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

合集下载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13第十三章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13第十三章

复习思考题
1. 试比较理性决策、直觉决策和有 限理性决策之间的差异。
2. 试述西蒙决策理论的来源。 3. 评述管理就是决策的思想。 4. 试述决策程序化与决策非程序化
区分的依据。 5. 决策过程受哪些因素影响?
本章荐读文献
1.马斯洛.人类动机理论.哈佛大学出版社,1943. 2.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 3.马斯洛.别忘了,我们都是人——马斯洛论管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苏东水.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探索式的问题解决技术 1.培训决策制定者 2.编制探索式计算机程序
四、组织设计思想
➢ 西蒙指出,组织是一个平衡系统。组织本质上就是一个合作行为系统,它具备 了克服群体行为不稳定性的优点。组织向每位成员提供其他成员行为的信息, 作为该成员个人制定决策的依据,而实现组织目标的内在要求,使得组织成员 必然偏好于同样的期望。这样,每个人都能在比较准确预测其他人行为的根底 上,自觉地为这种共同偏好而采取一致行动,以求获得期望的结果。所以,组 织设计不在于结构多么清晰,而在于能否形成价值选择和认同。
三、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四是评估审查,其任务是对已做出的抉 择进行评估、评价,这可称之为“审查活 动〞。
这个决策过程不一定要遵守固定的顺序 ,议程设定和重新设定是一个连续的过 程,新决策备选方案的搜索和选择也都 是连续过程,先前的备选方案可能对后 来的决策过程同样有效。
以上决策过程看似简单,但实际的阶段 循环比上面讲的要复杂得多。要求决策 者依靠实践、学识、经验和天赋,具备 成熟的决策技能〔见图表13-1〕。
某种判断。“只要是导向最终目标选择的决策,就称为‘价值判断’。〞

读十本管理学书评

读十本管理学书评

一.读《管理行为》赫伯特·西蒙有感这书写了管理因与人有关,管理永远与问题和挑战相伴。

没有一个单位没有问题,当运行状况良好时,问题被掩盖了;当运行状况不佳时,问题就暴露出来。

我认为高水平的管理是建立在科学规律和管理者能根据自身特点、能力及其组织和环境,对基本管理原理的创造性应用上。

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除了正确的态度和高尚的境界外,还需要学习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

在管理过程的决策制定至关重要,管理行为是团队行为,管理型组织以专业化为特征,即委派组织的特定部分承担特定的任务。

要发挥决策专长优势,必须对决策职责进行分配,安排具备某种特定技能的人制定需要该种技能的所有决策。

组织的主要功能就是强制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组织或组织权威人士制定的规章制度。

在出现意见分歧时,能保证决策的制定和顺利的进行,则是权威的重要职能之一。

管理决策中强调客观理性要素。

客观理性的含义是,行为主体通过下列途径,将自己的所有行为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模式:决策前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各种备选方案;考虑每个决策所导致的全部结果;使用价值系统从所有被选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的决策准则。

管理原则涉及到理性的限制主要有:个人受到无意识的技能、习惯和反射动作的限制;个人受到影响其决策的价值观和与目的有关的诸概念的限制;个人受到有关其工作事务的知识水平的限制。

对于管理型组织中的单个成员,其工作成果的数量和品质的限制包括执行任务能力的限制和正确制定决策能力的限制。

如果排除这些限制,管理型组织就能达到高效率。

在我看来,理性的限度是一个变量,对理性限度的认识本身就会改变这些限度。

比方说,假设我们发现某个组织中的小团体忠诚,常常会导致组织内部的有害竞争。

如果我们使用职工教育计划,教育组织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忠诚,从而使维护小团体利益的忠诚,附属于维护大团体的利益,则这项教育计划将会大大改变了该组织中的理性限度。

人类理性是在制度环境中塑造出来的,也是在该制度环境中运作,并获得更高层次的标准与整合的。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12第十二章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12第十二章
➢ 梅奥认为,职工是社会人。包括三点内容: ➢ 〔1〕工人在劳动中同其他人进行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社
会系统。 ➢ 〔2〕一个工人进入工厂以后与同班组其他人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这个工人的工作表现,并直接地影响其才能的正常发挥与生产效率的 上下。 ➢ 〔3〕经营管理人员一旦抛弃工人是“经济人〞和工人群体是“群氓〞的 这些错误假设,重视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不断调整,就能获得惊人的效果。 经营管理者无视人际关系的调整,必然造成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 “社会人〞假设的核心观点在于,社会需要是人们工作的主要动机。人们最 重视
➢ 梅奥在?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详细介绍了霍桑实验,并阐述了他对霍桑实 验的分析与解读,形成了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人际关系学说。 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积极因
素,不仅包括了物质利益,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第二,在组织中,既存在着“正式组织〞,也存在明试验〞。这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考察照明 的
二、梅奥与霍桑实验
强度对生产效的影响。该实验前后共进行了两年半的时间。参与实验的工人 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照明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之提高。另一组的 照明强度没有发生变化,但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照明强度进一步提高,两 组的劳动生产率同样都得到提高。研究者们开始降低照明强度,但劳动生产 率还是提高了。最后,照明强度降低到非常微弱的地步。他们以为,在月光 一样微弱的照明强度下,工人也许会感到压抑而不愿工作。事实上,工人的 劳动生产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有时还有所提高。
二、梅奥与霍桑实验
第四组实验是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实验,即“群体实验〞。这是一组关于工 人群体的实验。其目的是要证实在以上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的一项猜测,即他们 似乎感觉到在工人当中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而且这种非正式的组织对工 人的工作态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人员为了系统地观察工人之间的相互 影响,他们在车间中挑选了14名男职工,其中有9名是绕线工,3名是焊接工, 2名是检验工,让每一个员工各自在单独的房间内工作。研究人员原以为,实 行了这一套方法会使职工更为努力地工作,然而事实上,工人实际完成的产量 只是保持在中等水平,而且每个工人的日产量都差不多。即使离下班还有较为 宽裕的时间,他们也自行停工不干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工人们自动限制产量 的理由是:如果他们过分努力地工作,就可能造成其他同伴的失业,或者公司 会制定出更高的生产定额来。测验的结果和实际产量之间的这种关系使研究者 联想到群体对这些工人的重要性。

十大经典管理学书籍

十大经典管理学书籍

十大经典管理学书籍1.《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本书是管理学的奠基之作,作者是奥地利籍美国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通过系统和全面地阐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文献。

2.《领导力》(Leadership):本书是经典管理学著作之一,作者詹姆斯·麦格雷戈(James MacGregor Burns),着重探讨了领导力的本质、特点及其对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许多领导力的理论和概念。

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本书作者依然是德鲁克,讲述了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组织、计划、决策、执行和评估,并提出了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五个要素:目标、人才、时间、信息和决策。

4.《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作者是美国系统思维领域的权威之一彼得·森格(Peter Senge),本书提出了系统思维的概念和方法,包括个人学习、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维和团队协作等五个方面,被誉为组织学习领域的圣经之一。

5.《全球竞争战略》(Competing for the Future):作者是美国著名管理顾问哈米尔顿和贝特尔,本书提出了企业面临全球化竞争时需要具备的四个能力:战略创新、市场敏感、组织重构和全球合作。

6.《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依然是德鲁克的巨著,本书详细地阐述了创业的意义、特点和方法,提出了管理面临的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市场、创新和拥有财力,被誉为“创业圣经”。

7.《信息时代的管理》(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the 21st Century):依然是德鲁克的著作,本书提出了管理者在信息时代应该具备的五个主要能力:追求效益、管理多样化、服务顾客、创造未来和领导变革。

管理学经典著作

管理学经典著作

管理学经典著作自从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很多著名的学者们写了大量关于组织和管理的著作和论文。

这些学术作品不仅深刻地阐述了管理学理论,而且对企业管理实践也有着重大的贡献。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经典的管理学著作,并解释它们为什么被广泛地认为是经典之作。

一、《管理学》《管理学》是当代管理学之父,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所写的一本著作。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54年,自此之后被广泛地认为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之作。

彼得·德鲁克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提出了很多对管理学有着重大贡献的概念,例如“管理的五个职能”、“自我控制”等等。

这些概念不仅在当时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仍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是当代管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的著作,作者是塞缪尔·理查德森和威廉·尤特。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60年,是一部以系统论和控制论为基础的组织理论。

它对当时的组织理论和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批判,认为当时的管理方法和组织理论不足以应对现代企业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现代组织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管理方式,即“系统管理”,即通过分解和重新组合组织的多个部分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

这种新的管理方法得到了现代企业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管理学的基石之一。

三、《团队基础》《团队基础》是关于团队管理的一本经典著作,作者是斯图尔特·卡伦和丹尼尔·普林塞勒。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90年,主要阐述了团队的概念、构成和管理。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组织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团队管理模式。

《团队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团队的基本要素、团队的环境和团队的效能等等,对现代团队管理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四、《管理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是另一本经典的著作,作者是美国管理学大师罗伯特·安东尼。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65年,主要阐述了管理控制系统的概念、设计和实施方法。

彼得-德鲁克具有代表意义作品详解

彼得-德鲁克具有代表意义作品详解

彼得-德鲁克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详解彼得-德鲁克先生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部著作,本文选择其中最为经典的十部著作,向朋友们介绍其主要内容,期望给朋友们的选读提供些许帮助。

一、《管理的实践》《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德鲁克先生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

本书围绕经营绩效、服务机构的绩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员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高层管理者的任务与组织、战略与结构等,系统探讨和揭示了企业使命、企业责任、员工责任、员工资产、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管理分权、组织设计、规模、多国公司、成长和创新新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本书中,德鲁克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这本书是德鲁克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倾注了德鲁克极大的心血。

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6个特征:(1)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3)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

(4)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

(5)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6)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三、《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所论述的重点是如何进行创新。

本书是有关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经典之作,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解析,探讨了有关创新的观点、行动、规则和警示,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

首先通过有关创新实践的讨论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寻找创新机遇。

探讨了将创意发展为可行的事业需注意的原则和禁忌。

之后把机构创新的载体作为重点,从现存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新企业三个方向来讨论企业家管理。

四、《旁观者》《旁观者》一书中所体现的是护卫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领导力和公民精神。

罗宾斯管理学读书心得 罗宾斯的《管理学》

罗宾斯管理学读书心得 罗宾斯的《管理学》

罗宾斯管理学读书心得罗宾斯的《管理学》《管理学》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所著的一本经典管理学著作。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涵盖了组织行为、领导力、决策与问题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我在阅读《管理学》这本书时的一些心得体会:1. 组织行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书中强调了组织行为对企业的重要性。

了解和管理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可以帮助提高组织的绩效并实现战略目标。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关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方面,以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2. 领导力的重要性:书中对领导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领导风格和理论。

作为领导者,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员工需要选择合适的领导风格,并借助有效的领导方法来激发员工潜力、提高绩效。

3. 决策与问题解决:书中强调了决策和问题解决在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

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善于分析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

同时,解决问题是一个团队的努力,需要集思广益,充分利用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

4.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书中提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招聘、培训和激励员工,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罗宾斯的《管理学》是一本非常实用且具有启发性的管理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对于希望提升管理能力和改善组织绩效的人士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第四篇西方管理学名著导读

第四篇西方管理学名著导读

第四篇西方管理学名著导读资本主义精神本文指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可以理解为追求利润的态度,资本主义精神等同于靠持续的理性的资本主义方式的企业活动来追求利润且不断再生利润的精神。

通读全章,却可以隐约感受到一种倾向或一种独特的“精神”文明:精于职业,精于赚钱是一种美德。

这种美德同时与这样一个词语相联“天职”。

我们可以在其它的文本中找到韦伯对“资本主义”的界定:“凡是在生产经济中,一群人的需要,不论是什么性质的,是通过企业的途径得到满足的话,那么就是资本主义。

简言之,理性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从事资本核算的企业。

可以说:资本主义作为西方社会变迁的结果之一,依赖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

韦伯将“资本主义的精神”定义为一种拥护追求经济利益的理想。

韦伯指出,若是只考虑到个人对于私利的追求时,这样的精神并非只限于西方文化,但是这样的个人—英雄般的企业家—并不能自行建立一个新的资本主义。

韦伯发现这些个人必须拥有的共同倾向还包括了试图以最小的努力赚取最大的利润,而隐藏在这个倾向背后的观念,便是认为工作是一种罪恶、也是一种应该避免的负担,尤其是当工作超过正常的份量时。

“为了达成这样的生活方式而自然吸纳了资本主义的特质,能够以此支配他人”,韦伯如此写道:“这种精神必定是来自某种地方,不会是来自单独的个人,而是来自整个团体的生活方式”。

在定义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后,韦伯主张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应该从宗教改革运动的宗教思想里寻找这种精神的根源。

许多观察家如孟德斯鸠和济慈都记载下新教和商业精神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韦伯指出某些形式的新教的教义—尤其是喀尔文教派—支持理性的追求经济利益以及世俗的活动,将这些行为赋予了正面的精神以及道德的涵义。

这并非是那些宗教思想的最初目标,反而像是其副产品—这些教义和指示所根基的内在逻辑,都直接或非直接的鼓励了对于经济利益的忘我追求和理性计画。

一个常见的例子便是新教对于制鞋匠的描绘:一个缩着身子专注于制鞋、将整个人努力贡献给上帝的人。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著作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著作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25本著作1.《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泰勒(Frederick Taylor,1911)2.《经理人的职责》(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 1938)3.《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54)4.《企业中人方面》(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麦戈雷戈(Douglas M McGregor,1960)5.《管理行为:管理中的决策过程研究》(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西蒙(Herbert A Simon,1947)6.《组织与环境:管理差异化和整合》(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Managing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劳伦斯和洛尔施(Paul R Lawrence and Jay W Lorsch,1967)7.《组织》(Organizations)马奇和西蒙(James G March and Herbert A Simon,1958)8.《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Personality)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54)9.《竞争战略:产业与竞争者分析技术》(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ichael E Porter,1980)10.《管理与工人》(Management and the Worker)罗斯里伯格和迪克森(Fritz J Roethlisbergerand William J Dickson,1939)11.《战略与结构:美国企业历史上的篇章》(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American Enterprise)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 1962)12.《企业的行为理论》(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赛耶特和马奇(Richard M Cyertand James G March,1963)13.《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韦伯(MaxWeber,1922)14.《组织的社会心理学》(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卡兹和卡恩(Daniel Katzand Robert L Kahn)15.《个性与组织:系统与个体间的冲突》(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 The Conflict betweenSystem and the Individual)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1957)16.《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General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法约尔(Henri Fayol,1916)17.《管理的新模式》(New Patterns of Management)利克特(Rensis Likert,1961)18.《工业组织:理论与实践》(Industrial Organization:Theory and Practice)伍德沃德(JoanWoodward,1965)19.《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The Human Problems of and Industrial Civilization)梅约(EltonMayo,1933)20.《管理创新》(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伯恩斯和斯托克(Tom Burns and George MStalker,1961)21.《质量、生产效率和竞争地位》(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 Position)戴明(WEdwards Deming,1982)22.《组织的行为》(Organizations in Action)汤普森(James D Tthompson,1967)23.《人类群体》(The Human Group)霍曼斯(George C Homans,1950)24.《成就的社会》(The Achieving Society)麦克里兰(David C McClelland,1961)25.《工作的动机》(The Motivation to Work)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1959)其他一些优秀的著作: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Philip Selznick (1957)●Work and Motivation, Victor H Vroom (1964)●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ing (1969)●Culture’s Consequences, Geert Hofstede (1980)20世纪末到21世纪的优秀管理著作●第五项修炼:Peter Senge●哲学、管理历史类:1.冯友兰。

20本管理名著

20本管理名著

20本管理名著第一本《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国】亨利·法约尔(1841—1925)作为世界上杰出的管理大师,法约尔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他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了许多哲学上的思维方式,缜密而深刻,是管理学中的经典之作。

本书中的理论不但囊括了法约尔所有关于管理学的理论,并且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加以开拓和创新。

在法约尔之前,没有人提到过一般管理的概念,更没有人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

法约尔首次提出了一般管理的具体概念,并首次将其形成了一个理论系统。

在所有早期的管理学思想中,法约尔的思想或许是最能经得起考验的。

法约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让人感觉有些抽象,但深入了解之后,又不得不佩服它的正确性。

许多读过管理类专著的人大多会有这样的一个感觉:读泰勒的管理类文章,感觉像是在读一本持续改进的操作手册,非常有趣,也很耐人寻味;但读法约尔的管理类文章,则感觉像是在读著名哲学家的著作一般,看似抽象难懂,但深入之后却发现其乐无穷。

泰勒热衷于对现实的东西和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而法约尔则喜欢对抽象的理论和宏观的现象进行思考。

相对于泰勒来说,法约尔对管理学的贡献更像一个奇迹。

法约尔作为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一般的一家企业的总经理,但他却长着一个哲学家的大脑,他有着顽强的毅力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将虚无缥缈的管理理论明明白白地总结出来,清清楚楚地告诉广大读者。

正是因为这样,许多人称法约尔为管理学上的第一位大师。

这个称誉似乎有些夸大,但也确实名副其实。

因为法约尔对一般管理理论的贡献,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

他的许多理论和技术,即便是运用到现代企业中,也同样适用,同样能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此,法约尔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管理大师。

第二本《科学管理理论》【美国】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泰勒是美国著名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发明家、工程师,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16第十六章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16第十六章

四、人性理论的延伸
➢ 随着管理实践的开展和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管理学家们越来越趋向于从更多的 方面探讨人的问题,对人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不再是抽象地谈人性的 善恶问题,也不再企图描绘出一个抽象不变的人性模式,而是认为,人性是复杂 多变的,从而出现了“复杂人〞的观念。
➢ 美国管理学家沙因〔E.H.Schein〕认为,人性是复杂的,不仅是人们的需要与潜 在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是随着年龄和开展阶段的变迁, 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随着随处境遇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
➢ 第二,适当扩大企业员工的工作范围。这项措施“鼓励在组织的底层接受责任; 它提供追求满足社会的和自我中心的需要的种种时机。〞
➢ 第三,参与和咨询式管理。参与及咨询式管理就是让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参加 企业的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讨论。
➢ 第四,不同于传统的业绩评价。传统的X理论指导下的绩效评价方法,都是上级 对下级进行评价。而Y理论那么鼓励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价。
目录
1.

2. 3. 4.
一、麦格雷戈:人际关系理论的开
二、传统人性假设:X理论 三、Y理论:一种新的人性观点 四、人性理论的延伸
一、麦格雷戈:人际关系理论的开展
➢ 麦格雷戈生于1906年。1935年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 1937年至1964年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心理学和工业管理等课程,并对组 织的开展有所研究。其中,麦格雷戈有6年〔1948~1954年〕时间在安第奥克学 院任院长。此间,他对当时流行的管理方式及其所隐藏的人性理论提出了质疑, 并成为人际关系学派中在50年代末期涌现出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
四、人性理论的延伸
➢ X理论和Y理论根本答复了员工管理的根本原那么问题,Z理论将东方国度中的人 文感情揉进了管理理论。我们可以将Z理论看做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一种补充和 完善,在员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制度与人性、管制与自觉之间 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实施最符合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管理方法。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3第三章 君主论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3第三章 君主论

二、以君主专制为中心的治国之道
➢ 15世纪的欧洲,英国、法国、西班牙都在向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国开展,在这 一过程中地方分裂势力逐步被消除,国家日渐强盛。而曾经拥有辉煌历史的意大 利却依然是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的分裂割据局面,各王国、城邦﹑教皇国各自 为政,相互争斗,使意大利徒具地理意义。马基雅维里对这种状况深感痛苦,多 年的政治生涯又使他自认为找到了解决意大利统一问题的出路。他认为当时的意 大利只有依靠强有力的王权,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才能摆脱罗马教会 的控制,打击封建贵族势力,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 于是,实现国家的统一在马基雅维里心中极其重要,被他认为是最高的道德﹑最 高的善,压倒了一切别的要求。他在"君主论"中力求做到两点:一是真正揭示政 治生活的实然而非应然,即竭力证明所谓以道德建国只是一种理想,而非历史和 现实经验,他列举了历史上一系列成功的建国经历,一再强调法律和军队的重要 性。
➢ 但是马基雅维里不相信人民的力量,他引用谚语:“以人民为根底,譬如筑室于 泥沙来〞说明自己对人民力量的不信任。正是基于这种观点,马基雅维里才把希 望寄托在强有力的君主身上,指望在强大的王权统治下制止封建割据势力、镇压 劳动人民的对抗,从而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的民族国家。
➢ 所以,马基雅维里始终坚信:“世界上最弱和最不牢固的东西,莫过于不以自己 的力量为根底的权丽的声誉了〞。为此,他竭力强调君主除了战争、军事制度和 训练以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其他的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的事情作为自己 的专业。
➢ 总之,在马基雅维里的的视阈里,政治问题的一切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现实的 政治权力。当然,他目标至上的权力观、对专制和暴力的强调源自他对意大利现 实的认知及对意大利统一的渴望,有其深刻的现实根底。他看到在意大利当时普 遍的混乱的状态,认为至高无上的王权是进步的因素——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一 种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相对抗,封建 主义表层下形成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像王权倾向他们一样。不过,他 也意识到,君主的暴力只是药剂,只能治好病态的国家,而不可视为经常的最好 的政体。他曾经明确指出,意大利在完成统一后应实行共和制,君主应交权给人 民,否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使用暴力让他交权或处死。

管理学经典著作解析

管理学经典著作解析

管理学经典著作解析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和组织行为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企业的管理和组织,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行为和决策。

管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和经济学的起源,但是现代的管理学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

在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经典著作对其发展做出了贡献,下面将对几本管理学经典著作进行解析。

《原则》《原则》这本书是知名投资者瑞·达利欧(Ray Dalio)写的,是一本关于学习和改进决策的著作。

这本书主要是为了传达瑞·达利欧自己的思考和决策方式,作者对了解人性和了解市场产生了深深的兴趣和热情,因此他把这本书视为一个工具,用于帮助读者了解其它人和市场,并在决策方面做出更好的表现。

打造基于“原则”的文化,是作者认为可以帮助他及团队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原则》书中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起一套非常明确的条理和原则,如最高原则、工作原则、生活原则等,这些原则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决策体系,对提高人们的决策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由卡耐基所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它探讨了社交心理学中的核心问题,主要围绕人性中的弱点展开。

这本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情况,了解和理解他人的情况,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书中讲述了一些简单又实用的技巧,如如何启发别人、给予批评、处理抱怨、组织和谐、避免争吵和处理矛盾。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缓解矛盾和冲突,促进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良好到极致》《良好到极致》是一本由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所写的书,它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些公司能够从平凡到伟大,而其他公司只是止步于平庸。

这本书给出了一些关键的经验教训,介绍了一些成功公司的成功模式和实践方法。

在这本书中,吉姆·柯林斯提出了一个叫做“持久优秀性”(Good to Great)的概念,它指的是那些能够从平凡走向成功的公司所拥有的优秀特质。

包政带您读经典:管理学的一代宗师法约尔

包政带您读经典:管理学的一代宗师法约尔

包政带您读经典:管理学的一代宗师法约尔【导读】在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迅速传遍欧洲的时候,法国也诞生了一位杰出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他是古典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管理理论之父”。

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这部划时代的光辉著作。

从管理哲学层面探讨,法约尔的这部著作给管理学带来了重要的贡献和启示。

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所提出的十四条原则与五要素在管理过程中非常普遍地存在着,正因为他将共性的东西告诉给所有的人,才使得他的理论成为管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天,我们跟随包政先生一起走近法约尔以及他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读经典名著的意义阅读经典名著,是掌握一门学科的正道;至少可以少走弯路,减免人云我云、莫衷一是。

企业管理的源头著说并不多,值得一提的经典名著就更少,比如泰罗《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和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现如今,很少有人研读经典著作,因此,很少有人能够鉴别管理思想之真伪。

殊不知,那些所谓的“新思想”和“新见解”,往往是一些不足挂齿、拾人牙慧的东西,甚或是一些杜撰的“新名词”,既没有理论出处,又缺乏实践依据;十足的地摊货。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使我们减免无知,懂得管理不是一门可以随意杜撰的思辨学科,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的泰罗(1856-1915)、法国的法约尔(1841-1925)和德国的韦伯(1864-1920),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活在那个动荡时代,曾经历了“产业社会”取代“家庭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经历了产业社会内的大规模冲突过程。

他们探索企业管理的目的,并非为了单纯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而是为了稳定社会的经济组织或企业,谋求产业社会的正常运行。

一般而言,企业管理理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

可笑的是,有人企图用古人思想的碎片,去拼凑现代企业管理之道。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7第七章 国富论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7第七章 国富论
第七章 ?国富论?
亚当·斯密是西方古典经济 学的创始人,是公认的经济 学祖师,也是管理学的重要 先驱。在?国富论?中,他 提出了分工理论和经济人假 设,这成为其后管理学理论 开展的思想源泉。此外,他 对“自由放任〞经济形式的 独到见解,以及他所提出的 “看不见的手〞的观点,也 都为管理学的开展提供了丰 富而深刻的思想资源。
四、自由放任和“看不见的手〞
➢ 有人说,如果不读亚当·斯密,就无法理解资本主义。而亚当·斯密对资 本主义的最大奉献,就是他提出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和所谓 “看不见的手〞 。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中,自由放任和 “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如果说在?国富论?的诸理 论中,有哪些东西最具符号意义的话,无疑就是这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
➢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在劳动生产力指向或应用的任何地方所表达的 技能、熟练性和判断力的大局部,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论断,清楚地说 明了亚当·斯密对分工的态度。
➢ 亚当·斯密还将分工提高效率的这一作用进一步扩大化:“那些具有最高产业和 劳动生产力改进程度的国家,其各种行业的分析一般也到达了最高的程度,在一 个未开化的社会中,由一人承担的工作,在一个进步的社会里,一般由几个人分 别承担。〞
一、亚当·斯密: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先驱
➢ 在此之后,亚当·斯密还做了很多事情。1778年,他被举荐为苏格兰海关专员和 盐税专员。1787年和1788年,他又连续两次被推选位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人 们还把它称为“苏格兰贤人〞。其间,他对?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也分别进 行过屡次修订,并出版过多个版本,使两部著作的内容更为丰富。在某种意义上 说,他在这一时期的所有工作都是他对?国富论?思考和诠释的深化。
➢ 在斯密看来,这种内在于每个人之中的“自利心〞的天然存在,是导致分工产生 的重要原因。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每个人都会产生“相同的交换倾向〞。而 这种倾向相互作用的结果,就使得那些具备一定才能的人,发现专门从事能够发 挥自己特长的职业,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才能,进行更有效率的生产,进而有更 多的产品,可以使之进行更多的“交换〞,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8第八章 科学管理原理

《西方管理学名著赏析》彭新武 8第八章 科学管理原理
➢ 〔5〕存在着对于管理控制的过度狂热,而容易造成劳资双方在意识型态或沟通 管理上的对立,等等。
➢ 总而言之,反对者的意见可综合为一句话:“科学管理冷酷无情和不考虑个性〞。
四、泰勒主义与“人的因素〞
➢ 基于当时人们对科学管理的种种“指责〞 ,泰勒指出:“科学管理本质上是由 一些概括性法那么构成,它是一种哲学,可以用于许多方面……它并不认为任何 一种灵丹妙药可以解决工人或雇主的所有问题……没有什么最好的管理方法,也 没有什么受任何个人或一些人操纵的权宜之计能够保证工人或雇主的长期预期。 科学管理的每一步都是一种开展,而不是一种理论。在各种情况下,实践都在理 论之先。——在科学管理中不存在着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管理学应当通过系统 的调查研究不断致力于更完善方法的探索。〞
➢ 如今,人类社会已迈入与泰勒时代完全不同的一个新时期。在全球化影响下,组 织的开展越来越反映出民主、分权和合作的观点。个人再不像以前那样被视做是 巨大复杂机器中的一颗小小齿轮。相反,作为组织中最根本的单位,个人是一种 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可以成为推动组织开展的具有创造性的积竭力量。因而,如 今的管理理论大都开始把劳动者看做组织中主动的、富于创造性的、勇于负责的 因素,并让工作者从内心中把组织的目标看做是自己的个人目标,在心理上对工 作产生一种满足,等等。而这些显然仅靠那种泰勒制的机械控制和压力是难以到 达的。
➢ 从根本上讲,泰勒的这一管理思想,是以雇主和雇员之间利益的一致性为根底的, 然而,这在雇主占用生产资料、工人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情况下,显然是难以实现 的。
四、泰勒主义与“人的因素〞
➢ 可以说,泰勒思想的应用总是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在当时,人们对科学管理的意 见主要有:
➢ 〔1〕科学管理理论在本质上仅仅是一个加快工作速度和加大工作强度的系统, 它把劳动者转变成了一个追求速度的机器,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个人对工作 的思考、主动性、成就感和乐趣。

管理学名著及阅读书籍推荐

管理学名著及阅读书籍推荐

管理学名著及阅读书籍推荐《经理人员的职能》[美]巴纳德作者简介:巴纳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近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

巴纳德在哈佛大学读完经济学后,于1909年进入AT&T,先后担任多种管理职务,后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

巴纳德理论总的特征是组织论的管理理论,即以组织为基础分析和说明管理的职能和过程。

其理论结构为:个体假设---协作行为和协作系统理论---组织理论---管理理论。

巴纳德开创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

经西蒙、马奇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管理学领域的组织管理流派。

内容提要:巴纳德把社会学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建立了一个有关组织的定义和概念的逻辑体系。

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理论,以及经理人员的三项基本职能:1.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2.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3.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

巴纳德此书表述抽象,晦涩难懂,但并不影响本书作为现代管理学经典名著的地位。

《管理实践》[美]彼得•德鲁克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内容提要本书作者根据多年与管理人员共同工作的经历撰写成本书,其目的是为身居管理要职的人们提供一种指导,使他们能够考察自己企业的工作绩效,找出薄弱环节,提高所负责单位的业绩和工作效率。

着重阐述了企业管理的职能,目标和作用,内中特别强调了对人的管理。

作者简介彼得•德鲁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和管理学专家。

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

1929年去伦敦任新闻记者,1937年后定居美国,曾在美国几家国际性大公司担任管理顾问,并在纽约大学、贝宁顿学院等高等学府执教、教授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

撰写出版了数十部经济学、管理学著作。

彼得•德鲁克著有《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九十年代的管理》数十部有关管理、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专著,大都成为管理者奉为圭皋的经典,并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发行全球。

《商业周刊》称其为“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石”,《经济学人周刊》更称其为“大师中的大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城邦政治的目标与管理者的品德
➢ 管理者的品德是有别于一般公民的品德的。在理想城邦体系中,公民必须兼具管 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品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品德虽属相异,“但好公民必须修 习这两方面的才识,他应懂得作为统治者怎样治理自由的人们,而作为自由人之 一又须知道怎样接受他人的统治。”
➢ 在理想城邦中,虽然明哲是善德中唯一专属于管理者的德行,其他德行如节制、 正义、勇敢等则双方应该同样具备。这种注重管理者政治道德修养在国家政治系 统中占有绝对重要作用的思想和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德治模式极为相似 。亚 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一个城邦中参与政事的公民只有具有善德,才能成为善邦。 那么,每一公民怎样才能成为善人呢?他认为一般可通过三种途径达成:天赋、 习惯和理性。
二、城邦政治的目标与管理者的品德
➢ 于是,亚里士多德把善、幸福和正义看成城邦政治的目标,他指出,政治学是一 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其终极目标是人间的至善:“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 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据。”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城邦,就是人类达 到道德和理智生活这一最高目的的政治共同体。
➢ 在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中,轮番为治是所拟定的最好的政制,公民内部平等, 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但每个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则以其才德为依据。因 而对城邦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而言,具备良好的才德成为能否创建最优良政体的 关键。由于城邦以至善为目的,要真正配上城邦这一名称而非徒有虚名,就必须 关心德性问题。
➢ 而公民们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就要依赖于管理者所订立的教育方针。因而,教育 的作用尤为重要。“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亚里士多德所确立 的教育宗旨是:
理想城邦中公民们当然要有任劳和作战的能力,但他们必须更擅长于闲暇与和平 的生活。他们也的确能够完成必需而实用的事业;但他们必须更擅长于完成种种 善业。
第二章 《政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 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其研 究范围涉及哲学、伦理、历 史、逻辑、语言、政治、生 物等诸多科学部门。一生著 述甚丰,其著作据说有数百 种之多,流传下来的也有几 十种。主要有《物理学》、 《伦理学》、《政治学》和 《逻辑学》等。
目录
一、亚里士多德及其政治学 二、城邦政治的目标与管理者的品德 三、中庸管理思想 四、依法管理思想 五、管理权的来源、归属、及分配原则
一、亚里士多德及其《政治学》
➢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生于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城。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 母亲出身于富有的家庭。17岁时奔赴希腊文化中心雅典,进入“阿卡德米”学 园,师从柏拉图学习并从事研究达20年之久。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离开学 园,于公元前343年,接受了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邀请,担任年仅13岁的亚历山 大的教师。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东征,亚里士多德返回雅典,并创办“吕克 昂”学园。在那里,他招收生徒,致力于人文知识诸方面的研究及讲学。亚里士 多德亲自授学,且形式独特,常与学生边散步边讨论学术问题,因之后人称亚里 士多德学派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雅典掀起了反马其 顿运动,他因与马其顿王室的关系而受到牵连,并被控告不敬神和对雅典不忠, 不得不逃离雅典。次年在优卑亚岛辞世,终年63岁。
➢ 亚里士多德从分工角度对公民品德的一些概念做了说明。他指出,作为一个团体 中的一员,公民之于城邦恰恰好像水手之于船舶。既然按照各人的才能分配各人 的职司,每一名水手所应有的品德就应当符合他所事的职分。除了符合这些专职 品德外,显然,还须有适合于全船水手共同品德的普遍定义:各司其事的全船水 手实际上齐心合力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航行的安全。与此相似,公民们的职司 固然各有分别,而保证社会全体的安全恰好是大家一致的目的。公民既成为他所 属政治体系中的一员,他的品德就应该符合这个政治体系。
二、城邦政治的目标与管理者的品德
➢ 在《政治学》开篇,亚里士多德开宗明义地指出,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 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 是在求取某一善果。他把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定义为城邦,即政治社团 (城市社团)。”
➢ 亚里士多德从“自然成长论”的角度论述了城邦的形成。他认为,“人类自然是 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人类的这种合群的性情驱动了人类共同规模的扩大。 首先,人类和一般的动物以及植物相同,都要使自己遗留形性相肖的后嗣,所以 出于生理的自然而产生男女配偶,即男女关系;接着,为了共同保全而出现了统 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结合,那些有理智而遇事能操持远见的人成为统治的主人,有 体力且能担任由他人所安排的劳务的,自然就成为被统治者,处于奴隶从属地位。 男女关系、主奴关系的结合,便产生了家庭。而为了满足更广大的生活的需要, 便由若干家庭联合组成村坊。等到若干村坊联合在一起时,城邦就出现了,社会 也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人类的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城邦不同 于其他如村坊或某种同盟的社会团体,其“在本性上先于个人和家庭”
➢ 作为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对学科进行了分类, 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研究 方法等,对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原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学科 体系。关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他指出,所有学科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善的 目的,而这些目的中最高的应属政治学,因为它是研究城邦“至善”的科学。
➢ 《政治学》是一部专门讨论城邦政治问题和原理的著作。现存《政治学》分八卷, 卷一论述城邦的起源、目的、本质;卷二论述理想城邦的原则,其中对柏拉图的 “理想国”进行了批判;卷三研究城邦的性质及公民的本质,由公民的性质而论 及不同的政体;卷四、五、六研究现实的城邦,尤重对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分 析,涉及它们倾覆或衰落的原因及保持稳定的途径等;卷七、八讨论理想城邦的 规划。
二、城邦政治的目标与管理者的品德
➢ 上述是有关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目标与管理者品德的思想。其中包括“自然成 长论”、城邦优先论、至善论、轮番为治论、德性论、社会分工论、理性论以及 教育论等诸多论断。除了某些受历史局限性的论断外,其中的许多论断在今天仍 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