配基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法 ◎ LDLR基因表达
●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细胞和分子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Atherosclerosis
Immunostained anti α-actin
Immunostained with BM8
Anti-c-fms treated
Anti-PDGF-Rβ β treated
Anti-Rat IgG treated
Distinct Cellular Hierarchy in Atherogenesis and Cuff-mediated Vascular Remodeling CuffAtherogenesis Cuff-mediated Lesion CuffEndothelial Cell
Polyethylene Cuff
Cuff Placement
Sham Operation
Bone Marrow-derived GFP-positive Cells in C57Bl/6 Mouse Vascular Remodeling Lesion
Cuff-placed Artery Sham-operated Artery
家
兔Leabharlann ◎ 常用日本大耳兔或新西兰白兔。 ◎ 兔是喂饲富含高胆固醇食物引起高脂血症 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敏感动物。 ◎ 通过调整饲料可制作内源性高脂血症和外 源性高脂血症模型。 ◎ 造模后形成的主动脉斑块及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病变与人类相似。
家兔高脂血症造模
◎ 灌胃给药操作不便,灌胃不当易造成死亡。 ◎ 高脂血症模型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时间较 长,耗费饲料,动物成本较高。 ◎ 血清中VLDL占总胆固醇的比例过高,且兔为草 食动物,其脂代谢与人差异较大。 ● 因无较为理想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目前有关 调脂新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究中,家兔仍 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
Anti-α actin α (2 weeks)
SM1 (2 weeks)
Anti-α actin α (1 week)
GFP
Cy3
Merged
CD31-positive Cells in C57Bl/6 Mouse Vascular Remodeling Lesion
Cuff-placed Artery Sham-operated Artery
小鼠高脂血症造模
◎ 急性高脂蛋白血症的可用一种表面活化 剂(Triton WR-1 339)给小鼠尾静脉注射, 12~24 h即可诱导出高脂蛋白血症模型 , 可用作初筛新药。 ◎ 正常小鼠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模时间长。 ◎ 采血量少,指标的检测受限。
apoE-/-小鼠
◎ 普通饲料喂养时,成年鼠血清胆固醇水平是 正常鼠的5~8 倍。 ◎ 当给予高脂负荷饲料(20 %脂肪,0.3 %胆 固醇后) ,血清中胆固醇浓度可达普通饲料喂 养升高值的4~5 倍。 ◎ 血脂升高稳定。 ◎ 遗传背景为C57BL/6品系。 ◎ 繁殖能力较强。
●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 1、心脏 2、血管 (1) 动脉 主动脉 外周动脉 (2) 静脉
● 高脂血症的研究
●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 血管再狭窄的研究
● 高脂血症的研究
血脂异常是血中总胆固醇(TC)、低 血脂异常是血中总胆固醇(TC)、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 酯(TG)超过正常范围及(或)高密度脂 酯(TG)超过正常范围及(或)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HDL蛋白胆固醇(HDL-C)低下。 高脂血症是指TC或(和)LDL高脂血症是指TC或(和)LDL-C或 (和)TG增高。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 (和)TG增高。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 (AS)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心血管事件 AS)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心血管事件 (CVE)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CVE)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Endothelial Cell
X
Macrophage
Smooth Muscle Cell
TC>6.24mmol/L LDLC>4.16mmol/L TC>5.72mmol/L LDLC>3.64mmol/L TC>5.20mmol/L LDLC>3.12mmol/L
TC<5.72mmol/L LDLC<3.64mmol/L TC<5.20mmol/L LDLC<3.12mmol/L TC<4.68mmol/L LDLC<2.60mmol/ L
降脂中药筛选及药理学研究
○ 体外模型 ○ 体内模型
体外筛选细胞模型 (研究阶段)
羟甲基戊二酰CoA(HMG-CoA) 还原酶 Y
胆固醇
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ACAT)
肝细胞
甘油三脂 脂酰CoA转移酶 ?
卵细胞
体内筛选动物模型 (用于降脂药物筛选及机制研究)
○ 家兔 ○ 大鼠 ○ 小鼠 ○ 金黄地鼠
Fatty-Streak Formation in Atherosclerosis
Formation of an Advanced, Complicated Lesion of Atherosclerosis
Unstable Fibrous Plaques in Atherosclerosis
ApoE Knockout Mice
apoE-/-小鼠
◎ 行动灵敏,易发生逃逸。 ◎ 性情较其他品系小鼠急,抓持不当易被 咬伤。 ◎ 成年雄鼠之间易发生撕咬。
金黄地鼠(hamster)
◎ 较好地反映人类胆固醇代谢的调节。如肝脏合成 胆固醇的比例,人内源性胆固醇约有90%是肝外组 织合成的,雄性金黄地鼠肝外合成比例约为85%, 而雌性大鼠只有35%是肝外合成、雌性小鼠只有 55%在肝外合成。 ◎ 较低的高脂负荷即可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饲料 中胆固醇含为0.2%即可成功造模。大鼠饲料中胆固 醇的含量多为1-2%,超过自身合成量的10倍, 且要 在饲料中加入胆汁酸盐才有能达到理想的血脂水平。 ◎ 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所需时间短。喂饲高脂饲料后 3-4周,血TC、TG 可达较为稳定的水平。
高 TC 血症 , 特别是 LDL-C 增高 , 是发 TC血症 特别是LDL 增高, 血症, LDL生CHD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CHD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芬兰TC最高,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芬兰 TC最高, TC最高 CHD发病率也最高 日本TC 最低, CHD发 CHD 发病率也最高 , 日本 TC 最低 , CHD 发 发病率也最高, TC最低 病率也最低。 病率也最低。
大鼠高脂血症造模
◎ 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一般7-10天可形成高脂血 症模型。 ◎ 影响因素: a. 饲料中掺人了胆固醇、猪油等油腻的高脂物 品,使饲料性质发生改变,有异昧,动物易出现 “厌 食”;而且不易于掌握精确的饲料用量。 b. 进口胆酸纳价格昂贵。 c. 高脂乳剂黏稠,不易抽取,灌胃造模时,用量 不易准确控制。 d. 所造模型大多为外源性胆固醇摄入过量所致。
Bone Marrow-derived ECs in C57Bl/6 Mouse Vascular Remodeling Lesion
1 week
2 weeks
Anti - vWF
Cuff Plac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antiantic-fms and anti-PDGF-Rβ mAb anti-PDGFC57Bl/6 ♀ (8 weeks of Age) on Normal Chow Diet Cuff Placement Day 2 Sacrifice
Macrophage like Cells in C57Bl/6 Mouse Vascular Remodeling Lesion
Cuff-placed Artery Sham-operated Artery
Anti-Macrophage BM8
Bone Marrow-derived Smooth Muscle Cells in Cuffed Femoral Artery of C57Bl/6 Mice
高脂血症患者的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
饮食疗法开始标 准 1、动脉粥样硬化 病(-) 其它危险因子(-) 2、动脉粥样硬化 病(-) 其它危险因子(+) 3、动脉粥样硬化 病(+)
药物疗法开始标 准
治疗目标值
TC>5.72mmol/L LDLC>3.64mmol/L TC>5.20mmol/L LDLC>3.12mmol/L TC>4.68mmol/L LDLC>2.60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