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c38fef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7.png)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提问技巧与策略的运用。
很多时候,一些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和掌握知识,从而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
一. 测试性的开放性问题测试性的开放性问题是最为常见的提问技巧,即通过对学生的考查,促进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提高的效果。
这种提问技巧可以是直接提问,也可以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讨论。
例如:小明在作业中做错了4道题目,请问他错在哪里?这种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并找出小明错的地方,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
二. 链式问题链式问题是一种提问技巧,就是用一个问题将另一个问题的知识点串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如何用勾股定理计算三角形斜边的长度?应该怎样确定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已知量?这种问题可以将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已知量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勾股定理和基本三角函数的概念更加了解。
三. 组合问题组合问题是一种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提问技巧,通过定义和例子来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认识新知识。
例如:有5个人,要从中选取3个人组成一个小队,请问选择的方案有多少种?这种问题可以让学生从组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具体问题搬到抽象的层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组合知识点。
四. 构思问题构思问题是一种用于检测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的提问技巧,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发散思维。
这种问题通常需要学生做出相对较长的答案,并涉及到多种知识点。
例如:想象一下一只鸟儿,它站在从地面上直立的棍子上,你能够设置一个数学模型来计算这只鸟儿的重量吗?这种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去思考,尝试将生活中有趣的事情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结构问题是一种用于检测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知识点的提问技巧,通常强调对知识点的分类和逻辑思考。
例如:请将角度分成哪些类型,并举出相应的例子?这种问题可以让学生将角度这个知识点进行分类,将学生对角度的概念和分类达到深入理解的效果。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b1cb8f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7f.png)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提问和思考的学科,而在初中阶段,更加需要通过有效的提问技巧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一、提高提问的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提问的质量:1.关注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老师应当关注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问时应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注意问题的结构和逻辑:老师提问时应该注重问题的结构和逻辑,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建立清晰的思路。
3.考虑问题的实用性:老师提问时应该考虑问题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提问的形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老师应当采用不同的提问形式:1.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问形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选择性问题:选择性问题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提问形式,通常会给出几个选项,让学生进行选择,这种提问形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判断性问题:判断性问题是一种可以检验学生掌握程度的提问形式,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提问时的技巧1.反问技巧:在学生答错问题时,老师可以采用反问技巧来让学生自行纠正错误,并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动力。
2.暗示技巧:老师可以采用暗示技巧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同时也可以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技巧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互动与提问技巧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互动与提问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e41c4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7.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互动与提问技巧数学是一门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的学科。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互动和提问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与提问技巧。
一、教师互动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巧妙的互动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以下是一些教师互动技巧的例子:1. 提出观点引发思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观点或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讲解一道解方程的例题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如何解?”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会思考问题并积极参与到解题过程中。
2.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答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会积极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思维导向的问题,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数列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能找出这个数列的规律吗?”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生互动技巧课堂教学的互动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学生互动技巧的例子:1.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和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这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这样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同时也增强他们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自信心。
3. 问题反馈: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帮助彼此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
总结起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互动与提问技巧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提问的技巧
![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提问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17994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2.png)
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提问的技巧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提问能力。
有效引导学生提问,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引导学生提问的技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的性质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师,设计一个房子,你会选择什么形状的窗户?”这样的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也能使他们对几何图形的性质产生兴趣。
通过引入情境,学生会主动提出问题,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问题的产生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问题的产生。
例如,在讲解方程的解法时,可以提问:“如果有一个方程,它的解是一个负数,你能想到其他解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解的特点和性质,从而产生更多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已有的知识,让他们将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进一步激发问题的产生。
三、鼓励学生提问,尊重学生的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并尊重他们的思考。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
”通过积极的回应,学生会感到自己的问题被重视,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平方根的概念时,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负数没有平方根?”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扩展数的概念,能否找到负数的平方根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将进一步思考数学概念的本质,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
五、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1c4a42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7.png)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方式之一。
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能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提问技巧。
1. 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是一种倡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提问方式。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讲解一道问题的解题思路时,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有哪些解法?”、“你们怎么思考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不同的解题思路?”等。
通过这些开放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延伸性提问延伸性提问是一种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延伸思考和拓展知识的提问方式。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与当前知识点相关但稍微拓展的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讲解平行线相交于一点的性质时,可以提问:“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会有什么样的性质?”等。
通过这些延伸性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本质和关联性。
3. 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一种通过向学生提供部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方法的提问方式。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开放性提问、延伸性提问、引导性提问和追问式提问等多种提问技巧,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师还要灵活运用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使提问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587b2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a.png)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一、提问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提问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确定提问的难度和广度。
提问应该注重启发式的设计,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提问时要注重引导,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关键点。
提问要注意适度,不能一味追求难度和深度,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情况。
二、提问技巧1. 开放性问题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尽量使用开放性的问题,避免使用封闭性的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展开更多的想象和讨论。
而封闭性的问题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只能得到一个标准答案。
询问“这个问题还有其他解法吗?”“你是怎么想到这个解法的?”等开放性问题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2. 鼓励互动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和思考,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3. 引导思考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不仅要问“是什么”,更要问“为什么”和“怎么样”。
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广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创设情境在提问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情境化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提问,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问题,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5. 鼓励多样化回答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给出多样化的回答,不要光注重答案的正确性,更要注重学生答案的多样性。
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问策略1. 提问环节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提问环节,在介绍完一个知识点后,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融入评价提问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
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来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教学工作。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互动与提问技巧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互动与提问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3ea15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9.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互动与提问技巧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一环。
课堂教学的互动与提问技巧是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互动与提问技巧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引发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创设情境:通过提供真实生活或趣味性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例如,在教学某个几何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发现其中的几何形状。
2. 引入问题:教师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或谜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例如,教师可以用一道数学谜题开启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方法。
二、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互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和工具,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手段: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置明确的任务和问题,并在小组之间展开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
2. 视频演示: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数学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然后进行讨论和解答相关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演示引发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提问技巧,引导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技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提问技巧:1. 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发散性思维。
这种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 追问法: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巧妙地通过追问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反复问"为什么",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d2abe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a.png)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引言一、提问的基本技巧1. 提问要清晰明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问要保持清晰明了。
问题不宜过长,要简练明了,不要让学生感到疑惑和困惑。
提问的语言要简单易懂,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意思。
2. 提问要灵活多样提问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既可以是直接问答式的提问,也可以是分组讨论或局部点名等形式。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做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提问要因材施教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在思考中有所收获;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更应该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二、提问的策略1. 提问要贯穿全课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问不应该只集中在课堂的某一部分,而是应该贯穿整个课程。
通过不断的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 提问要注重层次性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提问时应该注重启发性。
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对于一些难点知识,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而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重互动性。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结合使用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使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封闭性问题能够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他们的基础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技巧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217f5b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0.png)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技巧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以下
是几个提问技巧:
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而且能够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种问题多问“为什么”、“怎么样”、“你的意见是什么”等。
2. 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通常是带有答案的问题。
这种问题
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3. 层次性问题:层次性问题包括回答问题的不同层次,问问题
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答案进行深层次的提问,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
识点。
4. 引导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是指老师在提问时,通过一些提示,来帮助学生找到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提问技巧时,老师需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真
实掌握情况。
提问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提高学
习效果,而不是刻意刁难学生。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102e57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6c.png)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以下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技巧与策略:1.简单到复杂: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往复杂的问题发展。
可以先问一个基础概念的问题,然后再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2.适度开放:提问时要尽量避免只有一个明确答案的问题,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启发性提问: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回答问题。
可以通过故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主动思考和互相讨论。
4.多元化提问: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引导性提问: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引导性提问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
6.分层次提问:可以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步骤,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问题解决的规律和方法。
7.回顾性提问:在课堂结束前,可以通过回顾性提问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课堂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8.点拨式提问:当学生犯错误时,可以通过点拨式提问来引导他们找到错误的原因和改正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自我纠错能力。
9.鼓励性提问:可以通过鼓励性问题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0.适度冲突:在提问时,可以故意设计一些带有冲突或矛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争论,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与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3f35b2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0.png)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认识。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提问技巧。
1. 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问方式。
与封闭性提问不同,开放性提问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例如:“你认为这个问题有哪些解法?”“你认为这个公式可以应用到哪些实际问题中?”此类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到兴趣,促进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 个别提问个别提问是指教师对某个学生提出问题,让该学生回答。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到被关注和关心,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个别提问也是一个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好方式。
当教师对某个学生提问时,其他学生也要注意听,这样就能让全班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
3. 组合提问如果教师想要提高思考能力并展现一个问题的深层次意义,组合提问可以派上用场。
组合提问是由两个或多个问题组合而成的问句。
例如:“一等于多少加多少?”或者“如果矩形的周长是20,宽是4,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性提问是对要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找到正确的路线,同时也考虑到了学习策略的使用,使学生更有信心、协助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如:“你知道在解这个问题时,应该看哪个因素?”或者“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解释这个概念吗?”这样的问题鼓励学生反思和描述具体实例,同时巩固了他们的理解。
5. 桥梁式提问桥梁式提问是指教师向学生提问一个有关联的问题来引导他们思考,并促进课堂的交流。
例如,当教师讲解了一个公式后,可能会用“你能告诉我这个公式的用处并符合实际常识吗?”等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刻理解数学的所有方面。
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10107dc6f1aff00bed51e1f.png)
13 2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
”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和善于提出教学问题。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竟争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要对提问巧妙使用,就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提问,浅一下自己的感受:1、趣味性的提问。
数学课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无味。
假如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
例如:在讲自变量与因变量时,把自变量比成火车头,而把因变量比成火车身子,火车头向哪去,车身会随着向哪去。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十分有趣。
2、启发性的提问。
例如:如图,用一块打破成三块的三角形玻璃引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教师可提问:“若带1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2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3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并为学生学习用“角边角公理”奠定了基础。
3、悬念猜想的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猜想。
教师提出问题后,先不作答复,而是留给学生一个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讲“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之前,教师先让学生画出二次函数y=x2+5x-6 的图像,再解出方程x2+5x-6 = 0的两个根,经过对照,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问”,又要问的“巧”,还要对有关知识进行适当的刨根问底,才能让学生“顺着藤”而“摸”到“瓜”。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ebf4be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a.png)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好的提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提问技巧与策略。
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通常是一些让学生自由回答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
这种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何得到一个数的三倍?如何进行分数化简?这些问题都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来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引导性问题是一种特殊的开放性问题,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如果你让学生求解方程2x+3=7,你可以问学生:“你想知道x的值是多少?”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3. 简单到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递进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
例如,在学习几何中,老师可以先问学生“如何计算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再问学生“如何计算一个矩形的面积?”,“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再问学生“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这种迭代的提问方式,能够逐步让学生理解更为复杂的知识点。
4. 问题反问法问题反问法是一种提问方法,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当学生问“这个题怎么做?”时,老师可以反问“这个题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5. 随机提问随机提问可以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避免让某些学生因为不会回答问题而感到尴尬。
在随机提问中,老师可以使用随机提问工具(如点名器),避免产生任意性,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6. 实际应用问题将数学知识点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可以提出一些与百分数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如利率、折扣、税率等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概念。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87a0c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6.png)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巧妙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呢?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享一些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一、提问的目的明确在进行提问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提问的目的。
提问的目的可能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不同的目的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
明确提问的目的有助于提问更加有针对性,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提问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出现超纲、超难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或者回答。
在提问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提问的难度和深度,让提问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提问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教学中,提问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即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通过逐步提问,有效地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
四、提问要多样化在教学中,提问应该多样化,包括直接提问、反问、间接提问等不同形式的提问方式。
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样化的提问方式也有助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五、提问要注重启发式思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应该注重启发式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
教师提问时可以给予一些提示,让学生通过启发式思维来解答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提问要注意语言的清晰规范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清晰和规范,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或者句子,以免引起学生的困惑。
提问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做出回答。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7b182e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6.png)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提问技巧,帮助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提问。
1. 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来得到答案的问题。
这种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你能用不同方法求得这个数的平方吗?”、“你能找到一种方法证明这个结论吗?”等。
2. 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是指通过给出一些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这种提问常用于解决较难且需要一定思维技巧的数学问题。
例如:“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你能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等。
3. 追问式提问追问式提问是指在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之后,再不断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释自己的观点。
这种提问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逻辑性。
比如:“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答案是对的吗?”、“你能举出一个相反的例子吗?”等。
4. 比较式提问比较式提问是指通过比较两个概念或两个方法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这种提问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例如:“对于这个问题,你觉得使用方法A和方法B有什么区别?”、“这两个数相减的结果和相加的结果有什么关系?”等。
6. 拓展式提问拓展式提问是指通过提出一些类似但更复杂或更深入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这种提问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比如:“如果将这个图形旋转一定角度,你能找出它的另一个性质吗?”、“你能将这个问题延伸到三维空间吗?”等。
有效的提问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开放式、启发式、追问式、比较式、引导式和拓展式提问等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b6c41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e.png)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1. 引导式提问引导式提问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一种提问方式。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发现潜能。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如何验证两个角相等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式提问,能够让学生主动动脑筋,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追问式提问追问式提问是在学生作答问题后,教师不满足于学生的答案,而是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讨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通过这种提问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回答了一个数学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你能否通过其他方法来验证你的结论呢?”或者是“你能否给出更详细的解释?”这样的追问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完善和深化自己的答案,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多元化提问多元化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的一种提问方式。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提问,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引导学生对问题有多角度的思考。
通过不同类型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情境式提问情境式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的一种提问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式提问,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何时会用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或者是“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情境式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bcf835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c.png)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与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刺激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提问技巧与策略:1. 开放性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思考,给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你怎么知道答案是这样的?”、“你还有其他解法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2. 封闭性提问:这种提问方式一般有明确的答案,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2+1/3等于多少?”、“3的平方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 引导性提问:这种提问方式一般通过逐步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逐渐接近答案。
“两个数的和是20,其中一个数是7,另一个数是多少?”、“如果一个矩形的周长是10cm,长是3cm,宽是几厘米?”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逻辑推理和计算找到正确答案。
4. 比较性提问:这种提问方式通过对比和对照,促使学生对数学概念和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半径为2的圆的面积和半径为3的圆的面积哪个更大?”、“7的平方和8的平方哪个更大?”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比较不同数值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5. 拓展性提问:这种提问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类似或相关的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如果一个矩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那么可能的长和宽有哪些组合?”、“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可能的边长有哪些组合?”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无论采用何种提问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关注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2. 鼓励学生思考: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探索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问题解决思维模式。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d150ce96edb6f1afe001f27.png)
浅谈初中数学讲堂发问技巧教课的艺术全在于怎样适合地提出问题和奇妙地指引学生作答。
在实质教课中,教师怎样奇妙地把问题贯串于教课服务于教课,做到恰倒利处的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 ---发问于学生的兴趣点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激烈的好奇心会加强者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想。
教师设计发问时,要充足顾及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出于对知识的饥饿状态,进而产生激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思想的火花获得爆发。
二、发问要抓住要点所谓要点,是赐教材的要点和难点,在教材的要点处发问,要点就会突出,在教材的难点处发问,难点就简单打破。
用发问指引学生抓住要点问题进行思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讲堂教课质量。
三、发问要抓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密切,每个新知识成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长和发展,它们内在的共同要素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架起了桥梁,所以,教课中要注意充足利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促进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变为已知。
用相互联系的发问,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虑和实践中学习,既弄清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培育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发问要抓住学生的思想方式发问是激发学生踊跃思想的刺激素。
学生思想方式一般是由详细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所以我们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语言要生动、形象、详细,有必定的启示性,同时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质和接受能力,不可以太难或太易,不然会事半功倍。
发问时,能够把教材的内容与必定的故事或实质案例有机的联合起来,学生就会轻松快乐地理解知识。
五、发问要促进知识渐渐深入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要点时辰恰到好处的发问,才能加快深入过程。
这样深入知识的发问,步步入深,令人着迷,即启示了学生智力又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要点。
六、大惑不解豁然爽朗 ---发问于学生的受阻点发问启示,掌握机遇最重要。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摘要: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众多教学方法中很好的一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还能够通过提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还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艺术。
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兴趣;提问;新颖
一、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课堂就像平静的湖面,毫无生气。
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恰当的课堂提问就好像给平静的湖面扔下一块巨石,顿时就在学生心中荡起无限的思维的涟漪,让学生成为“好知者”,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积极投入数学的学习中。
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程的,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猜年龄”的游戏,给学生讲老师能够读懂你们的心,猜中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只要你们按老师的要求和步骤计算出一个数,不能够轻松“读”出每人的年龄。
学生都说不可能,肯定是假的。
这时,我就让学生把自己的年龄先乘以3再减去7,然后再除以2,学生都争先恐后地答出自己计算的结果,有的说19,有的说17.5,
有的说16,我给学生公布结果,他们的年龄分别是15,14和13,学生都睁大自己的眼睛,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时候,我趁机问,同学们想知道秘诀吗?想自己也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吗?学生都说想学,学习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了,接着开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就变得轻松了。
二、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具有新颖性
课堂内提问,不能总是书本上的东西,长期下去学生也会觉得枯燥无味,无聊至极。
课堂提问还需要具有新颖性,让学生看到问题,觉得眼前一亮,有想要立即解决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潜能,才会让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答中。
比如,在教学“矩形面积最大值问题”时,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教师:同学们,当周长一定时,在什么情况下矩形的面积最大?
学生: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教师:如果其中一边是墙壁,另外三边的总长是30米的矩形面积最大值是多少?
学生:(一部分学生在经验的基础上)同样是在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教师:面积是多大呢?
学生:30÷3=10,最大面积S=10×10=100。
教师:老师还能够设计出比100更大的矩形呢?
学生:(觉得不可思议,情绪高涨,都要求老师说出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直观图)如果垂直于墙的这一边长度是6,那么相邻边的长就是18,那么这个矩形的面积就是6×18=108,大于刚才同学们算的100。
同学们,还能找出比108更大的方法吗?
学生:(教师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寻找比108更大的方法了)
教师:怎样才能计算出矩形的最大值,这个值究竟是多少?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情绪高涨,通过共同的学习探究,探索出如下方法:设垂直于墙那一边的长为x米,那么矩形面积S=x(30-2x)=-2x2+30x=-2(x2-15x)=-2(x2-15x+56.25)+112.5=-2(x-7.5)2+112.5,所以当x=7.5时,也就是垂直于墙的那一边长为7.5米,矩形的面积最大,为112.5平方米。
通过积极的探索,共同的合作,学生解决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信心更强了。
总之,平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熟练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精心设计问题,采取不同的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徐步苗.有效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华章,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