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a6ac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a.png)
《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黄薇1928年,杨绛17岁,考入苏州东吴大学。
1932年初,杨绛去了清华当借读生,结识钱锺书。
1935年7月13日,钱锺书与杨绛结婚。
随后钱锺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
1937年,上海沦陷,第二年,两人携女回国。
钱锺书在清华谋得一教职,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上课,而杨绛留在上海,任了一年母校振华女中的校长。
钱锺书从昆明回上海后想写《围城》,杨绛甘做“灶下婢”,辅佐夫君全力搞创作,闲时尝试写了部四幕剧《称心如意》,第二年《称心如意》在金都大戏院上演时“引来阵阵喝彩声”,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
新中国成立后,杨绛翻译的47万字的法国小说《吉尔·布拉斯》,受到朱光潜的高度称赞:我国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最好”。
新中国成立后至清华任教,她带着钱锺书主动拜访沈从文和张兆和,愿意修好两家关系,因为钱锺书曾作文讽刺沈从文收集假古董。
杨绛的沉稳周到,是痴气十足的钱锺书与外界打交道的一道润滑剂。
家有贤妻,无疑是钱锺书成就事业的最有力支持。
1946年,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钱锺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1958年,47岁的杨绛,利用大会小会间隙,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打算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
译稿历经“文革”的摧残,“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最后“九死一生”,逃过劫难。
1978年4月译的《堂吉诃德》出版并畅销。
1978年6月,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这本翻译书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贵宾。
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专门奖给75岁的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的贡献。
风华绝代钱钟书阅读理解答案
![风华绝代钱钟书阅读理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86eb32551810a6f4248664.png)
风华绝代钱钟书阅读理解答案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
简直把钱钟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
其实如果没有《围城》,也许多数人并不知道钱钟书。
他文风恣意幽默,作品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到清华后的志愿是:横扫清华。
孔庆茂的《钱钟书传》中曾写到他在清华学习的一则趣事:同学中一位叫许振德的男生爱上了一位漂亮女生,在课堂上就不住地向女生暗送秋波,钱钟书本来上课就不听讲,他把许的眼睛向不同方向观看的眼神变化都画了下来,题为《许眼变化图》,没等下课就把画传递给其他同学,一时在班上传为笑谈。
【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称得上幽默大师的,除了鲁迅、梁实秋、老舍之外,就要推钱钟书了。
《围城》的幽默更是中国现代小说中首屈一指的。
如: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
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
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甚至在《谈艺录》、《管锥编》等纯学术著作中也充满了机趣与幽默。
1991年,全国十八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钟书,被他婉拒了,别人告诉他将要酬谢他钱,他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乙】钱钟书狂得直率、自然、可爱。
其实,人们往往忽视了钱钟书性格中很重要的另一面,那就是谦虚、谨慎,并不以自己的博学才华而故步自封,沾沾自喜,他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格,尤其在学问上。
他的《谈艺录》、《管锥编》、《围城》,皇皇巨著,可谓尽善尽美了,但他并不满意,并不引以自豪自傲。
他说他对《谈艺录》“壮悔滋深”,对《围城》“不很满意”,对《宋诗选注》“实在很不满意,想付之一炬”,因此他对这些既成著作不厌其烦地修正、补订,自我完善。
非连续性文本钱钟书《谈中国诗》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德州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考)
![非连续性文本钱钟书《谈中国诗》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德州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考)](https://img.taocdn.com/s3/m/6dca7d2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a.png)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
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
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
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钱钟书《窗》阅读答案
![钱钟书《窗》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a6df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1.png)
钱钟书《窗》阅读答案钱钟书《窗》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钱钟书《窗》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窗钱钟书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
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
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
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
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
《归去来兮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 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
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
”正和凯罗《晚歌》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
”同样地只说着一半。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
【钱钟书的谦逊阅读练习及答案】
![【钱钟书的谦逊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81d04f8c75fbfc67db25b.png)
【钱钟书的谦逊阅读练习及答案】钱钟书的谦逊阅读练习及答案钱钟书的谦逊阅读练习及答案《钱钟书的谦逊》阅读材料文化大师钱钟书出生于无锡的一个书香之家。
幼时抓周时抓得一本书,得名钟书;考大学时数学只有15分,却因国文英文成绩出色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后留洋深造,恣意读书,因用眼过度而患上头晕的顽疾。
学成归国,钱钟书左手创作右手治学。
一部《围城》,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神来之笔随处可见,风靡海内外,畅销几十年;一部《管锥编》,博大精深,振聋发聩,妙绝之论,震惊学术界,倾倒读书人。
钱钟书著作等身,声名远播,却特别谦逊。
对于年轻人,钱钟书一向以友相待,不摆长者和老师的架子。
王水照是他指导的研究生,但他收到王水照寄赠的《唐宋文学论集》时,在回信中说:吾友明通之识,缜密之学,如孙悟空所谓自家会的,老夫何与焉。
王水照曾师承钱钟书,不敢说自己的本领如孙悟空所谓自家会的。
一次见面对钱钟书说:我是您的学生,有‘文’可证。
当年我的进修计划和您的审批意见俱在,白纸黑字。
钱钟书听了大笑:给你写的题签,特地盖上我的印章,已经表示咱们的交情了。
但事后写信,钱钟书仍以平辈待之,称王水照为贤弟贤友吾兄。
钱钟书把王水照这个弟子当做朋友,那是他的谦虚了。
其实,他曾手把手教王水照写论文。
王水照执笔写的《唐诗选前言》全文一万多字,钱钟书为此写的审读意见有一千六百多字。
王水照文章开头说: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钱钟书以为不妥,指出:首句‘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宜改为‘我国文学史’更妥,因‘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在语言上血肉联系,且唐诗至今还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价值。
此为开宗明义之句,应说得高瞻远瞩些。
何况隔一句又说‘我国古代诗歌’,似不须重复如此。
鲁迅语可引,但其意(‘到唐已被做完’)是绝后,而把它来承上句‘空前繁荣’,稍觉不贯,至少得说‘鲁迅先生还(甚至)说’这一类字样。
【高中记叙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写《围城》的钱钟书(附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写《围城》的钱钟书(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061a4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1.png)
【高中记叙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写《围城》的钱钟书(附答案)写《围城》的钱钟书杨绛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还是从小时候起。
钟书自小在大家庭长大,亲的、堂的兄弟共十人,钟书居长。
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写《围城》的钱钟书杨江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还是从小时候起。
钟书从小在一个大家庭长大。
他和唐家有十个兄弟。
仲舒是老大。
在兄弟中,他幼稚而迟钝。
当他努力学习时,他什么都不在乎。
他放下书,并不认真。
他似乎有很多多余的利息,没有地方放。
他胡说八道。
钱氏家族喜欢说他有“痴气”的确,他不像他母亲那样沉默谨慎,也不像他父亲那样严肃。
他的母亲经常抱怨他的父亲。
”憨”“也许是钟书”痴气”他和他父亲的性格相同。
钟书四岁由伯父教他识字。
伯父是慈母一般,钟书成天跟着他。
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听说书,料理杂物,钟书都跟着去。
伯父花一个铜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又花两个铜板,向小书铺子或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
钟书吃了酥饼就孜孜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
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李元霸一锤子把对手的枪打得弯弯曲曲等等。
他纳闷儿的是,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
关公若进了《说唐》,他的青龙堰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敌得李元霸的那一对八百斤重的锤头子;李元霸若进了《西游记》,怎敌得过孙行者的一万三千斤的金箍。
妙的是他能把各件兵器的斤两记得烂熟,却连阿拉伯数字的12.、3我谁都不认识。
仲舒在高考中数学只得了15分。
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
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的生月日。
小时候他不会分辩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
后来他和钟韩同到苏州上美国教会中学的时候,穿了皮鞋,他仍然不分左右乱穿。
在美国人办的学校里,上体育课也用英语喊口号。
他因为英文好,当上了一名班长。
可是嘴里能用英语喊口号,两脚却左右不分;因此当了两个星期的班长就给老师罢了官,他却如释重负。
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
《谁是真正的大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谁是真正的大师》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334c012af90242a895e56f.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谁是真正的大师1994年,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
不久,女儿钱瑗因病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
当时80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
钱钟书已病到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医院提供的匀浆不造宜吃,杨绛就亲自来做,做各种鸡鱼蔬菜泥,炖各种汤,鸡胸肉要剔得一根筋都没有,鱼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
照顾人,男不如女。
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
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她的责任太多、太重、太复杂了。
四麻袋手稿和读书笔记,收藏的文物,全家的东西,都得要她亲手处置。
这时的杨绛早已身心交瘁,连走路都要扶着墙壁。
她要让自己伤痛的心静下来,要喘一口气,寻找一个使精神得以安宁的港湾。
1957年杨绛接到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徳》的翻译任务,并被告知用哪种文字转译都可以。
杨绛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但待她找来五种英法文译本细细比对后觉得,译本始终代表不了原著。
于是,年近六旬的她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文,至1961年,才开始动手翻译。
1978年4月底,《堂吉诃德》由人民文学岀版社岀版。
杨绛《堂吉诃徳》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
此时,杨绛再次选择翻译书稿来平复内心的伤痛。
从中外贤哲的书中,她终于选中了柏拉图的《斐多篇》决定通过翻译这本书来忘掉自己。
2007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寸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96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
”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痴气”钱钟书》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杨绛《“痴气”钱钟书》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c1629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b.png)
杨绛《“痴气”钱钟书》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杨绛《“痴气”钱钟书》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杨绛《“痴气”钱钟书》高三传记阅读题及答案要认识一部书,还是得认识书的作者本人,最好从小时候起。
钟书一出世就由他伯父抱去抚养,因为伯父没有儿子。
钟书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取名“钟书”。
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计较,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
钱家人爱说他有“痴气”。
钟书四岁起识字,并已开始囫囵吞枣地阅读家中收藏的《西游记》《水浒传》以及书摊上租来的《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这类小说,看完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
后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和我讲哪条好汉使哪种兵器,重多少斤,历历如数家珍。
钟书十一岁,伯父去世。
伯母抽大烟,家败得很快。
钟书读书时练习簿也买不起,他就用伯父生前亲手用毛边纸、纸捻子为他钉成的本子,老师看了直皱眉。
同学都有许多笔尖,他只有一个,断了就没法写了,他急中生智,把毛竹筷削尖了头蘸着墨水写,当然写得一塌糊涂,老师简直不愿意收他的练习簿。
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
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生年月日。
小时候他不会分辨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
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衣服套在脖子上只顾前后掉转,结果还是颠倒。
钟书十四岁考上苏州桃坞中学。
那年他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
没有了严父管束,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
父亲回家命他做一篇文章,他的文章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
这顿打激起了他发奋读书的正气。
钟书从此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
那时商务印书馆出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序文。
据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
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愤用功”,二十岁那年考上清华大学。
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
《钱钟书》阅读答案
![《钱钟书》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fa50c10a6f524ccbf85af.png)
钱钟书钱先生幼时,家人为他抓周,他抱起一本书不忍便释,于是得名为钟书。
先生在事业上有几个惊人之绩:其一,_______其二,_____。
其三,______ 读过《写在人生边上》的人可能不多。
而看过并称道电视剧《围城》的观众则难以数计。
先生在作品中体现出的才情、眼光和趣味,被杨绛先生称为痴气;有人把这个词理解为钱先生在生活中偶尔一现的迁阔之气,其实,那才是洞见真理的大智慧呢。
能够通读《管锥篇》的人肯定不多。
这不仅是因为它评说了十大部古籍(几乎囊括了中国文化的所有领域),引用著作达 1800种之多,而且还因为先生精通拉丁、法、英、德等数种外语,以及全书纯以典奥文言写就。
现在钱学已日渐成为一门显学,而钱钟书本人仍像从前那样淡泊宁静,据说一些欧美学人去北京有两个目的:一是看长城,二是希图能拜见钱钟书。
一次英国某女士在电话中求见,钱先生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从许多方面来看,钱先生是后学难以企及的。
且不说他曾被吴宓先生指为人中之龙,也不说他的《围城》被视为整个人类基本生存状况的写政,就论其空灵大方的幽默,也令人叹为观止。
钱钟书少时喜读《三国》、《水游》,能熟记各种兵器的斤两,但却常常认不清阿拉伯数字l、2.3,穿鞋也会不分左右。
有人说先生的幽默出自真情性,嗯,看来确实如此。
1.顾名思义,钱先生的名字钟书二字应理解为2.淡泊宁静是捐钱先生的3.第二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写出各句的序码,不必抄录原文)①其巨著《管锥篇》问世以后,四海学子竞相拜服,称之为古今奇书。
②早年写过一本《写在人生边上》,纵谈生活哲理,不久,论者便以大散文家名号相赠。
③据说仅仅是因为对学者不宜作小说之语不满,便起笔试写出一本《围城》,而此书被誉为最伟大的中国现代小说。
4.你根据什么确定第3题中的三句话的排列顺序?5.从钱先生在事业上的几个惊人之绩来看,钱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6.第五段写一些欧美学人去北京有两个目的与写钱先生的惊人之绩有什么关系?7.钱先生的作品如何惊人,作者没有只言片语的评价,而是借助_______来力陈惊人,这样写可以收到____的效果。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钱钟书作品(word版有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钱钟书作品(word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4ce495e518964bce847c82.png)
2021年中考阅读系列20——钱钟书作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22分)窗钱钟书①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
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
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
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②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
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
《归去来兮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
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
③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
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
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
④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
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
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
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5dec40284ac850ac024279.png)
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一代才子钱钟书记叙了钱钟书淹贯中西古今的博学和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材料钱钟书晚年避居北京三里河,闭门谢客,世...一代才子钱钟书记叙了钱钟书淹贯中西古今的博学和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材料钱钟书晚年避居北京三里河,闭门谢客,世人难得一识韩荆州。
杨绛① 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更有记载:"一次我听他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一生没有留下自传,认为自传都是别传,不真实,因此谈论自己的文字也极少。
幸亏《记钱钟书与〈围城〉》一文,记录了很多钱钟书早年的资料,儿可当其自传来读。
不过这篇文章,也是杨绛应胡乔木之请而作的。
可钱钟书又怕〃以妻写夫,有吹捧之嫌〃,为避免不必要的非难,他特别在此文稿背面写了一个短跋:〃这篇文章的内容,不但是实情,而且是秘闻。
要不是作者一点一滴地向我询问,而且勤奋地写下来,有些事迹我自己也快忘记了。
文笔之佳,不待言也(钱钟书识1982年7月4日)。
“要在坊间②找钱钟书传记,依然是一件困难的事。
台湾人氏汤晏,纽约大学历史学博士,1979年在美国初会钱钟书,后经常与之通信联络,遂成钱迷,并有意为钱立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代才子钱钟书》。
本传记论传主平生及其作品、学术成就,哀叹〃千古文章未尽才〃,自有一家观点。
但取材严谨,当是立传的首要原则。
作者对传主平生历史细节的求证、澄清,多有他与杨绛的通信辅助,并有详细的注释为印证、引申,充分弥补了史料不足的缺憾。
书成之后,深得杨绦嘉言:〃不采用无根据的传闻,不凭想当然的推理来断定过去,力求历史的真实;遇到不确切的事,不惮其烦地老远地一次次来信问我,不敢强不知以为知。
钱钟书先生阅读答案
![钱钟书先生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4b94cc81c758f5f61f67c0.png)
钱钟书先生阅读答案【篇一:钱钟书“论快乐”阅读试题及答案】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予。
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
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
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
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现,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
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
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
小孩予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
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
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
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
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
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
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
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
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
譬如从写《先知书》的所罗门直到做《海风》诗的马拉梅,:郎觉得文明人的痛苦,是身体困倦。
但是偏有人能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使健康的消失有?种赔偿。
苏东坡诗就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初中语文名家名作阅读训练钱钟书(窗)外一篇
![初中语文名家名作阅读训练钱钟书(窗)外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42471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0.png)
初中语文名家名作阅读训练钱钟书(窗)外一篇窗钱钟书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处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来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著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兮辞》有两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住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著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為聪明也."正如凯罗《晚歌》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著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著心在转,所以孟子认為"相人莫良于眸子".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跟面具相对,就是為此.据爱戈尔记1830年4月5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窗子许里面的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的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们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关起了窗.因為只是春天,还留著残冷,窗子也不能整天整夜不关的.选自《写在人生边上》1.文章第1 自然段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这句话的含义指的是什么?(5分)答:其含义指的是_2.文章第2 段中指出:"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那么,"窗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里?(5分)答:其意义主要体现在_3.文章开头说到"开窗",是為了欣赏屋外的春天;文章最后说到"关窗",其原因又有哪些?(6分)答:"关窗"的原因有: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通过对窗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既想开窗让心灵自由,而又害怕外界的纷乱的一种矛盾的心境。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a4607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f.png)
名著导读《围城》阅读练习及答案【作家介绍】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书香世家。
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1933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
1935年,先生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
两年以后,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
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
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
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
1998年12 月19日,逝世于北京。
【作品介绍】《围城》是中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
动笔于1 9 4 4年,完稿于1 9 4 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
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
全书共九章。
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
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
“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写《围城》的钱钟书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写《围城》的钱钟书阅读题及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6fd5e9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4.png)
写《围城》的钱钟书阅读题及答案参考写《围城》的钱钟书阅读题及答案参考写《围城》的钱钟书杨绛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还是从小时候起。
钟书自小在大家庭长大,亲的、堂的兄弟共十人,钟书居长。
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没个计较,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
钱家人爱说他有“痴气”。
他确也不像他母亲那样沉默寡言、严肃谨慎,也不像他父亲那样一本正经。
他母亲常抱怨他父亲“憨”。
也许钟书的“痴气”和他父亲的憨厚正是一脉相承的。
钟书四岁由伯父教他识字。
伯父是慈母一般,钟书成天跟着他。
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料理杂务,钟书总跟着去。
伯父花一个铜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又花两个铜板,向小书铺子或书摊租一本小说给他看。
钟书吃了酥饼就孜孜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
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到的小说:李元霸一锤子把对手的枪打的弯弯曲曲等等。
他纳闷儿的是,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
关公若进了《说唐》,他的青龙偃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敌得过李元霸的那一对八百斤重的捶头子;李元霸若进了《西游记》,怎敌得过孙行者的一万三千斤的金箍棒。
妙的是他能把各件兵器的斤两记得烂熟,却连阿拉伯数字1、2、3都不认识。
钟书考大学,数学只考得十五分。
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
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的生年月日。
小时候他不会分辨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
后来他和钟韩同到苏州上美国教会中学的时候,穿了皮鞋,他仍然不分左右乱穿。
在美国人办的学校里,上体育课也用英语喊口号。
他因为英文好,当上了一名班长。
可是嘴里能用英语喊口号,两脚却左右不分;因此当了两个星期班长就给老师罢了官,他却如释重负。
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
或许这也是钱家人说他“痴”的又一表现之一。
那年他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
钟书寒假回家没严父管束,更是快活。
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潇洒钱钟书》(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潇洒钱钟书》(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354eaa4b73f242336c5fcf.png)
实用类文本阅读《潇洒钱钟书》(附答案)潇酒钱钟书仲利民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钱钟书,偏偏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
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病房,夏老过生日,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的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了被子连人带蛋糕一起盖起来。
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当时的《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打了个电话被其婉拒,就让林来一次突然袭击。
当他们出其不意地来到钱钟书房门口时,钱先生幽默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让人感受到钱钟书并非不近人情,他拒绝媒体的采访,仅是自己坚持的一种生活方式。
吴泰昌在《人民文学》杂志做编辑时,想约钱钟书先生写点文章,想不到钱钟书先生突然起身摆着手大声说:“写文章的事今天不谈。
”不过,事隔一年多,当吴身体有恙,钱钟书先生却特意去信,“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您身体不好,极念。
我年老多病,渐渐体贴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
奉劝您注意劳逸结合,虽然是句空话,心情是郑重的。
杨绛同候。
”这句“空话”里又包含钱钟书先生对友人多少关心的真情实感啊!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自甘寂寞,可是媒体却总是想请出这位不愿露面的人物,他们知道杨绛先生好说话,就想从杨绛先生这里打开缺口,在电话里对杨绛先生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钱。
”想不到钱先生幽默地从旁边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钱先生和太太的感情十分融洽,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
他们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携手。
即使在钱钟书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之后,夫妻感情依然如故。
情绪从未低沉、沮丧过。
文革中,造反派动手打他,他就还击。
有一次与造反派大打出手后,扬名千里,连“造反派”都敬重他“三分”。
可见钱先生柔中有刚,做人界线分明,拿得起,放得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一代才子钱钟书记叙了钱钟书淹贯中西古今的博学和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材料钱钟书晚年避居北京三里河,闭门谢客,世...一代才子钱钟书记叙了钱钟书淹贯中西古今的博学和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材料
钱钟书晚年避居北京三里河,闭门谢客,世人难得一识韩荆州。
杨绛①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更有记载:"一次我听他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一生没有留下自传,认为自传都是别传,不真实,因此谈论自己的文字也极少。
幸亏《记钱钟书与〈围城〉》一文,记录了很多钱钟书早年的资料,几可当其自传来读。
不过这篇文章,也是杨绛应胡乔木之请而作的。
可钱钟书又怕"以妻写夫,有吹捧之嫌",为避免不必要的非难,他特别在此文稿背面写了一个短跋:"这篇文章的内容,不但是实情,而且是秘闻。
要不是作者一点一滴地向我询问,而且勤奋地写下来,有些事迹我自己也快忘记了。
文笔之佳,不待言也(钱钟书识1982年7月4日)。
"要在坊间②找钱钟书传记,依然是一件困难的事。
台湾人氏汤晏,纽约大学历史学博士,1979年在美国初会钱钟书,后经常与之通信联络,遂成钱迷,并有意为钱立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代才子钱钟书》。
本传记
论传主平生及其作品、学术成就,哀叹"千古文章未尽才",自有一家观点。
但取材严谨,当是立传的首要原则。
作者对传主平生历史细节的求证、澄清,多有他与杨绛的通信辅助,并有详细的注释为印证、引申,充分弥补了史料不足的缺憾。
书成之后,深得杨绛嘉言:"不采用无根据的传闻,不凭想当然的推理来断定过去,力求历史的真实;遇到不确切的事,不惮其烦地老远地一次次来信问我,不敢强不知以为知。
我很佩服您这种精神。
"
就其观点而言,杨绛未必赞同。
但作者认为,钱钟书生于忧患,20世纪动乱频繁的中国,生生毁了一个"三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天才"。
尽管他留下一部为人传颂的小说《围城》和以西学方法治中国文学的《管锥篇》,天才却未能完全发挥。
作者特别从《围城》说开去。
英国当代思想史家伯林将西方思想家和作家分为刺猬型和狐狸型两类。
前者有一套思想体系和大理论框架,结构完整。
后者文笔精美,观察入微,无所不包。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也说过,中国作家兼具刺猬和狐狸优点的只有一个曹雪芹。
照此说法,汤晏认为钱钟书本是狐狸,却想做刺猬,因此成全了《围城》。
但钱钟书在1980年人民文学版《围城》"重印前记"中说到,"我写完《围城》,就对它很不满意。
"他还提到待写的长篇《百合心》,已写成约两万字,可惜1949年从上海迁居北京时丢失了手稿,以后兴致大扫。
钱说,"假如《百合心》写得成,它会比《围城》好一点。
"汤晏又据此写道:"现在可惜的是,一部可能直追《红楼梦》的旷世巨作,终于未能面世。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叹!叹!"猜测是容易的,因为它仅仅指向可能。
还是杨绛的说法更为中肯:"钱钟书在创作方面,的确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他
的才华。
发短心长,千古伤心事,不独钱钟书的创作。
"所以杨又说汤的设想属浪漫派,而她自己的设想则较现实。
但也都是设想而已。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逝于北京。
而本传记留下最大的假设是,如果生逢太平盛世或一个创作自由的环境,钱钟书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钱钟书呢?天才已乘黄鹤去,抛弃"浪漫"的假设,我们不妨吟诵英国诗人柯利的一句小诗:
死亡带走了一切
但夜莺愉悦的歌
仍留在大地上
(选自《三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天才》)
注①杨绛: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②坊间:街市上(旧时多指书坊)。
《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题题目
1.文章首段写了钱钟书回答英国女士的话,这句话表现了钱钟书哪两方面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本文题目是"一代才子钱钟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钱钟书是一个"才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读了本文之后,结合你对钱钟书的了解,你认为钱钟书能够写出"一部可能直追《红楼梦》的旷世巨作"吗?请简述其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一代才子钱钟书》阅读题答案
1.①表现钱钟书淡泊名利(或不求显达、为人低调等)的人生态度;②生动的比喻体现了钱钟书幽默、机智的性格。
(意思对即可)
2.①写出了一部为人传颂的小说《围城》。
②写出了以西学方法治中国文学的《管锥篇》。
③有很多人想求见钱钟书。
如汤晏成为钱迷,立志为他作传,并称他为"三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天才"。
④杨绛先生说"在创作方面的确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才华"。
3.(示例一)能够。
因为:①即使是深受好评的《围城》,钱钟书也对它很不满意;②丢失的《百合心》钱钟书认为比《围城)会好一点,汤晏对此很认同;③杨绛也认为钱钟书的确没有充分发挥他的创作才华。
(示例二)不能够。
因为:①他已经错过了创作的旺盛时期(黄金时代);②
他已经没有了创作小说的欲望,已经转向其他领域的学术研究;③他生活的时代不是一个太平盛世,没有一个自由的创作环境。
(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