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经济学计算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其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劳动价值论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答案B.解析:A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C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核心;D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生产C.商品D.社会总产品答案B.解析:A项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项是研究商品经济的起点;D项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答案B.解析:A项的范围过大,生产方式还包含了生产力;C项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D项是经济学的另一个分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对象.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答案A.解析:生产的内容、方式、性质,决定了交换、分配、消费的内容、方式、性质.所以生产是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5.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答案D.解析: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劳动者和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构成.生产资料具体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6.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C.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答案A.解析: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具体包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建立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7.生产资料包括.A.资本技术和管理B.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D.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答案C.解析:生产资料包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包含生产工具和辅助材料.A项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只能够通过劳动者和劳动要素发挥作用;B项是生产工具的定义;D项的内容不完整,缺了辅助材料.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A.揭示经济规律,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揭示如何埋葬资本主义社会D.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答案A.解析:B项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目的;C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D项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目的.9.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答案B.解析:生产力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组成;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资料里面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10.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者答案D.解析:见上题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A.生产关系的总和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答案D.解析:所谓生产方式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A项是经济基础;B项是生产力的构成;C项是杜撰的说法.1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经济规律答案A.解析:人类社会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但不是孤立地研究,而是运用联系的眼光,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研究.1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答案D.解析:人类有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文学、艺术、宗教、教育、体育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物质资料生产.因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才能提供人类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资料,并且物质资料生产对其他的实践活动也具有决定作用.14.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属于.A.普遍规律B.特殊规律C.共有规律D.客体规律答案B.解析:经济规律按照其发挥作用的范围,分为普遍规律、共有规律和特殊规律.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属于特殊规律.15.推动社会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方式的变革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答案A.解析: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16.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B.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D.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答案A.解析: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的活动方式和联结方式,包括联结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方式、联结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方式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17.价值量的多少是由.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答案D.解析: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数量.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是劳动时间,但它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18.价值是商品的.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物质属性D.一般属性答案B.解析: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19.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C.商品交换的实现D.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答案C.解析: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20.商品的二因素是由.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答案B.解析: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或者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2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A.抽象劳动B.具体劳动C.脑力劳动D.体力劳动答案A.解析:本题是考查价值和抽象劳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22.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移动电话的型号和技术水平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答案B.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物的有用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答案B.解析:货币的产生,使一切商品的价值有了一个固定的、相对同一的表现形式,也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货币代表价值和商品代表使用价值的矛盾.在货币形式下,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它们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在交换中,它们要求转化为价值;而另一极则是货币.24.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与商品的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所以研究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理由就是二者之间存在联系.25.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答案D.解析: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劳动的交换;同质才能进行量的对比,而抽象劳动就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6.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答案A.解析: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27.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C.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D.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答案B.解析: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的观点.马克思在这个领域的贡献,是进一步提出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二重性原理.2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答案C.解析: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2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答案C.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它们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兼有二者.30.劳动生产率是指.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生产率D.具体劳动或抽象劳动的生产率答案A.解析: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31.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数量.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减不变答案C.解析: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不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下降.32.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A.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不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答案C.解析: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现象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恰好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33.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通过.A.抽象的劳动表现出来B.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C.本身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D.处在等价形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答案D.解析:1只羊=20只鸡,也就是说羊的价值通过鸡这一种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上,鸡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上,鸡是羊的价值形式或等价物.34.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是基于货币.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货币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瞬间充当买卖媒介C.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可以随时退出流通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可以暂时不用现金购买答案B.解析: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瞬间充当买卖媒介,而不是最终的归宿,所以履行该职能可以是不足值货币.而纸币就属于不足值货币的范畴.35.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C.自身也有价值D.可作为支付手段答案C.解析: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标准.但它是外在的尺度;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之所以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是因为它自己有价值.36.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答案 D.解析: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37.货币流通规律是.A.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B.关于货币本质的规律C.关于通货膨胀的规律D.关于通货紧缩的规律答案A.解析: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B项是由货币的定义揭示的.选项C、D是违背货币流通规律的恶果.38.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A.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之间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答案C.解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该矛盾之所以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理由在于:其一,它是商品和商品生产一切矛盾如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根源;其二,它贯穿商品生产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其三,它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9.一台洗衣机在商店里出售,标价1200元.这个“元”是.A.价值标准B.价格标准C.交换价值的标准D.销售标签答案B.解析:货币的计量单位,如人民币的元、角、分等,就是价格标准.它通常由国家规定.40.缴纳赋税、租金和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A.流通手段的职能B.支付手段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D.世界货币的职能答案B.解析: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销、清偿债务、交付赋税、支付租金以及发放工资时所履行的职能.它是流通手段的特例.41.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生产工具的状况C.社会的上层建筑D.社会经济制度答案D.解析:人类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外延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42.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之所以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量持续地严重过多或过少现象,直接原因在于.A.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能自觉地调节货币流通量B.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能自觉地对货币需要量进行科学预测C.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能使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从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D.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答案D.解析: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执行该职能的货币从本质上讲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在现实生活中,在币值稳定的情况下,银行储蓄存款可以成为货币通行的贮藏方式.但金属货币的贮藏能够起到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而纸币的储蓄则不能.43.通货膨胀是由于.A.货币供应量大大少于货币需要量B.货币供应量显着多于货币需要量C.货币供应量刚好等于货币需要量D.按货币需要量决定货币发行数量答案B.解析: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发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4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A.货币价值增加,物价普遍上涨B.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下降C.货币价值增加,物价普遍下降D.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答案C.解析:通货紧缩是指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发的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的现象45.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是.A.货币发行量应相当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B.货币发行量应大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C.货币发行量应小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D.货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无关答案A.解析: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其基本要求是货币的发行量应相当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4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剩余价值规律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价值规律答案D.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选项A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B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C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7.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其核心机制.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D.风险机制答案A.解析: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或者说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所谓市场机制,就是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48.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些矛盾除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等之外,还有.A.货币与资本的矛盾B.供给和需求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答案D.解析:商品内在矛盾有四对: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矛盾.49.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A.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B.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C.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D.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答案B.解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用汇率表现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所以,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分子成为正比,与货币价值分母变化成反比.50.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B.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C.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答案C.解析: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表现出来.A项是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项是一般价值形式;D 项是杜撰的论断.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3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理论来源有.A.德国古典哲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C.解析: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之上的.其直接的理论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其中A项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D项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而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所继承的理论成果主要有.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D.把研究的重点由流通转向生产领域答案BD.解析:该题的内容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和理论沿革.从应对考试的角度而言,简单地记住答案即可3.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或者出发点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所以C项错误.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研究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它研究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中人与人的关系C.它要研究所有制形式D.它必须紧密地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考查生产关系答案ABC.解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方式、研究任务等是相互关联但又相互区别的范畴.D项属于研究方式,而题干所设定的问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
马哲经济学习题1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3.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4.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5.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决定的因素是A.生产条件B.劳动强度C.劳动熟练程度D.生产规律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反向变化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9.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A.不会发生B.可能发生C.取决于商品数量D.是不可避免的11: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价格标准职能12.“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影响D.心理因素决定价值13.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A.商品价格同价值相等B之商品价值同价格相等C.商品价值围绕价格波动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15.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A.都成为资本家B.都成为雇佣工人C.两极分化D.彻底破产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B.货币投人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1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20.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C.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2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2.一个资本家通过提高效率、加强管理等方法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利润D.垄断利润23.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24.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25.资本的价值构成是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一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26.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A.不变资本比重增大B.可变资本比重增大C.流通资本比重增大D.流动资本比重增大2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28.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及专制独裁制三种C.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2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A.法院B.检察机构C.议院或国会D.警察机构30.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A.议会制B.三权分立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3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实用主义B.利己主义C.自由主义D.民主主义3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C.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D.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1.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人类劳动的产品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D.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A.自然分工B.劳动分工C.社会分工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3.商品二因素是指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5.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6.剩余价值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B.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C.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7.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A.延长工作日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C.增加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8.决定剩余价值率的因素有A.剩余价值量B.可变资本量C.必要劳动时间D.剩余劳动时间9.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B.竞争的压力C.垄断的需要D.市场经济的要求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A.政党制度B.国家制度C.民主制度D.三权分立制度11.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中的三权指的是A.立法权B.执法权C.司法权D.行政权1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资产阶级的A.人生观B.价值观C.道德观D.思维方式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D2.A3.C4.C5.A6.B7.A8.C9.B10.A11.C12.C13.B14.D 15.C16.B17.B18.C19.B20.C21.C22.C23A.24.C25.D26.A27.D28.A29.C30.A31.B32.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C4.CD5.AB6.ACD7.AC8.ABCD9.AB10.ABCD11.ACD12.ABC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讲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社会生产方式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A、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B、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结合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得结合D、是关系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生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5、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6、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方式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与价值C、价值与交换价值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2、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3、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D、质和量上都无差别4、价值的本质是: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6、商品二因素决定于:A、商品的内在属性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8、价值的源泉是: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劳动和土地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D、以上都不是1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A、商品二因素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决定价格C、竞争决定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3、货币的本质是:A、媒介商品交换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1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A、想象的货币B、实实在在的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15、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5、生产资料是指()A、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和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D、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和6、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分配关系C、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7、社会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是()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8、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 )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9、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经济规律没有重复性C、自然规律有阶级性,经济规律没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经济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 )A、劳动B、资本C、生产资料D、劳动对象E、劳动资料2、生产力是( )A、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B、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C、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E、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3、生产关系是( )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C、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D、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E、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 )A、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B、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C、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D、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E、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决定作用5、构成社会再生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A、生产B、市场C、分配D、交换E、消费6、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A、消费决定生产、交换、消费B、生产反作用于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也起决定作用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E、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7、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A、人们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B、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D、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E、不论人们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们都存在和起作用8、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人们()A、不能消灭它B、不能认识它C、不能发现它D、不能利用它E、不能创造它9、政治经济学是()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C、研究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D、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E、为其它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10、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能够创造经济规律B、能够认识经济规律C、能够改造经济规律D、能够利用经济规律E、能够消灭经济规律三、辨析题1、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同样具有客观性,所以二者没有根本的区别2、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四、论述题1、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B5、B6、A7、A8、D9、D二、多项选择题1、ADE2、ABCE3、ABCDE4、ABC5、ACDE6、CDE7、ACDE 8、AE 9、BDE 10、BD三、辨析题1、错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习题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习题集1. 简答题1.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揭示社会经济矛盾和变革的一门学科。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础学科,也是马克思主义综合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传统政治经济学有何不同?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传统政治经济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传统政治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体行为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关注个体的利益追求和市场供求关系。
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阶级矛盾的存在,将经济纳入到社会总体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的内在规律和社会变革的动力机制。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剩余价值是剥削的经济基础。
- 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由包含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价值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换价值遵循价值规律,商品的交换比例取决于它们内含的劳动价值。
- 矛盾运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认为矛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2. 计算题2.1 假设某商品的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10人,平均每人每小时劳动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
计算该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答:根据劳动价值论,该商品的价值由其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每个工人劳动10小时,共有10人劳动,总劳动量为100小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所以该商品的价值为8小时。
剩余价值则是劳动时间超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部分,即100小时减去8小时,所以剩余价值为92小时。
3. 论述题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请简要论述其内涵和作用。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计算题例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计算题某企业有机器设备9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15年:厂房建筑物3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15年;其它工具60000,平均使用年限6年。
该企业生产周期为3个月。
一个生产周期中,消耗原材料30000元,燃料15000 元,辅助材料10000元。
该企业雇佣工人200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50元,一个生产周期支付一次。
试计算: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解: 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 (年预付资本总值+年流动资本周转总值)/年预付资本总值年固定资本周转总值=90000*1/15+30000*1/15 +60000*1/6=6000+2000+10000 =18000(元) 年流动资本周转总值=(30000+15000 +10000+50*200*3 )*12/3=(55000+30000)*4=340000(元)年预付资本总值=(90000+30000+60000+30000+15000 +10000+30000)=265000(元)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8000+34000)/265000=1.350次)某企业年产9.8万商品。
投资固定资本价值2000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费本50万元,周转时间为2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每件商品社会价值100元。
试计算:(1)剩余价值率为多少?(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3)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解:(1)m'=生产周期的剩余价值量/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年剩余价值量M=100*9.8-2000*1/10-50*12/2=480(万元)年实际可变资本V=1000*200*12=240(万元)m’=M/V=480/24*100%=200%(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2000*1/10+50*12/2)/2000+50=0.24(次)(3)年剩余价值率M'=m'*n=200%*12/2=1200%今年年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如下:I(4840c+1210v+1210m)=7260II(1760c+880v+880m)=3520如果第I部类的积累率为50%,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利余价值都不变,则明年年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如何?解: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I(c/v)=4840/1210=4;I(c/v)=1760/880=2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为:1(m/v)=1210/1210*100%=100%;I(m/v)=880/880*100%=100%第一部类今年累积量为1210*50%=605;则有:Ic增加605*4/5=484,Iv增加为605*1/5=121; 调整后:I:4840c+484c+1210v+121v+605m/x=7260由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I (V+△ V+m/x)=IIC+II△c)可知,II△C=I(V+∆V+m/x)-IIc =1210+121+605-1760=176因为:II(c/v)=2:1,则有:(176Oc+176c):(880v+∆v)=2:1调整后:II:1760c+176c+880v+88v+616m/x=3520所以,剩余价值率为100%时,明年两大部类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如下:I:5324c+1331v+1331m=7986II:1936c+968v+968m=3872假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如下:I(24000c+3000v), II(6000c+1500v),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m"为1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集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一、名词解释1、价值2、劳动生产率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商品5、商品经济6、价值规律二、填空题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开始。
”2、商品是()和()的矛盾统一体。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价值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
4、商品价值的实体是(),价值的实质是()。
5、自然经济是()的经济。
6、商品经济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和()。
7、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决定的。
8、商品的价值量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的。
10、商品是用来()的()产品。
11、()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理论。
1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和()下制造某种()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4、劳动按不同类型分类可以分为()和()、()和()、()和()。
15、市场机制有()、()和()三大机制。
三、单选题1、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发展C、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D、私有制的发展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A、价值构成的B、货币构成的C、资金构成的D、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3、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
A、商品是非劳动产品B、商品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C、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D、商品是用来交纳租税的劳动产品4、商品价值()。
A、体现商品生产者彼此交换劳动产品的关系B、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C、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D、体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5、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在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的商品是()。
A、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B、价值被表现的商品C、充当等价物的商品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6、不同的具体劳动能创造出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①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②产品分配关系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①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②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③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④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①生产力和上层建筑②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③生产力和生产方式④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贮藏手段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①不同商品生产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②同一商品生产中分别进行的两个劳动过程③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重属性④劳动过程中两种不同职能的分工7、在商品价值中()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①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④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③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④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1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①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②流动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③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④固定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11、资本积聚是()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②小资本联合成大资本③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资本总额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12、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①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②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③无产阶级的收入绝对量的下降④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绝对恶化13、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4、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核心是()①恢复原有规模的再生产②扩大原有规律的再生产③社会总产品的实现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6、固定资本更新是()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基础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因素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条件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①土地肥沃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④土地私有权的存在18、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着()①价值上下波动②生产价格上下波动③垄断价格上下波动④成本价格上下波动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①私人垄断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②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③工业垄断与银行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④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20、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①股份公司实现的②参与制实现的③控制国家政权实现的④竞争实现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货币是()①人们协商的产物②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③经常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④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⑤商品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2、劳动不是商品,因为()①劳动发生在购买之后,而不是发生在购买之前②承认劳动是商品,无异于否定资本主义剥削③它本身没有价值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它的价值就是无法确定⑤它不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3、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是()①生产原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②木质建筑结构磨损③钢铁设备锈蚀④刀具使用磨损⑤新机器取代旧机器,原机器设备贬值4、借贷资本的利息()①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②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③是企业全部利润④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m⑤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其他资本家集团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特点表现为()①资本输出的规模有了巨大增长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③资本输出的流向侧重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⑤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迅速增大三、计算题:(10分)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
马原政治经济学必看的10道计算题
马原政治经济学必看的10道计算题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是考试的难点,建议同学们好好复习,下面给出一些题目。
供同学参考。
如果你能把下面的10道计算题理解并掌握(要求速度快),那么政治经济学这门科目的计算选择题目可高枕无忧了。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答案:M1=m1×n =100%×1/4 =0.25×100%=25%2、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答案:股票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益÷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求货币需要量?若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求货币的流通速度?答案:货币需要量(M)==PQ×V==42000/10==4200(亿)货币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4、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为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答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纸币流通总量==30000(1+20%)/50000 ==0.72则纸币贬值了(1—0.72)×100%==28%5、某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10000元的票据到银行贴现,该票据尚须73天才能到期,在年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试问企业能得到的贴现值为多少?答案:贴现金额==票据金额×(1—年贴现率*贴现日至到期日时间)=10000×(1—10%×73/360 ==9797.22(元)6、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答案:P1==m/c+v=200/(200+800)==20%7、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答案:在工厂有机构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9+1=100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导论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生产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力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6、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商品生产8、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生产力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10、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1、构成社会形态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为无产阶级服务B.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调整生产关系D.推翻剥削制度13、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B.科学抽象法C.唯物辩证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15、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B.社会制度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多选题:1、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B.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 经济信息C.劳动手段D.科学技术E.劳动对象3、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管理4、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D.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E.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C. 政治制度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E. 产品的分配形式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D.人与社会的矛盾7、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 )A.它的存在是客观的B.它的作用是客观的C.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它是永恒不变的E.经济制度是客观的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A.唯物辩证法B.科学抽象法C.矛盾分析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E.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辨析题:1、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马克思原理课政经部分计算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1.解:去年:单位商品价格10元;今年:提高劳动生产率25%,货币价值不变;供:10000件,求:15000件。
在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因此,(1)当今年劳动生产率提高25%的条件下,设每件社会价值为x元则: 1×10 = (1 + 25%)× x每件商品社会价值 = 10元/(1+25%)= 8元(2)货币价值不变;供:10000件,求:15000件,设市场价格为y元则:8元/件:10000件 = y:15000件供求变化下的每件商品的价格 = (15000×8元/件)/10000件 = 12元/件(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 = 12元 -8元 = 4元/件2.解:由政治经济学原理,得:(1)一个工人在12小时内创造新价值为: 2×12-21.6 =2.4元(2)创造的剩余价值为:m = 2.4 -0.4元 = 2元(3)剩余价值率是:m′= (2/0.4)×100% = 500%(4)在一个工作日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12×[100%/(100%+500%)]=2小时剩余劳动时间=12×[500%/(100%+500%)]=10小时3.解:(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为:(60000×1/5×1/12+16000+50×80+50×80×100%)/1000 = 25元/斤(2)资本家当月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为:[ 25×1000×(1+50%)]-[1000+16000×(1+50%)+4000+4000] = 4500元(3)本月的剩余价值率为m′= (4000+4500)/4000元 = 212.5%4.解:(1)每件衬衣的价值为:(12×1/5×1/12+24000+25×160+25×160×100%)/1000件 = 34元/件(2)本月资本家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为:34×1000×(1+25%)-[2000+24000×(1+25%)+25×160+25×160×100%]=2500元(3)本月剩余价值率 m′= (25×160+2500)/(25×160)=162.5%5.解:追加资本前 C:V=9:1 v1=100000/(1+9)=10000元工人数 n1 = 10000/50=200人追加资本40000元后有共在资本140000元,c:v从9:1提高到19:1V2 = 140000 × 1/20 = 7000元工人数 n2 = 7000 /50 = 140人 200人-140人=60人即,追加资本后该企业就业人数减少了60人。
马克思原理课政经部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5篇范例)
马克思原理课政经部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5篇范例)第一篇:马克思原理课政经部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资本主义部分)1.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格为10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货币币值不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0件,而社会需求15000件。
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值今年为多少?(2)在供求关系变化的条件下,该商品单位价格为多少?(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多少?解:去年:单位商品价格10元;今年:提高劳动生产率25%,货币价值不变;供:10000件,求:15000件。
在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当今年劳动生产率提高25%的条件下,设每件社会价值为x元则:10:x=(1+25%):1(1)每件商品社会价值= 10元/(1+25%)= 8元(2)供求变化下的每件商品的价格 =(15000×8元/件)/10000件= 12元/件(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 = 12元-8元 = 4元/件2.1936年天津东亚毛纺厂工人的工资每人每天为0.4元。
一个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毛线12磅,每磅毛线售价为2元,生产12磅毛线需消耗劳动资料和原材料的价值为21.6元。
计算:(1)一个工人在12小时内创造新价值是多少?(2)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多少?(3)剩余价值率是多少?(4)在一个工作日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是多少?解:(1)2元×12磅 =24元24元-21.6元 =2.4元(新价值)(2)m = 2.4元-0.4元 = 2元(3)m′= m/v = 2元/0.4元 = 500%(4)雇佣工人12小时创造新价值2.4元,2:0.4=5:1 既然m′= 500% 那么:必要劳动时间=2小时剩余劳动时间=10小时3.某资本家纺纱厂原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产棉纱为1000斤。
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价值为6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为5年,价值逐年转移到商品中去;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为16000元;雇佣工人50人,每月平均工资为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标志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什么?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什么?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二、商品与货币1. 商品的二因素是什么?2.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如何形成的?3.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4.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5. 货币流通规律是什么?三、资本与剩余价值1.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2.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什么?3.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4. 剩余价值率是什么?5. 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有哪些?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有哪些?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什么?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是什么?5.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有哪些?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六、国际政治经济学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什么?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5.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七、中国政治经济学1.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什么?2.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5.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八、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1.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是什么?2. 不同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哪些?3.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4.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5. 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有哪些?九、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1. 经济发展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3. 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哪些?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是什么?5.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十、宏观经济调控1.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什么?2.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4.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5. 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十一、国际经济关系1. 国际经济关系的特征是什么?2.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什么?3. 国际贸易的作用是什么?4. 国际投资的特点是什么?5.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十二、劳动价值论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 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关系是什么?3.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发展是什么?4. 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什么?5. 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是什么?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是什么?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为是什么?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十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是什么?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十五、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1. 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原则是什么?3. 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是什么?4. 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措施有哪些?5. 经济发展规划的评估方法是什么?十六、收入分配与消费1. 收入分配的原则有哪些?2.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3. 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 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是什么?5.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哪些特点?十七、对外经济关系1. 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 对外贸易的作用是什么?3. 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是什么?5. 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策略有哪些?十八、财政与税收1. 财政的职能有哪些?2. 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哪些?3. 财政支出的构成是什么?4.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 税收制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十九、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1. 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 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是什么?4. 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则是什么?5.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二十、国际经济组织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是什么?2.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 国际能源署的职能是什么?5. 亚洲开发银行的目标是什么?二十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3.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5.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二、经济全球化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哪些?4. 经济全球化中的风险与挑战是什么?5.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策略有哪些?二十三、区域经济一体化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是什么?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有哪些?3. 欧洲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什么?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目标是什么?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机遇有哪些?二十四、劳动与就业1. 劳动市场的特征是什么?2. 劳动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 失业的原因与类型是什么?4. 劳动保障制度的内容是什么?5. 劳动与就业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五、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 城市化的进程与特征是什么?3.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4. 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5. 城市化政策与规划的原则是什么?二十六、农业与农村发展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2.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3. 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什么?5. 农村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七、工业与产业政策1.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2.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是什么?3. 产业政策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4.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 产业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八、能源与资源1.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是什么?2.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原则是什么?3. 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4.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5. 能源政策与资源管理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九、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 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哪些?2.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是什么?3. 关税与贸易壁垒的作用是什么?4. 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有哪些?5.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有哪些?三十、国际金融体系与政策1.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2.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是什么?3.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是什么?4. 外汇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哪些?5. 国际金融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三十一、国际贸易法规与协定1. 国际贸易法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协定有哪些?3. 区域贸易协定的作用是什么?4.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有哪些?5. 国际贸易法规的实施与监督方法有哪些?三十二、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1. 国际投资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 跨国公司的特征与作用是什么?3. 国际投资政策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4.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什么?5. 国际投资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答案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标志是《资本论》的发表。
马克思基本原理计算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计算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原则,下面是相关计算题,不含标题。
1. 计算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 = (剩余价值 / 资本总额) × 100%
2. 计算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 = 资本总额 ×剩余价值率
3. 计算商品总价值:
商品总价值 = 不变资本 + 变动资本 + 剩余价值
4. 计算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价值 = 周工作小时数 ×小时工资
以上是简单的计算题,涉及到马克思基本原理中关于剩余价值和商品价值的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剩余价值是指由工人创造的价值,劳动力价值是指工人为雇主提供劳动的价值。
马克思政治主义经济学原理考题
单选: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
3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是:直接生产过程。
4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5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6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
7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8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9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价值。
11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1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4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5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6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7价格标准是由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
18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用观念的货币。
1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不会发生。
21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
22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23在历史上,资本的最原始形式是:商人资本。
24资本的流通公式是:G-W -G’。
2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
26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28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29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30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3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2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33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34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资本积累。
马哲经济学计算题
马哲经济学计算题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答案:M1;=m1;×n =100%×1/4 =0.25×100%=25%2、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答案:股票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益÷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求货币需要量?若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求货币的流通速度?答案:货币需要量(M)=PQ×V=42000/10=4200(亿)货币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 4、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为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答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纸币流通总量=30000 (1+20%)/50000 =0.72,则纸币贬值了(1—0.72)×100%=28%5、某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10000元的票据到银行贴现,该票据尚须73天才能到期,在年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试问企业能得到的贴现值为多少?答案:贴现金额=票据金额×(1—年贴现率*贴现日至到期日时间)=10000×(1—10%×73/360)=9797.22(元)7、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答案:在工厂有机构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9+1=100万。
马克思计算题
计算所需公式(*为乘号)1、m’=m/v*100%2、p’=m/c+v*100%3、年预付资本周转次数=(固定资本*年固定资本周转次数+流动资本*年流动资本周转次数)/预付资本4、年M’=m’*可变资本年周转次数5、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答题要求:1、请工整书写,写清步骤,交待数字的意图,不只注重最终结果数字,重在解题过程,对理论的把握。
2、写清楚姓名、学号。
题目:λ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情况下,某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元。
今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货币币值仍然没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0件,社会需求为15000件,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值应是多少2、该商品单位价格为多少3、单位商品价格与价值背离多少λ某资本家有资本800000(所费资本与所用资本相同),其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为9:1,每个工人月平均工资为80元;每个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每小时创造价值2元。
如果每月按30天计算,求:1. 资本家每月剥削多少2. 剩余价值率是多少3. 每天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各有多长?λ某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曾将工作日作过两次变动:第一次是在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了25%,达到了10小时,使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之比由原来的1:1变成1:1.5;第二次变动是由于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0%,所以又将工作日缩短了16%。
试比较工作日变化前后的剩余价值率,并说明采取的剥削方法。
λ某企业年产9000件商品。
固定资本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流动资本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人,月平均工资50元;每件商品社会价值为30元。
试计算:1. 剩余价值率是多少2. 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3. 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υ某制鞋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50人,工作日为8小时,工人人均4小时生产1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22元,每个工人1小时创造新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8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
1、年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销商品价格总额为25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亿元。
求:(1)年平均流通所需货币量;(2)货币当年增值还是贬值,值多少?2、根据资料,1958年制造业工人工资占本行业国民收入份额为35%,从1958年到1970年,该行业工人工资增长了85%,国民收入增长了112%,求:(1)1970年工人工资占本行业国民收入份额为多少?(2)该行业的剩余价值率。
3、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
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产煤 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
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率是多少?4、产业部门预付的不变资本为19,2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5,25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可变资本2,000万元;剩余价值率200%。
商业部门所用资本与所耗资本相等,生产工人的剩余价值率也为200%,预付资本的情况是:购进商品资本1,200万元;保管费用400万元(其中:300c,100v);运输费用500万元(其中:400c,100v);纯粹流通费用200万元。
试计算:(1)平均利润率是多少?(2)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3)商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4)产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5)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5、某银行家自有资本10.5万元;吸收存款90万元,存款利息率为3%;除了用于银行业务开支共5000元外,其余全部贷出,贷款利率为5%。
银行家用获得的利润创办股份公司,以票面额100元一张发行股票,按股息率9%向外抛售。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经济测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经济测试题1、“填饱肚子的决不是那最后一个烧饼,压垮骆驼的绝不仅是最后的那根草,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从哲学上讲这句话强调()。
A.量变和质变是直接同一的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C.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D.质变的发生纯粹是偶然的【答案】C。
解析:本题强调的是一个激烈的过程,并不是最后的稻草、最后的烧饼能够解决的。
A量变与质变存在联系,但二者并非完全同一。
B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D选项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并非纯粹必然。
2、“太阳只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最为一致的是()。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B.半瓶水晃荡,满瓶水不满C.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答案】B。
解析:A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B比喻充实的人谦虚寡言,而浅薄的人偏偏爱显示夸耀自己。
C钟不敲击是不会响的,人不劝解他就不会向善。
D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3、数学经济的特征受到三大定律的支配,其中“计算机硅芯片”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被称为数字经济中的()。
A.物理定律B.摩尔定律C.吉尔德定律D.迈特卡夫定律【答案】B。
解析:数学经济的特征受到三大定律的支配,这三大定律是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迈特卡夫定律。
摩尔定律说的是计算机硅芯片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
由乔治.吉尔德提出,最为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价格最低的资源将会被尽可能的消耗,以此来保存最昂贵的资源。
摩尔定律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产品的性能提高而成本降低的现象;迈特卡夫定律则从宏观角度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渊源----这就是随着一个技术的使用者的不断增多,每一个使用者从使用中获得的价值不断增加,但使用费用却不断下降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计算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计算题1.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10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货币币值不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0件,而社会需求15000件。
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值今年为多少?(2)在供求关系变化的条件下,该商品单位价格为多少?(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多少?2. 1936年天津东亚毛纺厂工人的工资每人每天为0.4元。
一个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毛线12磅,每磅毛线售价为2元,生产12磅毛线需消耗劳动资料和原材料的价值为21.6元。
计算:(1)一个工人在12小时内创造新价值是多少?(2)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多少?(3)剩余价值率是多少?(4)在一个工作日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是多少?3.某服装厂原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月产衬衣1000件。
投在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上的价值为120000元,平均使用5年;每月消耗的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为24000元,雇佣工人25个(每人月均工资16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由于本月改进工艺技术,使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按比例消耗外,其它资本价值不变。
计算:(1)每件衬衣的价值是多少?(2)本月资本家能获得多少超额剩余价值?(3)本月剩余价值率是多少?4.某资本主义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美元,C:V=9:1,工人周均工资为50美元,这周按C:V=19:1追加资本4万美元,原有资本进行更新,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19:1。
计算:该企业这周是增加了就业人数,还是减少了就业人数而造成工人失业?数量是多少?5.某资本主义企业年产电视机90000台,每台300元。
投资固定资本10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投资流动资本500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0人,月均工资500元)。
计算:(1)年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2)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3)剩余价值率为多少?6.有甲、乙、丙三个产业部门,其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如下:部门资本总量(亿元) C:V 剩余价值率甲 600(其中借入200) 7:3 100%乙 300(其中借入100) 8:2 100%丙 100(其中借入10) 9:1 100%假定生产周期为一年,全部资本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计算:(1)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为多少?(2)在竞争条件下的平均利润率为多少?(3)各生产部门的生产价格为多少?(4)在年利息率为10%的条件下,各部门资本家的企业利润为多少?7.某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为10.5万元,吸收存款90万元,存款利息率为3% ,除了用于银行业务开支 0.5 万元外,其余全部贷出,贷款利率为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答案:M1;=m1;×n =100%×1/4 =0.25×100%=25%2、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答案:股票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益÷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求货币需要量?若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求货币的流通速度?答案:货币需要量(M)=PQ×V=42000/10=4200(亿)货币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 4、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为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答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纸币流通总量=30000 (1+20%)/50000 =0.72,则纸币贬值了(1—0.72)×100%=28%5、某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10000元的票据到银行贴现,该票据尚须73天才能到期,在年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试问企业能得到的贴现值为多少?答案:贴现金额=票据金额×(1—年贴现率*贴现日至到期日时间)=10000×(1—10%×73/360)=9797.22(元)7、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答案:在工厂有机构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9+1=100万。
因每个工人的工资为500元,故工厂的工人总数为100万/500=2000人。
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19+1=5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额仍为500元,所以本月工厂工人总数是50万元/500元=1000人。
所以现在每月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2000人—1000人=1000人。
8、已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1500元,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200元,减去彼此抵消的支付600元,假定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
求流通货币的总额X的数值?答案:X=(1500元+200元—600元)/5次=220元。
流通中需要货币总额的数量为220元。
9、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
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
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
请计算:(1)m1;是多少?(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3)M1;是多少?答案:(1)m=30元×10000件(商品总社会价值)—10000元(固定资本年周转额)—5万元×12/3(流动资本年周转额)=300000元—10000元-200000元=90000万元。
m1;=90000元m/30元×200元×12月=125%.(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0000元(固定资本周转额)+200000元(流动资本周转额)÷[100000元(固定资本) +50000元(流动资本)]=1.4次。
(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计算方法1:由(1)已知M=90000元。
预付可变资本额为30元×200人×3个月=18000元。
M1;=90000元/18000元=500%. 计算方法2:M1;=m1;×n=125%×12/3=500%.10、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为;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 第二部类: 1600c+800v+800m=3200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25%.试计算,为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9:1,那么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答案:扩大后的第一部类的生产模式为:4000c+225Δc+1000v+25Δv+750m/x=6000,根据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公式I(v+Δv+m/x)=II(c+Δc),则第II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模式为1600c+175Δc+800v+25Δv+600m/x=3200,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c:v 应是7:16.某企业年产商品10000件,每件产品价值30元;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
问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A.100%B.125%C.150%D.175% 答案:B【答题思路】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总产值—预付资本=(C+V+M)—(C+V);年商品总社会价值=30元×10000件=300000;年预付资本=固定资本年周转额+流动资本年周转额=10万元/10年+5万元×12月/3月=210000;年剩余价值=年总产值—年预付资本=300000—210000=90000;年可变资本总额=30元×200人×12个月=72000元。
剩余价值率=90000/72000=125%。
7.某企业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该企业的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A.1次 B.1.4次 C.1.6次 D.1.8次答案:B【答题思路】预付资本的(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年周转次数= ————————————————————————————预付总资本额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资本数量×周转次数该企业的固定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100000×1/10=10000该企业的流动资本年周转的价值总额=50000×12/3=200000预付总资本额=100000+50000=150000预付资本的210000年周转次数= ————=1.4次1500008.某企业年产商品10000件,每件产品价值30元;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
问该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为A.375%B.400%C.500%D.600% 答案:C【答题思路】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M'=M/v= m 'n , 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v代表可变资本,m '代表剩余价值率,n代表周转次数。
根据第6题的计算,年剩余价值量=90000;年预付可变资本额=30元×200人×3个月=18000元。
(每月预付的可变资本为30元×200人;要连续支出3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可以滚动使用第1个月周转回来的流动资金。
)年剩余价值率=90000元/18000元=500%。
12.当年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率时,预付可变资本年周转次数为(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答案:A【答题思路】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M'= m'n , 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m '代表剩余价值率,n代表周转次数。
所以,只有当n为1时,M'与m '相等。
13.某公司今年需要购进钢材100吨,每吨100元;电脑100台,每台5000元;其中有50台电脑可以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进行;此外,今年需要偿还的债务为10万,企业的货币流通速度为每年周转10次。
该企业今年需要的现金量是A.45000B.36000C.75000D.65000 答案:B【答题思路】这是一道数字型案例题。
有人把这类题目叫做计算题,实际上没有完全反映出该类题目的实质。
它考查的实际上并不是计算能力,而是对公式的具体理解,是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公式里面的概念。
所以,回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在准确记忆公式的基础上,搞清楚公式里的每个概念的含义,然后把各个数字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计算即可。
先看所考查的公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赊卖商品延期支付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企业所需要的现金量就是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100×100+100×5000;赊卖商品延期支付价格总额=50×5000;到期支付价格总额=100000;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0;单位货币流通速度=10。
把这些量代入公式里,计算出的结果就是36000。
14.已知某资本家的资本总量为100万,其中60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40万用于购买劳动力。
一年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为20万。
该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率是A.100%B.200%C.50%D.150% 答案:C【答题思路】这是一道数字型案例题。
回答这类题目的要害是认真记忆公式,正确识别数字。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m'=m/v (m'代表剩余价值率;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或工资)。
在本题中,剩余价值为20,可变资本为40,二者之比为50%。
15.已知某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时间为10小时,销售商品的时间为5小时,工人补充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为4小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为4小时。
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应该是A.40%B.50%C.80%D.100% 答案:D【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加入了干扰项的数字型案例题。
资本循环要经过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其时间构成相应地为购买时间、生产时间、销售时间。
其中的生产时间又分为创造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也就是4小时比4小时,得出结果是100%。
16.某工厂的某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日工资12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加班多工作了两个小时,那么该工人能够多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A.3元B.4元C.5元D.6元答案:D【答题思路】这是一道数字型的案例题。
我们首先要判断它考查的是哪个概念。
根据题干给出的提示,是考查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三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