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校园安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滞后。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不能深刻地认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关系。许多高校对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不重视或重视不够,领导机制不健全,在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时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计划,最终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学校的不加以重视,也是大学生安全意识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浅谈校园安全知识
专业: 姓名: 学号: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大学的校园同时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它无时无刻不与社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大学生活也存在一系列的隐患,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应让我们给予更多重视。
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石,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必要前奏。只有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减少不安全现象的困扰,对于完善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近日,学校也发生了一些危险事件,这也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学习和了解以及掌握校园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但我们还未完全踏入社会,没有社会经验和安全保护意识,依然单纯和善良,不知社会的险恶,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轻易得手,助长了他们犯罪的气焰。所以我们应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增强自己安全保护能力,才能在发生危险时做出机智的行为,减少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四)、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指“组织机构和人员具有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即防护和安全问题由于其重要性而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年龄、文化教育、经历、情趣、需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彼此相通,在心理相互接纳,易于沟通,大学校园就是由这一特殊的群体在一定区域上形成的特定的人工生态环境。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和主要防护对象,从大学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来说,一方面要将校园的安全设施等硬件建设与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理念培养结合起来,构筑校园安全文化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从校园文化的角度来建造校园安全文化的软环境。校园安全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有关安全的意识、理念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形态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综合体系,以一惯规则、语言形式、行为方式、交流合作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三)、请有关专家到学校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等专题报告会。讲座对于高等学府来说是其一大特色之一,一所好的大学,不仅要在专业课程上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通过各种各样的讲座,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及课余生活。开设有关讲座是大学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讲座内容可以涉及很多方面,从如何生存到如何生活、如何使生命更具有意义和价值等,也可以是各种人文讲座、心理辅导讲座,或者是对热点问题的讨论。比如在5月12日,就可以借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开展珍惜生命的教育,在世界禁毒日,可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知识讲座,宣传毒品危害等等。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态势,应该多举办校园心理知识讲座,以及心理问题专家的专业心理问题咨询活动。
(二)教育应突出重点,提高教育实效。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抓对重点人的安全意识教育。要因生制宜进行区别教育,防止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造成安全事故;二是抓对重点场所的安全意识教育。如对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等场所,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中除了要将相关知识传达至学生,更要加强学生的安全知识应用。
(二)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差。当前,许多大学生不但表现为安全意识低,而且缺乏安全防范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做不到预防隐患,很多学生不知道教学楼和宿舍的灭火器在哪里,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甚至在寝室中使用过“热得快”“烫发器”“电饭锅”等大功率违章电器等,并在遇到安全事故时表现为不沉着、不冷静,往往使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混乱环境中。还有就是随着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倡导,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踊跃参加的活动,比较普遍的是家教、打工和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但是现在大学生思想相对比较单纯,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对于潜在的危险缺少预判和辨别能力,由此导致大学生在家教、求职中上当受骗而导致的生命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为了减少和防止大学生生命安全受到非法伤害,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势在必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具有关键决定性作用。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进行人的社会化,而大学阶段是个人人生理想形成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校安全文化的影响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校园安全文化将社会对安全的要求和安全对社会的影响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于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安全规范、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生活方式,使大学生得到协调发展,促成大学生综合安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校园安全文化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安全技能社会化、行为安全规范社会化、人生安全责任社会化上。校园安全文化能够孕育出新的安全思想、新的安全理念和新的安全科技成果,现代高校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体制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校园安全文化的创新,使校园安全文化真正成为安全文化的先导。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大学校园里建立一个文明、健康、安全、开放、进步的人文环境体系,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素质、生命安全意识提供保障。
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现状从总体来说,大学生对待生活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强调个性价值,追求生存质量,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淡薄,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以下就从各角度来阐释一下当前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低。首先,从大学生自身内因来分析,他们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成熟滞后,个性趋向定型,但可塑性较大。具有人生观不明确、做事麻痹大意、法制观念淡薄、遇事欠思考、社交需求强烈,但经验不足等特点。这些都决定了大学生必然面临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惑。其次,生命意识淡薄,生命得不到尊重。大学生自杀频频,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并且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在得知他人自杀后,积极效仿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明显的“链式效应”。还有就是漠视其他生命的现象严重,这些都给予大学生不良的影响以及行为偏差上的诱导。
以上种种的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都无不告诉我们,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一)首先是在大学生中成立安全协会,开展安全实践自治活动。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治安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使大学生不但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同时增强学生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秩序的责任感。通过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安全检查组,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负责监督和检查特别是涉及学生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高校要充分利用学生会干部和班干部定期进行安全防范自我大检查,如宿舍安全检查、同学之间矛盾纠纷检查,通过检查评比,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利用大学生宿管会、治保部等学生自律管理委员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以防人身伤害、防财物失窃、防心理失常、防违法犯罪为重点的专项安全教育活动。引导热爱保卫事业的骨干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执勤、巡逻等治安管理工作。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治安管理中来,是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实效性的百度文库效途径。
(四)心理问题严重,校园伤害事故接连不断。大学生绝大多数的心理是健康的,但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有日益上升的趋势。由于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代,竞争压力的加大,面对学业、经济、择业的压力以及情感的困惑、人际关系的紧张,大学生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心理素质越来越差。据统计,目前全国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大约有1600万,其中1/3是儿童、青少年,而且青少年呈上升趋势。有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学生中心理障碍发生率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20.23%上升为2004年的27.03%,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大学生心理问题和身心发展的不和谐、不协调,必然对生命造成危害。
浅谈校园安全知识
专业: 姓名: 学号: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大学的校园同时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它无时无刻不与社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大学生活也存在一系列的隐患,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应让我们给予更多重视。
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石,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必要前奏。只有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减少不安全现象的困扰,对于完善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近日,学校也发生了一些危险事件,这也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学习和了解以及掌握校园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但我们还未完全踏入社会,没有社会经验和安全保护意识,依然单纯和善良,不知社会的险恶,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轻易得手,助长了他们犯罪的气焰。所以我们应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增强自己安全保护能力,才能在发生危险时做出机智的行为,减少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四)、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指“组织机构和人员具有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即防护和安全问题由于其重要性而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年龄、文化教育、经历、情趣、需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彼此相通,在心理相互接纳,易于沟通,大学校园就是由这一特殊的群体在一定区域上形成的特定的人工生态环境。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和主要防护对象,从大学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来说,一方面要将校园的安全设施等硬件建设与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理念培养结合起来,构筑校园安全文化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从校园文化的角度来建造校园安全文化的软环境。校园安全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有关安全的意识、理念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形态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综合体系,以一惯规则、语言形式、行为方式、交流合作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三)、请有关专家到学校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等专题报告会。讲座对于高等学府来说是其一大特色之一,一所好的大学,不仅要在专业课程上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通过各种各样的讲座,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及课余生活。开设有关讲座是大学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讲座内容可以涉及很多方面,从如何生存到如何生活、如何使生命更具有意义和价值等,也可以是各种人文讲座、心理辅导讲座,或者是对热点问题的讨论。比如在5月12日,就可以借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开展珍惜生命的教育,在世界禁毒日,可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知识讲座,宣传毒品危害等等。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态势,应该多举办校园心理知识讲座,以及心理问题专家的专业心理问题咨询活动。
(二)教育应突出重点,提高教育实效。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抓对重点人的安全意识教育。要因生制宜进行区别教育,防止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造成安全事故;二是抓对重点场所的安全意识教育。如对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等场所,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中除了要将相关知识传达至学生,更要加强学生的安全知识应用。
(二)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差。当前,许多大学生不但表现为安全意识低,而且缺乏安全防范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做不到预防隐患,很多学生不知道教学楼和宿舍的灭火器在哪里,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甚至在寝室中使用过“热得快”“烫发器”“电饭锅”等大功率违章电器等,并在遇到安全事故时表现为不沉着、不冷静,往往使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混乱环境中。还有就是随着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倡导,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踊跃参加的活动,比较普遍的是家教、打工和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但是现在大学生思想相对比较单纯,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对于潜在的危险缺少预判和辨别能力,由此导致大学生在家教、求职中上当受骗而导致的生命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为了减少和防止大学生生命安全受到非法伤害,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势在必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具有关键决定性作用。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进行人的社会化,而大学阶段是个人人生理想形成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校安全文化的影响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校园安全文化将社会对安全的要求和安全对社会的影响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于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安全规范、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生活方式,使大学生得到协调发展,促成大学生综合安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校园安全文化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安全技能社会化、行为安全规范社会化、人生安全责任社会化上。校园安全文化能够孕育出新的安全思想、新的安全理念和新的安全科技成果,现代高校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体制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校园安全文化的创新,使校园安全文化真正成为安全文化的先导。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大学校园里建立一个文明、健康、安全、开放、进步的人文环境体系,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素质、生命安全意识提供保障。
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现状从总体来说,大学生对待生活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强调个性价值,追求生存质量,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淡薄,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以下就从各角度来阐释一下当前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低。首先,从大学生自身内因来分析,他们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成熟滞后,个性趋向定型,但可塑性较大。具有人生观不明确、做事麻痹大意、法制观念淡薄、遇事欠思考、社交需求强烈,但经验不足等特点。这些都决定了大学生必然面临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惑。其次,生命意识淡薄,生命得不到尊重。大学生自杀频频,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并且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在得知他人自杀后,积极效仿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明显的“链式效应”。还有就是漠视其他生命的现象严重,这些都给予大学生不良的影响以及行为偏差上的诱导。
以上种种的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都无不告诉我们,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一)首先是在大学生中成立安全协会,开展安全实践自治活动。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治安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使大学生不但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同时增强学生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秩序的责任感。通过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安全检查组,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负责监督和检查特别是涉及学生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高校要充分利用学生会干部和班干部定期进行安全防范自我大检查,如宿舍安全检查、同学之间矛盾纠纷检查,通过检查评比,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利用大学生宿管会、治保部等学生自律管理委员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以防人身伤害、防财物失窃、防心理失常、防违法犯罪为重点的专项安全教育活动。引导热爱保卫事业的骨干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执勤、巡逻等治安管理工作。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治安管理中来,是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实效性的百度文库效途径。
(四)心理问题严重,校园伤害事故接连不断。大学生绝大多数的心理是健康的,但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有日益上升的趋势。由于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代,竞争压力的加大,面对学业、经济、择业的压力以及情感的困惑、人际关系的紧张,大学生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心理素质越来越差。据统计,目前全国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大约有1600万,其中1/3是儿童、青少年,而且青少年呈上升趋势。有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学生中心理障碍发生率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20.23%上升为2004年的27.03%,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大学生心理问题和身心发展的不和谐、不协调,必然对生命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