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正负电荷

合集下载

富兰克林钟的原理

富兰克林钟的原理

富兰克林钟的原理
富兰克林钟,又称作避雷针钟,其原理主要基于电荷的传导和相互作用。

这个装置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富兰克林对闪电和静电的深入研究。

首先,富兰克林钟由两个金属钟组成,其中一个连接到避雷针,另一个则通过地线连接到地面。

在风暴来临前,云层中的负电荷会通过避雷针传导到连接的金属钟上,使得这个金属钟带上负电荷。

同时,由于空气中也充满了负电荷,这些电荷也会传导到两个金属钟之间的金属球上。

由于金属钟和金属球都带有负电荷,而电荷具有同性相斥的特性,金属球会被带有负电荷的金属钟推开,并向另一个连接了地线的金属钟摆动。

当金属球接触到另一个金属钟时,它上面的负电荷会被传输到这个金属钟上,然后通过地线传导到地面。

失去了负电荷的金属球又因为被带有负电荷的金属钟吸引,从而重复上述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会持续进行,直到云层中的电荷被完全传导到地面,或者风暴结束。

每当这个过程发生时,金属钟就会发出声音,从而提醒人们风暴的来临。

总的来说,富兰克林钟的原理主要基于电荷的传导和相互作用,以及电荷的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的特性。

这也是一
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静电装置,其能量来源于风暴中的电荷。

富兰克林物理主要贡献和结论成果

富兰克林物理主要贡献和结论成果

富兰克林物理主要贡献和结论成果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个名字,光是听一听就觉得充满了智慧的光辉。

咱们今天聊聊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那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他可不仅仅是个发明家,还是个政治家、一个幽默风趣的大人物,做了太多改变世界的大事。

你要知道,富兰克林虽然成就斐然,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有名气,最早他可不是以物理学家的身份出现在大家视野里的,而是作为一名记者、作家、出版商。

那时候的他,能说会道,写的东西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说到物理学的贡献,富兰克林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对电学的研究。

你知道的,咱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少不了电的身影,手机、电视、冰箱,走到哪儿都是电的影子。

可在富兰克林那个年代,电还是个让人又怕又敬的东西。

许多人都觉得电是神秘的力量,不敢触碰。

富兰克林呢,他却不怕,他就是这么一个敢想敢做的疯子。

他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了雷电其实就是电的一种形式。

这一发现,简直是划时代的,给科学世界带来了超级大的震动。

大家可能会想,风筝和雷电能有什么关系?富兰克林做这实验时的思路特别简单。

那时候,人们都知道雷电会放电,也就是说雷电是有电流的。

富兰克林就大胆地猜测,雷电和静电一样,可能也能通过导体传播。

于是他带着一只风筝,飞到雷雨天去做实验。

虽然现在想起来,感觉有点像是在玩命,但当时富兰克林的这种冒险精神,真的是很前卫。

他把风筝线接上了一根金属丝,成功地从风筝上引出了电,证明了雷电和静电之间的相似性。

要知道,那个年代,谁能想得到这个啊!他不愧是“电学之父”。

除了风筝实验,富兰克林的另一个大贡献就是发明了避雷针。

你想,雷雨天的时候,雷电砸到建筑物上,不但能把房子烧掉,还能伤人。

富兰克林一看这个情况,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于是他发明了避雷针。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利用金属导体将雷电引导到地下去,避免它击中建筑物。

这发明一出,简直是让世界受益无穷,不仅拯救了很多房子,也保住了很多人的命。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物理学上的成就听起来很酷,但其实富兰克林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

富兰克林名词解释

富兰克林名词解释

富兰克林名词解释富兰克林是指美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政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他出生于1706年,逝世于1790年。

富兰克林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美国建国期间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富兰克林名词解释的难度较大,因为富兰克林在各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然而,以下将重点介绍富兰克林在政治、科学和发明方面的贡献。

在政治方面,富兰克林曾担任过很多重要职务。

他成为宾夕法尼亚殖民地的代表,并参与到殖民地之间的斗争与交流中。

他也是起草独立宣言的重要人物之一,为美国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富兰克林还是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之一,为制定美国宪法提供了重要建议。

在科学方面,富兰克林以其严谨的实验手法和深刻的思考被誉为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在电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很大影响。

富兰克林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电学实验,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的风筝实验。

通过风筝实验,富兰克林证明了闪电是一种电现象,并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此外,富兰克林还发明了一种实用的电池,即富兰克林炸弹。

在发明方面,富兰克林贡献巨大。

他以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而闻名,提倡美国人民勤劳致富。

作为一位重要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很多实用的物品。

其中最有名的是富兰克林炉子,它是一种能够高效利用燃料的暖炉,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此外,他还发明了无烟炉、街灯和双眼镜等物品,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富兰克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伟大政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在政治、科学和发明方面的成就都是非常突出的。

他为美国的独立和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的科学研究和发明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富兰克林的名字至今仍然被人们铭记和敬仰。

富兰克林——正负电荷

富兰克林——正负电荷

富兰克林——正负电荷⏹人物简介: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又译班哲明·富兰克林、班杰明·富兰克林),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电磁学成就:1.说明各种电现象的理论,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2.揭开雷电现象的秘密,制作了避雷针3.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其他方面的成就:数学(创造了8次和16次幻方);热学(改良了取暖的炉子);光学(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发明了摇椅,避雷针,改进了路灯;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近代牙医之父;发现了感冒的原因;发明了颗粒肥料。

即能看清楚近处又能看清楚远处的事物;在气象上,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

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发明玻璃琴;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最先组织了消防厅;创立了近代的邮信制度;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发现了感冒的原因;发明了颗粒肥料;设计出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设计了最早的游泳眼镜和蛙蹼。

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作用:1752年6月,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进行了著名的“费城风筝实验”,这个实验震撼了整个世界,它把天电、地电统一起来,对这种人们心目中最神秘、最可怕的自然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它的成功给了富兰克林启发,后来他根据这个实验发明了早期的避雷针。

⏹影响:1.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2.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3.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其他:1、政治: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制定了新闻传播法。

富兰克林的简介

富兰克林的简介

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发明家和音乐家。

为了对电进行探杰明·富兰克林索曾经作过著名的“费城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

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

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

他还是物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

[1]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

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

他是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1753年,富兰克林获得了哈佛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学位,175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获得威廉玛丽学院的荣誉学位。

学习方法他从小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是个“会读书“的人,一方面体现在他经常模仿作者的写作的风格,“我取出其中的几篇,把每句的大意摘要录出,放置几天以后,再试着不看原书,用自己想到的某些合适的字,就记下的摘要加以引申复述,要表现得跟原来的一样的完整,把原篇重新构建完成。

然后我把我写的《旁观者》拿来与原来的比较一下,发现我的一些错误并加以改正。

”无疑,这给富兰克林富兰克林的十三种品德是:一、节制:食不过饱,酒不过量。

二、缄默:避免空谈,言必对己或对人有益。

三、秩序:放东西的地方,做事情的时间要心中有数。

四、决心:该做的一定要做,做就要做好。

五、节俭:对人或对己有益才可用钱,决不浪费。

六、勤奋:珍惜光阴,做有益之事,避无谓之举。

七、真诚:不欺骗,有良知,为人厚道,说话实在。

八、正义: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逃避自己的义务。

九、中庸:避免走极端,容忍别人给你的伤害,认为是你应该承受之事。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子的转移,起电的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3.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带正电,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可以记为:“毛玻璃带正电”。

4.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C。

5.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总电荷平均分配。

如果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则先中和再均分。

一、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1.物质的电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

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三种起电方式(1)接触起电: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前者带上电荷的方式。

(2)摩擦起电:由于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的得失而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3)感应起电:把一带电物体靠近导体使导体带电的方式。

如图所示,将带电体C去靠近相互接触的导体A、B,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A、B上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则A和B两导体上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二、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1.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在电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但其中之一无疑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

他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电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富兰克林在电学史上的贡献,以及他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美国著名政治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同时也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重要人物。

他是美国革命的领导者之一,被誉为“美国之父”。

除了他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杰出贡献外,富兰克林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电学研究和实验成就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富兰克林最著名的电学实验是他在电闪雷鸣的现象中进行的“风筝实验”。

据传,富兰克林于1752年在费城进行了这一著名的实验。

他使用了一根细麻绳,将一根铁丝绑在一只风筝的上端,并在铁丝的下端系上一块钥匙。

当风筝在雷暴中飞行时,富兰克林通过铁丝引导了一股电流,将其储存在一根湿棉线上,从而证实了电闪雷鸣与静电之间的联系。

这一实验得到了当时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电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

在电学研究领域,富兰克林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

他将正负电荷的概念引入了电学领域,并提出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概念,这一观点对后来的电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富兰克林还提出了“电流”的概念,他将电在电路中的流动比喻为水在管道中的流动,从而形成了现代电学理论中的“电流”概念。

除了在电学方面的贡献,富兰克林还对静电学和电磁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研究了电荷在导体和非导体中的传播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电磁作用的理论,这些理论为后来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富兰克林还发现了“富兰克林环”,这是一种在静电学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对后来的静电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电学史上,富兰克林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符号,他的贡献对电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同时也被视为电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众多成就不仅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对电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富兰克林在电学史上的贡献的探讨,来了解这位杰出人物对电学发展的重要性。

富兰克林在电学史上最为人熟知的贡献之一就是关于电的研究。

在18世纪,电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电的本质和性质知之甚少。

而富兰克林通过一系列实验,成功地揭示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并提出了“电荷守恒”定律。

他的实验表明,电荷可以被转移和积累,同时不会被创造或者毁灭。

这一重要发现为后来电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电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富兰克林还以其众多的实验和发明,为电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发明了富兰克林炉,这是一种通过摩擦产生的静电机,用来研究电荷和电流。

他还进行了关于闪电的研究,据说甚至速称为了“闪电之父”。

通过他的研究,提出了保护建筑物和人们免受闪电伤害的方法,这对于电学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富兰克林在电学史上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的著作。

他写了一本名为《关于电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些新的想法》的书,这是关于电学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于电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为后来电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富兰克林还通过其广泛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影响,为电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通过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社会活动,促进了电学研究和技术的应用。

他倡导电学研究的重要性,并为电学研究提供了资金和资源支持,帮助了众多的电学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展了他们的研究工作。

富兰克林在电学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研究成果、发明创造、著作和社会影响,都为电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成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电学领域,同时也为后来的电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富兰克林命名正负电荷的故事

富兰克林命名正负电荷的故事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是一位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和发明家。

在电学领域,他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命名了正负电荷。

18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对电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时,人们已经发现了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尚未明确区分电荷的性质。

1747年,富兰克林开始进行一系列关于电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有一种电荷,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有一种相反的电荷。

富兰克林意识到这两种电荷之间存在一种奇妙的相互作用:当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时,两者之间会相互吸引;而当两者距离较远时,则会相互排斥。

富兰克林据此推测,这两种电荷具有不同的性质。

1754年,富兰克林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电荷性质的论文,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他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将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这一命名至今仍在使用。

富兰克林的这一发现为电学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后来,科学家们对电荷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推动了现代电学的发展。

可以说,正是因为富兰克林对电荷的命名和早期研究,才使得电学成为了现代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富兰克林命名正负电荷的故事

富兰克林命名正负电荷的故事

富兰克林命名正负电荷的故事富兰克林命名正负电荷的故事在18世纪,电学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科学家们对电的性质和行为还知之甚少。

本故事的主角,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和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

他是第一位将电荷命名为正和负的人,为电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故事发生在1772年的某天,富兰克林正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进行着一系列电学实验。

他已经开始研究电荷和静电现象数年,但仍然对其中的原理和规律感到困惑。

就在这个时候,富兰克林的好友约瑟夫·普里斯特利赫也在城里度假。

他是一位有着相当丰富电学知识的科学家,两人经常一起探讨科学问题。

富兰克林决定向普里斯特利赫请教一些电学方面的问题。

于是,他亲自去拜访了普里斯特利赫的住所,希望能从他那里获得一些有用的启示。

富兰克林并不知道,他的来访恰好给了普里斯特利赫一个展示自己新发现的机会。

当富兰克林到达普里斯特利赫的住所时,他被眼前所见吓了一跳。

普里斯特利赫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电学仪器,看起来非常繁忙。

“本,你来得正好,”普里斯特利赫高兴地说道,“我正准备向你展示一项新发现。

”“哦?请告诉我更多!”富兰克林立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我的实验中,我发现了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当两个物体发生摩擦时,一个物体会失去一些电荷,并将其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这种现象似乎与你之前研究的静电现象有些相似。

”“这听起来很有趣!”富兰克林感到非常兴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我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一现象的规律,但我发现当两个物体发生摩擦时,一个物体会带有正电荷,而另一个物体则会带有负电荷。

这样,我可以用正和负来描述电荷的性质。

”富兰克林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这个发现非常重要!我之前一直将电荷看作是一种‘流体’,但这个描述并不够准确。

用正和负来描述电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学现象。

”“我非常赞赏你的这个发现,普里斯特利赫,”富兰克林补充道,“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持这个描述。

我们可以将失去了电荷的物体称为正电荷,而获得了电荷的物体称为负电荷。

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

科学家介绍——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最伟大的先驱者和美国民主的缔造者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出版家、外交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实业家,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曾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在物理学上,富兰克林发现尖端放电现象,发明了避雷针,发现电荷守恒定理,统一了天电和地电,命名了正负电荷,并用莱顿瓶放电第一次使钢针磁化。

一、生平简介富兰克林1706年出生于北美新英格兰的波士顿,他在家中的17个孩子中排行15,父亲是从事蜡烛和肥皂制造的小商人。

富兰克林少年时进过两年学校,后因家境困顿,被迫辍学,12岁时,父亲让他到哥哥的印刷铺里当学徒。

学徒的日子是艰难的,然而,他却利用学徒的闲暇时间刻苦自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政治、科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还通过自学能熟练地运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

1726年,富兰克林开始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

从此,富兰克林的事业生涯开始蒸蒸日上,开始创造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报》;他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型路灯;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与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而当美国制宪会议因为联邦体制问题争论不休时,富兰克林又欣然前往,进行调解。

1771年,他出版了改变无数年轻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

这本书生动地记叙了富兰克林的成长历程,告诫年轻人积极向上,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一个人在如此众多的领域成就斐然,美国历史上几乎无人能及。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逝世于费城,美国人民为他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民,受到各国人民的敬仰。

富兰克林以自身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造就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二、富兰克林的故事1、化名发表文章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共有十四个兄弟姐妹,他是十二个男孩中最小的。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本文将介绍电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

作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政治家、作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对电学领域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在他的研究和实验中,他发现了电的本质,并为后人的电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电学史上的伟大人物。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作家、记者和物理学家。

富兰克林被誉为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人物,也是美国宪法的拟订者之一。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特别在电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富兰克林对电学的研究,是他科学生涯中的一大亮点。

在他的研究中,最有名的贡献就是发现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他用实验证实了正负电荷的存在,并提出了“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会被创造或者消灭,只会在物体之间转移。

在富兰克林进行电学研究的时候,电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界对电的本质和特性尚未有清晰的认识。

富兰克林的实验对于当时的学术界来说,是颇具颠覆性的。

他的实验结果带动了整个电学领域的研究热潮,并为后来的电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富兰克林的许多实验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其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就是“风筝实验”。

根据富兰克林的描述,他在风起日丽的天气里,利用一根风筝和一根湿线,通过风筝上的金属钥匙吸引闪电,并通过线上的骨炭瓶验证了闪电就是电的一种表现。

这个实验被认为是电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它证明了闪电与电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了电的本质。

除了风筝实验,富兰克林还进行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实验。

他发现了不同物体之间的电荷转移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关于电的基本原理,比如“导体能够传导电,绝缘体不能传导电”等。

这些发现和原理在当时为学界所津津乐道,成为了后来电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富兰克林并没有收取学生费,也没有建立实验室来进行科学研究,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却对后人的电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静电场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静电场

静电场:1、电现象中移动的是电子(负电荷),不是正电荷。

富兰克林定义正负电荷,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出电子带电量(所有电荷电量的公约数e )。

2、库仑利用库仑扭秤总结得出了库仑定律,不过由于当时电荷量单位尚未定义故未得到具体数据。

1881年开始使用库仑(C )作为电荷量单位,静电力常量k 是由高斯得出。

3、若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电荷因相互作用均平衡,则这三个点电荷的相邻电性相反,即仅有“正负正”和“负正负”的两种方式,而且中间的电量值最小(两同夹一异,两大夹一小)。

4、两同种带电小球分别用等长细绳系住,相互作用平衡后,摆角α与质量m 存在2211sin sin ααm m =,如图9所示。

5、场强E 和电势ϕ只由场源电荷决定,与放不放试探电荷、试探电荷的电量电性均无关。

d q k q r2U Q F E === ,r kq q ==P E ϕ 6、电场强度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在等差等势面分布图中,等势面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

7、正N 边形几何中心处场强为0。

带电球壳在一些问题中可以等效为球心处的点电荷。

带电圆环电量为q ,过圆心的中垂线上,距圆心x 处的场强。

8、点电荷电场中越靠近场源电荷场强越大,电势变化越快(等差等势面越密)。

9、等量同种电荷连线中点场强为0,电势不为0。

中垂线上,由中点向上(向下)场强先增大后减小; 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中点场强不为0,电势为0。

中垂面上,电势为0,与中点距离相等的点场强相同。

10、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连线中点的电势等于这两点的电势的平均值。

在任意方向上电势差与距离成正比。

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①带电粒子:有质量有重力,如液滴、油滴、小球,物块等等;有质量无重力,如质子、电子、α粒子等等。

(一定要注意审题)②带电粒子做直线运动,有两种可能:F 合 = 0或者F 合与速度共线(可能加速也可能减速)④带电粒子做曲线运动,运动轨迹一定不可能与电场线重合⑤如图,若粒子从M 到N 则电场力做负功(若从N 到M E KM >E KN , E PM <E PN⑥粒子电性与电场线(场强方向)及电势高低可以知一判二 ⑦W E = qU = qEd = Fd电场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电势差有关W E = qU AB = q (φA - φB )= E PA - E PB = -△E P 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的功对应,电场力的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电电E W ∆-=⑧只有电场力对质点做功时,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科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

他在电学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贡献被认为是电学史上的里程碑。

富兰克林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对电击实验的研究。

在18世纪的美国,电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富兰克林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他开始进行各种电学实验,以探索这一新领域的奥秘。

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他进行的“风筝实验”。

在1752年,富兰克林冒着风险进行了一次以风筝为主要实验工具的实验。

他在风筝上固定了一根铁丝,并将此丝与钥匙相连。

然后,他将风筝放飞,利用一根湿绳子将其与地面联系起来。

当风筝上积聚的电荷通过铁丝和钥匙传导到地面时,钥匙就会发出电火花。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闪电是由电荷积聚在云间而产生的。

富兰克林成功地证实了这一假设,并因此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他发现电荷可以通过导体传导,并且通过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和排斥,电流可以在电路中流动。

这些发现对电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后来电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除了风筝实验,富兰克林还进行了许多其他与电学相关的实验。

他发现了电的两种性质,正电和负电,并提出了电荷守恒定律。

他还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电学仪器,称为富兰克林小球实验装置,用于演示电的实验原理。

富兰克林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做出了许多关于电的重要发现。

他对闪电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现代雷达和防雷系统的发展。

他成立了一家打造避雷针的公司,并为世界各地的房屋和建筑物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护。

除了他的科学研究,富兰克林还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

他致力于推动美国独立运动,并为起草美国宪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以其在电学和政治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美国之父”。

富兰克林是电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的实验和研究为电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对电学的贡献将会被永远铭记,他的名字将在电学史上永存。

素材 富兰克林与他的电学

素材   富兰克林与他的电学

富兰克林与他的电学一、富兰克林生平简介>“他从天空抓到雷电,从专制统治者手中夺回权力。

”——A·R·J·杜尔哥这是法国著名学者杜尔哥对富兰克林的高度评价。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实业家。

1706年出生在波士顿的一个小商家庭,他的祖籍是英格兰人。

1682年,他的祖父和欧洲的第一批移民一道来到北美,富兰克林是他父亲17个孩子中的第15个。

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小学的富兰克林被迫辍学,到他哥哥经营的印刷所里当学徒,从此他再也没有进过正规学校。

但他从小就酷爱读书,利用印刷所的便利条件,经常通宵达旦、如饥似渴地刻苦读书。

他阅读的范围很广,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通俗读物到著名科学家的论文以及政治家、名作家的文章等,他都认真阅读,仔细钻研。

1723年,他离开了波士顿,先后到费城的基未尔印刷所和英国伦敦的帕尔未和瓦茨印刷厂当工人。

1726年秋,富兰克林回到费城,这时他已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技术并办起了自己的印刷所。

1727年。

他和几个青年创办了“共读社”。

为了读书的方便,还办起了一个小型图书馆。

“共读社”每周五晚上,讨论有关哲学、政治和自然科学等有关问题。

在富兰克林领导下,“共读社”存在达40年之久,后来发展成为美国科学思想的中心。

1731年,他创办了费城图书馆,他常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乃是按照必要,不厌不倦。

”他还告诫青年人:“你热爱生活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正是由于富兰克林惜时如命地利用时间刻苦自学,使他在早期就为后来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

他以惊人的勤奋,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拉丁文等多国语言,学习并研究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先进成果。

1743年他组织了美国哲学会,1751年襄助创办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在1746—1756年的10年中,他把大部分精力集中于电学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而获得了“电学之父”称号。

富兰克林定义正负电荷

富兰克林定义正负电荷

富兰克林定义正负电荷好的,以下是为您创作的一篇关于“富兰克林定义正负电荷”的科普文章: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奇妙世界里,电的存在就像一个神秘而又无处不在的小精灵。

而要说起对电的认识,就不得不提到本杰明·富兰克林对正负电荷的定义,这可是电学领域的重要基石。

想象一下,电荷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粒子,它们在物体中跑来跑去,决定着电流的流动和各种电器的工作。

在富兰克林之前,人们对这些小粒子的行为还摸不着头脑。

富兰克林把电荷比作是一场拔河比赛中的两个队伍。

正电荷呢,就像是力气特别大的“大力士队”,而负电荷则是相对较弱的“小力士队”。

当“大力士队”占优势的时候,物体就呈现出正电的特性;反之,当“小力士队”人数更多或者更有力气的时候,物体就带有负电。

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富兰克林定义的正电荷是指失去电子的物体所带的电荷,而负电荷则是得到电子的物体所带的电荷。

电子就像是这场拔河比赛中的“关键选手”,它们的转移决定了电荷的正负。

那正负电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呢?比如说,冬天的时候,当你脱下毛衣,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甚至还能看到小火花,这就是因为毛衣和身体之间的摩擦导致了电子的转移,从而产生了静电,这就是电荷在“捣乱”。

再看看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手机,手机电池里的电荷在正负极之间不断移动,才让我们能够打电话、上网、玩游戏。

当电池电量耗尽,其实就是电荷的“运动员们”跑不动啦。

还有家里的电灯,电流通过灯丝,里面的电荷有序地流动,产生了光和热,照亮了我们的房间。

在工业生产中,正负电荷的知识更是大显身手。

工厂里的大型机器设备,依靠精准控制电荷的流动来实现高效运转。

静电喷漆技术就是利用了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让涂料能够均匀地附着在物体表面,既节省了涂料,又提高了喷漆的质量。

甚至在大自然中,雷电也是正负电荷的杰作。

云层中的水汽摩擦,导致部分云层带正电,部分带负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它们就迫不及待地来一场“大碰撞”,这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闪电和听到的雷声。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

电学史上的富兰克林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学史上的著名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是美国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发明家。

他对电的研究和贡献使他成为电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富兰克林很早就对电感兴趣,他是第一个将电描述为一种流体,并且给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静电实验,并且发现了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用一根钥匙连在一根绝缘长丝上,将钥匙靠近带电的物体时,钥匙从物体上吸附了电荷。

这个实验被后来的科学家称为“富兰克林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他验证了电的双性,即正负电荷的存在。

富兰克林对天雷(闪电)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他提出了闪电是一种大气电(atmospheric electricity)的观点,并且发明了雷电防护装置。

他将一根金属线连接到一根竖起的带尖顶的木杆上,然后将线的另一端埋入地下。

他在装置的顶部放置了一个金属的导电体,当闪电击中这个导电体时,电荷沿着金属线流入地下,保护了建筑物的安全。

富兰克林以外交家身份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并且参与了制定美国宪法。

他还是美国的第一个驻法国大使,为美国赢得了法国的支持。

在法国期间,富兰克林继续进行了一系列电学实验,并且与许多法国科学家进行了交流。

他与法国科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合作研究了闪电雷管。

他发现螺旋形的导电体可以导向闪电,并且可以通过闪电引爆火药。

这个发现对于闪电雷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对电的研究之外,富兰克林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和贡献。

他发明了富兰克林炉,这是一种高效的暖炉,利用对流原理来加热房间。

他还发明了双眼镜,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使用两个不同度数的镜片的眼镜。

富兰克林还做出了对大众教育有重要影响的贡献。

他创办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并且致力于提高公众对科学的了解和兴趣。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电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对电的研究和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富兰克林定义正负电荷

富兰克林定义正负电荷

富兰克林定义正负电荷
《富兰克林与正负电荷》
嘿,你们知道吗?当年富兰克林可干了一件超级厉害的事儿,那就是定义了正负电荷呀!
就说有一次啊,我在家里摆弄那些电线啥的,我就好奇这电到底是咋回事呀。

然后我就想到了富兰克林。

你想啊,那时候他得多有探索精神呀!他就像一个好奇宝宝,非得搞清楚这电里面的门道。

富兰克林呀,肯定是经过了好多好多的尝试和观察。

也许他在一个阳光特别好的日子里,坐在那对着那些电学现象发呆,然后突然脑子一亮,哎呀,这电荷好像有不一样的呀!然后他就开始琢磨,怎么区分它们呢,就像我们区分苹果和橘子一样。

他就不断地研究呀,实验呀,一点一点地去弄明白。

而我们现在呢,一提起正负电荷,就知道是富兰克林定义的,多了不起呀!我摆弄那些电线的时候就在想,要是没有富兰克林当初的努力,我哪能知道这些呀。

总之呀,富兰克林对正负电荷的定义,那可真是为我们打开了电学世界的大门,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电。

我以后摆弄那些电线的时候,也得向富兰克林学习,多一些好奇和探索精神呢!哈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兰克林——正负电荷
⏹人物简介: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又译班哲明·富兰克林、班杰明·富兰克林),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电磁学成就:
1.说明各种电现象的理论,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
2.揭开雷电现象的秘密,制作了避雷针
3.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
其他方面的成就:数学(创造了8次和16次幻方);热学(改良了取暖的炉子);光学(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发明了摇椅,避雷针,改进了路灯;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近代牙医之父;发现了感冒的原因;发明了颗粒肥料。

即能看清楚近处又能看清楚远处的事物;在气象上,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

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发明玻璃琴;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最先组织了消防厅;创立了近代的邮信制度;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发现了感冒的原因;发明了颗粒肥料;设计出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设计了最早的游
泳眼镜和蛙蹼。

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作用:
1752年6月,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进行了著名的“费城风筝实验”,这个实验震撼了整个世界,它把天电、地电统一起来,对这种人们心目中最神秘、最可怕的自然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它的成功给了富兰克林启发,后来他根据这个实验发明了早期的避雷针。

⏹影响:
1.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
2.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3.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
⏹其他:
1、政治: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制定了新闻传播法。

2、教育: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为费城建造了第一所医院以及后来发展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费城学院。

3、企业:创办自己的印刷所,出版费城第一份报纸《宾夕法尼亚报》。

印刷费城当地的纸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