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发展经验

合集下载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国际经济地理》作业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姓名:学号:专业:班级: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李逸潇韩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曾经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然而在战后30多年的时间里积极实行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好现象,一举成为发达国家的行列,创造了“江汉奇迹”。

总结与借鉴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对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

一.坚持国家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韩国经济腾飞的经验表明,政府的有效干预和主导是一国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规范的市场基本制度框架。

从形成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入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

2.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

建立合理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使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资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3.维持社会公平正义。

把公正作为社会公共政策的伦理目标和首要价值,创造正义的制度环境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4.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

审时度势,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韩国经济腾飞的一项重要经验。

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产业结构基本上都是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轨迹不断演进的,我国也应如此,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

5.宏观调控,实现社会经济总量需求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合理运用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将两者很好的相结合,正确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优点发挥最大化。

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 背景介绍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韩国经历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起飞,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韩国成功的经济发展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本文将探讨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 韩国经济起飞的原因韩国经济起飞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2.1. 健全的教育体系韩国一直重视教育,并在20世纪50年代末实施了普及教育政策。

教育的发展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奠定了基础,为韩国后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2.2. 政府的产业政策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出口导向型产业。

政府提供了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便利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国内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2.3. 积极引进外资与技术韩国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从国际市场获取资金和技术支持。

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韩国快速取得了先进技术,并在相关产业领域实现了迅猛发展。

2.4. 务实的企业家精神韩国企业家们以务实的态度创业,通过创新和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国内外竞争力强的企业。

他们敢于冒险并具有顽强的意志力,为韩国经济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

3.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包括以下几点:3.1. 加大教育投入中国应加大教育投入,注重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并加强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资,以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

3.2. 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中国政府应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3.3. 加强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中国应积极开放市场,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进入。

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引入外资和技术,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并加速相关产业的发展。

3.4. 培育务实的企业家精神中国需要培育和鼓励务实的企业家精神。

韩国经济发展以及经验借鉴

韩国经济发展以及经验借鉴

韩国经济发展以及经验借鉴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成功因素,以及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通过对韩国的政府调控、计划体制、完善的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产业政策、人才培养、创新和创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同时,韩国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和创业的发展,这些都是韩国经济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管理学的融合中,韩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韩国;经济发展;经验借鉴一、引言韩国经济发展历经逆境和挑战,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快速崛起为全球经济强国之一,成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离不开韩国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以及其独特的文化、教育和社会经验。

因此,深入研究韩国经济发展及其经验对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在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在各个时期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

在1960年代,政府实行了出口导向型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和韩国企业向国外市场拓展。

在1970年代,政府采取了保护性关税、出口补贴等政策来促进工业发展。

在1980年代,政府逐渐推进自由化和开放政策,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

在1990年代至今,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小企业的支持等,来应对困难。

除了政府的作用,韩国企业的发展也是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1970年代,韩国的钢铁、造船、化工、电子等工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

在1980年代,韩国企业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如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

这些企业的成功为韩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政府在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韩国政府也开始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三、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一)政府调控以及计划体制的经验韩国作为一个小国家,却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了一个亚洲经济体的代表。

韩国经济发展概况

韩国经济发展概况

韩国经济发展概况韩国,这个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从一个相对贫困的农业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二战结束后的韩国,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

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积极的政策推动,韩国逐步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

20 世纪 60 年代,韩国开始实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政府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等,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生产低成本的商品并出口到国际市场。

这一举措为韩国积累了初期的资金和技术经验。

在 70 年代,韩国将重点转向了重化工业。

钢铁、造船、汽车等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支持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技术引进,使得韩国在这些领域逐渐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80 年代,韩国又开始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入。

电子、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三星、LG 等知名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韩国政府大力投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

这些人才为韩国的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科技创新也是韩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韩国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推动技术进步。

在半导体、通信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成果。

韩国的企业发展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如三星、现代等,在韩国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和全球布局,提升了韩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然而,韩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对少数大型企业的依赖度较高。

此外,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贸易摩擦等因素也对韩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在国际贸易方面,韩国是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

其出口商品涵盖了汽车、电子产品、船舶等多个领域。

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韩国的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韩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创新能力,以提升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韩国经济发展

韩国经济发展

韩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之一就是实行了有效的政府主导下 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韩国国内
市场狭小,且严 重缺乏 自然资源,所以 不得不在1962年开始转向了以出口 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韩国政府于 1964 年提出了“输出立
国”“出口第一”的政策,经济发 展战略从 “进口替代型” 转向 “出口主导型” 并实行了 一系列经济改 革如建立 出口基地、出 口加工区和 自由贸易区; 大力扶植大型综合商社等。
这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 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由政府充当经济活动 总指挥,主要 手段为宏观 决策、计划指导、 经济干预、 经济立法和行政 手段等,这 在其经济发展 初期是比较 有效的。韩国 实行政府主 导型市场经济,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 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
二、出口导向
二、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
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政府都根
据国家发展 计划确定优先 发展的目标 产业。对于目 标产业, 政府从资金、 技术、资源、 信息等各个 方面予以 全力支持。 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产业。
三、政府扶植大财阀
韩国经济开发
中一个最突 出的特征就是 财阀在经济 中占据主导 地位。韩国 政府大力培育 大企业。由 于小规模企业 在国际市 上缺乏足够的 竞争力。 韩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增强能够带动 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提升国家的 竞争力。
韩国经济发展特征
一、政府主导
这是韩国市场经济 的总特征,主要是 指充分发挥政府 在经济调控中的 “定向”和“导向” 作用。一是运用经 济发展战略, 调控经济发展方向。 韩国政府60年代 中期提出“出口导 向”战略,70年代 提出“重化工业化” 战略,80年代提出 “技术立国”战略, 都是政府定向的 具体实践。二是制 定远景发展规划, 促进政府调控与市 场机制相结合,政府主导实施一系列经济开发计 划。三是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法规,把干预 经济活动视为政府重要职能之一。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倪娟韩国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稀缺的国家,但自60年代以来,韩国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并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江汉奇迹”,一跃跨入“新型”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一、韩国经济发展经验1 发展经济,专家治国1961年,政府采取“经济发展第一”的治国方略,特别重视专家、学者和经济官僚在经济、社会决策中的重大作用。

为确保各项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千方百计地搜罗和延聘有真才实学的专家进入政府工作。

韩国经济企划院是专家荟萃之地,其中的20%是经济学家,其他为政治、法律、公共管理和教育等各方面的专家。

同时,为确保专家的相对稳定性和对政策研究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韩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有职有权的常设机构,如韩国开发研究院(KDI)、韩国产业研究院(KIET)和韩国国际经济研究院(KIEI)。

这些咨询研究机构除为政府提供信息和咨询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向政府各部门输送高级官员。

2 注重教育,技术立国二战以后,韩国政府着手进行教育改革。

1968年,韩国颁布了《国民教育宪章》,规定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人的道德修养、理性的崇高、个性的丰满和精神的健康,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同时,韩国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人,兴办了大批国立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并鼓励发动社会力量办学。

1973年韩国出台了新的《产业教育振兴法》,要求大企业与学校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

1995年,韩国又制定了《建立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努力推动建立“开放教育社会”和“终身教育社会”。

上述措施使韩国青少年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

另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方略,并于1985年制订和颁布了《科技促进法》,引导国民经济各部门以技术开发为先导,增加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建立科技型企业,努力迎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挑战。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一、韩国经济的发展历程韩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战后重建时期、出口导向型经济时期和科技创新型经济时期。

战后重建时期:韩国经济在二战之后陷入了一片瓦砾之中,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韩国政府需要在短时间内重建国家,改善人民生活。

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注重发展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鼓励民间企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为韩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出口导向型经济时期:上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韩国政府通过实行出口导向政策,吸引外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生产率,将韩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逐渐转变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出口实力的制造业大国。

韩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科技创新型经济时期:韩国政府意识到,要想在全球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韩国政府投资大量的资金用于科技研发,如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5G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使韩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二、韩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过,韩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给韩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和美国都是韩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战对韩国的出口市场、投资、资金流动等都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是技术创新。

虽然韩国在半导体产业、5G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韩国也需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保持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竞争力。

韩国还需要应对人口老龄化、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可能会成为制约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面临挑战的韩国经济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贸易领域,虽然中美贸易战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中国及周边国家持续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市场为韩国提供了良好的出口机会。

韩国可以通过加强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合作,开拓新的贸易市场,降低对某个单一市场的依赖。

在科技创新领域,韩国可以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带来的挑战。

韩国经济奇迹亚洲四小龙之一

韩国经济奇迹亚洲四小龙之一

韩国经济奇迹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奇迹:亚洲四小龙之一在亚洲的经济版图上,韩国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崛起,从一个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工业化、技术先进的经济体。

韩国经济的腾飞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当时,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在初期,韩国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和制鞋等,利用本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大量生产出口商品,赚取外汇。

这一阶段为韩国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

于是,政府开始大力扶持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汽车、电子等。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韩国企业不断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逐渐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韩国的汽车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最初的模仿和组装,到后来自主研发和设计,韩国汽车品牌如现代、起亚等如今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其产品以高性价比、良好的品质和时尚的外观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电子产业更是韩国经济的支柱之一。

三星、LG 等知名企业在半导体、显示器、手机等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韩国在半导体制造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成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生产国之一。

这些技术领先的企业不仅为韩国创造了巨额的财富,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韩国经济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明确了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并提供了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投资和创新。

同时,政府还大力投资教育和科研,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教育在韩国经济崛起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国高度重视教育,实行了普及的义务教育制度,并且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韩国的大学在工程、科技、管理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韩国经济奇迹的崛起与发展

韩国经济奇迹的崛起与发展

韩国经济奇迹的崛起与发展二十世纪后半叶,韩国经济以其令人称奇的增长速度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目光。

从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韩国迅速崛起为一个全球化的经济大国。

这一经济奇迹的崛起和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其中包括政府的发展战略、教育体制的改革、劳动力的素质提升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讨论韩国经济奇迹的原因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首先,韩国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韩国政府积极实施了工业化政策,重点发展制造业。

通过采取一系列鼓励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韩国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各种专门的机构,如韩国发展银行和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和融资。

政府的积极干预促使了韩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韩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为经济奇迹的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持。

韩国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改善教育,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

通过实施严格的学校评估和选拔制度,韩国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人才。

同时,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韩国的大学在科研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此外,韩国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也是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

韩国人民勤奋勇敢,善于学习和创新。

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追求成功。

韩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使得韩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竞争优势。

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韩国经济奇迹的崛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这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韩国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

然而,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加严格的法律和监管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

另一个挑战是韩国经济的结构问题。

韩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对国内需求的依赖度相对较低。

这使得韩国经济对外部冲击非常敏感,一旦出现国际经济波动,韩国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韩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成就。

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经验和对中国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跨越阶段和飞跃阶段。

上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为主导。

然而,在国家领导人的引领下,韩国政府开始实施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战略,大力推进了工业化进程,逐渐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韩国的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生产总值和外汇储备水平大幅增长,韩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跨越阶段。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韩国经济迎来了飞跃阶段,实现了经济新增长的领跑地位,迈入了发达经济国家的行列。

二、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1. 良好的政府领导和规划韩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政府领导的积极参与和有效规划。

韩国政府通过实施战略性产业政策、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等手段,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 优质的人力资源韩国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素质和技能水平。

这为韩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3. 创新和科技进步韩国在创新和科技方面投入巨大,大力支持研发和科技创新。

韩国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园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促进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4. 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韩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不仅从国际市场获取了技术、资金和市场,还通过吸纳外国投资和引进国际企业,促进了韩国产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三、1. 提升政府领导和规划能力中国可以借鉴韩国良好的政府领导和规划能力,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指导,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 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中国应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资,提高人民素质和技能水平。

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

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

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世界银行评估东亚经济发展时使用的概念,强调在中等收入阶段(人均GDP介于3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社会矛盾增多、经济失调的风险加大、社会生活容易失序,如果处理应对不当,就会陷入经济增长停滞、贫富分化、社会动荡、金融落后等困境,难以成功迈进高收入阶段。

韩国国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和我国的江苏省、浙江省类似;人口总量约5000万。

作为典型的追赶型国家,韩国经济保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渐次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和高收入阶段,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之一。

一、韩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表现韩国人均GDP在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即达到11468美元,仅用了九年时间就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

对比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后的宏观经济表现,可以发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是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都发生显著改变。

在中等收入阶段上,韩国经济发展表现出增速高、工业比重和投资比重高,并以要素驱动为主的特征;在到达高收入阶段后,经济增速则相对降低,服务业比重提高,经济增长以创新驱动为主。

通过GDP增长率的五年平均值可以看出,韩国经济增速在进入高收入阶段之后发生了明显的回落。

二是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相对作用发生显著改变。

在中等收入阶段,韩国采取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发挥主导作用,一度被称为“大韩民国株式会社”。

1980年代初起,鉴于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复杂化,政府已无能力处处干预、领导,且为消除干预所带来的无效率,韩国政府已逐渐倾向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经济自由化。

在到达高收入阶段后,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国民参与经济运行、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

三是对外开放的程度发生显著改变。

在中等收入阶段,为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发展及缩减国际收支逆差,韩国的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程度都很低。

进口环节存在着大量的管制、高关税、非关税壁垒和进口来源限制等诸多障碍,利率、汇率自由化程度较低,外商直接投资也存在明显的产业限制,95%以上集中在制造业。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韩国是东北亚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韩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富裕和先进的国家之一。

该国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其坚定的执政者、积极的经济政策、优秀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然而,面临着人口老化、进口依赖和城乡差距等问题的挑战,韩国的经济未来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首先,韩国的经济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在冷战时期,美国舞台背后支持了韩国的发展,并通过向韩国提供贷款和技术来支持其工业和农业领域。

基于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和政府与私营部门的紧密合作,韩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体之一。

其次,韩国的经济政策在其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例如大力扶持出口、鼓励企业竞争、向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投资。

政府还实施了工业、银行和股票市场等方面的重大改革,使其结构更加均衡和健康。

其次,韩国的人力资源和文化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

该国拥有高度受过教育和技能丰富的劳动力,这对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韩国的文化影响力在亚洲和全球影响力也颇具影响力,特别是韩国的电影、音乐和电视节目在东南亚和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广受欢迎。

尽管韩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该国未来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韩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这意味着该国未来一些社会福利和养老支出将面临巨大压力。

其次,韩国经济高度依赖进口,这意味着该国的能源、食品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可能受到世界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三,韩国城乡差距现象日益明显,这种差距对其经济发展可能产生消极作用。

最后,尽管面临上述挑战,韩国的经济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该国可以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推动现代化重大改革,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进而巩固其在东北亚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力。

韩国经济发展

韩国经济发展

韩国经济发展近年来,韩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强国之一。

韩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更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干预和企业的勇敢创新。

本文将从韩国的工业化、出口导向型经济、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探讨韩国经济的发展。

韩国在二战后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时期,但在1960年代起,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韩国迅速进行了工业化进程,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积极引进外资,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并推动科技研究与开发。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韩国的制造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钢铁、汽车和造船等重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韩国的经济发展也得益于其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

为了促进出口,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并对外国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提供优惠政策。

这些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为韩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韩国依托出口也提高了自身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信息技术产业对于韩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国以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实力和高度发达的通信网络享誉世界。

韩国的IT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特别是三星和LG等大型企业在智能手机、电视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先地位。

此外,韩国政府也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了数码娱乐产业的兴起,为韩国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

除了传统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韩国的文化产业也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韩国的音乐、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形成了庞大的文化输出产业。

韩国的文化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也通过出口为韩国创造了巨大的收入。

此外,文化产业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韩国观光和消费。

总之,韩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政府的积极干预和企业的勇敢创新为韩国的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韩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发展经历了持续不断的增长和变化。

近年来,韩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亚洲地区的经济大国之一。

韩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应对。

本文旨在对韩国经济发展进行浅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一、韩国经济发展历程韩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韩战结束后,韩国经济几乎完全崩溃,贫困和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随着政府的改革和开放政策的推行,韩国经济逐步走向了改革开放和市场化。

1970年代末,韩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开始迅速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步伐。

1980年代,韩国经济持续增长,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990年代,韩国经济实现了更加平稳和可持续的增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00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主要源自于其政府的有效管理和政策制定。

韩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大力支持工业化和科技创新,通过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了一大批知识型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韩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市场化和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助推了韩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二、韩国经济面临的挑战韩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韩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和行业仍然存在。

韩国的高速发展主要集中在首尔及其周边地区,其他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显著。

韩国经济过于依赖出口,进而对国际市场波动较为敏感。

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贸易形势不稳定,韩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大。

韩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过于注重数量扩张,而忽视了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三、韩国经济未来展望虽然韩国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是其未来发展仍然有望充满活力。

对于韩国古代的经济的总结

对于韩国古代的经济的总结

对于韩国古代的经济的总结一、韩国经济发展简史从实用的角度看,韩国,台湾的经验特别有借鉴意义。

当然大多数儒家社会+市场经济+政府干预的社会都值得借鉴。

这些经济体都具备30年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勤劳工作,社会长期相对稳定(威权社会)等特征。

朴正熙更是明目张胆地提出“受政府指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理念。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韩国从1953年到2005年的经济发展历史,力求字数越少越好。

韩国从1962年朴正熙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用了35年的时间,从一个一穷二白,没有任何工业甚至电力的国家,发展到1996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2000美元(按2006年的可比价格),并在1996年成功加入OECD这个发达国家经济组织,某种意思上标志着1996年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完成了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二、韩国经济的发展的几个标志性年份:1962年,朴正熙,Mr.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9年,朴正熙遇刺,但是其经济发展思路被几乎完全沿袭。

1987年,民选总统,政治改革初步成功,军人总统获胜。

1988年,韩国首尔举办世界奥运会,韩国人“骄傲感”爆棚。

奥运会前后韩国经济过热,房价大涨,国民储蓄率前后50年之大顶(抛开数字,1988年应该是韩国国民幸福感最强的一年)。

1992年,诞生首位民选文人总统。

1996年,加入OECD。

韩国不光是在经济上,而且在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比如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等,都按OECD的标准要求自己。

虽然有各自确凿的污点,曾经为韩国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各位韩国总统,目前为止基本都没有善终。

有人戏言,中国人恨日本人;苏联人恨德国人;韩国人则恨所有人(恨中国人,恨日本人,恨美国人,恨他们自己的总统)。

朴正熙为了便于统治和建设一个工业化强国,在任期间向韩国人疯狂灌输“民粹爱国主义”思想,因为这一套路非常好用,利于稳定统治,其后接任的两任军人总统一直沿袭,所以韩国人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优越感”上的任何过激的态度和行为,都不值得大惊小怪。

韩国经济发展状况

韩国经济发展状况

韩国经济发展的 成功经验:政府 主导型经济发展 模式注重科技研 发和创新
韩国经济发展的 教训:过度依赖 出口导致经济波 动较大
韩国经济发展的 国际比较:与日 本、中国等亚洲 国家的经济发展 进行比较分析其 优势和劣势
韩国经济发展的 借鉴意义:为其 他国家提供经济 发展的借鉴和启 示如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重视教育和科技投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国际合作
过度依赖出口:韩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产业结构单一:韩国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贫富差距扩大: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社会矛盾加剧 环境污染问题: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 强环境保护措施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放缓: 韩国经济增速放 缓面临下行压力
产业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半导体、 汽车等少数产业
劳动力市场紧张: 人口老龄化、劳 动力短缺问题突 出
贸易摩擦:与主 要贸易伙伴的贸 易摩擦加剧影响 出口
经济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韩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韩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经济增 长 科技创新:韩国政府和企业正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推动经济发展
汇报人:
1950-1960年:韩国经济开始恢复政府实行进口替代政策 1960-1970年:韩国经济高速增长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实施 1970-1980年:韩国经济结构调整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迅速 1980-1990年:韩国经济进入成熟期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崛起
时间:1960年代至1990年代 原因: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 成果: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影响:带动了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韩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尝试及经验借鉴

韩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尝试及经验借鉴

韩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尝试及经验借鉴一、韩国循环经济的尝试与探索二、韩国制定的循环经济政策及其实施情况三、韩国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四、从韩国循环经济模式看中国可借鉴之处五、韩国循环经济与环保的关系及意义近年来,循环经济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一个拥有先进科技与制造业的经济强国,韩国在循环经济领域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韩国循环经济的尝试与探索韩国政府在2018年发布《美丽韩国2050计划》中提出了实施循环经济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

在循环经济的尝试中,韩国政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纸张回收与再利用:韩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鼓励民众与企业参与纸张的回收与再利用。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进纸张的再生产能力的提升,提升了韩国的废纸回收率。

2、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韩国政府对清洁能源进行了积极的开发和使用,同时积极推广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减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量。

3、城市垃圾的分类与处理:韩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鼓励民众与企业积极参与城市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同时,韩国政府还积极推进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并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4、再生资源的利用:韩国政府积极推广再生资源的利用,如废弃砖块再生制造出新的多孔式砖块,降低了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

二、韩国制定的循环经济政策及其实施情况为了促进韩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其中,《美丽韩国2050计划》是循环经济政策文件的核心。

在方案中,明确指定到达2030年,循环经济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 ~7%。

政府的循环经济政策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

据报道,韩国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如Lotte Chemical、SK Innovation、Hyundai Motor。

三、韩国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韩国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也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循环经济的经验。

1、Lotte Chemical:2018年Lotte Chemical成立了绿色再生板材公司,并开始了塑料废料的再生产。

韩国发展历史(2024)

韩国发展历史(2024)

引言概述:韩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之一,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从韩国的历史背景开始,以及韩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科技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进而探讨韩国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历史背景:韩国地处东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古代,韩国曾是较为封闭的国家,并遭受过多次。

后来,韩国经历了三国时代、统一新罗、高丽、朝鲜等王朝的兴衰。

随着时代的变迁,韩国逐渐走向现代化。

经济发展:1.工业化进程: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推行工业化政策,逐渐建立起韩国独特的经济模式。

韩国发展了诸多产业,如制造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出口国。

2.经济增长:韩国的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韩国经济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扬。

3.技术创新:韩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

韩国的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4.国际贸易:韩国以出口为引领,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韩国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与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

政治制度:1.民主化进程:韩国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动荡,但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了民主化改革。

韩国的民主制度逐渐完善,人民的参与和言论自由得到了保障。

2.政府机构:韩国的政府机构体系较为完善,包括行政、立法、司法等多个部门。

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3.外交关系:韩国积极与世界各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与美国、中国、等亚洲地区的大国关系密切。

韩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育体制:1.教育改革:韩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培养等。

韩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2.教育投入:韩国高度重视教育,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

3.学术研究:韩国的学术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升附加值 ,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 型产业的转型。
中国也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政策引导、技 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 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对外开放与促进国内发展相结合
韩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与世界其 他国家的合作,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韩国注重人才培养,通过教育改革和人才引进政策,培养 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
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附加值
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 式,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韩国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合作等方式,提高了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实现了产业附加值的 提升。
韩国经济发展历程
韩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快 速的增长,成功地实现了从贫穷国家 到发达国家的转变。
韩国经济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干 预、教育和技术创新的支持。
韩国经济结构与特点
韩国经济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导,其中制造业在韩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韩国拥有一些世界领先的企业和品牌,如三星、LG等。
文化旅游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总结词
文化旅游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是中韩两国合作的重要内 容之一,可以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增 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详细描述
中韩两国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 经验,通过加强该领域的合作,两国可以相互学习、 分享经验和技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 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还可以促进两国在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和发展。同时,通过文 化旅游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 了解和友谊,推动中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2.5所示,在1967年,经济发展的早期,纺织业及同类行业是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1971年之后,对贸易收支呈现正贡献率的还有电子电气产品,紧随其后的是交通设备行业,如汽车和轮船。

而化学工业在1995年之后才出现贸易顺差,与此同时化工行业的组成部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早期发展中,韩国的化工行业在工业化学品(如石油化工品,塑料,橡胶等)方面竞争激烈,而且严重依赖进口化学原材料和精细化工品。

直到近年来,韩国才扩大生产国内的化学原材料和精细化工品以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就国际竞争力而言,机械虽是最后发展起来的行业,但也在日臻完善。

构建科技能力韩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构建本土的科技能力。

因此在制定政策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科学和技术;例如,EPB在制定经济发展第一个5年规划的同时,就制定了科技进步的第一个5年规划,说明本土科技的发展对工业化成功的重要作用。

为贯彻科技进步5年计划,韩国大力投资研发,国内研发总指出(GERD)在规模和强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国内研发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从1963年的0.25%增加到2005年的2.99%。

同期研究人员的数量也从1900人增加到198500人,增长近120倍。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每一百万人中研发人员的数量的平均水平是3717人,韩国经济在这一指标上已经基本接近经合组织成员国。

研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私营部门投资的扩大。

在工业化早期,私营部门研发支出比重并不大,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科技进步的强烈需求,私营部门持续加大研发投资。

最后的结果是,科技发展的资金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国内研发支出中,政府占的份额持续下降,近年来,只有1/4的资金是来自于政府,而剩下的3/4都来自于私营部门。

韩国构建科技能力的过程可以归结为引进技术与本土研发的结合。

从图2.8中可以看到,横轴表示版税(即引进技术)占商业研发支出(BERD)的比重,纵轴表示商业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也叫研发的强度)的比重,图中的曲线表示从1976年到2005年这两个百分比的变化趋势。

版税占商业研发支出的百分比直到1980年早期才有明显地下降,这表明商业研发支出的增长超过了版税的增长。

然而就研发强度来说,19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维持在0.5%。

1980年以后,尽管版税占商业研发支出仍在30%,但研发强度的趋势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蕴藏在这些变化之后的是私营部门和政府部门对发展科技能力所作出的共同努力。

首先,经济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经济发展早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低成本因素,如廉价劳动力和规模经济。

而且那时引进技术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吸收和消化就可以运用,根本不需要组织研发活动。

相反,随着经济发展到后期,廉价娴熟的劳动力资源枯竭以及经济结构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这些变化都迫切要求制度化的研发活动,其中私营部门就通过建立公司内部的研发实验室(方框2.4所示)来应对这种转变。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韩国政府也适时地改变科技政策的导向。

经济发展早期,政策重点关注科技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开始关注目标型科技的发展。

在实施全方位经济发展规划的早期,韩国政府就清楚地认识到科技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科技领域颁布了两个标志性的政策措施,即两个机构的设立:1966年的韩国科技研究所(KIST )和1967年科技部(MOST )。

加上1971年成立的韩国先进科学研究所(KAIS ),这三个机构对韩国的科技行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个机构分工各有侧重,其中科技部一直主管韩国整体科技政策的制定,韩国科技研究所负责培养科技人员以应对经济快速增长对工业人才的需求,而韩国先进科学研究所(后更名为韩国先进科技研究所,KAIST)负责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实施建立研究指向性大学。

尽管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许多科技研究所和科技基础设施,如政府专业研究机构,以及70年代的韩国科技研究所,但科技政策在60、70年代起到的作用甚微。

对60年代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以及70年代的HCI来说,技术要求可以很容易的从国外获取。

科技的作用在80年代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那时韩国出口企业从为原设备制造商生产转变为开发自主品牌进军国际市场,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对政府提出了新的政策需求。

过去,科技政策都是供给导向型,即为引进外国技术提供基础,而80年代,科技政策就开始侧重于鼓励国内研发,此时科技的作用就开始显现。

随着科技部在1982年设立了国民研发项目之后,其他部门也陆续着手研究任务导向型研发项目。

投资人力资源开发知识经济的另一个支柱是教育(或人力资源开发)。

韩国的教育系统是与经济发展阶段协调一致的,并同创新相互促进,互相补充,共同促进韩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从为国民提供普及教育,逐渐转变为向社会提供高技能的本科生和研究型技术专家。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韩国政府对人力资源发展和教育系统提出的政策也在与时俱进。

60年代经济发展早期,教育政策侧重于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以便向工业企业提供受教育的劳动力。

此时,教育发展的最显著特征是学生入学人数和学校数量的大幅度增加。

6年义务教育计划的完成让相应年龄的所有孩子都进入学校学习,中等教育学生的人数也是10年前的3倍。

为了为日益发展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培训技工,60年代还设立了职业高中。

而到了70年代,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为向HCI计划提供技工,还设立了职业大专院校。

1976年设定的《基本职业培训法案》(1981年进行了全面的修改)构成了职业培训的基本框架。

除了公共职业培训机构,部分政府的资金也用于支持离校到企业中进行培训的项目。

自1976年以来,大型企业要么自己培训员工,要么交税给政府让企业员工在公共培训机构接受培训。

在70和80年代期间,随着高等教育学生入学人数的增加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大专院校承担了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任务,大专院校的项目更具多样化以应对不同产业的需求。

1980年7月30号,政府发布了教育改革的通知,其中包括废除大学入学考试,革新学校设施,在教师中引入激励机制等。

为教育改革融资,政府还实行征收教育税(如方框 2.5所示)。

到80年代,劳动力资源已经越来越稀缺,相比前十年,80年代经济活动人口的数量大幅下降。

伴随着经济在1985—1989年以10%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

80年代的经济快速增长要求更多的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员工,这种劳动力需求的改变就需要大学加强科学和工程教育。

1992年,改革教育培训体系以应对工业化社会发展,成为第7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十大政策目标和任务之一。

韩国教育体系一直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如1980年7月30号的教育改革。

虽然改革的侧重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但改革的本质始终不变,那就是“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原动力”(1997年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p17).但是,教育改革并不都是成功的。

定量的目标很容易实现,如20世纪70年代增加多少大学学生入学人数,但教育质量的改善相比其他事情来说仍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虽然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一直在稳步增长,但这仍不足以改善提高教育质量。

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到了教育投入资金的问题,说,尽管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都以惊人的步伐前进,但教育的投资远未跟上这个发展速度(1997,p18)。

自1995年以来,韩国教育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但其中公共投资远落后于经合成员国的平均水平(如表 2.7),因此公共投资以外的部分就全部由私营部门来承担了(如表2.8)。

除了增加教育投资之外,韩国教育体系还需培养创造力。

1997年发布的教育改革简单地阐述了韩国面对的挑战:“韩国的教育,在工业化新时代已经实现了量的增加,但这仍不足以应对信息科技时代和全球化的浪潮,也不足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是未来时代增加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997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p17)。

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人力资源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工业角度分析,快速的工业化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尤其在短期内,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要求不断充实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

第二,从供给角度分析,教育和培训体系要随着工业需求变化而变化。

因此,韩国教育培训体系只能通过不断增加学生入学人数来应对韩国经济的增长,但这引发了教育数量扩张和质量改善的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共培训的人才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在技能上很难匹配。

在职培训的模式受到了韩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而公共培训却遭到了质疑。

一些批判家指出所谓的公共培训其实就是基础培训,而与此同时企业需要的是受过专业培训并能很好应对技术和结构快速变化的人才(Koh 1998,p64),这种不匹配使得公共职业培训拖累了工业需求的变化。

韩国教育体系和人类资源发展政策有时是成功的,有时也是有不足的,如向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原动力而不断进行改革就是褒贬参半的一个过程。

总结韩国过去40多年的经济变革描绘了一幅向高端先进工业结构转变的画卷。

这种成功变革一方面得益于政府正确地实施政策,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的积极参与。

政府设定的发展目标清晰地指引了国家发展的方向。

这些目标和大的方针政策都是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制定的,能够很好地应对国内和国际情况的变化。

一直以来,政府采用的方法都比较实际,而且政府的干预正如经济规划中所说一样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然,政府干预仍然会经历不断尝试和错误的过程,其中,如HCI 计划就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和过度投资。

在面对该错误的时候,韩国政府通过恢复市场机制的理性政策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韩国政府并不是市场的替代物,相反,政府担当的角色还很成功,因为政府职能补充了市场功能的不足,尤其是在市场和机构尚未建成的初步阶段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韩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宏观经济政策就从早期的直接干预转变为当前的自由自主的模式。

管理经济以实现工业化既带来好处也付出了代价。

将有限的资源转移到少数目标产业使得少数大企业享受优越的条件实现了快速增长,如果没有这种政府干预,韩国可能建不成诸如钢铁、汽车、造船等现代化的产业。

然而,这种产业政策所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可忽视的。

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使得金融部门发展不足,这一方面带来了金融部门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70年代早期金融抑制的直接代价就是拖累了产出增长和经济的整体发展。

此外,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不匹配也使得韩国经济易受国际金融市场震动的损害。

于是,韩国政府在90年代初期调整经济体系包括金融体系,以期实现两者之间的匹配,但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结果。

总体来说,政府干预在两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人力资源发展和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