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PPT
合集下载
三叉神经痛PPT课件
30
辅助检查
2、CMAP波幅测定: 波幅下降为健侧30%以上,可能在2个月 内回复 波幅下降为健侧10-30%之间,可能在28个月恢复 波幅下降在10%以下,需6个月-1年恢复
31
辅助检查
3.肌电图: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鉴别 暂时性传导障碍,还是永久性 失神。
32
诊断
1.急性起病 2.典型周围性面瘫
2.牙疼:多在进食冷、热食物时诱发,牙齿局部 检查及X线可鉴别
13
鉴别诊断
3.颞下颌关节紊乱:咀嚼食物时下颌部及颞部 痛,有关节压痛点,无触 发点
14
1.原发性:
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为首选,首剂100mg日2次,以后 每天增加100mg,直到疼痛停止后减量,最低 有效量维持治疗,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mg/日
三叉神经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1
概念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 剧烈疼痛而不伴有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称 三叉神经痛,常于40岁起病,女性较多。
2
病因
1.原发性: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三叉神经 在脑桥被异常扭曲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局 部产生脱髓鞘变化而导致疼痛发作。
4
病理
原发性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节细胞浆中 出现空泡,轴突不规则增生、肥厚、扭曲 或消失,髓鞘明显增厚、瓦解,多数纤维 有阶段性脱髓鞘改变。
5
病理
A. 正常
B. 华勒变性 (损伤远端轴 索&髓鞘变性)
C. 轴索变性 (轴索变性& 脱髓鞘自远端
向近端发展)
D. 神经元变性 (轴索&髓鞘变 性)
E. 节段性脱髓 鞘(轴索可无 损害)
辅助检查
2、CMAP波幅测定: 波幅下降为健侧30%以上,可能在2个月 内回复 波幅下降为健侧10-30%之间,可能在28个月恢复 波幅下降在10%以下,需6个月-1年恢复
31
辅助检查
3.肌电图: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鉴别 暂时性传导障碍,还是永久性 失神。
32
诊断
1.急性起病 2.典型周围性面瘫
2.牙疼:多在进食冷、热食物时诱发,牙齿局部 检查及X线可鉴别
13
鉴别诊断
3.颞下颌关节紊乱:咀嚼食物时下颌部及颞部 痛,有关节压痛点,无触 发点
14
1.原发性:
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为首选,首剂100mg日2次,以后 每天增加100mg,直到疼痛停止后减量,最低 有效量维持治疗,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mg/日
三叉神经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1
概念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 剧烈疼痛而不伴有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称 三叉神经痛,常于40岁起病,女性较多。
2
病因
1.原发性: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三叉神经 在脑桥被异常扭曲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局 部产生脱髓鞘变化而导致疼痛发作。
4
病理
原发性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节细胞浆中 出现空泡,轴突不规则增生、肥厚、扭曲 或消失,髓鞘明显增厚、瓦解,多数纤维 有阶段性脱髓鞘改变。
5
病理
A. 正常
B. 华勒变性 (损伤远端轴 索&髓鞘变性)
C. 轴索变性 (轴索变性& 脱髓鞘自远端
向近端发展)
D. 神经元变性 (轴索&髓鞘变 性)
E. 节段性脱髓 鞘(轴索可无 损害)
三叉神经痛ppt课件
3、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
·
18
手术治疗
1、三叉神经及半月神经节封闭术
1903年,一名外国医生率先应用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手术通过注射的药 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使之变 性,造成传导阻滞,而得以止痛。常用的封闭药物是无水酒精和甘 油。周围支封闭操作简单,但疗效不能持久,一般可维持3-8 月 ,很少超过1年。半月节封闭术操作相对较复杂,可引起神经性角 膜炎等并发症,总有效率72-99%,早期复发率20%,5-10年复发 率达50%。
三叉神经痛
2016-9-20 申惠芳
·
1
•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 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女 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 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 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 样、烧灼样、顽固 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
·
7
4.诱发因素
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 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 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 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
8
5.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 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6.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 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
11.肿瘤侵犯颅底:最常见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 多数脑神经,颈淋巴结肿大,作鼻咽部检查检查、活检、颅底X线 检查,CT及MRI检查可确诊。
·
14
12.舌咽神经痛:易于三叉神经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经痛的部位不
·
18
手术治疗
1、三叉神经及半月神经节封闭术
1903年,一名外国医生率先应用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手术通过注射的药 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使之变 性,造成传导阻滞,而得以止痛。常用的封闭药物是无水酒精和甘 油。周围支封闭操作简单,但疗效不能持久,一般可维持3-8 月 ,很少超过1年。半月节封闭术操作相对较复杂,可引起神经性角 膜炎等并发症,总有效率72-99%,早期复发率20%,5-10年复发 率达50%。
三叉神经痛
2016-9-20 申惠芳
·
1
•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 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女 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 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 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 样、烧灼样、顽固 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
·
7
4.诱发因素
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 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 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 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
8
5.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 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6.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 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
11.肿瘤侵犯颅底:最常见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 多数脑神经,颈淋巴结肿大,作鼻咽部检查检查、活检、颅底X线 检查,CT及MRI检查可确诊。
·
14
12.舌咽神经痛:易于三叉神经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经痛的部位不
05803_三叉神经痛(ppt课件)
未来展望
2024/1/24
5
02
三叉神经痛基本概念
2024/1/24
6
定义与分类
2024/1/24
定义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 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 作的剧痛
分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 神经痛
7
发病原因及机制
2024/1/2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认为病 变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及其感觉神经根内,也可能与血管压迫 、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导致对神经的机械性压迫、牵 拉及营养代谢障碍有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物制剂治疗
针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研发具有针对性的生物制剂, 如神经生长因子、抗炎因子等 ,为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2024/1/24
24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1/24
25
9
03
药物治疗方案
2024/1/24
10
常用药物介绍
卡马西平
作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卡马西平能有效缓解 疼痛,减少发作频率。
奥卡西平
与卡马西平类似,奥卡西平同样具有抗神经痛作用 ,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苯妥英钠
作为一种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也可用于三叉神经 痛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合并癫痫症状的患者。
指导患者记录疼痛日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持 续时间、诱发因素等,以便更好地了解疼痛规律和 寻找可能的治疗策略。
教育患者识别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并学会采取 相应的措施。
2024/1/24
20
家属参与和支持重要性
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 复至关重要,应鼓励家属积极 参与患者的疼痛管理和教育工 作。
三叉神经痛讲ppt课件
(2)痛性抽搐:严重时可伴同侧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面 部潮红,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
(3)病程:
.
17
6.诊断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诊断要点如下: 1.发痛部位为三叉神经或其某分支的分布区。 2.多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不发作时绝大部分
患者完全不痛,仅极少数患者仍有轻度疼痛。 3.大多数患者有“扳机点”,即触发点,刺激这些
.
12
▄机械压迫学说
硬膜鞘或岩骨嵴的压迫:三叉神经节及后根 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或后根 通过硬膜孔时在高起的岩骨嵴处成角扭曲 受压而致病 .有人检查了130例三叉神经痛患 者的两侧岩骨嵴高度,在岩骨嵴稍高的一 侧发病率高3倍。
.
13
▄缺血学说
见于中老年人,易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及 脑缺血缺氧,反复发作 ,血循环阻断后产生的 致痛物质而致三叉神经痛。
.
4
特殊内 脏运动
三 叉 N
躯体 感觉
三叉神经分布图
三叉N 运动核
三叉N 运动根
三叉N 脑桥核 脊束核
半月N节
咀嚼肌
眼神经 上颌N 下颌N
.
5
.6.7Fra bibliotek2.分类:
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症状性三叉神经痛
.
8
3.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清.几种学说: (1)血管压迫学说: (2)机械压迫学说 (3)缺血学说 (4)中枢病源学说 (5)其他:
.
22
▄副鼻窦炎或肿瘤 上颌窦、颌窦、筛窦病患者均可引起
.
21
疼痛亦为阵发性,大多在吞咽时发作。痛从 扁桃体区及舌根起,向外耳道放射,亦可 向耳前、耳后、耳廓或本侧半个面部放射。 发作时患者多用手压迫下额角下方。在舌 根背面外侧及扁桃体处有“扳机点”,颈 外皮肤无“扳机点”。吞咽、说话及转头、 大笑均可引起发作,更怕吞咽酸、苦食品。 易伴发心动过缓或眩晕。患者多为35~65岁 的人。此病颇为少见,发病率大约为三叉 神经痛的1%。用1%的卡因液涂布咽后壁或 扁桃体区的“扳机点”可停止发作。此外, 三叉神经痛,痛在舌尖及舌缘,亦可资鉴 别。
(3)病程:
.
17
6.诊断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诊断要点如下: 1.发痛部位为三叉神经或其某分支的分布区。 2.多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不发作时绝大部分
患者完全不痛,仅极少数患者仍有轻度疼痛。 3.大多数患者有“扳机点”,即触发点,刺激这些
.
12
▄机械压迫学说
硬膜鞘或岩骨嵴的压迫:三叉神经节及后根 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或后根 通过硬膜孔时在高起的岩骨嵴处成角扭曲 受压而致病 .有人检查了130例三叉神经痛患 者的两侧岩骨嵴高度,在岩骨嵴稍高的一 侧发病率高3倍。
.
13
▄缺血学说
见于中老年人,易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及 脑缺血缺氧,反复发作 ,血循环阻断后产生的 致痛物质而致三叉神经痛。
.
4
特殊内 脏运动
三 叉 N
躯体 感觉
三叉神经分布图
三叉N 运动核
三叉N 运动根
三叉N 脑桥核 脊束核
半月N节
咀嚼肌
眼神经 上颌N 下颌N
.
5
.6.7Fra bibliotek2.分类:
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症状性三叉神经痛
.
8
3.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清.几种学说: (1)血管压迫学说: (2)机械压迫学说 (3)缺血学说 (4)中枢病源学说 (5)其他:
.
22
▄副鼻窦炎或肿瘤 上颌窦、颌窦、筛窦病患者均可引起
.
21
疼痛亦为阵发性,大多在吞咽时发作。痛从 扁桃体区及舌根起,向外耳道放射,亦可 向耳前、耳后、耳廓或本侧半个面部放射。 发作时患者多用手压迫下额角下方。在舌 根背面外侧及扁桃体处有“扳机点”,颈 外皮肤无“扳机点”。吞咽、说话及转头、 大笑均可引起发作,更怕吞咽酸、苦食品。 易伴发心动过缓或眩晕。患者多为35~65岁 的人。此病颇为少见,发病率大约为三叉 神经痛的1%。用1%的卡因液涂布咽后壁或 扁桃体区的“扳机点”可停止发作。此外, 三叉神经痛,痛在舌尖及舌缘,亦可资鉴 别。
三叉神经痛课件
Ophthalmic n.眶下神经Infraorbital n.颊神经 Buccal n.睑 支Palpebral br.鼻 支 Nasal br.
唇 支Labial br.上牙槽前神经 Ant. sup.alveola
上牙槽中神经 Middle sup. alved
[脑神经]检查4、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1 )面部感觉: 检查痛、触及温度三种感觉, 两侧及内外对比。检查三支分布区的感觉改变 及是否为核性分布。• 痛觉:尖针。• 触觉:棉花纤维条。• 温度觉:冷热水试管。
[脑神经]检查4、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2)咀嚼肌运动:作咀嚼动作比较双侧颞肌、 咬肌有无力弱。张口——上下颌门齿中缝为 标准,判定下颌有无偏斜(如有,则该侧翼 肌瘫痪)。(3)反射①角膜反射 (corneal reflex): 用棉絮轻触 角膜外缘,双眼瞬目动作。直接/间接。②下颌反射 (mandibularreflex): 略张口, 轻叩置于下颌中央检查者拇指,引起下颌 上提。
· 颈内动脉管前端的骨质缺陷,使该 动脉与半月神经节 十分接近,搏动长 期影响半月神经节 和感觉根,是指发 生脱髓鞘变而引起 疼痛。
o神经分支经过的骨孔因骨膜炎而发生狭窄, 压迫神经引起疼痛。
鸡冠前交叉沟 圆孔后床突 卵圆孔 —棘孔
筛板垂体寓 破裂孔种坡一鞍背
枕内隆突颅底内面观
枕骨大孔颈静脉孔
图298 脑神经核模式图(背面观)Diagram of the nuclei of the cranialnerves(dorsal aspect)
图297 脑干侧面观Lateral aspect of the brain stem
中枢病变学说
4病变在脑干内,与脑干中三叉神经感觉核的兴奋性改变 有直接关系。■丘脑的损害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性原因。丘脑损害的特 点是强烈的自发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被其他非伤害性刺激引 起,如触觉、声响、光亮等。以三叉神经中枢的病毒性感染引起它的反应过敏来解释扳机 点现象。中枢病因学说不能解释许多临床事实,如为何延髓的许多病变,如延髓肿瘤、延髓空洞等不引起三叉神经疼。
唇 支Labial br.上牙槽前神经 Ant. sup.alveola
上牙槽中神经 Middle sup. alved
[脑神经]检查4、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1 )面部感觉: 检查痛、触及温度三种感觉, 两侧及内外对比。检查三支分布区的感觉改变 及是否为核性分布。• 痛觉:尖针。• 触觉:棉花纤维条。• 温度觉:冷热水试管。
[脑神经]检查4、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2)咀嚼肌运动:作咀嚼动作比较双侧颞肌、 咬肌有无力弱。张口——上下颌门齿中缝为 标准,判定下颌有无偏斜(如有,则该侧翼 肌瘫痪)。(3)反射①角膜反射 (corneal reflex): 用棉絮轻触 角膜外缘,双眼瞬目动作。直接/间接。②下颌反射 (mandibularreflex): 略张口, 轻叩置于下颌中央检查者拇指,引起下颌 上提。
· 颈内动脉管前端的骨质缺陷,使该 动脉与半月神经节 十分接近,搏动长 期影响半月神经节 和感觉根,是指发 生脱髓鞘变而引起 疼痛。
o神经分支经过的骨孔因骨膜炎而发生狭窄, 压迫神经引起疼痛。
鸡冠前交叉沟 圆孔后床突 卵圆孔 —棘孔
筛板垂体寓 破裂孔种坡一鞍背
枕内隆突颅底内面观
枕骨大孔颈静脉孔
图298 脑神经核模式图(背面观)Diagram of the nuclei of the cranialnerves(dorsal aspect)
图297 脑干侧面观Lateral aspect of the brain stem
中枢病变学说
4病变在脑干内,与脑干中三叉神经感觉核的兴奋性改变 有直接关系。■丘脑的损害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性原因。丘脑损害的特 点是强烈的自发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被其他非伤害性刺激引 起,如触觉、声响、光亮等。以三叉神经中枢的病毒性感染引起它的反应过敏来解释扳机 点现象。中枢病因学说不能解释许多临床事实,如为何延髓的许多病变,如延髓肿瘤、延髓空洞等不引起三叉神经疼。
《三叉神经痛护理》PPT课件
检查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功 能。
心理社会评估
生活质量评估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社会支持 系统等。
评估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的影 响。
制定护理计划
疼痛管理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等。
心理护理计划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
《三叉神经痛护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护理评估与计划 • 护理措施与实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康复期护理与指导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提高医护人员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掌握护理要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背景
病因分析
01
02
03
04
血管压迫
三叉神经受到周围血管的压迫, 导致神经脱髓鞘及传导异常。
肿瘤压迫
颅内肿瘤、鼻咽癌等压迫三叉 神经,引起疼痛。
炎症因素
口腔、颌面部炎症等刺激三叉 神经,导致疼痛发作。
其他因素
如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等 也可能引起三叉神经痛。
发病机制
01
02
03
神经传导异常
三叉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 后,神经纤维传导异常, 产生疼痛。
定期随访与复查安排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出院后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复查安排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评估药物疗效 和监测不良反应。同时,可进行面部神经功能检查,以了解三叉神经恢复情况。
08
三叉神经痛课件PPT课件
推拿治疗
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疼痛。
其他非侵入性操作
如拔罐、刮痧等,通过刺激皮肤、肌肉等组织,达到缓解疼痛的 效果。
局部封闭、射频等微创技术
局部封闭
将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阻断神经传导,达到止痛效果。常用药物 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射频治疗
通过射频电流刺激神经,产生热效应,破坏痛觉神经纤维,达到止 痛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对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使用止痛药或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 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经验分享
处理方法总结和经验分享
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是关键,患者应密 切关注自身状况。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配合医生治疗,有 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及时反馈病情变化 ,以便医生调整治疗 方案。
CT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CT检查可见神经根部增粗、扭曲,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有时 可见骨质破坏累及神经孔。
MRI检查方法及表现
MRI检查方法
采用高场强MRI扫描仪,对三叉神经进行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可准确评估神经 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MRI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MRI检查可见神经根部信号异常,呈高信号或等信号,有时可见 神经周围水肿或血管压迫。
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 神经压迹处
周围支分布
额部、面部、口腔及鼻腔 的粘膜、牙齿、脑膜等
生理功能及传导通路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传导头面部痛、温、触等 浅感觉及深感觉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支配咀嚼肌和鼓膜张肌, 主要司咀嚼运动和张口运 动
传导通路
三级神经元传递,最终到 达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产生感觉
相关神经核团和联系
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疼痛。
其他非侵入性操作
如拔罐、刮痧等,通过刺激皮肤、肌肉等组织,达到缓解疼痛的 效果。
局部封闭、射频等微创技术
局部封闭
将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阻断神经传导,达到止痛效果。常用药物 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射频治疗
通过射频电流刺激神经,产生热效应,破坏痛觉神经纤维,达到止 痛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对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使用止痛药或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 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经验分享
处理方法总结和经验分享
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是关键,患者应密 切关注自身状况。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配合医生治疗,有 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及时反馈病情变化 ,以便医生调整治疗 方案。
CT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CT检查可见神经根部增粗、扭曲,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有时 可见骨质破坏累及神经孔。
MRI检查方法及表现
MRI检查方法
采用高场强MRI扫描仪,对三叉神经进行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可准确评估神经 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MRI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MRI检查可见神经根部信号异常,呈高信号或等信号,有时可见 神经周围水肿或血管压迫。
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 神经压迹处
周围支分布
额部、面部、口腔及鼻腔 的粘膜、牙齿、脑膜等
生理功能及传导通路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传导头面部痛、温、触等 浅感觉及深感觉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支配咀嚼肌和鼓膜张肌, 主要司咀嚼运动和张口运 动
传导通路
三级神经元传递,最终到 达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产生感觉
相关神经核团和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三叉神经眼支病变 首先出现眼内及额区痛, 继之感觉迟钝或消失,同侧直接角膜反射减弱或 消失及对侧间接角膜反射亦减弱或消失。
(3)视神经损害 同侧视力障碍,久之出现原发 性神经萎缩。
(4)有时可出现眼球突出。
5、眶上裂综合征
(1)Ⅲ、Ⅳ、Ⅵ颅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眼支损害, 以动眼神经瘫痪最显著。
周围性损害
1 感觉障碍性质 各种感觉均障碍
2 感觉障碍区分布
三分支
3 其他症状
Ⅵ、Ⅷ、Ⅷ
核性损害
分离性 葱皮样 长传导束
(三) 传导束性病变
感觉方面:
对侧面部、各种感觉均感觉障碍; 多合并运动障碍的症状及体征。
运动方面:
单侧皮质脑干束病变不出现明显瘫痪; 可出现下颌反射活跃或亢进。
小结:
(一)三叉神经功能丧失
1. 感觉消失 2. 分泌物减少 3. 角膜反射消失 4. 咀嚼肌功能障碍
(二)三叉神经痛
三、眼球运动神经与三叉神经 同时受损的常见综合征
1、岩尖综合征 2、破裂孔综合征 3、海绵窦综合征 4、眶尖综合征 5、眶上裂综合征
1、岩尖综合征
多因急慢性中耳炎及乳突炎引起,在颞骨 岩部的尖端硬脑膜外间隙引起局限性脑膜 炎。
(l)前型 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受侵。 (2)中型 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受侵。 (3)后型 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三支全受侵。 海绵窦内较大的病变也可出现后型的症状与体征。
3、破裂孔综合征
该综合征与海绵窦后部的综合征相似 除了损伤Ⅲ、Ⅳ、Ⅴ、Ⅵ颅神经外,还侵及
运动核在桥脑 位于感觉主核的内侧 支配咀嚼肌。 受双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
二、三叉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周围性病变
1. 三个分支 2. 半月节 3. 三叉神经根
(二)核性病变 (三)传导束病变
(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
1. 三个分支的病变
① 感觉障碍---相应分布区
刺激性症状:三叉神经痛; 破坏性症状:感觉迟钝或消失。
(2)同侧眼球有可能出现轻度外突(因静脉受压、 眼球后水肿所致)。
(3)眼交感神经受侵--何纳氏综合征); 注: 因有动眼神经瘫痪出现眼睑下垂及瞳孔散大,因
有球后水肿出现眼球外突,故何纳氏征多不显著。
6、三叉神经旁综合征(Raeder氏)
该综合征是由于三叉神经节附近的局限性病变引 起,如动脉瘤、骨折、梅毒及局部骨炎引起。
分支:
1. 耳颞神经 ——— 颞部皮肤,并将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导入腮腺。 2. 舌神经 ———— 舌前 2/3 粘膜、司一般躯体感觉并有面神经的鼓索加入。 3. 下牙槽神经 —— 下颌牙齿,终支为颏神经——口裂以下皮肤。 4. 咀嚼肌神经 —— 运动性,支配 4 块咀嚼肌。
颊 神 经
颏
混合神经
神 经
② 同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 ③ 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
2. 三叉神经节的病变
① 可出现带状疱疹(特点) ② 三叉神经痛、感觉迟钝或消失; ③ 同侧直接及对侧间接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④ 嚼肌瘫痪。
(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
3. 三叉神经根的病变:
① 三叉神经分支损伤的症状(感觉\运动\反射) ② 常合并有第7、第8颅神经的损伤 ③ 同侧小脑症状及体征。 ④ 病因:听神经瘤、脑膜炎、蛛网膜炎
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及交感神经障碍。 出现三叉神经痛;继之出现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及
角膜反射障碍,也可出现咀嚼肌瘫痪; 何纳氐综合征; 多伴有动眼神经麻痹。
病灶侧外展神经瘫痪以及三叉神经眼支甚 至上颔支受侵;
首先出现眼支甚或上颔支的三叉神经痛, 继之出现三叉神经Ⅰ、Ⅱ支配区的感觉障 碍及角膜反射障碍。
2、海绵窦综合征
侵及Ⅲ、Ⅳ、Ⅵ颅神经及三叉神经,其中外展神经多首先 受侵。
根据病变的都位与范围分为前、中、后三型:这种分型多 见于海绵窦动脉瘤时出现。
交感神经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如果为占位性病变还可能闭塞颈内动脉而出
现脑症状。最常见于鼻咽癌转移。
4、眶尖综合征
视神经孔在眶上裂之内侧,眶尖病变可同时损害 眶上裂通过的神经(Ⅲ、Ⅳ、ⅥI及三叉神经之眼 支)与视神经孔通过的视神经。
(1)Ⅲ、Ⅳ、Ⅵ损害 眼外肌瘫痪及瞳孔散犬, 对光反射及凋节反射皆发生障碍。
眼球.眼眶.结膜. 眼睑.鼻背
眼神经
一
三
般
叉 神 经 节
躯 体 感
觉
鼻睫神经
泪腺神经
第2支: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
上颌N
海绵窦外 侧壁
圆孔
翼腭窝
下睑、鼻翼、上唇 眶下神经 上牙槽前中支 上牙槽后支
上颌、牙、齿龈
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
上牙槽后支
第3支: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erve
(二) 三叉神经核性病变
①分离性感觉障碍
A.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痛、温觉消失; B.主核---同侧面部的触觉障碍, C.三叉神经中脑核---同侧面部的深感觉障碍
②感觉障碍分布特点—“葱皮样”
上端病变----同侧面中心部痛、温觉障碍; 下端病变----面部之周边部出痛、温觉障碍。
鉴别: 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与核性损害
三叉神经感觉核
1. 三叉神经中脑核----深感觉 2.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 觉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3.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核上部----面部中央痛温觉 核下部----面部周围痛温觉
(二) 三叉神经的运动通路
中央前回下1/3
内囊
脑干
同侧 三叉神经 第五章 颅神经的定位诊断
第四节 三叉神经
一、三叉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基础
混合神经 感觉神经--面部、口腔
及头顶前部的感觉 运动神经--咀嚼肌
三叉神经(视频)
头面部痛温觉传导路
(一) 三叉神经的感觉通路
眶内结构 眶
额部皮肤
上颌牙齿及牙龈、鼻腔、 口裂之间的皮肤
下颌牙齿及牙龈、舌前2/3 粘膜、口裂以下的皮肤
脑干
三叉神经 感觉核
眶上裂
眼神经
半
月
圆孔
上颌神经
神 经
节
卵圆孔
下颌神经
中脑核(深) 感觉主核(触) 脊束核(痛温)
丘脑(腹后 内侧核)
内囊
中央后回下1/3
第1支:眼神经 ophthalmic nerve
泪腺神经:泪腺、上睑
眼神经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
额神经
眶 额神经:额顶部皮肤
鼻睫神经:鼻腔.筛窦.泪囊.
(3)视神经损害 同侧视力障碍,久之出现原发 性神经萎缩。
(4)有时可出现眼球突出。
5、眶上裂综合征
(1)Ⅲ、Ⅳ、Ⅵ颅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眼支损害, 以动眼神经瘫痪最显著。
周围性损害
1 感觉障碍性质 各种感觉均障碍
2 感觉障碍区分布
三分支
3 其他症状
Ⅵ、Ⅷ、Ⅷ
核性损害
分离性 葱皮样 长传导束
(三) 传导束性病变
感觉方面:
对侧面部、各种感觉均感觉障碍; 多合并运动障碍的症状及体征。
运动方面:
单侧皮质脑干束病变不出现明显瘫痪; 可出现下颌反射活跃或亢进。
小结:
(一)三叉神经功能丧失
1. 感觉消失 2. 分泌物减少 3. 角膜反射消失 4. 咀嚼肌功能障碍
(二)三叉神经痛
三、眼球运动神经与三叉神经 同时受损的常见综合征
1、岩尖综合征 2、破裂孔综合征 3、海绵窦综合征 4、眶尖综合征 5、眶上裂综合征
1、岩尖综合征
多因急慢性中耳炎及乳突炎引起,在颞骨 岩部的尖端硬脑膜外间隙引起局限性脑膜 炎。
(l)前型 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受侵。 (2)中型 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受侵。 (3)后型 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三支全受侵。 海绵窦内较大的病变也可出现后型的症状与体征。
3、破裂孔综合征
该综合征与海绵窦后部的综合征相似 除了损伤Ⅲ、Ⅳ、Ⅴ、Ⅵ颅神经外,还侵及
运动核在桥脑 位于感觉主核的内侧 支配咀嚼肌。 受双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
二、三叉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周围性病变
1. 三个分支 2. 半月节 3. 三叉神经根
(二)核性病变 (三)传导束病变
(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
1. 三个分支的病变
① 感觉障碍---相应分布区
刺激性症状:三叉神经痛; 破坏性症状:感觉迟钝或消失。
(2)同侧眼球有可能出现轻度外突(因静脉受压、 眼球后水肿所致)。
(3)眼交感神经受侵--何纳氏综合征); 注: 因有动眼神经瘫痪出现眼睑下垂及瞳孔散大,因
有球后水肿出现眼球外突,故何纳氏征多不显著。
6、三叉神经旁综合征(Raeder氏)
该综合征是由于三叉神经节附近的局限性病变引 起,如动脉瘤、骨折、梅毒及局部骨炎引起。
分支:
1. 耳颞神经 ——— 颞部皮肤,并将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导入腮腺。 2. 舌神经 ———— 舌前 2/3 粘膜、司一般躯体感觉并有面神经的鼓索加入。 3. 下牙槽神经 —— 下颌牙齿,终支为颏神经——口裂以下皮肤。 4. 咀嚼肌神经 —— 运动性,支配 4 块咀嚼肌。
颊 神 经
颏
混合神经
神 经
② 同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 ③ 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
2. 三叉神经节的病变
① 可出现带状疱疹(特点) ② 三叉神经痛、感觉迟钝或消失; ③ 同侧直接及对侧间接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④ 嚼肌瘫痪。
(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
3. 三叉神经根的病变:
① 三叉神经分支损伤的症状(感觉\运动\反射) ② 常合并有第7、第8颅神经的损伤 ③ 同侧小脑症状及体征。 ④ 病因:听神经瘤、脑膜炎、蛛网膜炎
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及交感神经障碍。 出现三叉神经痛;继之出现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及
角膜反射障碍,也可出现咀嚼肌瘫痪; 何纳氐综合征; 多伴有动眼神经麻痹。
病灶侧外展神经瘫痪以及三叉神经眼支甚 至上颔支受侵;
首先出现眼支甚或上颔支的三叉神经痛, 继之出现三叉神经Ⅰ、Ⅱ支配区的感觉障 碍及角膜反射障碍。
2、海绵窦综合征
侵及Ⅲ、Ⅳ、Ⅵ颅神经及三叉神经,其中外展神经多首先 受侵。
根据病变的都位与范围分为前、中、后三型:这种分型多 见于海绵窦动脉瘤时出现。
交感神经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如果为占位性病变还可能闭塞颈内动脉而出
现脑症状。最常见于鼻咽癌转移。
4、眶尖综合征
视神经孔在眶上裂之内侧,眶尖病变可同时损害 眶上裂通过的神经(Ⅲ、Ⅳ、ⅥI及三叉神经之眼 支)与视神经孔通过的视神经。
(1)Ⅲ、Ⅳ、Ⅵ损害 眼外肌瘫痪及瞳孔散犬, 对光反射及凋节反射皆发生障碍。
眼球.眼眶.结膜. 眼睑.鼻背
眼神经
一
三
般
叉 神 经 节
躯 体 感
觉
鼻睫神经
泪腺神经
第2支: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
上颌N
海绵窦外 侧壁
圆孔
翼腭窝
下睑、鼻翼、上唇 眶下神经 上牙槽前中支 上牙槽后支
上颌、牙、齿龈
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
上牙槽后支
第3支: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erve
(二) 三叉神经核性病变
①分离性感觉障碍
A.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痛、温觉消失; B.主核---同侧面部的触觉障碍, C.三叉神经中脑核---同侧面部的深感觉障碍
②感觉障碍分布特点—“葱皮样”
上端病变----同侧面中心部痛、温觉障碍; 下端病变----面部之周边部出痛、温觉障碍。
鉴别: 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与核性损害
三叉神经感觉核
1. 三叉神经中脑核----深感觉 2.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 觉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3.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核上部----面部中央痛温觉 核下部----面部周围痛温觉
(二) 三叉神经的运动通路
中央前回下1/3
内囊
脑干
同侧 三叉神经 第五章 颅神经的定位诊断
第四节 三叉神经
一、三叉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基础
混合神经 感觉神经--面部、口腔
及头顶前部的感觉 运动神经--咀嚼肌
三叉神经(视频)
头面部痛温觉传导路
(一) 三叉神经的感觉通路
眶内结构 眶
额部皮肤
上颌牙齿及牙龈、鼻腔、 口裂之间的皮肤
下颌牙齿及牙龈、舌前2/3 粘膜、口裂以下的皮肤
脑干
三叉神经 感觉核
眶上裂
眼神经
半
月
圆孔
上颌神经
神 经
节
卵圆孔
下颌神经
中脑核(深) 感觉主核(触) 脊束核(痛温)
丘脑(腹后 内侧核)
内囊
中央后回下1/3
第1支:眼神经 ophthalmic nerve
泪腺神经:泪腺、上睑
眼神经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
额神经
眶 额神经:额顶部皮肤
鼻睫神经:鼻腔.筛窦.泪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