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doc

合集下载

中药热奄包的配制技术

中药热奄包的配制技术

中药热奄包的配制技术1. 概述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法,通过将草药包加热后敷于身体特定部位,以达到舒缓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配制高质量的中药热奄包需要精确的草药配比和严谨的制备工艺。

2. 配制材料- 草药: 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常用的有当归、川芎、桂枝、白芷、干姜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功效的药材。

- 布袋: 选择透气性好、耐高温、不易破损的布料制作布袋。

- 填充物: 如稻草、棉花等,用于填充草药,增加热奄包的体积。

3. 配制步骤3.1 准备草药- 选取优质中药材,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 将药材干燥后粉碎或切碎,以便于填充和释放有效成分。

3.2 混合草药- 根据处方比例称量每种药材。

- 将粉碎或切碎的药材按比例混合均匀。

3.3 准备布袋- 测量并裁剪合适大小的布料。

- 缝制成能够容纳草药的袋子形状。

3.4 填充草药- 将混合好的草药均匀填充入布袋中。

- 确保填充物分布均匀,不要过紧或过松。

3.5 封口和标记- 将布袋口缝合紧闭,确保草药不会外漏。

- 在布袋上标记清楚配制日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使用与存储4.1 使用方法- 将热奄包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或使用热水浸泡加热。

- 加热至适当温度(通常为温热但不烫手为宜)。

- 将热奄包敷于需要治疗的部位,每次使用时间约为15-30分钟。

4.2 存储- 使用后,将热奄包放回布袋,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

- 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草药成分失效。

5. 安全与注意事项- 使用中药热奄包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确保配方的适宜性。

- 过敏体质者应谨慎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 避免热奄包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时应放置一块干净的布或毛巾。

- 孕妇、老人、小孩和严重疾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 质量控制- 定期检查热奄包的草药成分,确保其干燥和保存状态良好。

- 跟踪用户反馈,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7. 结语中药热奄包的配制技术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

中药热奄包操作规程

中药热奄包操作规程

中药热奄包操作规程
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中医理疗法,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肌肉疼痛、关节炎等疾病。

下面是中药热奄包的操作规程:
1. 材料准备:
- 中药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并将其装入中药袋中。

- 温水:准备适量的温水,用于泡中药袋。

2. 泡制中药袋:
- 将中药袋放入含有适量温水的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让中药充分浸泡。

- 接下来用一个干净的毛巾将中药袋包裹好,让中药渐渐渗透到毛巾中。

3. 患者准备:
- 患者需要解开相关部位的衣物,暴露出需要治疗的部位,并保持舒适的坐姿或躺姿。

4. 敷贴中药:
- 将泡制好的中药袋放在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上,用绷带或宽松的带子固定住。

- 确保中药袋与患者的皮肤贴紧,以保证中药温热渗透到患者的皮肤中。

5. 注意事项:
- 患者在进行热奄包理疗时需要保持安静,不得剧烈活动。

- 对于温度敏感或皮肤过敏的患者,需要提前进行皮肤敏感
测试,以避免不适或过敏反应。

6. 检查治疗:
- 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可以根据病情和患者的感受
进行调整。

- 在治疗结束后,及时将中药袋取出,擦干患者的皮肤,并
进行相应的按摩。

中药热奄包操作规程需要严格按照中医理疗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在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相关的卫生和消毒措施,保证材料的洁净和安全使用。

同时,对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和调整。

最后,操作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观察和复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1. 治疗颈型颈椎病(1)背景:吴茱萸穴敷大椎穴,可以通络止痛,温经助阳,缓解肌肉紧张,吴茱萸的外用,扩大了吴茱萸的应用范围,吴茱萸加粗盐热敷大椎穴结合针刺疗法,具有很强的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

(2)方法:吴茱萸炒粗盐热敷疗法: 取吴茱萸500 g加粗盐500 g,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装入双层布袋,袋口用布绳封口,用微波炉550 ℃ ( 或中高火) 加热 4 min,加热后将热敷包放置在大椎穴,同时在大椎穴部位垫一治疗巾隔热,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引起烫伤,护士双手拿热敷包在大椎穴部位来回滚动,至皮肤发热、发红,每次治疗时间约30 min,每天1 次,每5 d 更换1次吴茱萸热敷袋,10 d 为1个疗程。

[1]2.治疗腹痛腹胀、癃闭、便秘、阳脱证、痛风、胃痛、脐腹痛、下腹部冷痛、腰痛等寒证(1)背景:中医认为,吴茱萸味辛、苦而热,归肝、脾、胃、肾经,有疏肝下气、散寒止痛、燥湿降逆之效,用于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

《本草衔义》谓吴茱萸下气最速。

《本草备要》谓其利大肠壅气,李东垣也说: “浊阴不降,厥气上逆,甚而胀满,非茱萸不可治也。

”《别录》及《药性论》谓之“大热”,堪称气味俱厚,不论是皮肤吸收还是对穴位、经络的刺激都很明显。

粗盐有强筋健骨、软坚散结的作用,炒热外敷可透过皮肤直达经络,体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两者合用有疏通脏腑经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等,充分发挥药效。

[2]《外台秘要方》:病后胁胀:天行病后,两胁胀满,熬盐熨之(《救急方》:脱阳虚证: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小腹紧痛,冷汗气喘。

炒盐熨脐下气海,取暖。

《圣济总录》:治小便不通,脐下急痛,胀闷欲绝,盐熨方:盐(二升),上一味,铛中炒令极热,布帛裹熨脐下,以小便通快为度。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治霍乱吐泻,心腹作痛。

炒盐二碗,纸包纱护,顿其胸前并腹肚上,截以熨斗,火熨,气透则苏,续又以炒盐熨其背,则十分无事。

中药热奄包制作步骤

中药热奄包制作步骤

中药热奄包制作步骤一、前言中药热奄包是一种将中药药材与热源结合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中药热奄包的制作步骤,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中药热奄包。

二、制作准备1. 药材准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如当归、川芎、桂枝、白芍等。

2. 工具准备:准备缝制热奄包所需的布料、缝纫针、线等工具。

3. 热源准备:可选择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热源,确保热源安全可靠。

三、制作步骤1. 将药材洗净,晾干,切成适当大小的片状或段状。

2. 将切好的药材放入布袋中,注意不要装得太满,留出一定的空间。

3. 缝制布袋,确保药材固定在布袋中,不会漏出。

4. 将缝制好的热奄包放入热源中,加热至适当温度。

注意不要过热,以免烫伤用户。

5. 使用热奄包进行治疗,可根据需要敷在相应部位,如腹部、背部等。

6. 使用完毕后,将热奄包从热源中取出,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四、注意事项1. 在制作和使用中药热奄包时,应确保药材的质量,避免使用过期、变质的药材。

2. 在加热热奄包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过热,以免造成烫伤。

3. 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热奄包。

4. 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帮助。

五、结论中药热奄包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材与热源结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制作中药热奄包时,需注意药材选择、工具准备、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确保热奄包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时,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注意安全,避免不适。

中药热奄包施用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施用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施用操作流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药热奄包的施用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是一
种常用的中药疗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病症和身体不适情况。

下面是
中药热奄包的施用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 检查中药热奄包的包装是否完好,确认没有损坏或过期。

- 清洗双手,并使用洗手液进行消毒。

2. 打开包装:
- 轻轻撕开中药热奄包的包装纸,注意不要损坏包内的中药材。

3. 激活中药热奄包:
- 确保室温适宜,如果环境温度过低,可以将中药热奄包放入
温水中浸泡片刻。

- 轻轻按摩中药热奄包,使内部的中药材充分混合。

4. 揭开贴膏布:
- 将贴膏布从中药热奄包上揭开,注意不要碰触中药材。

5. 贴敷中药热奄包:
- 选取合适的部位,清洁并擦干皮肤。

- 将贴膏布粘贴在目标部位,轻轻按压使其紧贴皮肤。

- 如果需要使用多个中药热奄包,间隔一定的距离,避免叠加
使用。

6. 固定中药热奄包:
- 使用透明胶带将贴膏布固定在皮肤上,确保不会脱落。

- 必要时,可以使用绷带进行固定。

7. 注意事项:
- 中药热奄包一般建议保持敷贴6-8小时,具体时间可根据医
生或中药师的建议调整。

- 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期间,避免擦洗该部位,防止脱落和损坏。

-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

- 中药热奄包应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就是中药热奄包施用操作流程的简要介绍。

在施用中药热奄包时,请确保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并在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中药热奄包配方制备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配方制备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配方制备操作流程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中药热奄包的配方制备操作流程,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和高效地制备热奄包。

2. 所需材料- 主要药材:XX草(XXg)、XX根(XXg)、XX叶(XXg)- 辅助药材:XX(XXg)、XX(XXg)、XX(XXg)- 其他:纱布、绳子、烧杯、玻璃棒、锅、保鲜膜3. 制备步骤1. 将主要药材(XX草、XX根、XX叶)按配方所需比例称量好,分别置于不同的中。

2. 将辅助药材(XX、XX、XX)按配方所需比例称量好,置于一个中。

3. 将主要药材分别用适量的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绳子将纱布包成袋状。

4. 将包好的主要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5. 将锅置于火源上,用中小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

6. 同时将辅助药材放入另一个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7. 煮好的主要药材取出,用保鲜膜盖住,保持温度。

8. 将辅助药材用细纱布过滤,将药液倒入煮好的主要药材中,搅拌均匀。

9. 将药液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热奄包袋中,用绳子扎紧口部。

10. 完成制备的热奄包放置在阴凉干燥处,等待使用。

4. 注意事项- 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卫生,保持操作区域整洁。

- 使用合适的和工具,确保药材与药液的质量不受污染。

- 严格按照配方提供的比例称量药材和辅助药材,以确保制备的热奄包符合标准。

- 制备后的热奄包应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和污染。

- 在使用热奄包前,应先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上是中药热奄包配方制备操作流程的简要说明,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遇到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评估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 、禁忌症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4、告知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6、操作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

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中药热奄包评分标准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项目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分值扣分扣分原因准人员着装规范,举止端庄,洗手,戴口罩5用物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5备环境清洁、宽敞、便于操作,避风 2病人评估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热奄部位皮肤情况及心理状况。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1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材的患病部位或身材的某一特定地位(如穴位上).经由过程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大,血液轮回加快,应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折衷气血.祛湿驱寒为目标的一种外治办法.1.评估①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形.③心理状态.2.目标经由过程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感化.削减疾病发生发火次数或减轻发生发火的程度.3 .禁忌症①妊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②轻微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泛等感到神经功效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偏向者禁用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制止热敷4.告诉①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烫伤等情形②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到,应立刻停滞治疗③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水泡5.物品预备治疗盘.药桶.设置装备摆设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须要时备屏风等.6.操纵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说明,查对医嘱,评估病人.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吐露热奄部位,再次检讨局部皮肤情形,温水擦净.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④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取舒适体位.⑤清算用物,记载并签字.7.护理及留意事项①讯问病情面形,有无不适,实时处理.②留药20-30分钟,勿激烈运动.留药时光停滞,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③温度合适,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光每次应距离5小时.④冬季留意患者的保暖.中药热奄包评分尺度目标:经由过程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感化.动力灸动力灸疗法既有艾灸的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感化,有具备按摩的疏浚经络.活血调气的积极感化,是一种把灸法和手段这两种不合的治疗手腕有机的联合在一路的治疗办法.1.评估①评估当前症状,既往史.②痛苦悲伤部位皮肤感到,有无破损.③心理状态.2.目标经由过程点.按.揉.摩.抖.震颤等动力灸手段,使热力向深层渗入渗出,解除软组织充血.水肿,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轮回,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清脑的目标.削减疾病发生发火次数或减轻发生发火的程度.3.禁忌症①妊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②轻微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泛等感到神经功效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有湿疹.破溃疮疡.水泡等皮肤毁伤处.禁用.⑤腹部.胸部心脏区域,颈部喉结肌颈动脉处不宜施灸.4.告诉①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烫伤等情形.②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到,应立刻停滞治疗③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水泡5.物品预备艾条5-10条.红布.中药汤液.皱纹纸.打火机.弯盘.须要时备屏风.6.操纵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说明,查对医嘱,评估病人.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一般根据不合病情,采纳响应姿态,吐露患部,留意保暖.③将备用的艾条点燃用中药汤液浸泡过的红布裹紧,用有韧性的皱纹纸做为艾火与药布之间的隔垫纸.④将红布包裹点燃的艾条趁热在须要治疗的部位施治以:点.按.揉.摩.抖.震颤等手法,使热力向深层渗入渗出,患者感到舒适为宜.⑤操纵完毕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取舒适体位.⑥清算用物,记载并签字.7.护理留意事项①操纵规程中讯问病情面形,有无不适,实时处理.②动力灸应应用在脊柱及其两侧四肢关节肌肉丰富处,不宜在腹部.胸部心脏区域及动脉处.③不宜在皮肤上摩擦,以免毁伤皮肤,艾过烫时不宜在皮肤概况逗留时光过长,以免造成烫伤.④每次用5-8支艾条,每条艾条可灸约3分钟,共施手段15-20分钟.⑤在这治疗时应以经络为基本,穴位为根据,实施点或相联合的治疗程序,在治疗中应留意循经取穴的感化,灸治规模应向四周扩展,更好的起到疏浚经络的感化.动力灸评分尺度目标:经由过程动力灸手段,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感化.。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传统上被用于治疗各种风寒疾病。

热奄包是一种通过在身体表面施加热药物混合物而产生的局部高温蒸汽治疗方法,旨在消除风寒、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改善免疫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热奄包的使用可以被追溯到几千年前,被认为是对体内阴阳平衡的恢复和维持至关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

热奄包的原理热奄包的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理论,认为通过向患处施加温热,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促进毒素排出,以及激活身体自然的康复机制。

此外,热奄包还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来调整体内的能量平衡,从而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热奄包的制作和使用热奄包通常由一种特殊的药草和植物浸泡于温水中,然后被敷在患处的皮肤上。

这种药物混合物中的药草和植物往往依据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症状而选择,常见的如姜、辣椒、白芷、薄荷等。

在使用时,热奄包被敷在患处,让其产生温热作用,持续一段时间,让皮肤感受到温热刺激。

热奄包的适用范围热奄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中的风寒类疾病,如感冒、鼻炎、关节炎等。

此外,热奄包也用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改善免疫功能。

尤其对于那些容易受寒、体虚的人群来说,热奄包常常被视为一种有效的保健疗法。

注意事项尽管热奄包被认为是一种安全、自然的治疗方法,但仍需注意一些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首先,使用热奄包时需要注意不要让患者被烫伤,控制好敷套的时间和温度。

其次,对于孕妇、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和过敏体质者,不建议使用热奄包。

最后,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综上所述,中药热奄包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能够通过在身体表面施加热药物混合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改善免疫功能。

在适当的情况下,热奄包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帮助人们维护身体健康。

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适当的注意事项,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治疗效果评估

中药热奄包治疗效果评估

中药热奄包治疗效果评估1. 概述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将中药成分与热奄包相结合,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档旨在评估中药热奄包的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范围在20-6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的适应症,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2.2 分组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

实验组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2.3 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每日进行一次中药热奄包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2.4 疗效评估指标疗效评估指标包括:疼痛程度、症状改善程度、生活质量等方面。

3. 研究结果3.1 疼痛程度评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症状改善程度评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生活质量评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中药热奄包在治疗相关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

5.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中药热奄包治疗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9(2):120-123.[2] 王五,赵六. 中药热奄包治疗疗效分析[J]. 中医药学报,2017,45(2):88-91.[3] 孙七,周八. 中药热奄包治疗的应用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0(4):678-681.。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精品文档]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精品文档]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1. 治疗颈型颈椎病(1)背景:吴茱萸穴敷大椎穴,可以通络止痛,温经助阳,缓解肌肉紧张,吴茱萸的外用,扩大了吴茱萸的应用范围,吴茱萸加粗盐热敷大椎穴结合针刺疗法,具有很强的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

(2)方法:吴茱萸炒粗盐热敷疗法: 取吴茱萸500 g加粗盐500 g,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装入双层布袋,袋口用布绳封口,用微波炉550 ℃ ( 或中高火) 加热 4 min,加热后将热敷包放置在大椎穴,同时在大椎穴部位垫一治疗巾隔热,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引起烫伤,护士双手拿热敷包在大椎穴部位来回滚动,至皮肤发热、发红,每次治疗时间约30 min,每天1 次,每5 d 更换1次吴茱萸热敷袋,10 d 为1个疗程。

[1]2.治疗腹痛腹胀、癃闭、便秘、阳脱证、痛风、胃痛、脐腹痛、下腹部冷痛、腰痛等寒证(1)背景:中医认为,吴茱萸味辛、苦而热,归肝、脾、胃、肾经,有疏肝下气、散寒止痛、燥湿降逆之效,用于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

《本草衔义》谓吴茱萸下气最速。

《本草备要》谓其利大肠壅气,李东垣也说: “浊阴不降,厥气上逆,甚而胀满,非茱萸不可治也。

”《别录》及《药性论》谓之“大热”,堪称气味俱厚,不论是皮肤吸收还是对穴位、经络的刺激都很明显。

粗盐有强筋健骨、软坚散结的作用,炒热外敷可透过皮肤直达经络,体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两者合用有疏通脏腑经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等,充分发挥药效。

[2]《外台秘要方》:病后胁胀:天行病后,两胁胀满,熬盐熨之(《救急方》:脱阳虚证: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小腹紧痛,冷汗气喘。

炒盐熨脐下气海,取暖。

《圣济总录》:治小便不通,脐下急痛,胀闷欲绝,盐熨方:盐(二升),上一味,铛中炒令极热,布帛裹熨脐下,以小便通快为度。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治霍乱吐泻,心腹作痛。

炒盐二碗,纸包纱护,顿其胸前并腹肚上,截以熨斗,火熨,气透则苏,续又以炒盐熨其背,则十分无事。

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详解

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详解

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详解1. 概述中药热奄包治疗是一种将中药蒸汽热奄包应用于患处,以达到祛病强身目的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融合了中医理论、中药学和现代物理学原理,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2. 治疗原理2.1 中医理论中药热奄包治疗基于中医“温通经络、驱寒除湿”的理论,通过将中药蒸汽热奄包加热后敷于患处,使药物成分渗透进入皮肤,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2.2 药物作用中药热奄包中的药物成分,经加热后释放出蒸汽,蒸汽中的药物分子通过皮肤毛孔进入人体,发挥药效。

此外,热蒸汽还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2.3 物理学原理热奄包加热后,敷于患处,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组织细胞活力,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3. 治疗流程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诊断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确定治疗方案和药物组成。

3.2 药物制备按照诊断结果,将中药饮片研磨成粉末,或制成膏状、糊状等形式的药物。

3.3 热奄包制作将药物填充入特制的布袋中,制作成热奄包。

布袋材质应透气、耐热,热奄包大小根据治疗需要调整。

3.4 加热将热奄包放入蒸锅中,用蒸汽加热。

加热温度控制在40-60℃,以免烫伤患者。

3.5 敷包将加热后的热奄包敷于患处,注意调整温度,以免烫伤。

敷包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一般为15-30分钟。

3.6 护理治疗结束后,用温开水清洗患处,避免受凉。

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风保暖。

4. 注意事项4.1 禁忌症孕妇、妇女月经期间、皮肤过敏、患处有感染、出血等症状的患者禁用。

4.2 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治疗,并寻求医生帮助。

4.3 护理治疗结束后,用温开水清洗患处,避免受凉。

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风保暖。

5. 总结中药热奄包治疗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我科最新开展的中药热奄包于2月正式开始使用。

至今使用量高达300余次,为病人解决了各种疼痛。

中药热奄包是由生艾叶,透骨草等十余种中药结合而成。

通过外敷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肿利湿,通经活络的作用。

还能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及程度。

对于痛经厉害的女生,也可使用。

适用于青少中老年,各种慢性、虚寒行疾病、膝关节骨关节炎、扭伤(24小时禁用)、颈腰椎疾病等各种痛症。

但是对于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严重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的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及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止使用。

相信在科室领导及院领导的带领下我院中医药会发展的更好。

中药热奄包(2024)

中药热奄包(2024)

中药热奄包(2024)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通过将特定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调成糊状,再将其包裹在棉布或绸缎中,敷于患处,利用其温热作用和药物功效,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治疗效果。

一、中药热奄包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中药热奄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黄帝内经》中。

古代医家在实践中发现,将中药加热后敷于患处,能增强药物的渗透作用,提高疗效。

2.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热奄包在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与总结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热奄包的制作和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

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收录了许多热奄包的验方,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中药热奄包的药物组成与作用1. 药物组成中药热奄包的药物组成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用的药物有:(1)活血化瘀类:如丹参、红花、川芎、乳香、没药等。

(2)行气止痛类:如延胡索、木香、香附、乌药等。

(3)温经散寒类:如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等。

(4)清热解毒类: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

(5)补益气血类:如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等。

2. 作用中药热奄包的作用主要包括:(1)温热作用:通过加热,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2)药物作用:根据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等作用。

(3)经络作用:热奄包敷于患处,可刺激经络,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制作方法(1)药物准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研磨成粉末。

(2)溶剂选择: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量的酒精、醋、水等溶剂。

(3)调制成糊状:将药物粉末与溶剂混合,调成糊状。

(4)包裹:将调好的药物糊状物包裹在棉布或绸缎中,制成热奄包。

2. 使用方法(1)热敷:将制作好的热奄包加热至适宜温度,敷于患处。

(2)温度控制:热奄包的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避免过热造成烫伤。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

中药热奄包——吴茱萸炒粗盐1、治疗颈型颈椎病(1)背景:吴茱萸穴敷大椎穴,可以通络止痛,温经助阳,缓解肌肉紧张,吴茱萸得外用,扩大了吴茱萸得应用范围,吴茱萸加粗盐热敷大椎穴结合针刺疗法,具有很强得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得效果。

(2)方法:吴茱萸炒粗盐热敷疗法: 取吴茱萸500 g加粗盐500 g,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装入双层布袋,袋口用布绳封口,用微波炉550℃ ( 或中高火) 加热4 min,加热后将热敷包放置在大椎穴,同时在大椎穴部位垫一治疗巾隔热,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引起烫伤,护士双手拿热敷包在大椎穴部位来回滚动,至皮肤发热、发红,每次治疗时间约30 min,每天1 次,每5 d 更换1次吴茱萸热敷袋,10 d为1个疗程。

[1]2、治疗腹痛腹胀、癃闭、便秘、阳脱证、痛风、胃痛、脐腹痛、下腹部冷痛、腰痛等寒证(1)背景:中医认为,吴茱萸味辛、苦而热,归肝、脾、胃、肾经,有疏肝下气、散寒止痛、燥湿降逆之效,用于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

《本草衔义》谓吴茱萸下气最速。

《本草备要》谓其利大肠壅气,李东垣也说: “浊阴不降,厥气上逆,甚而胀满,非茱萸不可治也。

”《别录》及《药性论》谓之“大热”,堪称气味俱厚,不论就是皮肤吸收还就是对穴位、经络得刺激都很明显。

粗盐有强筋健骨、软坚散结得作用,炒热外敷可透过皮肤直达经络,体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两者合用有疏通脏腑经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等,充分发挥药效。

[2]《外台秘要方》:病后胁胀:天行病后,两胁胀满,熬盐熨之(《救急方》:脱阳虚证: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小腹紧痛,冷汗气喘。

炒盐熨脐下气海,取暖。

《圣济总录》:治小便不通,脐下急痛,胀闷欲绝,盐熨方:盐(二升),上一味,铛中炒令极热,布帛裹熨脐下,以小便通快为度。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治霍乱吐泻,心腹作痛。

炒盐二碗,纸包纱护,顿其胸前并腹肚上,截以熨斗,火熨,气透则苏,续又以炒盐熨其背,则十分无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温中止呕、散寒止痛、消痞降逆、活血祛瘀、行气除湿。

(二)适应症:
气滞型、虚寒型腹胀腹痛,肠梗阻,胃痛等。

(三)禁忌症:
阴虚内热、实热者禁用,有消化道出血危险者慎用。

(四)注意事项:
1、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及局部无知觉处禁用;麻醉未清醒者禁用;孕妇
禁用;中医辨证阴虚内热、实热者禁用,有消化道出血危险者慎用。

2、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注意保暖,体位舒适。

3、药熨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不宜超过50℃。

操作前先让病人试温,以能耐受并感到舒适为宜。

4、药熨过程中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温热度,有无烫伤。

药熨后擦净局部
皮肤,观察皮肤有无烫伤,如果有,及时对症处理。

5、药物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重新加热反复利用,可连续使用 1 周。

(五)操作流程:
服装、鞋帽整洁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态度和蔼可亲
中药热奄包,胶布,棉签,自热式敷贴
称量药物(气滞型腹痛:莱菔子 +小茴香;虚寒型腹痛:吴茱萸 +小茴香;胃痛:丁香)。

放置于微波炉加温,装入小布袋中装好,制成热奄包。

将热奄包放
在热熨部位,热奄包上覆
盖自热式敷贴。

每日 1 次,每次 12h,视症状缓解程度而定。

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达到治疗效果,无并发症
素质要求
了解患者病情,疼痛部位,疼痛情况
评估治疗部位皮肤情况
解释治疗目的,告知患者配合事项,
心理意识状态,认知及合作程度。

洗手、带口罩
准备用物
解释、核对
病员准备熨烫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根据穴位取合适体位
中药热奄包
健康宣教药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局部皮肤
情况、热温度,有无烫伤。

整理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躺卧舒适
处理用物
评价
(六)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奄包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服装、鞋帽整齐。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操 护士
洗手,戴口罩。



物品
中药热奄包,胶布,棉签,自热式敷贴,根
据患者症情准备相应药物。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
患者 配合。

嘱患者排空小便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热敷部位,保暖。

定位 再次核对; 遵医嘱取穴位
准确药物手法娴熟,不外泄,不遗漏。

操 热敷 将装好药包置于微波炉加温
, 加热温度适宜
作 准确敷在已选定的部位, 热奄包上覆盖自热 流
式敷贴。


随时检查熱奄包固定情况,局部皮肤发红的
观察 程度,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留包时间
12h ,视症状缓解程度而定。

询问患者的感觉。

应得分 扣分
说明
5
10
5
5
2
6
25
6
6 5 5
5
10 35
5
去包
去包方法正确,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

5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整理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5

用物处理符合要求。


15
热敷部位准确、 操作熟练、 皮肤情况、 热奄 后
评价
5 包固定情况、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熟练;热敷部位取穴正确,手法轻柔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 计
100
注:若有皮肤烫伤,热奄包脱落均为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